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与周韶斗茶

合集下载

文人嗜茶嗜壶对后人的影响

文人嗜茶嗜壶对后人的影响

文人嗜茶嗜壶对后人的影响作者:陈夕良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4期宋人嗜茶,在文人及百姓中间盛行斗茶之风,品茗、品味,比各种茶叶的色、香、味,以最佳者为胜。

连宫廷中的徽宗皇帝也乐于此道,并亲自写了《大观茶论》一书。

宋代的文人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米带、蔡襄等都有茶诗、茶文传世。

苏东坡的《天际乌云贴》中有:“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蔡襄)斗,胜之”的记载。

蔡襄的书法与苏东坡齐名,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他有茶诗“免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试茶》)。

诗中的“紫瓯”指的是福建的建安窑所产的天目釉碗,而周韶因“蓄奇茗”而斗而胜之,说明当时的斗茶风气之盛。

苏东坡也精于茶道,他对茶的止渴、生津、怡神、益寿的功效十分赞赏,因此对茶具也颇有研究,他的好友周租送给他一把“石桃壶”,他十分珍爱,从此壶不离身。

他有诗写道:“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桃和相随。

”说明他把“石铋”(石壶)看作与“博炉”(汉代青铜器博山炉)一样珍贵。

苏东坡是宋代优秀的文人之一,他诗、文、书、画样样精绝,对茶道、茶器的研究也颇深,这对以后喜欢茗飲、茶壶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陈曼生的“曼生18式”中有一款“石桃壶”,壶上刻铭:“锹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藿。

”意思是说“石锹壶”的制作非常工巧,它是我亲自设计的,已经和周藿的“石锹壶”面貌不一样了。

这里就用上了周赠“石桃壶”给苏东坡这个典故。

从爱壶和赏壶这个角度看,苏东坡和陈曼生都是对壶有极高的鉴赏水平的行家里手,同时对壶的实用功能也有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

苏东坡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茶诗:“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描述的是人们用竹编围成的火炉煮茶,茶友相互呼唤、同饮共品的情景,这一经典的名句启迪后人创作出一款经典的壶型,那就是“东坡提梁壶”。

1932年,此壶由当时宜兴陶业职校校长王世杰设计定名,由制壶名家汪宝根精心制作,并参加了当年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优秀奖。

书法家蔡襄的茶缘

书法家蔡襄的茶缘

书法家蔡襄的茶缘作者:杨多杰来源:《月读》2021年第09期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寒过入春生。

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

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味未忘情。

封题原是山家宝,尽日虚堂试品程。

——〔宋〕蔡襄《和诗送茶寄孙之翰》宋代的书法,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与蔡襄四人造诣最高。

这四人既是书法家,也是文学家,同时又都是爱茶之人。

现如今,宋四家皆有涉茶的书法流传于世,其中苏轼有《啜茶帖》《一夜帖》,黄庭坚有《茶宴》《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米芾有《道林帖》《苕溪诗卷》,蔡襄有《茶录》《北苑十咏》。

这四位的书法,谁写得最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致的答案。

但要说他们的茶学造诣,则首推蔡襄了。

他既做过与茶相关的官职,也写过茶学领域的专著,更创制了精美绝伦的名茶。

此外,蔡襄一生还作涉茶之诗二十五首,《和诗送茶寄孙之翰》就是其中之一。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仅十八岁的蔡襄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

他初为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

次年,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直到皇祐五年(1052)才奉诏回朝。

后来,蔡襄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与包拯任过同样的职务。

宋英宗即位后,蔡襄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

治平四年(1067),因病而卒,享年五十六岁。

身为福建人,蔡襄對茶本就不陌生。

他后来出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更是有机会深入研究茶事。

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蔡襄在福建转运使任上,不仅保质保量地督造生产,还写出了一部茶学专著——《茶录》。

关于写作这部茶书的动机,他自己在序言中说道:“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

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

”补前人之不足,论本朝之茶事,蔡襄的《茶录》确实成为后人研究宋代茶文化的必读书。

说起蔡襄《茶录》的写作,还有一段插曲。

范仲淹《斗茶歌》常析

范仲淹《斗茶歌》常析

范仲淹《斗茶歌》常析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荬。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全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范文正公这首诗全名《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简称《斗茶歌》,堪称有宋一代茶诗的奇制,远承卢仝《七碗茶诗》,后开杨诚斋《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黄山谷《煎茶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全诗共六韵二十一联,一气呵成,首尾相应,读来畅陕淋漓。

