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终稿)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 此时,计量经济理论和应用研究面临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即如何检验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如 何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经济计量分析领域;如何 进一步修改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
❖ Dickey-Fuller 1979年首先提出检验时间序列非平 稳性(单位根)的DF检验法,之后又提出ADF检 验法。Phillips-Perron 1988年提出Z检验法。这是 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
❖ Sargan 1964年提出误差修正模型概念。当初是用 于研究商品库存量问题。Hendry-Anderson (1977) 和Davidson (1978) 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模型, 并尝试用这种模型解决非平稳变量的建模问题。 Hendry还提出动态回归理论。1980年Sims提出向 量自回归模型(VAR)。这是一种用一组内生变 量作动态结构估计的联立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
❖ Granger-Newbold于1974年首先提出虚假回归问 题,引起了计量经济学界的注意。
❖ Box-Jenkins 1976年出版《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与控制》一书。时间序列模型有别于回归模型, 是一种全新的建模方法,它是依靠变量本身的外 推机制建立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模型妥善地解决 了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从而为在经济领域应用 时间序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现代计量经 济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计量经济 学方法是以概率结构和参数都未知或者不稳定的 问题为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论
计量经济学概述 统计基本理论 矩阵代数基本知识
第一节 计量经济学概述
计量经济学释义 计量经济学的功能 计算机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1.1计量经济学释义
一、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考察
❖ 我们从发展的角度看计量经济学,它既是一部计 量经济理论发展史又是一部应用计量经济发展史。 因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时刻离不开应用,它是在 应用中诞生,在应用中成熟、独立,又在应用中 不断地扩充自身的方法、内容和领域,从而改变 了原有单一学科发展的思路,形成了现代计量经 济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充分的体现出了计量经 济学旺盛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审视计量经济学 的性质,我们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进 行考察。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摘要 (Ⅰ)第一章绪论 (2)1.1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2)1.1.1 问题的提出 (2)1.1.2 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3)1.1.2.1 国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状况 (3)1.1.2.2 国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论文研究的结构体系 (4)1.2.1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1.2.2 论文研究的思路 (5)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状况1.1.1 问题的提出工程项目是各个省市乃至整个国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载体,是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项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在工程项目上的投资金额逐年增长。

下面以“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为例,下表为我省工程项目投资情况。

“十一五”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分类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3544.7 5093.7 6800 9263.2 11849.4 36551.0建筑安装、装饰工程 2262.5 3195.0 4450.5 6135.3 7620.7 23664.0设备、工器具购置 734.0 1092.4 1319.2 1811.9 2466.2 7423.7其他费用 548.2 806.3 1030.3 1316.0 1762.5 5463.3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逐渐由靠出口拉动经济转向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协调稳步的增长,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扩大内需政策。

比如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额资本,组织建设实施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特大型工程,以及基本完成的三峡工程等。

从基层层面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将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

1第一章绪论

1第一章绪论
应考虑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市场营销的 实际需要;
在调动经销商工作积极性方面,既要运用经济手段去吸引, 还要运用心理策略去激励,效果才会更好;
另外,在品牌设计、包装装潢、广告促销等方面,也应注 意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能,才能使营销策略在整体上 更具有竞争力,从而争得实效,更好地开拓市场。
其研究方法是内省法,也称为自我观察法,主要研究神经传 导速度、感觉阀限、简单记忆过程,做感知觉实验。
1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三、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三)行为学派 出现在美国,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
(1904—1990)。 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
31
第三节、医药营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联系性原则
32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心理测验法
33
第四节、学习意义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医药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 市场“细分”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也
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三、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二)构造派 德国,代表人物是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 1879年,莱比锡大学,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
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的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时,化学界化合物的概念刚刚兴起,冯特代表的构造派也
认为整体的心理现象也是由一个个的心理元素组成,于是,这个 派别被称为构造派。
(三)药品营销心理学的酝酿和起步
1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三、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五行学说第二节五行学说第三节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第三章四诊八纲第一节四诊第二节八纲第四章病因学说及辨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病因及辩证第五章脏象及脏腑证治第一节气、血、精、津液第二节心与小肠第三节肝与胆第四节脾与胃第五节肺与大肠第六节肾与膀胱第六章卫气营血辩证第一节卫分证治第二节气分证治第三节营分证治第四节血分证治第七章治则第一节治疗原则第二节治法第八章中药和方剂第一节方药概论第二节常用中药及方剂一、解表药和方剂二清热药和方剂三温里药和方剂四祛风温药和方剂五泻下药和方剂六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七消导药和方剂八祛湿药和方剂九理气药和方剂十理血药和方剂十一补益药和方剂十二镇潜、熄风药和方剂十三固涩药和方剂十四开窍药和方剂十五驱虫药和方剂第九章常见病的辩证论治第一节冠心病第二节慢性肝炎第三节溃疡病第四节大叶性肺炎第五节肿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

