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小学机器人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机器人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第一篇:小学机器人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小学机器人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兖州区矿山学校教育机器人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中小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
从各地情况来看,较多的学校只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
通常的做法是由学校购买若干套机器人器材,由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组装、编程的实践活动,然后参加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竞赛。
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和学校将机器人教学纳入了正规课堂教学。
2000年,北京市景山学校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
2001年,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始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机器人活动进课堂的探索和尝试。
2005年,哈尔滨市正式将机器人引人课堂教学,在哈尔滨师范附小、60中、省实验中学等41所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用必修课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教育。
此外,香港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的改革中,也在高中“设计与应用科技”课程中增设了机器人制作的课程。
小学普及机器人教学,指每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能在某一较长的时间里接受到机器人的教育,不局限于在我校进行,还希望是在区内、市内更多的学校能开展这项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智能机器人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它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而机器人技术涉又及机械构造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即充满着好奇与兴趣,又具有挑战性。
因此,把智能机器人引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探索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然而,在各中小学校里,推行机器人教学却举步维艰,首先它还没有完整的教育机制作保障,其次是机器人设备价格昂贵,设备更新快,后期维护费用高,最后是老师和学生们自我感觉程序构造复杂,教师感觉学生都难以掌握及接受,等等。
2024智能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分享课题申报模板
2024智能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分享课题申报模板一、课题背景与意义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分享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分享已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旨在探索与发展2024年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分享,以下为本课题的申报模板。
二、课题内容2.1 课题目标本课题旨在研究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分享,通过探索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2.2 课题内容(具体列举课题内容,如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化教育平台的设计与构建等)三、课题研究方法与方案3.1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智能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分享的现状和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进行实际验证。
3.2 研究方案(具体描述研究方案,如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设计与操作等)四、预期成果4.1 学术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相关学术期刊、会议上进行发表,并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4.2 教育实践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智能化教育资源和平台,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五、课题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5.1 工作计划本课题的工作计划将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合理安排,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实验设计与操作、研究成果撰写与发表等。
5.2 进度安排(具体描述课题的进度安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六、研究团队与资源支持6.1 研究团队本课题研究团队由多名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教育和科研背景,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基础。
6.2 资源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将得到学校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包括实验室设备、数据分析工具、文献资源等。
七、预期影响与推广计划7.1 预期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对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分享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
课题申报填写
省教育科学规划委托课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子课题﹒立项评审书
课题类别初息技术
课题名称素质教育中如何进行初息技术核心
素养培育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贾师燕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新泰市龙廷镇岙阴初级中学
填表日期 _2016年11月14日
省教科院教研室子课题管理办公室
2016年7月编制
填写说明
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
2.在课题类别一栏,是具体学段的,按学段填写,是具体学科的,按学科填写,如填写“小学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英语”、“中学历史”等;非具体学科、学段的,填写“综合”。
3.多人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小学高级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含小学高级)填写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组织能力等。
4.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
确实需要的,可以附页。
5.填写的容要实事。
6.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质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然后签署书面意见。
教育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教育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概述
教育机器人是一种应用智能技术的教育教学手段,它能够以一种互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语音、文字、图像等多种信息
传输,让学习者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知识,获得更丰富更具有深度的学习
体验。
本次项目旨在研发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教育机器人,用于普通教育领
域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有趣的学习体验,支持以语音、文字、图像
等多种信息传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1、智能教育:将新兴的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机
器人的智能交互和直观的视觉效果,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
有趣化和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增加教师的教学效率:通过教育机器人的智能交互功能,可以对
学生的学习记录和能力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师
的教学效率。
3、节约经费:通过教育机器人可以节约学校的开支,不但可以减少
教师的支出,而且教育机器人的制作成本更低,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费。
三、项目实施方案。
小学机器人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机器人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兖州区矿山学校教育机器人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中小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
从各地情况来看,较多的学校只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
通常的做法是由学校购买若干套机器人器材,由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组装、编程的实践活动,然后参加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竞赛。
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和学校将机器人教学纳入了正规课堂教学。
2000年,北京市景山学校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
2001年,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始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机器人活动进课堂的探索和尝试。
2005年,哈尔滨市正式将机器人引人课堂教学,在哈尔滨师范附小、60中、省实验中学等41所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用必修课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教育。
此外,香港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的改革中,也在高中"设计与应用科技"课程中增设了机器人制作的课程。
小学普及机器人教学,指每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能在某一较长的时间里接受到机器人的教育,不局限于在我校进行,还希望是在区内、市内更多的学校能开展这项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智能机器人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它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而机器人技术涉又及机械构造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即充满着好奇与兴趣,又具有挑战性。
因此,把智能机器人引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探索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然而,在各中小学校里,推行机器人教学却举步维艰,首先它还没有完整的教育机制作保障,其次是机器人设备价格昂贵,设备更新快,后期维护费用高,最后是老师和学生们自我感觉程序构造复杂,教师感觉学生都难以掌握及接受,等等。
小学机器人教育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机器人教育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小学机器人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方案太古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与实践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崭新的内容,教育部从二○○三年起,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同时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选修内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把机器人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必修课。
在我国的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已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近年以来,宁波市开展机器人教育比较好的有镇海应久小学、鄞州区宋诏桥小学及余姚的实验小学,我区已在李惠利小学、太古小学等学校开展了机器人的创新与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教育教学经验。
我校自2006年初开展机器人教学,已在市、省、全国取得了多项好成绩,已经处在了全区甚至全市的领先地位。
