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__第三章 婴儿的生理发展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1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 .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4 .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模式。
5、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3.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l.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学时数分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概念及学前儿童观2.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任务。
3.了解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前儿童概念难点: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1.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2.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1.三个基本关系的问题2.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宽泛的研究方法2.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2.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学前教育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儿童的年龄范围是指()A.0~14岁B.3~18岁C.0~18岁D.0~12岁【解析】C 一般来讲心理学中将0~18岁的个体称为儿童。
本章对儿童的理解主要采取的是心理学的界定。
2.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个体差异性B.整体性C.连续性与阶段性D.方向性和顺序性【解析】D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从心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看,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为其他认知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3.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是()A.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B.1~3岁婴儿期;3~7岁幼儿期C.0~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D.1~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解析】C我国学者通常认为0~3 岁属于婴儿期;3至六七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
4.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顺序性B.连续性C.阶段性D.整体性【解析】B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
5.幼儿能够完成某项活动,会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整体性C.顺序性D.个体差异性【解析】B儿童各种心理因素如情绪、认知、社会性等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某一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
因为某项活动的完成情况,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体现了不同因素之间联系的整体性。
6.下列关于儿童个体差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B.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相同的C.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D.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解析】B发展速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 张丹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张丹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张丹枫是该学科领域的一位著名学者。
以下是张丹枫一个关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的示例:
一、绪论
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学前儿童生理发展
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2.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营养
3.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
三、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1. 感知觉发展
2. 记忆发展
3. 思维发展
4. 语言发展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1. 情感发展
2. 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3. 道德发展
4. 自我意识发展
五、学前儿童个性与心理健康
1. 个性发展
2. 气质与性格发展
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心理指导
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学前儿童心理指导
七、学前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
1. 学前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八、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1. 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 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最后,敬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张丹枫关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的示例,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学前教育学 课件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开展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 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二
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三
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1 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制约作用
学前教育的性质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2 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开展的影响作用
①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 开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第二节 儿童的开展
二、影响儿童开展的因素——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现代儿童开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开展自始至终都是一 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 选择,成为主体的反响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开展产生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 的主体。
教育对儿童开展的影响意义,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 儿童选择的范围,并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外在环境因素对自 身的价值。但是教育只是帮助儿童作出选择,却不能代替他 们做出选择。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问题
第三章 儿童观与儿童开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观
一 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二
儿童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
第一节 学前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儿童是“小大人〞
儿童是“有罪的〞
儿童是“白板〞
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花草树木〞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第一节 学前儿童观
初创阶段
▪ 18世纪---20世纪前半 期,学前教 育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科 学
开展阶段
▪ 二十世纪中 叶以后至现 在
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
学前教育学 教材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0-6岁)为对象的教育。
学前教育包括两个阶段的教育:婴儿教育阶段(0-3岁)和幼儿教育阶段(3-6岁)。
学前教育按其实施场所又可以分为:家庭中的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教育(也即组织化了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概念、命题、历史发展轨迹和理论的学科。
其目的是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和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使学龄前儿童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其特征(一)学前家庭教育学前家庭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家庭的产生。
