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知识讲解
标准心包穿刺术
标准心包穿刺术
简介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用于获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以进行诊断或治疗。
它是通过在胸壁上特定位置穿刺进入心包腔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消毒手术区域,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巾包裹工具。
2. 定位:使用超声波成像等技术辅助定位心脏位置,特别是心包位置。
3.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疼痛。
4. 引导针穿刺:将引导针插入胸壁并引导到心包腔内。
5. 穿刺:在引导针引导下,使用针刺穿刺心包,并及时确认是否进入心包腔。
6. 抽取样本:通过穿刺针抽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将其收集到合适的中。
7. 结束操作:拔出针头,为穿刺点贴上敷料,观察患者有无不
适反应。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
- 在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 抽取样本后,应及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
-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小感染的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
- 感染:穿刺操作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血肿:穿刺针头插入心包腔时,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出血。
- 心律失常:穿刺操作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刺激,引发心
律失常。
结论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
在进行该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需要进行心包腔内液体样本的诊断或治疗,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心包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心包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技术是指用空心针穿入心包腔,抽取心包腔内液体,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查找病原、解除压迫症状、排脓、进行药物治疗。
心包穿刺术在心脏破裂的诊断及缓解心脏压塞危及病情方面有重要意义,并能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或缓解大量心包积液引起的心脏压塞症状。
其目的是协助诊断,如了解心包积液性质,确定病因,结合智血流动办学检查可确定部分静脉压增高原因;用于治疗,如放液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心包内注射药物等。
【操作评估】1.评估患者无心包穿刺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症:①帮助诊断,明确积液的性质及其病因。
②缓解大量心包积液引起的心脏压塞症状。
③化脓性心包炎急需穿刺排脓者。
④向心包内注入药物。
(2)禁忌证:①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②风湿性心包炎。
2.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符合穿刺技术要求,调节室温,遮挡患者,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损伤及感染,清洁局部皮肤。
3. 评估用物用物是否准备齐全,符合无菌要求,心包穿刺包(针栓按有胶管的胸腔穿刺针、5mL和50mL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孔巾、纱布等)、手套、局部麻醉药、抢救车全套用物、标本检查试管、消毒用物一套、胶布或敷贴。
4. 操作者自身评估着装整洁符合无菌要求,熟练技术操作规程。
5. 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争取患者主动配合,同时教会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配合注意点。
(2)胸部X线片、超声检查以了解积液情况,心电图检查,测血压,术前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实施步骤】1.核对医嘱,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性质、诊断,再次做好解释工作。
2. 患者取半坐位,常规消毒皮肤2次,待干,铺无菌孔巾。
3. 确定穿刺部位,一般穿刺点为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1~2cm,疑为感染性心包炎者选剑突与左肋缘交角进针,选择正确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4. 戴手套,打开穿刺包,2%利多卡因或2%普鲁卡因(须做过敏试验)局部麻醉至心包壁层,穿刺针尾套有橡皮管,用血管钳夹闭。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
完整版)心包穿刺技术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操作规程目的:本文介绍心包穿刺术的操作规程。
心包穿刺术可以穿刺心包放液,解除心包填塞,对心包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同时,也可以心包内注入药物用于治疗。
适应症:1.确定心包积液性质;2.解除心包填塞;3.心包积脓的治疗;4.心包开窗的术前判断。
禁忌症: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用物准备: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一套、心包穿刺包1个(内含:心包穿刺导管、套件含穿刺针、导丝、止血钳2把、纱布数块、孔巾1块、弯盘1个),50ml、10ml、2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治疗碗一个、量杯一个、无菌手套2副、试管数支、心电监护仪及心肺复苏器械。
2.药品准备:需备心肺复苏药物,阿托品、多巴胺、局麻药,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1.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决定穿刺部位及估计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施术。
2.选择适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3.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①心前区穿刺,于左第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
