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智慧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认识到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智慧的积极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1. 学问和智慧的概念。
2. 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关系。
2. 学会运用学习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者问题,引发学生对学问和智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学问和智慧的关系,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学问和智慧带来的成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9. 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学习。
10. 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应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学问和智慧的相关知识。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问和智慧水平。
学问和智慧
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 别与联系,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 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 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 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 运用学问。
第一段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二段 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 智慧? 第三段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 学问离不 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学问。 开智慧 第四段 著书,读书都要有智慧。 相辅 相成 第五段 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六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 智慧离不 开学问 一不可的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 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 · 庖 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可见比喻是生 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
1.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 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 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第五节: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第六节:论述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 一不可的关系 。
第五段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 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 “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易瞬起 瞬灭。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 “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 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 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 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2.阅读第三段与第五段,比较这两 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第三段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 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先将没有智慧的人研 究学问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 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列举了孟德尔、 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证。 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第一章:学问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了解学问的定义与内涵认识学问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1.2 教学内容学问的定义与内涵学问的价值与作用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学问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学问的价值与作用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学问与智慧的关系,促进学生思考第二章:学习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2 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技巧的介绍时间管理技巧学习计划制定与实施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介绍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实践式教学:学生分组练习时间管理技巧,分享学习计划实施的经验第三章:智慧的培养与运用3.1 教学目标理解智慧的定义与内涵掌握培养智慧的方法与途径学会运用智慧解决问题3.2 教学内容智慧的定义与内涵培养智慧的方法与途径运用智慧的实践案例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智慧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培养智慧的方法与途径案例分析教学:分析运用智慧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章:学术研究与创新4.1 教学目标了解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4.2 教学内容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4.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介绍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指导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实践式教学:学生分组进行学术研究实践,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第五章: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5.1 教学目标理解学术道德的内涵与重要性掌握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与实践5.2 教学内容学术道德的内涵与重要性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与实践学术品质与道德素养的培养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学术道德的内涵与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与实践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学术品质与道德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思考与反思第六章:信息素养与数字学问6.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掌握信息检索与评估的基本技能学会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学问研究6.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信息检索的技巧与策略信息评估的标准与方法数字学问资源的利用6.3 教学方法实践式教学: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与评估的练习,分享经验讲授式教学:介绍信息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检索与评估的技能第七章:跨学科学习与合作7.1 教学目标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掌握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7.2 教学内容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团队合作与沟通的策略与实践7.3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实践式教学:学生分组进行跨学科项目实践,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第八章:学术演讲与学术交流8.1 教学目标掌握学术演讲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学会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培养学术交流的能力与素养8.2 教学内容学术演讲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学术交流的策略与实践8.3 教学方法实践式教学:学生分组进行学术演讲练习,分享学术写作经验讲授式教学:介绍学术演讲与学术写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术交流的策略与实践第九章: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9.1 教学目标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9.2 教学内容终身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终身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9.3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终身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实践式教学:学生分组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实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素养第十章:综合评价与自我提升10.1 教学目标理解综合评价的重要性与方法学会自我评估与自我提升的策略与技巧培养持续进步与自我完善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综合评价的方法与重要性自我评估的工具与技巧自我提升的策略与方法10.3 教学方法实践式教学: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与自我提升的实践,分享经验讲授式教学:介绍综合评价的方法与重要性,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估与自我提升的策略与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学问和智慧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学问的内涵与价值、学习方法与技巧、智慧的培养与运用、学术研究与创新、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信息素养与数字学问、跨学科学习与合作、学术演讲与学术交流、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以及综合评价与自我提升等内容。
苏教版九上《11、学问和智慧》课文全文
苏教版九上《11、学问和智慧》课文全文苏教版九上《11、学问和智慧》课文全文学问(learning)与智慧(wisadom),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a learned-fool),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
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问和智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详细讲解学问和智慧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挑选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他们对学问和智慧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问和智慧的应用。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学术竞赛、社会调查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资源:1. 课件和教学素材:提供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材料,帮助教师进行案例教学。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学问和智慧的定义、区别、重要性、培养方法和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问和智慧的定义1.1 学问:学问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和经验所获得的学识和智慧。
1.2 智慧:智慧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运用学问和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二、学问和智慧的区别2.1 学问强调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2 智慧则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学问是基础,智慧是提升,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3.1 学问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视野,提升认知水平,增强综合能力。
3.2 智慧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3 学问和智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学问和智慧的培养方法4.1 学问的培养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提升技能,注重实践和创新。
4.2 智慧的培养需要培养思维能力,锻炼判断力,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
4.3 学问和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重视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
五、学问和智慧的应用5.1 学问和智慧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科技、经济、政治等。
5.2 学问和智慧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3 学问和智慧的应用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和创新。
总结: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问和智慧,可以提升个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学问和智慧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学问和智慧》...
