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与类型_石磊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结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与结构特点。
这些古代建筑不仅是久经沧桑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结构特点。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木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木构件的运用。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斗拱结构”,即将大梁与墙体之间用“斗拱”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
这种木质结构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地震中具备了一定的抗震能力。
2. 对称布局: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对称和谐的美感,常常采用对称布局。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通常由四个房屋围合而成,构成一个中轴线对称的格局。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3. 巧妙雕刻: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细节雕刻,通过雕龙画凤、刻花绣鸟等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华丽。
这种巧妙的雕刻技艺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水平。
4. 重视色彩:中国古代建筑在色彩运用上非常注重平衡和谐,采用红、黄、绿、蓝等鲜艳的颜色,以及金、银等宝贵的金属材料,营造出壮丽的视觉效果。
这些色彩不仅是对建筑物的装饰,更是对中国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呈现。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斗拱”和“檐翘”结构。
斗拱结构是指将木梁和木柱用水平梁和垂直柱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
而檐翘结构是指屋檐由多个檐瓦逐层向外翘起,形成悬空的形状。
这些屋顶形式不仅美观,还有利于排水和抗震。
2. 柱式和梁式:中国古代建筑在柱和梁的运用上非常讲究。
柱式包括单柱、重柱和柱群等形式,常用于支撑屋顶或构成柱廊。
梁式则是将大梁与墙体相连,形成稳定的结构。
这些柱式和梁式的运用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更加坚固可靠。
3. 建筑构件: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丰富多样,包括斗栱、飞檐、廊柱、玲珑砖雕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类型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类型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类型: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木构架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主要采用木构架结构,即房屋的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由立柱、横梁、檩条等组成木构架,外部再用墙体包围。
这种结构方式与西方石材建筑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
斗拱结构: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构件,用于承受屋面重量和传递荷载。
斗拱的形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精细和艺术性。
屋顶造型: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造型丰富多样,包括悬山、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五种基本形式。
屋顶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如琉璃瓦、鸱吻、走兽等,使建筑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布局与方位感: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布局和方位感,讲究“风水”。
建筑的位置、朝向、布局等都要符合阴阳五行和八卦的原理。
这种方位感不仅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适应。
装饰与雕刻: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和雕刻非常精美,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形式。
雕刻的题材广泛,如花鸟、山水、人物等,技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宫殿建筑:宫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水平。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园林建筑: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园林建筑包括山水、楼台、亭阁、桥榭等,通过精心布局和造景手法,创造出幽静雅致的氛围。
寺庙建筑:寺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用于供奉神佛和祭祖。
寺庙建筑风格庄重肃穆,雕刻精美。
例如,山西五台山寺庙群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塔式建筑:塔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最初是用于供奉佛像和舍利。
塔的造型各异,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等多种形式。
塔的内部通常有楼梯可以攀登到塔顶,俯瞰四周的美景。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中国古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研究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大体分类。
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民智慧、勤劳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特点:1.注重结构稳固与美学: 中国古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美学价值的统一。
它们通常使用木材、石材和砖瓦等天然材料搭建,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2.注重环境融合: 古建筑通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师常常根据山水、风水等自然条件来选址和设计建筑,以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3.追求空间的和谐和节奏感: 古建筑注重空间的和谐和节奏感,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比例来表达建筑的美学价值。
