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
高一上物理公式
高一上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v = Δs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s表示位移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
化量。
2.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的变化量。
3.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t 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 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
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0 + at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
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6.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7.重力势能公式:Ep = mgh 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
度,h表示高度。
8.动能公式:Ek = (1/2)mv^2 其中,Ek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9.功的公式:W = Fs 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
10.功率公式:P = W / t 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11.机械能守恒定律:E = Ek + Ep 其中,E表示总机械能,Ek表示动能,Ep表示势能。
12.浮力公式:Fb = ρVg其中,Fb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浸入液体的
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这些是高一上物理课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计算。
高一物理速度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速度公式:1.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该段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V平=s/t。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在时间t 内,以平均速度V 行驶了路程s。
示例:一个物体在 5 秒内以每秒 2 米的速度行驶了10 米,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根据公式V平=s/t,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为 2 米/秒。
2. 中间时刻速度: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公式为Vt/2=V平=(Vt+V o)/2。
这个公式表示,在时间t 的中点时刻,物体的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中间时刻的速度。
根据公式Vt/2=(Vt+V o)/2,可计算出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1 米/秒。
3. 末速度: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公式为V=V0+at。
这个公式表示,在时间t 结束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末速度。
根据公式V=V0+at,可计算出末速度为10 米/秒。
4. 位移: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二分之一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公式为x=V0t+1/2at²。
这个公式表示,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二分之一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位移。
根据公式x=V0t+1/2at²,可计算出位移为25 米。
5.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公式为a=(Vt-V0)/t。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末速度减去初速度再除以时间。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加速度。
根据公式a=(Vt-V0)/t,可计算出加速度为 2 米/秒²。
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关系
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关系
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公式v=s/t表示,其中s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t是经过这段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加速度则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公式a=Δv/Δt表示,其中Δv 是速度的变化量,Δt是发生这一变化所需的时间。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它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在物理学中,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的速度增加;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的速度减小。
如果加速度为零,则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即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也大,加速度大时速度也不一定也大。
同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不一定也为零。
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题型归纳
【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即指物体增加的速度【答案】B【解析】A、根据公式vat∆=∆,v大,v∆不一定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根据公式vat∆=∆.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D错误.【总结升华】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但是速度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加速度的大小,反之,加速度的大小也不会决定速度的大小。
如速度为零并不代表速度不变化,所以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举一反三【变式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0秒钟,速度达到16m/s,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1.6m/s2【变式2】速度为15m/s的物体,经过20秒后停止运动。
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7.5m/s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类型二、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的比较例2、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增大B.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 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D. 加速度变化时,速度可能不变【答案】C【解析】速度如果均匀增大,则加速度是个恒定值,不变。
所以A错,C对。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不一定增大,如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的更快。
所以B错。
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加速度如果变化,则速度一定变化。
所以D错。
【总结升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
即: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举一反三【变式1】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末速度的大小为4m/s,则()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m/s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m/s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CD【变式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变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答案】D类型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例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答案】B【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选项C错误;由加速度的定义知v a t=,即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正确;若相同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则xt∆∆不变,即速度不变,这属于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总结升华】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ls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ls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4m/s【答案】BD类型四、从v-t图象看加速度例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0~t1内速度、加速度如何变化?t1~t2内质点的速度、加速度各是多少?【解析】速度的变化由图线可以直接看出,而加速度的变化需要看图线上各点的斜率如何变化.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且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倾斜程度逐渐减小,图象的斜率逐渐减小,即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在t1~t2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为v1,加速度为零.【总结升华】加速度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反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小,速度变化得慢;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即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对于非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变化可从图象的倾斜程度看,也可以从曲线如何弯曲看,曲线向下弯。
