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研究重点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8c m 6例。依据 A C J C直肠癌 临床分期 Ⅱ期 3 1
例、 Ⅲ期 1 4例。
12 治 疗 方 法 : 所 有 患 者 均 给予 盆 腔 外 照 射 , . 对 分 割 剂量 2 y 次 , G / 5次/ , 量 5 y5周 。同 期 放 周 总 0G / 化 疗组疗 同期 口服卡 培 他滨 80m,m , 0 e 2次/ , / d口
服 1 休 7d 1 4d 为 周期 , 2周期。治疗 中每周复 共 查血常规 1 次。放疗结束后 4— 6周进行根治性 手
术 治疗 。 13 直肠 癌新 辅助 治疗 疗效 评价 标 准 : 所有 术 后 . 对
宁夏 医学杂 志 2 1 0 1年 1 2月第 3 3卷第 l 2期
N nx igi dJ e.01 V l 3 N aMe c 2 1 ̄ o 3 , 0
所有病 例 均 经 病 理 活 检 确 诊 为 直 肠 腺 癌 。男 性 2 9 例, 性 1 女 6例 ; 年龄 2 7 4— 8岁 , 均年 龄 5 平 2岁 。纤 维直肠 镜 提示病 变 距 肛 门 2—6a 7例 , 肛 门 7 m 3 距
—
助治疗 , 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 达到降期 , 提高保肛率 , 降低局部复发率。本研究对收治 的 4 例接 受新辅 5
Ra i t n d s s 0 Gyd l e e s 5 f c in f . a i a e e t n wa e ome —6 w e satrt ec mp ein o e r da d ai o ewa ei r d a r t so Gy R d c l s ci sp r r d4 o 5 v 2 a o 2 r o f e k f o l t ft a i - e h o h
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1 No.8 April 202141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沈德彬 邱树胜 苏秀玲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药剂科,福建龙岩 364000[摘要]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接受吉西他滨+顺铂(GC)化疗的GC 组39例、接受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MVAC)化疗的MVAC 组38例。
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的疗效及外周血中辅助性T 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免疫平衡状态差异。
结果 新辅助化疗完成后,GC 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MVAC 组;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及Th1/Th2比值高于MVAC 组,Th2细胞比例低于MVAC 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Th17/Treg 比值高于MVAC 组,Treg 细胞比例低于MVAC 组(P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患者术前接受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并优化Th1/Th2、Th17/Treg 免疫平衡状态。
[关键词] 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抗肿瘤免疫[中图分类号] R73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8-0041-05Therapeutic efficacy of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as neoadjuvantchemotherapy on topically metastatic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and its impact on anti-tumor immunitySHEN Debin QIU Shusheng SU Xiul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Fujian, Longyan 36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a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topically metastatic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and its impact on anti-tumor immunity. Methods A total of 77 patients with topically metastatic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Jan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schem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GC group (n =39) and the MVAC group (n =38). The G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of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GC), while the MVA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of methotrexate, vinblastine, adriamycin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MVAC).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the differences in immune balance of helper T cells (Th)1/Th2 and Th17/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efficacy rate of the G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VAC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Th1 cells and Th1/Th2 ratio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VAC group,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Th2 cell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VAC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Th17 cells and Th17/Treg ratio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VAC group,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Treg cell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VAC group (P <0.05).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topically metastatic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before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optimize the immune balance of Th1/Th2 and Th17/Treg.[Key words] Topically metastatic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Gemcitabin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ti-tumor immunity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多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显著或者与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病变临床症状混淆,导致很大一部分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出现局部转移[1-2]。
