一个不能与时俱进者的悲哀_高老头_父爱悲剧原因浅析
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
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一、本文概述《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通过分析高老头的父爱表现及其悲剧性结局,揭示金钱对亲情、伦常和人性的冲击,以及贵族妇女在金钱面前的历史性衰败。
文章将首先概述《高老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然后深入探讨父爱悲剧的具体表现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以期对这部经典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在《高老头》中,高老头是一个富有的面条商,他一生痴爱他的两个女儿,为了满足她们的欲望,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然而,他的父爱却最终走向了悲剧,被女儿们遗弃,最终像野狗一样死去。
这种父爱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亲情的冲击和破坏。
小说中的贵族妇女鲍赛昂夫人也面临着金钱的冲击和挑战。
她表面上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但在感情上却是被动的,被金钱和权力所控制。
她的命运也揭示了贵族妇女在金钱面前的历史性衰败,进一步揭示了金钱对人性、伦常和亲情的扭曲和破坏。
通过对这些人物和情节的分析,本文旨在探讨《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揭示金钱对亲情、伦常和人性的冲击,以及贵族妇女在金钱面前的历史性衰败。
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更深刻地认识到金钱对人性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二、《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父爱被描绘为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高老头,这位有钱的面条商,以他一生的痴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父爱悲剧的典范。
他的两个女儿,从小就在他无尽的溺爱中长大,但他最终却被她们遗弃,孤独地死去,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
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真情,它深沉而热烈,无私而执着。
然而,这种父爱在高老头那里却走向了极端,变得偏执而扭曲。
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在女儿们身上,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她们的欲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生命。
《高老头》“父爱“悲剧分析
确信精神和物质是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 且 呀 Iti】
心意志能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正是从这 一 思想出 发, 激情( 或欲望)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占有一席 特殊重要的位置。巴尔扎克认为“ 激情是人类一 切行动的动力” 它既可以导致人作恶, , 也可以引 导人行善;它既能推动人们成就大事业 , 也可能使 人遭灭顶之灾。他笔下的所有人物都是某种激情 的奴隶: 葛朗台爱钱成癖 而终生受金钱 的奴役
怕他吃不下, 惹的恼 了掘坟顶 , 还抱 当待对人夸, 说他巧嘴极会骂。而高老头“ ” 父爱” 的激情却是无
限的膨胀、 放纵, 以至到了有悖常理, 难以理解的 地步。如:
“ 车子来的时候 , 我的心跳起来 了, 看她们穿 扮那么漂亮 , 我多么高兴。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 , 噢! 那就象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 把世界镀 了金。 ” “ 有一晚我等到清晨三点 , 才看到两天没见面 的娜齐, 我快活得几乎晕过去!” “ 挨着她的裙子, 跟着她的脚步, 沾到她的暖
29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年第 3 期
激情的膨胀下已经被扭曲, 当拉斯蒂涅谈到他的 女儿时, 称赞其女儿是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时, 连 伏盖太太都情不 自禁的说 : “ 你瞧这老东西眼睛多 亮。反之当伏脱冷对其女儿非议时, 立刻沉下 ” 他“ 脸来”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他内在激情发展到 极端的表现, 他视女) L的乐而乐, 因女儿的痛苦而 痛苦,反正她们暖和了, “ 我就不冷了; 她们笑了, 我就不会心烦 ; 只有她们伤心了我才伤心。正是 ”
气, 多舒服啊!”
“ ! 把背心给我。怎么 ! 你 的背 心有 我心 噢 疼的但斐纳的眼泪 ! 她小时候从来不哭 的。噢!
我给你买件新的吧, 这件你别穿 了, 给我吧。 ” “ 欧也纳念完信 , 老人说 : ‘ 给我瞧瞧。他嗅 了 ’ 嗅信纸又道: ‘ 你一定去的, 是不是? 嗯, 好香! 那 是她手指碰过的啊 ! ” , 乍一读恐怕人人都会感到这是一个痴情的情 人处于热恋中的倾诉 , 意中人的一举一动 、 肇笑都令他欣 喜不 已。可见高老头对 女 儿的爱 , 在
读《高老头》浅谈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及意义
读《高老头》浅谈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及意义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
小说中巴尔扎克形象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在复辟王朝的法国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念,高老头的父爱一贯被人们描绘成抽象的人类的美好天性,于是高老头成了文学作品中父爱的典型,品读高老头的父爱——感受倾心断肠的父爱。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自《高老头》问世以来,高老头的父爱似乎成为经久不衰的焦点,父母为我们撑起了爱的天空,父爱和母爱一样是人间深沉的爱,为何伟大而真挚的父爱成为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呢?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
在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聚集了各种人。
落魄的高老头为两个女儿还债被榨干了,穷大学生拉斯蒂涅羡慕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一心想向上爬。
苦役监逃犯伏脱冷企图利用泰伊番小姐的婚姻大赚一笔,他的秘密被老小姐米诺旭和波阿莱使计探知,由警察逮捕归案。
此时,拉斯蒂涅的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情场失意,举行了告别上流社会的盛大舞会。
高老头受到女儿的催逼而中风,在痛苦中死去,临死前只有医科大学生皮安训和拉斯蒂涅守在他身边。
