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规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及标准权威解读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及标准权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7aa8317daef5ef7ba0d3cd8.png)
一、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概述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防火工作的需求,根据森林防火工作“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建立一个高科技含量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采用新的现当代花的森林防护技术,提高组织指挥决策水平,走高科技防火之路势在必行。
森林防火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每年都有森林火灾的发生,每次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而且还会造成当地一定的环境污染。
国家林业相关部门对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越来越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预防森林防火。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短时间内过火面积蔓延迅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快速采取灭火措施,决策及时、正确,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所以是否能及时发现着火点,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能不能把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少。
国内外对森林火灾采取预防为主,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而努力。
为了早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建立一个高科技含量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提高组织指挥决策水平,走科技防火之路已经刻不容缓。
针对林区范围广,环境复杂,布线造成工程复杂成本很高而且相当困难,普通的有线监控系统不适合森林监控。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采用在山上设固定监测点,人工监测,但是人的视野范围有限,而且晚上看的更有限,基本失去监测作用。
因此设置固定监测也不能实现全天侯时时监控的要求。
综上所述,只用测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才能既经济又实用的解决森林防火中遇到的困难。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无线监控在不同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二、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要求1、能直观、真实、在森林发生火灾的时及时发现火情,防止偷盗、捕猎的发生,真正起到预防的目的。
2、能把森林火灾现场图像实时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前端传回的现场指挥灭火,更合理的分配灭火物资,调配人员。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69761c168884868762d6d3.png)
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初步设计报告项目建设单位编制日期二○一六年四月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单位 (1)1.3项目建设目标 (1)1.4项目建设内容 (1)第二章项目建设地概况 (3)2.1项目建设地情况 (3)2.2森林防火现状 (4)2.3森林防火系统必要性 (5)2.4项目建设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6)2.5设计依据 (7)第三章系统功能 (9)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11)4.1项目设计原则 (11)4.2项目总体拓扑图 (13)4.3业务功能关联关系 (13)4.4总体方案设计 (14)4.5项目主要功能介绍 (16)4.6系统构成 (18)4.7系统功能 (27)第五章前端智能防火探测点 (31)5.1前端系统概述 (31)5.2探测点选址原则 (31)5.3前端监控点概述 (31)第六章网络(无线)通讯以及供电子系统 (34)6.1通讯及供电的选择 (34)6.2通讯选择建议 (34)6.3供电选择建议 (36)6.4供电系统保障 (36)6.5传输系统设计 (37)第七章监控指挥中心建设 (38)7.1监控中心组成 (38)7.2森林防火预警监控平台 (38)7.3监控中心显示 (48)7.4系统支撑 (48)第八章设备选型 (50)8.1概述 (50)8.2整体系统选型要求 (50)8.3软件部分选型 (51)8.4硬件设备选型 (52)第九章项目建设预算 (54)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1.2建设单位xx县林业局1.3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实施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监控体系,强化林木林地资源保护,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及林业有害生物侵害,及时准确发布林区生态保护成果,有效提高科学防控和应急救灾水平,确保实现对森林火灾的“早发现、早扑救、早消灭”目标,为创建“林业生态县”、“森林生态城”保驾护航。
森林防火监控设计技术要求
![森林防火监控设计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d6d0ea4c8d376eeaeaa31b7.png)
森林防火监控设计技术要求1.1.设计背景随着森林保护和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林地面积、林业蓄积量逐年增加,防火任务日益艰巨。
森林火灾是林业重要灾害之一。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
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采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大都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得当。