前七联两联一转韵,从建溪茶产地、种植、采摘、制作,到北苑民间斗茶,一路写来,如春日行山阴道中,自是风光无限。

诗歌开篇即说建溪茶得来不易,是“武夷仙人”移栽过来的,因此称作“奇茗”。

建溪茶产于宋代建安,即今福建建瓯壑源、凤凰山一带,因临近建溪口,因而称作建溪茶,又称壑源茶。

唐末五代时北苑为南唐宫苑,主要用来为宫廷监制贡茶。

入宋之后北苑、壑源、凤凰山一带均称北苑,成为宋代御用贡茶园,所产茶总称北苑茶,又称建溪茶。

宋代设福建路转运使,负责贡焙之事。

丁谓、蔡襄、宋子安、贾青、郑可简等先后漕闽,专修贡焙,北苑茶从此成为茶中绝品,有大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名号。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说:“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遣使造之,取像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

”“至道间,仍添造石乳,其后大小龙团,又起于丁谓,而成于蔡君谟。

范仲淹的《斗茶歌》是咏武夷茶的第一名篇_养生茶饮

范仲淹的《斗茶歌》是咏武夷茶的第一名篇_养生茶饮

范仲淹的《斗茶歌》是咏武夷茶的第一名篇_养生茶饮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

这种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

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

其诗为: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center>?br> ②古代茶学家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宋代著名书法家。

官至端明殿学士,庆历年间(1041-1048)为福建转运使。

他是北宋著名贡茶——小龙团的创始人,并精于品茗、鉴茶,也是一位嗜茶如命的茶博士。

据说蔡襄挥亳作书必以茶为伴。

对这样一位十分喜爱茶叶,尤其是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的朝廷命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茶学家。

③苏东坡茶墨结缘传美谈:苏轼(公元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一位品茶、烹茶、种茶样样都内行的大诗人,创作出许多千古茶诗、词。

宋时斗茶雅趣_潘春华

宋时斗茶雅趣_潘春华

斗茶,即比赛茶品的优劣,又称斗茗、茗战。

斗茶始于五代,兴于唐,盛于宋,是古时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也是中国宋时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

宋代斗茶,源于茶区民间,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但由于斗茶技巧性强,趣味浓厚,所以迅速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加以发展。

至北宋,斗茶之风已极为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文人雅士,无不好此。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中写道“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斗茶的情景。

每年清明前后,新茶初出,是斗茶的最好时机。

参与斗茶者,大多为一些名流雅士或达官贵人。

斗茶场所也颇为讲究,多选择二层建筑的茶室,当时称作“茶亭”。

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

“台阁”内斗茶设施一应俱全,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

室内屏风上挂有名人字画,屏风前的桌面上铺有织锦,上面放着香炉烛台。

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

宋人斗茶,也有些会选择在较具规模的茶叶店里,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店面,后厅会客,兼有厨房,便于煮茶。

斗茶者自带珍藏的好茶和好水,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

宋人斗茶所用的茶,主要是建安北苑所产的饼茶,十分考究。

这种饼茶在研碾前,须用干净纸包起来捶碎,然后立即研碾。

碾后的茶末放在茶箩上过筛,筛得越细越好,这样茶末入水后方能浮起来,汤花也能凝结,从而“尽茶之色”。

这种制作方法,俗称“抹茶”,饮用时,连茶末带茶水一起喝下,既营养,又具品味。

宋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的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泡茶所用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

斗茶品的程序有好几道,首先是“热盏”,即把茶盏用沸水浇淋加热一下。

丹青墨色话“斗茶”

丹青墨色话“斗茶”

丹青墨色话“斗茶”所谓“斗茶”,是指烹茶质量的比赛,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北宋,乃至南宋。

唐、宋时的烹茶,与现代很不相同。

现代是把鲜茶叶炒制成干茶叶,饮时撮入杯碗,开水冲泡;唐、宋时是把鲜茶叶制成茶饼,饮时将茶饼研末、过筛,然后用滚水冲泡点拂。

宋代产茶,以福建建安最为著名。

官、私茶园,多至一千三百三十六所。

其中,北苑官焙御茶园即有四十六所。

每年新茶出时,要通过“斗茶”,评出最佳茶园。

如果要我们在今天组织一场“斗茶”活动,定会聘请几个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品茶师当评委,然后将参赛的名茶糊名编号,泡出茶来,给品茶师品尝。