个人认为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有这样几个:首先就小说的构成上,高老头父爱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老头》作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优秀篇目,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塑造了一系列的青年奋斗史,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是一个奋斗成功的典型代表,《高老头》全文的主要核心就是拉斯蒂涅向上爬的过程,小说围绕拉斯蒂涅这一条主线穿插了七个小故事,而他的成功,基于这些故事。
高老头的父爱悲惨下场最为典型,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高老头在临死之前对拉斯蒂涅说的话无疑是改变拉斯蒂涅的最根本原因。
“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嘴来亲吻我的脸!我可以住在一所公馆里,有漂亮的屋子,有我的仆人,生着火;她们都要哭做一团,还有她们的丈夫,她们的孩子。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内容提要]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
人世间,依赖血缘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描写了一部家庭悲剧《高老头》,讲述一个被自己爱了一辈子的女儿无情抛弃的悲剧。
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女儿对高老头的态度,认为高老头父爱悲剧来源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合理,说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高老头悲剧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描写了许多经典的悲剧形象。
《高老头》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主人公高老头是一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面粉商人,他顺应时代,瞄准机会盘下东家的面粉生意,囤积居奇,制造饥荒,在累累白骨上建立丰厚的家业,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
因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
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为了女儿的体面,他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分文;最后,仍然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
最终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两个女儿把父亲当成柠檬挤干后,就把皮扔到街角旮旯里。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一、悲剧表现天伦之乐,人皆有之,父女之间的血脉亲情尤其珍贵。
妻子死后,高老头便把对娇妻无限的爱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请最好的家庭教师和陪读小姐,给她们配了骏马和花车,其生活之奢侈,“像阔老爷的情妇”。
父亲对女儿穷奢极欲有求必应,“只要她们给个撒娇的回报”,即使女儿做了坏事,他也一样高兴。
大女儿阿纳斯塔齐追求贵族气派,他便把她嫁给了德雷斯托伯爵;小女儿德尔菲娜贪图钱财,他便把她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
他给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的陪嫁。
《高老头》中扭曲的父爱探讨
《高老头》中扭曲的父爱探讨在文学的世界里,父爱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而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父爱被展现得扭曲而矛盾。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父爱的表现形式,深入探讨这种扭曲的父爱对人们的影响和价值。
在《高老头》中,高老头将自己的全部爱都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
为了满足她们的物质需求,他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健康。
然而,他的父爱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回报和理解,反而被她们视而不见,甚至遭到她们的嫌弃和背叛。
这种扭曲的父爱在小说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老头的父爱是盲目的。
他对女儿们的爱缺乏理性思考,往往不顾她们的真实需要和感受。
例如,他为女儿们准备的奢华生活和奢侈品,并不是她们真正需要的,反而让她们感到厌烦和压抑。
这种盲目的爱使高老头无法看清女儿们的内心世界,也使她们无法体会到真正的父爱。
高老头的父爱是单向的。
他只女儿们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她们的精神需要。
他从未真正倾听过女儿们的心声,了解她们的喜好和兴趣。
这种单向的爱使高老头与女儿们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导致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高老头的父爱是剥夺性的。
他为了满足女儿们的物质需求,不断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健康。
然而,他的牺牲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感激和回报。
相反,女儿们把他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甚至嫌弃他的贫穷和衰老。
这种剥夺性的爱使高老头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也使他无法享受到亲情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当我们深入探讨这种扭曲的父爱时,可以发现它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
扭曲的父爱容易使人们忽视真正的亲情。
在高老头的例子中,他的女儿们把他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从未真正感激和尊重他的付出。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它使人们往往只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亲情的真正意义。
扭曲的父爱容易使人们陷入盲目和迷失。
高老头对女儿们的爱是盲目的,他只她们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她们的精神需要。
这种现象使人们往往只看重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内心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最终,这种盲目和迷失会导致人们在亲情关系中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
父爱的悲歌——从高老头的临终泣诉看他的父爱悲剧摘要:高老头的临终倾诉表明他对自己溺爱女儿的不当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而对爱与被爱的热切渴望使得他宁愿一错再错。
