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美学原理NO.11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1、亚里士多德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 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理论形成的基础是希腊 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最早起源于 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的合唱, 即“酒神颂”。
• 在雅典卫城建造了能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 露天剧场,执政官伯利克里向群众发放观 剧津贴。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举办盛大的 戏剧比赛。国家的大力提倡和人民的普遍 参与使希腊悲剧在公元前五世纪达到空前 的繁荣,出现了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埃 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2、黑格尔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
“过失说”以索福克 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为主要依据,那么,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则 建立在索福克勒斯的 另一部代表作《安提 戈涅》的基础上。
• 《安提戈涅》这部悲剧的主要情节是:俄狄浦斯和生母 结婚后,生有两个儿子:埃忒奥克勒斯、波吕涅克斯和两 个女儿:伊斯梅涅和安提戈涅。次子波吕涅克斯借用外国 军队攻打自己的国家忒拜,同大哥埃忒奥克勒斯争夺父亲 留下的王位,结果两兄弟自相残杀身亡。新国王克瑞翁下 令禁止埋葬波吕涅克斯的尸体,违令者要被处死,因为他 焚烧祖先的神殿,吸吮族人的血。但按照希腊人的宗教信 仰,死者如果得不到安葬,他的阴魂就不能进入冥土,因 此亲人有埋葬死者的义务。安提戈涅不顾国王的禁令为哥 哥收了尸,因为违反国家的法律,安提戈涅被囚禁在墓室 里最终自杀身亡。听到这个消息后,和她订过婚的王子、 即克瑞翁的儿子殉情身亡,他的母亲、即王后也自杀了。 希腊人仍然以命运解释这部悲剧。按照希腊人的宗教信仰, 死者如果得不到安葬,他的阴魂就不能进入冥土,因此亲 人有埋葬死者的义务。然而,安提戈涅如果为哥哥波吕涅 克斯收尸,就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这样形成了无法解决的 矛盾,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绘画作品中的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参考答案
人遭遇一个事物的时候,对它们会有多种态度。而通常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科学的态度,一种是现实功利的态度,一种是审美的非功利态度。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对事物的结构、构成和功能等做实事求是的客观地分析、调查研究,寻找其规律和原理。而现实的功利态度就是考虑这个事物和我的直接的利害得失的现实关系,对于我有什么用,非功利性的态度就是只着重于事物的形象给我的整体的感官的感觉,而不去看它对我有没有实际的现实得失关系,也不去对它的细节做详细清楚的深刻的科学认识。从科学的态度下解放出来,从实际利害得失的考虑中解放出来,人就会得到一种自由的心态,而这就是一种审美的心态。
(另有说法:1.人文性:人是美存在的根基,正是因为人之于美的重要性,所以美一定会烙上属人性的烙印。2.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诱发审美体验的重要条件之一,也可以说美食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3.客观性:美一旦成之为美,则必然是客观性的。4.运动性:美是一种物质,则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运动性。美的运动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看得见感受得到,有的则看不见然却又真实存在。5感染性:美是靠形象调动人们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多方面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象中去,审美是人的一种亲自的体验,审美主体完全沉浸在对象中,如醉如疵,获得一种忘我的彻底的身心愉快。6.社会性:表现在对生活的依赖,社会功利性,欣赏性和普遍性。7:稳定性和普遍性:相对性和绝对性。)
三、论述:
美学史上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的范畴,悲剧性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悲,不悲不能成为悲剧,但悲不等于哭。(1) 命运悲剧:索福克斯《奥狄浦斯王》,希腊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2) 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以后,17世纪新古典主义《哈姆雷特》。(3)社会悲剧:8、19世纪出现,巴尔扎克《高老头》,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玩偶之家》。(4) 生命悲剧:托尔斯泰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床弟间的悲剧。(5) 荒谬悲剧。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的形式来进行的。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例,鲁迅: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的内涵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京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优选】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优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人的怪兽[法]波德莱尔灰蒙蒙的天空无边无际,广袤的原野灰扑扑的,没有一块草坪,寸草不生。