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

Ur lg oo y
TI AN u J n。WEN .LjCh n —ig Li a g ln .De a t n f n e s ia f Ch n s p rme to Ca cr Ho p t lo ieeA—
c d my o d c l ce c s P k n o d c l olg ,B iig1 0 2 , h n a e f Me i i e 『 e 诹gU inMe i l e e n 0 0 1 C ia a S n a C e j
田 军 温 力 李 长 岭
d i 1 . 8 0 jjs . 6 44 2 . 0 0 0 . 0 o : 0 3 7 /.s n 1 7 — 6 4 2 1 . 3 0 4
【 要 】 目的 总结 我 院 采用 膀胱 部分 切 除 术联 合 放 化 疗 治疗 肌 层 浸 润 性 膀 胱 癌 的经 验 。 摘
婴 塑丛生堕
苤查
生 箜 鲞箜 3 期 J ot rl erdO cl ue 00V 1 , 3 ne U o R po no, n 1 ,o 2N . C mp J 放化 疗 治 疗 肌 层 浸 合 润性 膀 胱 癌 的研究
my c mb n d wi h mo h r p n a it e a y f r m u ce i v sv l d e a cn ma a n e o i e t c e t e a y a d r d o h r p o s l n a ie b a d r c r i o tCa c r h
放化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选 择 合 适 的肌 层 浸 润 性 膀 胱 癌 患 者 , 取 膀 胱 部 分 切 除 联 合 采
【 键 词 】 膀 胱 肿 瘤 ; 膀 胱 部 分 切 除 术 ; 放疗 ; 化 学 疗 法 , 助 关 辅
2021 CSCO 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全文)

2021 CSCO 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全文)0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获得与标准膀胱癌根治术相似的10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可作为不适宜或拒绝行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治疗选择。
手术切缘不净、局部病变较晚,仅行姑息手术的患者,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对于pT3/4和/或淋巴结阳性,且无远处转移(M0)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仍有争议。
基于CheckMate-274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2021年CSCO尿路上皮癌计划增加PD-1单抗的术后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
02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表一线治疗目前,化疗仍是尿路上皮癌治疗的基础。
基于IMvigor210研究和KEYNOTE-052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不耐受铂类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
在KEYNOTE-052研究中,PD-L1阳性患者的获益更明显。
目前,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国内获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适应证,仅适用于PD-L1表达或不能耐受铂类化疗的患者。
在新版CSCO尿路上皮癌指南一线治疗中,对于不适合顺铂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III级推荐仍保留了阿替利珠单抗(2A 类证据)和帕博利珠单抗(2A类证据)。
03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表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其适应证不断前移。
基于JAVELIN Bladder 100研究和HCRN GU14-182研究结果,对于一线化疗4~6周期后获得疾病稳定或客观有效的患者,II级推荐为阿维鲁单抗(1A类证据);III级推荐为帕博利珠单抗(2A类证据)。
阿维鲁单抗尚未在国内上市,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国内获得晚期尿路上皮癌适应证。
04晚期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表二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优先考虑免疫治疗;厄达替尼尚未在国内批准上市,仅适用于合并FGFR2/3基因变异的晚期尿路上皮癌;特瑞普利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维鲁单抗在国内尚未获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适应证。
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III~IV期),预后较差。
临床上常用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CS),最大限度的切除盆腹腔内的肿瘤病灶。
但是手术成功率偏低,许多病人难以达到减瘤标准。
有学者提出对于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即先行化疗后再行减瘤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
该文将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标签:新辅助化疗;晚期卵巢癌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
由于其早期扩散的生物学行为、起病部位隐匿、无特异性的早期临床症状等,约70%左右在确诊时已属晚期(III~IV期)。
患者5年生存率徘徊在19%~40%左右[1-2]。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用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CS),最大限度的切除盆腹腔内的肿瘤病灶,使残留肿瘤病灶直径≤1cm,或肉眼不可见残留病灶[3]。
Bris[4]等学者认为,仅有42%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够接受满意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但减瘤的彻底性是晚期卵巢癌预后独立的、重要的影响因素[5-6]。
Griffiths[7]等首先使用了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晚期卵巢癌。
《2012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对于不适合接受手术的明确的III/Ⅳ期巨块型肿瘤患者,可考虑新辅助化疗+中间性细胞减灭术”。
新版指南中标明支持证据由2A升为1级。
1 新辅助化疗的概念与优点广义上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包括以下几种:①通过活检或腹水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卵巢癌后,先行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②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未能达到理想的标准,术后予以化疗后再次行手术治疗。
目前大多数认为的新辅助化疗为第一种情况。
新辅助化疗的优点主要有:①减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负荷,减少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提高肿瘤切除率[8]。
