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了浪漫派时期的欧洲,音乐界更是空前的繁荣。不胜枚举的音乐家百家争 鸣。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舒曼、威尔第、瓦格纳、 约翰施特劳斯、 勃拉姆斯、 圣桑等。 这一时期交响音乐已然成熟兴盛, 体裁多样, 深受人们的欢迎。
读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交响音乐,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音乐家的细致介绍让 我学习到了更多。现在人看来,这些音乐家如同伟人一般被人们敬仰,可是在他 们生活的那个封建年代,这些音乐家大都出身贫寒,处于阶级社会的底层。可是 这些音乐家,尤其是到古典乐派以后的音乐家,受到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 越来越不安于屈服。他们崇尚自由民主,用音乐作为武器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太安静,却又少了什么,反而让自己觉得不舒服,音乐课堂不需要太安静,安静 的音乐课堂是最忌讳的。
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上都是主角,都可以 完全打开自己,真正的参与进来,音乐教学不止是教师教知识技能,必须要通过 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才能把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内画进自己的知识技能力结构 之中,我们不光要教会学生开口唱,还要引导他们亲自去演奏、创作、聆听,这 样慢慢的培养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觉得音乐课非常好玩、 开心,期盼着你的课堂, 这样才是最好的。
其实不然,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 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密切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 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后面有相熟的老师跟我说你为什么第一节课在我 们班很凶都不笑?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你一点都不好接触,所以真的会适得其反, 学生没喜欢上你,你的威信也没有建立起来,看来还学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慢慢摸 索。
在《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的引领下,我回到了交响音乐产生之初的巴 洛克时期。见识了巴赫、亨德尔这些巴洛克时期的大音乐家,作为交响音乐的奠
基人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响音乐迎来的快速发展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海顿、 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巨匠耳熟能详的名字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他们所作的 优美旋律。
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 这本书, 学习音乐家们勤奋好学、 顽强创作的精神。 并将这些精神带到我自己的人生中,不断完善自己勉励自己,未来成就自己的精 彩。
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二)
利用暑假时间终于看了下郭声健老师的这本 《音乐教育书简》,刚开始问同学 有什么好书值得推荐时,她毫不犹豫地说了这本书,其实这本书在大学时期也听 说过,但一直忙于其他没放在心上,也就一直没有阅读过,现在工作一年了再来 阅读时能让我更好地回顾这一年的教学,从小米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刚工作时遇 到的种种问题,这本书给了我很好地答案。
《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将整个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娓娓 道来。像是一部音乐编年史。本书介绍了交响音乐的产生、发展、成熟的三个阶 段以及不同民族风格下的交响音乐。
通过读书,我明确了交响音乐的发展脉络;掌握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交响音 乐的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了解了交响音乐在其整个发展时期,不同音乐家所做 出的杰出贡献。通过读书,我学习到了交响音乐欣赏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交响音 乐的常见体裁,交响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如何欣赏交响乐。
入职一年来,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第一次听到有人叫我老师,到现 在很淡然地面对这份工作,从以为音乐老师就是教人唱唱歌,到现在才发现原来 音乐老师不止只教几首歌,从以为当音乐老师没什么压力,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音 乐老师压力不小,这一年不管是从角色还是自身的心理方面都转变挺大,看到小 米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很多问题都是我遇到过的,感谢郭老师的解答,让我看到 了我教学时的不足。
音乐教育的书籍一般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安慰,读了一些关于音乐教育的 书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想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欢迎大 家阅读!