为此无论国内、国外都在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采用先进技术,用高科技手段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和调度,从而为森林灭火赢得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是森林防火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设计目的由于近年来龙口生态建设进程加快,森林资源丰富,风景旅游区林草茂密,以森林景观为主的风景旅游区面积不断扩大,林区可燃物增多,面临着林火隐患和森林火灾威胁,防火任务日益艰巨。
森林防火工作仍存在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林区火灾隐患增多等薄弱环节。
如何提升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及时掌握了解各个林区、风景旅游区的现状,及早发现火情,将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根据龙口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设计基于热成像测温报警及可见光烟火识别报警双模式森林防火探测系统。
利用热成像原理,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将被测目标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转变成视频信号. 它接收被探测目标自身辐射的热能,即长波红外能量,并将其转换成反映目标特征的实时物体表面的热图像并自动提供辐射能量场的最高温度值,来监测火灾及其他异常事件,同时采用烟火识别技术,对隐藏在林下或山背火情进行识别报警。
并结合现今行业发展水平的集成化,网络化的红外热成像森林防火图像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1.3.设计原则、依据和技术标准设计原则: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实用、方便管理。
设计依据:《森林火险监测站技术规范》LY/T 2579-2016《森林防火通信车通用技术要求》LY/T 2580-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 2581-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LY/T 2582-2016《森林防火卫星VSAT通信系统建设技术规范》LY/T 2584-2016《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LY/T 2663-2016《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技术规范》LY/T 2664-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指南》2016-LY-007《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技术要求》2016-LY-03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 368-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 74-2000《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 127-9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通用性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GB 12322-90《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无气侯防护场所使用》GB 4798.4-90《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IEC64-4-4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28181-2016本设计以国家、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结合我市森林防火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森林防火系统总体协调的统一和兼容性,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等方案设计所依据的重要原则。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实施方案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af7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e.png)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而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森林防火的效率和水平。
二、视频监控设备的选择。
在选择视频监控设备时,需考虑到森林环境的特殊性和视频监控的实际需求。
应选择具有防水、防尘、耐高温等特性的摄像头,并且要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监控范围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适合的摄像头类型和数量。
三、监控点的设置。
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中,监控点的设置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根据森林地形和植被情况,确定监控点的位置,以覆盖尽可能广泛的区域。
其次,要考虑到监控点之间的连通性,以便实现全局监控和信息共享。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监控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免设备被损坏或者失效。
四、监控系统的建设。
在建设监控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监控设备的布设、数据传输和存储、监控中心的建设等方面。
首先,要合理布设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范围的完整覆盖。
其次,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以确保监控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最后,需要建设监控中心,以便实现对监控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快速响应。