机器人辅助技术与普通腹腔镜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机器人辅助技术与普通腹腔镜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效果比较黄新冕;郑玮;王帅;祁小龙;张琦;刘锋;张大宏【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与普通腹腔镜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LRC)与75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R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单因素分析,LRC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RARC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多因素分析,相较于LRC,RARC组手术时间更长(OR=42.96,95%CI:19.03~66.88,P<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对膀胱癌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1)007【总页数】3页(P694-696)【关键词】膀胱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作者】黄新冕;郑玮;王帅;祁小龙;张琦;刘锋;张大宏【作者单位】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膀胱癌发病率在全球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11位,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7位[1]。
2015年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为80.5‰,死亡率为32.9‰,其中男性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2.1‰和25.1‰[2]。
开放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是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传统标准治疗方式,但开放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往往较高。
膀胱癌根治性放疗修改后临床路径

放疗六科临床路径膀胱癌根治性放疗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癌术后(ICD-10:C67.900)不适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或不可根治切除膀胱癌需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5天。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膀胱癌。
2.符合膀胱癌术后放疗标准。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入院后常规检查需3-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2)膀胱镜、盆腔CT或MRI、胸片、胸腹部CT、心电图;CT放疗定位。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心脏彩超(老年人或既往相关病史者);(2)全身骨ECT(疑有骨转移者);(3)SPECT(疑有其余部位转移者);(4)PET-CT。
(五)放疗前准备:1.确认肿瘤标志物状态。
2.评估心脏及肺功能、肝肾功能、骨髓储备等。
3.无放疗禁忌。
(六)放疗方案选择:根据NCCN《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11年),《膀胱癌的诊疗规范》(201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适形或调强放疗。
(七)放疗期间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放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1次。
根据具体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脏器功能评估。
(八)放疗中及放疗后治疗:1.放疗期间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止血等。
2.预防行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发热、腹痛、腹泻明显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菌药物。
3.必要的升血、针对放射性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反应等的药物。
(九)放疗日:开始时间为入院第15天。
(十)出院标准:1.放化疗结束,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副反应。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6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 略
患者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措施
膀胱癌患者心理需求分析
面对疾病,患者可能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得到及 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疏导等。
定期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
放疗与手术结合
放疗与手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术前新辅助放疗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已成为肌层浸 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
近年来,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 疗选择。
放射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效果评价
放疗与化疗联合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 ,尤其是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标准 治疗方案之一。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 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进展 • 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与调整
目录
• 放射治疗地位与作用认识深化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01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尿常规检查是膀胱癌的初步筛查方法 ,可发现尿液中的异常成分。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膀胱内的肿瘤病变,评估肿瘤的分期 和浸润深度。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的肿瘤病变,并取 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02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更新要点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安全共识

秦觞过客整理制作
专家共识推荐:
• 在确定RC方案之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了解肿瘤的分期以及有无淋巴转移和远 处转移,同时进行肿瘤活检确定膀胱肿瘤的性质。若选择行输尿管结直肠吻合术, 术前还可行钡剂灌肠、肠镜及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测定,同时这也有助于排外结肠肿 瘤[13-14]。
秦觞过客整理制作
2.1.2.1 手术适应证
