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高手必备之美苏争锋
美苏争锋教案
作者:丁晓平美苏争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冷战”和“杜鲁门主义”等重要概念,认识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影响,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2)、期望学生在学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同时认识到文献资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和冷战对战后初期世界格局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教师围绕主题补充材料并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资料。
(2)、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认识历史,感悟历史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的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战后初期在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国际新格局,造成了世界格局的动荡不安,局部的热战和全面的冷战交织出现。
(2)、正确认识美苏争锋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4点)形成过程(4点)(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2、难点: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和人类应该如何把握战争与和平!三、教学过程导入: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利益可以让敌人联合起来,同仇敌忾。
也可以让盟友反目成仇,走向对抗。
二战结束以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国格局所取代,瞬间各种暗潮涌动,是国际关系变得异常的紧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美苏争锋”。
讲授新课:战后初期,各种力量重新的划分和整合,西欧各国普遍衰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的膨胀,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家不得不为美国马首是瞻,而苏联在二战中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也建立起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它在战争中解放了大片的东欧领土,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苏争锋 教案
美苏争锋教案教案:美苏争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中的对峙,第二子目美苏争锋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争霸历程。
具体内容包括:1.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2. 冷战政策的实施;3. 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掌握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2. 分析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影响,认识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时空观念和思维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影响。
难点:美苏争霸的影响及其对世界格局的演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时间轴;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
2. 知识讲解(1)介绍冷战政策的实施背景,分析美苏争霸的原因;(2)讲解美苏争霸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斗争;(3)分析美苏争霸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如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的建立等,引导学生理解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影响。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影响。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美苏争霸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冷战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美苏争锋1. 形成背景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2. 冷战政策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约与华约3. 争霸过程政治斗争: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建立等经济竞争:太空竞赛、军备竞赛等军事对抗: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4. 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两极格局的演变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简要概述美苏争霸的过程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9第1课 美苏争锋(教案2)含解析
9.1 美苏争锋(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记住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3、初步认识二战后至今世界和平的任重道远,由国家之墙的不断修筑到反思人与人之墙。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难点:对“冷战"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柏林墙的历史图片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组的历史图片,图片中是一座什么建筑?这是一堵墙,有同学知道这座墙的与众不同之处吗?一、德国——有形之墙(柏林墙)师:这是著名的柏林墙其中的一段,它活生生地将一座城市一分为二,在墙的两侧是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相互对峙数十年,随时想吞灭对方。
..。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堵墙,是谁修了这堵墙呢?生:自由发言.(呈现学生已有的知识信息。
)师:阅相关的资料,老师发现一个与柏林墙密切相关的会议,我们一起来找找,看看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线索?根据雅尔塔会议材料回答生:回答。
(考察从材料中概括和归纳能力)师:柏林墙的建立与谁有关?英法美苏,主要是美苏,可以这么说,柏林墙的建立是大国强权的产物,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在德国这座有形的柏林墙背后更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一座无形之墙--美苏冷战。
那么,什么是冷战呢?(过渡.)二、世界—-无形之墙(“冷战”)师:冷战是二战后美苏集团进行的除战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对峙和对抗。
师: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理解历史概念入手,理解了概念也就把握住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其方向了。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概念,关键词一是“美苏”,说明主导者是美苏。
那为什么是“美苏"而不是其他国家呢?如传统的欧洲强国英国、法国等。
关键词二是“除战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对峙和对抗",说明形式是除战争外的一切形式,那为什么不发动战争呢?(老师通过对概念的逻辑推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的需求。
美苏争锋 教案
美苏争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苏争霸的背景及原因;2.掌握美苏之间的冷战局势;3.了解美苏在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竞争;4.思考美苏争锋对世界格局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美苏争锋的起因和背景;2.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3.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竞争。
三、教学难点:1.美苏在科技领域的竞争;2.美苏争锋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二战胜利后,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崛起的背景,并提问:你们知道美苏争锋是什么吗?为什么会出现美苏争锋?【核心内容讲解】1.美苏争锋的起因和背景(约15分钟)讲解:美苏争锋是指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对抗和竞争。
其主要起因是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两国在战后重建和领土扩张上的争夺。
2.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约20分钟)讲解:美苏冷战时期的关系紧张而复杂。
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双方之间的敌对态势导致了核武器的扩散和军备竞赛的加剧。
3.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竞争(约20分钟)讲解:美苏争锋在科技和军事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双方竞相研发核武器、导弹技术和太空探索等高科技项目。
其中,太空竞赛是美苏争锋的一大特点,两国争相发射人造卫星,并竞相登月。
【拓展延伸】美苏争锋对世界格局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约20分钟)讲解:美苏争锋对整个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国的竞争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两国间的紧张关系也导致了冷战,加剧了国际局势的不稳定。