五、监控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监控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的重要环节。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
六、总结。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实施方案的建设,对于提高森林防火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控设备选择、监控点设置、监控系统建设、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措施,可以实现对森林防火的全面监控和及时响应,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共同努力,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森林火险区林火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介绍
![森林火险区林火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c70c1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7.png)
热成像森林火险区林火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简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是实行应急预案旳工具,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应急信息资源旳多网整合,软硬件结合旳灾害防治保障技术系统。
系统具有智能监测、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指挥、应急联动与灾后评估等功能。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监控基站与监控中心两个重要构成部分,系统应能通过视频监控技术与热成像技术进行智能识别、告警与定位,为林火旳预警、接警提供迅速精确实时旳根据。
本系统从管理措施、人机界面到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全面提高森林防火机制和手段旳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详细如下:1)管理措施:系统拟实现旳预测、规划、优化、决策等功能,都建立在科学旳理论模型基础上,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仿真平台上完毕。
2)人机界面:系统应建立多种智能导航界面,为管理人员和计算机通信提供友好直观旳接口。
3)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GIS)台:除完毕基础旳和常规旳地理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信息显示和输出等任务外,还应为各应用子系统提供模型接口和数据接口,并可以完毕如下特殊功能:进行三维分析,生成和显示火险区地面旳3D图,计算瞭望台监测覆盖区等;提高监控范围内森林防扑火行动旳整体协调性、联动机制和反应速度。
通过前端基站,指挥中心与现场随时可双向传播调用森林火灾实时音视频资料及GIS地图实时火点定位,掌握各地防火设施及扑救力量布署状况,满足调度需求。
具有对火源、热源旳全天候自动探测、自动识别和自动报警功能,实现早发现、早扑救、早扑灭旳管理目旳。
确定精确位置,抵达工程设计实行方案原则。
前端监控视均通过光纤或者无线通讯方式传播到后端指挥中心。
热成像测温预警与高清可见光摄像机智能识别相辅相成。
“测温预警型热成像+高清可见光”双视系统运用先进旳热成像技术和可见光摄像机旳图像增强技术,通过系统配置旳测温预警型热成像自动发现林火目旳、自动报警、定位、锁定跟踪火源移动。
林区前端视频监控站是整套系统旳神经末梢,它重要起到林区视频旳采集和热成像测温预警等功能,而要实现这些功能,还需要通讯、供电等有关设备旳支撑。
森林防火监控
![森林防火监控](https://img.taocdn.com/s3/m/86b1d97102768e9951e738bb.png)
森林防火监控(无线)技术方案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方案简介系统简介:一.森林放火监控系统不论其系统的大小或功能强弱,概括起来,主要由前端、传输、主控和网络4个部分构成。
整个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快速处理警情和及时防范火警。
一旦遇有火灾报警,可以为指挥中心提供准确的时间、地点、灾情及详细的图像信息,便于中心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由于森林防火系统通常采用网络化设计,并进行多层次的并行分控,可以大大降低误警的概率,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还在主控系统中增加了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夜间监控,由计算机自动识别火灾警情。
对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火灾予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起到很大作用。
二.四大要素的功能:1。
前端:所谓前端,包括低照度高清晰摄像机,万向云台,高倍望远镜头,防尘罩和供电电源等。
摄像机的主要作用是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同时,在夜间也能发现林区的光亮点,并可以确切地知道相应的地理位置,所以,摄像机一定要选择高清晰,低照度的彩色摄像机。
有时为了提高夜间的识别能力,甚至选用星光级低照度摄像机或选用远红外摄像机。
镜头通常用长倍高焦镜头,又叫电动望远镜头。
由于森林监控的监视范围较大,通常一个CCD摄像机要兼顾到几公里范围的区域,所以必须用高倍数的望远镜头。
通常的焦距变化至少也要在10~200mm,一般远的要求焦距最长要达到500mm以上,这要根据具体环境来定。
万向云台的选取建议选用可以变速的万向云台,这一点尤其在使用长距镜头时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变速云台主要依赖进口,造价都很高。
如果选择恒速云台,应尽量选择运转回差较小的云台。
(如PIN-303等)室外防尘罩的选取要求不甚严格,一是要考虑与当地气候相适应(例如在北方地区最好具有加热功能),二是考虑与所选取的摄像机和镜头的尺寸大小相配套。
2.传输系统:由于森林防火系统主要用于野外远距离传输,所以传输系统不外乎光缆和微波。
通常由于森林山区的特殊性,光缆的铺设费用较高,且易被人为破坏,所以微波图像传输的主要特点成为森林防火的首选方案。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acc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f.png)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工作,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和 技能水平,共同守护森林资
源。
THANK S感谢观看