秦觞过客整理制作
专家共识推荐:
• RC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提高微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对于肿瘤的降期和降 级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的一线NAC方案包括①GC方案:吉西他滨1 000~1 200 mg/m2,第1、 8天静脉滴注;顺铂7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②改良MVAC强化方案(DDMVAC):甲氨蝶呤3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碱3 mg/m2、阿霉素30 mg/m2、顺铂7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2周重复。③CMV方案:甲氨蝶呤30 mg/m2、长春碱4 mg/m2,1、8天 静脉滴注;顺铂1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期间常规预防性应用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并且给予充分的水化。NAC后进行RC前应复查血常规、肾功、肝功能。对于不耐 受铂类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新辅助免疫治疗,但应及时评估疗效和注意免疫治疗特有的不良事 件,如有顾虑也可执行单纯RC+UD。由于新辅助放疗会破坏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并且新辅助放 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是否有益,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因此,不推荐术前使用新辅助 放疗。
化学治疗是中晚期膀胱癌治疗的重要手段_肖菊香

宗临床试验中显示一般在 36% ~ 48%
[ 2 5]
。分期为
T 3~ T 4 和 / 或有淋巴结阳性的高危患者 5 年生存率 更低, 为 25% ~ 35% 左右。失败原因多归于 初诊时 有微转移灶存在。全身化疗可以清除体内微转移灶、 控制远处转移、 预防复发 , 改善预后。作者将对化疗 在中晚期膀胱癌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临床试验进行简 要的阐述。 1 新辅助化疗
KEY WORDS: advanced bladder ca nce r; neo adjuv ant chemo ther apy; adjuvant chem othe rapy ; palliative chem other apy
摘要 :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尽管在 确诊时只有 20% 的 患者属 晚期 , 但大 多数患 者最终会 发生复 发或转 移。 目前对于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原则以根 治性膀 胱切除 术加区 域淋巴 结清扫为 主 , 配合化 疗与放疗。 但术后 2 年内仍 有约 50% 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 , 一旦出现复发和转移 , 多数在 2 年内死亡。目前膀胱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较 低 , 化疗 是延长 这些晚期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 , 可使多数患 者的生存时 间由 3 ~ 6 个月 延长至 1 年左右 , 少数 患者 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 , 化疗在中晚期膀胱癌中的地位 越来越得到重视。作者将就化疗对中晚期膀胱癌的生存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 中晚期膀胱癌 ; 新辅助化疗 ; 辅助化疗 ; 姑息性化疗 中图分类号 : R737. 1 文献标志码 : A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30例疗效观察

【 关键 词 】 新辅助化疗 ;浸润性膀胱癌 ;手术前 ;疗效观察 【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7— 8 5 1 7( 2 0 1 4 )0 5 — 0 1 0 1 一 O 1
膀胱癌指 的是发 生在 膀胱 粘膜 上的恶 性肿 瘤 ,是 泌尿 2 结 果 经过化 疗 ,3 0例 患 者 中 肿瘤 缩 小 2 4例 ,占 8 0 . 0 %, 系统最 为常见的恶性 肿瘤 。浸润 性膀胱 癌在 膀胱 癌 中约 占 未发生变 化 的 6例 ,占 2 0 . 0 % ;肿 瘤 临 床 分期 降 低 的 2 3 1 / 3 ,外科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该疾 病 的首选 方法 ,然而 其术 例 ,占 7 6 . 7 % ,未发生 变化 的 7例 ,占 2 3 . 3 % ;病 理分 级 后 5年 内的生存 率仅 占 5 0 % ,造成 治疗失 败 的主要原 因是 4例 ,占4 6 . 7 % ,未发生变化的 1 6例 ,占5 3 . 3 %。 存 在着 微小转移病灶 … 。新 辅助 化疗是 近年 来治 疗浸 润性 降低 的 1 后 实行 手术 并成功保 留膀胱 的患者 2 7例 ,占9 0 . O % ,其余 膀 胱癌的重要研究 成果 。本研究选取 3 0例浸润 性膀胱癌患 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分 析采 用术 前新 辅助 化疗 治疗浸 润性 3例行膀胱全切 除术 ;患者 在 1年内肿瘤 复发 6例 ,复发率 为1 5 . O % ,3年 内复 发 1 6例 ,复发率 为 4 0 . 0 % ,5年 内复 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
膀胱癌的新型治疗方法与创新技术

论文题目:膀胱癌的新型治疗方法与创新技术1. 引言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研究新型治疗方法和创新技术对于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膀胱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膀胱癌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3. 靶向治疗针对膀胱癌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精准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策略。
例如,针对EGFR、FGFR、PI3K/AKT/mTOR等通路的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疾病的新型方法。
通过植入或修复肿瘤抑制基因,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已经在膀胱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5. 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将光敏剂注入患者体内,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肿瘤组织,使光敏剂激活产生毒性,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和局部治疗的优势,在膀胱癌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疗效。
6. 肿瘤微环境调控肿瘤微环境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调控肿瘤微环境成为新型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7. 结论膀胱癌的治疗领域正不断涌现出新的治疗方法和创新技术,这些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肺癌新辅助化疗-何新

肺癌新辅助化疗
何新பைடு நூலகம்华西临床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新辅助化疗 (Neoadjuvant or Primary Chemotherapy)
•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 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以 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对于早期肿瘤患者通畅可以通过 局部治疗方案治愈,并不需要做新辅助化疗。而对于晚期肿瘤患 者由于失去了根治肿瘤的机会,通常也不采用。