随尝随打分,按得分多寡,排定名次。

但北宋时的“斗茶”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斗茶”虽然也讲色、香,但并不品尝,而光用眼睛看。

看什么?主要是看烹注茶汤所产生的“沫饽”是否“咬盏”,“咬盏”时间越长的,就取得“斗茶”的胜利。

所谓“沫饽”,是指烹注茶汤时所产生的浮沫。

唐陆羽《茶经》即称:“凡酌(注),置诸(碗、盏),令沫饽均。

沫饽,汤(茶汤)之华也。

华之薄者曰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华。

”所谓“咬盏”,是指沫饽与茶盏边缘相凝。

宋徽宗赵佶(图1)《大观茶论》即云:“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围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既然“斗茶”以咬盏时间长短分胜负,则与赛跑一样,大家看得分明,毋需裁判、评委。

宋蔡襄《茶录》称:“建安斗茶以水痕先没者为负,俟久者为胜。

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尽管我们对北宋的“斗茶”已有一番了解,但资料还不多。

其实,不是不多,而是资料还散落在各种载籍、文物中,还缺少有人把他们串连起来。

最近,我在撰写《茶韵悠悠》一书时,发现了一些有关“斗茶”的资料,现予择要介绍:(一)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

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言。

漫谈古人品茶艺术——宋人斗茶

漫谈古人品茶艺术——宋人斗茶

漫谈古人品茶艺术——宋人斗茶宋代饮茶环境各阶层观点不同。

朝廷重奢侈又讲礼仪,有礼仪环境,谈不上韵昧。

民间注重友爱,茶肆、茶坊,环境既优雅,又要有些欢快气氛。

文人反对过分礼仪化,尤其到中后期,要求回归自然。

苏东坡好茶,以临溪品茗,吟诗作赋为乐事。

宋代最主要的品茶形式是“斗茶”。

是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试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今建瓯)一带。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注重于茶汤的汤色、水痕。

宋代斗茶,先注汤调匀,再加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

先斗色,以色白为贵,又以青色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有水痕者为负。

两宋斗茶,述之最详且最早者,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诗不惟记斗茶,凡采茶、焙茶、制茶,一应之茶故事,亦无不“巧欲形容”,“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述斗茶缘起很是明白。

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

蔡襄《茶录·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

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回击拂。

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是“有云脚、无水痕”,为斗茶之要,林希逸咏庐山新茗“云脚似浮庐瀑雪,水痕堪斗建溪春”,可为“云脚”、“水痕”之释。

所谓“粥面”,如前所述,建人制茶饼,每在其中添加富含淀粉之物,点作茶汤,便略如粥之内凝,时人因常常把茶称作“茗粥”。

蔡襄茶事美学探讨

蔡襄茶事美学探讨

宋承继唐五代时的煮茶、煎茶和点茶方式,以撮泡法为萌芽发展而来的以点茶法为主流的饮茶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茗饮之风逐渐大众化、市民化和普及化,呈“华夷蛮箱,固口饮而无厌;富贵贫贱,匪时啜而不宁”(梅尧臣《南有嘉茗赋》),“天下之货,茶最后出,而国用赖焉……茶,非古也。

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李靓《富国策》)之态。

此有吴自牧的《梦粱录》第十六卷中记“盖人家每日不可阙(通“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也。

”从此,茶成为宋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日常用品,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在宋代特有的环境下,茶事活动中产生了各式各样极具东方特色的农业文明生活美学,如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茶叶种植技术以及品茶的环境和新的点茶程式茶道。

而在以“点茶法”为主的宋代茶事中,主要以蔡襄、赵佶为典型代表。

蔡襄是点茶道的奠基者,从他的茶学论著《茶录》一书中,可以窥见一二。

此书从论茶和论器两方面叙述了作者自己的程序茶事美学思想,同样他的涉茶诗词及文章中亦有他的生活美学和茶事美学。

就此,下文便是笔者管窥之见的相关蔡襄茶事的生活艺术美学散述。

1”茶事美学,,词解茶事美学,是指在涉茶活动中所产生的享受,它通过种茶、制茶、烹茶、吃茶、赏茶和感茶等一系列过程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它亦是茶艺基础上的感官享受、生活享受和精神享受,中华茶艺美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如个性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

中华茶艺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选择,同时也具有审美的即视感,是建立在儒释道上的传统美学。

