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实词、虚词、易错成语省考必备

合集下载

2022年省考行测复习成语常识积累

2022年省考行测复习成语常识积累

2022年省考行测复习成语常识积累作为行测必考题型,由于题干较短短,考试时间紧,所以并不是很受考生的重视。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题干较简短,但总有些题目是“卧虎藏龙”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行测复习成语常识积累,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行测复习成语常识积累1、危言危行【解释】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2、汗牛充栋【解释】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3、不以为意【解释】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相混淆。

4、万人空巷【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5、瓜田李下【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6、登堂入室【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7、如坐春风【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8、走马观花【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9、曾几何时【解释】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10、久假不归【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11、五风十雨【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12、不忍卒读【解释】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3、一文不名【解释】名:占有。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14、求全责备【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1.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往往误解为“像平常一样安然或安心对待”。

错例:声名无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往往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干U,削除,修改。

往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错例: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4.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有时错写为“不温不火”。

错例:我校这次喜庆“十六大”晚会的小品除《要钱》夕卜,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6.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错例:虽然这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肯德基连锁店一直业绩不错,并呈上升趋势。

而它在欧美却一直是惨淡经营。

两个月亏损3亿英镑。

(应该为“走下坡路”)7.差强人意: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差,稍微,比较;强,振奋。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错例: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歹单精竭虑”。

错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国考实词虚词成语

国考实词虚词成语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积累:词语(实词、虚词、成语、熟语)实词、虚词(一)常见近义实词辨析【安置安顿安排】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

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一—、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一—舒适,惬意【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 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情黯淡”;②同暗淡【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一—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一—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

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范围广大,事物众多,常说包罗万象”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指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暴病抱病】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 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驴有贬义。

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个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4、【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其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7、【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都比喻流传迅速。

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前者形容“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多指绝对可信。

13、【不胜其烦】【不厌其烦】前者意为“繁琐得使人受不了(胜:忍受)”;后者意为“不嫌繁琐,不嫌麻烦(厌:嫌)”。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2022年行测48组易错成语-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2022年行测48组易错成语-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行测48组易错成语-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成语是行测中一个重要考查内容,本文我整理了48组高频易错成语,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很好地区分这些成语,在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遇到不丢分。

1、万人空巷【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进行庆祝游行。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2、登堂入室【释义】比方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望其项背【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宏大作家,现在的许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罪不容诛【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非常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会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5、七月流火【释义】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目无全牛【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特别纯熟的地步。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7、首当其冲【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依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8、危言危行【释义】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可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急的言论和行为”。

9、不刊之论【释义】刊,古代指消退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行更改。

比方不能修改或不行磨灭的言论。

公务员测验行测易错实词及成语

公务员测验行测易错实词及成语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16,残酷--残忍
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多形容敌人的行为。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9,包含--包括--包罗
都是动词。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包容含有。
包括:着重指“总括”。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包涵:原谅、宽恕。
10,保持--维持
都是动词。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1,保存--保留
都是动词。存留下来,不使改变。有时可换用。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公务员测验行测易错实词及成语
———————————————————————————————— 作者:
———————————————————————————————— 日期:
附录: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常见成语辨析300例
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
1,胆怯--怯懦
两者都有“胆小、畏缩”的意思,如“初上讲台,还真有几分胆怯”;相比之下,怯懦更强调生来就是如此,如“此人生性怯懦”。
21,庇护--袒护
同为动词。偏向,掩护。

必背实词和成语

必背实词和成语

必背实词和成语考试中的言语理解题型常考实词和成语,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汇,考查对词义、近义词辨析和成语运用的准确理解。

以下从常见实词和成语的分类、词义辨析、语境运用以及高频考点等多个方面,全面整理常考的实词与成语。

一、实词实词是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题型的重要部分,通常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型。

考试中,常见的考点集中在同义词、近义词辨析上。

1. 名词类实词名词类实词常用来指代人、物、事、现象或抽象概念,选用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名词。

