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1、日本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
• 日本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日本的民用建筑却 与中国大不相同,最具日本特色。他的居住建筑不用内向 院落(天井式)房间双向布置,所以住宅四面开窗,结构
也不全是平行梁架式的,而大多以轻型结构灵活架搭,内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茶室~田舍风
• 田舍风:在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 宅,称为数寄屋(Sukiya)。作为住宅,它比茶室多讲究一 些实用,比较整齐,少一些造作的野趣,因此更显得自然
平易。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障壁上画水墨画,这也是
数寄屋的特点之一。数寄屋的风格同样也影响了当时大型 的书院造府邸。突出的例子是17世纪上办叶京都府的桂离 宫书院、修学院离宫书院和神奈川县的三溪园临春阁。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寝殿造
东三条城模型
伽罗御所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主殿造
• (2)11——15世纪,主殿造:十一世纪,上层贵族因皇权式微而用 材拮据,采用了简化的寝殿造,非对称式风格逐渐占据了上风。下层 贵族的府邸离曾是更远一些,通常只有一个配屋,另一个以廊子代替, 或者一个小寝殿。12世纪末,建立的幕府制,武士阶层当权,他们不 像贵族那样保守,囿于礼仪,府邸的形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第一个 变化,不仅放弃了寝殿造的总格局,而且寝殿本身也不对称了。经常 没有配屋,在寝殿的西南角直接向前伸出西中廊,不长,前端以西中 门结束。
• (5)地席与模数:日本人民惯于席地坐卧,所以房屋多架空木地板。 后来,在局部常坐的地方铺上用蔺草编的席子。15世纪,同书院造府 邸的形成过程平行,逐渐产生了在室内满铺地席的做法。16世纪,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席商品化了,因此,就要求它有统一的规格, 从而使建筑趋向模数化。而地席便是统一的模数单元。经过政府的规 定和长期演进,在几个地区形成了略有差别的体系。使用范围最广的 是京间系,以6.5尺为模数,地席的幅面是6.30 X3. 15尺。房间的面 积以地席的数量表示,如四叠半茶室。大于四叠半的,叫广间,小的, 叫小间。地席的排列也有定式。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一、日本的历史与自然环境介绍
二、借鉴异质 : 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一)自然之神:日本神道殿堂 自然之神: 平安时代(公元781-1185年) (二)天堂中的诗意 :平安时代(公元 年 (三)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四)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1333-1573年) 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 年 (五)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 年 (六)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1603-1867年) 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 年
三宝院
茶室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失宠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 的贵族投身艺术事业 桂离宫、修学院离宫 桂离宫、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禅思想、净土思想 禅思想、 金阁寺、银阁寺和大仙院 金阁寺、 枯山风格,简约 枯山风格,
金阁寺
银阁寺
大仙院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短暂而动荡,却是园林发展的高潮 短暂而动荡, 三宝院的园子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凤凰堂
平等院庭院
三、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 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镰仓园林(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武士阶层推崇 简单朴素的禅宗 龙安的寺庙林园 枯山水,借景手法 枯山水,

(完整版)日本园林发展

(完整版)日本园林发展

日本园林起源、发展及现状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 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日本国都经常搬迁, 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 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 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 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 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 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日本园林主景的演变过程为:动植物(大和、飞鸟)——中国式山水(奈良)——寝殿建筑佛化岛石(平安)——池岛、枯山水(镰仓)——纯枯山水石庭(室町)——书院、茶道、枯山水(桃山)——茶道、枯山水与池岛(江户)。

古代园林一、大和时代园林(公元300年至公元592年)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 它与公元720年成书的《日本书记》都提到了皇家园林情况, 虽然细节不清, 但亦可追到一丝踪迹, 如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泊濑列城宫等。

这些皇家园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 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穿池起苑, 池内放养鲤鱼, 苑内奔走禽兽, 天皇在园内走狗试马, 远足田猎。

从类型上看,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年至581年), 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 也带有该期的自然山水园风格,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 而且园中有游船, 表明日本园林一开始就与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源流上看, 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 并未经过象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 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 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

从技术上看, 当时园林就有池、矶, 而且是纯游赏性的, 可谓技术先进。

从活动上看, 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 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

二、飞鸟时代园林(公元593年至公元710年)此期园林亦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 所有古园今已不存, 但是, 园林史料还是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时代的园林, 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日本园林历程