例如,大成殿的"金字塔式"屋顶,寿康宫的"青瓦白墙"等都展示了中国古建筑优秀的美学价值。
4.注重传统文化的体现: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通常以祭祀、供奉、教育等用途建设,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根据规模、功能和建筑风格等不同的因素,中国古建筑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宫殿建筑: 宫殿是古代皇帝居住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著名的宫殿建筑有故宫、颐和园和夏禹皇陵等。
2.庙宇建筑: 庙宇是供奉神灵和祖先的场所,通常由殿堂、门楼、台基等组成。
著名的庙宇建筑有岳阳楼、少林寺和天坛等。
3.园林建筑: 园林是中国古代贵族和文人雅士的居住场所,以其精致的园林景观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著名的园林建筑有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和西湖等。
4.塔寺建筑: 塔寺是佛教建筑的代表,通常由塔和寺庙组成。
著名的塔寺建筑有法门寺、大雁塔和普陀山等。
5.民居建筑: 民居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它们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农村和城市。
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体现了当地的地理特点和生活习惯。
著名的民居建筑有四合院、土楼和木构建筑等。
中国古代各时代的建筑特点
中国古代各时代的建筑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下面将从原始社会到清代,分别介绍每个时代的建筑特点。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建筑主要是简陋的各类住宅和祭祀用建筑。
住宅一般以竹木为结构,覆盖着草、树皮等材料。
祭祀用建筑则以土坑、石头等简单的方式搭建,用于举行祭祀仪式。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宫殿和城墙方面。
夏朝宫殿以方形建筑为主,多为木结构,屋顶覆盖着茅草或瓦片。
城墙则采用土坯砌筑,以保护城市的安全。
商朝:商朝的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宫殿、祭祀用建筑和城墙方面。
商朝宫殿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建筑,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屋顶覆盖着瓦片。
祭祀用建筑主要是祭祀神灵的祭坛,多为方形或圆形,以土坯或石头砌筑。
城墙则采用砖石砌筑,以加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西周:西周时期,建筑风格逐渐趋于庄重和规整。
宫殿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屋顶覆盖着琉璃瓦。
宫殿内部装饰丰富,彩绘壁画和雕刻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
城墙则采用石头砌筑,以加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风格逐渐趋于宏伟和雄伟。
宫殿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屋顶采用斜坡状,覆盖着琉璃瓦。
宫殿内部装饰更加精美,墙壁上常见彩绘壁画。
城墙则采用砖石砌筑,高大厚实,以加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秦朝:秦朝的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宫殿、陵墓和城墙方面。
宫殿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屋顶采用斜坡状,覆盖着琉璃瓦。
陵墓则规模宏大,采用山体开挖的方式,墓室内设有大量陪葬品。
城墙则采用砖石砌筑,高大厚实,以加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汉朝:汉朝的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宫殿、陵墓和寺庙方面。
宫殿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屋顶采用斜坡状,覆盖着琉璃瓦。
陵墓则规模宏大,采用山体开挖的方式,墓室内设有大量陪葬品。
寺庙则多为木结构,屋顶覆盖着琉璃瓦,内部供奉佛像或神像。
唐朝:唐朝的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宫殿、寺庙和园林方面。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下面将概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并进行详细描述。
一、整体布局与形式1. 周正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周正制度,即围绕一个中心轴线进行布局,形成对称、平衡的空间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典型代表,由四面院落围合而成,中间有天井,房间间隔合理、统一,形成了一个和谐、私密且充满活力的空间。
3. 楼阁式建筑:古代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是楼阁式,即由多层楼阁叠加而成的建筑。
楼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用于寺庙、宫殿等建筑中,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感。
二、结构与材料1. 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即将木材组合而成的建筑结构。
木结构具有灵活、可调整的特点,能够适应地震、战乱等环境变动,是古代中国建筑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斗拱与梁架:斗拱和梁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用于支撑屋顶和加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斗拱是由石材或砖石砌成的拱形结构,能够分散上部建筑的重量,保证建筑稳定。
梁架则是由多根木梁交叉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3. 瓦与瓦当: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覆盖材料,由粘土制成。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瓦多为弧形,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而瓦当是用于固定瓦片的小型瓦块,不仅可以起到连接作用,还能增加建筑的装饰性。
4. 石材: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石材包括大理石、青石等。
石材具有韧性强、耐久性好的特点,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地面和墙壁等部分,给建筑增加了坚固和稳定的特性。
三、装饰与艺术1. 木雕: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形式之一是木雕,即在木材表面雕刻出各种图案、花纹以及人物形象。
木雕在古代中国建筑中起到了增加艺术价值、提升建筑氛围的作用,常见于寺庙、宫殿等豪华建筑中。
2. 石刻:石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装饰方式。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建筑外形
