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

合集下载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人教版六数上第66页、67页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践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思,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会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圆面积演示器、分组实验材料(圆形纸片、胶水、剪刀)、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教学过程:(课前游戏)猜谜:前面有一片草地(打一植物)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草地上有一群羊,突然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师:我发觉大家刚才猜谜语时第一个猜得最困难,第二个第三个猜时脱口而出,这是为什么呢?有了解决一种问题的难舍难分,就可以用这种经验解决类似的问题。

数学学习中也常是这样的。

一、导入:师:请看屏幕,马总是被人们用一根缰绳拴在固定的地方,马就困惑了,它的活动范围有多大呢?它绕来绕去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圈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形状?这个面有多大?面有多大,用数学上的语言或者词语描述就是指它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二、认识圆的面积:1.师:老师这有一个圆,请看这个圆,什么是这个圆的面积呢?谁愿意上来比划比划?(出示教具)一学生上台比划。

师:圆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2.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圆,请你将这两个圆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一个圆面积大,一个圆面积小。

师:那你发现圆的面积大小会与什么有关呢?结合这两个圆来好好观察观察。

生:半径或者直径越长,圆的面积就越大。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了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或者直径有关,但圆的面积究竟怎么样来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

三、观察与尝试猜测:1.(出示正方形与圆的课件)师: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公式。

以圆的半径r为周长画一个正方形,再画这个的三个,你能计算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在圆中再画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生: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r,小正方形的面积是2r。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面积》。

一、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年级的学生,基本掌握转化的思想及方法,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的知识基础,而且信息技术掌握较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和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练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评测。

三、教学理念本节课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充分利用网络课件和相关的网络资源,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四、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找出拼前圆形和拼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并自我消化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同时进一步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复习课件
= 78.5(cm2)
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r = 3 cm
C = 2×3.14×3
= 18.84(cm)
S = 3.14×32
= 28.26(cm2)
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 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
S = πr2
= 3.14×102 = 3.14×100 = 314(m2)
提 升 点 2 寻找隐含条件求圆的面积
5.(易错题)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8 cm2,这个圆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14×18=56.52(cm2) 答:这个圆的面积是56.52 cm2。
点拨:正方形的面积是18 cm2,且由图可知正 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是 3.14×18=56.52(cm2)。
7.明明发现,将一个圆转化成梯形也可以推导出 圆的面积公式。如图,计算圆的面积。
7.85÷156=25.12(cm) 3.14×(25.12÷3.14÷2)2=50.24(cm2) 答:圆的面积是50.24 cm2。
点拨: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可知,把一个 圆平均分成16份,沿半径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
.
8cm
3.14×(122 - 82) = 3.14×(144 - 64) = 3.14×80 = 251.2(cm²) 答:圆环的面积是251.2cm2。
右图中的铜钱直径28mm,中间的正方形边长为6mm。 这个铜钱的面积是多少?
r = 28÷2 = 14(mm) 3.14×142 - 62
= 3.14×196 - 36 = 615.44 - 36 = 579.44(mm²) 答:这个铜钱的面积是579.44mm2。
3分线的长度 = 2×3.14×6.75÷2 + 1.575×2 = 21.195 + 3.15 = 24.345 ≈ 24.35(m) 答:3分线的长度是24.35m。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设计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设计1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面积公式推导和例3【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2、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使学生能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公式推导。

【教学难点】渗透极限思想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答:求出下列各圆的周长。

(出示空心圆)2、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认识了圆,并掌握了圆周长的求法,那么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又叫做什么呢?(出示两圆的复合片)圆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内容就是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

1、以旧引新。

①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推导时用过哪些方法?(割补法、切割法)②转化思想。

③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2、探索新知。

①切割图形。

想一想:能拼成什么图形?②学生操作。

a、通过剪拼,圆转化成近似的什么图形?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b、追问:由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图形?③分成32份再试一次。

④想一想:分得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

⑤推导公式: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c、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如果圆的半径是r,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________,宽就是圆的_______。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

⑥师生共同概括总结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进一步理解公式。

①要想计算出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②知道了圆的半径是怎样计算出圆的面积?用什么单位?4、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3②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③生试练。

④评讲。

三、巩固练习:P124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公式,并理解了它的推导过程,那么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如果让你测一棵大树的横截面的面积,你有没有办法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课要学的内容已知圆的周长求面积。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案三篇

【导语】圆是⼩学阶段最后的⼀个平⾯图形,学⽣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还是研究问题的⽅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次飞跃。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内容: 圆的⾯积。

教学⽬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学⽣推导出圆⾯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公式解答⼀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积。

教学难点: 圆⾯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掌握了⾯积的含义及长⽅形、正⽅形等平⾯图形⾯积的计算⽅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的认识规律,重视学⽣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的⽣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法指导: 教学本课时,重点引导学⽣提出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动⼿操作,让学⽣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并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

学具准备: 把圆⽚分成⼗六等分,并按课本图所⽰,剪拼并贴成近似长⽅形。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导⼊新课 1. 前⾯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