高老头看似无私的父爱,其实夹杂着自私的情爱。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高老头父爱的悲剧一方面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造成的;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对社会变革的不适应,导致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将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他心理偏执的近乎疯狂的父爱,使他成为父爱的牺牲品。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贯穿整部作品始终的是一曲关于父爱的悲歌。
这部作品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这在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的故事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退休面粉上高里奥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却在被榨干最后一分钱后被两个女儿遗弃,以致惨死在黑暗破陋的伏盖公寓里。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身上带有浓浓的金钱至上的印记。
小说主人公高老头向读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父爱。
他把女儿当做天使,让高老头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为了女儿的体面,他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分文。
他可以为了女儿抛弃一切,仅仅就是为了得到女儿的一个笑容。
在两个女儿面前,他会不由自主地忘了自己,一切以两个女儿的要求惟命是从,人的自我独立性不自觉地被淡化了。
然而这种极致的爱在那个人情淡漠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显得极为突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早已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
且不说高老头的爱里掺杂了多少过度的溺爱成分或者其他因素,他对妻女的那种爱几近可堪称是人类亲情的典范。
看似这种突兀的存在不容于世,却恰巧又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高老头是个靠饥荒牟取暴利而后发家的面条商暴发户,一方面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儿,另一反面他却又不肯接受新时代的改变,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关于高老头父爱本质的争议
文献综述----关于高老头父爱本质的争议前言《高老头》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部出色小说,书中出色描写了高里奥老头作为一个父亲的悲剧命运。
他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爱备受瞩目,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为常理所难以理解的父亲溺爱女儿的故事。
我国评论界对高老头的父爱的研究在强调其阶级性的同时是有争议的,一方面许多研究者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封建宗法制观念的产物,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则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父爱。
主体《父爱”的悲剧———<高老头>中关于父爱问题的争议及再认识》中杜肖楠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真挚而深刻的父女之情,只不过是这父爱在高老头那里走向了极端,表现得比较偏执,其表达方式也欠妥当而已。
它的存在与否,真挚与否,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联系。
储月桃也认为:“高老头爱女儿是真挚的,不是自私自利。
”“其实质仍然不是超阶级的东西,而是一个封建家长感情的扭曲的表现。
”金嗣峰也认为:“高老头虽然精通买卖,惯于商业投机,是一个家产万贯的大资产者,但他又是刚刚从小生产者分离出来,千百年来天然尊长的封建伦常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他。
他的爱妻一死,两个女儿就成了他感情的唯一寄托,对女儿百依百顺,予取予求,所以才会把全部财产分给两个女儿做嫁妆。
怎奈女儿们欲壑难填,而高老头又迟迟不觉醒,所以高老头一步步陷入贫困的时候,也就是一步步逼近死亡的时候。
他的悲剧结局,早已在人们预料之中了。
”不过也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其父爱带有阶级色彩,如万立群在《论高老头的父爱》中讲到:“首先,高老头的父爱是出于封建宗法伦理道德观念;他所看重的是血缘关系、天伦之乐。
”“然而,他表达父爱的具体方式是矛盾的,这一矛盾,使高老头的父爱中又包含有另一种阶级色彩。
概括地说:维持这种观念的资产阶级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这是高老头身上具有的显著特征。
”晁兆行亦持类似观点,认为:“父爱虽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感情,但是细细想来,属于不同阶级的人,他们的父爱又带有不同的阶级色彩。
从父爱层面浅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从父爱层面浅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高老头在生意上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智者,在大饥荒的年代发了家,但他作为父亲却是失败的,虽然他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不可否定的,但是他的爱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方式造成了他的女儿们的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使他们丧失了做人的最本质的人性——“爱父母”,在她们的眼里“金钱”、“地位”、“虚荣心”、“情人”等任何一种能让他们体现身份的东西都要比自己的父亲重要,在她们看来父亲只是供给她们金钱的工具,在高老头的钱财被炸得一干二净的时候,她们就把他当作绊脚石一样踢开。
而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高老头的命运是悲剧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为父亲的他对女儿付出了全部心血后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回报,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复杂和多重的。
首先,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权力的时代,整个社会弥漫的虚荣、地位、金钱至上的观念导致了这个悲剧;其次,高老头的父爱本身就是一种夹杂着对于在妻子身上未得到的爱情的父爱,这种畸形的父爱必然会造成不健康的后果;再加上这种不健康的父爱是一种极度溺爱的方式表达的,所以这个悲剧是必然的。
当然,我个人认为高老头悲剧的主要是由于他对女儿的失败教育造成的。