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
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
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
二、建筑结构的特征
1、木构架
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
2、斗拱
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
3、单体建筑特点
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
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
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
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
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
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
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
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如四合
院。
四、建筑装饰及色彩特征
1、装饰:吻兽、斗拱、瓦当、滴水、博风、雀替、匾额、门簪。
2、彩画:古建筑的组成部分,如苏式彩画。
中国古代的房屋结构和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房屋结构和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房屋结构和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特点:1.木结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构架结构是古代中国建筑的核心技术。
木结构建筑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和可持续性,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2.庭院式布局:中国古代建筑通常以庭院为单位进行布局,形成了一种“四合院”式的建筑模式。
庭院式布局有利于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和私密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3.屋顶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造型非常丰富,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
屋顶造型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而且还能有效防止雨水侵入,提高房屋的防水性能。
4.建筑装饰:中国古代建筑在梁、枋、柱、墙等部位进行了精美的雕刻和彩绘,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常见的装饰题材有龙、凤、山水、花鸟等,寓意吉祥如意。
5.风水学说: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风水学说。
通过选择地理位置、朝向、地形等,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6.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木材、砖石、瓦等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火性能,有利于提高居住舒适度。
7.建筑规模与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如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反映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8.建筑风格演变: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经历了从秦汉时期的古朴厚重,到唐宋时期的雄浑豪放,再到明清时期的精细繁复等阶段。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9.建筑技术:中国古代建筑在施工技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如榫卯结构、悬挑结构等。
这些技术在现代建筑领域仍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0.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
建筑中的雕刻、彩绘、装饰等,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
通过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在房屋结构和建筑风格方面的独特魅力,这些特点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也对现代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首先,从共同特征上来说,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建筑为主,其他的宗
教建筑、民居建筑等都次要。
宫殿建筑本身具有三大共同特征,即大型、
有序、层次分明,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共同特征。
其次,中国古代建
筑的外形结构十分特殊,典型的宫殿建筑一般采用“太极形”的外观建筑,由一个主体、三层外廊、四十九转外围走廊组成,宫殿的内部由多个楼层
组成,每一层都有完整的房门、宫殿和宫殿园林。
最后,中国古代建筑的
装饰风格以滚动帘布、楹联、牌位、砖雕和绘画等为主,以表达宫殿的贵
族气息、礼仪复杂多变。
接下来,分别从先秦时期、西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及时代的发展来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时代特征从先秦时期到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迅速,宫殿式建筑出现了
简单的架构,外观也大量采用了泥土建筑,它们看起来都十分粗糙,但在
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太极形结构的出现。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及特点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由于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与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形式及特点。
二、北方古代民居建筑1. 四合院•四合院是北方地区最典型的古代民居建筑。
•四合院由四条狭长的建筑围合而成,形成了一个中央庭院。
•四合院以其布局简洁、功能齐全而受到推崇。
2. 雁翅楼•雁翅楼是北方地区常见的古代民居建筑。
•雁翅楼以其面积较大、结构独特而备受关注。
•雁翅楼的居住区域位于楼上,而下层则为仓储和商业用途。
3. 民居的布局与朝向•北方古代民居一般以南北朝向,利用阳光的充分照射。
•民居的布局通常分为正房、厢房和耳房,各个房间根据功能不同而设置。
三、南方古代民居建筑1. 围屋•围屋是南方地区常见的古代民居建筑。
•围屋的建筑形式为长方形,由围墙包围而成。