例如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程中,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药草,在毒性反应过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而发明了能治病的药草,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

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明了石针来治病,所谓砭石这是针灸疗法的起源。

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促使发明了银针、金针医疗工具。

二、中国医药学的形成约在公元前5-3世纪,即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时代完成,产生了我国医学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

“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共18卷,162篇,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无数医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

一章绪论ppt课件

一章绪论ppt课件

多糖+过碘酸 氧化 醛基+雪夫试剂
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2)免疫组化:
紫红色沉淀
Picture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特异性,显示某种物质 在器官组织内的分布。
5、生物体视学(显微测量技术)
图象分析仪(大小、长度、数量、面积)
6、其他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显微分光光度计、流式细 胞仪等
四、常用术语与计量单位 1、计量单位
第一章 绪 论
• 组织学:是继大体解剖的又一门细微解剖,研 究机体正常的微细结构及相应功能的 科学。
• 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
本章主要回答:Why, What, How
一、本课程的重要性 1、专业基础课之一
• 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繁殖学等学科基础
2、科研及应用领域 • 组织工程 • 胚胎工程
3、电镜技术
(1)透射式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rue
(2)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ure
4、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 1) 组织化学:
PAS反应(过碘酸 系统 胚胎学: 配子发生 精卵结合 早期胚胎发育
三、学习方法
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四、研究方法(技术)
1、体外培养技术(细胞、组织、胚胎)Picture 2、光学显微镜技术
显微镜:普通生物、相差、荧光、倒置、暗视野、 偏振光等显微镜
观察对象:需要作切片、染色处理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H.E染色:苏木素(Hematoxylin)、伊红(Eosin) 特殊染色:HE以外的染色

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第一部分:绪论1.1设计背景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使石漠化更加严重,严重旱情导致西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

这场灾害还呈现出蔓延和加剧的态势,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施救,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21世纪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的蔓延。

大规模收集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新技术。

图1今年石漠化地区干旱时土地的开裂情况表面上看来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石漠化地区的特殊的地形结构,夏、秋季节大量白花花的雨水流走,特别是公路上的雨水.如果我们能够在公路收集雨水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在干旱的时候这些收集的雨水对缓解供水压力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2石漠化地区大量雨水流走的情况公路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解决的是水的问题,他可以解决路面积水给交通造成的拥堵、事故、公路的破坏等问题。

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图3 石漠化地区公路路面积水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图4 雨水对公路的破坏1.2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量分析假设本系统设计的公路全长为73.5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幅为L=24米,则其积水面积为A=1764000m2,以贵州省1998年~2008年5~8月平均月降雨量150.86mm为参考数据,则该高速公路的月集水量可达Q0=266117.04m3。

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设收集率为I a=80%。

Q i=I a Q0=266117.04×80%=212893.63 m3,即212893.63吨。

1.3国内外雨水收集研究进展国外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雨水利用工程,近20年来,美、法、德、日、澳等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的国家,均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作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的战略措施推广。

环境卫生学 简答论述终稿

环境卫生学   简答论述终稿

环境卫生学简答论述第一章绪论1.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对环境的适应性,即机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

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集体依赖于环境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机体对环境也能产生适应性反应。

人类的健康,疾病,寿命都是外界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许多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可发生质的变化,有益因素可转变为有害因素。

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

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3)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5)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4.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1)大气圈2)水圈3)土壤岩石圈4)生物圈5.生态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控可持续性6.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1. 扩大暴露范围——核污染2.增加暴露途径——甲基汞中毒3.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As2S3、As2S2—有机砷4.影响暴露剂量——生物放大作用暴露途径1)影响总暴露量2)影响吸收率3)改变作用靶暴露时间包括暴露频度和暴露量(暴露持续期)两个因素7.人群健康效应谱效应从弱到强可分为5级:1)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2)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变3)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已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有病理学意义。

