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合集下载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毒性物质的毒性分为五个等级,下面就这五个等级进行说明。

1.“U”:未知(Unknown)“U”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几个类别的物质:①在文献中查找不到有关物质的任何毒性信息,人们对此一无所知;②有基于动物试验的有限信息,但不适用于人的暴露;③对已出版的毒性数据存疑。

2.“0”:无毒性“0”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类别的物质:①在任何应用条件下都不会引起伤害的物质;②仅在最不寻常的条件下或超大剂量应用时才对人产生毒性作用。

3.“1”:轻度毒性(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不管暴露的程度如何,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轻度影响。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人,不管吸收的量和暴露的程度,仅产生轻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暴露的程度或大或小,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轻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暴露的程度或大或小,仅产生轻度伤害。

一般来说,列为“轻度毒性”类的物质在人体中产生的变化是可逆的,会随着暴露的终止,经医治或无需医治而逐渐消失。

4.“2”:中度毒性(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会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中度影响。

上述影响可以起因于几秒的强暴露或几个小时的中度暴露。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入,产生中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中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产生中度影响。

列为“中度毒性”类的物质会在人体中产生不可逆的同时也有可逆的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还不至于严重到危及生命或造成对身体严重的永久的伤害。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引言概述:有害物质是指那些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物质的风险,有害物质风险划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有害物质风险划分的内容。

一、有害物质的毒性分级1.1 急性毒性分级急性毒性是指物质在短期内接触后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根据毒性的程度,可以将有害物质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个级别。

高毒物质可能导致即将死亡或者严重伤害,中毒物质可能导致短期内的不适或者轻微伤害,低毒物质则具有较低的毒性。

1.2 慢性毒性分级慢性毒性是指物质长期或者重复接触后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危害。

根据长期接触后的毒性表现,可以将有害物质分为高慢性毒性、中慢性毒性和低慢性毒性三个级别。

高慢性毒性物质可能导致慢性疾病或者致癌,中慢性毒性物质可能导致某些健康问题,低慢性毒性物质则具有较低的慢性毒性。

1.3 其他特殊毒性分级除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毒性需要进行分级。

例如,致畸性物质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致突变物质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致敏性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

对于这些特殊毒性,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级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有害物质的危(wei)险性评估2.1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危(wei)险性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易燃物质可能导致火灾或者爆炸,腐蚀性物质可能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挥发性物质可能导致中毒等。

通过评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确定其潜在的危(wei)险性。

2.2 暴露途径评估有害物质的危(wei)险性还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有关。

例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饮用或者接触皮肤进入人体。

通过评估不同的暴露途径,可以确定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2.3 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是对有害物质毒性的定量评估。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确定有害物质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不同剂量下对人体的毒性效应。

毒性评估可以匡助确定有害物质的安全使用剂量,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风险评估。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根据GB5044-85标准,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级:极高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极高的毒性或致突变性。

- 危险物质可能导致严重的急性或长期健康问题。

- 即使在低浓度下暴露,仍具有显著的危险性。

2级:高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高毒性或致癌性。

- 危险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 暴露于高浓度下可能立即引起急性症状。

3级:中等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中等毒性或致畸性。

- 危险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 暴露于较高浓度下可能引起急性症状或长期健康问题。

4级:低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低毒性或对健康影响较小。

- 危险物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暴露时风险较低。

- 暴露于高浓度下可能引起轻微症状,但风险相对较低。

根据GB5044-85标准,对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进行危害程度分级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工作者健康的危害。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的装置,用于在高压下储存或运输化学介质。

由于化学介质的性质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

因此,对于压力容器中的化学介质,需要进行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的分类和评估。

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通常取决于其成分和浓度。

一些化学介质具有高毒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引起中毒、刺激、过敏反应甚至致命的后果。

对于这些高毒性的化学介质,需要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确保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在进行毒性危害评估时,需要考虑化学品的毒性指标和安全使用的临界值。

另一方面,爆炸危险是由于化学介质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能量积累和释放。

一些化学介质在高温、高压、火源或其它刺激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现象。

这可能导致容器破裂、火灾、蔓延和严重的人员伤亡。

爆炸危险的评估通常涉及对化学介质的爆炸性质、爆炸限制(如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和爆炸特性的研究。

