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1、日本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
• 日本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日本的民用建筑却 与中国大不相同,最具日本特色。他的居住建筑不用内向 院落(天井式)房间双向布置,所以住宅四面开窗,结构
也不全是平行梁架式的,而大多以轻型结构灵活架搭,内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茶室~田舍风
• 田舍风:在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 宅,称为数寄屋(Sukiya)。作为住宅,它比茶室多讲究一 些实用,比较整齐,少一些造作的野趣,因此更显得自然
平易。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障壁上画水墨画,这也是
数寄屋的特点之一。数寄屋的风格同样也影响了当时大型 的书院造府邸。突出的例子是17世纪上办叶京都府的桂离 宫书院、修学院离宫书院和神奈川县的三溪园临春阁。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寝殿造
东三条城模型
伽罗御所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主殿造
• (2)11——15世纪,主殿造:十一世纪,上层贵族因皇权式微而用 材拮据,采用了简化的寝殿造,非对称式风格逐渐占据了上风。下层 贵族的府邸离曾是更远一些,通常只有一个配屋,另一个以廊子代替, 或者一个小寝殿。12世纪末,建立的幕府制,武士阶层当权,他们不 像贵族那样保守,囿于礼仪,府邸的形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第一个 变化,不仅放弃了寝殿造的总格局,而且寝殿本身也不对称了。经常 没有配屋,在寝殿的西南角直接向前伸出西中廊,不长,前端以西中 门结束。
• (5)地席与模数:日本人民惯于席地坐卧,所以房屋多架空木地板。 后来,在局部常坐的地方铺上用蔺草编的席子。15世纪,同书院造府 邸的形成过程平行,逐渐产生了在室内满铺地席的做法。16世纪,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席商品化了,因此,就要求它有统一的规格, 从而使建筑趋向模数化。而地席便是统一的模数单元。经过政府的规 定和长期演进,在几个地区形成了略有差别的体系。使用范围最广的 是京间系,以6.5尺为模数,地席的幅面是6.30 X3. 15尺。房间的面 积以地席的数量表示,如四叠半茶室。大于四叠半的,叫广间,小的, 叫小间。地席的排列也有定式。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一、日本的历史与自然环境介绍
二、借鉴异质 : 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一)自然之神:日本神道殿堂 自然之神: 平安时代(公元781-1185年) (二)天堂中的诗意 :平安时代(公元 年 (三)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四)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1333-1573年) 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 年 (五)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 年 (六)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1603-1867年) 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 年
三宝院
茶室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失宠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 的贵族投身艺术事业 桂离宫、修学院离宫 桂离宫、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禅思想、净土思想 禅思想、 金阁寺、银阁寺和大仙院 金阁寺、 枯山风格,简约 枯山风格,
金阁寺
银阁寺
大仙院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短暂而动荡,却是园林发展的高潮 短暂而动荡, 三宝院的园子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凤凰堂
平等院庭院
三、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 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镰仓园林(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武士阶层推崇 简单朴素的禅宗 龙安的寺庙林园 枯山水,借景手法 枯山水,

(完整版)日本园林发展

(完整版)日本园林发展

日本园林起源、发展及现状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 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日本国都经常搬迁, 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 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 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 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 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 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日本园林主景的演变过程为:动植物(大和、飞鸟)——中国式山水(奈良)——寝殿建筑佛化岛石(平安)——池岛、枯山水(镰仓)——纯枯山水石庭(室町)——书院、茶道、枯山水(桃山)——茶道、枯山水与池岛(江户)。

古代园林一、大和时代园林(公元300年至公元592年)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 它与公元720年成书的《日本书记》都提到了皇家园林情况, 虽然细节不清, 但亦可追到一丝踪迹, 如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泊濑列城宫等。

这些皇家园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 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穿池起苑, 池内放养鲤鱼, 苑内奔走禽兽, 天皇在园内走狗试马, 远足田猎。