•围屋通常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防御性能。
2. 洞窟住宅•洞窟住宅在南方山区常见。
•洞窟住宅以其利用地形、节约材料而被采用。
•洞窟住宅的空间布局多样,可以满足居住需求。
3. 小桥流水人家•南方古代民居建筑注重环境美观。
•小桥流水人家通常建于水边,依水而建。
•小桥流水人家以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而受到赞赏。
四、古代民居建筑的共同特点1.体现尊卑有序的传统价值观。
古代民居建筑中,主人的位置高于客人,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
2.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古代民居建筑,都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与一体。
3.高度重视居住者的舒适度。
古代民居建筑在设计上注重通风、采光、隐私等方面,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4.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古代民居建筑通常采用木材、土坯等传统建筑材料,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
五、总结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北方以四合院、雁翅楼为主,南方以围屋、洞窟住宅为主。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古代民居建筑都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传统价值观,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些古代民居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建筑遗产。
古建筑有哪些主要形式及特点
古建筑有哪些主要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与特点主要有:
一、丰富的抽象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有抽象形式的建筑,如宫殿、塔楼、亭台、桥梁,都
屡见不鲜,这些抽象形式的建筑,都具有极高的建筑意象,体现出古代文
化的高度。
1、宫殿建筑
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主要以复杂的木结构为支撑,采用古老的“九宫四角”的结构,砖木复合结构,黄金等丰富的装饰,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
印象深刻。
2、塔楼建筑
塔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们的高度不同,结构各异,有的有多层梯层式结构、有的有单层的塔楼,还有全都砌成的
楼阁式塔楼。
它们的设计精美,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独特性。
3、亭台建筑
亭台是中国中古时期以后普遍出现的建筑类型。
它们以木结构为支撑,配合着轻盈的曲线结构,增添了空间层次感,形态优美,极具视觉冲击力。
4、桥梁建筑
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特殊的建筑类型,它们通常以石材建造而成,如长江大桥、太湖大桥等,它们的造型设计十分精美,充分体现出中国古
代建筑艺术的精湛。
二、传统装饰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形式极为丰富。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
建筑风格和特点。
西周时期(约前1046-前771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采用砖石,以及建筑所需的顶面,墙壁和地面的竹木结构。
西周时期的建筑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木结构屋檐型建筑,即“亭子”或“屋子”。
这种建筑通
常用木材结构组成,采用较少的石材,因此在保护历史建筑中的棱角细节
上有所欠缺。
另一类建筑是土砌砖,其特征是采用大量的砖石结构,以及
砌砖和灰浆防水外墙。
西周时期的建筑通常有雷藏楼、堆叠式楼阁、钟楼
和殿堂等。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建筑特征有许多改变。
木结构的建
筑几乎消失了,而尤以砖石结构建筑有所增加。
比较著名的有国家宏伟的
宫殿,以及比较普通的供民众住宅,如漫步式建筑、四合院、棂檐形建筑等。
同时,由于春秋时期常常会出现战争,受到危害的宫殿建筑也随之增加。
同样,马厩、护城河、护城墙也逐渐出现。
战国时期(约前475-前221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采用大量
砖石结构,以及以砖石和灰浆为外墙的九宫格、纵横式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从类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大体有宫殿、陵墓、寺庙和民居四类。
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以高、大、深、严为特点。
高以突出之势显现帝王地位崇高,大以空间显示疆土和国威,深是纵深,严是排列严整,以显示帝王的尊严。
陵墓在显示已逝帝王威严的同时多了一份肃穆气氛。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表现了秦灭六国的国威和一代暴君不可一世的气势;唐高宗和武后合葬的乾陵,则通过长约四公里的神道更多地表现了庄严和肃穆。
寺庙建筑由于特定的宗教信仰背景,主要体现了和谐、澄静、神秘的特点。
寺庙或建于都市,或筑于名山,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营造出美妙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人在和谐的氛围中亲近佛教。
民居反映了家族和睦、亲情融洽的居家文化,显得古朴而温馨。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一是群体组合。
四合院是四面合一的,如有数进院落,也是连成一体的。
皇宫宫殿的大和深,也是由建筑组群来体现的。
这是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团聚、国家一统的反映。
二是布局平整。
从周代开始,就已经有王室居中,左宗庙、右社稷、前朝、后市和居民四布的都市规划制度。
后世都城和寺庙往往以中轴为线,对称排列,均衡分布。
无论是皇宫还是民居内部,都按尊卑长幼的次序各有其所,不得混淆。
这是传统文化重礼、尊君、崇孝的反映。
三是封闭自守。
古代建筑虽有御敌、防盗的考虑,但其封闭形态也不能说没有自守自足的心理因素。
大到万里长城,中到护城河和城墙,小到四合院和客家圆形土楼,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封闭自足、不待外求的一面。
信息来源:云南省教育厅高教处组编.中西文化概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版第168-169页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1.应用性强:中国古建筑注重实用性,建筑结构合理、功能齐全。
古建筑作为人们居住、工作或举行仪式活动的场所,建筑形式与功能需求相适应。
2.建筑大胆创新:中国古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中常采用独特的构件和装饰,如斗拱、重檐、翘角、飞檐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巧妙设计和艺术创作能力。
3.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古建筑讲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依山就势、遵循风水理念,将建筑融入自然景观中。