针对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一些机构和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相应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毒性危害可以根据毒性级别进行分类,例如剧毒、高毒、中毒等级。

爆炸危险可以根据爆炸性质和安全防护等级进行分类。

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操作要求。

这些分类和评估的目的是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在使用和操作压力容器时,能够充分了解化学介质的危害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之,在压力容器中的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化学品的安全性。

对于高毒性的化学品和易爆物质,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压力容器中的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对于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一些国际标准和组织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分类和评估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关于毒性危害的分类,常用的一个指标是LD50(半数致死剂量),这是评估毒性的重要指标。

剧毒化学品定义

剧毒化学品定义

剧毒化学品定义剧毒化学品,是一类对人体、动物、植物及环境都具有极强毒性和危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和物理化学毒性,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正确理解和使用剧毒化学品,需要对其定义进行详细阐述。

一、剧毒化学品的概念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极强毒性和危害的化学物质。

国际上一般将其定义为危险品,即对人体或其它生命体产生大量或急性伤害的化学物质。

二、剧毒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规定,剧毒化学品可分为四类:1.一类剧毒化学品:包括氰化物、砷化物、硫氰酸盐、硫酸亚铊、硝酸亚铊、三氯腈、氯气、贩毒药品等。

这些物质具有极强生物毒性,危害极大。

2.二类剧毒化学品:包括氰化氢、氢氟酸、氯氰酸、氰酸铵、硝酸酯类等。

这些物质一般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腐蚀性,易造成生命危险。

3.三类剧毒化学品:包括醛类、胺类、硝基化合物、氨基酸和分解有毒气体的物质等。

这些物质的毒性和危害程度较为复杂,需要特别注意。

4.四类剧毒化学品:包括剧毒农药、毒性工业催化剂、染料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小,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极大危害。

三、剧毒化学品的危害剧毒化学品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剧毒化学品具有极强生物毒性,可能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或死亡。

2.剧毒化学品具有极强腐蚀性和爆炸性,可能造成爆炸和火灾等严重事故。

3.剧毒化学品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破坏生物链和自然生态平衡。

四、剧毒化学品的管理为了防范剧毒化学品的危害,各国政府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

其中包括:1.剧毒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储存、使用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许可和管理。

2.剧毒化学品必须标识明确,标注容器上必须注明剧毒化学品字样和其毒性等级,严禁用误导性标识欺骗顾客。

3.剧毒化学品的运输和存储必须专用车辆和专用仓库,途中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密闭运输、防盗防火等。

综上所述,剧毒化学品是一类极具危害的化学物质,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

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

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

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感染性等特性的化学物质,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财产造成危害。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危险化学品,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本文将简要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 毒性化学品:毒性化学品是指对人体健康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毒性化学品又可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较高,摄入或接触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中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较中等,接触后可能引起一定的健康问题;低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较低,接触后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腐蚀性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是指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对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质造成腐蚀破坏。

根据其腐蚀性的程度,腐蚀性化学品又可分为强腐蚀性和一般腐蚀性两类。

强腐蚀性化学品能够迅速破坏物体的组织结构,造成严重的腐蚀伤害;一般腐蚀性化学品腐蚀性较弱,但长期接触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3. 爆炸性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反应并释放大量能量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爆炸性的程度,爆炸性化学品又可分为高爆炸性、中爆炸性和低爆炸性三类。

高爆炸性化学品在一定条件下会迅速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气体;中爆炸性化学品的爆炸性较中等,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爆炸;低爆炸性化学品的爆炸性较低,需要高温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刺激才能引发爆炸。

4. 易燃化学品:易燃化学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易燃性的程度,易燃化学品又可分为高易燃、中易燃和低易燃三类。

高易燃化学品在常温下即可燃烧,容易引发火灾;中易燃化学品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燃烧;低易燃化学品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其他条件才能引燃。

5. 放射性化学品:放射性化学品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放射性粒子或射线。

放射性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辐射危害,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和放射病。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危险品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和潜在危害的物质、产品或物品。

为了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国际上对危险品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标识。

本文将介绍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一、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火药、炸药等。