学问和智慧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虽然它们有一些共通之处,但它们又有一些本质上的差异。
学问主要指的是人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积累所获得的知识和理论基础,而智慧则更侧重于人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和洞察力。
本文将探讨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区别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学问的概念和特点学问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它包括人类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学问通常以体系化、规范化的形式存在,并通过书籍、教育机构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传播和积累。
学问注重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证研究来获取真理和解释现象,因此它要求人们具备系统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学问还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它的目的是追求普遍适用的知识,而不是特定个体的主观体验。
学问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通过不断的研究和验证来不断完善和发展。
学问通常需要依靠多人合作,共同推动知识的进步。
智慧的概念和特点智慧是指人们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来辨别、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学问不同,智慧更重视人们的综合思考和实践经验。
智慧可以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对生活、人生和价值观的总结和思考。
智慧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灵活性。
它要求人们具备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智慧还要求人们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善于发现问题中的本质和深层次的联系。
智慧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包括理性思维、情感智慧和道德智慧等方面。
学问和智慧的关系与区别学问和智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一些根本的区别。
学问强调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侧重于对已有理论和事实的掌握和研究。
学问更加理性和客观,在科学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智慧则更注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它依赖于人的思考能力和直觉洞察力。
智慧强调对问题的思辨和解决能力,不拘泥于固有的知识框架。
智慧在处理复杂情境和创新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
学问为智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知识支持,而智慧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问。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第一章:学问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1. 了解学问的定义和内涵2. 认识学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3. 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2 教学内容1. 学问的定义和内涵2. 学问的价值3. 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的定义、内涵和价值2. 讨论法:探讨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问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问的定义、内涵和价值3. 讨论:分组讨论学问与智慧的关系4. 总结:总结学问的价值和与智慧的关系第二章: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1. 了解学术研究的定义和方法2. 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技巧3. 认识学术研究在学问发展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1. 学术研究的定义和方法2. 学术研究的基本技巧3. 学术研究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研究的定义、方法和基本技巧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学术研究实践2.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研究的定义、方法和基本技巧3. 实践:分组进行小规模的学术研究实践4. 总结:总结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第三章:智慧的理解与培养3.1 教学目标1. 理解智慧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培养智慧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智慧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1. 智慧的定义和内涵2. 培养智慧的方法和技巧3. 智慧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智慧的定义、内涵和培养方法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实践3.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智慧的understanding2. 讲解:讲解智慧的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cultivation methods3. 实践:guide students to cultivate wisdom through practice4. 总结:summarize the importance of wisdom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第四章:学问与智慧的融合与发展4.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2. 掌握学问与智慧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学问与智慧融合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4.2 教学内容1. 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2. 学问与智慧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技巧3. 学问与智慧融合的价值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和方法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学问与智慧的融合实践4.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问与智慧融合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和方法3. 实践:分组进行学问与智慧的融合实践4. 总结:总结学问与智慧融合的价值和实践经验第五章: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5.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伦理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学术规范的要求和技巧3. 认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1. 学术伦理的定义和内涵2. 学术规范的要求和技巧3. 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伦理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规范的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案例5.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伦理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规范的要求3. 案例分析:分析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案例4. 总结:总结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第六章: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6.1 教学目标1. 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跨学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跨学科学习对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1. 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跨学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跨学科学习对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意义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跨学科学习的成功案例6.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解2. 讲解:讲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意义和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跨学科学习的成功案例4. 总结:总结跨学科学习对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第七章: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7.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交流的意义和价值2. 掌握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7.2 教学内容1. 学术交流的意义和价值2. 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3.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交流的意义、价值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7.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交流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交流的意义、价值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4. 总结:总结学术交流的意义、价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第八章: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传播8.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和价值2. 掌握学术成果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学术成果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1. 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和价值2. 学术成果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学术成果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价值和传播的方法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成果的分享和传播实践8.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成果分享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价值和传播的方法3. 实践:分组进行学术成果的分享和传播实践4. 