这儿,我遇见了几个弯着背的行人。
每个人身上都驮着一个巨型怪兽,足足有一袋面粉、煤渣或者古罗马步兵的装备那么沉。
那狰狞的怪兽还极不安分:它灵活有力的肌肉把人缠住,紧紧地压迫着;两只巨大无比的爪子扣住了人的胸口;庞大的头压住了重负的前额,就像一个古代士兵为了震慑敌人而佩戴的可怕头盔。
我问其中一个人,他们如此这般是要到哪里去。
他回答说他对此一无所知,其他人也没有头绪。
然而,他们显然要去某个地方,因为他们的步伐透露了他们对行走的无法阻挡的需要。
这是件奇怪的事儿!他们不仅没有对缠绕在他们脖子上、贴在他们背上的凶猛怪兽感到生气,反而把它们看做自身的一部分。
这些面容,尽管疲惫不堪、严肃至极,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绝望。
在忧郁的苍穹之下,在似天穹般孤寂的土地上,他们的脚深深地陷到尘埃里。
他们继续前行,一副逆来顺受、要一辈子毫无所得地期待下去的神情。
这队伍从我身边经过,没入天际,与那阴郁交融,而地球圆形的表面也避开了人们好奇的目光。
有些片刻,我固执地想要弄懂这奥秘,但是很快,不可抑制的冷漠袭上心头。
于是,我比那被沉甸甸的怪物压迫的人还要疲乏。
(选自波德莱尔《世界之外的任何地方》)(1)“行人”身上驮着的“怪兽”有什么特点?“怪兽”象征什么?(2)背负着“怪兽”的“行人”们有哪些矛盾的表现?(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节的内涵。
【答案】(1)沉重,不安分,压迫和束缚着人们,驱使人们行走。
人生的欲望、追求等。
(2)疲惫而严肃;盲目而坚定;有所期待而逆来顺受。
(3)人无法真正冷静而清楚地认识、控制自己的欲望:当一个人尝试去理解和剖析自己的欲望时,他就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解析】【分析】(1)本题中,从“每个人身上都驮着一个巨型怪兽,足足有一袋面粉、煤渣或者古罗马步兵的装备那么沉”可见其:沉重;从“那狰狞的怪兽还极不安分”可见其:不安分;从“它灵活有力的肌肉把人缠住,紧紧地压迫着;两只巨大无比的爪子扣住了人的胸口;庞大的头压住了重负的前额,就像一个古代士兵为了震慑敌人而佩戴的可怕头盔”可见其:压迫和束缚着人们;“他们继续前行,一副逆来顺受、要一辈子毫无所得地期待下去的神情”可见其:驱使人们行走。
华东师大版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华东师大版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当代诗歌有过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它以囊括了当代生活的胜利和挫折的全部丰富性而宣告这一发展的极致。
这一诗的时代因历史原因而消隐。
之后,迎来的是全面更新诗歌的新的诗潮的兴起。
新诗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诗的朦胧性的呈现,是触发诗坛情绪激动的动因之一。
这原是现代艺术潮流中并不新鲜的话题,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对此都有过精彩的论述。
他们确认准确的描绘并不等于真实,描绘可见的东西并不说明艺术家的独创;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往往说明才能。
至于诗的主题的模糊性和多重性,更得到现代科学的有力佐证。
科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对象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有难解之缘。
系统科学承认,凡与人有关联的各种系统,均存在模糊性。
当代诗歌既然把人的复杂存在作为表现的基本对象,诗作为人的复杂精神的对象化,当然就具有朦胧的特性。
封闭的时代业已结束。
随着时代的开放而来的,必然是艺术的开放。
陌生的、让人惊诧的“古怪”诗风的出现,使许多诗失去传统的明朗色调,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氛围。
诗变得费解或不可解了。
它意蕴甚深却不求显露;它适应当代人的复杂意识而摒弃单纯;它改变诗的单一层次的情感内涵而为立体的和多层的建构。
模糊性使诗歌的错综复杂的内涵的展现成为可能。
急速的节奏,断续的跳跃,以及贯通艺术诸门类手法的引用与融汇如电影蒙太奇的剪接与叠加,雕塑的立体感,音乐的抽象,绘画的线条与色彩。
这些“引进”,都使新诗艺术有一个突进的扩展。
这更加重了这些新诗潮对于已有新诗的挑战性。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至筱敏①日照渐渐地短了,便觉着午后的楼影变得很长,很深。
在楼影里匆匆地走过,倒像是在峡谷里走过,风很凌厉地迎面而来,带着一种怪异的声音。
许多人就此伤风了,我当然也是。
探一探额上的温度,就想起北极圈里的人爱患的一种叫做“冬季忧郁症”的病。
对比起冬季忧郁症,伤风实在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为此我该感到幸运。
②然而日照毕竟是短了。
太阳仿佛在远去,远去,万物都零落,瑟缩着禁闭起生长的跫音。
像是生病的时候,人们才记起了自己的身体,此时远离了太阳,人们便开始用火去追寻太阳。
③这天的黄昏来得太早,仿佛午时刚过,四下里就响起夜饭的爆竹了。
所有的楼影都连成一片,很沉的无边无岸的一片。
芥末似的几点雨粉稀疏地飘过,极简短的,却使这爆竹带上了一种阴雨的滋味。
——冬节来了。
④于是,我们回家。
⑤蚂蚁回家;蜜蜂回家;青蛙钻入泥穴,把体温降到冰点,回家;蝴蝶蜷缩成蛹,囚禁起所有色彩,回家;益母草遗下种子,而后成片倒下,以灭亡的形式回家;忍冬藤乱纷纷脱落了叶子,让所望沉入根茎,以枯槁的姿容回家;……⑥冬是家的节日。
冬是回归的节日。
如同成年的鲑鱼无论漂游了多么遥远,去到了哪一片海域,最终都会回到它们降生以及出走的那一条河里。
如是,在距离太阳最遥远的日子里,那团圆的烛火之下,就响起夜饭的爆竹了。
⑦在冬的日子里,想着家这个字,始终觉得是个很困惑的事情。
像一团根须,乱乱地纠合在一起,终究理不出头绪。
每一脉都会引你走得很远很远,很深很深;每一脉都会使你迷失,进入一片混沌。
西人沿着教堂的尖顶,走向上帝的路程,和我们沿着根须走回家族的路程,是一样的吧?一样的难以言表,一样的不容亵渎,一样的足以耗尽一生,一样的为着最终的归宿。
却何以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⑧有一句老话叫“叶落归根”,说的就是冬的事情,说的也是家的事情。
其实,叶落何以就一定归根呢?有风,有流水,有兽的足踪,有鸟的羽翎;……西山的木石不就被精卫衔去了东海么?三叶树的籽实不就随洋流从另一片大陆漂到了这一片大陆么?地球载着我们,在宇宙中漫无边际地浮游,从这个区域漂到那个区域,每一天都面对陌生,永远不会返回初始的道路。