西方美学主要研究美与美感口]。

同西方美学相比,中国美学主要是研究意蕴、韵味与志趣等抽象的人文概念[2],同时也研究人为活动中具体事项的美与美感。

在茶事中的主要表现为茶道仪式的整个茶道程式中的细节美、诗词中透露出的境界美及书法作品中包含的各种人文、精神和意韵美。

《茶录》--蔡襄(原文、注释、译文)

《茶录》--蔡襄(原文、注释、译文)

《茶录》--蔡襄(原⽂、注释、译⽂)茶录朝代:宋朝作者:蔡襄【原⽂】序朝奉郎右正⾔同修起居注⾂蔡襄上进[1]:⾂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先任福建转运使⽇,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

⾂退念草⽊之微,⾸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

昔陆⽻茶经,不第建安[2]之品;丁谓茶图[3],独论采造之本,⾄于烹试,曾未有闻。

⾂辄条数事,简⽽易明,勒成⼆篇,名⽈茶录。

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不胜惶惧荣幸之⾄。

仅序。

上篇(论茶)⾊茶⾊贵⽩。

⽽饼茶多以珍膏油其⾯,故有青黄紫⿊之异。

善别茶者,正如相⼯之瞟⼈⽓⾊也,隐然察之于内。

以⾁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者受⽔昏重,青⽩者受⽔鲜明,故建安⼈开试,以青⽩胜黄⽩。

⾹茶有真⾹。

⽽⼊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

建安民间皆不⼊⾹,恐夺其真。

若烹点之际,⼜杂珍果⾹草,其夺益甚。

正当不⽤。

味茶味主于⽢滑。

惟北苑凤凰⼭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

隔溪诸⼭,虽及时加意制作,⾊味皆重,莫能及也。

⼜有⽔泉不⽢能损茶味。

前世之论⽔品者以此。

藏茶茶宜箬叶⽽畏⾹药,喜温燥⽽忌湿冷。

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焙中,两三⽇⼀次,⽤⽕常如⼈体温温,则御湿润。

若⽕多则茶焦不可⾷。

炙茶茶或经年,则⾹⾊味皆陈。

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两重乃⽌,以钤箝之,微⽕炙⼲,然后碎碾。

若当年新茶,则不⽤此说。

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

其⼤要,旋碾则⾊⽩,或经宿则⾊已昏矣。

罗茶罗细则茶浮,粗则⽔浮。

候汤 候汤最难。

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候汤最难。

熁盏凡欲点茶。

先须熁盏令热。

冷则茶不浮。

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聚。

钞茶⼀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添注⼊环回击拂。

汤上盏可四分则⽌,视其⾯⾊鲜⽩,著盏⽆⽔痕为绝佳。

建安⽃试,以⽔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相去⼀⽔两⽔。

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焙编⽵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也。

隔其中,以有容也。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2015年10月11日 09:23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通常是指每逢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行的茶品与茶技的比赛。

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到了元明清时,就已经完全化为民间的饮艺风俗了。

“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北宋时期,海内晏然,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在当时安定的背景下,这种优厚的待遇、清闲的生活,刺激了文人墨客对茶艺的进一步探讨,同时茶艺的发展又为生活增添了闲雅的情趣,二者互为因果,这便是斗茶风行的内在原因。

赵孟頫《斗茶图》据唐冯贽《记事珠》记载,斗茶源自福建建安民间。

以福建建安茶农为代表的世俗斗茶,目的是通过斗茶竞选出产贡茶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斗茶的地点选择在山林野外,所用茶品全部是备选贡茶,以饼茶为主,选用斗茶专供的水,器具虽不奢华,但也务求精美。

由于贡茶的影响,历代以来从宫廷到市井,都乐于斗茶。

范仲淹有首《斗茶歌》说得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说的就是斗茶清香四溢的场面。

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品评名茶。

但是斗茶作为排列新茶优劣顺序的活动,则与平和的品茗不同,有着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

“斗”,正是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

曾经有私塾老师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因此这种比赛活动可谓非常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在施展各种精细技法和工序之后,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经过集体品评,在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方面评出俱为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常有不少的观众在旁看热闹。

(2)蔡襄与《茶录》

(2)蔡襄与《茶录》

(2)蔡襄与《茶录》蔡襄与《茶录》蔡襄(公元1012—1067年),宇君谟,谥忠惠,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

宋代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四家”。

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宫。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知福州,转福建路转运使,监造小龙团茶,名重一时。