总结:总结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价值和实践经验第九章:学术职业规划与发展9.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价值2. 掌握学术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1. 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价值2. 学术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3. 学术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机会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和规划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术职业规划的成功案例9.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职业规划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和规划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学术职业规划的成功案例4. 总结:总结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和规划方法第十章: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10.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道德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学术责任的要求和履行方式3. 认识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1. 学术道德的定义和内涵2. 学术责任的要求和履行方式3. 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道德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责任的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案例10.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道德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责任的要求3. 案例分析:分析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案例4. 总结:总结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学问的内涵与价值二、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三、智慧的理解与培养四、学问与智慧的融合与发展六、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七、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八、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传播九、学术职业规划与发展十、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全文总结和概括:《学问和智慧》教案涵盖了学问的内涵与价值、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智慧的理解与培养、学问与智慧的融合与发展、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传播、学术职业规划与发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等十个章节。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学问和智慧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学问和智慧在当代社会,我们常常忙于追求物质的繁荣与成功。
然而,我们很少能够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空去思考、去理解、去领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学问和智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沉淀,而这些沉淀中蕴含着智慧、哲学和道德观念,对我们的思维、行动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学问和智慧,探讨如何从中获取营养。
一、摒弃浮躁,追求内心的平静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比外界更加深沉和蕴含着更多的能量。
中国古代有一种修身养性的思想——“内圣”,即我们应该把内心一切不良的、消极的因素赶走,使自己内心清润,保持平静的心态。
因为平静的内心可以让我们遇事不乱、处事坦然、行事淡泊和果敢。
而这种内心的平静和修身养性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例如,佛教提倡的“无为而治”、“坐忘”,表明个人需要“静思慢行”;道家的内功修炼、修仙也会强调内心的清净;儒家的“格物致知”,则要求我们不要总是追求无谓的物欲和权力,而要以心灵安宁为先。
二、积极进取,汲取新鲜智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古代文学、历史、哲学,还是诗词歌赋、武术、工艺美术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学问和智慧。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阅读和参与体验等方式,去汲取和探索这些学问和智慧,不断地让自己重塑思维方式和行动理念。
例如,经典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养民三策”,让我们看到了“仁义礼智信”等思想的重要性;《道德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文学作品的人生哲学和情感表达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三、注重礼仪,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现代社会往往更加强调竞争和自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礼仪和文化的熏陶。
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是一种美好的表现,它不光是仪式的体现,更是一种道德和品德的体现。
我们应该注重养成一个良好的礼仪习惯,这有助于树立自己的积极形象和优秀品质。
对于传统文化中有关礼仪的学问和智慧,我们可以从进餐、穿衣、交往等方面逐步领悟和实践。
学问和智慧
3.一篇文章中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要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 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周总理答美国记者“派克”钢笔的故 事
•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 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 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 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 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 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 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 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 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 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 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本文共有6个议论段,议论的内容和层次相当清晰, 请说出本文的层次并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各层议论 的内容
• 第一段:学问和智慧有明显的区别 区 • 第二段: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别 • 第三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
两者的区别
联
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学问离不开智慧
●解释下列词语:
探骊得珠: 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无关宏旨: 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鞭辟入里: 切中要害。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
融会贯通: 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读破五车: 形容读书很多。
一点一滴地积累。 寸积铢累:
阅读课文第6段,小组讨论
初中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
初中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第一章:学问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问的内涵,认识到学问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1.2 教学内容学问的定义与内涵学问的价值与意义学问与生活的关系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问的定义与内涵。
1.3.2 讲解:详细讲解学问的价值与意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3.3 讨论:让学生分享学问与生活的关系,进行小组讨论。
1.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第二章:智慧的含义与培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慧的含义,学会培养自己的智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智慧的定义与特点智慧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2.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的含义与特点。
2.3.2 讲解:详细讲解智慧的培养方法与途径,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3.3 实践: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解决实际问题。
2.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第三章:学问与智慧的平衡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
3.2 教学内容学问与智慧的平衡发展的意义全面发展的人格特征与培养平衡发展在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问与智慧的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3.3.2 讲解:详细讲解全面发展的人格特征与培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3.3 实践: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3.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章:学习方法与智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方法的种类与特点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4.3.2 讲解:详细讲解学习方法的种类与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学问和智慧教案4
学问和智慧教学目标1、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的观点。
2、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3、体会隽美的语言,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历吗?谁来给大家讲讲?1、学生或老师讲这个成语的来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
