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精编版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超声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超声科的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要求,确保超声科的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超声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三、质量控制标准1. 设备质量控制a. 确保超声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
b.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c. 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设备的图像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影像质量控制a. 严格按照超声影像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b. 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改进。
3. 诊断质量控制a. 医生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b. 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技术能力。
四、工作流程1. 预约与登记a. 患者预约超声检查,提供相关病史和检查要求。
b. 接待人员根据预约情况进行登记,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检查准备a. 技师根据患者的检查要求和病史,准备相关设备和材料。
b. 技师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3. 检查操作a. 技师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超声检查,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b. 技师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舒适和支持。
4. 影像保存与分析a. 技师将检查结果保存到电子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b. 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编写相应的报告。
5. 报告审核与发放a. 医生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 技师将审核后的报告打印或发送给患者。
6. 质量控制与改进a.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估和诊断质量评估,改进工作不足之处。
五、管理要求1. 培训与考核a. 新员工入职前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了解超声科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超声科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超声科的日常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超声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超声医师、技师、护士等。
三、质量控制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1.1 设备定期维护检修:超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性。
1.2 设备日常清洁:超声设备每天使用后应进行清洁消毒,保证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2. 超声检查前准备2.1 患者信息核对: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与医嘱一致。
2.2 患者告知与同意: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超声检查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3. 超声检查操作规范3.1 检查前准备: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准备好所需的超声探头、凝胶等工具。
3.2 检查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超声检查,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3 影像采集和保存:工作人员应采集清晰、准确的超声影像,并按照规定的方式保存和归档。
4. 超声检查结果解读与报告4.1 影像解读:超声医师应根据采集到的超声影像进行准确的解读,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2 报告书写:超声医师应根据解读结果撰写详细的超声报告,包括结论和建议,并及时发送给相关医生。
5. 质量控制与评估5.1 质量控制指标:制定超声科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超声影像质量、报告准确性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5.2 质量评估周期: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对超声科的工作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5.3 质量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6. 培训与教育6.1 新员工培训:对新进入超声科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的培训。
6.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更新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水平。
6.3 继续教育: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超声科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明确超声科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超声检查操作,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机构1. 超声科质量控制委员会超声科质量控制委员会由超声科主任、副主任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修订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2. 质量控制管理人员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人员由超声科主任指定,负责监督和管理超声科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
三、超声科技术人员的职责1. 超声科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超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超声科技术人员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完成超声检查工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超声科技术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超声科技术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报告检查结果,并与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协作,确保患者的综合诊疗效果。
5. 超声科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工作能力和质量水平。
四、超声检查操作规范1. 检查前准备超声科技术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对超声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检查耗材和工具,并对其进行消毒和质量检查。
2. 患者安全和隐私保护超声科技术人员应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处理。
同时,确保超声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和自身的伤害。
3. 检查操作流程超声科技术人员应按照医院规定的超声检查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包括患者信息录入、检查部位选择、设备参数设置、图像采集和保存等环节。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保持仪器和探头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超声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超声影像检查的任务。
为了保障超声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超声科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超声影像检查的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制度适合于超声科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1.1 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立超声科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或者副主任担任组长,其他相关人员担任成员。
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监督和评估超声科的工作质量。
1.2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质量控制小组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超声科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控制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超声设备的校准和质量评估,超声影像的质量评估,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2. 设备管理2.1 设备的选择和采购超声科应根据临床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择适合的超声设备,并按照像关规定进行采购。
2.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超声科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超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设备的校准和质量评估超声科应定期对超声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评估,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和质量评估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关数据。
3. 超声影像质量控制3.1 影像质量评估超声科应建立影像质量评估制度,对每一位超声影像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象清晰度、结构分辨率、伪影情况等。