如果圆的半径⽤r表⽰,周长怎样表⽰?(2πr)周长的⼀半怎样表⽰?(πr) 2. 课件:出⽰⼀块圆形的桌布。

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3.件:出⽰⼀块圆形的镜框。

如果要镜框配⼀块玻璃,⾄少需要多⼤?是求什么?(圆的⾯积)谁能指出这个圆的⾯积?谁能概括⼀下什么是圆的⾯积?请同学们⽤⼿摸出学具圆的⾯积。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你能猜猜这块玻璃到底有多⼤?(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可能说这个圆⾯⼩于所在的正⽅形⾯积) 这块圆形玻璃有多⼤,就是要求圆形的⾯积,这节课我们⼀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积。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1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估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思想。

教学过程:一、引导估计,初步感知。

1、出示圆形电脑硬盘。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这个硬盘的面积就是要求什么?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估计圆面积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师先画一个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在这里正方形边长是r,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二、动手操作,共同探索。

1、引发转化,形成方案。

(1)我们如何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2)准备如何去推导圆的面积?2、动手操作,共同探究(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8份,每一份的图形是什么形状?能把这些近似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吗?(2)动手操作。

同桌为一组,把课前准备的16份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3)比较:与刚才老师拼成的图形有何不同?(4)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拼成的图形有何变化呢?如果一直这样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3、引导比较,推导公式。

圆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有何联系?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个角度去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rr=∏r2追问:课始我们的估算正确吗?求圆的面积一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基本训练,练练应用公式,求圆的面积。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面积》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及例1。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并会求圆的周长,在此基础上探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解决有关圆的面积问题。

为后面解决圆的综合问题及扇形的问题做准备。

(二)核心能力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探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极限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忆一忆,摸一摸,理解圆面积的含义。

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圆的面积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的面积,然后自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3.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1.通过动手操作,在不断反思中,探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五)学习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配套资源圆片、剪刀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复习任务(1)回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哪些?(2)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二)课堂设计1. 情景导入出示课本场景图,每平方米草皮8元。

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2.问题探究(1)探究圆的面积的含义。

师:同学们还记得面积所指的是什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以前学过长方形面积的含义是指长方形所围成平面的大小。

那么,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请你摸一摸哪里是圆的面积?引导小结:圆所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师:以前我们在研究一个新图形的面积时用到哪些好方法?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是割补法,把圆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怎样分割呢?师:我们发现2个半圆不能拼成任何我们学过的图形,这该怎么办?我们把它平均分成4份试一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圆的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谁能说说圆周长、直径和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知半径,圆周长的一半怎么求?(出示一个整圆)哪部分是圆的面积?(指名用手指一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怎么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二)学习新课1、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也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决定圆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径)所以,分割圆时要保留这个数据,沿半径把圆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变直的变化图。

2、动手操作学具,推导圆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

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用自己的学具(等分成16份的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过的平面图形。

思考:(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2)所摆的图形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3)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学生开始动手摆,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

(在幻灯前边说边摆。

)①拼出长方形,学生叙述,老师板书:②还能不能拼出其它图形?学生可以拼出:刚才,我们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是:S=r2。

这几种思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面积的关系推导出面积公式。

例1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圆面积S应知道什么?如果给d和C,又怎样求圆面积?圆的面积课堂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⑴让学生经历探索圆面积公式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3)上图中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的半部分的面积吗?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9-70页的内容,独立思考自学提示中的问题,若有困难可以小组内讨论。(自学时间:4分钟)三、师生联动,合作探究1.汇报交流,师生互动
生汇报问题(1):这两幅图都是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左图是外圆内方,右图是外方内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
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这些不同的几何图形拼在一起能构成精美的图案,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这说明我们的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有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例3的两幅图并出示自学提示出示自学提示:(1)上面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2)右图中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圆得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问题(2):右图中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圆得直径相等。生汇报问题(3):左图阴影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列式为:S正=2×2=4(m2)S圆=3.14×12=3.14(m2)4-3.14=0.86(m2)左图: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
-2=1.14(m2)师:同学们做的很好!可我又有问题了,若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那结果又是如何呢?生派代表回答:
4-3.14=0.86(m2)3.14-2=1.14(m2)
2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五、科学训练,提高能力1、出示教材P70做一做2、完成教材P72第9题六、堂清作业
七、作业布置P73第10、11.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出示教材P70做一做
2、完成教材P72第9题
板书
含有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xx:S
S圆=3.14×12=3.14(m2)3.14×12=3.14(m2)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二、知识点
6小结
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组合图形的认识及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对组合图形的分析。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基本图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外放内圆”“外圆内方”的设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生欣赏完后)师提问:这些图片美吗?(生:美)
师:这些图片的设计中包含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生: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7板书
例2解答步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组和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和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
左图;(2r2)-3.14r2=0.86r2
右图:3.14r2-当r=1m时,和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答:左图中正方形和圆之间的面积是0.86m、右图中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1.14m。
四、总结引导,知识生成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顺便对生进行德育度圆融,内在正直公正。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600px。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5.3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