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代谢讲义ppt
合集下载
糖代谢(共84张PPT)
XI. 乙酰辅酶A
反应列表
酶
反应类型
1. 乌头酸酶
脱水
2. 乌头酸酶 3. 异柠檬酸脱氢酶 4.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水合 氧化 脱羧
5.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 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7. 琥珀酸脱氢酶 8. 延胡索酸酶 9. 苹果酸脱氢酶 10. 柠檬酸合酶
氧化脱羧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 水合 氧化 加成
O R C COO-
TPP-酶A(E1)
O R C S L SH
CoA SH
OH
S 酶B( E2 ) SH
O
CO2
R CH TPP
L S
L
R C S CoA
SH
FADH2
FAD 酶C(E3)
NAD+ NADH+H+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简图
(2)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乙酰CoA与草酰乙酸(三羧酸
生成的NADH和FADH2 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生成ATP,是葡萄糖 分解代谢产生ATP的最主要途径。
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
NADH + 10H+ + 2FADH2 + 4ATP
按照每分子NADH产生3分子ATP,1分子FADH2产生2分子ATP计算, 1分子葡萄糖分解代谢成CO2和水共产生38分子ATP
又与发酵紧密联系,又称糖酵解或无氧分解。 (2)三羧酸循环:丙酮酸 CO2 + H2O 。 此过程的第一个物质为三元羧酸-柠檬酸,通常称为三羧酸
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分子氧是此系列反应的最终受氢体,又称 为有氧分解。
反应列表
酶
反应类型
1. 乌头酸酶
脱水
2. 乌头酸酶 3. 异柠檬酸脱氢酶 4.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水合 氧化 脱羧
5.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 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7. 琥珀酸脱氢酶 8. 延胡索酸酶 9. 苹果酸脱氢酶 10. 柠檬酸合酶
氧化脱羧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 水合 氧化 加成
O R C COO-
TPP-酶A(E1)
O R C S L SH
CoA SH
OH
S 酶B( E2 ) SH
O
CO2
R CH TPP
L S
L
R C S CoA
SH
FADH2
FAD 酶C(E3)
NAD+ NADH+H+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简图
(2)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乙酰CoA与草酰乙酸(三羧酸
生成的NADH和FADH2 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生成ATP,是葡萄糖 分解代谢产生ATP的最主要途径。
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
NADH + 10H+ + 2FADH2 + 4ATP
按照每分子NADH产生3分子ATP,1分子FADH2产生2分子ATP计算, 1分子葡萄糖分解代谢成CO2和水共产生38分子ATP
又与发酵紧密联系,又称糖酵解或无氧分解。 (2)三羧酸循环:丙酮酸 CO2 + H2O 。 此过程的第一个物质为三元羧酸-柠檬酸,通常称为三羧酸
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分子氧是此系列反应的最终受氢体,又称 为有氧分解。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G
F-6-P PEP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 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消耗2mol) ⑸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 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 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
吸湿、保水(化妆品 )生物活性 (细胞免疫的激性、
肝素代用、降胆固醇、促进创伤愈合 )
目录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第 二 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机体在无氧状态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 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也称为糖的无氧氧化。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葡萄糖分解 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糖酵解共由十个酶促反应组成
目录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1.磷酸化阶段——活化耗能阶段
G-6-P F-6-P
目录
本节的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的亚细胞部位、 反应过程、ATP生成、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 熟悉糖酵解调节。 掌握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亚细胞部位、反应 过程、限速酶、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其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枢 纽。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又是物质 合成的起点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糖化学和糖代谢(共149张PPT)
54
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葡萄糖
