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体积意义及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立体图形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安排以及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形,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二.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导发现法、组织练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发现法等。

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发现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我设计如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你们高兴吗?”学校准备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沙坑,作为运动员跳远的场地,请你们帮忙计算一下要买多少沙子?这就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这一环节,我以棒学校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师生共研、探索新知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46页三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别体会到:长、宽相等时,越高,体积越大;宽、高相等时,越长,体积越大;长、高相等时,越宽,体积越大。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第五章第三节“长方体的体积”。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立方体模型和尺子等教具,同时也让学生带来了自己的立方体模型和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个立方体模型,提问学生:“这个立方体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积如何计算?”2. 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通过示例来解释该公式的运用。

3. 实践操作:然后,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尺子和立方体模型来计算不同长方体的体积。

4. 例题讲解:在学生实践操作之后,我会选取一些例题进行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求它的体积。

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未知,已知它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求它的高。

答案:1. 6 × 4 × 3 = 72(立方厘米)2. 8 × 5 × 高 = 40,高= 40 ÷ (8 × 5) = 1(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46—P47,长方体的体积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每小组3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设疑导入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分别学习了体积以及常见的体积单位,现在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回忆并进行回答)师:同学们都能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那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谁能大胆的猜测一下?(学生进行猜测,并说明理由,也可能有同学会直接说出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师: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出示课件,动画演示如下图)师:认真观察三组图形的变化,与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现在认为长方体的体积与哪些条件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关,并且发现长、宽相等,高越高体积越大;长、高相等,宽越宽体积越大;宽、高相等,长越长体积越大)师:上面我们判断三组图形中哪个体积更大,是用眼睛观察后来比较的,但有一些图形体积亲近,我们无法用眼睛判断,这时就需要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再次明确已经学过的体积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观察、课件动画演示了解体积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为下面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摆一摆,填一填师:同学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每组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写书中“做一做”表格,然后与同组同学说一说,你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的体积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的体积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三个不同的边长,分别为长、宽、高。

2.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 = 长× 宽× 高。

3.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其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长方体物品,如文具盒、饮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长方体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2. 新课:讲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

2.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 = 长× 宽× 高。

3.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体的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

3. 拓展题:研究长方体体积与其他几何体体积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_》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_》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什么叫做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二、导入新课: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三、探索新知:1、引导发现:(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2、做一做,填写63页的表格。

3、议一议,长方体的体积究竟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4、推导得出: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V = a × b × h5、在此基础上,进而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V = a × a × a = a3四、课堂练习1、利用公式,计算“试一试”第一题中的图形的体积。

2、推导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V = S×h= Sh3、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试一试”第二题中的表格。

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六、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一练”的1、2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V = a × b × h= abh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V = a× a× a= a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V = S×h= Sh。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理解长方体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长方体体积概念的理解。

2.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长方体模型或实物。

2. 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如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等,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长方体的体积。

2. 新课导入:介绍长方体体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模型或实物,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的长方体体积计算案例,让学生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体体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长方体体积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长方体的体积概念:描述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2.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 = 长× 宽× 高。

3. 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先测量长、宽、高,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体的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水池的容积等。

3. 拓展题:研究长方体体积与其他几何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使学生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一课,主要包括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以及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理解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课件、黑板。

2. 学具:直尺、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定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3. 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与长方体体积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的定义及特征2.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3. 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体的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3. 拓展题:探索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定量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体的体积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难点:1.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长方体物品、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并推导出体积公式。

3. 讲解:教师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强调长、宽、高的单位要一致,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体体积计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 = 长×宽×高2. 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3. 实际应用举例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体的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涉及长方体体积计算。

3. 拓展题:研究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使学生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4. 下列图形都是用1cm3的正方体搭成的,分别求出 它们的体积。(在计算体积的过程中在此强调体积的守恒性。)
板块四、课堂小结 我们大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后,你对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有了什么 了解? 归纳:体积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单位,容积是用来计量容器 所能容纳的液体的体积的单位,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容器内盛放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记作 L 和 mL。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并正确了 解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 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 观点,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体积的意义及体积单位,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 3的实际意义。
2.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 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培养。 3.应该注意的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北京大学教育出版社2013版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主题: 长方体的体积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设计者: 任自波/郑东新区心怡路小学[课程标准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

