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PPT课件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1)PPT课件
RBD主要的危险是男性和年龄≥50岁,以 及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帕金森、 Lewy小体性痴呆,发作性睡病和卒中。另外, 越来越多的观察到一些药物的诱发作用,尤 其是文拉法辛、5—HT在摄取抑制剂等抗抑 郁剂。特发性的RBD在儿童和女性中似乎少 见。
9
5、病因和病理机制
现有证据提示RBD、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 共核蛋白病变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共 核蛋白病包括一组神经退行性障碍,如帕金 森氏病、Lewy小体性痴呆等,共核蛋白病理 性沉积可能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 受累脑区的退行性变有密切的相关。
18
9、治疗
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小剂量的氯硝西泮对 RBD有明显的效果。每晚口服0.5-2.0为有效 剂量。对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有明显的改 善,有效率达90%,且很少出现耐受和成瘾。 褪黑素也可以使运动明显减少。
19
最近报道多巴胺D2-D3受体激动剂(普拉 克索)可减少运动行为。在撤药时会出现急 性短暂的RBD表现和症状反弹,要特别注意。 另外,对于可能与药物有关的患者,应避免 使用相关药物。
11
RBD和发作性睡病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可以是发作性睡病的一个明显症状,在儿童 还可以是发作性睡病的首发症状;RBD和不 宁腿综合征(RLS)、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PLMS)也常合并出现,提示三者之间也 可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12
6、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关系
目前非常重视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 关系。在29例特发性RBD患者中,38%的患 者发展为帕金森综合征(平均12.7年)。在 61例帕金森病患者中,15%符合RBD的临床 诊断标准。39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中, 69%符合RBD的诊断,其中12例,RBD表现 先于MSA至少1年;7例同时出现RBD和MSA 的表现;8例出现MSA症状2年后有RBD的表 现。
常见睡眠障碍ppt课件
逆向意志
• 上床后,努力保持觉醒而不睡去。可以关掉卧室 的灯,并尽可能地睁开眼睛
• 过程中,不做任何影响睡眠的事情,例如:听音 乐,看电视或报纸,打电话。
27
松弛治疗
• 包含多种不同的技术,主要有:渐进性肌肉松弛、 生物反馈、意象联想、冥想等。
• 目的:进入一种广泛的松弛状态,而不是要直接 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
The Guilford Press. P57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 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改变患者的负性观念和不 良的态度,而代之以健康、有效的观念、情感和 行为。
• 在失眠患者中往往存在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患 者过度地担心自己能否入睡和夸大失眠的后果, 这会进一步引起生理和心理的觉醒,使他的失眠 问题更加严重。
Syndrome) 发作性睡病 PLMS 原发性嗜睡症 周期性嗜睡贪食症 (Klein-Levin Syndrome)
15
睡眠障碍的分类
3. 睡眠与觉醒的周期障碍(DOSWS)
乘飞机倒时差 倒班 前置/延迟睡眠周期综合症 非24小时日周期综合症
16
睡眠障碍的分类
4. 异常睡眠
睡行症 RSBD 睡眠中肌张力丧失 (Sleep Paralysis) 夜惊
• 研究表明药物治疗不能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观 念和态度
23
睡眠卫生
• 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品,以及吸烟,尤其在傍晚以后 • 在睡前2小时内,不能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 • 晚饭后,不可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 • 下午五点以后,不参与让你兴奋和活跃的环境 • 床只能用来睡觉,如果只是休息和放松,可以坐在椅子上 • 建立一套准备就寝的程序 • 卧室的环境要有利于睡眠,如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声音 • 就寝后,放松思想,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进睡眠 • 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外,可以使用闹钟帮你
睡眠障碍幻灯片PPT课件
2、嗜睡症
● 嗜睡症:过度的白天或夜间的睡眠,不是由于睡 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精 神障碍的症状。
● CCMD-3症状学标准: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
中呼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悴倒症、睡眠
●方法:要求患者必须想象出一个情境或 某种东西(即诱导物),用来诱导放松 练习过程。
瘫 痪 、 入 睡 前 幻 觉 、第醒26页前/共幻69页觉 等 ) 几 乎 每 天 发 生 ,
●睡眠期延长,早上难以觉醒。 ●夜间睡眠正常,正常觉醒时间睡眠增多, 或者打盹,或者不适当(工作、吃饭、谈 话......)的睡眠发作。 ●感到想睡,并逐渐入睡,而不是体验到突 然的睡眠发作。 ●大多数嗜睡症患者症状为持续性,有些则 为周期性。
第37页/共69页
梦魇治疗
第38页/共69页
6、睡惊