3.2 影像质量的改进措施根据影像质量评估的结果,超声科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超声影像的质量。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培训、设备维护、操作规范等。
4. 医疗记录管理4.1 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超声科应建立医疗记录管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超声影像检查过程中,记录完整、准确的医疗信息。
医疗记录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超声影像结果、医生的诊断意见等。
超声科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一、制度宗旨为加强超声科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超声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全科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设立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落实。
三、安全管理要求1.人员管理(1)超声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
(2)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请假需经科主任批准。
2.设备管理(1)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3)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设备,严禁私自拆卸设备。
3.环境管理(1)保持超声科室内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定期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禁在超声科室内吸烟、进食。
4.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
(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5)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新员工入职后,需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培训。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五、安全考核与奖惩1.对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超声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超声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精选

超声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精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超声科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超声科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务人员应当恪守医疗行为规范,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的制定、执行和修改由医院负责,并经医务部审核批准。
第五条医院应当定期对超声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升。
第二章超声科医疗质量管理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超声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设置质控指标、开展内部审核等。
第七条超声科医疗质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性。
第八条医院应当定期对超声科医疗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体系,听取患者意见和建议,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条医院应当及时公布超声科医疗工作的相关信息和质量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超声科医疗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超声科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培训等。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当熟悉超声科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设备运转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医疗器械,杜绝操作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纪律,不得泄露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对超声科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应对超声科医疗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医疗安全。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反应,正确处理医疗事故,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超声科医疗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十条监督检查应当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确保超声科医疗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超声科是医院中重要的医疗部门之一,负责通过超声技术来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疾病。
在超声科的工作中,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超声科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超声科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入手,系统探讨超声科如何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二、质量管理制度(一)质量管理目标超声科的质量管理目标是提高诊断准确率、诊断效果和术后效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通过量化评价,持续改进技术和工作流程,提高超声科的整体绩效。
(二)质量管理环节1.质量保证控制:超声科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控制体系,这包括:a.技术操作标准:超声科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科室内的技术操作标准,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
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b.设备检测与维修:超声科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设备维护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
2.质量监控:a.内部质量监控:超声科需要建立内部质量检测体系,对超声图像、病历等进行随机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b.外部质量监控:超声科需要参与相关的外部质量监控活动,比如参与相关的临床试验、评估等,以评估超声科的技术水平。
3.质量评价:超声科需要建立定期的质量评价制度,包括对超声科各项工作的定期评估,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质量管理机制1.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超声科需要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小组由科室内涵盖不同岗位和不同技术水平的医务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监督和执行质量管理工作。
2.建立质量奖惩制度:超声科需要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对绩效突出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医务人员进行处罚。
超声质量管理制度

超声质量管理制度
目的:加强超声诊疗质量管理,充分发挥超声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依据,促进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范围:超声室全体医务人员。
1.建立健全以科主任为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科主任、上级医师和工作人员自我控制的三级超声质量管理责任制。
2.加强临床医疗质量教育,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和医疗质量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技能,提供高质量超声诊断报告。
3.根据超声诊断专业特点,结合科室实际工作状况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每周召开科室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做好记录。
4.科主任应随时对各诊室医师的工作质量进行督导和考核,制定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方案,每月组织一次科室质量分析评价。
5.工作人员要根据专业特点,树立自我质量控制意识,贯彻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坚持上级医师把关和集体会诊,对图像难以判断、诊断难以确定的问题及时请上级医师把关,对疑难重症必要时组织集体会诊,保证诊断报告的正确性。
7.加强绩效管理,把检查项目、例数、诊断正确率、随访
率、漏诊率、误诊率等列入绩效考核,体现效率和质量的统一性。
8.诊断报告发出前要查对一般项目是否齐全无误,检查部位描述是否规范、准确,图像与报告是否相符,确保超声报告的质量。
9.上级医师把关的诊断报告必须签字,疑难病例集体讨论后由高级职称医师审核签发,必要时与相关科室会诊后才能发出报告。
超声科安全管理制度

超声科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超声科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超声科的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超声科的各项工作活动。
第三条超声科安全管理目标: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四条超声科主任是全面负责的安全管理的领导者,对超声科的安全工作负有全面的责任。
第五条超声科主任要制定超声科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第六条超声科主任要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分工,督促各部门和员工履行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超声科主任要协助全院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超声科主任要组织对超声科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安全管理规定第九条所有进入超声科工作的员工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掌握超声科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条所有超声科的设备和仪器都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一条超声科对进出的患者要进行严格的安检和随身物品检查,确保安全。