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家庭之后,就有儿童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极大的。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1.领先性: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生活环境2.长久性:家庭教育陪伴着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3.单独性: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个体4.随意性:家庭教育的形式和质量受施教者的水平和意愿影响5.随即性:家庭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是一种生活化的随时随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二)学前社会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
1.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1)群体性:学前设施面向众多儿童,不是针对单个个体进行(2)目标性:有明确培养目标的指引(3)计划性:教育的实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4)多样性:实施教育的机构具有多样性2.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托儿所托儿所具有教育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双重性质。
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社会教育机构,全天开放。
我国的托儿所主要是为1岁以上的儿童进行服务的。
班容量在30名儿童左右,有保育员2名,并且保育员受到的专业训练较少。
(2)幼儿园幼儿园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通常所说的“保教结合”。
幼儿园是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社会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是以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原理、方法和效果为核心内容的学科。
本文将按照学前教育学的各章节内容,从儿童发展、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课程和教学等多个方面,介绍学前教育学的重点内容。
一、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学前教育学中,研究儿童发展的重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理发展主要研究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方面的变化。
心理发展则关注儿童认知、语言、情绪等心理能力的发展。
社会发展研究的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社会化过程。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父母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条件等。
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研究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该领域关注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涉及到儿童的情绪管理、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研究。
四、课程和教学课程和教学是学前教育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儿童课程和教学的主要关注点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的编写和评价等方面。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也是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之一。
总结:学前教育学涵盖了儿童发展、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以及课程和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对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各章节重点内容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学前教育的幼儿发展与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的幼儿发展与发展心理学一、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学前教育在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
二、身心发展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经历着一系列阶段。
在出生后的早期,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经验来与周围世界进行交互。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加复杂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学前教育要充分理解不同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活动。
三、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幼儿发展的核心。
在3至6岁的学前期,幼儿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建立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概念。
通过观察、探索、形成观念和记忆,幼儿逐渐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框架。
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多样的学习经验,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四、语言发展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应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
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幼儿逐渐掌握语言的基本内容和规则。
除了学会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语言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学前教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和互动。
五、社会与情感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社会与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中,幼儿有机会与同伴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和相互合作。
通过社交活动,幼儿学会与他人共处,发展适应他人的能力。
同时,学前教育也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管理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六、身体与运动发展幼儿的身体与运动发展对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身体、发展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
学前教育中应提供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他们的身体与运动发展。
七、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幼儿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1
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1学前心理学部分要点梳理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本文将从儿童的身心发展、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梳理学前心理学的重要要点。
一、儿童的身心发展1.生理发展:学前儿童身体器官逐渐成熟,如大脑、视听器官等,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2.感知运动发展:学龄前儿童在感知方面逐渐形成空间、时间、颜色等概念,动作协调性也得到提高。
3.语言发展:儿童逐渐发展出听、说、读、写的能力,开始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二、个体差异1.遗传差异:儿童的智力、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遗传影响,不同基因对儿童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2.环境差异:儿童在成长环境中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因素会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父母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
三、认知发展1.感知和运动:学前儿童通过感知器官对世界进行观察和认知,发展出了一定的感知技能和运动协调能力。
2.注意力和记忆: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可以关注和记住重要信息。
3.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逐渐从具体、操作性思维向抽象、符号思维过渡,开始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情绪管理1.情绪表达:学前儿童在感受到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时,通过言语、表情和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情绪表达。
2.情绪调节:学前儿童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控制愤怒、表达快乐等,在社交互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
五、社会交往1.同伴关系:学前儿童进入幼儿园后,开始与同伴进行交往,发展了友谊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2.家长教育: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社会交往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综上所述,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学科,涉及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学前心理学的要点,利于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观,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学生问题。