【总结归纳】美苏争锋是冷战时期最为重要和复杂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苏争锋的起因、背景,以及美苏之间在冷战期间的关系、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竞争,以及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1.简答题:写出美苏争锋的起因和背景。
2.讨论题:你认为美苏争锋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美苏争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高三历史教案:《美苏争锋》
高三历史教案:《美苏争锋》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三历史教案:《美苏争锋》。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战和二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衔接课。
它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由战时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转向战后雅尔塔体系,实质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在两极格局发展过程中西欧、第三世界等力量的崛起,又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本课概念较多,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战、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需重视概念的解读。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前高中的二战历史还未学习,导致知识上有断层,加之学生在选考科目未选前以学考为主,根据学科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这一块内容,所以以落实学考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基础知识。
选考内容适当穿插,课外阅读内容不讲。
教学目标1.用表格梳理让学生掌握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史实。
2.运用史料理解、分析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3.运用史料解读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战、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概念。
4.通过图片资料等展示美苏冷战下的世界,结合文字材料辩证的看待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为称霸推行冷战政策是美国在世界追求和平中的战略选择,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的主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2.难点: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语:出示一组二战带来灾难的图片,反思二战,人们渴望和平。
实际上,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只维持了20年的短暂和平,二战冲垮了凡-华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在二战后被一种新的格局取代,美国对苏共实施冷战政策,逐步形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锋局面。
讲授新课:美苏争锋活动一:美苏对峙格局形成过程简析学生阅读教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的大事记。
美苏争锋教案2(高一历史)AUMwUw
材料二:所恃何长图争锋。战后美国实力: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
材料三:漫画《用膏药援救死者》、《他在敲诈》。问:美援助欧洲的目的?
材料四:漫画《北约和华约拳击图》。
自此,两大阵营形成,双方都互相确保有摧毁对方的能力。多媒体展示:互相:mutually;确保:assured;摧毁:destruction。这三个单词的首字母合起来就是:mad。上帝要让人灭亡就要先让他疯狂。随着美苏两极对峙摩擦不断加强,对国际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问:苏联政策的实质是什么?苏美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美苏冷战政策及冷战的形成
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VS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经济)VS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VS华沙条约组织
材料一:P154资料卡片。图片:铁幕低垂。指出铁幕的含义。
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中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第一课美苏争锋
课题
美苏争锋
课型
新课
课时
1
累计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9.1美苏争锋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作为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和相关资料,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再现战后国际舞台美苏争锋,两极对峙的画面,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知道美苏冷战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加深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外交方针上明确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依据: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2、难点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冷战对世界的影响依据:冷战出现的背景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理论性较强;冷战对世界的影响范围比较广,跨度大,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他们信息来源广泛,思想前卫活跃。
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要求和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讲授和感知历史,并能互相合作,交流探讨,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方法本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法:问题探究法、图示法、材料例证法、谈话法、讲解法依据:可以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问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轻松把握和理解知识脉络,通过分析、综合、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完成对重点难点的突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一 美苏争锋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案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美苏两极对峙的形成过程,通过研读史料,问题探究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2、通过冷战的产生和过程,理解国家利益是美苏冷战形成的根源。
3、通过图表,合作探究,理解冷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图表,合作探究,理解冷战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冷战实际上是一场新的条件下的战争”,启发学生要爱护和平,珍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知识检测】1、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峙,其原因有①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②美苏军事上处于均势状态③国家利益的冲突④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2、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3.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4.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5、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A. 雅尔塔体制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6、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美苏争锋教案
美苏争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美苏争锋”的第三子目“冷战”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美苏冷战的过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美苏冷战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美苏冷战的过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难点:美苏冷战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为学生课堂讨论做准备。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美苏冷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冷战的历史意义。
4.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与分析,重点阐述冷战的原因、过程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5. 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美苏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增强学生对冷战历史情境的体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苏冷战背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双方的对抗。