糖酵解
(有氧或无氧)
6-磷酸葡萄糖
(无氧) 丙酮酸
(有氧)
乙酰 CoA
乳酸 乙醇
磷酸戊糖途 径
三羧酸 循环
55
细胞定位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三
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右旋糖苷 2) 生化分离--交联葡聚糖
41
五、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一)糖蛋白:糖含量<蛋白含量
1.糖蛋白的结构 O连接 和含-OH的氨基酸以糖苷形式结合
N连接 与天冬酰胺的酰胺基连接
42
(二)蛋白聚糖 蛋白含量<糖含量
糖胺聚糖链共价连接于核心蛋白组成
糖胺聚糖是不分枝的、呈酸性的、阴离子多糖长 链聚合物,以氨基己糖和糖醛酸组成的二糖单位 为基本单元构成, 旧称粘多糖、氨基多糖、酸性 多糖。它是动、植物,特别是高等动物结缔组织
糖原是人和动物餐间以及肌肉剧烈运动时最易动用的葡 萄糖贮库。
35
36
糖原结构与支链淀粉很相似,糖原分支程度更
高,分支链更短,平均8-12个残基发生一次分支。 高度分支可增加分子的溶解度,还可使更多的非 还原末端同时受到降解酶(糖原磷酸化酶、 -淀 粉酶)的作用,加速聚合物转化为单体,有利于即时
动用葡萄糖贮库以供代谢的急需。
一个还原端。
32
33
淀粉
淀粉水解
(酸或淀粉酶)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红色糊精
无色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遇碘显色
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葡萄糖
糖酵解
(有氧或无氧)
6-磷酸葡萄糖
(无氧) 丙酮酸
(有氧)
乙酰 CoA
乳酸 乙醇
磷酸戊糖途 径
三羧酸 循环
55
细胞定位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三
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右旋糖苷 2) 生化分离--交联葡聚糖
41
五、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一)糖蛋白:糖含量<蛋白含量
1.糖蛋白的结构 O连接 和含-OH的氨基酸以糖苷形式结合
N连接 与天冬酰胺的酰胺基连接
42
(二)蛋白聚糖 蛋白含量<糖含量
糖胺聚糖链共价连接于核心蛋白组成
糖胺聚糖是不分枝的、呈酸性的、阴离子多糖长 链聚合物,以氨基己糖和糖醛酸组成的二糖单位 为基本单元构成, 旧称粘多糖、氨基多糖、酸性 多糖。它是动、植物,特别是高等动物结缔组织
糖原是人和动物餐间以及肌肉剧烈运动时最易动用的葡 萄糖贮库。
35
36
糖原结构与支链淀粉很相似,糖原分支程度更
高,分支链更短,平均8-12个残基发生一次分支。 高度分支可增加分子的溶解度,还可使更多的非 还原末端同时受到降解酶(糖原磷酸化酶、 -淀 粉酶)的作用,加速聚合物转化为单体,有利于即时
动用葡萄糖贮库以供代谢的急需。
一个还原端。
32
33
淀粉
淀粉水解
(酸或淀粉酶)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红色糊精
无色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遇碘显色
生物化学 --糖代谢(共32张PPT)
新陈代谢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糖代谢EMP》PPT课件
HO
O
O ~ PO32-
C
C
NAD+,Pi
NADH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HC-OH OH
(glyceraldehyde 3-P
HC-
CH2OPO32CH2OPO32-
dehydrogenase)
甘油(G醛AP-)3-磷酸脱氢酶(GAPDH) (1,3-BPG)
G’= 6.27kJ/mol = 1.5kcal/mol
•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是生物体内糖类的分解途径、合成途径、生物氧 化途径及其调节和控制;以及多种糖代谢紊乱的机理。
第四章 糖代谢(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
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第二节 糖酵解(glycolysis) 第三节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 ★熟悉酵解途径中的各步酶促反应以及限速酶和 关键酶的作用特点,及与发酵途径的区别
◆ ★会分析和计算酵解途径中产生的能量,以及底 物分子中标记碳的去向。
主要内容
一、糖酵解途径 二、糖酵解途径总结 三、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去路 四、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五、其他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第二节 糖酵解(glycolysis)
3. 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单向运输 协同运输
课后复习
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
Na+-葡萄糖协同转运体(Na+-glucose cotransporter)
GLUTs: Passive transport Facilitated diffusion 易化扩散
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的作用:
生物化学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为单糖。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吸收机制
单糖主要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 主动转运方式吸收进入血液。
影响因素
糖的消化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食物中糖的
吸收后的单糖主要通过门 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 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 官。
淋巴运输
少量单糖和寡糖也可通过 淋巴管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
06 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
糖原的合成
合成部位
肝和肌肉是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其中肝糖原占总量10% ,肌糖原占90%。