• 现为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 大声喊叫,躁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钟,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 能回忆。
第39页/共69页
睡惊治疗
第40页/共69页
特殊情况----遗尿 • 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间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
•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必须花在睡眠 上,五天不睡人就会死去。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 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或轻或重的 失眠症。
第13页/共69页
三、睡眠障碍的概念
睡眠障碍:指睡眠的量、
质或定时的异常,或者是在 睡眠中或睡眠觉醒转换时发 生异常的行为或生理事件。
第14页/共69页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精品PPT课件
10、临床病程和预防
4
慢性型包括特发性和症状性RBD,25-60% 的RBD为特发性。其余患者与神经系统疾病 有关,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和发作性睡病。 神经变性病中主要是多系统萎缩(MSA)和 帕金森病,痴呆也比较常见,偶有进行性核 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的报道;其他常 见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干肿瘤、多 发性硬化等。儿童期发病者多有神经系统疾 病,常为发作性睡病、脑干肿瘤等。
13
有个案报道显示25%的帕金森病患者有 RBD相关的伤害事件,多导睡眠监测发现在 有睡眠不适主诉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高达47% 的患者有RBD。在MSA患者中,有90%的患 者REM睡眠期缺乏肌张力迟缓,69%的患者 有临床RBD表现。
14
7、临床神经生理
RBD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在REM期睡眠 应至少存在以下1项电生理特征:(1)下颌 肌电图显示张力过度增强;(2)在下颌或肢 体肌电图存在过多的位相性抽动,并伴有异 常行为。此外REM期脑电图不应存在癫痫波。
8
RBD主要的危险是男性和年龄≥50岁,以 及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帕金森、 Lewy小体性痴呆,发作性睡病和卒中。另外, 越来越多的观察到一些药物的诱发作用,尤 其是文拉法辛、5—HT在摄取抑制剂等抗抑 郁剂。特发性的RBD在儿童和女性中似乎少 见。
9
5、病因和病理机制
现有证据提示RBD、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 共核蛋白病变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共 核蛋白病包括一组神经退行性障碍,如帕金 森氏病、Lewy小体性痴呆等,共核蛋白病理 性沉积可能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 受累脑区的退行性变有密切的相关。
15
8、诊断和鉴别诊断
ICSD的RBD诊断标准如下: 1、主诉为睡眠中出现暴力或伤害性行为; 2、与梦相关的躯干或肢体活动; 3、至少有以下1项:(a)伤害性或潜在伤害
睡眠障碍 ppt课件
快眼动期时肌张力明显降低,出现快 速水平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与觉醒 时类似的状态,此期唤醒,意识清楚, 无倦怠感,此期出现丰富多彩的梦。
睡眠障碍的病因
脑干尾端与睡眠有非 常重要的关系,被认 为是睡眠中枢之所在。
2.躯体因素引起的失眠:各种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痛痒、鼻塞、呼吸困难、气喘、咳嗽、 尿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心悸等均可引起入眠困难和睡眠不深。
3.生理因素: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初到异乡、不习惯的环境、饮浓茶咖啡等可引起 失眠,短期适应后失眠即可改善。
4.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利血平、苯丙胺、甲状腺素、咖啡碱、氨茶碱等可引起失眠、停 药后失眠即可消失。
5.大脑弥散性病变:慢性中毒、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障碍、脑动脉硬化等各种因素引起 的大脑弥散性病变,失眠常为早期症状,表现睡眠时间减少、间断易醒、深睡期消失, 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嗜睡及意识障碍。
失眠的表现
1、睡眠质量差:许多患者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
2、睡眠感觉障碍: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许多病人虽然能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着, 而同房间的人或配偶却说他一直在打呼噜。
此部位各种刺激性病 变引起过度睡眠,而 破坏性病变引起睡眠 减少。
睡眠障碍的分类
1.睡眠量的不正常 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 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
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 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噪音、值夜 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 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 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
《睡眠障碍讲课》PPT课件
诊断注意事项与误区
注意事项