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知福州、端明殿学士知杭州。

他还是一位书法家,苏轼奉为“本朝第一”。

其著作有《端明集》(一作《蔡忠惠集》)蔡襄生于茶乡,习知茶事,又两知福州,采造北苑贡茶,茶文化造诣颇深。

《茶录》作于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订正刻石,拓本今存。

《茶录》传世版本达十余种,目前以《四库全书》所收《端明集》为底本,参校其他诸本。

序跋有自序,治平元年后序,同年欧阳修序。

全书不足800字,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十条。

下篇论茶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条。

大都是论烹试方法和所用器具的。

其中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宋人品茶的技术和审美要求。

《茶录》是宋代茶书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茶艺形成的标志。

除了强制建茶的色、香、味,还弥补了陆羽《茶经》中的若干不足之处。

因为,饮茶发展到宋时,趋势正向欣赏的艺术境界挺进。

饮茶通常谓之“品茗”,可意会出其已达登峰造极之境。

宋代的龙凤团茶,始于丁谓,成于蔡襄。

丁谓为人狡黠,好媚上。

他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曾造大龙团以为贡,并著《茶图》,详细介绍各类贡茶的采制方法。

蔡襄对造茶工艺作了改进,将原来一斤八饼的大龙凤团茶改制成一斤二十饼(一说二十八饼)的小龙凤团茶,使贡茶尤为精美。

上至皇室,下至达官显贵,无不对此珍视叹奇,一时赞美之声不绝。

熊蕃《御苑采茶歌十首》之一云:“外台庆历有仙官,龙凤才闻制小团。

争得似金模寸壁,春风第一荐宸餐。

”《渑水燕谈录》中载:“仁宗尤所珍惜。

蔡襄对建茶生产发展的贡献

蔡襄对建茶生产发展的贡献

蔡襄对建茶生产发展的贡献我国古代就有产茶,《神农本草》视茶为解毒药,周朝建国时茶就被列为贡品,在唐朝,茶已成为普通的饮料,而其贡茶则来自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约二十余种,福建的茶由于品质不高,故陆羽的《茶经》和裴汶的《茶述》都不载建茶的品种,建茶处于默默无名的地位。

至南唐后期才在建安北苑设立御茶园,据《画墁录》记载:“宋太宗时,始命北苑御茶园造龙凤团茶进贡,以区别于庶品”。

到真宗咸平年间中,丁谓任福建路转运使,由他督办的龙凤团茶,岁贡四十饼(五斤),此茶质量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因数量少,仅供皇帝饮用,未曾赏赐给大臣和皇亲国戚,他们只闻其名没有见过。

这史料说明,丁谓进贡给真宗的龙凤团茶,其质量虽已达到相当高度,但对建茶的生产,没有起过丝毫的作用。

庆历七年(1047)夏,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他认为:福建山多平原少,其中有不少山头经常云雾缭绕,这是种茶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若欲发展建茶的生产,必须提高质量,唯有高质量的茶,才能打开对外地的销路。

转运使有督办贡茶的任务,这年秋,蔡襄前往建宁府巡视后就顺路到北苑御茶园,观看制茶的过程,询问制贡茶的开始日期、过去用的原料及所加香料的配方等,他了解清楚后回福州。

次年春,蔡襄前往北苑御茶园督办贡茶,因时间尚早,他到茶垄观看茶芽出生的情况,写有“戢戢抽灵芽”的诗句,这说明蔡襄对灵芽产生了兴趣,经思考,他认为:茶树在越冬前为了抵禦寒冷,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料,至春天时才生出茶芽,此时茶芽的个体虽小,但其生长的能力极为旺盛,可知其体内含有丰富的生长物质,茶芽才能继续长大至成叶,可惜,过去用于制茶的原料都是成叶,从茶芽长大为成叶,其体内所集聚的生长物质可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即使还有,估计所剩的不会多,因为成叶不会再长大。

假如改用这种生机勃勃的茶芽作原料,因其体内含有丰富的生长物质,而这些生长物质可能正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成份。

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蔡襄亲自到茶垄采摘刚生出不久的茶芽,进行小剂量试制,制成后经品尝,证实其质量极优,这是他一举试制成功高质量的新团茶,为了与过去的龙凤团茶相区别,定名为“小龙团”。

