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怎样有效阅读材料
行测资料分析高效解题方法与训练

行测资料分析高效解题方法与训练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如果能够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可以在这一板块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为整个行测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行测资料分析的高效解题方法和训练策略。
一、资料分析题型概述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图表等形式的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若干问题。
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分析、计算和处理能力。
二、高效解题方法1、快速浏览材料在开始答题之前,先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重点关注材料中的统计指标、时间范围、单位等关键信息,为后续解题做好准备。
2、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所需数据的位置和类型。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同比”“环比”“占比”“增长率”等,确保对题目理解准确无误。
3、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1)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结果的尾数来快速判断选项。
(2)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确定选项。
(3)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近似的分数,如 25%=1/4,167%≈1/6 等,从而简化计算。
(4)有效数字法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4、学会估算和排除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先进行估算,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进行精确计算或进一步分析。
5、比较大小技巧(1)同位比较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看数位,数位相同看首位,首位相同依次向下看。
(2)差分法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且分子分母相差较小时,可以使用差分法。
三、训练策略1、专项训练针对不同的题型和计算方法进行专项练习,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和速度。
可以通过购买专项练习题集或在网上搜索相关题目进行练习。
2、模拟考试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进行全真模拟考试,熟悉考试节奏和氛围,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的能力。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要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数学运算方法,还需要熟练运用一些快速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快速浏览材料:在阅读资料时,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名称、单位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指标:重点关注与问题相关的指标数据,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标记重要数据:对于关键数据和容易混淆的数据,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以便在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2、计算技巧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先计算出商的首位数,从而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估算法: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估算出结果的范围。
特殊值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殊分数,如25%=1/4,50%=1/2 等,可以简化计算。
3、分析技巧观察选项差距:在计算之前,先观察选项之间的差距大小。
如果差距较大,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如果差距较小,则需要精确计算。
分析数据趋势:通过观察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判断答案的大致范围。
比较大小技巧:对于比较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一个数的方法,将数据化为相同形式进行比较。
二、练习题【例 1】2019 年,某地区 GDP 为 5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多少亿元?A 462963B 475000C 480000D 487500【解析】首先,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可得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 5000÷(1 + 8%)≈5000÷108 ≈ 462963(亿元),故答案选 A。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的这件“小事”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的这件“小事”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占比相对较大,而对于资料分析,其显著特点是时间紧、数据多、计算复杂,这也就成为了大部分同学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呢?今天就让中公教育专家来给你指点一二。
1、准确阅读材料时间紧、数据多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的查找数据,读懂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只需三步,第一步:明确材料时间,一般是单个,偶尔有多个;第二步:明确统计指标的结构关系,包含段内关系和段间关系,一般是通过段首句来明确该段的段落大意,和适当的联想来明确段间关系;第三步:结合题干问题快速锁定数据。
这个过程中是没有必要读数据的,因为数据本身较多,在看到问题之前是不确定具体用到哪个数据的,可以省些精力去材料阅读。
2、注意分析选项资料分析中,列式难度不大,关键就在于能否在短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就在选项中,所以结合选项“猜答案”。
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如若选项差距比较大,我们只需通过分析前几位有效数字即可。
当然选项差距相对比较小的时候,那就需要进行精算了。
总而言之,资料分析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基本计算方法为原则,通过分析选项灵活处理即可。
例1:2012年1-4月我国生产手机3.5亿部,增长4.7%;移动通信基站3903.7万信道,增长57.8%;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19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
