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体系结构

合集下载

简述osi体系结构

简述osi体系结构

简述osi体系结构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体系结构是一种理论模型,用于指导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旨在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互通性,也就是实现跨网络厂商、跨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OSI体系结构分为7层,如下所示:
第1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负责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比特流,并在物理媒介上传输比特流;
第2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负责将比特流转换成帧,并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第3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 负责将帧转换为数据包,并提供路径选择、流量控制、差错处理等功能;
第4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同时还负责流量控制、差错处理等问题;
第5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 负责建立、维护、终止会话连接;
第6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负责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压缩、加密等处理,以确保不同设备间的数据格式的兼容性;
第7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OSI体系结构是一种理论模型,实际上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现在大多数协议都是在OSI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简化,比如TCP/IP协议就是在OSI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 体系 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系统 体系 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系统体系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系统、体系与结构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又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和用法。

系统(System)是指有机的整体或组成部分,是由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组成的单元集合,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和连通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特定功能的过程。

例如,计算机系统就是由若干个硬件组成的单元集合,通过各种软件和硬件的相互作用和联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完成一定的计算处理任务。

体系(Systematics)是指在学科研究中的有机整体结构或分类体系,是指一系列有机整体或分类单位,在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有机且有序的集合。

例如,生物体系是分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有机且有序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生物体类之间有着一定的层级和关系。

结构(Structure)是指组成体系或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方式,体现了分支、衍生和层次等基本规律。

例如,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方式。

在软件工程中,系统、体系和结构的含义常常存在重叠和交叉之处。

通常,系统是指软件系统的总体,它包括各种硬件、软件和人员等组成部分,体系是指软件系统的分类体系,例如软件体系架构、功能体
系等;而结构则是指软件系统的内部组成结构,例如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等。

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软件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概念,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软件系统。

信息化系统体系架构

信息化系统体系架构

信息化系统体系架构
信息化系统体系架构是一种描述信息系统整体结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设计框架,通常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以及基础设施层四个核心层面:
1. 用户界面层: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接收用户输入并展示系统处理结果。

2. 业务逻辑层:处理具体的业务规则和流程,对接用户界面层的请求,进行数据校验、业务处理等工作。

3. 数据服务层:负责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等操作,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等组件。

4. 基础设施层:为上层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硬件设施(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操作系统、网络环境及各类中间件服务等。

体系、体系结构与架构

体系、体系结构与架构

体系、体系结构与架构
体系,泛指部分⽽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

体系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系统体系结构是⼀个综合,系统体系结构是由许多结构要素及各种视图(或观点)(View)所组成的;所以,系统体系结构是⼀个综合各种观点的模型,⽤来完整描述整个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是具有⼀定形式的结构化元素,即构件的集合,包括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

处理构件负责对数据进⾏加⼯,数据构件是被加⼯的信息,连接构件把体系结构的不同部分组组合连接起来。

由于软件系统具有的⼀些共通特性,能够促进⼤规模软件的系统级复⽤。

体系结构强调系统的组成,与架构的概念等同。

体系结构包括⼀组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联系。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指描述一个信息系统的组件、关系和连接方式的模型。

这个模型通常由一组层次结构组成,每个层次结构都定义了一个特定的功能。

通常,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1. 用户:用户是信息系统的用户,他们对系统没有任何控制能力。

2.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系统中与用户交互的第一个部分,它提供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3.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系统的执行程序,包括用户界面和系统内部的程序。

4.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元素、数据查询和数据存储方式等。

5. 数据库:数据库是应用程序中存储数据的系统,它提供了数据查询和数据存储的方式,同时也提供了访问数据的SQL 查询语言。

6. 通信:通信是指系统之间的沟通方式,包括命令、消息、事件、事件驱动开发等。

7. 网络:网络是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物理连接和虚拟连接,物理连接包括TCP/IP 协议和硬件设备,虚拟连接则通过通信协议和网络拓扑结构来实现。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每个层次结构都定
义了相应的功能。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定义和实现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同时为系统的测试和部署提供指导。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组织结构,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指令集和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对计算机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和总线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指令、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和处理数据。

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方式,它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传输数据和指令的通道,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连接方式包括并行连接和串行连接。

并行连接是指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到计算机系统中,它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速度和效率。

串行连接是指一个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系统中,它可以减少计算机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是指数据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传输,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异步传输是指数据在不固定的时间间隔内传输,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效率。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指令集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指令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令集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它可以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和处理数据。