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word
统编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word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
中国武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武术之舞。
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②由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所以,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已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
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③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
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皈依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
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④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与价值体系。
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即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
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
⑤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英雄用掺杂着各类正面因素(如友情、亲情、爱国主义)的暴力行为对反面人物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消灭,最终完成对正义的救赎和对暴力的消解。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朱光潜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感到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在今天已不妥当。
希腊罗马时代固然把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划得很严,其中原因之一确实是阶级的划分。
上层领导人物才做悲剧主角,而中下层人物大半只能侧身于喜剧。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所谓“中层阶级”)已日渐登上政治舞台,也就要求登上文艺舞台了,民众的力量日益增强了,于是悲剧和喜剧的严格划分就站不住了。
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瓜里尼(G·Guarini)不约而同地创造出悲喜混杂剧来。
爪里尼还写过一篇《悲喜混杂剧林诗的纲领》,把悲喜混杂剧比作“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共和政体”。
这就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城邦一般人民要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要求。
莎士比亚的悲喜混杂剧大半在主情节(main plot)之中穿插一个副情节(Sub-plot),上层人物占主情节,中下层人物则侧居副情节。
如果主角是君主,他身旁一般还有一两个喜剧性的小丑,正如塞万提斯的传奇中堂·吉诃德之旁还有个桑柯·邦查。
这部传奇最足以说明悲剧与喜剧不可分。
堂·吉诃德本人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人物。
到了启蒙运动时在狄德罗和莱辛的影响之下,市民剧起来了,从此就很少有人写古典型的悲剧了。
狄德罗主张用“严肃剧”来代替悲剧,只要题材重要就行,常用的主角不是达官贵人而是一般市民,有时所谓重题材也不过是家庭纠纷。
愈到近代,科学和理智日渐占上风,戏剧已不再纠缠在人的命运或诗的正义这些方面的矛盾,而要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于是易卜生和肖伯纳式的“问题剧”就应运而起。
近代文艺思想日益侧重现实主义,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严格区分为悲喜两个类型。
就主观方面来说,有人偏重情感,有人偏重理智,对戏剧的反应也有大差别。
我想起法国人有一句名言:“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五单元第五单元测评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希腊神庙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对于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
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最明显的事例是观照自然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文艺作品。
移情说的一个重要代表利普斯反对从生理学观点来解释移情现象,主张要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英国经验主义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
他举古希腊建筑中的道芮式石柱为例。
这种石柱支持上面的沉重的平顶,本应使人感到它受重压而下垂,而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它仿佛在耸立上腾,出力抵抗。
利普斯把这种印象叫作“空间意象”,认为它起于类似联想,石柱的姿态引起人在类似情况中耸立上腾、出力抵抗的观念或意象,在聚精会神中就把这种意象移到石柱上,于是石柱就仿佛耸立上腾,奋力抵抗了。
利普斯的这种看法偏重移情作用的由我及物的一方面,唯心色彩较浓。
同属移情派而与利普斯对立的是谷鲁斯。