问题:2011年1-4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多少亿元?A.2461.3B.3141.7C.3650.3D.4190.6例2:2013年1-11月,汽车整车共进口107.3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8%,汽车整车共出口87.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4%。
问题:2012年1-11月,汽车整车进口量比出口量多多少万辆?A.不到10万辆B.10-20万辆之间C.20-30万辆之间D.30万辆以上3、转化做题思维资料分析中,每篇材料的最后一道题目都比较综合,这种题也是大家比较头疼的。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1.看清楚资料类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图表资
料和统计资料等。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首先要看清楚所给资料的类型,以
便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2.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进行资料分析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
确要求考生分析哪些方面的内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3.理清资料框架: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先理清资料的框架结构,即
根据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确定其基本要素,例如文字资料中的主题、论点;图表资料中的横纵坐标、数据等。
通过理清框架,有助于理解资料的内涵
和逻辑。
6.对比不同角度的观点:资料分析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的
观点和意见。
可以为不同观点提供相应的支持或反驳,同时给出自己的最
终结论。
这样既体现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考生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7.注意逻辑推理: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注意逻辑推理的过程。
要根
据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联想,找出可能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考生理清问题的本质,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8.实践演练:在备考阶段,考生要多进行实践演练,重视练习资料分
析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
信息和要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资料分析能力。
总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细
致入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践和多次练习,不
断提高资料分析的能力,相信考生可以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技巧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题常常是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资料分析技巧不仅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还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公务员中常用的资料分析题技巧,帮助考生顺利应对考试。
一、认真阅读题目在面对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背景意义。
题目中通常会提供一段或多段资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或进行分析。
通过认真阅读题目,考生可以明确思路,避免在解题中偏离主题。
二、审视资料资料分析题的核心在于对所给资料的准确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资料时,考生应注重整体把握和分析各个细节。
首先,可以先快速浏览一遍资料,了解大致内容和关键信息。
然后,在第二次阅读时,重点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数字、图表等重要信息,并作出相应的笔记。
三、提炼关键信息在面对大量资料时,考生需要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首先,可以将文本中出现的数字、比例、百分比等关键数据标注下来,以便日后使用。
其次,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汇,比如“原因是”、“结果是”、“导致的”等,这些词汇往往能够指引考生找到问题的核心。
四、构建逻辑关系在进行资料分析时,将不同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和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逻辑连接词,如“因此”、“但是”、“所以”等,来帮助自己表达思维过程和推理思路。
此外,画出思维导图或者制作逻辑框架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自己的观点。
五、客观分析在资料分析题中,考生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分析。
同时,考生可以通过比较、对比和归纳等方法,将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实践演练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演练,考生才能真正掌握好资料分析题的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多进行模拟考试,了解自己在时间控制、资料分析和解题思路上的优势和不足,并逐步改进和完善。
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策.doc

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策2020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策资料分析是行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知识点虽然多,但多数都不难,容易理解,题目难度也不大,短时间内容易提高。
有些同学有这样的共性问题,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正确率不理想,深受困扰。
华图教育集团将给同学们介绍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期我们来解决考场上时间不够用、题做不完的问题。
行测高手往往都能把握好时间与正确率的平衡。
这些题目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给我们慢慢去做,相信大家都能做完做对,但在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就上来了。
要解决考场上时间不够用、题做不完的问题,必须具备三个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分配时间能力和识别题目难度能力。
一、掌握快速阅读能力。
我们要学会有效阅读,带着目的去阅读。
(1)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的分段都是有依据的,我们仔细观察材料会发现每一段描述的主体都有所不同,一般在每一段的开头部分就会体现本段的主体。