他的太过伟大的父爱,不仅造成了他的悲剧,也使得他的女儿们的命运变得具有悲剧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父爱本身的畸形性在故事中与高老头父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维多利的父亲。
他们的共性是都是富有的父亲,其次都丧妻并且留下女儿。
但二者有如此相同命运的父亲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却截然不同。
高老头视他女儿的生命重于自己的生命,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维多利的父亲对待女儿是冷漠的,甚至维多利去看他时称呼她小姐而不是女儿。
造成这两种态度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待妻子的态度。
维多利的父亲不爱他的妻子,甚至因为他的妻子没有陪嫁而讨厌她,自然也就讨厌维多利。
而高老头爱他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后他把这种爱转移到了女儿身上,“他把女儿当作情妇一样供养着”。
浅析《高老头》的悲剧人生
面,也有其人 性的一 面,更有其 自身 因 素 的一方面。他 矛盾 的性格 , 是社会 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的时代产物。他的死去其实质是封建 【 关 键 词 】高老 头 ;父 爱 ; 悲剧 ;人 性 ;金 钱
宗 法 观 念 被 资 产 阶 级 金 钱 至 上 的 道 德 原 则 战 胜 的 悲剧 。
一
可 以 出卖 宗 教信 仰 ,可见 他对 女儿 们爱 是 多么 的深切 。
三、高老 头的父 爱应给我 们 的启 示
如何避免高老头的悲剧再发生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呢?我们应该 积极 的从 高老头 身上 汲取一 些有 意义 的教训 。 ( 一 ) 爱 要 讲 原 则 高老 头可 以倾 尽一切 为 了就是 满足 女儿们任何 要求 和愿望 ,而 不管 是否 合 理 、是 否违 法 、是否 道德 ,这 显 然让 父爱 完全 已经丧 失 了基本 的原则 ,这就是 一个 深刻 的教 训。 而在现在 这个 社会 里 , 各种诱 惑 的因素也很 多 ,有些 父母 为了满足儿 女 的一 切需求 ,不惜 去变 卖 器官 、卖 血 ,甚至 做 违法 乱 纪 的事情 。所 以从 小对 孩 子 的 教育 不能 一 味的满 足他 们 ,而必须 让他 们知道 自己的价 值在 哪里 , 自己的优 势是 什 么 ,并且 知道 什么 时候 应该 做什 么事 情 。
(二 ) 爱 要 有 自 我
、
高 老 头 父 爱 悲 剧 的 社 会 原 因
马克思 、恩格斯 指 出 “ 资产阶级无 情地斩 断了把人们 束缚 于天 然首长 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 了赤裸裸的利害关 系 ,除 了冷酷 无情的 ‘ 现金交 易 ’ ,就再也没有任 何别的联 系了。 ” ① 高 老头是法 国大革命 时期起家 的面粉商人 ,是一个靠 投机倒 把 大发横 财 的暴 发户 。高老头 的悲 剧发生 的年代虽然 是波旁 王朝复辟 时期 ,但是新 兴的资产 阶级 已经 成为时代 的主 宰。随着资 产阶级地 位 的不 断上升 ,金钱 的作用也 日益显得 那么重要 ,金钱也 已经成 为 社会 的轴心 ,金钱关 系控 制 了社会 生活 的各个领域 ,渗透 到社会 的 每个 家庭 。 高 老头是新 旧时代转折 时期 出现 的第一代 的 、未经 过 “ 文 明社 会 ”加工 的 、拖着 宗法 道 德 同资 产 阶级金 钱道 德 冲 突的结 果 ,这 悲剧 具有其 时代 的特征 ,由于社会 的发 展 ,使他 与社会 的行为准 则脱 节 了 ,从 而使他 成 为社 会 的牺 牲品 。 因此 ,我们说 高 老 头 的 悲 剧性命 运 是 时代 的必 然产 物 。
《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
《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深入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父爱的悲剧。
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针对《高老头》中父爱悲剧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一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原因《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的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巴尔扎克为读者展示出了巴黎社会的眼花缭乱,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溺爱,之所以产生该种问题,是有其深层次理论的。
一、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原因高老头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暴发户,依靠投机倒把发家,在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之下,社会已经沦为了金钱社会,金钱关系渗透到了各个家庭之中,一切的感情都可以用钱来购买。
所谓的道德已经成为金钱的工具,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必须有金钱,没有金钱就只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而高老头的儿女在这种生活中已经完全被金钱腐化,他们只爱金钱,没有亲情观念,只有在自己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年迈的父亲。
在女儿的心中,金钱就是父爱,父爱就是金钱,作者借高老头的口向读者说道:“把父亲踩在脚下,国家不要忘了吗?”这种社会原因是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外在因素。
二、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人性根源高老头的父爱无疑是伟大的,每一个父亲都疼爱自己的儿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对于这一问题的描述,巴尔扎克与其他资产阶级的看法有一定的差异,他将高老头塑造成为一名善良的人。
对自己的女儿充满关爱之心,他拼命想满足孩子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老头代表着父爱,巴尔扎克用大量的笔墨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爱。
为了让女儿可以挑选丈夫,他倾尽所有,然而,女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断地搜刮着自己的老父,高老头看到了女儿的虚伪自私,但是依然有求必应。
高老头曾经说过:“我做了父亲,才懂得上帝的无处不在。
”故事的最后,他怀着深深的遗憾死去,而埋葬的不仅是高老头的躯体,还有他的父爱、善良以及温情,而以上的种种,都是由于金钱导致。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摘要:雨果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巴尔扎克的成就,与他的一生密切相关,他缺少父母的关爱,而且受到金钱的迫害——巨额债款使他无法喘息。
被迫陷入金钱漩涡的巴尔扎克能够看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和追逐金钱的、以钱为衡量标准而待人处事的社会丑陋现象。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盲目金钱至上高老头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新旧交替、急剧动荡的时期。