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立即充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②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
其余操作同上。
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
2.术中严密心电、血压监护。
3.抽液速度宜缓慢,防止空气进入心包内。
4.首次抽液量以100ml左右为妥,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以免抽液过多引起心脏急性扩张。
心包穿刺技术
适应症:原因不明的大量心包积液,有心脏压塞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者。
禁忌证:以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量少的病人。
方法:1、体位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清洁巾盖住面部。
2、选取穿刺点,仔细扣出心浊音界,选好穿刺点。
目前,多在穿刺术前采用心脏超声定位,决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进针距离。
通常采用的穿刺点为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或心尖部内侧。
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持穿刺针穿刺。
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度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
选择心尖部进针时,根据横膈位置高低,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左右进针,应使针自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
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确定穿刺点位置及穿刺方向。
穿刺过程中感觉到针尖抵抗感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如针尖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
5、术者确认穿刺针进入心包腔后,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并固定其深度,并沿穿刺针腔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扩张管扩张皮肤。
沿导丝置入引流管,退出导丝,根据引流效果,适当调整引流管角度及深度,以保证引流通畅。
6、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缓慢引流,记录引流的液体量,并取一定量的标本送检。
7、根据病情需要决定引流管保持时间。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3、术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
穿刺半小时前可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30m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第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200ml,重复抽液可逐渐增至300-500ml。
抽液速度要慢,如过多过快,会使大量血液回心而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
7、取下空针前应夹闭引流管,以防止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人民医院心包穿刺术诊疗规范
人民医院心包穿刺术诊疗规范【适应症】心包穿刺术常用于判定心包积液的性质与致病原因,外伤、心包或心内手术后、感染、肿瘤、尿毒症等病因所致的急慢性心包腔积液,特别是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时,均是做心包穿刺的指征。
【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器械准备⑴心包穿刺包1个,或50ml注射器1个。
⑵细菌培养瓶3个。
⑶5~10ml注射器2个。
⑷心电图机、消毒短吻鳄鱼钳2个,适当长度连接导丝。
⑸消毒物品和急救物品。
2、患者准备⑴术前查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
⑵术前、术中进行心电监护。
3、选择穿刺部位⑴患者取仰卧位,仔细叩诊心浊音界,最好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点。
⑵穿刺部位一般选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曼谷以内1.0~2.0cm处,也可在剑突与左肋缘交界处进针。
⑶通过X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穿刺点。
4、穿刺步骤⑴患者取仰卧们、上身抬高10°~20°。
⑵选择好穿刺点,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⑶取心包穿刺针或50ml注射器,于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以内约1cm 处进针时,由下向上、内、后方向进针;在剑突左缘穿刺时,针头向上、左与额面及矢状面分别成30~45°进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
当针头穿过心包时,术者会有一种抵抗力突然消失的感觉,此时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便会有液体流出。
⑷在进针过程中应密切监护心电变化,若ST段突然升高、期前收缩频频出现或T波突然倒置,说明针尖忆触及心肌,应略后退再抽吸。
⑸抽出液体若为血性,应放于清洁试管内观察10min,若液体静置不凝固,则证明为心包内液体;如血液凝固,则证明血液来自心腔,应停止吸引并监护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⑹将抽出的液体送常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细菌及病毒培养。
⑺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3~5min,消毒穿刺点,无菌纱布覆盖。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
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心包疾病或进行心包腔内操作的重要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下面是心包穿刺术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术后处理等。
一、术前准备1. 清点所需器械和药品,确保齐全,包括消毒剂、麻醉药物、穿刺针、引流管等。