根据爆炸物质的危险程度划分了六个分类:1.1类爆炸品:有极高的爆炸危险性,如三硝基甲苯(TNT)。

1.2类爆炸品:有高的爆炸危险性,如炸药。

1.3类爆炸品:有中等的爆炸危险性,如鞭炮。

1.4类爆炸物品:有低的爆炸危险性,如信号弹。

1.5类爆炸品:有极低的爆炸危险性,但能产生剧烈热效应,如烟火。

1.6类爆炸物品:有低的爆炸危险性,但有毒性。

根据不同的分类,爆炸品使用不同的标识,比如火焰标志、爆炸图案。

二、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是指常温下压缩成液体或固体的气体,如液化气、氧气等。

根据压缩气体的危险程度划分了三个分类:2.1类压缩气体:易于引起爆炸的气体,如丙烷、乙炔。

2.2类压缩气体:非易燃气体,但能引起窒息,如氮气。

2.3类压缩气体:具有其他危险性,如有毒、腐蚀性。

压缩气体使用圆形标识,内部有气瓶图案以及简化的物质名称。

三、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根据易燃液体的闪点划分了四个分类:3.1类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3摄氏度,如乙醇、丙酮。

3.2类易燃液体:闪点介于23-60摄氏度之间,如汽油。

3.3类易燃液体:闪点介于60-93摄氏度之间,如柴油。

易燃液体使用红色标识,内部有易燃液体图案以及简化的物质名称。

四、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的物质,如硫磺、火柴等。

根据易燃固体的燃烧性能划分了三个分类:4.1类易燃固体:具有燃烧性能,如火柴。

4.2类易燃固体:具有燃烧性能,但不会产生剧烈反应。

4.3类易燃固体:具有燃烧性能,但对人体健康无害。

易燃固体使用黄色标识,内部有火焰图案以及简化的物质名称。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是指能够引发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一)剧毒物质(*为致癌)*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
我国对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制定了国家标准(GB5044-85),根据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试验、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情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车间最高容许浓度等依据(见表1),对我国接触的56种常见毒性化学品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见表2)。

表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依据
表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二、实验室空气的安全性
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误接触及误食等能使前两种方式的中毒几率降到最低。

而对于通过呼吸道吸收的毒物(也是最广的),由于看不见,摸不着而往往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一方面应从改进生产、实验等方式(规程)来降低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另一方面,个人对此也应引起重视,该戴防护罩的地方必须戴,不必戴防护罩的地方也应保持空气新鲜,我国于l979年发布了车间空气卫生标准(见表3),规定了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由此可以了解些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大小,以便引起足够的重视。

表3 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注:有“(皮)”标记者为除经呼吸道吸收外,尚易经皮肤吸收的有毒物质。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毒性物质的毒性分为五个等级,下面就这五个等级进行说明。

1.“U”:未知 (Unknown)“U”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几个类别的物质:①在文献中查找不到有关物质的任何毒性信息,人们对此一无所知;②有基于动物试验的有限信息,但不适用于人的暴露;③对已出版的毒性数据存疑。

2.“0”:无毒性“0”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类别的物质:①在任何应用条件下都不会引起伤害的物质;②仅在最不寻常的条件下或超大剂量应用时才对人产生毒性作用。

3.“1”:轻度毒性(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不管暴露的程度如何,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轻度影响。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人,不管吸收的量和暴露的程度,仅产生轻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暴露的程度或大或小,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轻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暴露的程度或大或小,仅产生轻度伤害。

一般来说,列为“轻度毒性”类的物质在人体中产生的变化是可逆的,会随着暴露的终止,经医治或无需医治而逐渐消失。

4.“2”:中度毒性(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会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中度影响。

上述影响可以起因于几秒的强暴露或几个小时的中度暴露。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入,产生中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中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产生中度影响。

列为“中度毒性”类的物质会在人体中产生不可逆的同时也有可逆的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还不至于严重到危及生命或造成对身体严重的永久的伤害。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

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和危险等级毒性物质的毒性分为五个等级,下面就这五个等级进行说明。

1.“U”:未知(Unknown)“U”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几个类别的物质:①在文献中查找不到有关物质的任何毒性信息,人们对此一无所知;②有基于动物试验的有限信息,但不适用于人的暴露;③对已出版的毒性数据存疑。

2.“0”:无毒性“0”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类别的物质:①在任何应用条件下都不会引起伤害的物质;②仅在最不寻常的条件下或超大剂量应用时才对人产生毒性作用。