他顺应时代潮流做起面粉生意,制造了一次有名的大饥荒,并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
敬爱的妻子死后,他把全部的希望和感情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两个女儿生活非常奢华,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所养的情妇。
但是伟大的父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到最后“柠檬榨干了”,高老头像野狗一样惨死在伏盖公寓。
高老头的悲剧纵然有一定的时代因素,但主要源于他超阶级的畸形父爱。
一、高老头表现在女儿身上的父爱高老头的乐事只在于满足女儿们的各种幻想,他请来优秀的教师培养两个女儿高等教育应有的才艺,全力满足女儿的奢华生活方式,如给她们请做伴的小姐,仅仅十五岁就有了自备马车等。
一直到出嫁的年龄,高老头还给女儿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很想做贵族太太,嫁给了一位伯爵;小女儿但斐纳非常喜欢金钱,被银行家迎娶。
女儿出嫁时,高老头用了他一半的财产做陪嫁,给了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
波旁王朝复辟以后,封建等级观念进一步加强,高老头的面粉生意被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有失体面,高老头也觉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女儿的脸面,为了女儿,他盘出铺子搬进了肮脏、颓败的伏盖公寓。
高老头可以为看一看女儿而甘愿忍受女婿的侮辱,可以倾其所有地为女儿偿还因追求享乐而欠下的债务,甚至可以为女儿找情夫充当中介人。
此外,小说中还有大量的动作、语言、行为的描写,全方位的表现出高老头超乎寻常的热烈父爱。
语言如,他说:“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噢!那就象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都镀了金”,“你觉得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血,是你的血的精华……她们眼神有点儿不快乐,我的血就冻了。
父爱的悲剧——浅论《高老头》对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父爱的悲剧——浅论《高老头》对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摘要: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而其中一篇长篇小说《高老头》中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所造成的悲剧无疑值得所有爱孩子的父母去研读、去体会、去反思。
本文试分析高老头的家庭教育,从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入手,分析高老头的悲剧根源,并总结出高老头的家庭教育对中国当今社会家庭的启示。
关键词:高老头、悲剧、家庭教育一、《高老头》中的家庭教育观念《高老头》主要讲一位父亲溺爱两个女儿,对女儿们千依百顺、有求必应,最后却遭到女儿抛弃的悲惨故事。
高老头是故事的主人翁,他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靠饥荒牟取暴利发家的面条商,他和妻子琴瑟和谐,自妻子死后,他便把对妻子的爱转移到女儿身上,并且发展到非理性的程度。
他有钱也愿意把钱花在女儿身上,请最优秀的教师教导她们,还雇了一位有头脑而且品味高雅的小姐当伴娘。
高老头是平民阶级,暴富后也带有农民的习性,他自己省吃俭用,没有享受过挥霍的快乐,却让女儿“生活得像豪绅的情妇一样阔绰”,无悔的付出只为得到女儿的一点点亲热的表示。
大女儿仰慕贵族,他让她成为雷斯托伯爵夫人,小女儿喜欢钱,他让她当了银行家纽沁根的太太。
他不惜把自己的一半财产一分为二作为嫁妆,捧着女儿进入上流社会。
女儿却一点点把高老头的财产榨干,高老头从一开始在女婿家受到上宾待遇到搬到伏盖公寓,从每年一千二百法郎的膳宿费到含泪把妻子留下的信物当掉换取钱财,从女儿口中的“好爸爸”到死后靠大学生拉斯蒂涅和毕安训凑钱才能入土为安。
小说一开始,高老头便表现自己对女儿的不求回报的牺牲精神:“我的两个女儿就是我的全部生活。
只要她们玩得痛快,活得幸福……那我穿什么,住在哪里,又有什么关系。
她们暖我就不觉冷,她们乐我就不觉闷。
”①;阿纳斯塔奇没有钱买参加舞会的金丝银绣的舞衫,这是高老头已经一穷二白了,但他表示为了女儿愿意杀人放火;为了让但斐纳和自己稍稍近一些,对自己的接待也好一些,高老头不惜卖掉长期年金帮助但斐纳和拉斯蒂涅偷情。
《高老头》中扭曲的父爱探讨
成才之路【基教与成才研究】一些评论家们认为高老头的父爱表现了“人类崇高的感情”,经过理性、客观的分析,高老头的父爱是被作者美化了的“伟大的感情”,即扭曲的、病态的。
通过高老头的悲剧,看到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人们被金钱异化而失去道德真情的丑恶。
这不仅仅是高老头一个人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一、扭曲的父爱表现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以满足自我精神需要为目的,以金钱为手段,以溺爱为形式的爱,这不是一个正直父亲的爱。
(1)带有情欲的父爱。
高老头的妻子死后,他把对妻子的爱移到两个女儿身上,父爱在他身上大大膨胀,达到非理性的程度。
有一次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一起来到一个女儿家,他感到幸福极了,他躺倒在女儿的脚下,吻她的脚。
高老头这种情欲的转移必然为他日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使他成为了情欲的牺牲品。
作为父亲,应该在子女心目中形成威严的形象,这样才能得到子女的尊敬和爱戴。
(2)被金钱异化的父爱。
在高老头的人生哲学里,金钱和父爱似乎可以画等号。
他的两个女儿会骑马,有一辆马车,生活得像一个老财主供养的情妇。
她们每人会得到八十万法郎的陪嫁。
他的女儿向他要钱,他竟然说:“除偷之外,我实在是拿不出。
不过,如果需要,我可以去偷。
”高老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深知金钱的魔力,在他的宠溺下,两个女儿养成了骄奢的生活习惯,互相攀比,共同争抢父亲的财产。
然而有限的金钱和有限的生命,最终并没有换来两个女儿对父亲些许的精神安慰。
(3)虚荣的父爱。
高老头就真的不求回报么?事实上,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归根结底还是自私的爱。
高老头认为女儿是“我”的东西,想通过两个女儿来满足他自己的虚荣。
女儿的美丽会让高老头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高老头曾经也是个走红的人物,显赫之极。
七月王朝复辟后,像高老头这样暴发起来的中小资产者是很让人看轻的,虽有钱,却没有地位。
于是他便将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愿望寄予在两个女儿身上。
他的女儿凭借父亲的巨额财产,顺利踏入了上流社会,高老头的那种小资产阶级所共有的攀援名贵的虚荣心得到了一种快意的满足。
浅析《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浅析《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导师意见:父爱悲剧?是写父爱悲剧的成因,还是父爱悲剧的艺术特色?作为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应从小处着手,论述清楚一个问题即可。
撰写:廖治华提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塑造的父爱悲剧的典型艺术形象,本文试从四方面对高老头的父爱悲剧进行论述:1、形成高老头父爱悲剧艺术形象的有关因素,如作家因素,《人间喜剧》主题因素,时代背景因素,人物自身形象的因素。