因此,在我校设立“小学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机器人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符合我校实际,对于推动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英文表述为:Robot-Based Education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tudying and utilizing robots to optimize the effe ct of education and the wa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ork. (Peng Shaodong, March. 2002)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机器人教育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理论方面,机器人教育有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实践方面,机器人教育是指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工具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作为一项最新的科技,其拓展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尽管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保健、军事防卫、测绘勘探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中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机器人教育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职业规划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开展机器人教育,以及机器人教育对小学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机器人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教育模式,以及机器人教育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 探讨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机器人教育对小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和动机的影响;3. 基于对机器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了解,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方案;4. 在小学校进行机器人教育的实验研究,评估机器人教育对小学生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影响;5. 分析实验研究结果,总结机器人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机器人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教育模式,以及机器人教育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 调查问卷法:对小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机器人教育对小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和动机的影响;3. 课程设计法:基于对机器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了解,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方案;4. 实验研究法:在小学校进行机器人教育的实验研究,评估机器人教育对小学生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影响;5. 统计分析法:分析实验研究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总结机器人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一、选题背景计算思维在当前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是广为关注的重要内容。
作为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信息素养既表现在与他人进行信息合作时必要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储备,也表现为个人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思维正是这两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实现各种问题求解系统的过程中,甚至包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将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或思维习惯。
将计算思维融入到机器人教育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机器人时代,机器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且日益紧密。
机器人技术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如今,很多学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机器人课程,机器人教育正在蓬勃发展。
但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受到机器人教学材料资源等的限制,这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开发校本教材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因此,计算思维是当代信息社会人才思维发展的实际需要;校本教材开发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机器人教育更是提高学生未来竞争力的必要趋势。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教材内容开发,编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突显程序设计、机器人搭建特点的校本教材。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课题名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关键词:单位申报申报级别:江门市怡福中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国内,由于应试教育及课程设置的原因,中小学校很少有机器人技术的教育,机器人教育教学都是在少年宫及培训机构进行,很难得到普及和推广,而在发达国家,机器人教育普遍存在于中小学,因此在国际机器人比赛中,很少见到有中国学生参赛,并且能获得好成绩也很少。
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要通过考核。
本课题研究意义在于整合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教育,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机器人教育,让机器人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推广普及。
在一定程度上,机器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延伸,学校教育可以依托信息技术课进行机器人拓展。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材、教案、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机器人教育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使机器人教育教学得到普及。
本课题主要观点:机器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机器人知识,有助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编写机器人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材、教案,研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并通过课堂验证其可操作性,不断的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最终形成一套完成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人工智能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应用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提出:人工智能于1956 年正式诞生以来,已经有50 多年的发展历史。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
尽管人工智能并不是为教育专门研发的,但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的智能化一直是教育界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理想和目标。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实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工智能课程纳入中学课程。
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潮流,人类社会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已经到来。
由此,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向教育提出了挑战: 在新的世纪里应该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人才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一条途径。
因此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为现代教师的“必修课程”。
(2) 课题界定从教学一线的现状来看,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功能体现的不够充分,专家学者对人工智能在中学中的应用研究较为薄弱。
因此,为提高中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效果和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应用,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可行性两个方面着手,对中学人工智能教学现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为中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和人工智能在中学教育中的深层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该课题主要针对人工智能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目前,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实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工智能课程。
主要包括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以及人工智能选修课程; 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即人工智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的教育测评方法。
“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申报书
“VEX机器人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申报书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 问题的提出1) 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国家, 都在中小学开设了机器人课程。
机器人教育是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载体, 已经逐渐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 我校也就VEX机器人设计方面作为校本课程有所实践。
2)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 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 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3) 我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从2003年开始起步, 在市教委、市科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下, 已经初见成效, 在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部分项目发展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从2010年开始, 市教委、市科协整合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三项全国赛事的学生机器人竞赛项目。
其中VEX机器人比赛项目是机器人竞赛的一个重要项目。
4) 近年来, 我校参与了南岸区牵头的课程改革和课程领导力建设, 在校本课程设计方面有了一点尝试, 但还不系统, 不成体系。
另一方面我校参加全国、市、区组织的各级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已有7年, 成立了机器人工作室, 有6套VEX机器人, 专业辅导教师2名, 在这段时间, 我校参加区、市、全国各类比赛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如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初中组二、三等奖, 市机器人大赛连续几届一等奖等, 这些成绩在重庆市内有较大影响。
近三年, 我校也在这一项目的校本教材编写、课程标准制订、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但是这一项目还没能形成一门成熟校本课程。
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希望通过此立项课题的研究, 可以改变我校没有正规的机器人课程学习的现状, 使我校的学生有一门正规可以选修的校本课程, 让学习机器人技术的学生在学习机器人课程时有正规化的课程内容和严谨的学习标准。