◆趋势:表示事物发展的动向,如“经济趋势”“行业趋势”。

◆契机:指事情转化的关键时刻或有利条件,如“抓住发展契机”。

◆潜力:表示尚未发挥出来的能力或力量,如“市场潜力”“发展潜力”。

◆瓶颈: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限制,如“突破技术瓶颈”。

◆契合:表示与某事物符合或相合,如“战略契合”“理念契合”。

2. 动词类实词动词类实词主要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等。

选用动词时需要特别注意语义的精确性和适用场景。

◆推进:表示推动某件事情的进行,如“推进改革”“推进项目”。

◆促使:表示通过某种力量或手段使事情向前发展,如“促使经济增长”。

◆扭转:表示把不利的局面改变过来,如“扭转局面”“扭转局势”。

◆贯彻:表示彻底地执行某项政策、措施等,如“贯彻精神”“贯彻方针”。

◆缓解:表示减轻或减缓某种不良状况,如“缓解压力”“缓解矛盾”。

3. 形容词类实词形容词类实词用来描述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在选用时,要注意词汇的精确性与适应语境的要求。

◆创新性:指具有独创性,如“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发展”。

◆严峻:形容局势或问题非常严重,如“严峻的挑战”“严峻的形势”。

◆显著:形容事物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显著成效”“显著提高”。

◆繁荣:形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得兴盛,如“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不可避免:形容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必然发生,如“不可避免的风险”。

二、成语成语的考查重点在于其语义、结构特点和使用的精准性。

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中常考成语汇总

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中常考成语汇总

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中常考成语汇总1.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3.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

4.顺理成章: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5.地无遗利: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

7.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8.拒之门外: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9.独善其身: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10.敬而远之:指尊敬却有顾虑不愿接近。

11.乏善可陈:形容说不出来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12.哗众取宠:指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或支持。

13.沽名钓誉: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4.不折不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15.分毫不差:没有一点差错。

16.不遗余力: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使出来。

17.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8.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力。

19.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以后也不再会有。

20.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21.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

22.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灵感或作品。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3.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4.因循守旧:指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侧重的是缺乏创新。

25.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也比喻墨守成规办事。

26.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27.去伪存真:去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28.闻一知多:指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

强调的是听。

29.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30.理所应当:指按道理应该这样。

3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

32.众望所归:形容某人或威望很高,受到大家的敬仰和信赖。

公务员实词、易错、辨析大全。1500多个。

公务员实词、易错、辨析大全。1500多个。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二、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一)褒错用贬1.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盼望或等待某件事情成功。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二)贬错用褒1.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

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多指坏事)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于了。

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窗体顶端三、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四、容易误用字面意义的成语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五、易混成语辨析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六、容易用错语境的成语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涉及到面很广泛。

在行测中,词汇和成语是经常考察的一部分,而有一些词汇和成语常常容易让考生们混淆,容易出错。

对这些易错的实词和成语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以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1. 信手拈来、信手捻来这两个成语都是指轻而易举地拿到手,但第一个成语“信手拈来”是正确的用法,而第二个“信手捻来”是错误的用法。

2. 借宿、借住“借宿”表示暂时在别人家借宿一晚,而“借住”则表示长期在别人家中居住,容易混淆二者的含义。

3. 千差万别、千差万种“千差万别”表示差别很大,形式各异,而“千差万种”表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这两个词容易混淆。

4. 措手不及、措手不及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不及做准备,但第一个正确的成语应该是“措手不及”,第二个是一个常见的错别字误用。

5. 空前绝后、空前绝后两者都表示前所未有或者后无来者,但第一个成语“空前绝后”是正确的表达,第二个是犯词语搭配错误。

6. 冤家对头、冤家相逢“冤家对头”表示决裂或者对立的敌对关系,而“冤家相逢”表示原本对立或者不和的人再次遇见,在情感或者生活上发生联系,两者含义不同。

7. 不攻自破、不攻自破两者都表示观念或者理论本身存在矛盾破绽,但第一个成语“不攻自破”是正确的用法表达,第二个是一个常见错用的用法。

8. 一泻千里、一泻千里两者都表示水流远远地散去,但第一个成语“一泻千里”是正确的用法,第二个是一个常见错误误用。

9. 重见天日、重燃希望“重见天日”表示事物重新出现,好事发生,而“重燃希望”表示再次产生希望,两者意义不同,容易混淆。

10. 兴师问罪、兴风作浪“兴师问罪”表示动事关军队、兴师动众人或发兵追究责任,而“兴风作浪”则表示引起纷争或者骚乱,容易混淆。

以上十组实词和成语是行测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且容易引起混淆的实词和成语。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加以区分和记忆,以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行测考试在各种招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的语文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行测中,有很多易错的实词和成语,考生们在备考时应该加以重点掌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行测易错实词成语的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易错实词1.诀窍(juéquè)解释:方法,技巧。