建筑的布局、材料的选取、颜色的运用等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4.富有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融合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以及历史、民俗等多元文化元素。
建筑构件、装饰图案、雕塑等都富有寓意和象征意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和博大精深。
根据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用途和特征,可以大体上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宗教建筑:包括佛寺、道观和庙宇等。
这类建筑通常庄重肃穆,宏伟壮丽,建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例如北京的故宫、峨眉山的金顶寺等。
2.宫殿建筑:主要是皇宫和统治者的行宫,代表了封建王朝的权力和威严。
这类建筑多采用山水园林的手法,注重布局和景观效果,代表性的有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大明宫。
3.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人们为了追求生活艺术化而建造的。
这类建筑侧重于自然景观和园林景色的营造,有小桥流水、假山亭榭、花木繁盛等特点。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和扬州的个园等。
4.民居建筑: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居住空间,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这类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建筑形式简洁、功能齐全。
其中,南方水乡的木屋和北方的四合院都是典型的民居建筑。
5.阳台楼阁建筑:典型的代表有杭州的雷峰塔和黄山的光明顶。
这类建筑通常建在高山或绝壁之上,结构独特,景观优美,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场所。
总之,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与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与类型摘要:中国古建筑形成了世界建筑中一个独特的体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外形优美,结构精巧,布局对称均衡,彩画装修华丽,室内外空间流动贯通,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按照建筑功能的不同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筑引言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独立发展。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类型丰富、风格优雅,结构灵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审美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8个重要时期。
其中秦汉、隋唐及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建筑成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的三座高峰,创造了大量不朽的建筑杰作。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建筑在规划、设计、类型、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但建筑的基本风格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思想性却是一脉相承的。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1主次分明的建筑外形,造型优美中国古代建筑外形上的特征最为显著,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3个部分,各部分的外形与世界上其它建筑迥然不同,这种独特的外形完全是由于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结合而产生的。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在外形上占有如此突出地位,是世界上少有的。
屋顶形式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我国匠师充分动用木构特点,创造出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的做法,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屋身部分为建筑主体。
其特点是木构架有柱承重,柱子之间填筑门窗和围护墙壁,屋身正面很少做墙壁,多为花格木门窗,柱间处理灵活自由。
古代中国的历史房屋建筑有哪些特点
古代中国的历史房屋建筑有哪些特点古代中国的历史房屋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点。
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这些特点体现在结构、布局、材料和装饰上。
一、结构特点1. 木质结构:古代中国的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木质结构,利用榫卯和斗拱等特殊的连接方式,使得房屋结构稳固,能够抵抗地震和风灾。
2. 坡屋顶:古代中国的房屋普遍采用坡屋顶,以抵御台风和暴雨的袭击。
坡屋顶的形状多为斜面状,可以有效排水,并能够减轻屋顶的风压。
3. 可拆卸的结构件:古代中国的房屋建筑多采用可拆卸的结构件,这使得建筑物在迁徙和改建时更加方便。
这种结构设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布局特点1. 东西向的格局:古代中国的房屋建筑通常以东西向为主要方向,这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关。
2.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住宅形式,四合院由四个建筑围合而成,中间通常有庭院或花园。
这种布局方式既能保护隐私,又能使建筑物各部分得到适当的采光和通风。
3. 正中轴线:古代中国的房屋建筑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的中轴线,也称为“红墙黄底”,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按照中轴线进行布置。
这种布局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均衡和谐的美学理念。
三、材料特点1. 木材:古代中国的房屋建筑主要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这是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木材的使用不仅赋予建筑物自然的美感,还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宜人的环境中。
2. 瓦片:瓦片是古代中国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材料,常用于屋顶的覆盖。
古代中国人善于利用瓦片拼贴出各种花纹和图案,增加了建筑物的艺术美感。
四、装饰特点1. 木雕:古代中国的房屋建筑通常会在梁柱、门窗等部位进行精美的木雕装饰。