他侧重移情作用的由物及我的一方面,用的是生理学观点,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内模仿”,他在他的名著《动物的游戏》里举过看跑马的例子: 一个人在看跑马,真正的模仿当然不能实现,他不但不肯放弃座位,而且有许多理由使他不能去跟着马跑,所以只心领神会地模仿马的跑动,去享受这种内模仿所产生的快感。
这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纯粹的审美的观赏了。
他认为审美活动应该只有内在的模仿而不应有“货真价实”的模仿。
如果运动的冲动过分强烈,例如西欧一度有不少的少年因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模仿维特自杀,那就要破坏美感了。
正如中国过去传说有人看演曹操老奸巨猾的戏,就义愤填膺,提刀上台要把那位演曹操的角色杀掉,也不能起美感一样。
谈谈你对审美范畴内悲剧的理解
谈谈你对审美范畴内悲剧的理解审美范畴,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感受形式,具有一定的范式性。
人类的审美范畴在漫长的演变经历中,形成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这六种基本的审美价值形态。
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通过六种审美范畴的欣赏、把握,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开阔审美趣味,增强审美能力。
”一般说法,悲剧这个词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戏剧的主要类别或题材之一,以表现主人公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惨性结局为基本特点;二是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悲剧,用来比喻不幸的遭遇;三是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它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1]。
审美范畴问题是美学原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为审美的悲剧的相关问题加以澄清和整理。
悲剧这一审美范畴与现实中的“悲剧”,和作为一种艺术类型的戏剧中的悲剧的概念不同,为了区分不同的悲剧概念,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又常常被写成“悲剧性”或者“悲剧美”。
但三者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而又密切的现实与逻辑关系。
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指的是比如车祸、地震、洪灾等令人感到不幸、同情乃至伤感的悲惨的遭遇与苦难。
显然车祸等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悲剧不能等同于审美范畴中的“悲剧”,也不等于戏剧中悲剧题材,但是为这二者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现实背景。
审美意义的悲剧范畴所注重的不在于艺术作品是不是有特定的艺术形式,而在于它作为一种艺术,或者一种艺术作品,其中所反映的实质性的内容,是不是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
有了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无论戏剧、小说、诗歌、电影、绘画、雕塑等,同样可以反映出悲剧性的内蕴。
审美范畴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艺术类型的悲剧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的哲学概括和艺术提升。
分析各种悲剧人物,悲剧主角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悲剧主角以超前出现的强烈个性姿态与客观环境的对抗,因为其目的脱离了规律条件所以表现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愿望;悲剧主角目的无法实现的绝望境况与其执着追求目的的理想的强烈个性构成了悲剧与崇高的交叉状态,是一种“崇高悲剧”。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题(附答案)典型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题(附答案)典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画展中,署名“夏语冰”的多幅绘画作品引起关注。
这位创造力不遑多让的“夏语冰”就是以会写诗闻名并且已出版诗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写诗、演唱、绘画、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入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成果。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
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具备人类的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与人类差别较大。
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上越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因为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是在与其他诗人诗歌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必须掌握当时其他诗人诗歌的特点,才能更好凸显徐志摩的诗歌特质。
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并非如此。
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
人工智能只有具备了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了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有徐志摩风格的诗来。
