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壮族山歌 传承民族文化

合集下载

壮族山歌的传承与创新

壮族山歌的传承与创新

壮族山歌的传承与创新一、广西舞台艺术发展概况美丽富饶的壮乡广西,素有“歌海”的美誉。

众所周知,广西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

在广西的舞台上上演过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独具风格的作品,早在40多年前,广西彩调剧《刘三姐》就创造了“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的舞台奇观。

近年来,广西为了全面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以戏剧精品生产为龙头,通过落实重点剧目的创作,激励全区的艺术剧团和艺术家努力创作新作品、新剧目。

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壮剧《歌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音乐剧《阳朔西街》、《太阳童谣》、桂剧《大儒还乡》、新版歌舞剧《刘三姐》、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壮剧《瓦氏夫人》、京剧《霸王别姬》、歌剧《壮锦》等优秀剧目在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实践中一次次走向全国的舞台。

其中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荣获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

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被誉为是“中国舞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桂剧《大儒还乡》获得2005——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

歌剧《壮锦》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奖”。

广西因此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连续获此殊荣的省份之一,全国文化界为之震动。

音乐剧《桂林故事》是广西著名编剧张仁胜、已故著名作曲家傅磬联手打造的艺术精品,是广西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音乐剧。

从2006年首演至今已有6年时间了,其间荣获第七届广西戏剧文学奖一等奖,入选三十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09年改编为第二稿《桂花雨》后,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

这一切充分说明《桂林故事》已经赢得了国内专家们的肯定与关注。

二、音乐剧《桂林故事》旋律特征分析在音乐剧的音乐创作要素中,旋律处于首要地位。

音乐剧同歌剧在音乐上最大的区别是音乐剧的旋律不需要歌剧那种充满戏剧性力量的风格,音乐剧的旋律是通俗流畅、简单明朗、易于被广大观众接受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

化遗产保护名录 。 壮族嘹歌的挖掘 、 护 、 保 传 承对广 西音 乐非物质 文化遗 产 的保护
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 引 领 作 用 。

鸿恩 16 9 3年在《 西文艺》 广 上发表 了最早 的壮 族 嘹歌 评 论 性 文 章 《 民生 之 多 哀

壮 族 嘹歌 保 护 与传 承 现 状
备 了家族传承 、 师徒传 承 、 民俗传承 、 书 歌
及 电子传媒等现有模式 。
( ) 态传 承 一 活
值, 是壮族文学 的瑰宝 。 它先后于 2 0 0 4年 和 20 0 8年被列入广西 民族 民间文化保护
T 程 第 一 批 名 单 和 国 家 第 二 批 非 物 质 文
1 族传 承 。壮 族 嘹 歌 起 源 于 晋代 以 . 家
哈 嘹乐 队参 加 20 0 7年 悉 尼 歌 剧 院 的 “ 友
以分为“ 活态 ” 文献” 和“ 两种形式。活态传
承 是 由社 会 群 体 或 掌 握 某 种 特 殊 技 艺 的
传承的视 角, 究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 承 研
问题 , 以期 为壮族嘹歌 和广西音 乐非物质
文 化 遗 产 的 传承 与发 展 提 供 良好 的借 鉴 。
艰——关 于 ( 嘹歌 ) 的一些 说 明》 19 ;9 3年 广西 少数 民族古 籍整理 办公 室整理 出版 了《 壮族民歌古籍集成 ・ 嘹歌 》2 0 , ;04年 广
西著 名壮学学者 覃乃 昌等人 开始对平 果 嘹歌进 行全 面系统 的调查和研 究 ,并于 20 0 5年陆续 在《 西民族研 究》 发表 了 广 上 8篇《 壮族 ( 嘹歌 > 文化 研究》 学术论文 , 引 起了社会 的广泛关注 。 截至 20 0 5年 , 平果 县 收 集 到 的 壮 族 嘹 歌 共 有 50 2 0多 首 , 2 0 0多行 。 10 目前 , 以壮族歌师农敏坚为首 的研究者 , 经过 深入挖 丛 规 共计 10 20多万字 , 目前 已出版 5 。族 嘹歌论 集 文和丛书 的出版 , 为今后人们深入研究壮