日本园林历程

1、宫殿式住宅建筑庭园:伴随着皇家贵族的宫殿式住宅建筑出现而发展起来的。

建筑的形式都是左右对称的,坐北朝南,庭园修建在建筑的南部。

庭园的整体布局形式大多以水池为中心,即池泉式,内有小岛,岛与岛、岸边有小桥连接,池中有供人游玩的小船。

2、净土式庭园:伴随着中国佛教思想的传入而产生的。

池泉含义转为极乐净土的黄金池,小岛或山石转为须弥山。

平等院凤凰堂、3、禅宗庭园:武家统治时代,崇尚禅宗。

在净土式庭园基础上产生。

大致分为两种:池泉*回游式庭园和枯山水庭园。

池泉*回游式庭园:围绕池泉踱步漫游中进行冥想,同时将龙门瀑布作为庭园设计的主题,并配以石桥来表现自然景观。

中国禅僧兰溪道隆将龙门瀑布引入日本庭院。

梦窗疏石天龙寺曹源池。

鹿苑寺金阁庭园枯山水庭园:梦窗疏石最早开始设计。

主题龙门瀑布和石桥。

造园手法上不适用任何水元素,利用山石和白砂等材料表现庭园的主题。

龙安寺方丈庭园4、书院式庭园:结束战争,社会改革,摆脱中国影响。

武家的宅邸建筑,空间开阔、线条简洁、室内外开放和谐。

庭园的表现特征多为池泉式庭院,池中小岛,岛上建立休息和观赏景色的亭台。

5、茶庭:庭园中所布置的茶室和茶室周围的各种添景物,如踏石、蹲踞、石灯笼等的总称。

6、池泉回游式庭园:书院式庭园与茶庭相结合的庭院形式。

桂离宫庭园。

7、大名庭:在平坦宽敞的土地上将各地名胜的风景进行再现和再造,是各地名胜的缩影。

年号及纪元 庭园形式与发展轨迹 中国年代及纪元 弥生时代57--300 东汉57--300 大和时代367--592南北朝420--581 飞鸟时代593--708 日本庭园文化的开始 隋朝581--618 奈良时代710--784 进入发展时期唐朝618--907 平安时代784--1191 宫殿式住宅建筑庭园 794--1192 净土式庭园 1192--1334 五代十国907--979 镰仓时代192--1334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南北朝时代1335-1392 禅宗庭园 1192--1573元朝1206--1368 室町时代1393--1467 明朝1368--1644战国时代1477--1575安土桃山时代1576--1600 书院式庭园 1573--1603茶庭 1603--1867 回游式庭园 1603--1868 大名庭 1603--1868 江户时代1603--1867清朝1616--1911明治时代1868--1912 庭园形式多样大正时代1913--1925 民国1912--1949 昭和时代1926--1988 平成时代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艺术 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 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 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 力量。枯山水是一种古代大陆文化,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 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 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为何称之为池泉园
因为以泉源为中心,构筑水池,池中布置五个岛屿,岛屿之 间用桥相连。这五个岛屿和水池是日本国土的象征。岛上堆 土山,山上建亭子,有些中国山水园的影子。中心小岛上立 石灯笼,小石板拱桥相缀,沿水岸边用鹅卵石铺成洲浜.
是书院造庭园
以大书院为主体建筑,书院分 为古书院、新书院、新御殿( 图:大书院),这里是亲王居 住和读书的地方,内有乐器房 、剑房、书房、画室等。相当 于中国皇家园林的主殿和书房 ,与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相 似。建筑体量大,面积大,但 是,平面富于变化,进退有致 ,成雁行式布局,是日本书院 建筑的代表。
日本古典园 林
制作者:郭强 学号:1114010424
简介:
日本古典园林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方园林中 亦是仅次于中国园林,位居第二。日本园林发源于中国, 飞鸟时代(593-710)和奈良时代(711-794),派遣隋 使和遣唐使进入中国学习园林建设,在日本以泉源为基地, 创立池泉园,即中国的山水园。在平安时代(794-1185) 大加模仿中国唐朝的山水园,由唐风园林发展为寝殿造园 林。在镰仓时代(1185-133),佛教传入,掀起了佛教园 林的创作,创立了有唐风山水园的净土式园林。在日本南 北朝时期(1333-1392),开始了枯山水的实践。室町时 代(1393-1573),创立了茶庭。江户时代(16031867),把池泉园、枯山水、茶庭融于一园之中,形成综 合性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2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3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4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 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 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 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 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 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 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 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 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 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 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 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 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 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 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 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 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 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 泉园。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第2时期 时期
日本园林的类型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②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③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第1时期 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时期
第2时期 时期
枯山水园林
• 枯山水的庭园形式最早出现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作庭 当中。 记》当中。我们看到的现存 枯山水” 的“枯山水”庭园是在室町 时代以禅宗寺院当中表达禅 宗思想的庭园为中心发展起 来的。 来的。
枯山水与“禅宗” 枯山水与“禅宗”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并派学生与工匠前往中国学习 艺术文化。13世纪时 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 世纪时, 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逐渐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思想的简朴庭院———— 枯山水”庭院。 ————“ 思想的简朴庭院————“枯山水”庭院。
茶庭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介绍

日本园林介绍

飞鸟时代
•造园水平远胜于大和时代,开始形成日 本风格。 •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建筑。 •池泉山水园 •代表作: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 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奈良时代
•从造园数量上看,奈良时代建园超过前朝。 •从喜好上看,还是热衷于曲水建制。 •从做法上看,神山之岛和出水洲浜并未改 变。 •从私园上看,朝廷贵族是建园的主力军。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理水:形式主要有瀑布、泉、溪、湖池等。 •筑山庭理水 •平庭理水 •湖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山、石、岛 •山 •岛 岩岛、山岛、林岛、潮岛、沙岛、云岛、 松皮岛、龟岛。 •置石(石组)
日本园、石桥、木桥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第3时期:
时间: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庭 代表作:桂离宫
大和时代
•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有池、 泉、舟、岛及各种动植物,池内放养 鲤鱼,苑内奔走禽兽。 •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兼有魏晋 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 列。 •园中有船,与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曲水宴 •代表作: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 泊濑列城宫
平等院