本项目成功构建了一套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了实时监控、火情预警、智能分析和数据共 享等功能。
技术创新
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成功应用了多项先进 技术,如视频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提高 了监控效率和准确度。
经济效益
系统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减少了火灾发生的次数和损失,保护了森林 资源和生态环境。
项目展望
拓展监控范围
技术升级
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扩大监 控范围,覆盖更多的森林区 域,提高火险预警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将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 ,提高视频分析的准确性和
智能化程度。
联合防控
培训与宣传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 同推进森林防火工作,形成 联合防控体系,确保森林安
全。
监控点选择
01
在森林入口、制高点等关键位置设置监控点,确保覆盖整个森
林区域。
设备配置
02
选用高清摄像头、数字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和录
像存储。
监控范围
03
具备全天候24小时监控能力,能清晰识别人员、车辆、火源等
目标特征。
数据存储与分析子系统设计
数据存储
建立数据中心,采用高效存储架构,确保视频 数据能长期保存且不丢失。
联动控制技术
实现与消防部门的联动控制,提高火灾扑救的效率和 效果。
05
系统应用与优势
系统应用
实时监控
通过高清晰摄像头,实时传输画面,掌握森 林火灾情况。
灾后评估
对火灾现场进行实时评估,为救援和灾后恢 复提供准确数据。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58e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2.png)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介绍 (4)1.3 方案概述 (4)二、系统需求分析 (5)2.1 功能需求 (6)2.1.1 实时监控 (7)2.1.2 数据记录与回放 (8)2.1.3 异常报警与通知 (10)2.1.4 管理与维护 (11)2.2 性能需求 (12)2.2.1 传输速度 (13)2.2.2 服务器处理能力 (14)2.2.3 存储容量 (15)2.3 环境需求 (17)2.3.1 温度范围 (18)2.3.2 湿度范围 (19)2.3.3 抗干扰能力 (20)三、系统设计 (21)3.1 总体设计 (22)3.1.1 系统架构 (23)3.1.2 网络设计 (24)3.2 详细设计 (25)3.2.1 传感器选择与布局 (27)3.2.2 服务器配置与选型 (28)3.2.3 传输系统设计 (29)3.2.4 控制中心设计 (30)四、系统实施计划 (32)4.1 项目启动 (33)4.2 设备采购与安装 (34)4.3 系统调试与测试 (35)4.4 培训与交底 (37)4.5 运营与维护 (38)五、系统功能实现 (39)5.1 实时监控 (41)5.1.1 视频采集 (41)5.1.2 图像处理 (42)5.2 数据记录与回放 (43)5.2.1 视频存储 (44)5.2.2 数据查询与回放 (46)5.3 异常报警与通知 (47)5.3.1 烟雾检测 (48)5.3.2 温度异常检测 (48)5.3.3 通知方式 (50)5.4 管理与维护 (51)5.4.1 用户管理 (52)5.4.2 权限管理 (53)5.4.3 系统升级与维护 (54)六、系统安全性考虑 (55)6.1 数据加密 (56)6.2 防火墙设置 (57)6.3 入侵检测与防范 (58)七、系统效益评估 (59)7.1 经济效益 (60)7.2 社会效益 (62)八、结论与展望 (63)一、前言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森林火灾发生的不可预测性,森林防火工作已成为我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森林消防行业标准)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森林消防行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56964acc175527072208fd.png)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的术语和定义,提出了视频监控图像联网系统(下简称联网系统)总体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林业单位建设视频监控图像联网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和技术指标选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20815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T 25724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3.1.1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networking and sharing system以实现互联、互通、互控为目的,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相关技术,把若干个区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整合在一起,完成基于视频采集、音频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处理等主要业务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3.2 图像信息image information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使用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等设备和相关软件,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记录视频及音频信息。
3.3 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经授权,对联网系统内的数据和设备有操作需求的客户端设备和软件系统。
3.4 联网单元networking unit为了实现区域视频监控系统之间联网而组成的具有统一格式协议通信能力,实现用户及设备注册、监控图像获取与控制、联网设备状态查询、事件预通告等功能的逻辑实体。
3.5 监控中心monitoring center森林防火视频联网系统内特定的信息汇集、处理、显示、共享节点,监控管理人员在此对联网系统进行集中管理、控制,对监控信息进行使用、处置,亦称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要点
![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db62017cd184254b3535de.png)