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进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计谋,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2、赵括对于如何用兵打仗的学问应该是很高的,可为什么最后大败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读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共同寻找答案吧。
(二)导学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一)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陶冶.﹙yě﹚寸积铢累..(zhū lěi) 批大郤.(xì)导大窾. (kuǎn)矻矻..穷年(kū) 探骊.得珠 (lí) 读书得间(jiàn)犀.锐(xī)2、解释下列词语: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无关宏旨:不涉主旨。
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
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读破五车:形容读书很多。
寸积铢累:一点一滴地积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本文主要论述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学生回答:(1)本文1-2自然段主要解说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3-6自然段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关系。
《学问和智慧》教案
100%
推动社会进步
学问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研究和创新,人们不断探索 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为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80%
传承人类文明
学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文化和 智慧。通过学问的传承,人类文 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学问的获取途径
学校教育
通过接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等学校教育,系统地学习和掌 握各类学科知识,是获取学问 的重要途径。
详细描述
智慧通常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所形成的深 刻认知和综合素质,它不仅包括了个体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还 涉及到个体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智慧的特点主要 体现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它能够帮助个 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深入思考、灵活应对、创新思维和实际 操作。
在掌握一定学问的基础上,人们能够 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深入思考、判断和 应对各种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学问 水平。
学问与智慧的相互影响
学问对智慧的影响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人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 智慧水平。
智慧对学问的影响
在具备一定智慧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知识,更加有效地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学问水平。
智慧的重要性
总结词
智慧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 素。
详细描述
智慧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层面,智慧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 我价值和提升人生品质,使个体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更具优势。在 社会层面,智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
《学问和智慧》教学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学教案第一章:学问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问的内涵,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
让学生认识到学问的价值,包括提高个人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等。
1.2 教学内容学问的定义与内涵学问的价值与作用学问与生活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问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展示学问的价值与作用。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学问与生活的关系。
1.4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问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讲解学问的定义与内涵。
案例分析:分享实例,让学生感受学问的价值。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学问与生活的关系。
总结:强调学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章:智慧的含义与培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慧的含义,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创造力等。
让学生掌握培养智慧的方法,包括学习、实践、反思等。
2.2 教学内容智慧的定义与含义智慧的培养与提高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智慧的定义与含义,引导学生理解。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智慧的培养与提高。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展示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
2.4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讲解智慧的定义与含义。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体验智慧的培养与提高。
案例分析:分享实例,让学生了解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培养智慧的积极性。
第三章:学问与智慧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包括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等。
让学生认识到学问与智慧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问与智慧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学问与智慧的平衡与发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学问与智慧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学问与智慧的平衡与发展。
3.4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学问和智慧》教案3篇《学问和智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识记有关字词(2)什么是“学问”和什么是“智慧”,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分析作者所论述的学习观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有条理地说理和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2、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来理清文章的思路,探讨说理的层次。
(2)分组讨论“我们不但需要学习,而且需要智慧”这一观点与现代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之后师生交流来明确观点,统一思想认识;最后开展男女辩论加以拓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作者强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快快乐乐读书效果好。
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1)指出课文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好处。
(2)学习本文表述作者观点的方法,训练说理的条理性。
2、难点在明确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的同时,弄清课文的中心论点。
课时安排3课时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与学的互动设计一、设疑入境,引入课文同学们,《现代汉语词典》对“智慧”一词是怎么解释的?(学生查词典)(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诸葛亮的智慧来自哪里?(书本)母狼在遇到猎手追击的时候,它是怎样与猎人斗的?(爬坡延时)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只要你有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明的头脑、机智的反映、敏捷的行动、幽默的语言……智慧无处不在。
不过,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智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问和智慧》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完成目标(1)1、给带点的字注音。
(投影)陶冶()创获()烛照()笨伯()譬如()犀锐()斧凿()晦塞()探骊得珠()鞭辟入里()寸积铢累()读书得间()2、回答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结合注释并放在语境理解)烛照晦塞笨伯晦塞犀锐探骊得珠鞭辟入里读书得间寸积铢累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速读,思考问题(1)文章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如何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2、分小组讨论3、师生互动交流(1)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认识到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学问的热爱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学问的定义和价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问的定义,理解学问的价值,并激发学生对学问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学问的定义,探讨学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第二节:智慧的概念和表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慧的概念,认识到智慧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智慧。
教学内容:介绍智慧的概念,探讨智慧在解决问题和创新中的作用。
3. 第三节: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认识到学问是智慧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学习提升智慧。
4. 第四节:学习方法与智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智慧。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制定学习计划来提高学习效率。
5. 第五节:创新与智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创新。