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有所理解,为后续的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三、先行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原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程难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理论解释;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研究设计及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3)发展心理学的进展。
2.重、难点提示(1) 教学重点:发展心理学的进展;(2) 教学难点: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种系心理的发展。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2)教学难点: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2学时)1.教学内容(1)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2)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4)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5)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第三章_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二、 儿童心理的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
第三章第二节完
返回
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1)视觉的发育 (2)听觉的发育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触摸觉的发育 (5)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观点
返回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一、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个人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在种系遗传
的基因控制下就会按一定顺序发展成长,所以每个人的 身心发展的顺序、发展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总是 大体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不同的社会生活 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就会 有差异,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返回
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
天性――教养之争
1、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 (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3)笛卡尔
2、环境决定论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2)洛克的白板说 (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 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返回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身 心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 ❖ 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 ❖ 第四节 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
(学前教育学)第3章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口欲含合型性格——吃、喝、抽烟、接吻 口欲施虐型性格——咬指甲、咬铅笔、讽刺、挖苦
肛门期(1—3岁)
此时期的动欲区在肛门,婴儿进行大小便时体验到愉快,而父母 施行的便溺训练,使其养成使用厕所的习惯,孩子开始往往表现反抗, 以后形成习惯,动欲区便从肛门区转移。
四、儿童的权利
(一)儿童权利的提出和发展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文件中指出儿童因身心尚未 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及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 这是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 1959年第十四届联合国大会在《日内瓦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为内容的基 础上,通过了新的《儿童权利宣言》,该宣言的通过使儿童权利的观念更加深入 人心,为后来人们关注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群众基 础。 1978年三十三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波兰的亚当·罗帕萨教授倡议起草 “儿童权利公约”。 1979年联合国又发起了“国际儿童年”,继承并发展了联合国大会于 1959年提出的儿童权利的基本思想。 1989年11月20日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儿童权利公约》,于1990年9月2日正 式生效。
第二节 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概述
1.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 变与质变的过程。具体来说,儿童的生埋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形 态的增长)、发育(功能的成熟),如身高、体重等身体外部形态的变 化和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 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渐完善。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过程各种技能的发 展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如感觉、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性格 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完善。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既有一定的相对 独立性,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同 时心理发展对儿童身体的发展有相应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为专业必修课。
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师观;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必需的基本技能,初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准绳,融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相关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高职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以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增加实践活动分析,强化实践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形成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学习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2.熟悉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能力目标:1.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解决实际问题;2.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基础;3.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能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为理论指导,科学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素质目标:1.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尊重、理解、认同、公平对待每一个儿童,认真观察每一个儿童,发现儿童发展规律,引导儿童成长;2.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四心”(爱心、耐心、细心、关心),树立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的职业理想。
三、课程内容安排四、教学条件(一)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采用案例法、情景法、探究法等教学模式,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1.案例教学法充分考虑同学的特点,实行案例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学的真实情况,切实的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本章课后思考: 识记:儿童发展。 理解领会: 1、儿童发展观 2、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儿
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3、儿童牙齿的生长
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视觉
嗅 觉
听觉
味觉
触 摸 觉
(二) 儿童心理的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
3、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讨论:
儿童发展源自遗传还 是环境呢?
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 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
被研究者 血缘关系 水平 0 0 0.5 0.5 0.5 0.5 生活在 同一家庭 0.23 0.20 0.50 0.49 0.53 0.53 0.40 生活在 不同家庭 -0.01
(2)幼儿期则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启蒙时期
四、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
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我们认为学
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
展的必要条件。 1、环境(教育)促进胎儿的发展 2、环境(教育)促进新生儿的发展 3、环境和教育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
2、儿童是“有罪的”