斗茶提升茶品质——古茶书解读之六

斗茶提升茶品质——古茶书解读之六

胜 ” ,计 算胜 负 的单位术 语 叫 “ ” ,说 两种 茶叶 的 水
好坏 为 “ 相差几水 ”。
决定斗茶 胜负 的标 准 ,主要 有两方面 。

是汤色 。 即茶水 的颜 色 。一般 标准 是 以纯 白为
赛 的 胜 败 ,为 众 多 市 民 、 乡 民所 关 注 。唐 叫 “ 茗
战 ” ,宋称 “ 斗茶 ” ,具有 很强 的 胜负色 彩 ,其 实 是一种茶 叶评比形式 的社 会化活动 。
历 史 . 化 文
斗茶提 升茶 品质一一 古 茶 书解 读 之 六
林 更 生/ 林心 放/ 文 图
( 建农林 大学 福建 福州 3 0 0 福 5 0 2)
斗茶 ,又 叫 “ 茗 ” 、 “ 战 ” ,它是 古 时有 斗 茗 钱 有 闲 文化 的一 种 “ 玩 ” 。在 古 茶 书 中经 常 见 雅
王 ”茶 的活动可见 一斑。西 坪斗茶是 当今 一大奇观 。
“ 粥面 ” 冷 ,意 即 汤花像 白米 粥冷 后 稍 有凝 结 时 的形
状 ;汤花 均匀适 中 ,叫做 “ 粥面粟纹 “ ,像 白色粟 纹一
矗 田 曩躅『 娼遣茶墨 术专 文茶 lIIII 学 业人 趣 国蕾景 囊卫
西坪 一万 户茶 农 ,每年 生产 2 0 吨乌龙 茶 。每年 收 50 获季 节 ,茶 农们 拿 出 自家 上 品铁 观音 ,先 在组 里 评 选 出优胜 者 ,参 加村 里评 比。 随后 ,2 个 行政 村 选 6 出百 来 种上 品铁 观 音 ,集 中到镇 上 参加 复赛 ,从 中 选 出 最好 的 7 ,进 入 西坪 镇每 年 春 秋 两季 的 “ 份 茶 王 ”决 赛。在 “ 茶王 ”决斗 场上 ,~字 排开 7 白瓷 只

一壶清茶十二时辰闲与雅

一壶清茶十二时辰闲与雅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随之而来的是热议……热播时,看盛唐万千气象,赏长安市景风情;看建筑气势磅礴,赏城坊巧夺天工;热议时,议上元夜,唐仕女,秉烛游,昆仑奴、胡旋舞;说长安男,裹幞头、佩鱼袋、叉手礼,唱喏喏……可谓是盛唐景象,一览无余;风情气质,值得品味!想来,大唐盛世、繁花似锦的长安,着实是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份瑰丽繁华;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份悠闲古雅;如是,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或者引起议论的,应该是那十二时辰的名称。

(一)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

相传,古人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而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其实,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昼夜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的。

同时,每个时辰名,或描绘天地间一景或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其间都蕴藏着古人对天地生息的尊崇。

十二时辰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使用。

然在汉代之前,十二时辰的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的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从此,中国实行了由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于是,十二时辰被赋予了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它们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此后,十二时辰的称谓才基本定型、定名。

从此,十二时辰制陪伴着中国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一直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十二时辰表时独特、历史悠久;它不仅是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同时,十二时辰也是先民的大智慧,它指引着后辈子孙过好每个当下,它还告诉芸芸众生,应该懂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回到《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中……倘若有缘,可以穿越唐朝,让长安城的司丞带你去吃茶……(先普及一下茶学小知识,唐朝人饮茶不叫喝茶,叫吃茶。

若想穿越唐朝去吃茶?但是,那时的长安城里却是没有茶馆……想吃茶吗、你只能去寺庙里!因为唐朝的喝茶之风从寺庙里兴起,所以,若是寻常人想吃茶,只能去寺庙。

什么是斗茶?斗茶都是如何斗的?

什么是斗茶?斗茶都是如何斗的?

什么是斗茶?斗茶都是如何斗的?中国的饮茶历史十分悠久,也有很多相当有特色的茶俗文化。

“斗茶”就是其中一种。

那么,什么是斗茶呢?斗茶都是如何斗的?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这项历史悠久的饮茶文化吧!一、什么是斗茶?斗茶其实就是一种饮茶的娱乐方式,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

斗茶”是宋代的名称,在唐代称作“斗茗”或“茗战”,这种活动始于唐代的福建建州(今建瓯)茶乡。

宋代是我国茶叶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宋朝人都很爱饮茶。

而且在宋代时期,斗茶活动非常流行,不管文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热衷此道。

它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为比较新茶优劣而展开斗茶的赛事,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