教学内容:介绍创新的概念,探讨创新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价值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智慧和创新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习方法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实践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标题:学问和智慧引言概述: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问和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学问的重要性1.1 学问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学问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学问的传承可以让后人继承前人的智慧,不断发展和完善。
学问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基础。
1.2 学问是培养人材的基础学问是培养人材的基础,惟独通过学问的传承和积累,人材才干得以培养。
学问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发展。
学问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人材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3 学问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学问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惟独通过学问的传承和发展,社会才干不断进步。
学问可以激发人们的思量和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问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智慧和力量。
二、智慧的重要性2.1 智慧是能力的体现智慧是人类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运用,是能力和智慧的体现。
智慧可以让人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智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
2.2 智慧是人格的体现智慧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人格和品德的表现。
智慧可以让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成为社会的模范和模范。
智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匡助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3 智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智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惟独通过智慧的运用和发展,社会才干不断进步。
智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和进取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智慧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慧和动力。
三、学问和智慧的结合3.1 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学问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学问为智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基础。
智慧可以让人们对学问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学问和智慧的结合可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认识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智慧的兴趣和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问与智慧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关系及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智慧感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和案例。
2. 安排课堂讨论时间和分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学问和智慧的关系,强调学问在智慧形成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分析解决问题。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智慧感悟。
5.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作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附: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学问和智慧的理解。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3. 思考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智慧。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学问和智慧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术研究机构,了解学问的发展历程。
3. 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和智慧。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问和智慧
导读: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2、品位作者典雅富丽,丰富多彩的语言
3、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
4.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课文分析:
学问不能等同于智慧
学问(learning)与智慧(wisadom),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of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1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2,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3”(alearned-fool),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4”或“冬烘先生○5”。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官知止而神欲行,依
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6”。
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学问离不开智慧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7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8——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9,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譬如孟德尔○10
(Mendel)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
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11。
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12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13,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14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于是,他奋身而为达尔文的“牛头狗○15”(bulldog),为他张目○16。
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17,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18,可以启发人的心
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
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19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20”,读者是“劳而无功”。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21的书”(dullbook)。
然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
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读书得间○22”,就是智慧的表现。
“鞭辟入里○23”“豁然贯通”,都不是容易的事。
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24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25”,有何用处?
智慧离不开学问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26的境地。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27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的从水底上涌。
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
也只可以造成普通应用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华丽的罗马圣彼得(St.Peter’s)或巴黎圣母院(NotreDame)教堂。
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
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的美术史,尤其是建筑史,都可以证明。
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运用比喻,生动地说明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整齐的句式让人琅琅上口
◆运用反问,加强自己的语气
◆巧创新词,与食古不化相对应,在幽默进行调侃
◆旁征博引
◆正反对比,再度强调学问不等于智慧
◆正反论证
◆列举孟德尔和达尔文作为事实根据
◆文采斐然
◆由人而及书,不独人如此,书亦如是
◆分类对比
◆引经据典,词汇丰富
◆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智慧与学问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描写细腻生动
◆大段形象的比喻,可谓妙语如珠
◆用词准确到位,一一递进
课堂教学
第5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导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古人的名言导入,思考一下,你认为知识与学问究竟哪一个更加重要?
思考
2组织讨论
讨论交流
3布置要求: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学这篇课文。
自主思考-质疑-提问-合作-解答
聆听要求,明确目的
4要求带着目的认真阅读课文
认真阅读
5巡回指导如何提炼问题
思考文章中自己不明白或者重要的知识
6指导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再三咀嚼,将问题加以整合和提升7组织评价
交流、评价。
明确自己的问题
课后学习:将自己的问题进行整理,自主思考,尝试解答第6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总结上节课自我阅读提问的收获
自我反思
2将全班的问题归类后出示
阅读、思考问题
3组织学生根据文章讨论问题
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思考讨论
4交流、评价
发言
5总结,将活动提升至“如何熟读精思”的高度
总结
课后学习:将课堂上交流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整理
板书设计
学问不能等同于智慧
没有智慧的学问是死的学问
学问离不开智慧
(举例: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
世间不但缺少有智慧的人而且缺少有智慧的书
(旁征博引)
智慧离不开学问
智慧必须以学问为基础
(肥皂泡与珍珠泉水作比喻)
无学问的智慧只会是浮光掠影
智慧与学问相辅相成
(建筑材料和建筑师的匠心作比喻)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