不过,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

绪论总论PPT课件

绪论总论PPT课件
组成:见右图
活塞2 顶杆8 连杆5
曲轴6
齿轮9
排气阀4 气缸体1
凸轮7
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1)人为的实物组合——由人工组合的构件系统
2)各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如
3)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效的机械功

内燃机:热能→机械能 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活塞—缸体:往复运动 曲轴—缸体:转动 连杆—曲轴:摆动 刨头—床身:往复直线
进行设计工作的能力。
4、了解机械方案设计、现代设计理
论与方法。
§1-3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涉及面广
本课程的特 点
关系多─ 与诸多先修课关系密切。
要求多─ 设计一个机器或零件时,应同时满足强度、刚度、
耐磨性、工艺、等各方面的要求。
公式多─ 除了定义式以外,对于大多数公式着重于公式的应
用,不强调公式的推导。
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加以标准化和圆整
5)零件的结构设计
6)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并编写计算说明书
§2.2 机械零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一、工作能力 失效: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正常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机械零件抵抗失效的能力。 影响工作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强度、刚度、稳定性 、耐磨性以及温度等。
1、强度 强度:零件抵抗断裂、塑变、疲劳破坏的能力。
3. 零件是组成机器最基本的单元体 零件:机械中不可拆的制造单元体。
零件可分为两类:
专用零件:特定机器中所使用的零件,如活塞、曲轴、叶片 通用零件:各类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件,如齿轮、轴、螺栓等
部件:若干个零件的装配体{ 机器Βιβλιοθήκη 机构 构件 零件 通用零件
专用零件
本课程中“设计”的含义是指机械装置的实体设 计,涉及零件的应力、强度的分析计算,材料的选择、 结构设计,考虑加工工艺性、标准化以及经济性、环 境保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信号
Analog signal
模拟通信
Analog comm.
模拟通信系统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
离散信息源
Discrete (digital) information source
数字信号
Digital signal
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
数字通信系统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课程要求:必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数字电 路、通信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 后续课程: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卫星通 信、计算机通信网 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语音 度 数字 量 图像 噪声 检 测 信道 码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2.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 3.信道:传输信息的通道,即发送设备与接 收设备之间的通道。
信道分类: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用导线作为传输媒质。导线:架空 明线、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 信息
信道决定了通信系统的选择 (举例说明有哪些通信系统?)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中国烽火台通信: 三千多年前,“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褒 姒)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 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通信的重要性,不论 在什么时候也不论是什么人,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数字通信系统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差错可控。 可以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使误码率降低, 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3)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 进行处理、加工、变换、存储,从而形成智能网。 (4) 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 (5)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缺点: (1)占用的频带宽。 (2)要求有严格的同步系统,使电路复杂、体积增大。 克服方法:向更高的频段发展,通过集成化减少体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1925年 载波电话系统问世,实现了在 同一物理介质上传送多路电话 信号(开辟了模拟通信的新纪元) 1940~1945年 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二次大 战刺激了雷达和微波通信系统 的发展) 1948年 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研制成功晶 体管 (肖克利,巴布,布拉顿, 1956诺贝尔奖) 1950年 时分多路复用电话系统问世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电信发展历史回顾
电信方式:从电报、电话和广播的发明
开始 电信是利用电信号驮载待传信息进行传 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通信(communication)作为电信 (Telecomunication)是从19世纪30年 代开始的。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1.理论发展
1831年 法拉第(英)提出“电磁感应现象”。 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 1873年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辐射原理,奠定 了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理论基础 1930年 调制理论,复用理论问世,在理论上 为模拟通信准备了条件
现代通信原理
为什么模拟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差? 为什么数字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三、 通信发展历史回顾
远古通信方式 烽火台,击鼓,信鸽,旗语,驿 站乃至航行用的信号灯等工具。 在较远的距离之间及时地完成消 息的传递。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 最早留有记载的是公元前1184年,特诺失陷 时,希腊军队使用火炬通过8个哨所中转送 过爱琴海。 • 在公元前100年以前,希腊用火炬做成了信 右 号台。
左 右 1 3 4 5
C
1 A B C D E 2 F G H I K 3 L M N O P 左 4 Q R
R
E
T
第一章 绪论
S T U 5 V X Y Z
文字一览表
现代通信原理
图1为摩洛哥于1965年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00周年发行的纪念 邮票。左图为古罗马时代传递信息的火炬塔。右图中是由烽 火通信发展而来的支架通信。公元1794年,法国的查佩发明 了“信号机”. 图2 为伊朗纪念1975年世界电信日发行的纪念邮票。在城堡 上构筑高台,利用烽火向远方传递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1895年 马可尼(意大利),波波夫(俄国) 发明无线电报 –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人 –1894年 在父亲的庄园试验 –1895年 无线电通信试验获得成功, 通信距离为30米。 –1896年 马可尼实现了2英里远的无线电通信。
(俄国青年教师波波夫也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现代通信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主讲 高明华
E-mail: minghuagao@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第1章
1.1 1.2 1.3 1.4 1.5
绪论
引言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信息及其度量 主要性能指标
新疆呼图壁县境 内的烽火台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生动的马拉松故事:
公元前490年,波斯入侵希腊,在希腊雅典东北 的马拉松附近登陆。 雅典只有11000人的军队,抵抗数倍敌人,统帅 米太雅得的英明指挥,取得了胜利。 快跑能手斐力庇第斯跑回雅典报信。 “欢乐吧,我们胜利了!” ,古代英雄信使, 倒地牺牲了。 至今已2000多年,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规定 了一项马拉松长跑竞赛项目。(战场至雅典的 距离42公里195米。)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本章学习重点
• • • • 通信系统的组成 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 信道 信宿