从类型上看,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年至581年), 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 也带有该期的自然山水园风格,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 而且园中有游船, 表明日本园林一开始就与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源流上看, 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 并未经过象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 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 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

从技术上看, 当时园林就有池、矶, 而且是纯游赏性的, 可谓技术先进。

从活动上看, 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 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

二、飞鸟时代园林(公元593年至公元710年)此期园林亦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 所有古园今已不存, 但是, 园林史料还是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时代的园林, 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日本园林历程

日本园林历程

1、宫殿式住宅建筑庭园:伴随着皇家贵族的宫殿式住宅建筑出现而发展起来的。

建筑的形式都是左右对称的,坐北朝南,庭园修建在建筑的南部。

庭园的整体布局形式大多以水池为中心,即池泉式,内有小岛,岛与岛、岸边有小桥连接,池中有供人游玩的小船。

2、净土式庭园:伴随着中国佛教思想的传入而产生的。

池泉含义转为极乐净土的黄金池,小岛或山石转为须弥山。

平等院凤凰堂、3、禅宗庭园:武家统治时代,崇尚禅宗。

在净土式庭园基础上产生。

大致分为两种:池泉*回游式庭园和枯山水庭园。

池泉*回游式庭园:围绕池泉踱步漫游中进行冥想,同时将龙门瀑布作为庭园设计的主题,并配以石桥来表现自然景观。

中国禅僧兰溪道隆将龙门瀑布引入日本庭院。

梦窗疏石天龙寺曹源池。

鹿苑寺金阁庭园枯山水庭园:梦窗疏石最早开始设计。

主题龙门瀑布和石桥。

造园手法上不适用任何水元素,利用山石和白砂等材料表现庭园的主题。

龙安寺方丈庭园4、书院式庭园:结束战争,社会改革,摆脱中国影响。

武家的宅邸建筑,空间开阔、线条简洁、室内外开放和谐。

庭园的表现特征多为池泉式庭院,池中小岛,岛上建立休息和观赏景色的亭台。

5、茶庭:庭园中所布置的茶室和茶室周围的各种添景物,如踏石、蹲踞、石灯笼等的总称。

6、池泉回游式庭园:书院式庭园与茶庭相结合的庭院形式。

桂离宫庭园。

7、大名庭:在平坦宽敞的土地上将各地名胜的风景进行再现和再造,是各地名胜的缩影。

年号及纪元 庭园形式与发展轨迹 中国年代及纪元 弥生时代57--300 东汉57--300 大和时代367--592南北朝420--581 飞鸟时代593--708 日本庭园文化的开始 隋朝581--618 奈良时代710--784 进入发展时期唐朝618--907 平安时代784--1191 宫殿式住宅建筑庭园 794--1192 净土式庭园 1192--1334 五代十国907--979 镰仓时代192--1334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南北朝时代1335-1392 禅宗庭园 1192--1573元朝1206--1368 室町时代1393--1467 明朝1368--1644战国时代1477--1575安土桃山时代1576--1600 书院式庭园 1573--1603茶庭 1603--1867 回游式庭园 1603--1868 大名庭 1603--1868 江户时代1603--1867清朝1616--1911明治时代1868--1912 庭园形式多样大正时代1913--1925 民国1912--1949 昭和时代1926--1988 平成时代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艺术 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 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 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 力量。枯山水是一种古代大陆文化,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 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 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为何称之为池泉园
因为以泉源为中心,构筑水池,池中布置五个岛屿,岛屿之 间用桥相连。这五个岛屿和水池是日本国土的象征。岛上堆 土山,山上建亭子,有些中国山水园的影子。中心小岛上立 石灯笼,小石板拱桥相缀,沿水岸边用鹅卵石铺成洲浜.
是书院造庭园
以大书院为主体建筑,书院分 为古书院、新书院、新御殿( 图:大书院),这里是亲王居 住和读书的地方,内有乐器房 、剑房、书房、画室等。相当 于中国皇家园林的主殿和书房 ,与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相 似。建筑体量大,面积大,但 是,平面富于变化,进退有致 ,成雁行式布局,是日本书院 建筑的代表。
日本古典园 林
制作者:郭强 学号:1114010424
简介:
日本古典园林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方园林中 亦是仅次于中国园林,位居第二。日本园林发源于中国, 飞鸟时代(593-710)和奈良时代(711-794),派遣隋 使和遣唐使进入中国学习园林建设,在日本以泉源为基地, 创立池泉园,即中国的山水园。在平安时代(794-1185) 大加模仿中国唐朝的山水园,由唐风园林发展为寝殿造园 林。在镰仓时代(1185-133),佛教传入,掀起了佛教园 林的创作,创立了有唐风山水园的净土式园林。在日本南 北朝时期(1333-1392),开始了枯山水的实践。室町时 代(1393-1573),创立了茶庭。