指令集的设计和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操作系统可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和处理数据。

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它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计算机系统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组件、部件和技术构成的复杂系统。

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目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它通常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挥和协调系统的各个部件,实现程序的顺序执行,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存储器层次结构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通常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用于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

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用于将数据和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等则用于将计算机系统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硬件和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负责分配CPU时间、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5.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的工具。

它包括各种办公软件、娱乐软件、图形设计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应用软件使用户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实现各种任务和目标。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一个相互协作的整体。

中央处理器通过存储器获取指令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中显示给用户。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各个组件的资源和协调他们之间的通信。

应用软件则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

另外,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还涉及到计算机体系结构、总线技术、输入输出控制等方面。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一、内核(Kernel)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它负责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硬件设备、调度进程和提供基本的系统服务。

Linux内核采用单内核结构,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大部分核心功能和驱动程序。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它提供了操作系统运行所必须的基本功能。

Linux内核具有以下特点:1、多任务处理:Linux内核支持多任务处理,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并实现多个程序之间的切换和管理。

2、硬件管理:Linux内核负责管理硬件设备,与硬件设备交互,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

3、内存管理:Linux内核负责管理系统的内存,包括内存的分配、释放、映射和交换等操作。

4、文件系统:Linux内核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包括ext4、NTFS、FAT等,负责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5、进程管理:Linux内核管理系统进程,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挂起、唤醒和终止等操作。

6、网络通信:Linux内核支持网络通信功能,包括TCP/IP协议栈、网卡驱动等,实现网络数据传输和通信。

二、ShellShell是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解释器,用户通过Shell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

Shell接受用户的命令,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系统调用,最终由内核执行。

Linux系统中常用的Shell有Bash、Zsh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Shell。

Shell具有以下功能:1、命令解释:Shell接受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将其翻译为操作系统可以执行的命令。

2、执行程序:Shell可以执行各种程序、脚本和命令,包括系统工具、应用程序等。

3、环境控制:Shell可以设置环境变量、别名和路径等,帮助用户管理系统环境。

4、文件处理:Shell可以处理文件操作,包括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

5、脚本编程:Shell支持脚本编程,用户可以编写Shell脚本来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

三、系统工具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工具,帮助用户管理系统和执行各种任务。

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核心思想是将事物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孤立的部分。

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一、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系统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其中,系统论是整个系统科学体系的核心。

系统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本身,它将系统看作是由若干个元素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系统论中还包括系统分类、系统演化、系统评价、系统控制等课题。

控制论则是研究系统的控制和稳定性问题,强调通过对系统行为的反馈来控制系统的发展。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科学,它成为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

二、系统科学应用领域系统科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控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机器学习等都是系统科学的应用领域。

控制系统是系统科学用来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应用广泛,例如航空、自动化、智能家居等等。

决策支持系统则是将系统科学中的多种分析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决策中,以支持复杂的决策过程。

机器学习则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自动驾驶、语音识别、图像处理、金融风控等多个领域。

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

其基本方法是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研究其内部机理,找到系统中关键性的元素和因素。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全面性,通过系统思维的方法,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出来。

同时,系统科学也包括对系统的建模、模拟、优化等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本质。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案例1.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

它融合了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对城市各种交通、环境、能源、公共服务等要素进行整合、优化和协调,达到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2. 机器学习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金融风控是金融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输入输出设备
作用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输入数据和命 令,以及输出结果。
组成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 屏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
印机等。
工作原理
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接口与计算机 连接,将输入的数据转换为计算 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码,将输出的 结果转换为人们能理解的格式。
总线与接口
作用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接口是连接 各部件与总线的接口。
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运作。
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规划
在项目管理中,可以使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图来规划项目的 组成和运作流程,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和进度控制。
风险管理
通过分析计算机系统结构图,可以识别出项目中的潜在风 险,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系统集成
在大型项目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工作非常重 要。计算机系统结构图可以用来描述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 系和集成方式。
根据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 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根据使用目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 服务器、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
02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器
作用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 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
令并处理数据。
组成
CPU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负责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协调工作。
使用其他工具制作结构图
1 2 3
AutoCAD
AutoCAD是一款专业的CAD绘图工具,适合制 作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包括电气、管 道、钢结构等。
亿图图示
亿图图示是一款全能的绘图工具,支持制作各种 类型的系统结构图,包括流程图、组织结构图、 网络拓扑图等。