• 适应证 • 新辅助化疗主要是用于某些中期肿瘤患者,以期通过先做化疗使肿瘤
缩小,再通过手术或放疗等治疗方法治愈肿瘤。卵巢癌、骨及软组织 肉瘤、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都有成功的病例。 • 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的时机 • 对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需要重新进行影像学的一系列检查,重新 评估能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外科医生认为有手术可能性,需要待 患者血象恢复正常后接受手术治疗,通常是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的第 3~4周。如果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通常需要在停止治疗后至少6周才 能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采用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治疗,一般停药1~2 周后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目的是减少手术中出血,避免术后伤口 不愈合。
• 风险
• 新辅助化疗也有风险,部分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不好,使 病变增大或患者体质下降,也可能失去根治肿瘤的机会。
新辅助化疗 方案
肺癌的新辅助化疗
• 肺癌的新辅助化疗是定义为在局部治疗前的细胞减量治疗。是手 术与化疗相结合的另一种形式,与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化疗就 是将全身治疗提前至局部治疗之前进行。归纳各家告其潜在的优 点是:通过完整的血管辅入化疗药物,早期杀死全身的微转移灶。 减少局部的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增加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提高手术的完全切除率。通过体内评价化疗的有效性,指导术后 的正确化疗;防止术中的肿瘤播散,避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 延长生存期;增加患者的顺应性和耐受性。
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周密;刘锋;王帅【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to prognosis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following radical 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eated by radical 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 to September 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Results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NM stage,pathologic grade,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lymph node density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ll P<0.01).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NM stage,pathological grade,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lymph node density.%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密度是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较好,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密度与患者预后有关.【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7(039)012【总页数】3页(P1002-1004)【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浸润性膀胱癌;预后;影响因素【作者】周密;刘锋;王帅【作者单位】310012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2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0012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to prognosis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following radical 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eated by radical 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 to September 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NM stage,pathologic grade,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lymph node density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bladder cancer (all P<0.01). 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NM stage,pathological grade,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lymph node density.【 Key words】 Radical cystectomy surge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surgery Invasive bladder Prognosis Influencing factors近年来我国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该病的治疗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标准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包括淋巴结清扫。
顺铂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顺铂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龚华;沈兵;谈明岳;范昱【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0)010【摘要】目的探讨顺铂为主的新辅助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54例局部进展性膀胱癌患者中,其中22例术前予MVAC新辅助化疗方案(甲氨喋呤30 mg/m2,第2、15、22天;长春花碱 3 mg/m2 第2、15、22天;阿霉素30 mg/m2,第2天;和顺铂70 mg/m2第2天)治疗;18例术前接受GC新辅助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l,8,15天;顺铂70 mg/m2第2天)治疗;14例患者术前予以DC新辅助化疗(多西紫杉醇 75 mg/m2,第1天和顺铂75 mg/m2第2天)方案.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接受膀胱切术.结果 54例患者中,治疗后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7例,稳定18例,进展9例,有效率为50% (27/5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0.