2、高老头父爱悲剧的艺术表现手法。
3、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实质。
4、高老头父爱悲剧形象的作用。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有关因素表现手法实质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伴随而来的漠视亲情拜金主义现象有所抬头;社会上个人向上爬,成名成家,发财致富,这本是青年人的正当愿望,是完全正确,完全可能的,但是有许多人为了个人利益,漠视亲情,漠视道德,漠视法制,唯利是图,丢失了人最纯朴本真的东西。
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我想到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高老头和拉斯蒂涅这两个艺术形象,于是重新读起了《高老头》。
《高老头》中的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在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被女儿榨干了最后1法郎的高老头被女儿残忍地抛弃,惨死在伏盖公寓,其悲惨之状不亚于一条路边的野狗。
高老头为何落得如此下场,难道他不爱女儿吗?不,他可是一个父爱的基督。
读过《高老头》,心中浸润的是不尽的辛酸和悲愤,高老头的父爱悲剧难道不能警醒生活在物欲横流中的部分“高老头”和“他的女儿”般的社会青年吗?我试从形成高老头父爱悲剧艺术形象的有关因素,父爱不尽的艺术表现,父爱悲剧的实质和作用进行分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高老头》这部世界经典之作的警示魅力。
一、形成高老头父爱悲剧艺术形象的有关因素1、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与作家的因素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所选择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为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
盲目的爱,伤人伤己。浅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盲目的爱,伤人伤己。
浅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亲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亲疏远近,都要有它固定的规则和体系。
太近了,双方感到窒息,要留有一点独立空间。
太远了,彼此的疏离冷漠又会加重关系的断裂。
打出生起,接触最多也最亲密的莫过于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好的教育和陪伴,是成长路上的遮阳伞和加速器。
但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往往会让人一生活在阴霾之中。
怎么建立和谐而健康的亲子关系成了我们每个人必修的课程。
本文来说说一个不懂得爱和教育的父亲所造成的人生悲剧的故事。
高里奥是一个暴发户,中年丧妻,他将所有的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放任纵容,无条件的给予和不加引导,单纯的用物质满足来填补爱的匮乏,最后养成两个女儿的自私冷漠,到死都不能瞑目。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同时也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
这部小说采用营造典型环境揭示典型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将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贪婪腐朽的丑陋面目深刻的展示出来,形象丰富内容逼真,读之不免心有余悸。
巴尔扎克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对当时社会的贵族和资产阶级有着敏锐而深刻的认知,从深层次挖掘出了他们堕落残暴的现实根源。
马克思称赞他对现实关系有深刻理解。
而这部《高老头》的问世也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恩格斯也曾高度评价他: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都要伟大的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自身性格的缺陷使得他不懂得如何去爱高里奥原来是一个普通的面粉司务,闹饥荒的时候通过囤积面粉而发了家,成为有头有脸的商人,是个十足的暴发户。
虽然有两百万家资,但在精神方面确还是那个窘迫压抑的穷人。
他不懂得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也不会那些精致潇洒的休闲方式,在别人眼里仍是一个又蠢又粗野的工人。
毫无疑问,他是自卑的,不能融入他所处阶层的圈子,言行举行之间尽显洋相,是个专受白眼的可怜虫,老给人打哈哈的出气筒。
浅析《高老头》中父爱悲剧性原因
浅析《高老头》中父爱悲剧性的原因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巴尔扎克对高老头的描写全部集中在父爱的欲念上。
通过高老头爱女儿,最终却被女儿抛弃的悲剧性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造成高老头悲剧的除了当时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的因素之外,高老头对两个女儿没有分寸地过分宠爱和纵容也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金钱、父爱、资本主义、宗法制雨果论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时说:“他所有的书仅仅组成一部书:一部生动的、闪光的、深刻的书,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在来去、走动,带着我也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掺杂在一起的惊惶与恐怖之感;一部了不起的书,诗人题作喜剧,而他本可以题作历史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写于1831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人物体系上看,《高老头》可以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
故事发生在1819年冬一座寒呛的伏盖公离中。
众多的房客里有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高老头、法科大学生拉斯蒂涅和苦役逃犯伏脱冷。
而高老头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靠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面扮商人。
这个暴发户拥有几百万家财,然而他仍保持着市民的温清,在妻子去世后便把全部感情都放在两个女儿身上,用金钱去满足女儿们的一切愿望。
他对女儿的爱近乎痴狂,以致将自己的最后一点养老金也给了两个贪心的女儿,终于被女儿和女婿抛弃他的痴狂的父爱给自己带来了灭难。
作品中巴尔扎克就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气勃勃的明快笔锋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新的有悖常理的父爱,而高老头盲目的爱换来的却是被女儿们遗弃的可悲结局。