木雕可以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艺术风格,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
2. 彩绘:彩绘是古代中国房屋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方式,可以在墙壁、天花板等部位进行精细的绘制。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与类型
采 用 自由变 化 的原 则 。 ( ) 活 安排 空 间布 局 。室 内间 隔 采 用 槁扇 、 、 、 等 6灵 门 罩 屏 便 于安 装 、 卸 的活 动 构 筑 物 , 任 意划 分 , 拆 能 随时 改 变 。 院是 庭 与 室 内空 间相 互 为 用 的 统 一体 ,又 为 建 筑 创 造 小 自然 环境 准 备 条件 , 可栽 培 树 木 花 卉 , 可叠 山辟 池 , 可搭 凉棚 花 架 , 的还 有 建有 走 廊 , 为室 内和 室外 空 间过 渡 , 作 以增 添生 活情 趣 。 ( 运 用 色 彩 装 饰 手 段 。 木结 构建 筑 的梁 柱 框 架 , 要 在 7) 需 木材 表 面 施 加 油漆 等 防腐 措 施 , 由此 发 展 成 中 国特 有 的建 筑 油 饰 、 画 。常 用 青 、 、 等 矿物 颜 料 绘 成 色 彩 绚 丽 的 图 案 , 彩 绿 朱 增 加 建 筑 物 的美 感 。以木 材 构 成 的装 修 构 件 , 上 着 色 的浮 雕 加 装 饰 的 平綦 贴 花 和 用 木 条 拼 镶 成 各 种 菱 花 格 子 .是 实 用 兼 装
在 世 界 建 筑 体 系 中 , 国古 代 建 筑 源 远 流 长 、 立 发 展 。 中 独 该 体 系 至 迟 在 3 0 多 年 前 的殷 商 时 期 就 已初 步 形 成 , 类 型 00 其 丰 富 、 格 优 雅 . 构 灵 巧 . 分 体 现 了 中 国古 代 科 学 技 术 的 风 结 充 发展水平 , 以及 文 化 、 美 的价 值 取 向。 中 国古 代 建 筑 的 发展 审 大 致 经 历 了 原 始 社 会 、 商 周 、 秋 战 国 、 汉 、 同 两 晋 南 夏 春 秦 北 朝 、 唐 五代 、 辽 金 、 明 清 8 重要 时 期 。其 中秦 汉 、 隋 宋 元 个 隋 唐 及 元 明清 三 个 时 期 的 建 筑 成 就 是 整 个 中 围 古 代 建 筑 发 展 历 史 的 三 座 高 峰 , 造 了 大 量 不 朽 的 建 筑 杰 作 。 随 着 历 史 的 创 发 展 , 同 时 期 的 建 筑 在 规 划 、 计 、 型 、 型 、 构 、 饰 不 设 类 造 结 装 等 方 面都 发生 了 改变 , 建 筑 的 基 本 风 格 特 征 及其 蕴 含 的 文 但 化 思 想 性 却 是 一 脉 相 承 的 。 直 至 l 世 纪 末 2 世 纪 初 , 国 古 9 0 中 代 建 筑 始 终 保 持 着 自己独 特 的 结 构 和 布 局 原 则 ,而 且 传 播 、 影 响 到 其 他 国 家 …。 中国 古代 建 筑 的 特 征 如上 所 述 。 国古 代 建 筑 在 几 千 年 的 发 展 过程 巾 , 基本 中 其 的 风 格特 征 变 化并 不 明显 , 且 整 个 发 展 过程 是 一 脉 相 承 的 。 并 这些 不 变 的特 征成 为 中 国古 代 建筑 的灵 魂 。 1 构 造 的 角 度 , 国古 代 建筑 的 特 征 可 以 归 纳 为 以 下 7 . 从 中 个方 面 。 ( ) 用 木 材 作 为 主要 建筑 材料 , 造 出 独 特 的 木结 构 形 1使 创 式 , 以此 为 骨 架 , 达 到 实 际 功 能 要 求 , 创 造 出 优 美 的 建 筑 既 又 形体 , 以及 相 应 的 建筑 风 格 。 ( ) 持 构 架 制原 则 。 2保 以立 柱 和 纵横 梁 枋 组 合 成各 种 形 式 的梁 架 , 建 筑 物 上部 荷 载 经 由梁 架 、 使 立柱 传 递 至 基 础 。墙 壁 只 起 围 护 、 隔 的作 用 , 承 受 荷 载 。 分 不 ( ) 造 斗棋 结 构 形 式 。用 纵 横相 叠 的短 木 和斗 形 方 木 相 3创 叠 而 成 的 向外 挑 悬 的 斗棋 , 是 立 柱 和 横 梁 间 的过 渡 构 件 , 本 逐 渐 发 展成 为 上 下层 柱 网 之 间 或柱 网与 屋 顶 梁 架 之 间 的 整体 构 造层 , 是 中 国古 代 木 结构 构 造 的巧 妙形 式 。 这 ( ) 行 单 体 建 筑 标 准 化 。 中 国古 代 的宫 殿 、 庙 、 宅 4实 寺 住 等, 往往 是 由若 干 单体 建 筑 结 合 配 置成 组 群 。 论 单 体 建筑 规 无 模 大 小 。 外 观 轮廓 均 由 台基 、 身 、 顶 三 部 分 组 成 : 面是 其 屋 屋 三 下 由砖 石砌 筑 的 台 基 , 托 着 整 座 房 屋 : 在 阶 基 上 的 是 屋 身 . 承 立 由木 制 柱 额做 骨 架 , 阃安 装 门窗 隔 扇 ; 面 是用 木结 构 屋 架 其 上 造 成 的 屋 顶 , 面做 成 柔 和 雅致 的蓝 线 , 周 均伸 展 出 屋身 以 屋 四 外 , 面 覆 盖 着青 灰 瓦 或 琉 璃 瓦 。单体 建筑 的 平 面 通 常都 是 长 上 方 形 , 特殊 用 途 的 , 采 取 方 形 、 角 形 、 有 也 八 圆形 等 : 园林 中 观 赏 用 的建 筑 , 可 以采 取 扇 形 、 形 、 环 形 等平 面 。 顶 有 庑 则 字 套 屋 殿顶 、 山顶 、 棚顶 、 山 顶 、 山顶 、 尖 顶 等形 式 . 种 形 歇 卷 悬 硬 攒 每 式 又 有 单 檐 、 檐 之 分 , 而 又 可组 合 成 更 多 复杂 的形 式 . 重 进 . ( ) 视 建 筑 组群 平 面布 局 。 原 则 是 内 向含 蓄 , 层 次 , 5重 其 多 力 求 均 衡对 称 。除 特 定 的建 筑 物 如 城 楼 、 鼓 楼 等 外 , 体 建 钟 单 筑 很 少 露 出全 部 轮 廓 。 一 个 建 筑组 群 少 则 有 一个 庭 院 . 则 每 多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中国古建筑特点:
1.抗灾能力强
中国古建筑一般具有良好的抗灾能力,大多数建筑布局结构经受住了
很多年的风雨洗礼,结构经受了极大的磨损,各部件有相应的耐久性。
2.建筑多面向
中国古建筑中,重视建筑多面向的变化,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不
同方向不同视角的空间,加强建筑的视觉效果,突出建筑的整体视觉效果。
3.装饰精细
中国古建筑以装饰精细、细节把控准为特色,其装饰手法多种多样,
细节考究,其雕刻精细、着色艳丽,使建筑更加美观大方。
4.建筑和谐
中国古建筑特别重视建筑和谐,即它的外观、内部结构和室内环境的
统一,这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5.注重功能
中国古建筑特别注重功能,古代的建筑以礼堂、庙宇为主,既注重纪念、宗教活动,又注重居住空间的设计与功能。
主要结构形式:
1.柱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就是柱式结构,古代柱式结构的技术
特点是采用柱和梁的搭配,柱和梁结合成立体结构,支撑建筑的大量重量,是整个建筑的支撑核心。
2.墙式结构
墙体结构是中古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及大体分类中国古建筑的特点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及特点摘要: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运用对于整个建筑艺术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效果,尤其是在分析古代建筑结构中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整体性,形成相应的技术分析,都有着很大的集中价值。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及特点进行的一些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特点引言古代建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模式,在建筑结构的运用中,主要包括有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等建筑结构方式,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对这些古代建筑结构形成全面的整体分析,对于在完善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国古代建筑及建筑文化概述在中国古代,建筑历来被看作一种“匠艺”。