合成原料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
合成过程
包括活化、缩合、分支和交联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高度 分支结构的糖原分子。
糖原的分解
01
分解部位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02 03
分解过程
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O2、 H2O和大量ATP。
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 2
能量供应
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为细胞 活动提供ATP。
物质代谢枢纽
糖有氧氧化连接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 ,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
3
维持血糖水平
通过糖有氧氧化,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促进糖有氧氧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抑制该过程 。
底物水平调节
细胞内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糖有氧氧化;反之,则抑制该过程。
酶活性调节
关键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从而控制糖 有氧氧化的速率。
05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磷酸戊糖的形成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首先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随后经过异构化反应生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 酸再经过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最终裂解成两个 磷酸丙糖分子。
糖代谢(共108张PPT)
Na+
G
小肠粘膜细胞
ATP
ADP+Pi Na+泵
细胞内膜
门静脉
K+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11
4.葡萄糖吸收途径
SGLT
小肠肠腔
肠粘膜上皮细胞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已发
乙醇+CO2
• “Glycolysis” 糖酵解起源于希腊词汇“glycos (sugar, sweet) 和
lysis (dissolution)
25
(二)反应部位:细胞液(cytoplasm)
(三)过程:分为4个阶段,11步反应
①
②
葡萄糖→1,6Leabharlann 二磷酸果糖→磷酸丙糖×22H×2
③
乳酸×2
④ 丙酮酸×2
2-磷酸甘油酸 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34
Glu
ATP
ADP
G-6-P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F-6-P
ATP ADP
F-1,6-2P
COOH
COOH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 OH
C H 2O H
G
小肠粘膜细胞
ATP
ADP+Pi Na+泵
细胞内膜
门静脉
K+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11
4.葡萄糖吸收途径
SGLT
小肠肠腔
肠粘膜上皮细胞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已发
乙醇+CO2
• “Glycolysis” 糖酵解起源于希腊词汇“glycos (sugar, sweet) 和
lysis (dissolution)
25
(二)反应部位:细胞液(cytoplasm)
(三)过程:分为4个阶段,11步反应
①
②
葡萄糖→1,6Leabharlann 二磷酸果糖→磷酸丙糖×22H×2
③
乳酸×2
④ 丙酮酸×2
2-磷酸甘油酸 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34
Glu
ATP
ADP
G-6-P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F-6-P
ATP ADP
F-1,6-2P
COOH
COOH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 OH
C H 2O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糖脂 (glycolipid):
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
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糖的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 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淀粉的重复单位
蔗糖 (sucrose) 植物中糖的运输形式
乳糖 (lactose) 纤维二糖(cellobiose)
CH2OH
O
1
蔗糖
HOCH2
2
O O
•乳 糖
CH2OH OH
OH 1
CH2OH
OH 4 OH O
OH
OH
2 4
3 CH2OH
• 麦芽糖
CH2OH
脱支酶的转移酶将分支上的3个葡萄糖残基 转移到非还原末端。
脱支酶的α-1,6糖苷键酶将分支点上的葡萄 糖残基水解为葡萄糖。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 纤维素酶及纤维二糖酶 葡萄糖 四、二糖的酶促水解
二糖 双糖酶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蔗糖酶、乳糖 酶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
☻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α-1,6糖苷 键酶
☻淀粉水解的产物为糊精和麦芽糖的混合物。
淀粉的水解
α-淀粉酶
直链淀粉
β-淀粉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麦芽糖
α-淀粉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 异麦芽糖
支链淀粉
β-淀粉酶 麦芽糖 + 核心糊精
二、糖原的酶促降解-磷酸解
磷酸化酶从非还原端对糖原分子进行磷酸解, 连续释放葡糖-1-磷酸,直至在分支点前有4个 葡萄糖残基为止。