“斗茶”这一传统文化,至今都很流行。

二、斗茶都是如何斗的?了解了斗茶之后,相信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它是如何斗的吧!斗茶多选在清明节期间,因此时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

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都有,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进行。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

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

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臻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熁盏。

即预热杯盏。

北宋蔡襄(1012—1067)曾说:“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第二步为调膏。

即往盏中挑入一定量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和成浓稠膏状。

第三步为点茶。

也是斗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往盏中注入沸水。

注水时,要求水自壶嘴中涌出呈柱状,注时连续,一收即止。

第四步为击拂。

就是用一种类似小扫帚状的茶筅搅动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斗茶了吧!除了斗茶之外,很多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茶博会,这些都是茶界的一大盛宴,爱喝茶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还能发现好茶呢!以上就是小编的相关介绍,关注华祥苑,大家可以了解更多茶叶知识,欢迎前来访问哦!。

两宋茶诗与茶事(3)“斗茶”

两宋茶诗与茶事(3)“斗茶”

两宋茶诗与茶事(3)“斗茶”二斗茶两宋茶事,今人通常推斗茶为第一,且以为此是宋代风气。

其实不然。

若考斗茶之源,可溯至唐代。

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注:《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中华书局校点本,第5027页。

)茶山即湖州顾渚山,其地出茶名紫笋,常州义兴所产为阳羡,唐代均列作贡品,而两地邻壤相接,每造茶时,两州刺史亲至其处,因有如此之隆重。

“紫笋齐尝各斗新”,便是品第高下的试茶情景,可知斗茶风气正始于贡新,当然它与宋代的斗茶并不相同。

两宋斗茶,述之最详且最早者,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章岷,建州浦城人,《全宋诗》收其作六首,然《斗茶歌》原唱不见(注: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五:“岷,浦城人,举进士,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诗先就,仲淹览之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

”),不过建人的斗茶情景,从和诗中仍能觑得真切: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歌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注:第三册,第1868页。

“露牙错落一番荣”句,“牙”一作“芽”。

)诗不惟记斗茶,几采茶、焙茶、制茶,一应之茶故事,亦无不“巧欲形容”(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批评此诗“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

古茶文化之点茶法

古茶文化之点茶法

古茶文化之点茶法古茶文化之点茶法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

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

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

”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

”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

《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

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焰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

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

”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

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

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

“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

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

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

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

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

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

宋代的斗茶的形式与方法

宋代的斗茶的形式与方法

宋代的斗茶的形式与方法宋代的斗茶及分茶技艺什么是斗茶?简单地说,就是在宋代,人们将茶和茶汤的质量相互之间进行斗比高下的一种竞赛活动。

斗茶活动最初起始于民间,当时的福建茶人每年在新茶做出时,相互之间都要把各自做的茶拿出来点成茶汤进行比较,看谁的茶做得好。

后来文人雅士乃至宫廷纷纷仿效,逐渐蔓延全国并成为一种时尚。

那么,斗茶的形式与方法是怎样的呢?在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就是将茶釜(锅)中的水烧开后再将茶末放入锅中一起煎,然后放入各种调料,煮好后再用茶勺打到碗中喝。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

点茶的方法,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

”“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

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

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

”也就是说先要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而所谓斗茶,就是通过两人的点茶技艺进行捉对“撕杀”,三斗二胜为局。

胜负的标准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所谓「淳淳光泽」,民间把这种汤花叫做「冷粥面」,意思就是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

宋代点茶所用茶碗持重建盏,原因即是因宋代白色重白,黑色茶碗最能表现茶色。

二是看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水痕的出现,水痕先出现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即汤花保持时间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咬盏)者为好茶,斗茶用的建盏,盏沿下有折线,所注的水到此线为止,因此汤花一退,水痕马上就能看得出。

斗茶的最后步骤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是斗茶的最后胜利。

在斗茶形式中所使用的方法又逐渐形成了分茶的技艺。

“分茶”也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与点茶相比,“分茶”更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

宋人直接描写分茶的文学作品以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为代表,说是:“煎茶不似分茶巧”、“怪怪奇奇真善幻”。

鸳鸯牒[明

鸳鸯牒[明

鸳鸯牒[明·程羽文】说明:《鸳鸯牒》( 明清)新安程羽文荩臣著,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 杂家类存目。