当火源达到一定级别,热 成像图像中可清晰观测火 源。
可见光与红火外识别案例
5公里处点火 5公里处点火总结 可见光与热成像两种镜头 画面可视范围一致时,可见光 画面烟雾不易察觉;
放大可见光画面(拉近可 将光镜头),可清晰观测烟雾, 观测效果好于热成像;
2000年以前
2003年左右
2007年左右
2012年以来
频单 图纯 像视
定自 位动
识自烟 别动火
双热可 通红见 道外光
3
组成部分变化情况
发 展 时 间 刻 度
90 年代 之前
前端采集设 备
信号处理
信号传输方 式
后端控制管 理
辅助决策应 用
光纤加光端机传输
10
森林烟火分割与识别技术。 利用森林监控场景图像中烟和火焰的多重分形线性区间特性和标 度不变性,采用Contourlet小波变换和分数布朗运动等分形算法
提取图像的多重分形特征来精确分割出图像中的烟和火焰区域;
在提取烟火图像的光谱、纹理、运动频率等特征的基础上,采用 多分类器融合的分类方法对烟、火焰、树木扰动、雾、阴影等烟
可见光与红火外识别案例
地 点:某林场(视野宽阔)
可见光:32倍变焦镜头 热像仪:50mm定焦镜头 氧化钒机芯 320*240 画面分辨率
测
试:分别于1、5、10 公里处点火进行 识别测试
17
可见光与红火外识别案例
1公里处点火
点火开始时:
可见光画面可迅速发现烟雾飘动; 热成像画面,火源热量未达到级别,未发现热点;
24
火点的自动定位
当监测到烟火后,系统锁定目标,提供定位计 算功能,统一收集并管理云台校正信息,接收 终端提交的定位申请信息(云台设备角度等) ,计算并返回定位结果;定位结果展示于地图 中,支持基于ArcGis平台的地图,Google Earth地图,天地图等主流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防火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防火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65a797e6c85ec3a87c2c5da.png)
ICS 65.020B 65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584—2016森林防火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技术规范VSA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标准发布稿)本电子版为标准发布稿,请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6-01-18发布2016-06-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LY/T 2584—2016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 术语和定义 (1)3.2 缩略语 (2)4 系统要求 (2)4.1 系统组成 (2)4.2 系统站型 (2)4.3 系统结构 (2)5 技术要求 (3)5.1 空间段资源 (3)5.2 工作频段 (3)5.3 网络业务平台 (3)5.4 传输业务种类 (3)5.5 链路传输质量要求 (4)5.6 通信体制 (4)5.7 业务信道单元 (4)5.8 信令信道特性 (5)5.9 天线及射频设备技术规范 (6)5.10 业务传输要求 (7)5.11 辐射与干扰限制 (8)5.12 相位噪声要求 (8)5.13 接口要求 (8)5.14 附属设备 (10)5.15 使用要求 (10)5.16 标准化和通用性要求 (10)ILY/T 2584—2016II前言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上海广电通讯网络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秘建宁、张宇、彭武、曾德智、王新岩、杜建华、舒海东。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计及防火监控镜头要求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计及防火监控镜头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77661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6.png)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计及防火监控镜头要求越来越多的林区采用了红外热成像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森林防火实时监控,保证及时发现火情,并采取措施。
那么,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要满足哪些要求?对森林防火监控镜头又有哪些要求呢?1、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要满足哪些要求①能真实、直观地监控森林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及时发现火情,从而起到预防的目的。
②在森林发生火灾时,将现场的图像实时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监视前端摄像机图像指挥调度救火,能有效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
③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前、救火过程中以及救火以后现场的真实情况,从而对火灾进行处理,提供有效真实的直观资料。
④从消防瞭望塔至林区管理指挥中心,把前端图像传输至监控管理中心。
森林防火消防中心可对火情及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更有助于调度指挥。
⑤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可以对前端设备进行长焦、短焦控制,对云台进行上下、左右控制。
2、森林防火监控镜头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高清晰度:监控镜头需要具备高清晰度,能够清晰地显示画面,以便及时发现火灾。
②广角视野:监控镜头需要具备广角视野,以覆盖更大的范围,发现火源。
③夜视功能:监控镜头需要具备夜视功能,能够在夜间或晨昏暮色等浓雾天气中观察到火源。
④防水性能:监控镜头需要具有防水性能,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天气环境。
⑤远程控制:监控系统需要支持远程控制,能够实现对监控镜头的远程控制、调整和监视。
⑥稳定性:监控镜头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⑦低功耗:为了保证野外监控系统的连续工作时间,监控镜头应具备低功耗的特点,延长电池寿命。
3、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的设计关键点①监控点的选择。
首先,监控摄像机应安装在森林的制高点,要求视野广、无障碍。
②传输链路。
传输链路是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