平安时代永承七(公元1052)年,藤原氏政权的全盛期,藤 原赖通作为自己的别墅修建了平等院。院内引入了宇治河水, 园中樱花、杜鹃花和莲花每年喷芳吐艳,藤原力图在平等院营 造一种超脱的仙境和极乐净土的气氛。 院内主要建筑有阿弥陀堂,又称凤凰堂。堂内有尊国宝阿 弥陀如来坐像,是藤原文化的代表之作。2001年3月新开设的博 物馆「凤翔馆」,展示著名国宝。平等院还被用来作为日本10 圆硬币的图案。平等院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史

日本园林史

从造园环境上看,日本枯山水的做法与日本的岛国和海洋之环境 有关,它是日本国土及环境的比拟。第—种手法是实体性的,存 曰本的前期园林中用褐多,第二种手法是文化性的,在日本的后 期园林中用得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枯山水中的石有几种,按粒径从细到粗可分成砂石、砾石、卵石、 岛石。最常用的是白河砂,即使在没有岛石的情况下,它也可以 独立存在,故它成了枯山水的代名词。河砂按颜色可分成白砂、 黑砂和彩砂。河砂一般用于表现水中的海洋、溪流和瀑布。砂的 铺法一般是平铺之后耙出环绕岛石的有大有小的纹路以象征海波, 在河床上和泷口中则是表现流水和瀑布,它们也被耙出砂纹的, 以象征水波。 砾石和卵石有雪白的、有纯黑的,也有赤、虽、 青、紫、绿等五彩石 。常用采做大园林中的洲浜,在小园林中 常用在很小的坪庭之中。在枯流中,它也作为铺河床的卵石。 岛石立于砂石、砾石、卵石之上,有单个的,有成对的,有三个 的。
关于水池驳岸的做法,一般是用景石与岸石结合,用列点的形 式。中国园林中的驳岸石有一种竖向层叠的感觉(堆砌法),而 日本园林的驳岸石常成横向平铺感觉。 在水中,还有半岛、中岛、石桥、汀步石等丰富池泉的景观。在 茶室、客厅周边有雨水沟。日本园林中的雨水沟常做成景观式沟 池,沟中一般有粗砂、砾石、或卵石。 枯水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泷口、河床、池洼做好,只是不放 水,让人感受到一种有泷口无瀑布的干瀑,有河床无流水的干河, 有池底无池水的干池等效果;另一种是以砂代水像海,以石拟岛 像神,用砂纹或修剪植物作波起涛,让人在砂海之中感受到自然 界中的对比、联想等富有禅意和哲理的意义。在枯水做法中,不 仅有白砂代水的做法,也有用植物像水的做法,这些植物常是苔 藓或是修剪的灌木;它们有时象征的是海水,有时象征的是河水, 有时也象征海船、鹤头、佛像等。

日本园林发展变迁史-园林史资料

日本园林发展变迁史-园林史资料

园林史资料补充
1、日本园林
毛越寺
这一阶段日本正处于飞鸟时代(593-701年),这时日本园林受中国汉建章宫“一池三山”模式的影响。

794年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进入平安时代,这一时期盛行以佛教净土思想为指导的净土庭院,即舟游式池泉庭院,现存以岩手县毛越寺为例,后进入镰仓时代,此时最求净土思想与自然风景死喜爱你个的结合,在舟游式池泉庭院中加入了回游式的特点,以京都西芳寺庭院为典范。

西芳寺
金阁寺
银阁寺
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
该宫位于京都西南部,因桂川(日本河流的名字)从旁流过,故称桂山庄。

由小崛远洲设计。

中国园林辋川别墅
扬州瘦西湖。

日本园林史

日本园林史
日本文化主要是贵族文化〃他们憧憬中国的文化〃喜作汉诗和汉文〃
汉代的“三山一池”仙境也影响日本的文学和庭园。这个时期受海洋 景观的刺激〃池中之岛兴起〃还有瀑布、溪流的创作。庭园建筑也 有了发展。
平安时代(794~1192年)
京都山水优美〃都城里多天然的池塘、涌泉、丘陵〃土质肥沃〃树 草丰富〃岩石质良〃为庭园的发展提供园多利用天然的湖池和起伏地形〃并 模仿汉上林苑营造了“神泉苑”。这一时代前期对庭园山水草木经营十分 重视〃而且要求表现自然〃并逐渐形成以池和岛为主题的“水石庭”风格〃 且诞生了日本最早的造庭法秘传书〃名叫《前庭秘抄》。后期又有 《山水并野形图》一卷。
明治维新 19世纪60年代
明治维新后〃日本庭园开始欧化。但欧洲的影响只限于城市公园和一 些“洋风”住宅的庭园〃私家园林仍以传统风格为主。而且〃日本园林作为 一种独特的风格传播到欧美各地。
封建时代12世纪末
12世纪末〃日本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武士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 形成朴素实用的宅园;同时宋朝禅宗传入日本〃并以天台宗为基础〃 建立了法华宗。禅宗思想对吉野时代及以后的庭园新样式的形成有 较大影响。此时已逐渐形成“缩景园”和佛教方丈庭的园林形式。
室町时代(14~15世纪)
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造园技术发达〃造园意匠最具特色〃庭园名师辈出。 镰仓吉野时代萌芽的新样式有了发展。室町时代名园很多〃不少名园还留存 到如今。其中以龙安寺方丈南庭、大仙院方丈北东庭等为代表的所谓“枯山水” 庭园最为著名。京都龙安寺南庭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这个平庭长28米〃 宽12米〃一面临厅堂〃其余三面围以土墙。庭园地面上全部铺白沙〃除了15 块石头以外〃再没有任何树木花草。用白沙象征水面〃以15块石头的组合、 比例〃向背的安排来体现岛屿山峦〃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倾万壑的气势。 枯山水平庭多半见于寺院园林〃设计者往往就是当时的禅宗僧侣。他们赋 予此种园林以恬淡出世的气氛〃把宗教的哲理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把“写意”的造景方法发展到了极致〃也抽象到了顶点。这是日本园林的主要 成就之一〃影响非常广泛。 室町时代还创作了一种新的园林型式--茶庭。早在南宋仓时期〃日本禅僧 荣西再度来华4年〃带回啜茗习尚〃为室町时期(明代)茶道、茶庭树立基础。