修道院长说:我们竭尽全力责备他们,从 早到晚都打他们,可是我却看不见有什么进步。 安塞姆问道:那么他们怎样成长呢? 修道院长回答说:就像许多牲口那样又呆 又笨。 安塞姆说:一个著名的教育制度却正在把 人变成牲口。… …这些可怜的孩子交给你了, 你就应该帮助他们成长,使他们思想成熟,但 是,如果不给他们自由,其身心发展必遭挫 折… …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通过活动发展
学前教育学ch3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学前教育和其它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3、正确理解儿童观、教育观。
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
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他要素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教育对像是学前儿童。
学前教育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教育与儿童发展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本章中只着重研究以下两个问题:学前教育在儿童在儿童发展中作用和学前教育应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
1、儿童发展概念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身体的发展指儿童机体温表正常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儿童年龄愈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互影响愈大。
2、各因素对儿童发展中的影响儿童是怎样发展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因素,遗传?还是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还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对黎童发展这些根本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论,有这种不同的理论。
(一)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遗传现像是由于染色体中基因的组成部分及其排组合特点所形成的,它是储藏、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
这些成千上万的基因在人的遗传素质中丰收重要作用。
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体形、皮肤及五官的个人特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首先,遗传素质提供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儿童发展总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是以遗传素质的特点及成熟程度为基础。
第二,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
儿童的智力、才能、个性是有个别差异的,这些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
(二)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特殊重要作用一切生物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不能离开环境。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9.2课后习题详 解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 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 详解
12.1复习笔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2课后习题 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 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1课后习题 详解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 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心理学
儿童
习题
心理
儿童
新生儿
笔记
教材
内容 复习
发生
陈帼眉
笔记
婴儿
习题
情感
发展
情绪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考生,也可供各 大院校学习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 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 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 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 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 材配套的复习资料。陈帼眉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学前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作为这 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学 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 料对配套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部分章节增加了对原书重 点内容改编而成的习题和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第二章:婴儿期心理发展2.1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特点了解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对后期学习的影响2.2 婴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婴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婴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三章:幼儿期心理发展3.1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幼儿期的思维、语言和学习能力发展了解幼儿期的认知特点和对教育的启示3.2 幼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幼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幼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四章: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4.1 个性发展概述了解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4.2 社会性发展概述理解社会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5.1 心理健康概述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掌握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5.2 心理障碍概述理解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识别和处理心理障碍的方法第六章:感知与注意力发展6.1 感知觉概述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与教育意义6.2 视觉与听觉发展探讨视觉与听觉的发展过程分析视觉与听觉对幼儿认知的影响6.3 注意力的发展认识注意力及其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教育策略第七章:语言发展7.1 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理解语言发展的重要性7.2 语音、词汇与句子发展探讨语音、词汇与句子的发展过程分析语言发展对幼儿认知的影响7.3 语言教育与促进掌握语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第八章:认知发展8.1 思维发展理解思维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策略8.2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探讨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8.3 智力发展与评估掌握智力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智力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九章:情绪与情感发展9.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理论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定义与区别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9.2 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探讨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幼儿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能力的策略9.3 情绪教育与心理健康理解情绪教育的目标与方法探讨情绪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十章: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10.1 亲子关系概述理解亲子关系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10.2 家庭教育概述探讨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分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0.3 家庭教育策略与案例分析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以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第十一章:同伴关系与社交发展11.1 同伴关系的形成与特点理解同伴关系的定义和发展阶段掌握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1.2 社交技能的发展探讨社交技能的培养和重要性分析社交技能对幼儿适应环境的作用11.3 同伴冲突与解决策略认识同伴冲突的类型和原因掌握解决同伴冲突的有效方法第十二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2.1 道德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12.2 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实践原则分析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12.3 道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掌握道德教育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道德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第十三章:游戏与学习13.1 