体系结构详细设计

体系结构详细设计

体系结构详细设计1.体系结构的组成体系结构采用三层架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和输出的界面部分。

该层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输入处理和输出显示等模块。

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系统的具体业务逻辑。

该层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和商品管理等模块。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该层包括连接数据库、数据读取和数据写入等模块。

2.模块功能表示层模块功能: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包括登录、注册和订单管理等功能。

用户输入处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数据,并传递给业务逻辑层。

输出显示模块:负责将业务逻辑层返回的数据进行显示。

业务逻辑层模块功能:订单管理模块:负责处理订单的生成、查询和修改等功能。

库存管理模块:负责处理商品库存的管理和更新。

商品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商品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数据访问层模块功能:连接数据库模块:负责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数据读取模块:负责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

数据写入模块:负责向数据库中写入数据。

3.模块间的关系表示层模块与业务逻辑层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表示层模块调用业务逻辑层模块提供的接口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业务逻辑层模块与数据访问层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业务逻辑层模块调用数据访问层模块提供的接口来获取或修改数据。

数据访问层模块与数据库之间通过数据库连接进行通信,数据访问层模块使用连接数据库模块来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通过数据读取模块和数据写入模块来读取或写入数据。

通过以上的模块功能和模块间的关系,系统可以实现用户交互界面、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管理的功能,并且模块之间的关系清晰,方便后续的开发和维护。

总结:体系结构详细设计是对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通过对系统的组成、模块功能和模块间关系的详细规划,可以明确每个模块的职责和功能,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同时,合理的模块间关系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以上的设计,可以实现一个符合需求的系统体系结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计算机的典型操作系统结构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一、模块组合结构模块组合结构是在软件工程出现以前的早期操作系统以及目前一些小型操作系统最常用的组织方式。

操作系统刚开始发展时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小系统为目标来实现的,但是为了满足其他需求又陆续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其结构渐渐变得复杂而无法掌握。

以前我们使用的MS-DOS就是这种结构最典型的例子。

这种操作系统是一个有多种功能的系统程序,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可执行体,即整个操作系统是一些过程的集合。

系统中的每一个过程模块根据它们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划分,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协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如图1所示:在模块组合结构中,没有一致的系统调用界面,模块之间通过对外提供的接口传递信息,模块内部实现隐藏的程序单元,使其对其它过程模块来说是透明的。

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加,模块组合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控制,模块间不加控制地相互调用和转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随意性,使系统存在一定隐患。

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二、层次结构为了弥补模块组合结构中模块间调用存在的固有不足之处,就必须减少模块间毫无规则的相互调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尤其要清除模块间的循环调用。

从这一点出发,层次结构的设计采用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理念,将操作系统或软件系统中的全部构成模块进行分类:将基础的模块放在基层(或称底层、一层),在此基础上,再将某些模块放在二层,二层的模块在基础模块提供的环境中工作;它只能调用基层的模块为其工作,反之不行。

严格的层次结构,第N+l层只能在N层模块提供的基础上建立,只能在N层提供的环境中工作,也只能向N层的模块发调用请求。

在采用层次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各个模块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相对固定的层次。

处在同一层次的各模块,其相对位置的概念可以不非常明确。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
软件系统设计的5个核心内容: 体系结构设计 模块设计(对象或类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数据库设计 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也称详细设计)


依据“分而治之”的思想,把系统设 计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高层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高层设计 阶段的重点是体系结构设计。概要设计阶 段的重点是模块设计(对象和类设计)、用 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阶段 主要进行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设计工作 流程如图4.1所示。


4.4.2 体系结构的选择
体系的选取有如下几点关键问题: (1) 是单机还是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2) 是常规应用开发还是底层开发(是否有 单片机系统)? (3) 客户机最大终端数是多少?
(4) 是否提供给第三方应用编程接口? (5) 网络(或数据通信)是什么连接方式? (6) 数据文件的保存方式(文本、本地数据 库、大型数据库)?

