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作者:时间:2010-06-25
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迅猛,现已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已对加工贸易的兴起以及在
我国开放经济中的作用做了细致地分析。但是,由于加工贸易本身的特性,以及在我国
发展过程所显现出来的不足,诸如,与国内产业关联性弱,固化我国静态比较优势,对
一般贸易产生挤压,不利于技术进步,以及监管困难易引发走私和税收流失等等,也使
一些学者和实际部门人士对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行优惠政策提出诸多质疑。因此,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应如何发展,现行的政策应如何调整,有必要深入探讨。
一、分析的前提和框架
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开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五纲要》)。加工贸易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以及实现的目标应服从
于并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已制定《十五纲要》,这是今后五年内我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因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也应以此为指南。
本文将以《十五纲要》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对现行加工贸易政策进行
剖析,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作
出建议。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经济
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变,也有不利的改变。为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我们在制订一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入世”的影响。我们将主要就“入世”对加工贸易的中间品替代,对加工贸易的出口以及贸易磨擦公平解决等方面来讨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
3.加工贸易的“进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现实中,加工贸易就是对“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样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的界定。我们对加工贸易的理解和研究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贸易方式”。“加工”属于“中间在内”环节。它是东道国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对进口投入要素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它表现为国际分工。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两头在外”。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从国际市场购入,加工制成品应全部出口。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利用“加工贸易”这一贸易方式,往往实行相关的政策
措施,对原材料等中间品的进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进行必要的管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励性的,特别是确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贸易对本国的经济、外贸发展有着其他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与对其相关的政策探讨总是无法剥离的。因此,加工贸易是由“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其为加工贸易。本文将按照这一框架,分别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这三个部分的政策划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确的,一项政策会影响三个环节。但就我们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这种不精确并不十分紧要,因而我们在文中并未严格拘泥于这种划分。而分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论述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我们基于加工贸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和各个环节的突出问题来讨论相关政策,从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我们认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应紧紧围绕《十五纲要》制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来进行。根据加工贸易本身的特性及作
用,《十五纲要》中所涉及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出口等问题值得我们在考虑加
工贸易政策时重点注意:
1.关于就业。大力发展和鼓励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然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的大多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应该说这
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实现《十五纲要》提出的有关就业的目标,有必要大力发展加工
贸易。因为,首先,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出口贸易的扩大;其次,以我国目前的发展
水平而言,尚不具备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换言之,要扩大出口,我们
所能依赖的,就是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生
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停留在为跨国公司当加工装配车间的阶段,相反,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建立营销渠道,积累资本,努力将出口产业升级至更高的技术层次。但是,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前,作为一种过渡,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积累资金、技术包括经验都是完全必要而且
必须的。
2.关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加工程度低,加工链条短,原材料国产化率低,波及效应不强等等。这是否意味着发
展加工贸易与我们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互不相容呢?我们认为,对这
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需;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本身固有的两头在外造成的产业关联程度低,波及效
应弱的弱点也不容讳避。这要求我们在政策制订中努力兴利抑弊,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其消极的一面要加以纠正克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与小国不同的特点。那些适合于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能完全地照搬到我国来,而是要有选择地加以学习吸收。在
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个问题上要坚持同样的原则。大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往往毋
需像小国那样完全依赖外部的力量,因为一是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可以让新兴产业达到
足以获得规模经济的规模;二是因大国进行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资本等如果全部依赖
外部引进,即使供给能力不成问题,代价恐怕亦难以承受。因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升
级,主要还是要依赖自身的技术研发,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机制的建立以及管理水平
的提高。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仅仅依靠引进技
术或资金来完成,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