易错句子:他领悟到了做大学生活的诀窍。

易错原因:诀窍的正确读音是“juéquè”,一些考生容易念错为“juéquē”。

2.盘根错节(pángēncuòjié)解释:比喻事物困难复杂,错综复杂。

易错句子:这个难题的难度就像盘根错节一样。

易错原因:盘根错节是一个固定短语,很多考生容易将错节读成“cuòjiě”。

3.权衡利弊(quánghénglìbì)解释:权衡,衡量利弊。

易错句子: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要权衡好利弊。

易错原因:很多考生在读这个短语时,容易将权读为“quán”,正确的发音应该是“quán”。

4.喷香解释:散发香气。

易错句子:红玫瑰开了,一整个花园都被花香喷香了起来。

易错原因:有些考生容易将喷香读成“pèn xiāng”,正确的发音是“pēn xiāng”。

5.赫赫(hèhè)解释:形容声势很大,非常显赫。

易错句子:他的成就赫赫,深受大家尊敬。

易错原因:赫赫的正确读音是“hèhè”,有些考生会读错为“hé hé”。

二、易错成语1.扑朔迷离(pūshuòmílí)解释:形容事物复杂难懂,前后莫辩。

易错句子: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扑朔迷离了。

易错原因:扑朔迷离是一个成语,一些考生容易将"迷"读错为"谜"。

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易错成语及词汇

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易错成语及词汇

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易错成语及词汇作为一名公务员,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尤为重要。

在日常工作和公务沟通中,经常会涉及到使用成语和词汇。

然而,有些成语和词汇在使用时容易被误解或错误理解,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一些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易错成语及词汇的详细解析:一、易错成语1.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指“画一条已经有足的蛇”,即徒劳无功,反而起了负面效果。

但是有时候在实际应用中,会被错误地理解为“为了使事情更完美而多此一举”。

公务员在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时要注意使用准确的成语,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

2. 吃苦耐劳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指一个人能够吃得苦,耐得劳,不怕困难。

然而,有时会被错误地解读为只强调耐劳而忽略了吃苦这个要素。

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完整表达。

3. 推心置腹这个成语意思是指完全信任对方,毫无保留地倾吐内心的想法。

但是有时候会被误解为推心置脚,改变了成语的本意。

要特别注意使用时的准确表达。

4.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原本描述一个人有意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将一件事物说成另一件事物。

不过,在口语中,有时会被误以为是真的将鹿误认为是马。

避免在正式场合中使用这个成语时产生歧义。

二、易错词汇1. 委婉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温和的方式表达,含蓄的传达信息。

但是有时候会被错误地解读为欺骗或违背实际。

在使用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造成误解。

2. 诚信诚信一词本意是指言行合一,守信用,讲求诚实。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被错误地解读为只强调信用而忽略了诚实这一要素。

公务员要明确词义,正确使用。

3. 善意善意一词指的是友好和慈善的意图。

然而,有时候会被误解为只强调好意而忽略了行为的结果和后果。

在书面表达和日常沟通中,要明确表达出善意的具体内容。

4. 优先优先一词表示某事物或某个人在顺序上的优先权。

但有时会被错误地解读为赋予优越感,忽略了权重分配这一概念。

使用时要注意确保对词义的正确理解。

总结:公务员在工作中,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至关重要。

国考实词虚词成语

国考实词虚词成语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积累:词语(实词、虚词、成语、熟语)实词、虚词(一)常见近义实词辨析A部【安置安顿安排】“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

“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

“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

“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部【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

“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包罗”指范围广大,事物众多,常说“包罗万象”。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指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

“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暴病抱病】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

“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

【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易错成语及词汇

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易错成语及词汇

公务员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成语部分: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1.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表现的伤感情调适度;也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分;也指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伤心。

2.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比喻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3.百身莫赎一身虽百死也无法抵换死去的人,多用来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悼念;也表示罪恶极大,即使死一百次也无法抵消罪责。

4.稗官野史泛指记载不见经传的逸闻琐事的著作。

并非指低俗的读物。

5.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6.别无长物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多形容生活清苦或俭朴。

7.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

自谦之辞,表示自己语无伦次;也指语言混乱或空洞,令人莫名其妙。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