江户时代(16031867),把池泉园、枯山水、茶庭融于一园之中,形成综 合性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2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3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4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 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 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 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 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 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 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 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 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 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 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 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 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 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 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 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 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 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 泉园。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第2时期 时期
日本园林的类型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②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③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第1时期 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时期
第2时期 时期
枯山水园林
• 枯山水的庭园形式最早出现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作庭 当中。 记》当中。我们看到的现存 枯山水” 的“枯山水”庭园是在室町 时代以禅宗寺院当中表达禅 宗思想的庭园为中心发展起 来的。 来的。
枯山水与“禅宗” 枯山水与“禅宗”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并派学生与工匠前往中国学习 艺术文化。13世纪时 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 世纪时, 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逐渐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思想的简朴庭院———— 枯山水”庭院。 ————“ 思想的简朴庭院————“枯山水”庭院。
茶庭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介绍

日本园林介绍

飞鸟时代
•造园水平远胜于大和时代,开始形成日 本风格。 •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建筑。 •池泉山水园 •代表作: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 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奈良时代
•从造园数量上看,奈良时代建园超过前朝。 •从喜好上看,还是热衷于曲水建制。 •从做法上看,神山之岛和出水洲浜并未改 变。 •从私园上看,朝廷贵族是建园的主力军。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理水:形式主要有瀑布、泉、溪、湖池等。 •筑山庭理水 •平庭理水 •湖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山、石、岛 •山 •岛 岩岛、山岛、林岛、潮岛、沙岛、云岛、 松皮岛、龟岛。 •置石(石组)
日本园、石桥、木桥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第3时期:
时间: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庭 代表作:桂离宫
大和时代
•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有池、 泉、舟、岛及各种动植物,池内放养 鲤鱼,苑内奔走禽兽。 •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兼有魏晋 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 列。 •园中有船,与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曲水宴 •代表作: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 泊濑列城宫
平等院

平安时代永承七(公元1052)年,藤原氏政权的全盛期,藤 原赖通作为自己的别墅修建了平等院。院内引入了宇治河水, 园中樱花、杜鹃花和莲花每年喷芳吐艳,藤原力图在平等院营 造一种超脱的仙境和极乐净土的气氛。 院内主要建筑有阿弥陀堂,又称凤凰堂。堂内有尊国宝阿 弥陀如来坐像,是藤原文化的代表之作。2001年3月新开设的博 物馆「凤翔馆」,展示著名国宝。平等院还被用来作为日本10 圆硬币的图案。平等院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京 户都 初修 期学 院 离 宫
东京清澄园 明治年间
冈山县大通寺 江户中期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汀步
日 本 园 林 的 造 园 要 素 石 灯 笼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手水钵
武者小路千家唤翠园的蹲踞 桂离宫中的手水钵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中国的神仙思想大约在公元450年左右传入日 本。这一思想期望通过采集山野自然生长的药草 制成仙药,并在艰苦的修行中借助神灵之力而成 仙。这种修行的场所就在洞窟之中。同时,洞窟 也是风葬、水葬的宝地。洞窟的造型被引入庭园 大约在镰仓时代以后。
“无邻庵”是其代表。该园位于京都南禅寺之西,
有池泉、枯山水,也有西式草坪,结合了东洋、
西洋的园林样式。
1.5 日本的现代园林
此外,还有旧岩崎邸庭园、三井纲町別邸、旧诸 户清六邸和旧古河庭园等也是其中佼佼者。这些
庭园大多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
1.5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历史的总结
如果说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是中国式自然山 水园的引进期,平安时期是日本化园林的形成时 期和三大园林的个性化分道扬镳时期,那么中世
(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
京都。而作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最高峰,则是京都大 德寺大仙院庭院。)
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庭院
银阁寺庭院
茶庭——心字池