壮族三声部民歌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

壮族三声部民歌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

壮族三声部民歌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作者:王靖茗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摘 ; 要: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越来越被重视,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文章以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为例,对民族艺术的特点以及现状与传承展开分析。

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文化,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民歌特点;现状与传承中图分类号:J607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126-01广西壮族具有悠久的民歌文化,壮族人民一直以来热爱唱山歌唱民歌,每逢节日或者重大活动,壮乡人民都以歌传情、以歌会友。

在这之中,最闻名遐迩的便是被誉为壮族民歌“活化石”的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素有“中国民歌一绝”之称,其演唱风格独树一帜,民族特色非常鲜明,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以纯粹、地道的壮族语言进行演唱,体现出一种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母语文化的动人魅力。

一、壮族三声部民歌特点马山壮族地区山多,溶岩地貌分布广泛,奇峰异洞、奇山丽水随处可见,既有悬崖陡壁、石峰林立,又有土岭丘陵的自然环境,与田间集体劳作的社会环境融合一起便孕育了马山民族的独特文化。

长期以来,本地区的社会组织制度、民族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人生仪礼、语言习俗等,都对马山地区壮族文化艺术的形成、发展与传承产生重大影响。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一种,同样具备了民众创作、民间口传等民歌的特征,并且是马山当地壮族社会生活中文化和习俗的结合。

壮族三声部民歌分为“南蛮欢”、“波列欢”、“加方调”、“三顿欢”这四种曲调,表演需要三人以上同时演绎。

其中第一声部是歌曲的主旋律即高音声部,具有歌腔要高昂、突出、明亮等特点。

第二声部是副旋律即中音声部,歌腔较为平稳,声音浑厚,起到一种映衬第一声部的作用。

第三声部是低音声部,为和声,低音声部歌腔迂回婉转,演唱的时候,常用“哼”、“呜”、“啊”等呼应一、二声部的独立音调,或用鼻音哼唱来附和。

欢度壮族三月三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欢度壮族三月三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龙隐小学11-3班“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传统的节日,又称“歌仙节”,壮族人的能歌善舞举世闻名,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

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这是以唱歌对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通常称为“歌圩”,在广西各地一年四季都有歌圩活动,普通流行于整个壮族地区,尤其以红水河、左江、右江流域各壮族聚居县最为盛行。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定为“广西文化艺术节”。

199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作出决定,把三月三歌节定名为“国际民歌节”。

1999年起,改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定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在歌圩上,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最主要的活动主题;以歌传情,依歌择配,歌唱成婚,是歌节的最大特点。

这些山歌大多是表达爱慕之情的情歌。

对歌之后,还会有抛绣球和碰红蛋等活动。

抛绣球就是如果对歌的女孩觉得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将怀中的绣球抛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

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

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另外还有抢花灯、打扁担、唱师公戏、壮戏等文娱活动。

如今还会增加经贸洽谈等内容。

、桂林虽然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分布最主要的地区,每年也会开展“三月三”的活动。

各城区会有山歌表演赛、水上体育项目竞技、歌舞焰火晚会、美食街等活动。

广西三月三歌节渊源广西壮族以善于唱歌为著称。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壮族歌谣,被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

它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律美感,又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宝贵财富。

一、壮族歌谣的概述壮族歌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口耳相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历经演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歌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既有歌颂祖先、赞美自然的,也有抒发爱情、诉说生活的。

二、壮族歌谣的特点1.独特的韵律:壮族歌谣采用五言、七言等句式,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体现了壮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

2.丰富的表现手法:壮族歌谣运用夸张、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歌词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

3.浓厚的民俗风情:壮族歌谣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三、壮族歌谣的分类与内容壮族歌谣可分为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爱情歌、哀婉歌等类别。

其中,劳动歌用以激发劳动者奋发向前,抒发对劳动的热爱;风俗歌描绘了壮族各种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传递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智慧;叙事歌讲述了壮族历史传说、民族英雄的故事,传承了民族精神;爱情歌以浪漫抒情的笔触,展现了壮族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哀婉歌则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四、壮族歌谣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价值:壮族歌谣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壮族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2.文化价值:壮族歌谣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壮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