诊断时应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其他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对睡眠的影响 。
误区
避免常见的诊断误区,如仅凭一次睡眠实验室检查就做出诊断,忽视患者的生活 方式和心理因素等。
PART 04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
包括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用于改善睡眠质量、 减少失眠等症状。
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可能 下降,导致失眠等问题。
性别
女性在经期、怀孕和更年期等生理 阶段可能面临特殊的睡眠问题。
荷尔蒙变化
荷尔蒙变化可能影响睡眠,如孕期 和更年期的荷尔蒙变化。
PART 03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确定睡眠障碍的诊断需要满足特 定的标准和条件,包括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 效率等方面的评估。
诊断流程
诊断流程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 查、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以及综合分析结果以做出诊断。
评估工具与量表
评估工具
评估睡眠障碍的工具包括睡眠日记、 睡眠量表、生理参数监测仪等。
量表
常用的睡眠量表包括失眠严重程度指 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信念 和态度量表等,用于评估患者的睡眠 状况和相关心理因素。
PART 02
睡眠障碍的原因
心理因素
01
02
03
焦虑和抑郁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可 能导致失眠、噩梦等睡眠 障碍。
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短期睡 眠障碍,如过度兴奋或悲 伤。
心理创伤
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的人 可能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
《快速眼动疗法》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快速眼动睡眠的神经生理机制:涉 及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如海马、 杏仁核、前额叶等
快速眼动睡眠与记忆巩固:快速眼动 睡眠期间,大脑会对白天的经历进行 加工和巩固,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认 知能力
添加标题
快速眼动疗法是一种 心理治疗方法,通过 引导患者进入快速眼 动睡眠状态,帮助患 者处理创伤和情绪问
结束阶段:跟随引 导者的声音,慢慢 恢复意识,结束治 疗
治疗前需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咨询, 确保患者适合接受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和 舒适的状态
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维持治疗 效果
自我报告:患者自我报告治疗前后 的症状变化
应激障碍等。
确定治疗目标:明确治疗 目的和预期效果
选择治疗师:选择有经验 的治疗师进行治疗
准备治疗环境:安静、舒 适的治疗环境
准备治疗工具:眼罩、音 乐、枕头等治疗工具
准备阶段:选择舒 适的环境,放松心 情,调整呼吸
引导阶段:跟随引 导者的声音,进入 放松状态
快速眼动阶段:跟 随引导者的声音, 进行快速眼动
质量提高。
案例四:患者D, 患有失眠症,经 过快速眼动疗法 治疗后,睡眠质 量明显改善,白
天精力充沛。
快速眼动疗法是一种 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快速眼动疗法在治 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快速眼动疗法可以 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质量,提高生活质 量。
题。
添加标题
《快速眼动疗法》课件
环境准备
确保治疗环境安静、舒 适、私密,并配备必要
的治疗设备和工具。
治疗过程
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技巧引导患 者进入放松状态。
反馈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时 给予反馈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实施快速眼动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快速眼动 疗法技巧,如想象暴露、现实暴露等。
改善人际关系
长期接受快速眼动疗法的患者更容 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 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评估方法
观察法
量表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和睡眠状况等 指标,评估快速眼动疗法的短期效果。
利用专业的心理健康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 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接受快速眼动疗法 后的心理变化。
生理指标检测
长期追踪研究
提升情绪状态
经过快速眼动疗法的治疗 ,患者的情绪状态可以得 到明显改善,增强积极情 绪和幸福感。
长期效果
预防复发
通过长期坚持快速眼动疗法,患 者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复 发,降低再次陷入困境的风险。
促进心理健康
长期接受快速眼动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培养积极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提高应对各种生活挑战的能力。
临床研究证据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快速眼动疗 法在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 症、焦虑症和其他情绪障碍方面