高一物理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精讲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a、△v和△v/△t2.掌握通过公式和v-t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a、△v和△v/△t的异同,加速度的异同难点:通过v-t图像求加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三、考点分析:加速度是动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其在高考中无处不在,常在运动,力和电场问题中出现。
对其准确地理解和应用非常重要。
内容和要求考点细目出题方式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a,△v 和△v/△t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选择题△v:速度变化量——变化多少△v/△t:速度变化率——变化快慢掌握通过公式和v -t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加速度的定义选择题,计算题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的制动距离也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项指标;研究速度变化的快慢是有意义的;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x/t速度的改变表示速度的变化Δv=v2-v1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a=△v/△t定义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v/△t单位m/s2矢量性方向与△v方向一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恒定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倾斜直线的斜率可求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有何区别?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量—是用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了多少的物理量,它等于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无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如物体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却为零。
高一物理加速度三个公式
高一物理加速度三个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2.加速度s=vot+at?/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边线速度vs/2=√[(vo?+vt?)/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断δs=at?{δs为已连续相连成正比时间(t)内加速度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有关内容:质点.加速度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行踪高度h=gt2/2(从vo边线向上排序)4.推论vt2=2gh备注: (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坯快速直线运动,遵从坯变速箱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直角上甩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下降最小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是起至)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备注: (1)全过程处置:就是坯失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也已方向,加速度挑负值;(2)分段处置:向上为坯失速直线运动,向上为自由落体运动,具备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正常应力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恰好相反,fm为最小静摩擦力) 备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同意;(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其它有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制备同向:f=f1+f2,逆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备注: (1)力(矢量)的制备与水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需用作图法解,此时必须挑选标度,严苛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制备,可以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则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2-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辅导讲义加速度的方向同我们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也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分析方法二:△v 与a 同向,与v 0方向相同。
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3. 减速运动分析方法一:速度是矢量,我们规定汽车的初始方向为正方向,经过2s 后,那么△v=﹣3m/s,a=﹣1.5m/s.加速度为负值,说明加速度的方向同我们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也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分析方法二:△v 与a 同向,与v 0方向相反。
物体在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结论: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相同,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课堂练习】一、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某次列车20:00准点从A站发车,至次日18:00到达B站,行程1150Km 。
该列车在A.B站间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
2、物体先以11m/s 的速度行驶了10s,再以5m/s 的速度行驶了2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3、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 中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第二个10s 钟通过的路程是17m,那么,物体在第一个10s 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在第二个10s 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它在前20s 钟的平均速度为 。
4、某物体运动速度为4m/s,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A.飞机B.火车C.小汽车D.跑步的人5、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乙地,4h 后,两车同时开到相距100Km 的乙地,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v ∆ 0v t vv ∆5m/s 0v 2m/st v( )A.在这4h 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100Km 路程上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前60Km 路程上两车平均速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D.在前2h 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6、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的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7、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9.67m/sB.12m/sC.8m/sD.9m/s8、用刻度尺和表可测出小车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加速度定义与图像知识点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质点、参考系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3)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2.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二、时间与时刻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像位移、力、速度都是矢量.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像温度、质量、压强、电流都是标量注意: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分不是看它们是否有方向,而是在于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矢量运算是一种几何算法),标量遵循代数运算法则.四、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3.