游戏理论概述理解游戏的意义和功能掌握游戏发展的心理理论13.2 学习理论概述探讨学习的类型和过程分析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3.3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认识游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掌握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与发展14.1 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与分类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常见类型和特点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14.2 智力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探讨智力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和表现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方法14.3 语言障碍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认识语言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和影响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方法第十五章: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5.1 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未来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5.2 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讨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实施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方法15.3 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素养与培养理解学前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探讨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培养和教育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意义;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策略。
婴幼儿生理发展
婴幼儿生理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婴幼儿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期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生理发展经历着许多关键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生理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体格发展、感官发展、大脑发展以及运动控制等。
一、体格发展婴幼儿的体格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在生命开始的阶段就会经历快速的生长和变化。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头围也会逐渐增大。
此外,他们的内脏器官、骨骼和肌肉也在逐渐成熟和发展。
婴幼儿的体格发展与其饮食、营养摄入以及运动活动密切相关。
二、感官发展婴幼儿期是感官发展迅速的阶段。
婴幼儿在出生后就能够感知和反应到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
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逐渐发展,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环境对婴幼儿的刺激和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有助于促进感官系统的正常发展。
三、大脑发展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是整个生命早期发展过程中最快的阶段之一。
他们的大脑皮层开始发育,并且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在不断增多。
大脑的发育对于婴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运动控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积极的亲子互动来促进婴幼儿大脑的正常发展。
四、运动控制婴幼儿的运动控制能力在出生后不断发展。
他们从最初的抓握和运动局限性逐渐学会掌握头部的平衡、翻身、坐立、爬行、站立以及行走等动作。
这些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婴幼儿的肌肉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婴幼儿的运动控制发展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父母的支持和引导对于促进婴幼儿的运动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婴幼儿生理发展在体格、感官、大脑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经历着关键的变化和发展。
父母在婴幼儿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给予婴幼儿充分的关注、照顾和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促进他们更全面、健康和积极地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婴幼儿期的重要性,并为他们的生理发展提供适当的照料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乳儿期和学步儿期的运动机能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1、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二)生长发育的特征 1、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 2、身体结构上的变化 3、身体生长的长期趋势
第二节 脑与脑功能的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脑发育 (一)神经元的发育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二、乳儿和学步儿的脑发育 (一)神经元和大脑皮层的发育 1、神经元的发育 2、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
(二)新生儿期的感觉发展 1、视觉探索 2、颜色视觉 3、听觉发展 4、味觉发展 5、嗅觉发展 6、触觉发展
二、乳儿和学步儿的知觉发展 1、颜色知觉的发展 2、婴儿的形状知觉的发展 3、对音乐的感知
第四节 运动机能的发展
一、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反射运动 (一)胎儿期的活动发展 1、胎儿的探索活动进程 2、胎儿的反射性运动
约6个月时,下肢能较好地支持身体,8个月左右扶之能站立片刻,11个月时能扶床站起或被 扶着向前走。组成小儿骨盆的髋骨都不够成熟,关节韧带松弛,关节囊较浅,故易发生脱臼。 这时如果过早让其行走,使婴儿较软的骨骼过早地承担身体重量,会影响骨盆及肢骨正常形 状的形成,不利于婴儿脊柱正常生理弯曲的发育,也不利于其正常步态的养成。婴儿的肌纤 维较细,蛋白质和无机盐少,水分多,易疲劳,而学走步时需要一定的肌群处于紧张状态, 更易疲劳。
1岁左右,是孩子学走路的时期,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3、婴儿手的动作发展 婴儿双手动作发展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1)本能的抓握 2)手眼协调 空间判断 五指配合 多种途径 3)动作逐渐灵活 3岁前婴儿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4、精细动作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发展(范存仁) 婴儿运动机能的发展对社会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 婴儿习得一项新的技能不仅是变化的产物,还是未来发展的促成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3岁前学前儿童全身动作发展顺序 婴儿运动发展与生理性生长发育的趋势 1)从头至尾趋势 2)从近至远趋势
2、婴儿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 婴儿运动机能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1-3岁学前儿童行走动作发展顺序
让婴儿过早学走步好不好
新生儿的骨骼早在胚胎时期就有了基础,但主要是由软骨组织组成。婴幼儿骨的成分巾,含 无机盐少,有机盐多,因而比较柔韧有弹性,易于变形。正常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 胸曲、腰曲、骶曲。新生儿几乎没有生理弯曲,直到以后随着独立支持头部,独立坐起,独 立行走时才形成颈曲、胸曲和腰曲。
因素。 运动机能、情感性和社会性能力、认知和语言等得到共同发展,
并相互支持。
由表4-3和4-4可以看出:
婴儿子的动作的发展有一定顺序和规律,但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 等速前进的,而是有明显的阶段性。
儿童在出生第一年和第三年,手的动作发展比较快,而第二年却比 较慢。第二年的“慢”不是消极的,它巩固了前一年拇指和食指的联 合动作,而为第三年的发展穿脱鞋袜、穿脱衣服、堆积术、折纸、 手画、串珠等等动作做好了准备。
(二)婴儿的大脑发育特点 1、脑发育的敏感期 2、大脑的可塑性 3、大脑的偏侧优势
第三节 感知觉的发展
一、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感觉发展 (一)胎儿期的感觉发展 1、触觉的发展 2、味觉的发展 3、嗅觉的发展 4、听觉的发展 5、视觉的发展 6、痛觉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
第二部分 0-3岁婴儿的心理发展
第三章 婴儿的生理发展
婴儿生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胎儿期 新生儿期(0-1个月) 乳儿期(1-12个月) 学步儿期(13-36个月) 何谓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 生长发育 脑及脑功能发展 感知觉发展 运动机能发展
第一节 身体的生长发育
一、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身体生长发育 (一)胎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1、胎儿的产生 2、胎儿的发展阶段 3、胎儿发展的敏感期
(二)新生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身高 体重 头围 脑重
二、乳儿期和学步儿期的身体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 1、身体生长发育的原则和规律 “头尾发展”原则 2、身体系统发展的不同步性
思考题
1、婴儿在身体发展过程中遵循哪些原则? 2、如何理解婴儿脑发育中的敏感期? 3、如何利用婴儿大脑的可塑性来进行早期教育?4、婴儿的视觉探索特点是什么? 5、新生儿的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内部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