3.教育价值:壮族歌谣传递了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壮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4.艺术价值:壮族歌谣以其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五、传承与发扬壮族歌谣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我们要重视壮族歌谣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唱响壮乡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唱响壮乡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唱响壮乡山歌传承民族文化作者:覃白妮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06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指出: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地方课程,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资源,办出学校特色。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这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笔者认为,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自身特点和地区条件,开发和利用当地民族资源。

把富有乡土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引入教育课程,能增进中小学生对本民族以及本地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广西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地形独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保留着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壮族地区具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俗风情独特的特点。

壮族山歌作为壮族文化最主要的活态载体存在了数千年,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壮族人的精神面貌,它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变化着,一直都在扮演着“记载和传承文化”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在校园中通过教学、艺术赏析与实践、科研等多种途径,充分挖掘壮族地区的民族资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山歌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审美教育,以达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的效果。

笔者为壮乡山歌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教学、实践、推广及传承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主要做法如下:(1)学科课堂中渗入山歌传唱教育。

如语文学科教学中,在讲授《中国民俗和文化》中的《歌谣六首》时,引入广西山歌,通过研读和传唱,了解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山歌,以此发掘本地民族特色,让学生进一步接触壮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民族的美好情感。

(2)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歌传唱的校本选修课程,如《从诗经到刘三姐》、《世间最美的音乐一山歌》、《壮族民俗文化》、《广西山歌沛鸿情》等选修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壮族经典艺术题材,时间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第8节,从日前学生选课人数来看,每个年级均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选修了民族文化课程,尤其是选修《广西山歌沛鸿情》和《壮族民俗文化》的人数火爆。

壮族文化传统山歌

壮族文化传统山歌

壮族文化传统山歌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其中山歌是他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的山歌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壮族山歌通常是由一位歌手带领,其他人跟随着唱和击鼓或弹弦,形成一种独特的合唱形式。

在壮族山歌中,歌词多为壮族方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家乡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山歌的旋律多变,有的激昂奔放,有的婉转动人,有的悠扬清越,有的豪放激昂,有的抒情婉转,充分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壮族山歌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传唱,而且在各种节庆和婚丧嫁娶等场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

壮族山歌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壮族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壮族山歌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些年轻人开始将传统的山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新颖的作品,为壮族山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壮族文化传统山歌作为壮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是壮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壮族山歌会继续传承下去,为世人展现出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第一篇: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独有的壮族民族音乐是中国少少民族音乐的一个奇葩。

壮族音乐丰富多彩,源于生活,自古传唱,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壮族音乐作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它的保护与传承遭受到时代的挑战。

关键字:壮族民族音乐保护传承正文壮族音乐的背景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

“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

”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俗称“歌圩”。

所谓歌圩,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会。

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多种,而且韵律结构也非常独特,主要有欢、加、西、比、沦五种形式,还有勒脚歌和排歌等。

原有祈天乐神和择偶婚配两种活动形式。

近代以男女青年交游嬉戏、演唱情歌或盘歌以唱为主,以春节、中元节(即元宵节)、中秋节最盛,往往聚之千百人,歌声通宵达旦,乃至数昼夜。

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5种。

其中,壮族民歌最为丰富,并对其他音乐体裁有深远影响。

广西的壮族人民都是十分热爱音乐与歌唱的,所唱的民族歌曲多源于生活,丰富多彩。

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

它曾是壮族生活世界中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广西的民族音乐不同于北方的粗犷,江南水乡的娇柔,而是非常的憨甜。

由于广西位属于国土西南,这里的人们不同于大城市般的时尚光鲜,而是十分质朴憨厚。

也因此,广西的民族歌曲都带有一份朴实的味道,如原汁原味反映壮族人民生活的民歌《壮乡特色》、《尝新酒》等。

广西的姑娘们小巧甜美,唱的歌也是让人感觉心里甜甜的,如反映彝家姑娘赶圩时欢乐情景的广西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等。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广西壮族嘹啰山歌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壮族民间艺术中最典型的形式之一。