其实,所谓建筑,是以满足人的居住为主要目的,以技术为基本要素,同时兼具各种艺术因子的特殊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很充分和成熟的,其品类繁多,令人瞠目,如城市、宫殿、坛庙、民居、寺院、衙署、祠堂、陵墓、文庙、学宫、仓廪、桥梁、堰坝、城垣、观象台以及园林建筑等。
原则上讲,一个好的建筑必须要包含三点要素:坚固、实用、美观。
要满足坚固,就要有一定的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发展进步的。
中国最早的建筑,是挖掘穴居、利用树枝搭制而成,所用材料主要是土石和木材,并且中国建筑一直以来以土和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后来又伴随加工石料、烧制的砖瓦等材料构建而成,故中国又把建筑工程称为土木工程。
建筑艺术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运而生的。
在阶级社会,建筑艺术无疑打上了统治阶级审美的烙印,而众多民居则更多表现出了老百姓的喜好和追求。
建筑艺术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实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加上匠师们的美化处理,产生了建筑艺术。
比如中国建筑的坡形大屋顶就是为了排水和遮阳的实际用途。
被称作“飞檐翘角”的屋盖也是由于使排水抛远、多纳阳光的需要而创造的优美形象。
二、古代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原则(一)结构的稳定性能在古建筑木结构的艺术追求中,对于整个木结构的稳定追求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建筑构造及建筑文化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按照建筑功能的不同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过程。
以此说明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古代建筑的显著区别,从更深的层次体会、把握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以及蕴含在其内部的思想文化美。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类型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独立发展。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类型丰富、风格优雅,结构灵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审美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8个重要时期。
其中秦汉、隋唐及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建筑成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的三座高峰,创造了大量不朽的建筑杰作。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建筑在规划、设计、类型、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但建筑的基本风格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思想性却是一脉相承的。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1]。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如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风格特征变化并不明显,并且整个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不变的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
1.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3)创造斗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台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做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有特殊用途的,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
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复杂的形式。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
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
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
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很少有真正的建筑学理论。
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最早出现在近代的西方。
它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道德观念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而中国古代社会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成就还不足以支撑建立起相关的建筑学。
但中国古代也有对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用料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之作,如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程做法》。
(2)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这些思想在建筑的选址、布局、造型、规制等多方面均有体现。
如重要建筑的选址应符合“负阴抱阳”的原则;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应布置在中轴线上的北侧,等等。
(3)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
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4)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5)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
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在住宅建筑中表现道德伦理观念。
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2][3]。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7个大类。
1.居住建筑。
在旧石器时代的漫长时期里,远古的人们利用天然的岩洞和树林作为栖息之所。
到了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少雨地区和南方低洼多雨地区分别出现了两种人类最早创造的原始居住建筑形式———穴居和巢居。