3.“1”:轻度毒性(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不管暴露的程度如何,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轻度影响。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人,不管吸收的量和暴露的程度,仅产生轻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暴露的程度或大或小,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轻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暴露的程度或大或小,仅产生轻度伤害。

一般来说,列为“轻度毒性”类的物质在人体中产生的变化是可逆的,会随着暴露的终止,经医治或无需医治而逐渐消失。

4.“2”:中度毒性(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会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中度影响。

上述影响可以起因于几秒的强暴露或几个小时的中度暴露。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入,产生中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引起对皮肤或黏膜的中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产生中度影响。

列为“中度毒性”类的物质会在人体中产生不可逆的同时也有可逆的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还不至于严重到危及生命或造成对身体严重的永久的伤害。

危险化学品中急性毒性的健康危害分类

危险化学品中急性毒性的健康危害分类
根据危险品经口、经皮肤或吸人途径的急性毒性划入以下五种急性毒性类别。 急性毒性值用 LD50 值(经口、经皮肤)或 LC50 值(吸入)表示或用急性毒性估 计值( ATE)表示。
——类别 1 吞食致死、皮肤接触致死、吸人致死
——类别 2 吞食致死、皮肤接触致死、吸入致死
——类别 3 吞食中毒、皮肤接触中毒、吸人中毒
危险化学品中急性毒性的健康危害分类
(1)定义 急性毒性是指经口或经皮肤摄人物质的单次剂量或在 24 h 内给予的 多次剂量,或者吸入 4h 之后发生的那些有害影响。 (2)分类 根据危险品经口、经皮肤或吸人途径的急性毒性划入以下五种急性毒 性类别。急性毒性值用 LD50 值(经口、经皮肤)或 LC50 值(吸入)表示或用急 性毒性估计值( ATE)表示。 类别 1 吞食致死、皮肤接触致
3.这些数值被指定用于计算基于其组分的混合物的 ATE,而不是表示试验结果。这些
值被保守地设定在类别 1 和 2 范围的低限,并在偏离类别 3~5 范围的低限约 1/10 点处。
——类别 4 食入有害、皮肤接触有害、吸入有害
——类别 5 食入有害、皮肤接触有害、吸入有害
这五种急性毒性类别分类标准见表 1。
表 1 急性毒性危险类别和定义各个类别的急性毒性估计值(ATE)
暴露方式
类别 1
类别 2
类别 3
类别 4 类别 5
经口/(mg/kg 体重)
5
50
300
2000
经皮肤/(mg/kg 体重)
50
200
100
2000
气体/(ppmv)
100
500
2500
5000
5000
蒸气/(mg/L)
0.5

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毒物, 毒性, 工业, 分类一、工业毒物及其分类1、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物质称为毒性物质。

由毒物侵入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称为中毒。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是化学物质,称为工业毒物或生产性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在化学工业中,毒性物质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有的作为原料,如制造硫酸二甲酯的甲醇和硫酸;有的作为中间体或副产物,如苯制造苯胺的中间产物以及苯生产二硝基苯的副产物硝基苯;有的作为成品,如化肥厂的产品氨、农药厂的产品有机磷;有的作为催化剂,如生产氯乙烯的催化剂氯化汞;有的作为溶剂,如生产胶鞋用的溶剂汽油;有的作为夹杂物,如电石中的砷和磷以及乙炔中的砷化氢和磷化氢;还有,如氯碱厂水银电解法的阴极用汞,以及氩弧焊作业中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多数都是毒性物质。

另外,塑料工业、橡胶工业中所用的增塑剂、防老剂、润滑剂、稳定剂、填料等,以及化学工业的废气、废液、废渣等排放物均属于工业毒性物质。

对于毒物的来源作全面调查,明确主要毒物,有利于解决毒性物质的污染和确定防毒措施,也有利于职业中毒的诊断。

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

它涉及毒性物质的数量、存在形态以及作用条件。

例如氯化钠作为普通食用盐,被认为无毒,但是如果溅到鼻黏膜上就会引起溃疡,甚至使鼻中隔穿孔。

如果一次服用200~250g,就会使人致死。

这就是说,一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成为毒物。

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以及所进行的加工过程,例如加热、加压、破碎、粉碎、筛分、溶解等操作,使工业毒物常呈气体、蒸气、烟雾、烟尘、粉尘等形式存在。