糖的分解代谢 :
☻糖的无氧酵解 ☻糖的有氧分解 ☻乙醛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一、糖的无氧酵解
(一)定义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
为糖酵解。
无氧
葡萄糖
乳酸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1)第一阶段: 葡萄糖 1, 6-二磷酸果糖
1.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G-6-P)
糖的代谢ppt
精品jin
第一节 多糖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1、糖的无氧酵解 2、糖的有氧分解 3、乙醛酸循环 4、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 1、蔗糖的合成 2、淀粉的合成 3、糖原的合成 4、糖原的异生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糖酵解的反应 过程,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原则以及调节机制,在细胞 代谢途径中的意义,其他糖类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 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P OCH 2 O CH 2OH
P OCH 2 O CH 2 O P
H OH 磷酸果糖激酶
H OH
H
OH M2g+
H
OH
ATP
ADP
OHH
OHH
F-6-P
F-1,6-BP
☻ 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反应不可逆。
2. 6-磷酸葡萄糖异构为6-磷酸果糖 (fructose-6-phosphate, F-6-P)
P O CH2 H H OH OH H
P O CH2 O CH2OH H OH
OH
OH 磷酸己糖 H 异构酶
OHBiblioteka H OHOH HG-6-P
F-6-P
3. 6-磷酸果糖转变成1,6-二磷酸果糖 (1,6-fructose-biphosphate, F-1,6-BP)
CH2OH
O
1
4
O
3
O
1
2
OH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 颗粒
② 糖原 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4. 结合糖
CH 2 OH
HH
O H HOH2C
HO OH H OH
H H
O CH2OH
OH OH
H
OH
OH H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核糖(ribose) ——戊醛糖
CH 2 OH
HOH 2C
O OH
HO H OH
H
OH H
OH
H H
HO
HH OH
H
OH
2. 寡糖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 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HOCH2 HH O
OH H
OH
P O CH2
ATP ADP
H
Mg2+
HH
O
OH H
OH 己糖激酶
OH
H OH
H OH
H OH
G
G-6-P
☻磷酸化使葡萄糖不能自由逸出细胞;
☻己糖激酶 (hexokinase, HK) 分四型,肝
中为葡萄糖激酶 (glucokinase, GK);
☻反应不可逆,为限速步骤。
第二节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概述 多糖和寡聚糖只有分解成小分子后才能被吸 收利用,生产中常称为糖化。
☻降解的方式 水解 磷酸解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有α-与β-淀粉酶, 二者只 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 芽糖。
☻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或糖原)中任何部位的 α-1,4糖键, β-淀粉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
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二、糖代谢总论
❖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
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 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 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 成糖类化合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 成化学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模最大 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掌握柠檬酸循环的具体反应过程和反应机制,能 量的转化,柠檬酸循环的酶系和调控机制,以及循环 的作用。
掌握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葡糖异生作用 和乙醛酸途径的反应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糖原的生物 合成和分解途径。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 (carbohydrates) 即 碳 水 化 合 物 , 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 生物或多聚物。
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
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糖的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 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淀粉的重复单位
蔗糖 (sucrose) 植物中糖的运输形式
乳糖 (lactose) 纤维二糖(cellobiose)
CH2OH
O
1
蔗糖
HOCH2
2
O O
•乳 糖
CH2OH OH
OH 1
CH2OH
OH 4 OH O
OH
OH
2 4
3 CH2OH
• 麦芽糖
CH2OH
脱支酶的转移酶将分支上的3个葡萄糖残基 转移到非还原末端。
脱支酶的α-1,6糖苷键酶将分支点上的葡萄 糖残基水解为葡萄糖。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 纤维素酶及纤维二糖酶 葡萄糖 四、二糖的酶促水解