另外, 可以通过此校本课程的开发, 提升研究教师的课程理论研究水平, 同时让VEX机器人的学习有课程体系作支撑, 丰富VEX机器人的学习内容。
机器人教育教学课题研究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机器人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教学与学习,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机器人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广泛关注。
1.2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学习,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
而机器人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研究机器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意义:首先,机器人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
通过参与机器人相关课程和活动,学生可以掌握编程、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机器人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自己亲手搭建和编程机器人,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此外,机器人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机器人项目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如何倾听他人、分工合作、有效沟通等重要技能。
最后,机器人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机器人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学生在其中可以体验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与技术的热爱,并且更加愿意主动地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机器人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途径,同时也为未来社会培养了一批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在本篇长文中,将对机器人教育的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实践与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展望。
2. 机器人教育的现状分析:2.1 教育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机器人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机器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资源开
发研究
课题名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关键词:单位申报
申报级别:韶关市浈江区铁路第一小学
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二、课题设计论证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目标与内容:本课题研究拟完成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要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具体化。
3、研究思路与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和计划。
4.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和实践应用价值。
(课题设计论证限3000字以内)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机器人是创新技术的平台,也是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当今,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已在信息技术课与课外科技活动开设了有关机器人的课程内容,要赶超世界教育先进水平,我们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开始大力加强机器人教育。
如何在小学阶段推广普及《机器人教育》实验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全新的课题,《机器人教育》实验课程是一门多种科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新型学科,如何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对应的《机器人教育》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课题《实体灭火机器人在小学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评价体系与资源开发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我校地处粤北山区韶关市,我市目前为止尚未有一所小学开展实体机器人教育课程,该课题如能成功申报将会《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报告,同时为在偏远山区推广普
及《机器人教育》树立典范。
2.目标与内容: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评价,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获得的发展。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本课题拟在对虚拟机器人灭火程序教学过程和实体机器人实地测试和挑战中,建立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现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小组评价为辅,并结合教师教学评价的三维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检验者和评价的受益者;拟在机器人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中引入家长评价,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的成长,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应考虑评价内容的全面化,针对机器人教学实验中的程序设计、实验操作、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全面评价小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对评价方法还要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我们面对的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评价时,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表现,全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其个体差异,注意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对在实验中有大胆创新作为,应给予积极评价,制定出相应的成长性评价,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和更人性化。
3、研究思路与方法: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建立显得非常重要。
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基本操作规程,对教学有导向作用,即评价考核什么指标,评价对象就会重视什么指标。
研究思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必需根据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特点和评价目标进行科学设计。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评价中双主体作用的协调发展,满足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反馈信息的需求。
以较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为目标,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面向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构建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思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必需根据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特点和评价目标进行科学设计。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评价中双主体作用的协调发展,满足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反馈信息的需求。
以较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为目标,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面向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构建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方法和计划:我们计划将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评价阶梯化,评价的一级指标确定为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
其中,学业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操作、实验考核等二级指标,而综合能力则包括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二级指标。
各二级指标还可进一步细分形成第三级具体评价项目,如在平时成绩中包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实验报告、考勤等;如在实验操作中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讨论解决问题、操作
规范、资源利用等;如在实验考核中包括:程序编写、实际操作;在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学习结果(机器人实际运行情况等)、课内外竞赛结果等。
4.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和实践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是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评价体系与资源开发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其理论创新程度和实践应用价值是1、初步探索总结了在小学阶段机器人教学过程的评价模式;
2、形成了具有粤北山区地方特色机器人教学模式,推动当地机器人竞赛水平,让更多的孩子从小接受机器人教育,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3、通过对机器人教学过程评价的参与,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课题可行性分析
1.相关研究情况: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
2.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哪些相关成果,相关成果的评价情况(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3.研究条件:研究团队的组成结构;已收集哪些相关资料;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
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承担的相关研究课题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号)立项单位课题类别主持人完成情况1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积累的策略研究》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重点
课题曾庆斌已结题
2.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序号成果名称负责人时间发表刊物或出版社 1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积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曾庆斌2009年11月
3.研究条件研究的基础:我校是广东省教厅批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一级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是我校的教育科研的主课题,2007年获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中期评估优秀奖及结题成果二等奖,同时我校承担了广东省“十一五”课题《信息时代的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每学期开设有电脑制作培训班、虚拟机器人学习班、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班等,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各类信息化竞赛活动。
在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中多次获得省市奖励,2010年何应骏获广东省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三等奖,2011年程济中获韶关市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
课题研究硬件配备:
1、场地:约100平方米
2、机器人: 8台(可供30名学生,3—4人一组)
3、计算机:台式机:30台(练习用)笔记本:1~2台(比赛用)
4、规定场地:机器人灭火场地
5、互联网与局域网的联通。
研究经费:自筹课题研究经费伍万元,购买机器人和场地。
每学年3000元~5000元外出学习调研经费。
预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