2. 为患者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检查患者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麻醉药物和消毒剂。
4.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记录基础生命体征。
5. 安置患者的卧床位,保持患者的舒适和稳定。
6. 为患者进行静脉麻醉,静脉麻醉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和麻醉医生的推荐来确定。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处于平卧位,暴露心前区,清洗和消毒皮肤。
消毒可采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的时间应达到30秒以上。
2. 将穿刺器械放入消毒溶液中浸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3. 术者穿戴手套、口罩、帽子和无菌衣物,同时保持操作区域干净。
4. 术者用无菌巾覆盖术区,露出穿刺点。
5. 在穿刺点处进行局部麻醉,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或冷冻麻醉的方法。
6. 在穿刺点上插入无菌针头,逐渐引导到心包腔内,同时向患者询问有无剧痛或异常感觉。
7. 当针头进入心包腔后,将针头与引流管连接并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引流。
注意观察引流的性状,如颜色、量等。
8. 在引流过程中,慢慢抽取穿刺针,保持引流管稳固,并维持引流畅通。
9. 操作结束后,仔细检查穿刺点是否有出血,如果出血较多,需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10. 将穿刺器械进行正确清洁和消毒,以备后续使用。
三、术后处理1. 记录术中操作过程、引流情况和使用药物的时间和剂量等。
2. 根据术后引流情况、患者病情和医生判断,决定是否保留引流管。
3. 观察患者术后反应,包括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记录。
4. 根据医生判断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留观或继续治疗。
5. 对患者进行术后指导,包括休息、饮食、药物使用等,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心包穿剌术操作规范
心包穿剌术一、适应症1、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及病因诊断。
2、大量心包积液伴有心包填塞时,进行心包减压。
3、化脓性心包积液时,穿剌排脓、冲洗、注药等。
二、准备工作1、操作者首先核对病人,了解病情。
2、耐心向病人解释心包穿剌的必要性,消除紧张,要求病人配合,在操作中避免用力咳嗽或深呼吸。
3、签署有创操作同意书。
4、术前测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5、器械及药品准备:心包穿剌包1个、无菌手套2付、皮肤消毒液(喷雾型)1只、5ml一次性注射器1只(局麻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1只(抽液用),无菌试管多个。
2%利多卡因1支。
6、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三、操作方法1、患者体位:取坐位或半坐位,操作中保持好体位。
2、选择穿剌点,并做好标记:可在心前区左侧第五肋间的心浊音界内侧2cm处,或在剑下区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两个部位作为穿剌点,目前多应用超声定位,选择积液最深且距皮肤最近处作为穿剌点,做好标记。
3、常规皮肤消毒。
4、打开穿剌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检查穿剌针是否通畅。
5、用5ml注射器抽吸2%的利多因数毫升,对穿剌部位逐层进行局麻,并按操作过程进行心包试穿,试穿成功后退针,记住进针路径做为穿剌参考。
6、穿剌:用止血钳夹住穿剌针后的橡皮管防止漏气。
用左手固定穿剌部位皮肤,右手进行穿剌,根据选择的穿剌点部位决定进针方向。
在心前区穿剌时,针尖垂直皮肤剌入,指向脊柱左侧方向缓慢进针;在剑下穿剌时,穿剌针与腹壁成30—40度角,指向左肩方向缓慢进针。
针尖进入心包腔后下部,见到心包积液后停止进针,用左手固定住穿剌针,如触及心脏搏动感立即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
由助手缓慢抽吸,留标本送检。
第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200ml,重复抽液时可逐渐增至300—500ml。
每次完成抽液后一定夹住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7、术毕,拨出针头。
用消毒沙布覆盖。
8、操作结束后再次测量血压、脉搏,观察病情变化。
操作者洗手。
心包穿刺术培训课件-心包穿刺图文
将采样针穿刺心包腔,抽取医用注射器。
操作结束
拔除穿刺器材和引流管,覆盖脱脂棉和
绷带固定穿刺部位,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4
术后观察与护理
监测
休息
术后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等生命
卧床休息6-8小时,避免激烈活动。
体征变化。
洗浴
饮食
手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沐浴或泡澡。
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避免食用刺激性食
熟练掌握诊疗方法和操作技巧。
意禁忌证的判断和处理。
注意由血胸、肺外伤等并发症
的观察和处理。
结论
精细化操作
术前评估
团队协作
心包穿刺术已成为心血管医学的
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操作
在医务人员的密切协作下,将心
重要诊疗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技
的难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包穿刺术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术和医学设备的不断革新,操作
心包穿刺前准备
个人保护
体位选择
监护必需
佩戴口罩、手套。消毒注射部
采用平躺位或半坐位,保证病人
连续监测心电生理和血压,随时
位,使用无菌穿刺器材。
安全舒适并刺操作步骤
1
本地麻醉
对穿刺部位皮肤或黏膜行局部麻醉。
导管置入
2
经穿刺器材引导管,刺穿心包腔,放置
引流管。
3
心包积液采样
物和大量饮酒。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局部出血、感染
•
气胸、气腹、心包填塞
•
误伤心脏及周围血管等
•
其他非预期的并发症
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心包穿刺术注意事项
技术要求高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心包穿刺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通过将穿刺针或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积液来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治疗。
此外,心包穿刺还可以帮助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确定心包炎的病因。