嘹啰山歌起源于广西沿海一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广西壮族人民的喜爱。

嘹啰山歌的演唱形式独特,一般由一名主唱带领,其他人随唱随和,采用长调、颤音、连音等复杂的技巧。

演唱时,一般会伴随着打击乐器、木管乐器等,使得整个表演形成了浓郁的古朴气息。

在嘹啰山歌的演唱中,常常表达着壮族人民对自然、生命、爱情等最深刻的情感,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嘹啰山歌面临着巨大的保护和传承压力。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的变迁,以及市场营销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嘹啰山歌的演出和传承不断萎缩。

为了保护和传承嘹啰山歌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政府鼓励富有壮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如嘹啰山歌节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欣赏。

同时,他们还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开展苏玛、苗刀等传统文化活动,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嘹啰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政府与相关人员开展“档嘹啰,传民族之精髓”等活动,以传承嘹啰山歌文化,也通过系统的研究、整理、编辑、出版等方式将嘹啰山歌进行记录和保留。

同时,他们还采用数字化技术,将嘹啰山歌制成音频、视频等形式,以便更好地传播和分享。

最后,政府还组织培训班、开展示范性演出等途径,以便更好地传承嘹啰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邀请老一辈的艺人,为年轻人讲授嘹啰山歌的演唱技巧和传统文化知识,以此保证了传统的演唱形式和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广西壮族嘹啰山歌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壮族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艺人、企业、学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嘹啰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广西壮族山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凝聚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感情,是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本报告对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壮族山歌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机遇。

一、壮族山歌的历史与特点壮族山歌是一种特有的民歌形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地方,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壮族山歌以其质朴、真挚的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而闻名,通常以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词多以农村生活、爱情、人情世故为主题,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壮族山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它不仅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壮族山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有大合唱、小合唱、独唱等多种形式,音乐风格也多样化,既有欢快激昂的节奏,也有悠扬柔美的旋律,包括鼓曲、银板、竹笙等多种乐器的伴奏。

二、壮族山歌的传播现状1. 传统传承渠道逐渐衰减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壮族山歌的传统传承渠道逐渐衰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减少,使得壮族山歌的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

许多老一辈山歌艺人逐渐离世,他们传承和保护壮族山歌的责任逐渐落在了年轻一代的肩上,但是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年轻人更倾向于接触新潮的音乐和文化,对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 电子媒体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壮族山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受到了电子媒体传播的冲击,一些商业化的娱乐节目和广告推广活动将壮族山歌作为噱头和宣传的工具,导致了山歌表演形式的变质和商业化,缺乏纯粹的民间艺术风格。

3. 文化市场化对壮族山歌的冲击随着文化市场化的发展,壮族山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受到了市场化的冲击,一些商业演出团体以迎合市场需求为目的,改编和创新了传统的壮族山歌,导致其艺术性和纯正性受到了严重损害。

壮族唱山歌内容

壮族唱山歌内容

壮族唱山歌内容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传承了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壮族文化中的山歌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

山歌通常是在劳动或庆祝活动中唱出来的,内容涵盖了人们的生活、情感、习惯和信仰等方方面面。

壮族的山歌内容富有深意,引人入胜。

其中有些歌曲是表达思乡情怀的,在离家远行或旅途漫长时,人们会唱起《故园的山水》、《远方的牧歌》等歌曲来怀念家乡。

还有一些歌曲记录了壮族劳动生活中的点滴,比如《春雷响》、《耕田歌》等。

除此之外,壮族山歌还有反映社会风貌和民情民俗的歌曲,如《红太阳》、《打铁歌》等。

这些歌曲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反映了壮族群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总之,壮族山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广西壮族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被誉为“民歌之母”。

山歌不仅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寄托,承载了壮族人民的感情和思想,是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和表达。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急需加强保护和传播。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壮族山歌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的现状1.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壮族山歌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年轻人对壮族山歌的传承意识不足,更倾向于追求现代音乐和文化,导致传统山歌的边缘化和失传现象愈发严重。

2. 缺乏专业人才壮族山歌的传承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来进行教学和研究,然而目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缺乏专业人才会导致壮族山歌的表演和传播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缺乏传播渠道传统的壮族山歌文化多依靠口耳相传,但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传统山歌的传播渠道变得狭窄。

