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评实践作品2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业教学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师素质的构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提出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把根草去”的要求,要求教师素养的培育走向“三心”即:“心态”要“正”,做一个简单的人;“心情”要“好”,做一个阳光的人;“心智”要“高”,做一个智慧的人。就教师心态而言,可分为:上位心态即社会心态,总的要求是“静”,要讲责任心,要扛得起放得下;中位心态:教育心态,总的要求是“纯”,要讲事业心,要纯化教育心态,催生教育激情,规范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思想,养成教育风格;下位心态即教学心态,要实在,要讲良心,淡化教学形式,注重教学实质。

教师的“心情”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教育工作前的动机与准备,及是否“在乎”教育,是否具有敬业态度把学生、课堂放在“心”上。教育工作中要求激情与投入,是否“在状态”,是否满怀情怀,教育情怀,用“心”来做教育。教育工作后的反省与改良,即是否一直保持“在找感觉”的情怀,是否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此“心”未了。

教师的“心智”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精深的专业智慧。要求教师具备精深的专业智慧即知识要“渊”,以专家的角色,以“知识份子”的身份,要求识记得多,理解得深,应用得广,分析得透,整合得新,评价得准;广博的文化素养。即教师知识要“博”,要求教师扮演学者的角色,以“文化人”的身份掌握学科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信息文化。必备的教育素养。教师必备的教育智慧要“厚”,要求教师扮演教育家的角色,诠释“人民教师”的身份,具备备课智慧、说课智慧、讲课智慧、评课智慧、教研智慧、教管智慧。

教师素养一:高尚的人格素养,教育追求的是内在的教育魅力和外在的教育影响力。

教师素养二:教育追求内在满怀教育情怀,外化为教育激情。教育追求具备教育底气注重教育表达。

教师素养三:精深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具备精深的专业智慧即知识要“渊”,以专家的角色,以“知识份子”的身份,要求识记得多,理解得深,应用得广,分析得透,整合得新,评价得准。

教师素养四:广博的文化素养。即教师知识要“博”,要求教师扮演学者的角色,以“文化人”的身份掌握学科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信息文化。

教师素养五:必备的教育素养。教师必备的教育智慧要“厚”,要求教师扮演教育家的角色,诠释“人民教师”的身份,具备备课智慧、说课智慧、讲课智慧、评课智慧、教研智慧、教管智慧。

二、教师测评的类型

常见类型:(一)、按测评的目的分为:素质测评、过程测评、绩效测评;(二)、按测评的时机分为:诊断性测评、形成性测评、终结性测评。

三、教师测评的内容

测评的内容包括:前提素质主要是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素质;过程素质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教学绩效即教学效果;其他工作,如:班主任工作、继续教育培训、教育科研工作。

四、教师测评的指标体系

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构成。

(一)评价指标

1.拟定方法

(1)头脑风暴法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激发智慧灵感,从而提出测价指标;

(2)因素分解法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渐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3)理论推演法根据有关学科理论推演出评价指标;

(4)典型研究法对少数典型事例进行研究而设计评价指标;

2.测评目标

测评目标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又分为不同类型的二级指标,以此类推,继续往下细分。

(二)指标权重

1、定义:各个指标在整体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量化值。

2、特点:各项指标权重之和为“1”。

3、意义:表明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引导人们在测评

过程中分清主次抓重点和关键。

4、设定方法等方面来介绍指标权重,它的方法分为(1)主观经验法:考核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直接给指标设定权重,一般适用于考核者对考核客体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况下。(2)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也称A、B、C分类法。其具体操作分为排队和设置权重两步:排队是将考核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按照一定标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列;设置权重是在排队的基础上,按照A、B、C三类指标设置权重。(3)专家调查法三种类型:聘请有关专家,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由每位专家先独立地对考核指标设置权重,然后对每个考核指标的权重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权重。

(三)评价标准

1.定义:是衡量测评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

2.构成:(1)强度指指标达到项目要求的程度(定性标准),例如:在等级评定中达到什么要求评为好、较好、一般或差都有一定的规定;(2)频率指指标达到项目要求的数量(定量标准)例如:评价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标准中规定“双师型”教师比例必须达到多少为优标号和标度构成;(3)标号: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通常用字母(ABC)文字(甲乙丙)或数字(123)来表示;(4)测评的档次。可以是定性的(优良中差)也可以是定量的(用数字表示各档次)。

五、教师测评的实施

(一)确定教师评价主体

多元主体:教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议。

(二)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

制定标准应遵循“四性”原则:

1.阶梯性:以适应教师成长的阶段性。

如优秀教师的成长一般经历如下阶段:适应、形成、积累、徘徊、成名和成家六个阶段。

2.差异性:以适应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要求。

3.多维性: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多元化要求。

4.模糊性:以适应教师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三)选择适宜的教师测评方法

教师测评的常用方法有绩效考评法、教学档案袋评价法、课堂听课评价法和微格教学评价法,分别从各种方法的定义、开创者、目的、操作流程、类型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例如:

绩效考评法的操作流程为:

制定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周期→确定评价者→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考评方法→收集信息数据→开展考核评价→解析评价结果。

教学档案袋评价法包括过程性、结果性、展示性教学档案袋三种类型。

课堂听课评价法包括随堂和常规听课评价法两种类型。

微格教学评价法的操作步骤:

设施准配→前期辅导→制作评分表→编写教案→上课录课→实施评价

六、教师测评的发展趋势

(一)评价目的观的转变

奖惩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

(二)评价标准的转化

普世化标准→个性化标准

(三)评价方法技术的改善

偏重量化测评→定量与定性充分结合

(四)评价重心的转移

关注评价结果→关注评价过程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