由于森林防火监控自身的特点,传输链路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无线传输,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一次性投入等优势。
③网络布置。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2d25eda50e2524de5187ec8.png)
产品名称: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产品型号:TLKS-PM-BG/C/3 产品备注:产品类别:水利森林油田系列产品说明一、概述本系统是针对森林防火而设计的,系统建成后,不仅要满足常规监控系统所需求的PTZ控制功能之外,还具备森林监控系统所必需的数字云台方位角度功能,便于云台监控目标方位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实时定位;监控目标热点探测功能,便于对前端摄像装置所监控区域的热点信息,对发生火灾地点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功能。
由于本方案包括的各个子系统功能要求都很高,因此,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保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整个系统技术和性能上的先进水平,并具备扩展性和兼容性,以满足未来迅速发展的要求。
二、原理示意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前端的森林防火智能一体化系统,将森林防火图像和火灾自动报警信息,通过无线微波链路设备将视频编码器输出的视频流媒体及火灾自动报警信息传输到分点监控中心及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发现后可指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警情。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原理示意图三、主要功能1.具有良好的的抗震、抗冲击、防尘、防雨和抗高寒等特性,专为野外架设和高寒环境设计;2.设备具备自动水平扫描、自动巡航、削苹果皮、360°螺旋扫描、夜间模式扫描等多种扫描模式;3.设备具备方位和位置信息回传功能;4.设备屏幕菜单可以显示并手动设置设备的各种参数;5.设备具有自动激活、复位动作动能;6.设备具有透雾和夜视监控功能:7.设备采用彩色/黑白转换摄像机,具备红外滤光片,可实现超视距效果;8.设备具有具备内置图像“防抖动”功能,提升在高风速环境中的监控效果;9.设备具备大镜头焦距微调功能,方便镜头在长焦状态下焦距的控制和调整;10.设备具有防盗报警功能,对靠近和攀爬铁塔的无关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语音警告;11.设备具有强大的森林防火专用视频平台,实时准确监控森林现场火情。
四、主要技术参数五、工程案例图:。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3b3b0a0116c175f0e48d3.png)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初步设计报告项目建设单位编制日期二○一六年四月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设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建设地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地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森林防火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森林防火系统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新技术的应用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新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fbd9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1.png)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一、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的概念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在森林地区布设摄像头和相关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森林防火区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
系统通过摄像头的监控,可以快速发现并及时处置火情,减少火灾损失,提高森林防火效率。
1.高清摄像头技术传统的监控摄像头画面模糊,无法清晰识别物体的特征和火灾烟雾的情况。
而新技术的高清摄像头技术可以实现对森林地区的高清监控,能够清晰地捕捉到火情和烟雾的状况,提高了火情的识别准确度,减少了误报率。
2.智能识别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视频监控系统中,实现对火情、烟雾等异常情况的自动识别和报警。
这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监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提高了森林防火的预警能力。
3.红外夜视技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传统监控系统往往难以正常工作,无法对火情进行及时的监控和发现。
而新技术的红外夜视技术可以实现对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森林地区进行监控,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全天候工作能力,增强了对火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4.无人机巡查技术无人机巡查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对森林地区进行空中巡查和监控,通过航拍的方式实现对森林地区的全方位监控和数据采集。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森林地区的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火情,同时可以针对森林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特点进行定制化巡查,提高了森林防火的全面性和效率性。