对于高老头这样一个父爱的悲剧人物,巴尔扎克立足于生活的真实,从伦理与人性、社会与自然等多层面表现悲剧所具有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高老头的死是对社会进行震撼人心的揭露和控诉,暴露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毁灭。
巴尔扎克透过高老头的悲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伦理道德的有力冲击。
浅论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浅论高老头的父爱悲剧《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雨果称作者巴尔扎克说:“他发掘和探究人:灵魂、心地、肺腑、头脑以及每个人身上都藏着的奥秘。
”[1]作品中巴尔扎克就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气勃勃的明快笔锋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新的有悖常理的父爱,而高老头盲目的爱换来的却是被女儿们遗弃的可悲结局。
对于高老头这样一个父爱的悲剧人物,巴尔扎克立足于生活的真实,从伦理与人性、社会与自然等多层面表现悲剧所具有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高老头的死是对社会进行震撼人心的揭露和控诉,暴露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毁灭。
巴尔扎克透过高老头的悲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伦理道德的有力冲击。
本文既对高老头的悲剧寄予同情,又力透揭示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一、悲剧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里奥老头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时期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他精明能干、敢于冒险、善于投机、聚财有道。
趁大革命之机,从一个面粉商成为拥有200万法郎的暴发户,同时他又是一个注重人伦感情的资产者,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法观念。
他疯狂地爱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妻子去世后,他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泻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疼爱两个女儿的感情发展到荒谬的程度。
他让女儿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满足她们所有的愿望,倾其所有,分给每个女儿80万法郎作为陪嫁,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而自己则节衣缩食,住进了寒酸的伏盖公寓。
他唯一的享受就是女儿的爱。
高老头把财产分给两个女儿。
他以为这样就栓住了女儿,以为日后能得到她们的尊重与孝敬。
最初,女儿和女婿对父亲殷勤倍至,但随着高老头钱囊渐涩,面粉商人的地位使他的女儿感到丢脸,便也被拒之门外。
虽然这样,她们还是变换花样地搜刮父亲,最后高老头财产被榨干,“柠檬榨干了,女儿把空壳扔在街上完事。
” [2] 一无所有了,也被女儿毫不留情地抛弃,在孤独和冷寂中死去。
他痛恨自己不能永远有钱,这样就能拉紧栓住女儿的缚绳。
高老头父爱悲剧浅论
高老头父爱悲剧浅论聂风云《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代表作,作品塑造了一位为了女儿甘愿付出一切的父亲——高老头的形象。
高老头的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伟大的父爱没有换来两个女儿的孝顺和亲情,反而遭到了无情的遗弃。
探讨其悲剧原因,既有高老头的自身因素——他对女儿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溺爱,也有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社会因素,正是这两个因素导致了高老头的悲剧结局。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
作品塑造了一位为了女儿奉献一切的父亲——高老头的形象,但伟大的父爱却并没有换来女儿的关爱和孝敬,反而遭到她们不断的敲诈,最后孤独而死。
关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及原因,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拟从父爱表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就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一、高老头的父爱表现1.毫无原则的父爱高老头生活在法国波旁王朝和拿破仑帝政不断交替掌权的动荡时期,作为一个面条商,其身上无不体现着资产阶级的贪婪性。
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却很爱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了女儿,宁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他的父爱是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甚至可以说是金钱的堆砌。
高老头虽然收入很高,然而对自己很吝啬,但对两个女儿却是有求必应,让她们从小就过着一种阔绰奢靡的生活,并以此为乐。
即使她们给自己造成痛苦,他也甘之若饴。
然而,这种非理性的溺爱让两个女儿把父亲给予的爱当成理所当然,也加速了她们被金钱社会所侵蚀的速度。
在出嫁两个女儿时,高老头花费了近乎自己一半的家产,给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做陪嫁。
他本以为这样可以得到女儿对自己的孝敬和尊重,然而却事与愿违。
由于封建等级观念作祟,两位女婿认为认为高老头的卑微出身会对自己的门第造成影响,因此并不愿和岳父来往。
两个女儿更是在丈夫的逼迫下,不仅不敢留父亲在家住宿,连最起码的接待都不敢公然进行,绝望之余,高老头只得盘出铺子,搬进了脏乱颓败的伏盖公寓。
一位可怜的父亲为了女儿,竟然甘愿受两个女婿的侮辱,说起来是多么的伟大。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刘丽霞内容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巴尔扎克对高老头的描写全部集中在父爱的欲念上。
通过高老头爱女儿,最终却被女儿抛弃的悲剧性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造成高老头悲剧的除了当时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的因素之外,高老头对两个女儿没有分寸地过分宠爱和纵容也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家长像高老头那样过分宠爱孩子,宁可自己受苦,甚至是付出生命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而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使得孩子不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而重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之覆辙。
关键词:父爱纵容悲剧金钱遭遇《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巴尔扎克对高老头的描写全部集中在父爱的欲念上。