庭园最具特色的部分全部由人工所建造。作为茶道 十分盛行时代的作品,庭园整体就象是连续的茶庭。园 内的建筑(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笑意轩、园林堂 等)都是围绕着心字池协调统一地设置在园中。
庭园空间“路”。
汀布②:设置在湖中浅处地石块,展现水中之路,
有沉于水中的亦有露于水面的。
三、造园要素
石灯笼③:最初为寺庙的献灯,因其独特的造 型,作为园中的添景物被日本庭园广泛采用,并
有照明作用,形式多样。
蹲踞④:从桃山时代开始被广泛利用,是手水钵
和周边役石的总称,供洗手之用。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飞石
小结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日本的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现代 园林 日本园林的类型 筑山庭、平庭(枯山水)、茶庭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石组(飞石、汀步、石灯笼、蹲踞)、洞窟、 岛、桥、流瀑、植物
映日本园林发展的两种倾向——民族化倾向和
宗教化倾向。
1.3 日本的中世园林
室町时代,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造园 主人上看,武家和僧家造园远远超过皇家。从类型上 看,南北朝产生的枯山水在此朝得到广泛的应用,独 立枯山水出现;室町末期,茶道与庭园结合,初次走 入园林,成为茶庭的开始;书院在武家园林中崭露头
脚,为即将来临的书院造庭园揭开序幕。
1.4 日本的近世园林——
江户时代的旧芝离宫(长堤桃花)
江户时代的日本旧芝离宫在造园时着重摹 仿了西湖的堤岛格局,其中就直接采用了 “西湖之堤”来命名长堤。
1.5 日本的现代园林
明治时代开始,私家园林(别庄)成为日本庭园
的一大亮点。由山县有朋聘请小川治兵卫建造的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学习重点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日本园林的类型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1.1 日本的古代园林
1.2 日本的中世园林 1.3 日本的近世园林
1.4 日本的现代园林
1.1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的历史分期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古代园林
(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吸取与融入
本来,和中国一样,日本的庭院艺术离不开水。在 日本,水有生命、清静之意。有了水,庭院因此润泽生
辉。只是当6世纪佛教传到日本,崇尚虚无的僧侣们开始
在意境中觉悟出枯山水的味道来了,学着用石头堆砌出 一些意境。而在600年前的日本室町时代,日本人从中国 的北宋山水画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遵循画中三远(高 远、深远、平远)的表现手法,动手成就出较完整的枯 山水庭院。
三、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中用石一般称石组,它是利用石质 固有自然造型进行美丽组合使之成为庭园中的骨
架结构或甚至是主要景观构成,强调表现其庭园
景趣,摹写自然,具有具象或抽象的构成,是优
秀的日本造园技法之一。与石砌围墙、植物配置
合称日本园林的优秀三技法。
三、造园要素
飞石①:桃山时代开始出现,石间保持一定的距 离,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地展示
经年保持园林风貌,也为色泽浅亮的观花或色叶
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日本黑松,它也是多数日本人认为最好的树木。 黑松常常是作为一座枯山水庭园或一处池泉庭园
的中心焦点,它往往被置于一个半岛上,曲曲折
折的枝干便悬垂于水面之上,形成一幅优美的画
面。日本红松与黑松相比,红松显得较为纤细、
中世园林
(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
近世园林
(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
现代园林
(明治、大正、昭和及大成时代)
1.2日本的古代园林——平安时代的园林
平安时代的园林总体上受唐文化影响十分 深刻,中轴、对称、中池、中岛等概念都是唐
代皇家园林的特征,由唐风庭园发展为寝殿造
庭园和净土庭园是平安时代的最大特征,这反
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初步形成: 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 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 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 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 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 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
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枯山水庭园的起源
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
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
“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
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
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以这样思
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是“一花一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二)平庭:一般布置于平坦园地上,有的堆一些 土山,有的仅于地面聚散地设置一些大小不等的
石组,布置一些石灯笼、植物和溪流,这是象征
原野和谷地,岩石象征真山,树木代表森林。平
庭中也有枯山水的做法,以平砂模拟水面。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三)茶庭:茶庭只是一小块庭地,单设或与庭园 其它部分隔开,一般面积很小,布置在筑山庭或 平庭之中,四周设富有野趣的围篱,如竹篱、木 栅,有小庭门入内,主体建筑为茶汤仪式的茶屋。 茶庭中亦有洗手钵和石灯笼装点。
成的脚踏石等。
西本院寺 桃山 京都
天龙寺 镰仓 京都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流瀑
(金阁寺)镰仓 京都
慧林寺 镰仓 山梨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在日本园林中,最基本的植物是常绿树木, 它们与山石、水体一起被称为最主要的造园材料。
在日本传统造园家眼中,一座园林的四分之三都
应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常绿植物不仅可以
金阁寺
筑山庭:“筑山”即所谓鉴赏型“山水园”。“筑
山”又象书法一样,分为“真”、“行”、“草
”三种体,繁简各异。它是表现山峦、平野、谷