刘体信《苌楚斋随笔》大骂是书以魏甄后配曹植,以汉班婕妤配梁简文帝,是“帝王后妃亦遭轻薄,且乱伦”,又骂序文引谭元春谓“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为“倡乱导淫”,“当诛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以保存名教”。

愚以为,荩臣所撰《鸳鸯牒》虽大异名教,却也不无启发,亦非“秽简牍”。

兹录于此,博雅诸君共赏。

鸳鸯牒· 缘起谭友夏曰:“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被愚拗父母扳住,不能成对,赍情而死。

乃悟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

”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缱绻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

如此,即咎有所归,正不必致怨高堂也。

春风在手,抹杀月下老人,随举彰彰缺陷者,各下一牒,为千古九原吐气。

鸳鸯牒· 武曌武曌英华鲜颢,诏可摧花,宜借配魏武帝,锁之铜雀台上,无使播秽牝晨。

即以淫秽论,宜正配金海陵,两雄旗鼓,颇足相当耳。

武则天鸳鸯牒· 王昭君王昭君,凄情惋调,青冢难埋。

宜配苏子卿。

旄落毡残之余,咻琵琶一曲,并可了塞外生子之案。

鸳鸯牒· 谢道韫谢道韫,柳絮逸思;潘安仁,花封冶意。

一则风高林下,一则美擅车中,移花就柳,端不恨天壤王耶。

谢道韫鸳鸯牒· 班昭班氏昭,渊深典赡,宜正配郑康成,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

班昭鸳鸯牒· 薛涛薛涛,巧偷鹦鹉,色借凤凰,空作风尘染滥,宜远配张绪杨柳,魏收蝴蝶,举止轻儇,姿其佻运。

薛涛鸳鸯牒· 蔡文姬蔡文姬,灵心慧齿,辱迹穹庐,宜续配祢正平,以《胡茄十八拍》,佐《渔阳三挝》鼓,宫商迭奏,悲壮互陈。

鸳鸯牒· 王韫秀王韫秀,挺劲孤卓,惜其稍有炎心,宜故配寒郊瘦岛,以消之。

不然,亦直配李长源,十六年宰相妻,克善厥终。

鸳鸯牒· 鲍令晖鲍令晖,清斫另巧,宜硬配庾信、徐陵,庶可珊瑚斗咽,琉璃斗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襄与周韶斗茶
1.人物介绍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在茶史上,蔡襄有两大贡献,一是创制了“小龙凤团茶”,二是撰写了一部《茶录》。

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园,就是在建州,旧时又称建溪,建安(今在建瓯县)。

到了庆历年间(1041—1048年),蔡襄为福建转运使,把北苑茶业发展到新的高峰,他从改造北苑茶品质花色入手,求质求形。

在外形上改大团茶为小团茶、品质上采用鲜嫩茶芽作原料,并改进制作工艺。

对于茶叶制作达到“名益新、品益出”、“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的高水平程度,同时指出做茶要抓住季节“又茶茁其芽,贵在于社前则已进御”的新鲜感。

同朝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也提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味兮轻醒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可见北苑御园茶在北宋时期极负盛誉。

这些如此辉煌时期是得益于蔡襄为福建转运使时的监制而精益求精的创新工艺。

这茶业发展功绩是不可湮没的。

《茶录》,古代中国饮茶论著。

共一卷,一作二卷。

蔡襄作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

全书分为两篇。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

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

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

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周韶,生卒年不详,宋代官妓。

有《白鹦鹉》一首,向往从良。

2.事件介绍
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周韶在当时已是苏杭一代名妓,常与达官贵人来往席间。

她颇能写诗,又嗜好收集一些“奇茗”。

听说这位蔡知府茶学绝顶,她便倾其所藏,竭其才智,与蔡襄题诗品茗,斗茶争胜。

苏轼的《天际乌云帖》有述: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

她常常和蔡襄斗茶,每次都能斗赢,而且她还能把茶说得头头是道,让蔡襄汗颜不已。

这一次蔡襄的茶品、水品都预先准备,均为上乘,无奈“杭人多惠”,周韶用的是“奇茗”,自非常品可比,于是蔡襄又落北了。

3. 人物关系
苏周两人相识是在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杭州时,对周韶这“清水出芙蓉”类型的女子颇有些怜惜之情,故写帖记录了周韶的相关故事,其中就包括了蔡襄与周韶斗茶之事。

而苏轼与蔡襄早年即相识,因为蔡襄与欧阳修私交甚密,苏轼又是欧阳修的门生,两人同处一个文人团体自是互相熟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