日本传统园林艺术

日本传统园林艺术

第四章内心的庭园——日本传统园林艺术一、发展简史第一时期:古代(飞鸟、奈良、平安)池泉庭:偏重于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

作为住宅形式的寝殿式庭园作为佛教寺院庭园的“净土庭园”第二时期:中世时代(镰仓、南北朝、室町)武家式造庭的手法,后又演变成书院式,规模上小些。

禅宗的引入,山水式庭园、“枯山水”园、回游式山水庭园。

用立石表现群山,石间有叠水和小溪;用白砂、整形树拟水拟波,伏石和整形树拟岛拟船,以苔藓喻大千世界,以原地静观参悟形式达到境界。

第三时期:近世(桃山、江户)茶道——茶庭,为了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是日本庭园艺术中很有民族特色的类型。

“佗”是茶庭的灵魂,意思是寂静、简素,在不足中体味完美,从欠缺中寻求至多。

日本的茶道有“三千家”之说,它们是指京都的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

茶庭的构成有垣塀(土围墙)、露地门、腰挂(用于休息的坐凳)、待合(用于等待的建筑)、蹲踞(用于茶客洗手的低矮洗手钵)、雪隐(厕所)、步石、石灯笼、水井、尘穴(尘壶,用于盛垃圾的地方)、躏口(茶客的出入口)、门口役石(出入口用于踏步、装饰、防滑的功能石)。

园林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路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盛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这一切都是为茶道所讲究的“和、敬、清、寂”。

日本最小的庭园叫坪庭。

坪在日本是一个面积的计量单位,一坪相当于3.3平方米。

坪庭的意思就是很小的园林。

坪庭另有一名字叫“壶”,在日语的发音中与坪的发音一样。

中国有“壶中天地”的说法,也就是说体量虽小,但要素齐全,功能完善,别有一番天地。

第四时期: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平成)手法多样化枯山水、池泉庭、茶庭、西洋式庭园等东京四大名园——桂离宫、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日本枯山水双壁——龙安寺石庭与大德寺大仙院方丈东庭二、日本庭园的建造手法1、筑山与野筋(山的坡度很小)为了抬高主景石的位置;作为背景而不是主景石组:指不加任何人工修饰、加工状态下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日本园林--茶庭