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把这些主体圈划出来,方便后期做题时快速定位材料。
找到主体后,把每个主体的相关数据在阅读时都标记一下,比如xx亿元、同比下降xx% 等。
要标记时间,把材料中和题目中的时间都标注出来,加深印象。
防止掉入陷阱,得到错误答案。
阅读并标记完材料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题目,带着问题根据题目谈到的主体再快速定位材料信息。
这样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2)图表材料。
拿到题本,看到图表后,不要盲目地看,要有意识地重点关注图表中以下几个部分:表头,图例,单位,时间,并在阅读时快速标记。
第一步我们先观察表头,圈画出主体,也就是这个图表在围绕着什么东西在传达信息。
第二步我们观察图例,标记出图例分别代表什么,建议大家在看到同比、环比时也勾画一下,防止混淆同比环比。
第三步观察单位,因为偶尔有题目涉及单位换算,不能掉以轻心。
第四步观察时间,横坐标轴上的年份也要标记清楚,题目所问的时间范围要标记清楚,有时题目所问的时间范围与图表中给的不完全一样,也需要注意。
2020国考行测知识:两步走快速读懂资料分析

2020国考行测知识:两步走快速读懂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行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近几年国考、省考题量基本维持在20道题,题目难度不大,短时间内容易提高。
但经常有考生抱怨资料分析材料太多,题干太长,有时候根本读不懂。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分两步给各位考生详细讲解如何快读懂资料分析。
第一步、30秒通读材料资料分析常见材料分为文字、表格、图表和综合类。
1、文字型洋洋洒洒几百字,读材料时没有必要精读只需要把握时间和关键词,便于各位考生定位信息。
2、表格、图表类直观清晰方便查找,但不可忽略单位、统计指标、时间这些细节。
第二步、三看读懂题干例:2018年我国房地产的平均价格同比增长百分之几?各位考生初识这个问题会有些纠结,考的是不是增长率?其实这道题考察平均量的增长率。
所以,对于复杂的题干需要抽丝剥茧,通过三看来分析。
一看头,确定所问时间是现期还是基期;二看尾,确定所问是增长量、率、倍数、比重、平均数等;三看中间,确定所问的关键词是什么,结合第一步定位材料中的信息。
例: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工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投资24.99亿元,增长1.4倍;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63.55亿元,增长13.7%。
问题: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工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投资总额同比增量约是汽车制造业的多少倍?中公解析:看头,所求为2018年上半年和材料时间一致,排除考察基期值的可能;看尾,所求为是几倍;看中间,是精品钢材和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量。
所以,先写出倍数的公式,在结合题目确定分子、分母位置上分别为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投资总额同比增量,代入计算即可。
综上,行测资料分析难度并不大,需要各位考生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分析。
熟悉材料,掌握题型,方能拨开迷雾,抓住本质。
最后,读懂材料和题干后,各位考生结合中公教育总结的计算方法,勤加练习终能一举成功。
以下是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十字交叉巧法提到十字交叉,我们会自然想到这不是数量关系中的解题方法吗?那对于解决数量问题的方法又如何能运用到资料分析题目当中呢?那可能是大家对于十字交叉法的本质还不够熟悉,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学习在资料分析中如何运用十字交叉法巧解难题。
2020陕西省考行测备考:资料分析提分之阅读技巧

资料分析是公考中必考的一个板块,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学习了概念,练习了计算的技巧,但是资料分析做题的时间仍然没有缩短,这其实是我们的阅读技巧没有掌握,所以在备考的后期,不止要关注概念、计算,更要关注材料的阅读,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主要说一说资料分析阅读中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跳出误区很多第一次备考的考生,看到长篇文字型的材料,第一反应是从头到尾读一篇,大家要知道,考试时间较短,通篇读一篇浪费时间较长,这无疑会使我们的资料拿不到高分,因此我们要摒弃我们以前读材料的习惯,不能再通票阅读,而要挑重点阅读,说到这里,可能有学生就比较蒙,重点需要阅读什么?不要着急,中公专家给大家一一解释。
二、掌握方法很多考生认为资料分析比较难,第一在于材料当中包含了很多数据,一遍阅读根本无法对材料有整体认知。
这是备考很长时间的考生也会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阅读材料时,具体数据我们不需要关注,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信息:1.关注材料时间(每段的时间也需要关注),画圈或划线,更醒目一些;2.关注每段涉及到的统计指标;3.明确每段段落大意;4.明确各段落或文字、表格之间的关系。
关注材料中的以上信息,能够让我们快速的提取数据,节省时间,从而更快速的列式和计算,我们举例来说明如何更快速的提取数据:我国在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3563亿元,比上年增加7551亿元,增长16.4%。
基金支出合计46888亿元,比上年增加7900亿元,增长20.3%。
2016年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8777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2943万人。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征缴收入2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40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3965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怎样有效阅读材料
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是三类,文字类、表格类、图形类,这三种材料需要大家把握其各自特点,并在阅读的时候有重点的勾画有效
信息。
1.文字类
文字类材料在公务员考试中肯定会涉及到,而这种材料是大家觉得最难的一类,下面就让我们认真的来剖析一下这种材料的特点。
①结构上,文字类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常见的结构是总分结构和并列结构。
②句式上,文字类材料句式一般都是固定的,常见的句式是给出统计指标的量、增长量、增长率等。
基于文字材料以上的特点,我们阅读的时候只要把握下面关键点,就能做好文字类材料。
①时间,把握材料给出的时间,而时间一般是在文字材料的段首。
段首给出的时间一般就是整篇材料统计数据的时间。
②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一般就是在每一句话的句首。
我们需要根据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统计指标结合材料找到相应的数据,进行列式
和计算。
那么我们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把统计指标勾画出来之后,待
会儿找的时候就能够很快的找到相应的数据。
2.表格类
表格类材料是大家比较喜欢看到的,其统计指标和数据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更容易查找,但是这类材料在命题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易