没有人生,我们便无法理解诗和艺术。
人工智能正是在这里遭遇滑铁卢。
据研究,尽管人工智能具有令人炫目的高超技能,却很难模仿人类基本、无意识的直觉,这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
它可以轻易学会下棋,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学会。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感到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在今天已不妥当。
希腊罗马时代固然把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划得很严,其中原因之一确实是阶级的划分。
上层领导人物才做悲剧主角,而中下层人物大半只能侧身于喜剧。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所谓“中层阶级”)已日渐登上政治舞台,也就要求登上文艺舞台了,民众的力量日益增强了,于是悲剧和喜剧的严格划分就站不住了。
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瓜里尼(G· Guarini)不约而同地创造出悲喜混杂剧来。
爪里尼还写过一篇《悲喜混杂剧林诗的纲领》,把悲喜混杂剧比作“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共和政体”。
这就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城邦一般人民要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要求。
莎士比亚的悲喜混杂剧大半在主情节(mainplot)之中穿插一个副情节(Sub-plot),上层人物占主情节,中下层人物则侧居副情节。
如果主角是君主,他身旁一般还有一两个喜剧性的小丑,正如塞万提斯的传奇中堂·吉诃德之旁还有个桑柯·邦查。
这部传奇最足以说明悲剧与喜剧不可分。
堂·吉诃德本人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人物。
到了启蒙运动时在狄德罗和莱辛的影响之下,市民剧起来了,从此就很少有人写古典型的悲剧了。
狄德罗主张用“严肃剧”来代替悲剧,只要题材重要就行,常用的主角不是达官贵人而是一般市民,有时所谓重题材也不过是家庭纠纷。
愈到近代,科学和理智日渐占上风,戏剧已不再纠缠在人的命运或诗的正义这些方面的矛盾,而要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于是易卜生和肖伯纳式的“问题剧”就应运而起。
近代文艺思想日益侧重现实主义,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严格区分为悲喜两个类型。
就主观方面来说,有人偏重情感,有人偏重理智,对戏剧的反应也有大差别。
我想起法国人有一句名言: “ 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Ⅰ,解析版)(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正式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第一学期10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精辟地提出喜剧的对象是丑陋与错误的观点,将丑视为喜剧的基础,但他的喜剧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如把悲剧与喜剧形而上地对立起来,认为喜剧与悲剧有严格的界限,“喜剧不致引起痛苦”,强调喜剧的纯粹逗笑、欢乐的性质;同时,他重悲剧、轻喜剧,认为悲剧是最崇高的艺术,喜剧则等而下之。
亚氏的观点成为西方后世许多理论家、艺术家信奉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喜剧心理学角度看,喜剧的审美心理不是一味地轻松愉快,而是由紧张到松弛。
笑可以有轻松的笑、无可奈何的笑乃至撕心裂肺的笑,喜剧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复合的。
让·保尔曾指出:“喜剧性接近这样一种有形的痒感,这种痒感作为一种滑稽可笑的双音和复义震颤于痛苦与喜悦之间。
”喜剧性笑所具有的“紧张——松弛”的模式,是由作为社会生物的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所决定的。
人有需要就意味着他感到缺乏,当人产生需要时,肌体就会感到一种紧张,无论是人在遇到肉体的紧张或心理的紧张时,都有一种寻找解脱的欲求,希望从引起紧张的体内情境或体外情境中逃脱出来。
“笑就是摆脱紧张,重归松弛状态的一种心理对策”。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喜剧也是人类渴望摆脱制度与规范的束缚、解除紧张状态的方式。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社会制度、规范的限制和约束,人类的天性及种种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但是,人的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却又力求使这些本能表现出来。
因而,被压抑的本能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会要求以间接、曲折的方式得到满足,笑正是缓解内心紧张、使人感到松弛的很好的方式。
所以,喜剧的审美效果是笑,笑是使人从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极佳方式。
但笑的情感状态仍是复合的,伟大的喜剧所引发的笑往往并不纯粹使人感到愉快,而是交织着忧郁甚至悲哀的情绪。
历届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1】社科文阅读
历届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1】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审美中的苦难与甘美——谈审悲快感》《我与文学及其他》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审美中的苦难与甘美——谈审悲快感》《我与文学及其他》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审悲快感,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说明。