日本园林--茶庭

孤篷庵寺院——禅院茶庭的代表
桂离宫——书院式茶庭的代表
茶庭的造园要素
•木户:茶庭的第一个门城是嵌于高墙之中的一个有顶院门,称为“木 户”,它将露地与外界清晰的隔离 。 •外露地:第一层庭院,整个景观为半自然状。半具野趣半分略有人工 凿痕,外露地之目的与功能,有如今日潜水艇之减压舱一般,让你的身 体和心理慢慢适应 •飞石:就是进入外露地时,脚下所踩的石头。利休要求的飞石是「渡 六分,景四分。」 •雪隐:厕所。在外露地的教「下腹雪隐」,在内露地的叫「砂雪隐」。 现在无论那一种都只是装饰性质。 •中门:用竹子编的一缕空小门,其作用是用来区分外露地与内露地。 亦是喧嚣与静逸之再度切离。 •内露地:穿过中门,就进入内露地。此处被要求是完完全全的野趣。 宛如进入一个缩小版的森林中,空气、味道、湿度已大不相同,精神完 全放松,细胞慢慢舒张。 •蹲踞:就是洗手台,只不过是用蹲的洗。前面经过了雪隐,现在再来 洗个手,不只单纯的把手上的污垢洗掉,更让心中之不洁藉由清水干净 地流去。 •尘穴:在洗手的同时,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约二十公分左右的圆形 或方形凹洞,名为「尘穴」。顾名思义此乃收集落叶与尘垢之处。 •腰挂:累了吗?刚好,这里有一小茅亭,我们就坐下来歇一会。这小 茅亭或小竹亭就叫「腰挂」
平面结构布局
中门
腰挂
外门
中门以及石置苑路庭
外露地
内露地
待 合
飞石 庭园里间置 的不规则石板,供脚 踏用,通常是“六分 走 道,四分景色”。
延段
内门
茶庭格调洗练、简约,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 饰‚ 追求简素的情趣,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 林隐逸气势,以便于沉思冥想,故造园设计比较偏 重于写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 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 情趣,更加突出禅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禅宗主旨。 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 的脱尘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精神 空间的追求。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西本院寺 桃山 京都 天龙寺 镰仓 京都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流瀑
(金阁寺)镰仓 京都 慧林寺 镰仓 山梨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在日本园林中,最基本的植物是常绿树木,它 们与山石、水体一起被称为最主要的造园材料。 在日本传统造园家眼中,一座园林的四分之三都 应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常绿植物不仅可以 经年保持园林风貌,也为色泽浅亮的观花或色叶 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 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枯山水庭园的起源
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大 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 “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 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 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以这样思 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是“一花一 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在日本传统园林中,这两种松树被一齐种植于池 泉边缘。其它日本园林中常见的常绿针叶树还有 日本雪松,日本花柏, 生长缓慢、枝条优美的紫 杉,兼有乔木、灌木及匍匐性变种的杜松。
花灌木 杜鹃和樱花是最经常使用的两种树种
小结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日本的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现代园 林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飞石
江京 户都 初修 期学
院 离 宫
东京清澄园 明治年间
冈山县大通寺 江户中期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汀步
日 本 园 林 的 造 园 要 素 石 灯 笼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手水钵
桂离宫中的手水钵
武者小路千家唤翠园的蹲踞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中国的神仙思想大约在公元450年左右传入日 本。这一思想期望通过采集山野自然生长的药草 制成仙药,并在艰苦的修行中借助神灵之力而成 仙。这种修行的场所就在洞窟之中。同时,洞窟 也是风葬、水葬的宝地。洞窟的造型被引入庭园 大约在镰仓时代以后。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 金阁寺建造过程中,由于当 时不空深得朝野的倾心祟奉, 全国通力支持,上自皇亲国 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 纷纷布施,唐代宗甚至下沼 命全国十节度使助缘建寺, 化缘僧分赴全国各地为建造 金阁寺募集布施,工程历五 年而竣。当时的寺院富丽堂 皇,规模宏伟,寺中金阁高 达百余尺,有上、中、下三 层,雕梁面栋,高耸入云。 殿顶“铸铜涂金为瓦”, “照耀山谷”。寺院落成后, 不空奉救为金阁寺的开山祖 师。‘他还奏请皇帝于金阁 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2人。
日本造园
制作:
日本庭园发展简史
史前时代(“奈良文化”) 飞鸟时代(引入发展)
发 展 简
平安时代(“水石庭”风格) 封建时代(武士文化) 室町时代(黄金时代) 桃山时代(茶庭勃兴)

江户时代(民族形式确立)
明治维新(开始欧化)
日本园林的种类
们座 式 平 山 日 的观 ( 庭 水 本 组式 回 、 、 园 合、 游 茶 池 林 )舟 式 庭 泉 一 等游 、 、 园 般 。式 观 露 、 可 以赏地筑分 及式、山为 它、样庭枯 、

年龙 )安 。寺 创 建 于 宝 德 2 1450

寺府龙 派京安 的都寺 寺市是 院右日 ,京本 以区的 石的一 庭临座 年 而济位 ( 闻宗于 名妙京 。心都

龙安寺鸟瞰图
么其 由名 枯 龙 角上 圆的 山 安 度摆 形是 水 寺 看有 和矿 庭 寺 ,十 椭石 院 内 都五 圆寺 , 景 会块 形院 鸳 点 有岩 的, 鸯 有 一石 小不 池 : 块, 石见 , 矿 矿无 子一 其 石 石论 铺点 中 寺 隐从 成泥 最 院 藏什 ,土 著 , 。 ,
茶庭一般是在进入茶 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 各种景观。
• 步石道路按一定路线,经厕所、 洗手钵最后到达目的地。园林 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山 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森 林茂盛,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 征圣洁的泉水,以寺设的围墙、 石灯笼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 静。

6.日本庭园历史发展

6.日本庭园历史发展

枯山水
• “枯山水”庭园属于禅宗庭园。禅是一种从 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求真理信仰, 禅僧一无所有,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每 天都要久久地面壁冥想,以求达悟。 • 庭园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 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 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 自我修行的目的。
实例: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
• 日本园林类型有:池泉筑山庭、“枯山水” 平庭、茶庭、“回游式”风景园。 • 池泉筑山庭:面积比较大,有湖和土山, 以具有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为主。 • “枯山水” 平庭:最初多见于寺院园林, 园林把宗教的哲理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 起来,把“写意”的造景发展到了极致, 也抽象到了极致。
• 茶庭:茶庭即茶室所在的庭园,为举行以 品茶为主题的茶道场所。 • “回游式”风景园:是以步行方式循着园 路观赏庭园,面积较大,典型的形式以池 为中心,池中布列着一个大岛和两个小岛; 四周配以茶庭,并有园路相连。
日本庭园历史发展
日本历史年表
• 上古时代:弥生时代(-300) 大和时代(300-552) • 古代:飞鸟时代(552-645) 奈良时代(645-794) 平安时代(794-1185) • 中世:镰仓时代(1185-1373) 室町时代(1373-1573) • 近世:桃山时代(1573-1603) 江户时代(1603-1867) • 现代:明治时代(1868-1911) 大正时代(1911-1925) 昭和时代(1925-1988) 平成时代(1989-现在)