1.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度2.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全天候工作能力3.实现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4.提高了森林防火的应对能力和效率新技术应用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全天候工作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森林防火的应对能力和效率,降低了火灾损失,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技术不断完善目前无人机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我们可以期待无人机巡查技术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全面性和效率性。
2016年新规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2016年新规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8d0921eeefdc8d377ee3224.png)
森林消防标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要求、系统组成及一般性技术要求、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简称监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 6829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QX/T 105 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前端监控设备front-end monitoring equipment 主要包含:承载设备、摄像机、镜头等部件,应具有连续巡航和预置位巡航功能;可定时复位,具有自动和手动多种控制方式及通过角度信息直接定位等功能。
3.1.2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forest fir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主要由前端监控设备、烟火识别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监控塔、供电保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及其它必要设备组成,不间断地对监控范围进行火情监控,实现火情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的智能系统。
3.1.3 水平角horizontal angle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光轴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消防标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要求、系统组成及一般性技术要求、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简称监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 6829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QX/T 105 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前端监控设备front-end monitoring equipment 主要包含:承载设备、摄像机、镜头等部件,应具有连续巡航和预置位巡航功能;可定时复位,具有自动和手动多种控制方式及通过角度信息直接定位等功能。
3.1.2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forest fir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主要由前端监控设备、烟火识别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监控塔、供电保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及其它必要设备组成,不间断地对监控范围进行火情监控,实现火情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的智能系统。
3.1.3 水平角horizontal angle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光轴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3.1.4 俯仰角elevation angle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光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3.1.5 漏报率miss alarm rate在监控范围内视频图像中出现的烟火特征为火情,监控系统未能报警的火情次数与总火情次数的比率。
3.1.6 巡航monitoring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同时对监控范围实时监控、识别火情的过程。
3.1.7 多点联动multi-station cooperation 当某一前端监控设备发现疑似火情时,如该火情也在其它前端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内,系统调度其它前端监控设备监控该火情的过程。
3.1.8 设备精度front-end monitoring equipment accuracy在定位控制状态下,前端监控设备水平角和俯仰角的给定值与实测值之差。
3.1.9 镜头变焦重复精度lens zoom repeated accuracy指镜头从视场A 变焦至视场 B 后又回位至视场A 后的视场变化值与原视场百分比。
3.1.10 镜头图像同轴度lens image coaxiality 镜头从某一焦距向最大焦距和最小焦距变焦,在变焦过程中,变焦前中心点目标偏移视场中心点的像素值与视场宽高像素值比例的最大值。
3.2 缩略语BNC Bayonet Nut Connector 卡扣配合型连接器,用于同轴电缆连接。
C/CS 连接镜头和摄像机的一种转接器类型,C 接口与CS 接口相互转换使用。
DC Direct Current 直流电源。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ID Identity 身份标识号码。
LVD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低电压差分信号。
NETD 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噪声等效温差。
RJ45 RJ Registered Jack 已注册的插孔,RJ45 一种接口,通常用于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4 系统功能要求4.1 基本功能要求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和指标:a) 前端监控设备水平旋转范围不小于360°;b) 全监控区域巡航周期不大于30 min;c) 系统应具有烟火自动识别的能力,系统应能有效过滤雾、霾、雪、云、阴影、光线、树枝晃动、建筑、水体、车辆等干扰因素,实现准确的识别火情;d) 系统应具有报警火点的定位功能,定位误差不大于100 m;e) 系统应具有全网设备时钟同步功能,全网设备时钟偏差应不大于100ms;f) 应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可现场更换故障模块。