第十二条超声科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十三条超声科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管理检查第十四条超声科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超声科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超声科要建立安全事件的记录制度,对每起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五章安全管理奖惩第十七条对于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超声科要给予嘉奖。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要求违规者接受安全培训。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超声科主任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超声科主任负责。
超声科安全管理制度

超声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超声科为医院大型高精仪器及电源配置较集中的科室,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二、科室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相应的改进。
三、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如科室、机房、操作室等房室的钥匙,防止丢失,一旦不慎遗失,应及时报告并做紧急处理。
四、全科人员均有责任保障科室安全。
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科主任、保卫科、总值班等相关人员,尽早处理。
延误时机,造成损失者,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和安排的各种消防知识学习、参观、培训及演习活动,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消防知识和逃生知识,自觉接受防火专业内容的检查。
六、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检查好机器、水电及门窗是否关闭,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知总电源的位置,灭火器放于醒目地点,全体掌握使用方法。
超声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标准版)

超声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质量管理和规章的落实。
副主任协助科主任实行管理,并完成由主任交给的一些具体事项的检查、督促和落实。
2.超声诊断报告发出时间⑴门诊患者:2小时内发出报告。
⑵急诊患者:1小时内发出报告。
⑶住院患者当天下午送达该患者所在科室(建立签收制度)。
3.超声报告要求以规范医学术语书写,字迹清楚,超声所见描述详细,阳性声像应摄像或打印图片,提出影响诊断意见。
系主任不定期对报告单实行抽查。
建立各种不同检查项目的报告模板:
⑴腹部检查报告模板⑵心脏检查报告模板
⑶外周血管及小器官报告模板
4.规范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并将操作规程制成卡片机器旁。
科主任对使用医师实行不定时现场检视。
5.建立随访登记制度,对典型病例进行随访,取得临床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以便质量监测(诊断符合率、漏诊或错诊率)统计, 科主任每月检查一次。
超声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超声科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医务人员、患者和医院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超声科主任为本科室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领导和管理。
2. 超声科护士长为本科室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协助主任抓好本科室安全生产工作。
3. 超声科各岗位工作人员为本科室安全生产具体执行人,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三、安全生产要求1.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 定期对科室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掌握操作规程。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安全。
禁止违规操作,如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对科室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5.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禁止在科室使用明火,禁止在科室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确保用电设备安全。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在科室使用违规电器。
7.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和使用。
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防止泄露、火灾等事故发生。
8.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出行安全。
禁止驾驶无证车辆,禁止酒后驾车。
四、安全生产检查1. 科室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定期对科室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
3. 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严肃处理,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集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超声科所有。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超声科管理制度模板

超声科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超声科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超声科全体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患者。
第三条超声科应以患者为中心,坚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超声科应配备具有专业资格和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五条超声科医务人员应遵守医疗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益,严格执行医疗行为规范,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
第六条超声科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七条超声科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使用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定期进行设备保养。
第八条超声科应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第九条超声科应制定设备应急预案,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不影响医疗工作。
第四章:检查管理第十条超声科应严格执行检查规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查前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第十一条超声科应建立健全检查报告制度,确保检查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检查报告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出具。
第十二条超声科应加强对检查结果的追踪和随访,对有疑问或异常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复诊或转诊。
第五章:医疗安全与事故处理第十三条超声科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超声科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登记、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超声科发生差错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科,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调查和处理,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后果。
第十六条对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个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直至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健康管理第十七条超声科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用文档
.
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l、科室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组长为科主任,定期开展质量
管理工作。
2、根据医院有关要求及科室医疗工作实际,制定科室相关的质量管理措施,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3、质量管理小组按照质量管理工作方案,落实科室质量控制工作,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4、科室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总结上个月工作完成情况,找出不足,分析存在问题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交流研究科室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不断改进。
5、科室质量管理重点包括:超声诊断质量控制执行情况的考核,临床患者满意度的管理,报告完成是否及时,报告单的书写质量,以及设备管理使用情况等。
6、质量检查结果与科室考核密切结合,做到有纠正措施,体现持续改进。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4、病例追踪随访。
5、质控会议。
二、质量控制具体内容1、人员管理与素质(1)、成立以科主任及高年资医师为主体,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管理科室日常诊疗工作管理及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
每月一次组织科内治疗自查。
(2)、加强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力度,利用本地区及医院资源,提高本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上岗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3)、加强服务意识及人文教育,增强行风作风建设,减低因工作态度问题所引起的投诉及纠纷。