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 名的园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 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 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 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 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砂、绿苔、 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 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而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 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 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眺望园,故 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 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 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

17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在书院的院子里,做了 两尊大石头, 取名为”中 山石“,以两尊石 头为中 心,布置成了”峡谷“, “峡谷”间用白砂形成 “瀑布”,瀑布“倾泻下 来 后用碎石铺成了”大海“,” 大海里又巧妙的用石头摆成 了“船舶”,“仙人岛”, “石桥”这样抽象的景观。
18
19
20
21
金阁寺
40
石灯笼
41
42
3.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手水钵
桂离宫中的手水钵
43
3.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 中国的神仙思想大约在公元450年左右传入日本。这一思想期望通过 采集山野自然生长的药草制成仙药,并在艰苦的修行中借助神灵之 力而成仙。这种修行的场所就在洞窟之中。同时,洞窟也是风葬、 水葬的宝地。洞窟的造型被引入庭园大约在镰仓时代以后。
西本院寺 桃山 京都
天龙寺 镰仓 京都
47
太宰府天满宫 江户初期 福冈
48
请大家批评指正
49
15
京都大德寺
大德寺创建于日本江户年间(公元1319年),位于今日本京都市北区, 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大德寺内尚有大仙院、养源院、 瑞峰院和高桐院四个寺院散在其间。其中大仙院的庭院是江户初期枯山水庭 园的代表作,景致优雅。
16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 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 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 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 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 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 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 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 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 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 下奔流。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导游基础知识:日本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枯 山 水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二)池泉园、筑山庭、平庭 1.池泉园 从中国传承到日本最原始的园林模式,是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 2.筑山庭 筑山庭中的园山称为“筑山”或“野筋”。 3.平庭 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平 庭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三)茶庭 也叫露地或露路。为了进行茶道礼仪而创造的园林形式。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一)枯山水 1.枯山水 枯山水又称干山水、假山水,是日本园林的精华 。 2.石庭 纯粹采用一种元素的多是以石或砂为材料来表现的庭园。 3.苔庭 以青苔表现古老和枯寂,有时也用它表示生命。 4.型木(篱)式枯山水 完全用修剪树木来表现的称为型篱式枯山水或型木式枯山水 。 5.书画式枯山水。把禅理、画理、园理集中体现于园林之中。


殿







书 院 造 庭 园
京都洛匠茶庭
京都青龙苑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四)寝殿造庭园、净土式庭园、书院造庭园 1.寝殿造庭园 在平安时代产生的园林形式,因以寝殿为主体建筑而得名。 2.净土式庭园 达官贵族争相舍宅为寺或捐建寺院。寺院布局按净土宗曼陀罗图式建造。 3.书院造庭园 在桃山时代发展起来的池泉园形式。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
课件提纲
一、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二、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一)大和时代园林(300~592年),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 。 (二)飞鸟时代园林(593~710),园林亦属于池泉山水园,开始模仿 本国景观,走向个性化道路 。 (三)奈良时代园林(711~794年) ,此期日本全面吸取中国文化 。 (四)平安时代园林(794~1185年) ,寝殿造园林 ,净土园林 。诞生 世界第一部造园书籍《作庭记》。

浅谈日式园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浅谈日式园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浅谈日式园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发展历程:日本从汉代起,就受中国深厚文化的影响。

到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日本开始大量吸收中国的盛唐文化,中国文化也从各方面不断刺激着日本社会。

园林亦是如此,日本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因而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

但结合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体系。

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精巧细致,在再现自然风景方面十分凝炼。

并讲究造园意匠,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形成了极端“写意”的艺术风格。

飞鸟时代(538年)从百济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雕刻、绘画、工艺也从中国输入到日本列岛而兴盛起来。

在庭园方面,首推古天皇时代(593~618年),因受佛教影响,在宫苑的河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须弥山,作为庭园主体。

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日本文化主要是贵族文化,他们憧憬中国的文化,喜作汉诗和汉文,汉代的“三山一池”仙境也影响日本的文学和庭园。

这个时期受海洋景观的刺激,池中之岛兴起,还有瀑布、溪流的创作。

庭园建筑也有了发展。

平安时代(794~1192年),京都山水优美,都城里多天然的池塘、涌泉、丘陵,土质肥沃,树草丰富,岩石质良,为庭园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图2 24)。

据载恒武天皇时期主要建筑都仿唐制,苑园多利用天然的湖池和起伏地形,并模仿汉上林苑营造了“神泉苑”。

这一时代前期对庭园山水草木经营十分重视,而且要求表现自然,并逐渐形成以池和岛为主题的“水石庭”风格,且诞生了日本最早的造庭法秘传书,名叫《前庭秘抄》(一名《作庭记》)。

后期又有《山水并野形图》一卷。

封建时代12世纪末,日本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武士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朴素实用的宅园;同时宋朝禅宗传入日本,并以天台宗为基础,建立了法华宗。

禅宗思想对吉野时代及以后的庭园新样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此时已逐渐形成“缩景园”和佛教方丈庭的园林形式。

室町时代(14~15世纪)是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造园技术发达,造园意匠最具特色,庭园名师辈出。

外国造园简史

外国造园简史

第七章日本造园简史日本文化是日本本民族文化与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的一种融合,也是一种以非常独特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文化。