缺乏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导致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

1. 强化教育传承针对年轻人对壮族山歌的兴趣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推广,培养和激发年轻人对于壮族山歌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通过开设山歌文化课程和举办山歌表演活动,提高年轻人对壮族山歌的认知和热爱。

2.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壮族山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专业人才对壮族山歌进行研究和教学,提高壮族山歌的传播质量和水平。

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促进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创新传播模式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创新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拓展山歌的传播渠道。

通过制作山歌MV、举办山歌演唱会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听众,推动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4. 加强相关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广西壮族嘹啰山歌是中国少数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嘹啰山歌以其独特的旋律、激昂的节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嘹啰山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西壮族嘹啰山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保护意识、挖掘和整理文化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传统与现代结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保护意识广西壮族嘹啰山歌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嘹啰山歌的保护力度,并采取措施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嘹啰山歌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广大民众也应当加强对嘹啰山歌的了解和热爱,积极参与到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

二、挖掘和整理文化资源嘹啰山歌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嘹啰山歌相关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建立有效的档案数据库和文化资源库,为嘹啰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支持。

三、加强人才培养嘹啰山歌的传承需要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嘹啰山歌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人才选拔机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嘹啰山歌传承技艺的专业人才,为嘹啰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传统与现代结合嘹啰山歌作为传统的文化形式,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相关部门可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嘹啰山歌进行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嘹啰山歌。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嘹啰山歌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面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将嘹啰山歌推向世界,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喜爱嘹啰山歌,从而促进嘹啰山歌的传承和发展。

踏歌而行,壮乡山歌也发烧

踏歌而行,壮乡山歌也发烧

踏歌而行,壮乡山歌也发烧【摘要】壮乡山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踏歌而行,传承壮乡山歌已成为当下亟需关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壮乡山歌的历史渊源、传承的重要性、艺术特点、发扬光大的方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通过对因地制宜将壮乡山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实现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和谐统一,以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踏歌而行,壮乡山歌也发烧,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望未来,壮乡山歌必将在新的时代展现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壮乡山歌、踏歌而行、传承、历史渊源、重要性、艺术特点、发扬光大、现代社会意义、发烧、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壮乡山歌的传统意义壮乡山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族地区有着深厚的传统意义。

壮乡山歌是壮族人民用来表达情感、传承历史、祭祖神、劳作娱乐等多种目的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壮乡山歌传统意义的核心在于其与壮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壮族山歌被用于祭祖、劳作、宴会等场合,成为连接壮族人民与祖先、大自然以及彼此之间情感和记忆的纽带。

通过山歌传唱,壮族人民能够感受到家园的温暖和亲情,传承和弘扬族群的文化传统。

壮乡山歌还承载着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山歌中,常常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自然景观、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壮乡山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1.2 踏歌而行,传承壮乡山歌壮乡山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踏歌而行,传承壮乡山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的文化保护活动。

壮乡山歌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意境,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踏歌而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壮乡山歌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其独特魅力。

唱响壮族山歌 传承民族文化

唱响壮族山歌 传承民族文化

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韵律独特,曲调优美,语言生动,风格多变。

源于对壮乡音乐的感动,对壮家山歌的无限挚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自古山歌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刘三姐这句歌词,贴切地描述了壮族山歌源于劳动、源于内心的真实情感。

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

人人知道壮族山歌动听,是因为有《刘三姐》这部电影。

有人说:刘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刘三姐被我们壮族人称为“歌仙”,也被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称为“歌仙”。

她能歌善唱,不仅常以山歌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歌颂美好的爱情,还用山歌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深得壮家人的爱戴。

都说壮乡的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的隐处,顺着水流,只要你凝神倾听,便会听到刘三姐传下来的歌声: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壮族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

(唱:敬酒歌)而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如一个区不同县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调,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转动听的那坡山歌,马山的三声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多以对唱为主。

(唱:)壮族山歌是经过了上千年的锤炼和演化,才逐渐形成自己固有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演唱特点和演唱方法。

100多年来,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民歌,直到1985年,广西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发现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彻底推翻了这一说法。

