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df35c5ef33687e21ae45a927.png)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如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3、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根,没有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
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等。
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
6、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实际上那个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7、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8、种子裸露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
9、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称为被子植物,如:豌豆、荔枝、木瓜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
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
3、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4、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成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6、根的生长一方要考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考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7、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
在芽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8、木本植物茎长粗是因为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有哪些绿色植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有哪些绿色植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71bb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1.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有哪些绿色植物知识点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特征:(1)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
(2)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无根、茎、叶结构)。
3.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
4.常见的藻类植物:(1)淡水藻类:单细胞藻类:鼓藻、栅藻、新月藻、衣藻。
多细胞藻类:水绵。
(2)海洋藻类:紫菜、海带、鹿角菜、石莼、裙带菜、马尾藻、石花菜。
5.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1)释放氧气(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2)做鱼类饵料;(3)食用;(4)药用、工业用。
6.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陆地,一般很矮小。
7.苔藓植物的特征:一般具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
8.常见的苔藓植物三葫芦藓、墙藓、地钱。
9.苔藓植物矮小且离不开水的原因: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且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10.苔藓植物的作用: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1.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蕨类植物的特征: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12.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1)食用;(2)药用;(3)作为绿肥和饲料;(4)形成煤炭。
13.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都不产生种子,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1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菜豆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2.菜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不同点:(1)玉米有一片子叶,菜豆有两片子叶。
(2)玉米的营养物质在胚乳里,菜豆的营养物质在子叶中。
3.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皮包被。
4.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2354ad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3.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是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绿色植物的分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大致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2.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生长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它们是最古老的
植物之一,约在30亿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
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是无性的,也可以是有性的。
3.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小型植物,它们通常进行无
性生殖。
苔藓植物的叶子可以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4.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它们进行有性生殖,
通过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5.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最高级的绿色植物,它们通过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可
以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
双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有两个子叶的植物,而单子叶植物则是指种子植物中只有一个子叶的植物。
6.绿色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氧气和有机物,同时也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养分,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绿色植物还是许多生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色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繁殖方式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上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上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4e80ad8762caaedd33d4f4.png)
一、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对比植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殖种类作用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海带、紫菜水绵、衣藻裙带菜、石莼释放氧;可作鱼类饵料;可供食用,药用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根为假根。
孢子生殖葫芦藓、墙藓地钱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孢子生殖蕨菜、卷柏、贯众、满江红可以食用、药用;是一种绿肥和饲料3、从上表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形态结构上是由简单到复杂,从生活环境上是由水生到陆生,从进化等级上是低等到高等。
二、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的分类分类特点举例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保护松树、杉树、柏树、银杏、铁树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果实粮食、瓜果、蔬菜2、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
3、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
种皮有保护作用,菜豆子叶有两片,叫双子叶植物,子叶储藏营养物质。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有种皮和胚子叶数目有无胚乳玉米一片子叶有胚乳(储藏营养)菜豆两片子叶(储藏营养)无胚乳5、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有淀粉。
6、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
7、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三、被子植物的一生1、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2):作出假设: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制定计划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编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处理方式放入等量种子,将瓶盖拧紧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放入等量种子,将瓶盖拧紧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放入等量种子,将瓶盖拧紧倒入较多的清水,放入等量种子,使种子淹没在水中,将瓶盖拧紧置于室温环境中置于室温环境中放在低温处(如冰箱内)置于室温环境中所探究的外界条件水对照组温度空气实验结果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46bed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深处生长,是由于根尖的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分裂C.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D.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答案:D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幼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分生区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向下补充根冠;伸长区的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所以根能够不断长长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实验,下面为该实验的部分过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⑤①③②④B.步骤④叶片的未遮盖部分变为蓝色C.步骤③隔水加热是为了防止酒精燃烧D.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答案:D解析: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设置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脱色: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染色:酒精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遮光部分遇碘未变蓝;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光照是绿叶合成淀粉的必要条件。
A.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的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①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③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叶片,②滴加碘液进行染色;④用清水漂洗叶片,见光的部分变蓝,未见光的部分不变蓝,故正确的顺序是⑤①③②④,A正确。
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步骤②滴加的液体是碘液,步骤④叶片的未遮盖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遇碘液变为蓝色,B正确。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c99f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e.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因此,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
因此,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
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结构简单。
它们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多数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
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三、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四、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种子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种子的发芽率可以通过测定和抽样检测来确定。
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吸收水分-→转运营养物质-→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XX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
![XX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55e82a90c69ec3d4bb7512.png)
XX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
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固定植物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乳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过程3、.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风传粉、人工授粉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0、区分果实与种子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1f17b82af90242a895e5a2.png)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
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
如水稻、小麦、高粱。
2、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知识总结梳理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知识总结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0cd28214791711cc7917b7.png)
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孢子繁殖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繁殖孢子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种子属于器官。
藻类植物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答:因为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单细胞的有衣藻等,多细胞的有水绵等。
3.藻类植物生活在哪里?答: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陆地上的阴湿处)。
4.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5.藻类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生活在哪里?答: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陆地上的阴湿处)中。
2.苔藓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呢?答: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4.苔藓植物的作用是什么?答:人们可以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生活在哪里?答:它们通常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也经常出现在公园里和花卉市场上(总说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2.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是什么?答:它们的叶常呈羽状,背面会长出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它们的茎大多生长在地下。