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探究新知,掌握新知,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应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的方法;3、同时能利用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掌握求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的方法.学习难点: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习过程:一、猜想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生: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

师: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生: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系。

(师出示几个不同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生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生2: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生3: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二、操作(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师:同学们很棒!大胆地猜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系,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需要我们大家来探索。

师:请同学们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他们的长、宽、高和体积的相关数据,并完成下表。

(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发给学生)(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反馈。

(师把统计的结果汇总在黑板上)三、归纳师: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有几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长方体的体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长方体的体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长方体的体积北师大版我今天要教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长方体的体积。

我们将会深入理解长方体的概念,并学会计算它的体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长方体的体积”的内容。

我们会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长方体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难点是理解长方体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长方体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长方体物体,以及一些用来拼组长方体的积木。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结构。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填空题,让学生们巩固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体积的方法;另一部分是应用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长方体的特征学生们需要理解长方体的概念,并掌握它的特征。

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六个面,都是矩形。

其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体还有12条边和8个顶点。

这些特征是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基础,因此需要重点讲解和巩固。

二、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学生们需要掌握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宽和高的乘积来计算。

这个公式是体积计算的关键,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但长方体的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是初次接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的练习,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操作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感知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体积计、实物道具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模型和实物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长方体有多少个面吗?它的体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长方体的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方体的体积》。

我们来看一下教学内容。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5页。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且能够运用这个公式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然后,我要说一下教学难点和重点。

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个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具和学具准备方面,我已经准备好了长方体的模型和一些实际的例子,学生们也需要准备一些纸张和笔。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写在黑板上,并配合一些图示和实例来说明这个公式的应用。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运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

我要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继续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们巩固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并且会引入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运用和深化这个公式。

这就是我对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宽×高。

这个公式是这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个公式。

2.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长方体的体积是一个空间概念,学生们需要能够想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并且能够理解长、宽、高的意义。

3. 灵活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需要能够将体积公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计算实际物体的体积。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我会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关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体积的存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难点】促使学生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让学生深切感悟体积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各一个。

【学具准备】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44个,记录单12张。

【教学方法】猜想——操作——论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发现(一)情境:1. 同学们都爱吃水果吧,这里有个西瓜和苹果,哪个大、哪个小?2. 其实刚才我们是在比较它们的什么?3. 谁能说一下体积指的是什么?4.常用的体积单位有那些?(二)导课:1.看来同学们对前几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相信大家这节课能有更好的表现。

2.在这里,有一种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现在把两个这样的正方体排在一起,组成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它的体积是多少?把4个排在一起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3.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我们是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来判断它们体积的,真聪明。

(三)揭示课题:1.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你们来看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的体积能直接判断出来吗?2.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不能直接看出来,怎样来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1.利用课件,动态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说说图(1)、(2)、(3)的变化(从长、宽、高、体积等几方面来说),你有什么发现?2.猜想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和什么有关?三、实践操作,验证猜想1.生动手操作: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些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完成下表。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用具:1立方厘米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3、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二、导入新课1、导入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

)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2、新课(1)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2)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4 4 1 18 4 2 124 4 3 2(3)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V=a b h三、练习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a3读作a的立方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看表计算正方体棱长体积0.9m2.4dm1.6CM长宽高体积12m 5m 4m1.5dm 0.8dm 0.5dm8 cm 4.5 m 3cm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2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板书设计长、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b×h=abh V=a3V = sh教学后记一、创设情境填空: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索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18页的要求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4 3 1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体积:4×3×1=12(立方厘米)(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1)摆成了一个什么?(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应用:出示例1。

例:一块长方体的砖(如图,单位:分米),这块砖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1)问:求砖的体积就是求什么?2)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3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体和正⽅体的体积》教学设计《长⽅体和正⽅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版⼩学数学第⼗册第四单元中的《长⽅体和正⽅体的体积》教学⽬标:知识与技能:使学⽣学会计算长⽅体和正⽅体的体积,并能利⽤公式正确进⾏计算。

过程与⽅法: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的观察能⼒、空间想象能⼒、提出问题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体会数学来源于⽣活,且服务于⽣活,产⽣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长、正⽅体体积的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正⽅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多媒体课件、1⽴⽅厘⽶的⼩正⽅体若⼲、实物、实验报告单。