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审悲快感是作为艺术活动而存在的。
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能等同。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失去亲朋,或陷入困境,或者目睹了别人的不幸,而你又是一个正常的人的话,那么,除哀痛之外,是不会有丝毫愉悦的。
因为当人遭遇不幸时,全部注意力都被苦难本身所吸引,伴随着痛感的是该如何手忙脚乱地处理后事,反反复复地考虑得失,忧心重重地瞻望未来,想超脱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艺术活动中,对苦难的描写与欣赏,则是拉开距离的超越功利的观照。
这样的“审悲”,也就是把苦难通过艺术这支弓箭,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这时候,哀伤痛苦的呻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意象,使人在瞬间离开现实的重压而升腾于幻境。
这样,悲哀本身就变成并非全然是痛苦了,我们的回味给它添上一种甜美。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强调艺术家对感情要“再度体验”。
一个男孩子在遇到狼的那一刻,他只能处在惊恐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但是当事过之后,这个男孩回忆他遇到狼时的情景,将遇狼的经过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那么这种再度体验过的感情,就是审美观照,就是艺术。
在审悲体验中,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为快感的又一原因。
苦难是悲哀的,但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形式用愉悦之情与之对抗,并进而征服它。
这样,在审悲观照中痛感就转化为快感。
一出悲剧,譬如《红楼梦》,要是除去了它的富于表现力的文字,无懈可击的结构等一切表现形式的魅力,把这悲剧化为单纯的事实,用报道性的语言讲出来,那么《红楼梦》悲剧的全部的美也就失去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人类的愚蠢行为而已,它至多只能引起我们某种好奇心,但要我们去欣赏它却是万万做不到了。
乔治·桑塔纳说:“在艺术中,题材的真实使我们悲哀,但传达的媒介却使我们喜悦,一喜一悲的混合,构成哀情之别有风味。
新课标Ⅱ卷语文-2015年高考部分试题解析(参考版)
本卷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①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②过去,通常仅仅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因为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有,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有,所以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③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认”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认”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认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实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④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表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水准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新题精练】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新题型——文学评论应用题
【新题精练】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新题型——文学评论应用题【选材主题】1. 《红楼梦(节选)》与文学评论2. 阿来《云中记(节选)》与文学评论3. 巴金《团圆》与文学评论4. 卞之琳《红裤子》与文学评论5. 迟子建《与周瑜相遇》与文学评论【考点研究】文学评论实践应用题1.模式(1)题干原理+选文例证(2)题干例证+选文原理2.循环答题法(1)文学理论——文化思想(儒释道),冰山理论+虚构真实+……(2)实例——人物,情节,选材,主题3.答题模式手法句(文学理论)+材料句(文本内容)+分析句(观点)示例问题: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选文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请结合“棋王”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6分)答案:①选文体现了儒家的孝道。
②体现了儒家由器而见道的哲学思想。
老者称其棋技“汇道禅于一炉”,且上升到“中华棋道”的高度。
③体现了道家的无己境界。
投入比赛后,心外无物。
④体现了道家的无功境界。
在老者提出和棋后,不执意于输赢。
(若答体现了儒家的“和为贵”也可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是一道探究性题目,既涉及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
首先立足文本,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自己的理解。
结合“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
书包里有……”“我妈的无字棋”“妈,儿今天……妈——”等分析,体现了儒家的孝道。
结合“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
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分析,体现了儒家由器而见道的哲学思想。
结合“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