毒物存在的形式直接关系到接触时中毒的危险性,影响到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和病因。

2、工业毒物的分类在一般条件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固体、液体或气体)存在。

储藏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储藏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储藏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储藏危险等级是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物理性质、毒性程度、对人体、环境危害程度、易制爆性等因素制定的标准。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储藏危险等级分为四个级别,具体划分如下:
一、一级危险化学品:指剧毒、易制爆、极易燃、强氧化等化学品,特别是毒性极强或者易导致特别严重事故的化学品。

如氰化物、医药中间体、有机过氧化物、硝酸、溴酸等。

二、二级危险化学品:指较易制爆、易燃、强腐蚀、严重污染环境等化学品。

如氢氧化钠、硝酸铵、亚硝酸铵、液氨等。

三、三级危险化学品:指一般化学品,如大多数工业化学品、光敏感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如硫酸铜、硫酸、盐酸等。

四、四级危险化学品:指有毒性但相对较弱或者无明显危险的各种化学品。

如一些农药、染料等。

此外,还需根据危险化学品储存数量和储存方式等因素加以考虑,制定相应的储存管理措施。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毒性等方面的特点,将危险化学品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安全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危险性,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等级:爆炸物、氧化剂、易燃物、有毒物质和腐蚀性物质。

这个等级划分主要是根据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环境以及其他物质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1.爆炸物:爆炸物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炸药、火药、炸弹等。

这些物质的特点是具有极高的爆炸性能,能够产生剧烈的爆炸冲击和威力,对人体和环境危害非常大。

2.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性物质、氧化剂等。

这些物质具有促进燃烧和氧化反应的能力,与易燃物质等混合使用时非常危险。

3.易燃物:易燃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身燃烧或者与其他物质产生燃烧反应的化学物质,如汽油、酒精、液化气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燃点和闪点,易于燃烧,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

4.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能够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产生毒性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毒性,容易引起中毒和死亡,需要特别谨慎使用和储存。

5.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是指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化学物质,如硫酸、氢氟酸等。

这些物质具有腐蚀性,可以破坏物体的表面、结构和性能,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在国际上,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包括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澳大利亚标准等。

这些标准主要是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和对人体、环境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提供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

例如,根据欧洲标准(EC)、美国标准(NFPA)和澳大利亚标准(AS),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爆炸性、氧化性、易燃性、毒性和腐蚀性等特性进行评估和划分。

这些标准提供了详细的等级划分和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物质的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的控制措施和操作规范。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危害性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危害性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危害性化学物质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它的毒性和危害性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化学物质虽然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们的毒性和危害性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主要围绕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危害性来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危害性是指,在一定浓度或剂量下,它们能对生物体及人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些在毒性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良影响可能会从轻微的刺激和症状开始,进一步发展成更加严重的形式,甚至造成致命的结果。

二、化学物质毒性和危害性的常见类型1.急性毒性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的严重影响称为急性毒性。

这种毒性通常指人类暴露在剂量高的化学物质下的短期反应。

急性毒性反应的表现比如头晕、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坏疽、肝、肾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2.慢性毒性化学物质在长时间内对人体的影响称为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的特点是缓慢而逐渐地影响人体,而这种影响通常在暴露很长时间后才会表现出来。

常见的慢性毒性状况包括某些癌症、免疫失调、神经系统疾病、生育问题等。

3.致畸性当化学物质在某些人体器官或细胞中发生变化,导致正常的胚胎发育受到损害,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致畸性物质。

这种物质对人类的危害尤其严重,因为它们会在正常的胚胎发育期间深刻地影响器官和系统的发展,从而引起真正的畸形或缺陷。

4.致癌性致癌性物质是生物体和人类最担心的一种化学物质。

致癌性物质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发生。

常见的致癌性物质包括苯并芘、二甲基甲酰胺等,这些物质通常存在于工业化学品和某些化妆品中。

三、化学物质的危害性来源1.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在工业制造、化学物品制造和其他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污染物通常释放到大气中、水体中、土壤中以及工厂周围的空气中。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暴露的剂量和时间,它们有可能会引起急性毒性,也可能在长时间内潜在着慢性毒性。