教材分析:长、正⽅体的有关知识是学⽣学习⽴体⼏何的开始,由研究平⾯图形发展到研究⽴体图形,是学⽣空间观念发展中的⼀次重要的飞跃。

长⽅体和正⽅体是最基本的⼏何形体,特别是长⽅体体积的计算,是⼀切⼏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了解了体积概念,认识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的。

通过创设情境进⾏教学,引发学⽣的认知冲突,提⾼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的求知欲。

从⽣活出发,从学⽣⾝边的事物出发,体现⽣活数学化。

根据学⽣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通过学⽣⾃⼰尝试体验,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的参与活动,促进学⽣的发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掌握长、正⽅体体积的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长⽅体体积的计算⽅法,分探究、发现——归纳、概括——初步运⽤三个步骤进⾏,其中“探究、发现”的过程让学⽣进⾏⼩组活动,通过具体的拼摆过程,逐步领悟长⽅体长、宽、⾼的厘⽶数和每排摆1⽴⽅厘⽶⼩⽅块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之间的联系,进⽽归纳出计算长⽅体体积的⼀般⽅法。

这样可以使学⽣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和获得合作交流的体验,并在具体的操作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的空间观念。

正⽅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通过从正⽅体与长⽅体之间的关系推理得出,有利于培养学⽣归纳和逆推的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体积(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编写说明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为此,教科书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和“试一试”,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实验、验证的思考过程。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第二个问题是通过猜想与验证,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第二个问题是探索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试一试”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索长、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运用第一个问题得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观察下面各图,想一想。

教科书安排了3个比较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体会“宽、高不变,长变短了,体积变小了”“长、高不变,宽变短了,体积变小了”“长、宽不变,高变短了,体积变小了”。

通过比较,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为进一步自主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为1cm)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完成下表,验证你的猜想。

教科书安排了摆长方体的活动,通过用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先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3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在表格中记录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以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得到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验证如下:长方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正方体的个数
=底层所摆的体积单位正方体的个数×层数
=底而所含面积单位正方形的个数×高所含的长度单位的个数
=底面的面积×高
=长×宽×高。

上述验证过程,得到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入字母表示,即V=abh。

•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教科书利用对话的形式,鼓励学生借助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通过推理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同
时,用字母表示公式,介绍a3的读法。

试一试
•先算一算下列图形的体积,再读一读,想一想。

(单位:dm)
这个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二是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

教科书在三幅图中突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给出了“底面积”的概念及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并提醒学生换一个底面,用得到的公式再次计算这三幅图的体积,意在检验这个公式是否合理。

•填一填。

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教科书给出了表格及相关数据,目的是巩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课前,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准备一些小正方体(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便于课上使用。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观察下面各图,想一想。

首先,建议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鼓励学生进行初步猜想。

其次,建议教师准备几个不同形状的盒子或模型(或教科书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盒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有条件的班级,建议教师把教科书中图片做成一个动画,演示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情况,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为lcm)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完成下表,验证你的猜想。

这个活动的开展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教学时,建议参考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鼓励学生根据上一个问题中的经验,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学生能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关系,很难下一个结论,所以需要加以实验,由此引出下面的摆长方体的活动。

第二,小组合作摆长方体。

①小组内进行分工,要保证每个人都参与活动。

②小组合作摆长方体,并把有关数据填入表格内。

③小组内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准备全班发言。

第三,全班交流。

在交流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使学生逐步发现计算小正方体的数量与计算长
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长×宽×高”,逐步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字母表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回顾摆长方体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条件,得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长×宽×高”,由于正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所以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式是“棱长×棱长×棱长”。

在此基础上,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如何用字母表示,并介绍a3读作“a的立方”。

对迁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用小正方体摆大正方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试一试
•先算一算下列图形的体积,再读一读,想一想。

(单位:dm)
教学时,建议教师让学生先计算这三个图形的体积,再学习底面积的概念,然后计算图形的底面积。

接着,启发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长×宽”就是底面积,由此得出公式:底面积×高,并会用字母表表示。

最后,鼓励学生再换一个底面,利用得出的公式再计算这个图形的体积,看看是否和第一次得到的一致,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填一填。

教学时,建议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题目。

交流时,要选择几道题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尤其是知道体积和高,如何求底面积;知道体积和底面积,如何求高。

这些逆向问题,要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