这一发现也有力地反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轰动了世界音乐界。

壮族山歌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形象地比喻,民歌好比是草原上的野草,自生自灭。

任你风霜雨雪燎原大火,但终于还是能大片保存了下来。

壮族山歌工作总结

壮族山歌工作总结

壮族山歌工作总结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艺术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壮族山歌的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壮族山歌对于壮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壮族山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在工作中,我深入学习了壮族山歌的歌词和曲调,了解了其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也深刻感受到了壮族人民对山歌的热爱和珍视。

通过学习和传承壮族山歌,我不仅更加了解了壮族文化,也更加珍视和尊重了这一民族传统艺术形式。

其次,壮族山歌对于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作中,我参与了一些壮族山歌的演出和传播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壮族山歌对于壮族人民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的重要意义。

壮族山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真挚的表达,让人们感受到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通过参与壮族山歌的工作,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最后,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工作总结中,我也意识到了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和克服。

我们需要加强对壮族山歌的研究和传承,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壮族山歌。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壮族山歌工作者的培训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加专业地从事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壮族山歌对于壮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我将继续努力,为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壮族山歌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广西壮族嘹啰山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嘹啰山歌通过其特有的旋律和歌词,将壮族人民对生活、情感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呈现出来,成为了壮族文化的精髓之一。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传统音乐的衰落,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挽救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嘹啰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一、加强保护措施,保护嘹啰山歌的原始形态嘹啰山歌作为壮族传统音乐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对嘹啰山歌的保护措施。

应该加强对嘹啰山歌的调研和收集工作,收集并记录各地的嘹啰山歌版本和传承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嘹啰山歌保护档案。

应该加强对嘹啰山歌相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非法擅自录制、复制和传播嘹啰山歌资源,避免对嘹啰山歌原始形态的破坏和变形。

二、加强传承与推广工作,传承嘹啰山歌的精髓与魅力嘹啰山歌作为壮族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曲调和歌词,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情感表达。

为了加强嘹啰山歌的传承与推广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传承嘹啰山歌的精髓与魅力。

应该加强对嘹啰山歌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发掘优秀的嘹啰山歌演唱者和传承人,培养和支持一批优秀的嘹啰山歌传承人。

应该加强对嘹啰山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和传播渠道,推广嘹啰山歌的优秀作品和传承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喜爱嘹啰山歌。

三、弘扬嘹啰山歌文化,促进壮族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壮族重要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嘹啰山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内涵,对于壮族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嘹啰山歌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嘹啰山歌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弘扬嘹啰山歌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

可以组织举办嘹啰山歌演唱会和比赛活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嘹啰山歌传承人和爱好者参与展示嘹啰山歌的优秀传统和创新成果。

壮族山歌报幕

壮族山歌报幕

壮族山歌报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壮族山歌的历史与特点
2.壮族山歌的表演形式
3.壮族山歌的意义与价值
4.壮族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正文
壮族山歌是壮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歌唱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它起源于壮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壮族山歌的表演形式多样,通常分为对唱、合唱、独唱等。

歌词内容丰富,既有描绘壮族人民生活、劳动、婚恋、风俗的现实题材,也有赞美祖国、颂扬英雄、抒发理想、追求幸福的理想题材。

壮族山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富有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壮族山歌在壮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具有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壮族山歌是壮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信仰、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壮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壮族山歌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壮族山歌的保护力度,通过举办山歌比赛、培训班、演出等活动,推广壮族山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壮族山歌。

同时,鼓励壮族青年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将壮族山歌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发展,使壮族山歌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总之,壮族山歌是壮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
术价值。

广西山歌跳跃在壮乡的古老音符

广西山歌跳跃在壮乡的古老音符

广西山歌跳跃在壮乡的古老音符广西山歌,是壮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壮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生活、对山水的感情,传承着古老的文化精髓。

广西山歌的跳跃在壮乡的古老音符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历史积淀,是壮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广西山歌起源于唐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

它既是壮族群众的日常娱乐活动,又是他们表达感情、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

广西山歌的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独唱,也有重唱和合唱,而且常常伴有跳舞等表演形式。