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8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贫血发生率占48.1%,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6.3%.结论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性膀胱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可耐受.【总页数】3页(P749-751)【作者】龚华;沈兵;谈明岳;范昱【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移植泌尿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移植泌尿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移植泌尿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移植泌尿科,上海,2000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大剂量顺铂,氟脲嘧啶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疗效分析 [J], 李清泉;吴成明2.大剂量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J], 黄诚;毛雪华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癌疗效观察 [J], 吴贵贤;崔茂荣;刘亚玲;刘俊宁;张学刚;徐跃文;刘志明4.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转移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 [J], 沈德彬;邱树胜;苏秀玲5.卡铂或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分析 [J], 杨锡贵;刘蒲香;宋恕平;郝兴培;孙子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膀胱癌患者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保膀胱策略

最新:膀胱癌患者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保膀胱策略前言约25%的初诊膀胱癌患者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预后明显不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1。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局限性MIBC的标准治疗选择。
然而,大约有5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2。
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可以最大限度的肿瘤降期,控制微转移,降低复发率,并最终延长生存。
因此,针对MIBC使用新辅助化疗(NAC)联合RC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已经被多个国际指南推荐。
然而RC作为MIBC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患者术后性功能、生育和肠道功能等均可能产生影响,导致术后生活质量(QoL)的显著下降3。
此外,膀胱癌是一个老年性疾病,由于合并症的原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甚至多数老年患者可能并不适合RC4。
因此,在高选择的MIBC人群中,逐渐开展了保膀胱策略(Bladder-Sparing Strategies,BSS),来寻求最佳的肿瘤控制和生活质量获益。
在2021年的ASCO年会中关于尿路上皮癌有六项大会口头报告,其中有三项都是关于保膀胱治疗的,可见MIBC患者保膀胱治疗是临床的迫切需要。
一、联合保膀胱策略保膀胱策略满足了一部分MIBC患者的临床需求,扩大了患者的治疗选择范围,有望在维持最佳肿瘤控制的同时达到保留最佳生活质量,避免死亡风险的目的。
保膀胱策略包括单一疗法,比如化疗或放疗、最大限度的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PC);以及联合疗法,比如放化疗二联疗法或TURBT联合同步放化疗的三联疗法(TMT),甚至是四联疗法。
其中,TMT是临床最常用也是被认为最具前景的保膀胱策略。
目前并没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比较单纯RC和TMT,但多个系列研究以及最近的META分析都显示TMT在高选择性患者中获得了有益的临床结局,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40.2%-58%,与RC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49%-57%)相当5,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Jul 2016,V01.36 NO.4
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大多 存在微转移,导致单纯手术后复发较快,影响患者预 后∞』。新辅助化疗是在确定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采 取的系统性化疗治疗方法。有研究报道称,新辅助 化疗可以显著改善局部进展期膀胱癌的肿瘤残留 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预防复发o 7|。以甲氨喋 呤、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顺铂联合用药的MVAC 方案曾是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一线化疗方案,但其 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安全性较差旧J。 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治疗方案被认为是取代MVAC 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首选替代方案,其不仅具有与 MVAC相近的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还具有更好的
统计学意义(P>0.05)。
1.2
患者化疗前后肿瘤直径的变化(;±s。n=20)
壁堕重墨
最大径(cm)
些堑萱
3.34±1.63
丝塞墨
2.65±I.35
!堕
2.942
墅竺垡
0.25-1.23
!
0.007
墨d:丝!竺!
!:!!!!:翌!:!!!!:翌源自!:丝!!:!!:!:塑!:竺
2.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肿瘤转移;化学疗法,辅助
基金项目: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406)
Clinical study of radical resection for locally metastatic bladder Lin Jianqun,Zhang Ruihong,Chen Xibin,et of Shantou City,Shantou Abstract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前 3讨论
图I
斗仔*j州
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以根治术为其治 疗金标准。使用根治术治疗可以切除患者病灶显著
后肿瘤大小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戈±S)表
万方数据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年7月第36卷第4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bjectives
bladder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Methods
cancer
with local metastasis of bladder
who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20 cases)and
practice
and opinions
[J].Advances [5]
urology,2014,191(1):35—39.
阮戈.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1):3083—3084.