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穿刺部位应该选择离心包最近的位置,并且使用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和部位。
穿刺部位常用的有剑突下和心尖部。
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冠状动脉,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心包穿刺术的适应证包括心脏压塞症状、协助诊断和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禁忌证则包括出血性疾病、感染和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在进行心包穿刺术前,需要进行药品、器械和心脏监护仪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协助确定穿刺部位和进针方向。
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穿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出现并发症。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
3.穿刺针进入心包腔的方法有三种:剑突下穿刺、心尖部穿刺和超声定位穿刺。
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呈30°~45°,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部位进针,沿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沿超声确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进针。
4.进针缓慢,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进入心包腔。
如有心脏搏动撞击针尖感觉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同时固定针体并送入引导钢丝。
观察有无早搏,如有较多早搏,可疑进入心腔。
5.扩张器扩张皮肤,沿钢丝送入单腔或双腔深静脉管。
注意尾端钢丝露头固定,以免钢丝带入。
退出导丝,观察引流效果,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保证引流通畅。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 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
6.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并给予适当处理。
最全配图详解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
概述
LOGO
心 包 穿 刺 术 ( thoracentesis) 是 经 皮 肤 将 穿 刺针穿入心包腔,用于抽取心包腔内积液、积血 ,或心包腔内给药,从而诊断和治疗心包疾病的 临床操作技术。
心包穿刺术适应证
LOGO
1. 诊断性穿刺:用于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 及病原,从而明确病因诊断与病理诊断。
穿刺பைடு நூலகம்位
LOGO
剑突与左侧肋弓缘夹角处,穿刺针与腹壁皮肤成 30°,紧贴胸骨后方进针,指向左肩部,进针深度为 4~8cm,该方法多用于少量及中等量积液,能避开心 脏表面大的冠状动脉和乳内动脉,是较佳途径。
穿刺部位
LOGO
左侧第五或第六肋间心浊音界内侧2cm处,穿刺针 指向内上后方(脊柱方向),进针深度为3~5cm; 该方法多用于大量积液。
穿刺也不应超过200ml,以后可逐次增加到300~500ml 。
5.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 6. 严格遵守“见血即停”原则。抽取的非血性心包积液,
呈鲜红色,抽出即凝,提示损伤心脏,应立即停止抽吸 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7.为了防止合并感染,持续引流时间不宜过长。
并发症
LOGO
1. 穿刺针损伤心脏、大血管致心包积血。 2. 损伤心脏并发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3. 麻醉不充分因疼痛致神经反射性休克。 4. 化脓性心包炎穿刺后引起胸膜感染。 5. 一次大量抽取积液导致回心血量骤增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5.开放静脉通路。 6.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及方法,解除紧张情绪。 7.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超声检查
LOGO
少量心包积液:﹤100ml,液性暗区位于房室沟 , 未达到心尖部,液性暗区最大距离﹤1cm;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常用于判断积液的性质与病原体,抽液可缓解心包填塞所形成的压迫;化脓性心包炎时可穿刺排脓、给药。
【适应证】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及病因。
大量心包积液时,穿刺放液以减轻心脏压塞。
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
【禁忌证】心包积液尚未证实;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方法】1.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手术巾盖住面部。
仔细叩出心脏浊音界,选好穿刺点,并用手术标记笔进行标记。
常取心尖部穿刺点,根据膈位置高低而定,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 处;也可以在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进针。
2.常规局部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用2%利多卡因行自皮肤到心包壁层的局部麻醉。
3.将心包穿刺针的胶管用止血钳夹住尾端,由原麻醉点刺入皮肤至皮下。
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头由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在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进针时,应使针头与腹壁保持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
穿刺针尖接近心包壁层时,安上注射器并抽成负压,边进针边抽,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或抽出液体时,则表示已穿过心包壁层进入心包腔。
如感到心脏搏动而引起震动,此时应稍退针,避免划伤心脏。
助手应立即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的针体以固定深度。
术者将注射器套于针尾的橡皮管上,然后松开夹闭橡皮管的止血钳,缓慢抽出液体,准确记录液量,送检。
如果作细菌培养,应用灭菌试管留取。
同时可用穿刺针给药。