随着穴居地面的不断抬升,逐渐出现了半穴居、地面建筑———木骨泥墙建筑、抬梁式木构架建筑;在巢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现了干阑式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建筑。
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与穿斗式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大,风土人情多种多样,造就了不同地区的居住建筑形式。
如北方草原游牧地区的毡包、东北西南森林地区的井干式地区,西藏地区的藏式碉房,新疆地区的阿以旺,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房,等等。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与类型(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内蒙古乌海016000)石磊米兰342.城市公共建筑。
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
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
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做法。
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
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
门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达80米。
唐代边城中出现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创建箭楼,北京内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城东南角楼是明代优秀作品。
钟、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专司报时的公共建筑。
宋代有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的记载。
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鼓楼和钟楼,其下部是砖砌的墩台,上为木构或砖石的层楼。
3.宫殿建筑。
宫殿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
宫殿建筑集中当时国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
历史上著名的宫殿有:已知最早的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商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宫殿遗址群,秦代的阿房宫、咸阳宫,西汉的未央宫、长乐宫,唐代大明宫、太极宫,以及明清北京故宫,等等。
中国古代宫殿的发展经历了规模由大到小,形制由自由到严格规整的变化过程。
4.礼制与祠祀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是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凡是因“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称为祠祀建筑。
礼制和祠祀建筑大略分为4类: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庙、祠;举办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
5.陵墓建筑。
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
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
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
地上部分专供生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
大致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
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帝陵。
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个规划完整、气魄宏大的陵墓群。
6.宗教建筑。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主要包括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
其中佛教建筑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建筑技术成就,都使得其成为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主流。
佛寺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
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
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
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铜塔、陶塔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
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3世纪传布到中国,其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类。
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7.自然风景和园林建筑。
中国传统的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
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
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
其中现存最著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等[4][5]。
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类型,除上述7类外,还有军事建筑、商业建筑和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坊表等建筑小品。
参考文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刘致平.中国民居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孙大章,喻维国.中国美术全集·宗教建筑———城市、住宅、园林[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摘要: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其音乐创作中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思想倾向:把音乐和诗歌完美结合,以诗人的眼光把握诗歌的意境,并从中发掘诗中的意境。
关键词:舒曼《诗人之恋》艺术特色德国作曲家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aer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有交响乐、清唱剧、协奏曲、钢琴小品、钢琴套曲、声乐套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