过程:冷战政策→ 局部热战→ 缓和政策→ 新冷战威胁影响:形成两极格局,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美苏冷战的过程。
2. 分析美苏冷战的原因。
3. 阐述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关于美苏冷战的书籍、文章,深入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美苏冷战的原因和影响。
重点:美苏冷战的过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重点细节补充与说明1. 美苏冷战的原因美苏冷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有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还有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的驱动。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苏冷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美苏冷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和起因,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的主要政策和事件,以及冷战对全球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难点,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1.美苏冷战的背景和起因,以及冷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苏联的“斯大林主义”和“东欧卫星国”政策。
3.冷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
4.冷战对全球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二战的基本情况,对二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细节,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以及美苏两国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竞争态势。
(1)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述,为学生提供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政策和事件等核心知识。
(2)讨论:组织学生就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影响等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的知识点在高一历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历史事件和重要的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美苏争锋。
这一时期,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的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对抗和竞争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冷战的起因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两个主要政治集团: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存在对抗和竞争,但又避免了直接的武装冲突。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
首先是政治对抗,美国通过推行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试图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和威权主义制度。
两国在国际事务上互相抵制,争夺影响力和传播意识形态的宣传。
其次,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也非常激烈。
美国和苏联都在军备竞赛中不断扩大军事力量,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
这种扩张性的态势使得世界上存在着核武器的威胁和人类生活的不稳定。
在经济方面,美国和苏联也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以其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为基础,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苏联则采取集中计划经济模式,通过国家主导的经济计划追求快速的工业化。
然而,苏联的经济体系在长期竞争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其崩溃。
冷战期间,世界上很多国家被迫在美苏两个阵营间进行选择,并成为其一个阵营的盟友。
这种局势导致了许多国家的分裂和战乱,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然而,当时也存在一些非正式的对抗和竞争,如太空竞赛。
苏联在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被视为在科技领域对美国的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也成功发射了宇宙飞船,展示了自己的太空实力。
美苏争锋的重要转折点出现在1980年代。
美国总统里根采取了坚定的反共政策,注重军备竞争和经济制裁来压迫苏联。
同时,苏联面临着经济和政治问题,国内的不满和矛盾逐渐加深。
最终,苏联在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苏争锋的时代正式结束。
随着美苏争锋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教案(人民版) 必修一
《美苏争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二、教材要点:1、世界格局的含义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均势、稳定的结果。
首先,任何一种国际关系格局都是相对的,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也不可能长期不变;其次,在国际关系中,“极”的构成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向的因素,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某一方面力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雅尔塔体制在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如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
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
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
雅尔塔体制就是以上这些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内容是:(1)确定了战后处置战败国的原则;(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建立联合国;(4)对战败国的边界重新划分,对其殖民地重新分配;(5)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 教案
《美苏争锋》人民版历史必修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作交流,主动探究,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理解美苏争锋的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进一步感悟实力决定地位;感悟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之间求同存异,深刻体会和平及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教学影像资料、图片,设计问题,编辑使用powerpoint 制作CAI课件;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小组,有分工地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程序】◎导入多媒体展示:二战后相关资料。
问题:以上资料获取哪些信息?(学生归纳二战带来的危害及战后各大国基本状况)由战后背景导入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
◎授课简介“格局”、“极”,并简介近代史上几次政治格局的变动,强调维也纳体系和凡—华体系以欧洲为中心,两极格局打破了这一格局。
对第九专题做一简介。
与学生共同探讨:美苏为何争锋?ppt展示问题:⑴什么是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名称是怎么来的?⑵二战后,新的国际格局为什么以美苏为主导?⑶美苏两国由二战中同盟关系到二战后转为敌对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阅读教材后,“战后美国组”、“战后苏联组”分组展示,解决问题。
一、为何争介绍战后美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势均力敌。
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段话强调战后世界局势。
突出: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联系中国实际可拓展)。
强调:联合的基础消失,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社会制度——美苏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美苏争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美苏争锋》
称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 教材分析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
表现。
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
教学目标 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的认识。进而应用课堂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
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学生在讨论马歇尔计划
时对它与杜鲁门主义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不能理解, 教学过程
我就让他思考杜鲁门主义的本质和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后,他就豁然开朗地说出,原来两者都是冷战的表现!