3.蕨类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4.蕨类植物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它的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5.孢子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发出来,落在什么地方才会萌发和生长?答: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才会萌发和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272a361a45177232f60a267.png)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例如衣藻,有多细胞的,例如水绵、紫菜、裙带菜、海带、石莼、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四大作用:释放氧、可做鱼类诱饵、可供食用、可供药用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具有茎、叶和假根,如葫芦藓。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当做监视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超时环境中,具有根茎叶。
●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
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起保护作用菜豆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玉米种子的结构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一片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两者结构的异同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画图:生物书第81页图3-10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
如: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叫做。
如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有活化石之称的植物:苏铁、银杏、水杉。
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的是:红豆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有生命力的、种子度过休眠期的。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375c149ec3d5bbfc0a7400.png)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释放氧、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藻类、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铁线蕨、卷柏、贯众、杪椤、里白、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煤。
种子植物: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二、裸子植物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松球果不是果实,银杏果不是果实。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总结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f6511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a.png)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最基础、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绿色植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绿色植物的特征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2. 绿色素: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它们可以吸收光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3. 细胞壁:绿色植物的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
4. 胚胎发育:绿色植物具有胚珠和花粉的形成,能进行有性生殖。
二、绿色植物的分类绿色植物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细菌:青藻和细菌类植物是最基础的绿色植物,它们是生物圈中最原始的生物。
2.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无根植物,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泥土、岩石和树皮上。
3.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有根茎、有根系,可以进行介孔传导的植物。
4.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包括松树、杉树等,它们没有花瓣,直接产生种子。
5.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高级的绿色植物,它们具有花瓣、花蕊和果实,能够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三、绿色植物的生理过程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2. 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
3. 吸水和输送:绿色植物通过根系吸水,通过细胞壁和维管束进行植物体内的物质输送。
4. 繁殖:绿色植物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有助于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四、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养分循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并在地球上循环了无数次。
2. 环境改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3. 保护水源:绿色植物通过根系吸水,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维持水循环。
4. 提供食物:绿色植物是食物链的基础,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7d6882a0116c175f0e48b2.png)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考点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依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生殖(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生殖(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比较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结构特点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比较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成为假根。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作用、价值可释放氧气,可供鱼类、人类等食用,也可供工业和医药上食用。
可用作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可供人类食用、药用,也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炭源自于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
代表种类水绵、紫菜、海带、衣藻等。
葫芦藓、墙藓等。
里白、贯众、卷白、满江红等。
考点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1)结构及其功能①种皮: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②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a.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b.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胚根:将来发育成根d.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③胚乳:单子叶植物才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没有胚乳,其胚乳被子叶吸收了。
(2)模式图(玉米(单子叶)、菜豆(双子叶))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比较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代表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相同点都有种子和胚,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
不同点有无胚乳无有子叶数量2片1片子叶作用贮藏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转运胚乳中的营养物质3.种子植物的两大类群(1)裸子植物菜豆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②代表:苏铁、银杏、红豆杉、侧柏、雪松等。
(2)种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①特点: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六大器官俱全。
②代表:椰子、桃、水稻、葡萄、菊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考点一:种子的萌发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做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小结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539f4b33687e21af45a92c.png)
5、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并且促进了生物圈中 的水循环。因为绿色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中90% 以上都通过蒸腾作用由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 中了。 意义:对植物体本身,夏天可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产生的蒸腾拉力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 收和运输;在水循环中,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 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影响因素:温度、大气湿度、风速等。
6、呼吸作用
是生物共同特征。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释放出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动力。所 有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所有生物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场所 是线粒体。 影响因素:温度、水分、氧气等。
有机物+氧
(储能)
二氧化碳+水+能量
7、合作用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小结
1、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存部位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两片子叶中,如菜豆、大豆、 花生、南瓜子等;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乳中,如玉米、小麦、水稻 等。
2、种子的结构和胚的结构: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胚都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胚由受 精卵发育而成,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 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同时释放氧气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 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意义: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还为他们提供了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维持生物 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的作用。 条件:光;场所:叶绿体;部位:主要是叶片, 其次是含叶绿体的其它部位。 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影响因素:二氧化碳的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等。
场所
条件 原料
叶绿体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b1591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d.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而获取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使生物圈的空气中的碳、氧平衡。
2、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3、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
4、分泌抗生素,杀死空气中的病原菌。
三、天然的“蓄水池”:
1、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2、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从而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a0a9307680203d8cf2f247e.png)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详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因此,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一朵单性花的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花柄或花被 B.花被或花冠 C.花冠或花瓣 D.雌蕊或雄蕊【答案】D【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有:①花药(内有花粉)、②花丝、③花瓣(组成花冠)、④萼片(组成花萼)、⑤柱头、⑥花柱、⑦花柄、⑧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⑨花托,其中①②合称雄蕊,⑤⑥⑧合称雌蕊。
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首先必须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为:传粉与受精,而发育情况为,可见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故选D。
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A.花瓣B.花萼C.花蕊D.雌蕊【答案】C【分析】花的结构如图:【详解】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花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
2016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
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如:满江红、贯众)
、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
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组织、叶肉(叶绿体)—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徒手切片法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3
3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3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3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场所、能量变化
3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③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④提供氧气
3、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36、演示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7、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38、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构建植物体:a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DNA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成分)b从器官水平(种子、萝卜和红薯的根、马铃薯的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9、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说明:呼吸时放热、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时消耗氧气。
40、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41、呼吸作用的部位:线粒体
4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
4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二氧化碳(低温、少氧、多二氧化碳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同时要联系x疆的哈密瓜为什么甜)
4、植被的概念: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
46、植被的类型:荒漠、草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47、郑州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
48、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16、%),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49、我国于1984年和198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力求是我国对植物资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