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
山水风景的园林。传统的


特征是以山为主景,以重
叠的几个山头形成远山、 中山、近山及主山、客山 ,以流自山涧的瀑布为焦点。
枯山水庭园的起源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 (一)筑山庭:“筑山”即所谓鉴赏型“山水
园”。“筑山”又象书法一样,分为“真”、
“行”、“草”三种体,繁简各异。它是表现山
峦、平野、谷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山水风景
的园林。传统的特征是以山为主景,以重叠的几
个山头形成远山、中山、近山及主山、客山,以
流自山涧的瀑布为焦点。
柔美,也较难生长,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女性化
的树种,常常被用作男性化的黑松的从属树。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在日本传统园林中,这两种松树被一齐种植于池 泉边缘。其它日本园林中常见的常绿针叶树还有
日本雪松,日本花柏, 生长缓慢、枝条优美的紫
杉,兼有乔木、灌木及匍匐性变种的杜松。
花灌木 杜鹃和樱花是最经常使用的两种树种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东京六义园 江户初期
鸟取县尾崎氏邸 江户中期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岛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桥
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搭在河流、池塘、湖 泊或山涧两岸的古代桥梁,造型各异,千姿百态。 有用砍倒的圆木搭成的独木桥,有将木板拼合搭
成的板桥,也有用数只小船并结而成的浮桥,还
有用藤木编成的吊桥以及把石头摆放到溪流中做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北宋山水画 日本的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发展阶段 后来, 这种园林发展臻与极致——乔灌木、小
桥、岛屿、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剔除,仅留下岩石、 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 是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它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 惊人的。
岩石
沙砾
苔地
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代表
枯山水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 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
的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就是寺社园林的发展期。
近世的桃山时代是茶庭露地的发展期,近世的江
户时代是茶庭、石庭与池泉园的综合期。
1.5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历史的总结
(一)自然之神:日本神道殿堂
(二)天堂中的诗意 :平安时代
(三)空即是色:镰仓园林
(四)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
(五)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
(六)私人生境:江户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