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一)
通过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 这本书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正是我所欠缺的。交响音乐这种在音乐艺术中具有较 高品味的高雅音乐种类。 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 至今依然具有极高的生命力。 是被全世界各个国家所认可的艺术形式。
看着小米说她第一次上课发生的种种,我仿佛回到了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 一天,激动、紧张、兴奋充斥我一天,幸运的是我没像小米那样跑错教室,第一 堂课我也给他们说了些课堂常规,感觉能把这节课上完算是万事大吉了。没上课 之前就听一些前辈跟我说”第一节课一定要凶一点,不然学生以为你好欺负以后 就很难管下他们 “。所以第一节课我一直虎着脸, 以命令的语气跟他们下达命令, 所以看到郭老师说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我发现我没做到,急于树立权威的心 态适得其反,就像郭老师说的很多新老师以为教师威信的建立就是通过严格要求, 特别是第一堂课给学生给学生“当头一棒”或来一个“下马威”而实现的。
在《体验音乐》书中,作者对小学各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均给予了明确的指 导,律动、歌唱、乐器演奏,尤其指出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听音乐。在教学实践 中,每当让学生跟着音乐课前律动时, 学生普遍出现脱离音乐而无规律的 “乱动”。 对于学生体验音乐的方式而言,确实重点就是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即应培养 学生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
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体验音乐》一书中提到“应该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进入音乐体验,进 行音乐思考,由此将他们引入音乐的主题。 ”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主要是通过提供给学生 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 的愉悦。音乐教学中,只有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音乐 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与感悟,进而陶冶情操,促进创造性 思维的发展。此外,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音乐是进行音乐联想与想象的基础。
有时候同样内容的一节课别的老师会很轻松的上完,学生也学的很起劲儿, 为什么自己上时就感到特别吃力,开始阶段我会有空去别的音乐老师的课,模仿 她上课风格,让我找到突破口知道音乐课到底是怎么回事,渐渐地我会根据班级 情况来上课,用他们喜欢能接受的方式,这样学生觉得开心我上得也开心。
郭老师说小米说的“我害怕安静的课堂”对他触动很大,同样对我触动也很 大,也经常在想音乐课是安静一点还是热闹一点?当然“安静”与音乐课是格格 不入的,什么时候安静呢?第一次在聆听歌曲时我是特别强调安静聆听的,当然 这个时间很短,最多也就一首歌的时间,学生的小躁动就会浮出来,作为老师又 特别怕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刚开始经验少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维持纪律,可一旦
逆境使人进步,看这些音乐家大都是从逆境中成长的。晚期的莫扎特生活穷 困。贝多芬更是耳聋失聪。但是命运的没有打到这些巨人,正是逆境的生活使他 们丰富了生活的阅历,练就了顽强的性格。并将心中的一切转化为创作的灵感。 当然,音乐家的勤奋好学也是成就他们艺术造诣的基础。
读了《走进交响音乐圣殿》我提高了自己欣赏交响乐的水品,触摸到了交响 音乐的脉络,《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让我更细致的了解了不同时期的大音乐家们。 这些知识今后对于我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是有极大促进的。
很多人以为音乐课就是教唱模式, 老师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 没什么可难的, 这是传统的授课,刚开始我也是这样上课,没有一点新颖,以为只要这首歌学生 学会了目的就达到了,当有人跟我说你落伍了,教学模式太单一了,你应该改变 的教学模式,这其实就是在说你的课上的很差,当时心里很不好受。
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上的课却一点不年轻啊,看来真的很没用心,音乐课是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以为老师教了多少知识技能,学生就能掌握了多少 技能,应该尝试各自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喜欢音乐,喜欢上你的 音乐课,千万不要让学生感觉的教学的枯燥,感到厌倦甚至畏惧心理,从而不喜 欢上音乐课,这样就太不好了。
这本书还需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学习,相信会有所提高。
音乐教育书籍读后感(三)
学习使人进步。在闲暇时看书、广泛阅读书籍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大休闲方 式,自己也不例外。但大多是看报刊杂志、教育专著、养生保健之类书籍,却很 少看音乐教育理论书籍。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向我推荐了 《体验音乐》 这本书籍。
《体验音乐》由美国音乐教育家格雷珍编著的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 的教育专著。读过之后充分感受到这是一本对音乐教师非常实用的书。书中的音 乐知识理论、音乐教学案例及所介绍的的音乐教学技能技巧,不仅开阔了我的专 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
这本书应该适合每一位刚任职或在职多年的中小学老师认真阅读,它涉及了 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心,也涉及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和自主发展理念。这不 仅关系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也对我国教师教育现状进行得反思, 使我们一线的音乐老师得到专家的一些解答和帮助。所以幸运的不只有小Hale Waihona Puke Baidu老师 还有我们阅读过的每一位音乐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想着听”,“动着听”等多元 化的“听” 的形式, 使学生变 “强迫地听” 为“喜欢地听”,由“听而不闻” 为“听 而有感”;此外用肢体语言感受, 通过舞蹈动作帮助理解音乐, 创设具有感染力的 情境等,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感谢格雷珍,感谢《体验音乐》 ,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