在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由于 数据访问是通过功能层进行的,因此客户 端不再与数据库直接建立数据连接。也就 是说,建立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连接数量 将大大减少。
4.4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4.4.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一个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的好不 好,可以用合适性、结构稳定性、可扩展 性、可复用性等特征来评估。 (1) 合适性 (2) 结构稳定性 (3) 可扩展性 (4) 可复用性

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有经典软件 体系结构风格,如管道和过滤器;两层客 户机/服务器结构风格;三层客户机/服务 器结构风格;浏览器/服务器风格等等。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的原则是 满足合适性、结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 复用性。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信息隐蔽、 高内聚、低耦合。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说明应用数据层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层级,包括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层级中,我们需要建立全面的数据采集模板,通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将数据存储到数据交换平台中,最终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和管理。

应用服务层说明应用服务层是整个应用系统的重要层级,主要包括了应用的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应用服务。

应用接口层说明应用接口层是整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层级,主要负责应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实现对外部系统的有效接入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数据的高效传输。

应用展现层说明应用展现层是整个应用系统的外部展示层级,主要负责将数据和应用服务展现给用户。

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实现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的数据查询和应用服务使用,从而提升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通过有效的应用层级划分,全面展现了整个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架构图。

有效的应用数据层设计规划对于实现全面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

数据资源被划分为基础的结构型资源和非结构型资源,通过基础内容管理平台对非结构型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而结构型数据则被分类为政务公开资源库、办公资源库、业务经办资源库、分析决策资源库、内部管理资源库以及公共服务资源库。

通过元数据管理规范的建立,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共享机制。

应用支撑层是整个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保障,通过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设计和企业级总线服务实现相关引用组件的整合和管理,各个应用系统可以快速搭建相关功能模块。

应用支撑层的建设是整体架构设计的核心部分,对于本次项目的顺利搭建和今后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

应用管理层有效地承接了原有应用系统分类标准,并通过多维的应用资源分类方法和管理模式实现应用系统的分类和操作管理。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联)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型。

OSI体系结构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任务,从而使得网络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本文将介绍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及其各层次的功能。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由七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下面将对每个层次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1.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体系结构中最底层的层次,它负责定义传输数据所需的物理介质和传输方式,包括电压、电流、物理接口等。

物理层的功能主要涉及信号传输、数据编码和时钟同步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负责在物理层提供的传输介质上建立数据链路连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差错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3.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体系结构中的第三层,它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主要实现数据包的分组和转发,并通过路由算法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4. 传输层: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它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数据分段与重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与纠正以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等。

5. 会话层:会话层是在传输层和表示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主要负责管理和协调通信会话。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终止,以及数据的分割和重组等。

6. 表示层:表示层位于会话层和应用层之间,它负责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和转换,以便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理解和交换数据。

表示层的功能包括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的压缩与解压缩以及数据的编码与解码等。

7.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体系结构中最高层的层次,它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所需的网络服务和接口。

应用层的功能包括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

八大体系结构模式

八大体系结构模式

八大体系结构模式八大体系结构模式是指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常用的八种软件系统设计架构模式,它们是:1. 分层架构模式(Layered Architecture):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上层依赖于下层,实现了系统的分离和解耦。

2.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将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并处理请求,实现了逻辑的分布和协作。

3. MVC架构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 Architecture):将系统划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个部分,模型负责数据管理,视图负责展示,控制器负责协调模型和视图的交互。

4. 微服务架构模式(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将系统划分为一组小型的、独立部署的服务,每个服务独立运行,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进行交互,实现了系统的高内聚和低耦合。

5. 事件驱动架构模式(Event-Driven Architecture):通过事件的产生、传递和处理来驱动系统的运行,各个组件根据事件的发生和变化进行响应,实现了系统的松耦合和灵活性。

6. 领域驱动设计模式(Domain-Driven Design):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抽象为领域模型,并基于领域模型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强调对领域知识和业务规则的建模。

7. 服务导向架构模式(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将系统划分为一组松耦合的、可重用的服务,通过服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8. 响应式架构模式(Reactive Architecture):根据系统的负载和需求变化,动态地进行资源分配和重新配置,以保证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2012.07.30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用系统建设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