4.操作完毕后拔针,覆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术前应向患者讲明穿刺目的和必要性,消除紧张情绪和顾虑,且应嘱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如需要,可在术前半小时口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30mg。
2.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因心包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或指导,且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3.术前应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确定液性暗区大小和穿刺部位,然后选液性暗区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
配图详解心包穿刺术
禁忌证
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 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4. 主动脉夹层破裂入心包是心包引流的禁忌!
术前准备
1.药品,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2G套管针、胸
穿刺部位
剑突与左侧肋弓缘夹角处,穿刺针与腹壁皮肤成 30°,紧贴胸骨后方进针,指向左肩部,进针深度为 4~8cm,该方法多用于少量及中等量积液,能避开心 脏表面大的冠状动脉和乳内动脉,是较佳途径。
穿刺部位
左侧第五或第六肋间心浊音界内侧2cm处,穿刺针 指向内上后方(脊柱方向),进针深度为3~5cm; 该方法多用于大量积液。
(4)缓慢进针,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进 入心包腔,感到心脏搏动撞击针尖时,应稍退针少许,以 免划伤心脏,同时固定针体;若达到测量的深度,仍无液 体流出可退针至皮下,略改变穿刺方向后再试
(5)进入心包腔后,助手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 放开钳夹处,缓慢抽液,当针管吸满后,取下针 管前,应先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记录抽液量,留标本送检。如果使用的是套管 针,在确认有心包积液流出后,一边退出针芯, 一边送进套管。固定套管,接注射器,缓慢抽取 积液。记录抽液量,留标本送检。
心包穿刺的操作方法
心包穿刺的操作方法心包穿刺(pericardiocentesis)是一种紧急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心包填塞等紧急情况。
在进行心包穿刺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准备好所需的器材。
一、评估患者病情:1. 患者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有关心脏病、手术史等相关信息。
2. 观察症状:查看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窒息感或低血压等症状。
3. 生命体征检查:测量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二、准备所需器材:1. 手术包:准备好无菌手术包,其中包括穿刺针、导管、注射器、消毒剂等。
2. 心电监护:准备好心电监护设备,以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3. 无菌手套和面罩: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以保持操作过程的无菌环境。
三、准备心包穿刺位置:1. 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第五肋间心脏剑突连线的左缘作为穿刺点。
2. 消毒皮肤: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穿刺点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镇痛:依据需要,可以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四、进行心包穿刺:1. 向心脏导向穿刺:以15-30的角度插入穿刺针,将其指向心脏方向。
顺着途径穿刺针刺入胸廓,在一侧第五肋间心脏剑突连线处完成穿刺。
2. 固定穿刺针:一旦穿过胸廓,将穿刺针固定在胸廓上,以保持稳定。
3. 引流心包积液:通过穿刺针插入心脏腔,将心包积液引流出体外。
可以使用连接在穿刺针上的导管和注射器,以便于控制和监测引流过程。
4. 监测心电图:在引流心包积液的同时,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以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等病情变化。
5. 引流完毕:当心包积液引流完毕后,将导管关闭,并进行密封。
6. 固定导管:将导管用带子或胶布固定在患者体表上,以保持导管的稳固。
7. 采集样本:取少量心包积液作细菌、病毒、细胞学及生化学检查,以确定病因。
8. 术后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电图和呼吸情况,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并发症。
五、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确保穿刺点位无大血管,尤其是无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存在。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疾病的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适应证(1)急性心脏压塞或大量心包积液。
(2)病因未明的心包积液的诊断。
(3)心包腔内注射药物。
二、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低于50X 109/L。
(2)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
(3)病人不能配合。
三、操作方法(1)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2)部位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亦可在第5肋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cm左右。
(3)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
(4)术者持针穿刺。
助手用血管钳夹住与其连接的导液橡皮管,剑突下进针,针体与腹壁成30°~ 40°角,针尖指向左肩;心尖部进针,针尖指向右肩。
避开肋骨下缘,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示针已穿透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应稍退针,以免划伤心脏。
此时,松开血管钳,缓慢抽吸,记液量。
留标本送检。
(5) 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胶布固定。
四、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