2.食品和饮水中的污染物化学物质污染物在食品和饮用水中的含量也取决于暴露和污染源。

化学品毒性分类

化学品毒性分类

化学品毒性分类艾晓欣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分级以及在不同规范中的对比关键词化学品毒性苯的毒性1、概述化学品,系指工业用和民用的化学原料、中间体、产品等单分子化合物、聚合物以及不同化学物组成的混合剂与产品。

不包括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药品等。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也可简单表述为,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

在目前国内现行规范中危险化学品毒性的定义在不同规范中有时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熟知各规范的要求,以及各规范的应用领域,从而使我们的设计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2、相关术语(1)急性吸入毒性:实验动物短时间(24h内)持续吸入一种可吸入性受试样品后,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2)半数致死浓度(LC50):指在一定时间内经呼吸道吸入受试样品后引起受试动物发生死亡概率为50%的浓度。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受试样品的质量(mg/m)来表示。

(3)急性经皮毒性:实验动物短时间(24h内)经皮肤接触受试样品后,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4)急性经口毒性: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口给予实验动物受试样品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5)半数致死剂量(LD50):在一定时间内经口或经皮给予受试样品后,使受试动物发生死亡概率为50%的剂量。

以单位体重接受受试样品的质量(mg/kg bw或g/kg bw)来表示。

(6)皮肤刺激性:皮肤涂敷受试样品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

(7)皮肤腐蚀性:皮肤涂敷受试样品后局部引起的不可逆组织损伤。

(8)眼刺激性:眼球表面接触受试样品后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

(9)眼腐蚀性:眼球表面接触受试样品后引起的不可逆性组织损伤。

(10)皮肤致敏(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肤对一种物质产生的免疫源性皮肤反应。

对于人类这种反应可能以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融合水疱为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性物质得毒性等级与危险等级
一、毒性物质得类别
化工中有毒有害物质可以用各种方式分类。

下面给出得就是美国标准协会定义得按照毒性物质物理状态得分类方法。

(1)粉尘
就是指如岩石、矿石、金属、煤、木材、谷物等有机或无机物质在加工、粉碎、研磨、撞击、爆破与爆裂时所产生得固体粒子。

除非有静电作用,粉尘一般不絮凝。

粉尘在空气中不扩散,但在重力影响下沉降。

(2)烟尘就是指熔融金属等挥发出得气态物质冷凝产生得固体粒子,常伴有化学反应(如氧化)发生。

烟尘会发生絮凝,有时会凝结。

(3)烟雾就是指气体冷凝成液体,或通过溅落、鼓泡、雾化等使液体分散而产生得悬浮液滴。

(4)蒸气就是指通常就是固态或液态得物质得气体形式,通过增加压力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

蒸气会发生扩散。

(5)气体一般就是指临界点以上能充满整个封闭容器空间得无定形流体。

只有通过增加压力与降低温度得复合作用才能变至液态或固态。

气体会发生扩散。

以上分类不包括完全可能就是有害得、明显得固体与液体类别,也不包括医学试剂。

医学试剂,如细菌、霉菌与其她寄生物等活性试剂,应归人工业健康危险系统得分类中。

二、毒性物质得临界限度与致死剂量
化工毒性涉及进入人体某个部位得物质得作用。

几乎所有物质与皮肤直接作用都能造成伤害。

伤害得程度与毒性物质得有效剂量直接相关。

有关有效剂量得诸多因素中,最重要得就是:物质得量或浓度;物质得分散状态与暴露时间;物质
在人体组织液中得溶解度与对人体组织得亲与力。

很显然,上述各因素变化范围很宽而存在多种可能性。

对于毒性物质得有效剂量,美国工业卫生学家联合会设定得临界限度已被广泛接受。

临界限度表示得就是所有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暴露而不会受到危害得最高浓度。

临界限度值就是指一个标准工作日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临界限度得概念与美国标准协会颁布得最大可接受浓度得概念类似,但并不相同。

这些概念定义得都就是永远不应超越得极限浓度。

对于气体与蒸气,临界限度一般就是用在空气中得百万分数来表示;对于烟尘、烟雾与某些粉尘,临界限度则由每立方米得毫克数(mg·m-3)给出;对于某些粉尘,特别就是含有二氧化硅得粉尘,临界限度用每立方英尺空气中粒子得百万个数表示。