经过对“美苏争锋”一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
认识到,应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3.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史实中
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
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习本课,首先要掌握把美苏
争锋放在雅尔塔体现的大背景中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应
学生学习能 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认识
力分析 美苏之间的“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应
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升学生的探
课例研究综 究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素
述
质教育的提倡已有些年份了,然而灌输教学、死记硬背
仍然还有其市场。如今,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
养,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次提挡,而读法、观察法、讨
论法不愧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良方。
用学生课堂讨论通过探究讨论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
高三历史复习学习型教学案:美苏争锋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定向导学、考情分析考纲要求: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考纲解读: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美苏之间的冷战政策及原因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4、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静心自学、主干梳理(一)概念阐释、“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
2、“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3、“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
“冷战”的手段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以文化入侵,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局面。
(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材料1: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伯默斯顿材料2: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问题:美苏为什么会从盟友变成对手?2.过程斗争领域美国的措施苏联的应付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问题探究——马歇尔计划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二: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1950年,美国共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91 美苏争锋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
(2)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二战后初期,美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3.表现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整体形势: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局面。
2.具体表现(1)全面冷战:①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引发美苏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2)局部“热战”:①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3.影响(1)积极方面: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轻巧识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概念阐释]冷战政策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
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美苏争锋复习优秀教案
美苏争锋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2、能力方面:(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美苏争霸的后果的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3、史观方面:(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
(2)通过对美苏争霸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对学生进行反霸斗争的教育。
高考分析:本考点重点考查美苏争霸的主要史实,要求认识美苏争霸的阶段特点及其成因。
近两年来本考点高考都出现过,题型涉及选择和材料都有。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1、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①稳定了西欧的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轨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是A 朝鲜战争B 越南战争C 伊拉克战争 D波黑战争3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止’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进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的它是指A 马歇尔计划B 布雷顿森林体系C 关贸总协定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①是美苏势均力敌的产物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③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形成④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5、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6、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A 拉拢东欧国家B 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 军事上遏止苏联D 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基础知识复习:斯大林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第二十六课 美苏争锋知识点
第二十六课美苏争锋知识点(一)学习要求一、内容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
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史实中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确认“存异”和宽容的态度与价值观。
二、史论共享二战后,在“冷战”局势下,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
但是美苏的势均力敌又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二)基础知识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出于民族利己主义的考虑,推行大国沙文主义。
2.经过①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主张英美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
②美国的冷战政策: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年,声称共产主义威胁了世界和平和美国安全,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军事上——北约组织建立,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科学案教案考点总结课时训练考前必备名师指导美苏争锋【课堂导入】1945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一个十分友好的场合送给美国大使哈里曼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座雕刻得异常精美的美国国徽,也就是一只木雕老鹰。
哈里曼珍爱地将它挂在自己的书房里。
七年后美国情报人员偶然发现它是一只窃听器,恼怒之余,美国将计就计,利用这只窃听器向苏联输送大量假情报,直到八年后的1960年才公开此事。
你偷听我七年,我欺骗你八年,这场长达15年的谍报战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美苏针锋相对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对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整体感知本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美苏争霸的背景、表现、影响。
图示: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__雅尔塔__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国家利益__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__领导世界__”。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点拨提示: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2.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
2.形成过程(1)美国的冷战政策:①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__铁幕__”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②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党的扩张,即“__杜鲁门主义__”。
点拨提示:“冷战”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作为开始的标志,但首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③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针对欧洲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__马歇尔__计划。
思维拓展: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有怎样的关系?“杜鲁门主义”公开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④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__北大西洋公约__组织。