第一节日本古典园林简史一、上古时代:自然山水型池和岛:以摹写海景为主题,为日本池泉庭园之滥觞。

二、平安时代(794——1184模仿时期)社会文化的影响小说《源氏物语》、女性随笔《沈草子》欣赏花月的华丽时代,始终深刻感受着大自然的爱与人情味相结合的时代,人间爱与自然美获得最大协调的时代。

绘画方面出现了色彩优美的大和绘此时代初期始模仿自然风景。

日本仿中国宫殿式建筑,建造了寝殿造建筑,出现寝殿造系园林。

寝殿式庭园(皇家园林)园林形式是中轴式,轴线为南北向。

园中设大池,池中设岛,岛南北用桥联通,池北有广庭,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

寺庙——净土庭院:创造一种理想的极乐净土世界的庄严气氛。

为舟游式池泉庭园。

净土园林(寺庙园林)园林格局依然是中轴式、中池式、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下来。

如毛越寺庭园、平等院庭园等等。

橘俊纲编著日本最古老的造园书《作庭记》。

平安时期的园林总体受唐文化影响十分深刻。

三、镰仓时代(1185-1333)禅宗影响,重视实质与实用朴素主观思潮高涨绘画方面朝主观转变,对大自然的描写以黑白色墨表现,简洁有力,也表现回归自然的憧憬。

代替平安时代盛行色彩华丽的庭园而出现了如同水墨画的庭园。

造园黑暗时代禅宗影响,产生了以组石为中心,追求主观象征意义的抽象表现的写意式山水园。

具体做法还是中心水池,卵石铺底、立石群、石组、瀑布等,景点布局也从舟游式向回游式发展,舍舟登陆,依路而行,大大增加了游览乐趣。

枯山水:即石庭,是禅僧精神活动的创造物,也是高度主观静思的艺术籍以参禅悟道,破除尘念。

为纯欣赏的,是禅僧观察宇宙的媒介物,于小空间内表现大自然景观。

代表作:禅僧梦窗国师的不朽之作:京都西芳寺、天龙寺枯山水创始人,相阿弥以及圣僧雪舟以象征手法表现自然风景的绘画技法被筑山山水式的庭园采用,在平庭中不用水用岩石表现瀑布,以白沙等表现溪流、池泉,故特称“枯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京 户都 初修 期学 院 离 宫
东京清澄园 明治年间
冈山县大通寺 江户中期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汀步
日 本 园 林 的 造 园 要 素 石 灯 笼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手水钵
武者小路千家唤翠园的蹲踞 桂离宫中的手水钵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中国的神仙思想大约在公元450年左右传入日 本。这一思想期望通过采集山野自然生长的药草 制成仙药,并在艰苦的修行中借助神灵之力而成 仙。这种修行的场所就在洞窟之中。同时,洞窟 也是风葬、水葬的宝地。洞窟的造型被引入庭园 大约在镰仓时代以后。
“无邻庵”是其代表。该园位于京都南禅寺之西,
有池泉、枯山水,也有西式草坪,结合了东洋、
西洋的园林样式。
1.5 日本的现代园林
此外,还有旧岩崎邸庭园、三井纲町別邸、旧诸 户清六邸和旧古河庭园等也是其中佼佼者。这些
庭园大多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
1.5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历史的总结
如果说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是中国式自然山 水园的引进期,平安时期是日本化园林的形成时 期和三大园林的个性化分道扬镳时期,那么中世
(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
京都。而作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最高峰,则是京都大 德寺大仙院庭院。)
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庭院
银阁寺庭院
茶庭——心字池