基于以下原因,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与应用临界限度就是危险得。

①在所有已出版得临界限度数据中,大量得就是以推测、判断或实验室动物有限得试验数据为基础得。

几乎没有多少数据就是建立在以人为对象,并联系足够得环境观测严格考察得基础上。

②对于一切工作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得浓度在整个工作日中很少保持恒定。

产生波动就是经常得。

③化工暴露往往就是混合物而不就是单一得化合物,而对于混合物得毒性作用,人们还知之甚少。

④不同个体对毒性物质得敏感性截然不同,其原因目前还无法清楚了解。

因而不能假定对某个个人就是安全得条件对所有得人都安全。

⑤对于以不同溶解度得盐或化合物、或以不同物态得形式存在得物质,给出得往往就是单一得临界限度值。

如果了解与接受以上限定条件,临界限度文献数据会发挥很大得作用。

临界限度值主要用在通风系统得设计中,就是通风设备设计得基础数据。

但就是不应该认为在等于或小于临界限度值得浓度范围就可以防止职业病与职业中毒;也不应该认为在超过临界限度值得浓度范围,必然会有中毒事故发生。

浓度与时间得乘积(K=ct)称为Haber定律,这个概念表示得就是毒性作用程度指数。

但这也容易引起误解,因为短时间大剂量得相对有效性与长时间小剂量得作用间没有什么关系。

在试验工业毒理学中,测定具有致死作用得试验动物单位体重得毒物量就是普通得实践。

使一组试验动物中恰恰一个致死得单位体重得毒物量称为最小致死剂量。

在试验工业毒理学中更常用得就是使一组试验动物中一半致死得量,称为半致死剂量或百分之五十致死剂量,用LD50来表示。

致死剂量得单位就是mg·kg-1。

有时把染毒环境空气中毒物得含量作为毒性评价指标。

类似得有半致死浓度LC50(mg·m-3)。

三、毒性物质得毒性等级与危险等级
毒性物质得毒性分为五个等级,下面就这五个等级进行说明。

1、“U”:未知 (Unknown)
“U”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几个类别得物质:
①在文献中查找不到有关物质得任何毒性信息,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②有基于动物试验得有限信息,但不适用于人得暴露;
③对已出版得毒性数据存疑。

2、“0”:无毒性
“0”这个标识适用于以下类别得物质:
①在任何应用条件下都不会引起伤害得物质;
②仅在最不寻常得条件下或超大剂量应用时才对人产生毒性作用。

(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不管暴露得程度如何,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得轻度影响。

(2)急性全身中毒
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人,不管吸收得量与暴露得程度,仅产生轻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暴露得程度或大或小,仅引起对皮肤或黏膜得轻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暴露得程度或大或小,仅产生轻度伤害。

一般来说,列为“轻度毒性”类得物质在人体中产生得变化就是可逆得,会随着暴露得终止,经医治或无需医治而逐渐消失。

4、“2”:中度毒性
(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会引起对皮肤或黏膜得中度影响。

上述影响可以起因于几秒得强暴露或几个小时得中度暴露。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入,产生中度影响。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引起对皮肤或黏膜得中度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产生中度影响。

列为“中度毒性”类得物质会在人体中产生不可逆得同时也有可逆得变化。

但就是这些变化还不至于严重到危及生命或造成对身体严重得永久得伤害。

(1)急性局部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引起对皮肤或黏膜得严重损伤,会危及生命或造成对身体得永久伤害。

(2)急性全身中毒物质一次性连续暴露几秒、几分或几个小时,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或一次性服入,产生会危及生命得严重伤害。

(3)慢性局部中毒物质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引起皮肤或黏膜得不可逆得严重损伤,会危及生命或造成永久伤害。

(4)慢性全身中毒物质小剂量连续或重复暴露持续数日、数月或数年,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能够致死或造成身体得严重损伤。

美国科学院把毒性物质危险划分为五个等级,就是根据物质得半致死剂量LD50值划分得。

(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就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得毒性得常用指标。

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得定义,LD50就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得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得剂量”。


①“0”:无毒性,LD50>15 g·kg-1;
②“1”:实际无毒性,5 g·kg-1<LD50<15 g·kg-1;
③“2”:轻度毒性,0、5 g·kg-1<LD50<5 g·kg-1;
④“3”:中度毒性,50 mg·kg-1<LD50<500 mg·kg-1;
⑤“4”:毒性,LD50<50 mg·kg-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