具有显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快速眼动疗 法治疗的患者在症状缓解、功能 恢复和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改善
。
这些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持 快速眼动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使其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应
用的疗法。
通过检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 等,评估快速眼动疗法对患者生理状态的 影响。
常见睡眠障碍的识别与处理PPT精选课件
20
小结
CBT-I是一种简易有效的针对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足够证据证明其有效 失眠的认知和行为疗法(CBT-I)主要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放松训练、认知 策略、睡眠卫生教育等 治疗形式的多样化也更好的满足了不同治疗环境和不同失眠人群的需求。个体治疗、 团体治疗及自助治疗均有很好疗效。每次1小时,共4次的个体治疗是治疗的最佳设置
NREM ______ SLEEP
•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 •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和体温下降 •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眼球运动
4
失眠障碍(DSM-5)
A.主述对睡眠数量或质量不满意,伴有下列1项(或更多)相关症 状:
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其特征表现为频繁的觉醒或醒后 再入睡困难;3.早醒,且不能再次入睡 B.该睡眠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教育、 学习、行为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C.每周至少出现3晚睡眠困难 D.至少3个月存在睡眠困难 E.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出现睡眠困难
24
五、非快速眼动睡眠唤醒障碍(DSM-5)
A. 反复发作的从睡眠中不完全觉醒,通常出现在主要睡眠周期的前三 分之一,伴有下列任1项症状
1. 睡行 2. 夜惊 B. 没有或很少梦境能被回忆起来 C. 存在对发作的遗忘 D. 此发作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 方面的损害 E. 该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F. 共存的精神和躯体障碍不能解释睡行或夜惊的发作
《睡眠障碍》课件
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如长期熬夜、生活压力大 等都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02
睡眠障碍的原因
内因与外因
内因
心理因素、情绪波动、个性特征 等心理内因可影响睡眠质量,如 焦虑、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可 能导致失眠、多梦等症状。
外因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 等外因也可能影响睡眠,如噪音 、光线、温度、生活习惯不规律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
。
02
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观察患者的睡眠行为、睡眠环 境和生理指标,以了解患者的
睡眠状况。
03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睡眠 问题、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
诊断与评估的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诊断与评估过程中,应充分了解 患者的睡眠状况、症状和感受,以 便更准确地判断其睡眠障碍的类型
和程度。
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睡眠障碍》ppt课件
目录
• 睡眠障碍概述 • 睡眠障碍的原因 •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睡眠障碍的治疗 • 预防与自我管理 • 睡眠障碍的案例研究
01
睡眠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从而 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
睡眠障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症状表现、病因、持续时 间等,常见的分类包括失眠、睡眠过度、睡眠呼吸障碍等。
详细描述
儿童睡眠障碍可能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家长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 睡前过度刺激等措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质量。
案例三:老年人的睡眠问题与应对策略
快动眼睡眠相睡眠行为障碍
快动眼睡眠相睡眠行为障碍引言—快动眼睡眠相(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是一种异态睡眠,其特征是在REM睡眠期间肌张力降低的状态消失时,出现梦境扮演行为(dream-enactment behavior)。
RBD梦境扮演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良性的手部动作,至暴力的挥动手臂、拳打脚踢。
患者通常因为担心其行为对自己和/或其床伴造成损伤或可能造成损伤而就医。
自发性出现的情况下,RBD是α-突触核蛋白神经变性疾病的一种前驱综合征。
因此,绝大部分RBD患者通常在间隔一段较长时间后,最终会出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或相关疾病[例如,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或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的体征和症状。