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位移x路程s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决定因素由始、末位置决定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大小关系x ≤s(1)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五、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ts ∆∆=一v =s/t 平均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注意说明:平均速度计算一般要用定义式,不能乱套其它公式2.瞬时速度:①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②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③方向: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3.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平均速率:表示运动快慢,是标量,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瞬时速率:运动物体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的速度大小,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率.(3)特别注意: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六、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变化)2.大小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tv v t v t 0-=∆∆(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亦即速度的变化率)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单位:2//s m ssm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与△v 的方向相同)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以用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绝对值表示其大小,正负号表示其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加速度为负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5.如何判断加速还是减速:(1)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同方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反方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2)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3)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4)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大增大,v 增大得越来越快减小,v 增大得越来越慢(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6.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定义式v =Δx ΔtΔv =v -v 0a =Δv Δt =v -v 0Δt方向与位移Δx 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v -v 0或a 的方向决定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F 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方向无关s-t图与v-t图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4.s-t图像举例:s-t图象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物体静止.③物体静止.④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⑥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5.常见场景二、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静止状态加速运动3.两种特殊的v -t 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1)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2)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5.v-t图像举例:v-t 图象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静止.④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⑥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6.常见场景三、s-t 图象与v-t 图象的比较x -t 图象v -t 图象轴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速度v 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无实际意义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交点交点表示相遇交点表示速度相等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增加的加速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要点导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Δv/Δt=(v2-v1)/Δt。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一样。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一样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Δv,Δv = v2 — v1。
Δv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范例精析]例1试举出如下实例:〔1〕速度很大而加速度较小,甚至为0;〔2〕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也很大,甚至可能为0〔当飞机高速匀速飞行时〕;〔2〕子弹在枪膛里刚被激发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一切匀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刚启动时刻的汽车、火车,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汽车刹车后停止运动前作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拓展:由例1可知,速度和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大小不成比例,方向不一定一样。
例2.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
〔1〕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Δv。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优秀5篇)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教案怎么设计篇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当然这种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它的准确性,这要在下一章中学习,在此可不必要向学生介绍这种结论性的知识,以免冲淡学习重点,加重学生负担。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到科学实验中探究的方法,而不是注重探究的结果多么完美,所以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不尊重实验事实、拼凑实验结果的习惯。
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描点法作图象的思想方法,向学生讲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描点法,图象的物理意义。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补充一些更为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不一定是物理方面的图象,要突出图象的直观性,使学生对图象的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为本节建立物理图象来分析、寻找物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
高一物理速度的教案有哪些篇二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试题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平均速度是指一个过程中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A错误,B正确,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个位置时或者某个时刻时的速度,所以CD错误。
思路分析:平均速度是指一个过程中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个位置时或者某个时刻时的速度,试题点评:正确理解两个速度的含义是做好本题的关键2.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答案】C【解析】运动员的全程位移为x=100m,全程所用时间为10s,所以根据公式,C正确,思路分析:根据公式可得试题点评:题中的数据比较多,找出所需要的数据是本题的关键3.由可知()A.a与Δv成正比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Δv/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答案】CD【解析】只是加速度的计算式,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a的方向取决于的方向,所以CD正确,思路分析: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a的方向取决于的方向,试题点评:对公式的理解是做好本题的关键4.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是,在2 ~ 3 s 内的加速度是,在4 ~ 5 s 内的加速度是。
【答案】1.5m/s2 0 -3m/s2【解析】根据公式可得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为,在2 ~ 3 s 内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大小为零,在4 ~ 5 s 内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做减速运动思路分析:根据公式分析试题点评:注意过程加速度的正负号5.(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 s 时间速度由8 m/s增加到12 m/s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一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在0.2 s时间内将足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方向。