通信系统框图 通信:“信” “人说话” “通” 由“甬道”传输 通信:传递信息。以语言、图像、数据为媒体,通过电 (或光)信号将信息由一方传输到另一方 通信系统: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 现代通信四大技术:传输、复用、交换、网络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本课程的特点
是一门理论和技术结合的课程,侧重于总体系 统的讲解。 理论性强、高度抽象、注重系统外特性、涉及 的相关知识多。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视数学分析所得结论的物理概念 重视对理论、方法及结论的理解 重视课堂听讲 重视 课后复习和练习 重视实验教学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1948年 信息论问世(香农提出,香农又称 shannon,仙农,山农),在理论上为数字通信准 备了条件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通信系统,创立了影响 深远的信息论 “通信的基本问题就是在一点重新准确地或近似 地再现另一点所选择的消息”——《通信的数学 理论》 1962年 1969年
–1897年

在英国建立了无线电报及信号公司(后来的马
尼无线电公司)。
–1902年 通
英国与加拿大之间正式开通了越洋无线电报
第一章
绪论 信电路
现代通信原理
1904年 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电子管。 (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
弗莱明 1870年 弗莱明毕业于伦敦大学并留校任教 1877年 转入剑桥大学,成为著名物理学爱麦克斯韦的 助手。 1885年 弗莱明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电气工程教授 1904年 发明真空二极管获得专利(应用在无线电报的 接收机) 1929年 获得爵士爵位。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基带传输(不介绍) 模拟通信系统 通 信 数字通信系统 系 统
频带传输(第五章) 基带传输(第六章) 频带传输(第七、八章)
基带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 (第九章) 频带传输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连续信息源
Continuous (analog) information source
第一章 绪论
数字传输理论问世 “分组交换”理论问世(ARPAnet)
现代通信原理
2.技术发展
1837年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电 通信时代 1899年,人们首次用莫尔斯电码报道了英吉利海峡的一次 海难。 1906年以来一直为国际遇难信号广泛应用于海上救援 SOS:滴滴滴、嗒嗒嗒、滴滴滴。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SOS。速来。我们撞上 了冰山” 。 “加利福尼亚”号客轮上的报务员不值班, 没有收到这条消息。于是,悲剧降临了。 1999年8月 ,莫尔斯电码停止使用。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2.数字通信系统
信 息 源
1 1 01 0 1
加 密 器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信 道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解 密 器
受 信 者
1 1 01 0 1
噪 声 源
图1-3(a)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加密与解密:当需要保密时,可有效的对基带 信号进行人为的“扰乱”,即加密,对应接收 端需要进行解密。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4.接收设备:从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
始信号
5 .信宿:传输信息的归宿,也就是消息的接收者。
作用:将还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