帕金森综合征出现前,患者可能有轻微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嗅觉丧失和便秘),与即将发生的神经系统疾病一致。
仔细询问病史应该能够区分RBD和相关异态睡眠,如睡行症。
实验室内视频多导睡眠图可定量测定REM肌张力降低,并可捕捉梦境扮演行为,从而证实诊断。
治疗的主要重点是减少行为事件和防止睡眠相关损伤;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改变睡眠环境,以及必要时睡前口服褪黑激素和/或氯硝西泮。
本专题将总结成人RBD的临床特征、评估和治疗。
其他异态睡眠(其中许多发生于或开始于儿童期)将单独讨论。
(参见“儿童睡行症及其他深眠状态”)流行病学— RBD累及约0.5%的一般人群和2%的年龄较大成人人群[1,2]。
虽然这意味着全球预期有3500万患者,但绝大多数病例未被发现[2]。
与RBD不同的是,罕见且间歇性的梦境扮演行为更常见且多为良性事件。
发生单纯性梦境扮演行为的风险尤其高的人群,包括大学生和产后女性[3]。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健康宣教 (3)
宣教效果评估
01 提高患者对快动眼睡 眠行为障碍的认识
02 增强患者对治疗和预 防措施的依从性
03 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焦 虑和恐惧
0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 睡眠质量
谢谢
04
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质量对预防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重要性
宣教方式
01
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普及快动眼 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知识
02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资料, 提高公众对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认识
03
社交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科 普文章和视频,扩大宣传范围
04
社区活动:组织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对快动 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关注和认识
心理干预
04
家庭支持:家庭 成员给予患者关 心和支持,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
预后与预防
01
预后:快动眼睡 眠行为障碍通常 预后良好,但可 能导致睡眠质量 下降,影响生活
质量
02
预防:保持良好的 作息规律,避免过 度劳累,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03
治疗:药物治疗和 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如药物治疗可以选 择抗抑郁药、抗焦 虑药等,非药物治 疗可以选择心理治
疗、行为治疗等
04
自我管理: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饮酒、吸烟 等不良习惯,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过 度摄入咖啡因等刺
激性食物
_
3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 碍的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内容
01
介绍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基本概念和症状
02
强调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03
提供预防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建议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安徽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江婷战
.
1
1965年,Jouver和Delorme发现双侧对 称脑桥被盖部病变的猫在快速眼动(REM) 睡眠出现刻板行为,肌张力不消失的现象。 直到1986年,Schenck等才在人类报道快速 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第一次对RBD 的临床特点做了比较全面、严格的总结,明 确将其归类于一种新的睡中异常障碍。
.
5
3、临床表现
RBD最常见的主诉是与睡眠相关的受伤。 主要临床表现是睡眠中突发的、通常是大幅 度的运动行为,伴有生动的、内容各异的梦。 最常见的行为是在床上挥动胳膊击打、踢腿、 说话、喊叫、刻板行为、起床,也可出现磨 牙、大笑、唱歌、打电话、夜间行走。这些 行为可对本人或同伴造成伤害。每次发作持 续数秒到数十分钟。
5、症状和精神疾患无关,但可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6、可同时存在其他睡眠障碍(夜惊、梦游),但不
是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 以上标准至少要符合(2)和(3)。
.
17
鉴别诊断包括睡眠相关的癫痫、混浊性唤 醒、梦游、夜惊、梦魇、惊恐发作、夜间阵 发性肌张力障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相关 唤醒、精神疾病、诈病等。
.
18
9、治疗
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小剂量的氯硝西泮对 RBD有明显的效果。每晚口服0.5-2.0为有效 剂量。对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有明显的改 善,有效率达90%,且很少出现耐受和成瘾。 褪黑素也可以使运动明显减少。
.
19
最近报道多巴胺D2-D3受体激动剂(普拉 克索)可减少运动行为。在撤药时会出现急 性短暂的RBD表现和症状反弹,要特别注意。 另外,对于可能与药物有关的患者,应避免 使用相关药物。
.