2、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1)、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检查操作,熟悉各仪器性能指标,熟记各项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重大仪器故障及医疗事故发生。
(2)、加强与保养维修厂家的联系,定时告知仪器使用情况,了解日常保养及使用知识,学会排除机器简单故障,对重大机器故障要及时上报医院相关科室及维修部门。
(3)、仪器使用后清洁探头,并及时关机,关闭电源,避免长时开机,每天下班后关闭仪器总电源,防范事故发生。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1)、严格按操作规程对不同脏器进行扫查,质控小组成员要不定时观察科室人员检查时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检查手法,并加以解释说明。
(2)、对发现有特殊及疑难病例时,要请教上级医师及高年资医师,初步达成科内讨论统一意见后作出较合理的超声诊断。
(3)、质控小组每月定期抽查定量检查报告,规范报告内容,制定相对统一标准,对于出现明显医疗差错的要及时作好登记。
(4)、对医院质控部门反馈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并作登记,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及科室制度作处罚处理。
4、病例追踪随访(1)、质控小组指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起病例追踪随访登记,设立专门病例追踪随访登记本。
(2)、科室人员对于平时工作中所出现的疑难或特殊病例,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登记,详细记录联系人电话及相关信息及当时检查的声像表现,并记录图像。
超声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超声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室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工作小组(简称质管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各小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
二、科室质管小组制定及修订本科室操作规范、制度、职责、流程、预案并组织实施;
三、科室质管小组成员按照分工监测质量与安全状况,督促岗位工作人员及时记录在相应的日常记录本(表)上。
四、质控员每月必须对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向科主任汇报。
五、科主任每月主持至少召开一次质量改进会,认真分析评价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的达标情况,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
六、科室记录资料应妥善保存,并按各职能部门的要求报送各类总结。
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超声科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超声检查的诊断工作。
为了保障超声科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超声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目标与方针超声科的质量目标应该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核心,并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科室应明确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
2. 质量评估与监控为了保证超声科的质量,科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
常使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评估指标、质量评分表、质量对比分析等。
通过对质量指标的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质量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超声科应建立健全的质量培训与发展机制。
科室应注重员工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充分利用内外部培训资源,提供各种培训形式,如学术讲座、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
此外,科室还应定期组织考核和评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撰写相关科研论文。
4. 质量管理流程与文件超声科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与文件,明确相关工作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质量控制要求等。
其中包括工作计划、技术操作手册、质量标准、操作规定、质量检查记录等。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遵守相关的流程和规定,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5. 质量反馈与改进超声科应建立质量反馈与改进的机制,积极接受患者、家属和同行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
科室应定期评估和总结工作经验,及时修订和完善文件和流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管理目标与方针超声科的安全管理目标应该以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中心,并且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
科室应明确安全管理的方针,并向全体员工宣传和培训。
2.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超声科应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科室应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和频次。
医院超声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我院超声医学诊疗水平,确保超声检查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超声质量控制委员会,负责全院超声质量管理工作。
2. 超声科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超声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控制范围1. 人员资质与培训(1)超声医师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
(2)超声技师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2. 仪器设备(1)定期对超声仪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2)定期进行仪器性能检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查操作与报告(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
(2)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3)检查报告需准确、完整、及时,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审核签字。
4. 病例追踪与随访(1)建立病例追踪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2)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提高诊断准确率。
5. 质量控制会议(1)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提高超声医学诊疗水平。
四、具体措施1. 人员管理(1)严格执行医师、技师持证上岗制度。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2. 仪器设备管理(1)定期对超声仪器进行维护、保养。
(2)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检查操作与报告(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
(2)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3)检查报告需准确、完整、及时,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审核签字。
4. 病例追踪与随访(1)建立病例追踪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2)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提高诊断准确率。
5. 质量控制会议(1)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提高超声医学诊疗水平。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超声质量控制委员会对超声科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2. 超声科对科室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接待需要进行超声检查者。
二、检查前认真阅读超声检查申请单,核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
三、向候诊者介绍将要进行的超声诊疗过程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候诊者的提问。
四、留存阳性及必要的阴性声像图作为诊断依据。
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及书写诊断报告。
六、对急、危、重患者要及时进行检查,记录接诊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七、遇有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和相关临床医师联系并进行紧急救治。
八、认真核对超声检查报告单内容,确认无误后签字,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报告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科质量安全管理规
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特检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全科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机器必须预热,机器运行正常时,方可进行检查。
2.科室成立安全小组,由科主任、安全员、消防员组成,安全员、消防员每月对各室的电源、电路和仪器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向全科人员通报,并报知消防办及保卫科、器械科尽早解决。
3.下班前各室的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水源、电源、门窗和仪器是否关机,切断总电源开头。
4.科室内不准使用电炉子、电饭锅等易燃易爆的电器和物品。
5.安全员和消防员每月对灭火装置和物品进行检查,并将灭火器摆放在醒目的位置。
6.全科人员必须学会使用灭火器,了解灭火的应急措施。
7.科主任、安全员、消防员对全科的各检查室每周检查一次,并做记录,安全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检查会议,记录并向全科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