通过高老头爱女儿,最终却被女儿抛弃的悲剧性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在高老头身上发生这样的父爱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他们阶级自身的悲剧。
一、高老头的遭遇小说《高老头》中除了描写下层社会和上流社会的种种丑行外,还向读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父爱以及这种父爱在当时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中的悲惨遭遇。
书中的高老头(高里奥)把毕生的心血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但最终却病死在黑暗破陋的公寓里,直到临死两个女儿谁也不愿来看自己的父亲。
在父亲下葬那天,就连墓碑也是两个大学生当了手表捐赠的。
他以前是那么富有,可结局却如此的悲惨。
高老头是个面粉商,他爱女如命,在两个女儿出嫁时每人给了六、七十万的家产,自己只留了五六万作养老金,后来又因为两个女儿而卖掉了仅供他生活的养老金。
他把两个女儿看做他的心肝宝贝,他给她们还债,用他仅剩的养老金为女儿制作参加舞会的礼服,女儿们的漂亮和高兴是公寓里这个木讷的老头唯一感兴趣的事情。
他满足女儿的一切需求,包括不合理的,他以为这样就拴住了女儿,以为日后能得到她们的尊重与孝敬。
但是当他的女婿得知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开始讨厌他、奚落他、遗弃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女儿的改变是因为社会的改变,高老头同样没有意识到。 从高里奥的发家史看,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个靠投
机大发横财的暴发户,但是社会变了,高老头悲剧发生的年代 虽然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然而新兴资产阶级已经成为时代 的主宰。高老头身在这样的社会,也唯利是图,但思想上还保 存着封建家庭观念,“因为他是暴发户,刚从劳动人民中分化 出来,小市民千百年来养成的温情脉脉的封建义务观念,还千 丝万缕地与他的灵魂联结着,来不及一切两断。”[3][p88]所以 我们看见高老头并没有把金钱关系带进家庭,对女儿的爱不 讲回报。但正因为如此,高老头无偿的爱,加之女儿们在社会 的“后天学习”,围绕金钱的生存法则已深深植根于她们的脑 海,这是高老头始料未及的。新时代的交替及高老头对社会 影响家庭的不察觉,“使他成为精明的商人和痴愚的父亲。”
三 那么高老头能不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呢?其实在与 社会争夺女儿过程中,高老头并没有尽力。在女儿们从小以 来的教育中,高老头没有教她们学会感恩。在女儿们长大嫁 后的荒唐行为,高老头没有加以制止,而愈加纵容。高老头的 自私,坚持做人孤独为伴,为世所不容。社会碰壁后,消极逃 避,不敢卷土重来。以上一系列的不尽力,又可归因于他没意 识到女儿的改变、社会的改变,他没与时俱进。 他的生意头脑是精明的,但没有帮女儿夺回财产;他恨女 婿,恨他们夺走了他的女儿们,但他终究斗不过女婿。 高老头父爱的悲剧来源于自己不能与时俱进,也来源于 社会,高老头所生活的环境,但更多高老头自身的原因,他的 悲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警世作用,当然也为 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
பைடு நூலகம்242
9 2 0 0 9 年 第 期 安徽文学
高老头并不是一开始就想与隔绝的,他也想跻进上流社会 来抬高自己的地位。通过利用财产把两个女儿送进上流社 会,是他想乘机插进上流社会的表现,然而他跻身上流社会的 途径几乎不存在,处处碰壁。社会的新旧交替,也造成了“一 个精通资产阶级生意经而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 的悲剧”。
一个“痴愚的父亲”,一个“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 产者”,高老头的悲剧是一个不能与时俱进者的悲哀。
参考文献: [1][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傅敏编.傅雷译巴尔扎克作品.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杜肖楠.“父爱”的悲剧——《高老头》中关于父爱问题的争议及 再认识.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父爱的再认识.外国文学研究,1995,3. [4]许明炎.也谈高老有的父爱.安庆师院学报,1984,4.
《高老头》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 一部出色小说,书中出色描写了高里奥老头作为一个父亲的 悲剧命运。他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爱备受瞩目,国内外许多 学者对其父爱悲剧原因已做出很多研究。高老头父爱的悲 剧,来源于他未能与社会发展好好融合:不能意识到女儿的改 变和社会的改变,他的悲剧是一个不能与时俱进者的悲哀。
历史回廊
一个不能与时俱进者的悲哀
——《高老头》父爱悲剧原因浅析
◎黄秀雯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广东·湛江 524048)
摘 要 在巴尔扎克作品中,《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即高老头不能 意识到女儿的改变,以及不能意识到社会的改变,分析高老头“父爱”悲剧形成的原因,高老头为自己的悲剧负不可推卸的 责任。 关键词 高老头 父爱 与时俱进 悲哀 文章编号 1671-0703(2009)09-242-01
一 高里奥把疼爱女儿作为唯一的生活乐趣和精神乐趣。妻 子死后,他把爱集中到了女儿身上,并达到颠峰。从小给她们 请优秀的教师(虽然两个女儿并没有学到什么叫亲情),有自 备马车,生活过得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的情妇”。作者把高 里奥塑造成“父爱基督”的典型。但高老头的付出,对女儿的 溺爱是过分偏执、不计后果的,我们说“物极必反”,中国人的 这句老话,正好能用于高老头的父爱上,因为他的父爱正在造 成他的悲剧。 忘情的“爱”导致高老头的盲目,他并没有意识到,女儿们 面对父爱的真正的想法和反应。女儿们从小就习惯于从父亲 身上排山倒海而来的钱(对高老头自己来说这叫“爱”),只要 她们需要,就不假思索地向父亲索取,好像因为这是理所当然 的。但斐纳曾因她失败的婚姻责怪父亲:“我陷入泥坑,或许 也是你过失。我们出嫁的时候都没有头脑!”“做父亲的应该 代我们考虑。”但斐纳忘恩负义的一番话,在一定意义上是正 确的。因为“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 对子女们的无偿的给予(精神的与物质的),而且还包括父辈 对子女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女儿们最奢侈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父亲对她们的 无私的爱换来了她们无底洞似的索取,而不是温情的回报。 只是女儿们觉得高老头尚有些积蓄,还有油水可取,就在后门 偷偷摸摸地接待他,偶尔喊他一声“好爸爸”,他无力再购买女 儿们的爱后,女儿便把这个被挤干的“柠檬”扔掉了,甚至死后 也没有女儿送葬!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老头对孩子们的教育 是完全失败了。” 高老头以为女儿还是自己的女儿,女儿出嫁就等于给了 自己两个家,自己可以在女儿们和女婿们的关爱中乐享天年, 而现实是完全相反,甚至比相反更遭。一生溺爱女儿的高老 头,至死才明白自己犯的错误。他觉悟得太晚了,或者说尽管 早就觉悟了,但不敢相信,一直在自欺欺人,仍然按照他的“父 爱方式”对待女儿。高老头在临终前那段激愤又苦楚的呼号 中告诉我们一个讽刺又现实的道理:“倘若我有钱……她会来 伺候我。”“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