13
有个案报道显示25%的帕金森病患者有 RBD相关的伤害事件,多导睡眠监测发现在 有睡眠不适主诉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高达47% 的患者有RBD。在MSA患者中,有90%的患 者REM睡眠期缺乏肌张力迟缓,69%的患者 有临床RBD表现。
.
14
7、临床神经生理
RBD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在REM期睡眠 应至少存在以下1项电生理特征:(1)下颌 肌电图显示张力过度增强;(2)在下颌或肢 体肌电图存在过多的位相性抽动,并伴有异 常行为。此外REM期脑电图不应存在癫痫波。
.
11
RBD和发作性睡病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可以是发作性睡病的一个明显症状,在儿童 还可以是发作性睡病的首发症状;RBD和不 宁腿综合征(RLS)、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PLMS)也常合并出现,提示三者之间也可 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
12
6、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关系
目前非常重视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
RBD包括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通常 指药物中毒、撤药、或滥用酒精者停止饮酒。 而慢性型更为常见,为通常所指的RBD
.
4
慢性型包括特发性和症状性RBD,25-60% 的RBD为特发性。其余患者与神经系统疾病 有关,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和发作性睡病。 神经变性病中主要是多系统萎缩(MSA)和 帕金森病,痴呆也比较常见,偶有进行性核 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的报道;其他常 见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干肿瘤、多 发性硬化等。儿童期发病者多有神经系统疾 病,常为发作性睡病、脑干肿瘤等。
.
6
在发作期间,患者易被唤醒,且醒后不会 出现意识浑浊。患者的行为与梦境密切相关。 梦境通常是比较生动的、充满剧烈的活动, 常存在愤怒和恐惧的体验;多为患者防御不 熟习的人或动物、昆虫攻击。
.
7
4、流行病学特点
RBD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 以上的男性多见。不论是特发性还是与神经 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相关的症状性都以男性 多见。RBD的人群患病率尚不清楚,有报道 估计在一般人群是0.3%,老年人中是0.5%。
.
10
RBD很可能是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 症状。而以tau蛋白变性作为重要病理学特征 的阿尔茨海默病,虽然REM睡眠期肌张力缺 失现象比较常见,但典型的RBD却相对少见。 所以,伴有RBD的痴呆提示有Lewy小体性痴 呆的可能。特发性RBD患者的神经心理研究 显示其视空间结构和视空间学习能力障碍, 也提示RBD与Lewy体痴呆有关。
.
15
8、诊断和鉴别诊断
为睡眠中出现暴力或伤害性行为;
2、与梦相关的躯干或肢体活动;
3、至少有以下1项:(a)伤害性或潜在伤害 性睡眠行为;(b)梦境被演示出来;(c) 异常行为干扰睡眠连续性;
.
16
4、多导睡眠监测在REM期睡眠发现以下至少1项: (a)下颌肌电张力增加;(b)下颌肌电位相性 活动增加。或不考虑下颌肌电,REM睡眠至少有 以下一个以上特点:(a)过多躯干或肢体抽动; (b)复杂的、剧烈或暴力行为;(c)缺乏癫痫 样活动;
.
8
RBD主要的危险是男性和年龄≥50岁, 以及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帕金森、 Lewy小体性痴呆,发作性睡病和卒中。另外, 越来越多的观察到一些药物的诱发作用,尤 其是文拉法辛、5—HT在摄取抑制剂等抗抑 郁剂。特发性的RBD在儿童和女性中似乎少 见。
.
9
5、病因和病理机制
现有证据提示RBD、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 共核蛋白病变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共 核蛋白病包括一组神经退行性障碍,如帕金 森氏病、Lewy小体性痴呆等,共核蛋白病理 性沉积可能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 受累脑区的退行性变有密切的相关。
.
2
1、定义
在《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2版》的分类中, RBM是一种睡中异常障碍,睡中异常包括一 组在睡眠中发生的行为、情绪、认知、梦和 自主神经系统的非期望性事件,这些事件可 出现在入睡过程中、睡眠中或觉醒过程中, 而RBD是在REM睡眠期出现的可导致患者受 伤和/或睡眠中断的异常行为。
.
3
2、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