(2)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积液的有无、量的大小、穿刺部位等。
在超声指导下穿刺更为准确与安全。
(3)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顾虑,术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可用镇静剂。
必要时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阿托品,预防穿刺心包时的血管迷走反射(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低血压等)。
(4)第1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 200ml,以后可渐增至300~ 500ml,不可过多过快。
(5)为防止误穿人心腔,可用无菌导线连接穿刺针的金属尾端与心电图的胸导联(心电图机必须接地良好)。
穿刺时心电图监测,一旦误穿脏层心包与室壁时,心电图上ST段显著上抬;触及心房时,P-R段显著上抬,此时应立即退针。
若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密切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
(6)术中、术后均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血压、脉搏等变化。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术)【适应证】1.抽液检查,以确定积液性质及病原。
2.大量积液有压塞症状时,放液治疗;化脓性心包炎穿刺排脓。
3.心包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1.出血性疾病。
2.如抽出液体为血液,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压塞征象出现。
【准备工作】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并嘱病人穿刺时勿咳嗽或深呼吸。
2.器械准备:心包穿刺包、手套、治疗盘(棉签、碘酊、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
如需心包腔内注射药物,应同时准备。
【操作方法】1.病人取半卧位。
2.可任选下述三个部位之一穿刺。
(1)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1~2cm处.沿第6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刺人。
如膈肌较低,可以从第6肋间刺人。
此法最常用。
(2)在剑突和左肋弓缘所形成的夹角内,穿刺针与胸壁成30º角,向上穿刺可进人心包腔下部与后部。
(3)如心浊音或心影向右扩大较显著,可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刺人。
此法有伤及乳房内动脉之危险,故需特别谨慎。
3.用碘酊、乙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无菌孔巾。
4.在穿刺点用2%普鲁卡因从皮肤至心包外层做局部麻醉。
5.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右手持无菌纱布包裹的穿刺针,由麻醉部位刺人。
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自下向上,向脊柱并稍向心脏方向缓慢刺人;在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与腹壁成30º~40º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进入心包腔后下部。
待感到针头阻力消失时,则表示已穿过心包外层,并可见针头有与心脏搏动同步的震动,此时应固定穿刺针。
将30mL注射器套于针座的橡皮管上,助手松开橡皮管上的止血钳,缓慢抽吸液体,当针管吸满后,先用钳子将橡皮管夹住,再取下针管以防空气进入。
6.将抽出液体分盛于两个试管中,以供检验。
7.术毕,拔出针头,局部盖消毒纱布后用胶布固定。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一)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认有心包积液,用超声波确定穿刺部位。
2.器械与药物无菌心包穿刺包(与胸腔穿刺包相同)、消毒手套、量筒、容器、1~2%普鲁卡因、及需用的药物等。
(二)操作方法1.体位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
2.穿刺部位有两种进针部位(1)胸骨下穿刺取胸骨剑突与左肋弓交点处为穿刺点。
穿刺方向与腹前壁成45°角,针刺向上、后、中,缓慢推进,边进针边抽吸,至吸出液体时即停止前进,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图13-2-1)。
图13-2-1 心包穿刺术穿刺点(2)心前区穿刺于左第五或第六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针自下向上后方刺入心包腔。
3.操作步骤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乳胶管是否通畅均与胸腔穿刺相同,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学检查。
(三)适应证1.心包炎伴积液需确定病因者。
2.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
(四)禁忌证以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少者不宜进行。
(五)注意事项1.有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理或停止操作。
2.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3.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超过500ml。
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500~1000ml,抽液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4.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包穿刺术的详细操
作步骤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是) 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pericardium effusion用) 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pericardium)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pericarditis)的病因。
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1840年维也纳医师Franz Schuh首次演示了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
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
1. 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给药治疗。