(2)苏联的反击措施:①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__情报局__”。
②经济上:1949年成立__经济互助委员会__,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③军事上: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__华沙条约__组织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德国分裂:①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冷战逐渐加剧。
②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__民主__共和国。
(2)朝鲜分裂: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两个占领区。
②分裂:1949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__大韩民国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__1962__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
②结果: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__苏联__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
2.局部“热战”(1)朝鲜战争:①原因:1950年,美国干预朝鲜内战,中国进行了__抗美援朝__战争。
②结果:__1953__年,战争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③影响:是二战后的第一次大规模__局部战争__。
巧学巧记:两极格局的形成(2)越南战争:①原因:1961年,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__特种战争__”。
②结果:美国失败。
③影响: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点拨提示:“冷战”和“热战”“冷战”不等于无战争:“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
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热战”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冷战”的扩大。
因为“热战”是在“冷战”的大环境中采取的军事行动,目的仍是遏制社会主义,所以它实际上是“冷战”的扩大。
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
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遏制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最终达到美国称霸全球的目的。
3.影响(1)积极方面: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__美苏__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__世界大战__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__长期共存__中相互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__不结盟__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主题“冷战”的目的及其影响『史料』材料一……美国对外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和警惕地对俄国扩张倾向的遏制……。
材料二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材料三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凌晨上演。
西柏林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等于成为牢中囚徒。
东德在柏林……,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材料四……美国准备按照总统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包括使用武装力量,援助求援保卫其自由的任何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员国或保护国。
——1964年8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的《东京湾决议案》材料五苏联获得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现在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核战争是一种相互毁灭的战争。
——美国总统肯尼迪『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冷战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总结“冷战”的影响。
『提示』(1)①美国冷战的目的是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
②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实质。
(2)①冷战导致德国分裂。
②冷战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局部“热战”出现。
③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危险之中。
1.“冷战”政策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②美苏形成了实力的均势,分别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③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导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④欧洲由于本身的困难和实力无法与美国抗衡,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和保护。
⑤二战刚刚结束,包括美苏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战争。
(2)影响消极①美苏间长期冷战,人为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裂和领土纠纷。
②使国际局势紧张动荡,局部热战不断,甚至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③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
积极①冷战建立在美苏两国均势基础之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发生。
②冷战格局下也压抑和束缚了一些地区矛盾与冲突。
③冷战格局下,双方在竞争中求生存,推动了科技发展和整个世界的进步。
④冷战状态下各种制约战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增加,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对点训练1〕(2017·清远)在两极格局之下,美苏两国事实上形成了以“冷和”代替“冷战”的默契。
这种“心照不宣”(D)A.体现了美苏友好互助B.表明美苏两国合谋瓜分世界C.反映了和平发展成为主流D.客观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爆发【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冷战的影响,需要掌握冷战的积极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实质、影响的识记。
A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结合所学可知,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而不是合谋瓜分世界,故B项错误;和平发展成为主流是在冷战结束后,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两国实力相当,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客观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爆发,故D项正确。
2.马歇尔计划的两个作用(1)对美国来说:经济上控制了西欧市场,使西欧各国以及它们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投资市场;政治上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使其成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战略的忠实伙伴。
(2)对西欧而言: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战后重建的困难时期;政治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的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对点训练2〕(2017·潍坊)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本意是通过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
但事实上欧洲经济获得发展后,反而通过一体化等途径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上可以和美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C)A.未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B.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D.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负担【参考答案】依据题干材料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欧洲经济慢慢复苏,到20世纪60年代,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与美国形成了竞争,这说明马歇尔计划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故C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3.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演变:(1)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格局,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3)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对点训练3〕(2016·南平)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C)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参考答案】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是美苏冷战的表现,故A项错误;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二战后初期美苏战时盟友关系逐渐被美苏冷战所取代,美苏在文化上通过精心拍摄的电影进行交流,体现了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故C项正确;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
”这里所指的“新敌人”是(C)A.日本B.德国C.苏联D.美国【参考答案】“日本和德国”是二战中的轴心国,是“旧敌人”,排除A、B两项;美国仍是朋友,排除D项;苏联曾经是二战中英国的盟国,但二战后关系破裂,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