错点,所以大家在做题之前依然是先要阅读材料,避免在做题的时
候陷入命题人的陷阱。
那么阅读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表格的标题,标题中有表格数据的时间、内容。
②横标目、纵标目,主要是统计指标,大家在阅读统计指标的时候需要注意有无合计量、累计量,以及其中的包含关系。
③表中的数据,数据的单位,数据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相对量有的时候是不能代替绝对量的大小,只给出相对量是不能计算绝对
量的值的。
3.图形类
图形类材料的特点就是比较直观,常见的图形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形图。
条形图和折线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下完成的,反应的统计指
标是增加还是减少一目了然。
饼形图反应的是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占
比情况。
那么我们在阅读图形类材料时需要阅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图形的标题,标题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需要认真阅读的。
②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对于横坐标的左端点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因为有的时候左端点经常会出现特殊情况,比如给出合计量或
整体量。
③图例,图例是对应的统计指标,我们遇到的图形材料一般都是复合型的材料,一篇材料中会出现多种图形,需要我们区别每种图
形对应的统计指标,并注意统计指标是否为合计量、累计量,以及
有无包含关系。
以上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基本类型材料的阅读方法,当然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的材料会有三种材料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型材料,对
于综合材料我们也只需要按照对应材料阅读的方法就可以了,不过
需要区分是每种材料包含统计指标的区别,以便在查找数据的时候
能够迅速找到对应的材料。
第一步,我们要对自己的做题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分专项有针对性的提高。
行测分为五大专项,分别为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每个专项又分为几种不同的小题型,不同的题型解
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不同,需要我们在做题时快速识别题型,并采用
适合的方法、技巧解题。
例题:现在的学术发言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可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犬儒主义,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讲出来,唯恐得罪什么人。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是过去搞怕了,有些是胆小,但你在学
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
B.没有骨气的人成不了学术大家
C.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
D.学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答案】C。
解析:这是言语专项的必考题型——片段阅读。
片
段阅读问法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
的一项是”是典型的主旨观点题的问法,我们应该读文段找重点,
进而同义转述。
文段出现了转折词“可、但”需要重点关注。
转折
词后一般作为句子重点。
文段第一句,虽然学术发言好了但是重点
存在犬儒主义即不敢把自己的话讲出来。
第二句阐述存在犬儒主义
的原因有的是怕了有的是本身胆小,“但”不讲出问题做不成学问
表达重点是在但之后。
通过分析前两句能发现其实整体文段行文脉
络“话题转换”,第一句说了现在学术界的发言环境以及存在的犬
儒主义,第二句说原因,但是重点还是在后面,话题一转要想做成
学问一定要要讲真正的问题。
所以选择C。
第三步,回归套卷。
在规定时间内做卷子,对自己常错类型进行分析,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题型是自己的知识盲点。
在真正考试
时可以适当放弃。
并合理规划每个专项的做题时间、以及做题顺序。
行测类比推理题就是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类比
推理题目有很多常见的考点,但是常见考点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陷
阱,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小陷阱”。
希望能帮助
到备战2019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
1.功能关系注意不常用关系
功能关系是最近几年最火热的一个考点,它一般指事物与常见功能的关系。
例如:城墙:防御。
但是在最近的考试当中,我们经常
会发现现在喜欢考查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或者叫“偏方”式的功能。
例如: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解答】这道题目我们观察发现题干中白醋和消毒之间确实是功能关系,但是调味才应该是白醋的主要功能,消毒只是一个不常用
功能。
选项中热水器加热、白糖调味、人参滋补都是常用功能。
汽
油去渍才是不常用功能,故选B。
2.全异关系注意层级
全异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没有任何交集,例如:狗和猫、空调和白纸。
但是我们现在在做题的过程中会发现一道题目题干是全异关
系而选项中几个选项都是全异关系。
我们可以去关注一下概念间的
层级关系。
例如:高血压:传染病
A.蝙蝠:哺乳动物
B.黄梅戏:京剧
C.鲫鱼:两栖动物
D.计算机:电脑硬件
【解答】这个题目中高血压并不是传染病,所以二者是全异的关系。
但是选项当中黄梅戏与京剧,鲫鱼与两栖动物都是全异关系。
所以我们进一步对比发现,高血压是一种病,传染病是一类病,层
级不同。
所以C项鲫鱼是一种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动物,层级同
样不同。
故选C项。
3.词义关系注意结合考虑词性
词义关系一般是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但是我们在题目中时常发现有几个选项都是近义或者几个选项都是反义的情况。
以后这个情
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可以结合词性(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来考虑。
例如:胆怯:懦弱
A.高大:矮小
B.贫瘠:贫穷
C.美丽:丑陋
D.批评:批判
【解答】题目当中题干是一对近义词。
选项中AC是反义词排除。
但是BD项都是近义词。
这个时候我们来对比一下词性,题干胆怯、
懦弱都是形容词。
B项贫瘠、贫穷也都是形容词,而D项批评、批
判是动词。
故选B。
4.组成关系注意必须组成部分
组成关系一般指事物部分对整体的对应关系。
比如树根:树木,轮胎:汽车。
但是有些题目你会发现有几个选项都可以构成组成关系。
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观察组成整体这个部分是不是必须的组成
部分。
例如:轮胎:自行车
A.靠垫:沙发
B.眼镜:镜片
C.摄像头:电脑
D.显示屏:电视机
【解答】题目当中轮胎和自行车是组成关系,而且正常的自行车是一定需要轮胎的。
选项中B项位置写反了。
AC虽然都能构成组成关系,但是不是必须的组成。
D项电视机是一定需要显示屏的。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