4.2 系统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功能应具备巡航、监控摄像机控制、烟火识别与报警、报警策略管理、前端监控设备手动控制、多路视频实时显示、视频存储与点播、火警上报、多点联动、多级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见附录A。
4.3 系统接口4.3.1 接口类型a) 系统接口应包含服务接口和GIS 服务接口;b) 服务接口指由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的、供外部系统调用的服务接口,详见附录B;c) GIS 服务接口指由GIS 系统提供的、供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调用的服务接口,详见附录C。
4.3.2 系统接口的技术实现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与外部系统间的接口,宜采用基于Socket 的WebService 或格式化文本技术实现。
5 系统组成及一般性技术要求5.1 前端系统5.1.1 前端监控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原则a) 宜采用识别半径较大的前端监控设备以减少基础建设投资;b) 可采用多角度方式对重点区域监控;c) 不宜选择在居民区和磁场干扰较大的区域,以减少干扰因素;d) 尽可能减少监控范围内盲区,单站的监控盲区宜不大于20%;e) 监控塔观测平台应高于监控区域内最高的树冠或遮挡物5 m 以上。
5.1.2 监控塔a) 监控塔塔身中心垂直倾斜应不大于全塔高度的1/1500;b) 监控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条件应符合:在以风荷载为主的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塔桅结构任意点的水平位移不大于全塔高度的1/75。
5.1.3 前端监控设备应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在全天24h 连续工作情况下,寿命不小于五年。
前端监控设备软件系统应具有远程升级及参数更新等功能。
5.1.4 供电系统a) 前端系统供电功率不小于200 W;b) 备电时间不小于72 h,应用于高寒地区的备电设备应在不低于-40 ℃的环境下正常工作;c) 宜配备稳压设备,控制输出电压波动范围;d) 供电系统应配备浪涌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方法与选型应按照GB 50057 和GB 50343 规定实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选型与安装应按照GB 6829 和GB 13955的规定实施。
5.1.5 防盗系统监控系统应安装防盗监控摄像系统,当有可疑物体接近监控系统设备时,能自动向进入者发出语音告警,并自动回传防盗监控图像至指挥控制中心,发出声光警报,防盗系统建设应符合GB 50394 的规定。
5.1.6 防雷和接地系统防雷和接地系统建设除应符合GB 50343 和GB50057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 接地阻值按照电子设备对工作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建设应不大于10 Ω;b) 防雷接地验收标准应符合QX/T 105 的规定。
5.2 网络传输应符合GB/T 28181 的规定。
5.3 指挥控制中心应包含视频显示系统、指挥系统、实时对讲系统、存储及备份系统、服务器群、供备电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等,指挥控制中心设计应符合GB 50348 的规定。
6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6.1 基本要求前端监控设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 防护标准:整体防护等级不小于GB 4208 规定的IP66;镜头、摄像机保护仓防护等级不小于GB 4208规定的IP67;b) 承载方式:顶载、侧载、装载;c) 最大载荷不小于40 kg;d) 水平旋转范围不小于360°;e) 俯仰旋转范围为上下运动夹角之和不小于90°;f) 水平旋转速度范围:0.1 °/s~30 °/s;g) 俯仰旋转速度范围:0.1 °/s~15 °/s;h) 对不同识别半径,设备精度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表1 设备精度识别半径(km) 水平角精度(°) 俯仰角精度(°)≤5 ≤1 ≤0.04≤10 ≤0.5 ≤0.01>10 ≤0.35 ≤0.005i) 应采用有效防护措施避免镜头结露;j) 耐腐蚀:设备整体具有耐腐蚀、抗锈蚀特性,应满足GB/T10125 试验周期168 h 的规定;k) 外观:应无明显机械损伤、涂覆层剥落损伤、锈蚀现象,铭牌的标志和文字字迹应清晰,紧固部位应无松动,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等现象;l) 可接收系统控制命令,并进行水平角、俯仰角实时回传,焦距值可根据命令回传;m) 具有在线升级功能。
6.2 成像系统要求6.2.1 图像传感器选择宜配备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双传感器监控火情。
6.2.2 可见光传感器技术指标6.2.2.1 摄像机技术指标要求a) 摄像机传感器像面尺寸不小于1/3";b)输出图像分辨率:不低于1280(水平)×720(垂直);c) 透雾功能:应配有光学透雾切换系统;d) 日夜功能:具备低照度能力;e) 镜头接口类型:C/CS;f) 图像输出接口:BNC、RJ45、HDMI、DVI。
6.2.2.2 镜头技术指标要求a) 镜头驱动方式:1) 变焦:电动变焦;2) 调焦:电动调焦;3) 光圈:自动(Video 驱动或DC 驱动);b) 透雾功能:应配有光学透雾功能,改善能见度。
c) 镜头接口类型:C/CS;d) 镜头图像同轴度:同轴度不大于1/4;e) 镜头变焦重复精度:允许误差在±1%之内;f) 指挥控制中心可实时读取当前镜头视场角;g) 镜头分辨率:不低于摄像机输出图像分辨率;h) 不同识别半径,应配备的镜头指标应符合表2 的要求:表2 不同识别半径应配备的镜头指标识别半径(km) 应配备的镜头焦距(mm)≤5 ≥300≤10 ≥500>10 ≥7006.2.3 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技术指标6.2.3.1 红外传感器技术指标要求a) 噪声等效温差(NETD)不大于60 mk;b) 像元尺寸不大于25 μm;c) 像素数不小于320×240;d) 视频输出:数字视频与模拟视频同时输出;e) 输出接口:Camera link、RJ45、BNC、LVDS;f) 非均匀性校正:应具有快门校正和背景校正功能,需电动控制,应具有开启/关闭自动快门校正功能;g) 红外热像仪自动保护:具有强光探测及红外传感器遮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