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

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

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

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

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1.应用层级说明整体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分为五个基础层级,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的划分可以全面展现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 B/S 体系结构模式比较
B/S 结构的主要优点
分布性强 维护方便
开发简单且共享性强
总体拥有成本低
B/S结构的缺点:
数据安全性问题 对服务器要求过高 数据传输速度慢 软件的个性化特点低
这些缺点是有目共睹的,难以实现传统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 例如通过浏览器进行大量的数据输入或进行报表的应答、专用性打 印输出都比较困难和不便。此外,实现复杂的应用构造有较大的困 难。虽然可以用ActiveX、Java 等技术开发较为复杂的应用,但是 相对于发展已非常成熟C/S 的一系列应用工具来说,这些技术的开 发复杂,并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工具供使用。
• B/S体系结构 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就是只安装 维护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Browse) 运行软件。它是随着Internet 浏览器(Browse) 运行软件。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 结构的一种变化和 改迚。主要利用了丌断成熟的WWW 浏览器技术,结合 多种Script 语言(VBScript、JavaScript…) 和ActiveX 技 术,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诸城市人民医院 计算机中心 2013-04-08
单用户体系结构
软件
结构
C/S体系结构
B/S体系结构 P2P体系结构
主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
• 单用户体系结构 单用户信息系统是早期个用户占用全部资源,丌同 用户之间丌共享和交换数据。
配置要求:
• 两层结构中客户端参不运算 • 而三层结构中客户端并丌参不运算,只是简单地接收用户 的请求,显示最后的结果。 • 由于三层结构中的客户端并丌需要参不计算,所以对客户 端的计算机电脑配置要求较低。
处理能力:
• 虽然B/S采用了逡辑上的三层结构,但在物理上的网络结 构仍然是原来的以太网或环形网。 • 这样,第一层不第二层结构之间的通信、第二层不第三层 结构之间的通信都需占用同一条网络线路,网络通信量大。 • 而C/S 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信量只包括Client不Server 之间的通信量,网络通信量低。 • 所以,C/S 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是B/S 无法比拟的
• C/S结构定义
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 结构。此 结构把数据库内容放在进程的服务器上,而在结 构把数据库内容放在进程的服务器上,而在客户 机上安装相应软件。C/S 软件一般采用两层结构。
其分布结构如下图所示:
C / S 结 构 图
前端是客户机,即用户界面(Client)结合了表示不业务逡辑, 接受用户的请求,并向数据库服务提出请求,通常是一个 PC机; 后端是服务器,即数据管理(Server) 将数据提交给客户端, 客户端将数据迚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还要提供完 善的安全保护及对数据的完整性处理等操作,并允许多个 客户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库。在这种结构中,服务器的硬 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各客户的要求。
客户机 表示层:用于界面引导,接受用户输入,并 向用户服务器发送请求,显示处理结果。 应用服务器 业务逡辑层:执行业务逡辑,向数据库发送 请求 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存储层:执行数据逡辑,运行SQL式存 储过程
B/S三层体系结构
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从逡辑上分的,具体的物理分 法可以有多种组合。 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 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
• 1.4 P2P体系结构 P2P(P to P)体系结构,即对等网络结构。P2P体系 结构取消了服务器的中心地位,各个系统内计算机可以通 过交换直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在这种体系结构中, 计算机可对其他计算机的要求迚行响应,请求响应范围和 方式都根据具体应用程序丌同而有丌同的选择。目前对等 网络模式有纯P2P模式、集中模式及混合模式,是迅速发 展的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模式。
C/S B/S 体系结构模式比较
C/S 结构在技术上很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
交互性强 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
网络通信量低
响应速度快 利于处理大量数据
C/S结构的缺点:
该结构的程序是针对性开发,变更不够灵活, 维护和管理的难度较大。 由于该结构的每台客户机都需要安装相应的客 户端程序,不能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具 有较大的局限性。 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去完成。
• 1、负责客户机不服务器、服务器不服务器间的连接和通 信; • 2、实现应用不数据库的高效连接; • 3、提供一个三层结构应用的开发、运行、部署和管理的 平台。 • 4、这种三层结构在层不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 变丌会影响其它层的功能。
在B/S 体系结构系统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 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 服务器对浏 览器的请求迚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 览器。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 劢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 行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 完成。随着 Windows 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 种结构已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显然B/S 结构应用程序相对于传统的C/S 结构应 用程序是一个非常大的迚步。
安全保证:
• 由于C/S 采用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并采用适用于局 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例如NT的NetBEUI 协 议),安全性可得到较好的保证。 • 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程序更加注重流程,它 可以对权限迚行多层次校验,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 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 用C/S 结构适宜。 • 而B/S 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 并采用TCP/IP 这一类运用于Intemet 的开放性协议,其 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所以 B/S 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比C/S 有更高要求,而Internet 技术中这些关键的安全问题进未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