高一物理-速度与加速度
解:A物体的速度改变量Δv =16m/s -10m/s=6m/s A的加速度a=
v 6 = 2 m/s2 = 3 m/s2 t
A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Δv' =1m/s-10m/s= -9m/s B的加速度a=
v t
= 9 m/s2 = -3 m/s2
如果物体速度不变,则Δv = Vt-V0 = 0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v t
=0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增加或 减少),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此时加 速度为定值。也就是说,加速度a不变的直线运动叫 匀变速直线运动。 • 当a>0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 • 当a<0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 • 当a = 0时,速度随时间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均匀变化就是 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一样.
1.5s
B D
A
1.5s
C
E 1.5s
F
某物从A运动到F,途经BCDE四点,如上图所 示.且知在每一点的速度分别为:VA=2m/s VB=4m/s VC=5m/s VD=7m/s VE=8m/s VF=11m/s 请问每1.5秒内速度变化如何?
A物体在2s内速度由10m/s增加到16m/s. B物体在3s内速度由10m/s减少到1m/s. 两物体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加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 谁的加速度大?
∆t
0
t1
t2
[讨论]图中的两条直线a、b所表示的两个物体的运动中,哪 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
1.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越大,说明加速度越大; 斜率越小,说明加速度越小; 斜率为零,说明加速度为零,即速度保持不变。 2.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取初速度方向为正 方向) 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即物体做 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速度变化的快慢与方向—加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同一时刻各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图像类问题解题步骤(重要!):
1. 首先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什么物理量
2. 关注横纵坐标的单位
3. 关注横截距、纵截距所代表的信息
4. 关注斜率/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5. 关注特殊点所代表的信息:交点、拐点等
小结4: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比较
速度变化率
(加速度)
门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已知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
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回答下列问题(结果用
题中所给符号表示)∶
(1)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
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
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________。
(2)滑块的加速度a可以通过
d(Δt1-Δt2)
表达式________估算得到。
例4. (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1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1 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C.2 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 2 m/s2
3
D.第1 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第
2 s内加速度大小的2倍
从 v-t 图象中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
练一练
水平向右运动,碰撞一墙壁经 Δt=0.01 s 后以
v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
这 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C )
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例5. 一物体做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 Δv 的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汽车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 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800m、11 400m、 13800m,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个10min的平均速 度,以及在这30min的平均速度
第1个 10min 第2个 10min 第3个 10min
这 30min
s /m
v/m· s-1
10800
; / 资讯
hxh47kyd
为老太太您担心,您这样慈爱,怎么舍得呢?还是停了它,不要再吃罢!”老太太当时叹道:“我那些儿子媳妇们,只要有你一半上心, 我是样样事情都听他们的了。”就罢了再吃醉瓜的心。此时见,哟,味是那股味儿,玉碗里的瓜,怎么热腾腾的?酒味比夏天当季时还 更浓些,闻起来还是老太太颇爱的长春法酒!这一盘瓜,不是直接送到二太太这边桌上,而是小丫头先端到老太太面前,跪下奉给老太 太看,瓜的上半部,连着蒂儿的一块已经削开了,成了个天然的盖子,奉到老太太面前后,主勺的媳妇上前,把瓜盖也已打开,可以看 到瓜身内不但有微红的熟瓤,还有黄澄澄诱人的糯泥果丁。第六十五章 胜负已分看星芒(3) 媳妇笑吟吟禀报作法:“老太太,这里是 糯米、葛仙米淘净蒸熟,与金糕捣在一道,取蕉脯、橘脯、糖桂花,皆滤去渣滓,熬化于米糕中,加药酒,共置瓜内,蒸熟,问过大夫, 已算不得生冷物色了,老太太可略多用些儿。”嘉颜替老太太舀了一盏,老太太尝了一口,又叫来一盏,推给唐家姑奶奶。唐姑奶奶谢 了,细细品鉴。老太太叫给每人都舀些,又笑道:“省着点!别害他们作东的一桌啃瓜壳子。”掌勺媳妇忙道:“老太太您尽用不妨! 先前掏出的瓜瓤,还有好多,是放在其他容器里蒸的,卖相不如这个,反正要吃的话,吃起来是一样的。”老太太佩服道:“哟!原来 还有藏下的私。”嘉颜笑着,果然给老太太这桌各人都只舀了一些些,又给大太太那桌分了一圈,去了大半个瓜。剩下那两桌,就用掏 出的瓜瓤分享了。这一道用毕,午宴算是结束。戏台上的戏,还在一折一折往下唱,有爱听的,便坐着听下去,困乏了的,便回屋去歇 歇。老太太回去歇一会儿,去之前对福珞和玉笙都加以赞赏,字面看来未有偏倚,但人难免猜,她心中已有褒贬。没人发现宝音做的手 脚,瓜的上层那药酒,药放得特别重些,对老太太身体也不太好。她如果先让给子孙们,那边无妨,如果竟先自己取用了,那就要受损。 宝音看着,老太太果然自己先用,剩下的才分给子孙。这就怪不得宝音了。生死大仇,这里又报了一小寸。这些都吃毕,宝音吩咐下人 将桌上狼藉杯盏收拾,换过细洁小杯小盏,依然盛落花生、杏梅等小食,备听戏的太太 们取用,又将椅子也换成软躺椅,叫人好没规 没矩歪在上头,听起戏来更闲适。福珞既想得没这么周全、更没心思弄这些了,宝音索性替她那桌一并办了,福珞倒也服气,道:“华 妹妹,这次难得你怎么操办得这样好。”宝音谦道:“珞表姊快别这样说。笙儿只是尸位素餐,无功无过,难得珞姐姐远来是客,万般 不凑手,还能办得这样新美,笙儿才敬仰。”福珞听了她这话,心里舒服得多,可也再生不起争竞之意,叹了口气,着丫环扶回
11400
13800
36000
18
19
23
20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求的是哪一段时间或 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定义:将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3、瞬时速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相同。 4、瞬时速度简称速度,以后碰到“速度”一词,如 果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瞬时速度。
例: 1、某物体沿一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在时间t内运动了 5.5周。求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2、某物体从甲地出发,以速度v1,沿直线运动到 达乙地,紧接着又以速度v2原路返回到甲地,求该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一航班从甲地飞住乙地,前半程以平均速度v1 飞行,后半程以平均速度v2飞行,飞行的路径可 以看成直线,求该航班从甲地飞住乙地的平均速 度是多大?
1.3速度和加速度
一、平均速度
1、定义: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 2、公式:
s _ v=
t
3、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 向与一段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相同 4、物理意义: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地反映变速 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时,用10s,他的平均 速度?
方向: 瞬时速度
大小:称为瞬时速率
方向: 平均速度 大小: 就称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称为平 均速率
平均速率是位移跟时间的比值,它是矢量,其方向 与位移方向一致。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是标量。
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所以一般情况下, 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有当物体做单 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只要物体在运动, 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而平均速度可以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