它的歌词常常以壮族方言表达,歌颂大自然、赞美生活,传承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广西山歌的表演时常需要结合舞蹈,这就在于山歌的节奏感和情感共鸣。

壮族人民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为歌唱的主要内容,使得广西山歌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样,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对爱情、对生活的真挚情感。

广西山歌的音乐特色也是其独特之处,它常常采用自然的声音,如流水、鸟鸣、风声等作为音乐元素,使得山歌的音乐更加自然、贴近大自然,更具有民族性和乡土气息。

在壮族村庄中,广西山歌的传承由来已久,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每逢节日,婚丧嫁娶,都少不了山歌的伴奏。

年轻人在山歌中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向往,老人们在山歌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广西山歌跳跃在壮乡的古老音符中,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又是人们情感交融的载体,是壮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广西山歌不仅在壮族村寨中传承,也在今天的舞台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展示。

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中,广西山歌都是重要的节目之一。

通过演唱比赛、艺术晚会等形式,广西山歌被广泛地推广传承。

它不仅仅是壮族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展示了一种原生的自然情感和纯朴的生活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广西山歌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关注。

政府加大了对广西山歌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比赛、考察赛、呈现活动等形式,不断激励和扶持壮族青年人传承广西山歌这一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广西壮族嘹啰山歌是壮族的民歌艺术,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嘹啰山歌以其雄浑豪放的音乐表现、优美动听的歌词、独特的演唱形式和丰富的舞蹈韵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壮族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嘹啰山歌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嘹啰山歌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保障壮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组织人才培养、加强嘹啰山歌的宣传和推广等方式,为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制度性保障。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嘹啰山歌的保护,规范嘹啰山歌的传承方式和演出形式,防止商业化、过度包装等现象对嘹啰山歌的破坏。

此外,政府还可以把嘹啰山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其保护和传承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嘹啰山歌的传承,让更多的族人和年轻人了解和学习嘹啰山歌,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传承工作需要在宣传、教育、演出等方面同时进行。

在宣传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形式宣传嘹啰山歌的知识和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嘹啰山歌的精髓和内涵。

在教育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对嘹啰山歌的教育,开设嘹啰山歌专业和课程,培养年轻人对嘹啰山歌的热爱和兴趣。

在演出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嘹啰山歌的传统演出形式,如“七叉八骨”、“捞猪节”等,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和欣赏。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嘹啰山歌的保护和文化认同,让嘹啰山歌成为广大壮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代表。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时代的责任和挑战。

壮族人民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不断创造和传承新的民族文化艺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保护和传承嘹啰山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者、民间组织和广大壮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韵律独特,曲调优美,语言生动,风格多变。

源于对壮乡音乐的感动,对壮家山歌的无限挚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自古山歌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刘三姐这句歌词,贴切地描述了壮族山歌源于劳动、源于内心的真实情感。

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

人人知道壮族山歌动听,是因为有《刘三姐》这部电影。

有人说:刘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刘三姐被我们壮族人称为“歌仙”,也被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称为“歌仙”。

她能歌善唱,不仅常以山歌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歌颂美好的爱情,还用山歌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深得壮家人的爱戴。

都说壮乡的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的隐处,顺着水流,只要你凝神倾听,便会听到刘三姐传下来的歌声: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壮族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

(唱:敬酒歌)
而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如一个区不同县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调,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转动听的那坡山歌,马山的三声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多以对唱为主。

(唱:)
壮族山歌是经过了上千年的锤炼和演化,才逐渐形成自己固有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演唱特点和演唱方法。

100多年来,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民歌,直到1985年,广西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发现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彻底推翻了这一说法。

这一发现也有力地反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轰动了世界音乐界。

壮族山歌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形象地比喻,民歌好比是草原上的野草,自生自灭。

任你风霜雨雪燎原大火,但终于还是能大片保存了下来。

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民歌始终是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的欢乐与痛苦,是一种精神的依托与归附。

民歌也是符合优胜劣汰原则的。

好的民歌,世代传唱,婉如醇酒,愈久弥香。

和中国民歌一样,壮族山歌也是这样经过历史熔炉的冶炼,比精钢还精,比真金还真,世代相传,百唱不厌,长传不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