庭园最具特色的部分全部由人工所建造。作为茶道 十分盛行时代的作品,庭园整体就象是连续的茶庭。园 内的建筑(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笑意轩、园林堂 等)都是围绕着心字池协调统一地设置在园中。
庭园空间“路”。
汀布②:设置在湖中浅处地石块,展现水中之路,
有沉于水中的亦有露于水面的。
三、造园要素
石灯笼③:最初为寺庙的献灯,因其独特的造 型,作为园中的添景物被日本庭园广泛采用,并
有照明作用,形式多样。
蹲踞④:从桃山时代开始被广泛利用,是手水钵
和周边役石的总称,供洗手之用。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飞石
小结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日本的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现代 园林 日本园林的类型 筑山庭、平庭(枯山水)、茶庭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石组(飞石、汀步、石灯笼、蹲踞)、洞窟、 岛、桥、流瀑、植物
映日本园林发展的两种倾向——民族化倾向和
宗教化倾向。
1.3 日本的中世园林
室町时代,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造园 主人上看,武家和僧家造园远远超过皇家。从类型上 看,南北朝产生的枯山水在此朝得到广泛的应用,独 立枯山水出现;室町末期,茶道与庭园结合,初次走 入园林,成为茶庭的开始;书院在武家园林中崭露头
脚,为即将来临的书院造庭园揭开序幕。
1.4 日本的近世园林——
江户时代的旧芝离宫(长堤桃花)
江户时代的日本旧芝离宫在造园时着重摹 仿了西湖的堤岛格局,其中就直接采用了 “西湖之堤”来命名长堤。
1.5 日本的现代园林
明治时代开始,私家园林(别庄)成为日本庭园
的一大亮点。由山县有朋聘请小川治兵卫建造的
日本园林发展简史
学习重点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日本园林的类型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1.1 日本的古代园林
1.2 日本的中世园林 1.3 日本的近世园林
1.4 日本的现代园林
1.1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的历史分期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
古代园林
(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吸取与融入
本来,和中国一样,日本的庭院艺术离不开水。在 日本,水有生命、清静之意。有了水,庭院因此润泽生
辉。只是当6世纪佛教传到日本,崇尚虚无的僧侣们开始
在意境中觉悟出枯山水的味道来了,学着用石头堆砌出 一些意境。而在600年前的日本室町时代,日本人从中国 的北宋山水画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遵循画中三远(高 远、深远、平远)的表现手法,动手成就出较完整的枯 山水庭院。
三、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中用石一般称石组,它是利用石质 固有自然造型进行美丽组合使之成为庭园中的骨
架结构或甚至是主要景观构成,强调表现其庭园
景趣,摹写自然,具有具象或抽象的构成,是优
秀的日本造园技法之一。与石砌围墙、植物配置
合称日本园林的优秀三技法。
三、造园要素
飞石①:桃山时代开始出现,石间保持一定的距 离,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地展示
经年保持园林风貌,也为色泽浅亮的观花或色叶
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日本黑松,它也是多数日本人认为最好的树木。 黑松常常是作为一座枯山水庭园或一处池泉庭园
的中心焦点,它往往被置于一个半岛上,曲曲折
折的枝干便悬垂于水面之上,形成一幅优美的画
面。日本红松与黑松相比,红松显得较为纤细、
中世园林
(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
近世园林
(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
现代园林
(明治、大正、昭和及大成时代)
1.2日本的古代园林——平安时代的园林
平安时代的园林总体上受唐文化影响十分 深刻,中轴、对称、中池、中岛等概念都是唐
代皇家园林的特征,由唐风庭园发展为寝殿造
庭园和净土庭园是平安时代的最大特征,这反
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初步形成: 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 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 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 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 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 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
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枯山水庭园的起源
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
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
“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
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
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以这样思
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是“一花一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二)平庭:一般布置于平坦园地上,有的堆一些 土山,有的仅于地面聚散地设置一些大小不等的
石组,布置一些石灯笼、植物和溪流,这是象征
原野和谷地,岩石象征真山,树木代表森林。平
庭中也有枯山水的做法,以平砂模拟水面。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三)茶庭:茶庭只是一小块庭地,单设或与庭园 其它部分隔开,一般面积很小,布置在筑山庭或 平庭之中,四周设富有野趣的围篱,如竹篱、木 栅,有小庭门入内,主体建筑为茶汤仪式的茶屋。 茶庭中亦有洗手钵和石灯笼装点。
成的脚踏石等。
西本院寺 桃山 京都
天龙寺 镰仓 京都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流瀑
(金阁寺)镰仓 京都
慧林寺 镰仓 山梨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在日本园林中,最基本的植物是常绿树木, 它们与山石、水体一起被称为最主要的造园材料。
在日本传统造园家眼中,一座园林的四分之三都
应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常绿植物不仅可以
金阁寺
筑山庭:“筑山”即所谓鉴赏型“山水园”。“筑
山”又象书法一样,分为“真”、“行”、“草
”三种体,繁简各异。它是表现山峦、平野、谷


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
山水风景的园林。传统的


特征是以山为主景,以重
叠的几个山头形成远山、 中山、近山及主山、客山 ,以流自山涧的瀑布为焦点。
枯山水庭园的起源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 (一)筑山庭:“筑山”即所谓鉴赏型“山水
园”。“筑山”又象书法一样,分为“真”、
“行”、“草”三种体,繁简各异。它是表现山
峦、平野、谷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山水风景
的园林。传统的特征是以山为主景,以重叠的几
个山头形成远山、中山、近山及主山、客山,以
流自山涧的瀑布为焦点。
柔美,也较难生长,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女性化
的树种,常常被用作男性化的黑松的从属树。
日本园林的植物配植
在日本传统园林中,这两种松树被一齐种植于池 泉边缘。其它日本园林中常见的常绿针叶树还有
日本雪松,日本花柏, 生长缓慢、枝条优美的紫
杉,兼有乔木、灌木及匍匐性变种的杜松。
花灌木 杜鹃和樱花是最经常使用的两种树种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东京六义园 江户初期
鸟取县尾崎氏邸 江户中期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岛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桥
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搭在河流、池塘、湖 泊或山涧两岸的古代桥梁,造型各异,千姿百态。 有用砍倒的圆木搭成的独木桥,有将木板拼合搭
成的板桥,也有用数只小船并结而成的浮桥,还
有用藤木编成的吊桥以及把石头摆放到溪流中做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北宋山水画 日本的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的发展
发展阶段 后来, 这种园林发展臻与极致——乔灌木、小
桥、岛屿、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剔除,仅留下岩石、 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 是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它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 惊人的。
岩石
沙砾
苔地
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代表
枯山水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 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
的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就是寺社园林的发展期。
近世的桃山时代是茶庭露地的发展期,近世的江
户时代是茶庭、石庭与池泉园的综合期。
1.5 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历史的总结
(一)自然之神:日本神道殿堂
(二)天堂中的诗意 :平安时代
(三)空即是色:镰仓园林
(四)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
(五)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
(六)私人生境:江户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