[6]
樊晓栋,姜庆,王家武.新辅助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 影响的Meta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l,33(2):196—
目的考察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 回顾性分析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I临床资料37例,依据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
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顺铂、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 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随访记录患者化疗效果、前后肿瘤大小、不良反 应和生存期。结果化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75.0%(15/20),肿瘤直径显著降低(P<0.01)。 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70.0%(14/20),且主要为I一Ⅱ级。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期41个月显 著高于对照组的26个月(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较高应答率,显著缩小肿瘤, 结合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treated by radical resection surgery
only.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tumor size before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after,adverse reactions and survival rate were recorded and observed.Results chemotherapy was
cancer
surgery[M]//Robotic
Surgery
of
the
Bladder.Springer
New
York,2014,3(1):5—25. [4]Cowan
use
NG,Chen Y,Downs TM,et
a1.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urrent
in bladder cancer:A survey of in
control
group(17 cases)according
and gemeitabine
group were
to
their therapy.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cisplat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adical resection surgery and patients in contro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an
a—
high response rate,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umor,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com—
bined with surg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Urinary Bladder Neoplasms;Cystectomy;Neoplasm Metastasis;Chemotherapy,Ad—
之一,具有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口]。手术治疗是 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可以清除癌变组织,显著延
DOI:10.3760/cma.j.issn.1673-4416.2016.04.003
作者单位:515000广东,汕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通讯作者:林建群Email:906798450@qq.tom
juvant
Fund program: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Shantou
city(20150406)
膀胱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长患者生存期㈨。然而,对于出现局部转移的膀胱 癌患者,单纯进行手术治疗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复
发,且部分患者肿瘤直径过大,无法手术‘3I。新辅
most
of them
I
or
II
grade.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 months whic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6 months in control chieve
a
group(P<0.05).Conclusions
e-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in Australia
[J].Intemational
1360.
urology and
nephrology,2014,46(7):1351—
[2]
Witjes JA,Comprrat
E,Cowan NC,et a1.EAU guidelines
表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使用顺铂、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后
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37例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 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未行全身化疗及免疫 治疗患者;②膀胱灌注治疗结束,放疗时间>4周; (要)Kamofsky体力状态评分不低于70分;④预计生存 期超过3个月;⑤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⑥血白蛋 白水平I>4.0×109/L,血红蛋白≥1009/L,血小板≥ 100×109/L;⑦所有患者均有可以测量的病灶,其中 男26例,女11例,年龄为42—72岁,平均年龄为 (60.3±5.4)岁。临床分期:1l例T4bNOM0,9例 T3bN2M0,6例T1—4NOMl,4例T1~4N1M1,7例 T1—4N2M1。病理分型:33例移行细胞癌,1例以移 行细胞癌为主并发鳞癌,l例以移行细胞癌为主并 发腺癌,2例未分化癌。依据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
安全性和更低的耐受性。9’10 J。
表3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胱癌的微病灶从而预防复发改善预后。综上所述, 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较高应答率,显著缩小肿瘤,结 合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Cheluvappa R,Smith valuation of bladder DP,Cerimagic S,et a1.A comprehensive
1资料与方法
1.1
示,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化疗效果及肿瘤直径变化
化疗患者平均疗程为(3.4±0.3)个周期,随访 时间4~54个月,化疗后CR、PR、SD、PD患者分别 为7、8、3、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5.0%、40.0%、 15.0%、10.0%。化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75.0% (15/20),肿瘤直径显著降低(P<0.01,表1)。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70.0%(14/ 20),且主要为I一Ⅱ级(表2)。
表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方法
观察组患者第1、8天,静脉滴注1250mg/m2吉 西他滨,第2天或第2、3天静脉滴注70mg/m2顺 铂,3周为一个疗程。静脉滴注顺铂前先静注阿扎 司琼,同时给予水化及利尿治疗。若患者化疗后Ⅱ 度以上粒细胞缺乏则应用G—GSF治疗。患者需进 行2个以上疗程才可进行疗效评定,化疗2—4个月 后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手术方法依据已有文献 方法进行”J。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手术治疗[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