易与"不以为意"混淆,错解为不放在心上。

9.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常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提示:不可用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提问。

11.不瘟不火指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用来形容戏曲、表演等。

提示:易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作"不温不火"。

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13.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能够跑。

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提示:胫,小腿;走,跑。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常被错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

1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不是指对长辈不尊不孝的子孙。

17.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信服。

贬义,区别于"不负众望"。

18.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并非是不值得作为教训。

19.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实词、虚词、易错成语省考必备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检察:检审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流传:传先来或传播开,指较大范围的传播
留传:传下来,遗留下来给后世
遏制:指制止、控制
遏止:多指用武力阻止
不耻:不认为什么可耻
不齿:表示不愿意提到
遵照:指示
遵循:规律、原则
遵守:规则、秩序、制度
遵从:教诲、意愿
穿凿附会:指在论证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讨论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陈词滥调:陈腐、空泛的论调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不着边际:形容空泛、不切实际
信口开河:指不假思索地随口乱说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闭门造车:比喻不论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意愿办事
并驾齐驱:必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种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对待
不分伯仲: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相互照耀,映射,形容美好的景象
和光同尘:比喻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贬义
相得益彰:两个人或两件事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相互辅助,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的方法或风格
离经叛道:背离正统的思想和传统
标新立异:指故意提出新奇的看法,表示自己与众不同
推陈出新:指对旧事物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别出心裁:构思、主意、办法与众不同
独树一帜: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不拘一格: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比喻打破常规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传颂:传播颂扬,侧重于歌颂
传诵:流传诵读,侧重于读
甄别:经过考核来辨别真伪
鉴别:一般用来判别事物的好坏
流风余韵:前代流传下来的好的风尚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情,情绪就紧张起来
心存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是很害怕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惊愕失色:因惊恐而改变神色
虚无缥缈: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实际又存在的东西,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没有实体感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理论
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出现之后很快就消逝了
行迹:行动的轨迹
形迹:指举动和神色
纷繁芜杂:侧重强调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盘根错节:强调客观事物的关系很复杂,难以切断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墨守成规:侧重于不愿做出改变的主观意愿
一成不变:侧重于没有发生变化的这一客观事实
趾高气昂: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养子
胸有成竹:形容人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踌躇满志:形容谋事成功,愿望达到而感到快慰自得的心情,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贬义
渔利:指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充斥:充满,多指厌恶的色彩
充溢:充满,流露,中性词
斡旋:一般用于重大场合
调解:法院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大行其道:指某事或某物流行、泛滥、充斥于世,多含贬义
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能迅速壮大起来,多含褒义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不觉新奇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妇孺皆知:形容一看就明白的简单事物,侧重事物的简单
家喻户晓:形容广为流传,人人皆知,侧重流传性广
众所周知:强调大家普遍知道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自然现象不引用,如“太阳东升西落“)
沾沾自喜:侧重自己感到高兴
得意洋洋:侧重受到外界的表扬而高兴
光怪陆离: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名声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由于一个契机,使它出名享誉中外:在国内外取得很好的声誉
如日中天:仿佛太阳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烜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适用对象为人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救火扬沸: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形容情况危急
独具匠心:指在技巧和文学艺术方面有独创的构思和创造性
匠心独运:指在技巧和文学艺术方面有独创的构思和创造性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文学艺术方面有独创的构思和创造性
兢兢业业: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靓丽:漂亮、美丽,多用于年轻女性
壮丽:雄壮美丽
华丽:光彩美丽
艳丽:鲜艳美丽
敬赠:自己向对方赠予财物
惠赠:别人赠送给自己
摈弃:为了达到利益,抛弃已有,不念旧情,贬义
摒弃:已有或未有
抛弃:已有
扔弃:已有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
掩耳盗铃:比喻欺骗不了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变幻莫测:变化又多又快,让人不可捉摸,多用于形容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
变化多端: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和规律
斑斑驳驳:指色彩杂乱
孤鸾寡鹄:比喻单身的男女
光前绝后:比喻事情做的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融会贯通:各方面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
兼收并蓄: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并保存下来
兼容并包: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她们清醒过来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相形见绌:指和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只能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人关系密切,常在一起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一唱百和:附和的人较多
跌宕起伏:事物多变不稳定
推脱:推卸责任,将责任推给别人
推诿:推卸责任,将责任推给别人
推托:借故拒绝
推却:借故拒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