二糖 双糖酶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蔗糖酶、乳糖 酶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
☻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α-1,6糖苷 键酶
☻淀粉水解的产物为糊精和麦芽糖的混合物。
淀粉的水解
α-淀粉酶
直链淀粉
β-淀粉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麦芽糖
α-淀粉酶 麦芽糖 + 葡萄糖 + 异麦芽糖
支链淀粉
β-淀粉酶 麦芽糖 + 核心糊精
二、糖原的酶促降解-磷酸解
磷酸化酶从非还原端对糖原分子进行磷酸解, 连续释放葡糖-1-磷酸,直至在分支点前有4个 葡萄糖残基为止。
糖的分解代谢 :
☻糖的无氧酵解 ☻糖的有氧分解 ☻乙醛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一、糖的无氧酵解
(一)定义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
为糖酵解。
无氧
葡萄糖
乳酸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1)第一阶段: 葡萄糖 1, 6-二磷酸果糖
1.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G-6-P)
糖的代谢ppt
精品jin
第一节 多糖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1、糖的无氧酵解 2、糖的有氧分解 3、乙醛酸循环 4、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 1、蔗糖的合成 2、淀粉的合成 3、糖原的合成 4、糖原的异生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糖酵解的反应 过程,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原则以及调节机制,在细胞 代谢途径中的意义,其他糖类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 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P OCH 2 O CH 2OH
P OCH 2 O CH 2 O P
H OH 磷酸果糖激酶
H OH
H
OH M2g+
H
OH
ATP
ADP
OHH
OHH
F-6-P
F-1,6-BP
☻ 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反应不可逆。
2. 6-磷酸葡萄糖异构为6-磷酸果糖 (fructose-6-phosphate, F-6-P)
P O CH2 H H OH OH H
P O CH2 O CH2OH H OH
OH
OH 磷酸己糖 H 异构酶
OHBiblioteka H OHOH HG-6-P
F-6-P
3. 6-磷酸果糖转变成1,6-二磷酸果糖 (1,6-fructose-biphosphate, F-1,6-BP)
CH2OH
O
1
4
O
3
O
1
2
OH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 颗粒
② 糖原 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4. 结合糖
CH 2 OH
HH
O H HOH2C
HO OH H OH
H H
O CH2OH
OH OH
H
OH
OH H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核糖(ribose) ——戊醛糖
CH 2 OH
HOH 2C
O OH
HO H OH
H
OH H
OH
H H
HO
HH OH
H
OH
2. 寡糖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 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HOCH2 HH O
OH H
OH
P O CH2
ATP ADP
H
Mg2+
HH
O
OH H
OH 己糖激酶
OH
H OH
H OH
H OH
G
G-6-P
☻磷酸化使葡萄糖不能自由逸出细胞;
☻己糖激酶 (hexokinase, HK) 分四型,肝
中为葡萄糖激酶 (glucokinase, GK);
☻反应不可逆,为限速步骤。
第二节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概述 多糖和寡聚糖只有分解成小分子后才能被吸 收利用,生产中常称为糖化。
☻降解的方式 水解 磷酸解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有α-与β-淀粉酶, 二者只 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 芽糖。
☻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或糖原)中任何部位的 α-1,4糖键, β-淀粉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
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二、糖代谢总论
❖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
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 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 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 成糖类化合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 成化学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模最大 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掌握柠檬酸循环的具体反应过程和反应机制,能 量的转化,柠檬酸循环的酶系和调控机制,以及循环 的作用。
掌握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葡糖异生作用 和乙醛酸途径的反应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糖原的生物 合成和分解途径。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 (carbohydrates) 即 碳 水 化 合 物 , 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 生物或多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