2. 心包穿刺部位可选择剑突下穿刺、心尖部穿刺或超声定位穿刺。
3.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4.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 ml。
5.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适应证
1.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可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
2. 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
3. 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二、禁忌证
1. 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 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 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1. 药品
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 器械
5 ml注射器、50 ml注射器、胸穿包。
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扩皮器、深静脉输液管。
3. 心脏监护仪、除颤器。
4. 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
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
四、操作方法
1. 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上腹部。
应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同时尽量远离、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使用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和部位。
穿刺部位以剑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
2. 消毒
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在穿刺点自皮肤至心包壁层做局部麻醉。
3. 将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进针,具体方法为:①剑突下穿刺: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呈30°~45°,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②心尖部穿刺: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部位进针,沿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③超声定位穿刺:沿超声确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进针。
4. 进针缓慢,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进入心包腔。
有心脏搏动撞击针尖感觉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同时固定针体。
送入引导钢丝。
观察有无早搏,如有较多早搏,可疑进入心腔。
5. 扩张器扩张皮肤,沿钢丝送入单腔或双腔深静脉管。
注意尾端钢丝露头固定,以免钢丝带入。
退出导丝,观察引流效果,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导管的位置,保证引流通畅。
记录导管体表标记,防止脱出或滑入。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 ml,避免抽液过多导致心急性扩张。
6.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面色、心律、心率变化,如有虚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并给予适当处理。
7. 心包引流管拔出,覆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并以胶布固定。
8. 从导管中抽出的液体标本送做常规生化检查、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等检查。
五、并发症及处理
1. 肺损伤、肝损伤最好有超声心动图定位,选择合适的进针部位及方向,避免损
伤周围脏器。
2. 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引起出血选择积液量多的部位,并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术前用超声心动图定位,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同时缓慢进针。
3. 心律失常
穿刺针损伤心肌时,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术中应缓慢进针,注意进针的深度。
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立即后退穿刺针少许,观察心律变化。
4. 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充分消毒,避免感染。
持续心包引流的患者
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六、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证,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穿刺。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2.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嘱其在穿刺过程中不要深呼吸或咳嗽,麻醉及止痛要充分。
3. 穿刺过程中如出现早搏,提示可能碰到了心肌,要及时外撤穿刺针。
4. 引流液有血时,要注意是否凝固,血性心包积液是不凝固的,如果抽出的液体
凝固,则提示损伤了心腔或动脉,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5. 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一般不宜过大。
6. 为了防止合并感染,持续引流时间控制在7天以内。
如果需要长期引流,应考虑行心包开窗术等外科处理。
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积液的病因。
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回心血液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
可使患者症状减轻。
心包穿刺必须在严格无菌下进行,局部应用局部麻醉,穿刺部位可选择胸骨旁及剑突下径路,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心脏及周边组织。
心包穿刺
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