喉结许久才动一下”“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
2024年上海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上海松江区2024年第二学期模拟考质量监控高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2024.4考生注意:1.本练习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答题纸与题目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________》)(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
(贾谊《过秦论》)(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长同一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作答。
(5分)(1)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古代文学专家作了交流发言。
他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文体演变、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以上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①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②但这些研究属于文学表层③因而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过多粘著在文学外在物④忽略了“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图像”这一层意义⑤影响了文学研究潜存的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解构的“团圆”“花葬”两幕。
这样的创新蕴含了编导对生命的思考,是对原著灵魂沟通的结果。
这两幕充分展现了青春的盛放与凋零,是用现代审美方式对经典的成功演绎。
【团圆】宝玉在想象中看到十一金钗一起出现在自己眼前。
宝玉回头看着这些姐妹,以为一切如旧。
而在重重帷幕和珠帘后的阴影里,是宝钗孤独的身影,只有她留在了冰冷悲凉的现实中。
【花葬】十二钗披散长发,身着纯色长裙,手执各自的代表花朵登场,端坐于十二把高背官帽椅上。
伴着音乐,十二钗跳起现代舞,她们围绕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断攀爬、翻滚,不断拉扯、挣扎。
最终,一切又归于静默,十二钗渐次离去,徒留满地花朵和宝玉凝望的背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
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
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
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
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
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
西方几个文艺鼎盛时代,例如古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浪漫运动时代的德国都由戏剧来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
我们不禁要问:戏剧这个崇高地位是怎样得来的?
多研究一下“儿戏”,就可以了解关于戏剧的许多道理。
首先是儿童从游戏中得到很大的快乐。
这种快乐之中就带有美感。
马克思论劳动,也说过美感就是人使各种本质力量能发挥作用的乐趣。
因此,不能否定文艺(包括戏剧)的消遣作用,消遣的不是时光而是过剩的精力。
要惩罚囚犯,把他放在监狱里还戴上手铐脚镣,就是逼他不能自由动弹而受苦,所以囚犯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放风”的时刻。
戏剧是一个最好的“放风”渠道,因为其它艺术都有所偏,偏于视或偏于听,偏于时间或偏于空间,偏于静态或偏于动态,而戏剧却是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以活人演活事,使全身力量都有发挥作用的余地,而且置身广大群众中,可以有同忧同乐的社会感。
所以,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作为戏剧,都可以产生这种内容最复杂也最丰富的美感。
不过悲喜毕竟有所不同,类于悲剧的喜感,西方历来都以亚理斯多德在《诗学》里的悲剧净化论为根据来进行争辩或补充。
依亚理斯多德的看法,悲剧应有由福转祸的结构,结局应该是悲惨的。
理想的悲剧主角应该是“和我们自己类似的”好人,为着小过失而遭到大祸,不是罪有应得,也不是完全无过错,这样才既能引起恐惧和哀怜,又不至使我们的正义感受到很大的打击。
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悲剧情感本来都是不健康的,悲剧激起它们,就导致它们的“净化”或“发散”,因为象脓包一样,把它戳穿,让它发散掉,就减轻它的毒力,所以对人在心理上起健康作用。
这一说就是近代心理分析源-----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或“发散治疗”说的滥觞。
他认为,人心深处有些原始欲望和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律不相容,被压抑到下意识里形成“情意综”,作为许多精神病例的病根。
但是这种原始欲望也可采取化装的形式,例如神话、梦、幻想和文艺作品往往就是原始欲望的化装表现。
弗洛伊德从这种观点出发,对西方神话、史诗、悲剧乃至近代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心理分析来证明文艺是“原始欲望的升华”。
这一说貌似离奇,但其中是否包含有合理因素,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他的观点在现代西方还有很大的影响。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模仿人物动作情节、和观众打成一片的最生动鲜明的艺术。
B.因为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所以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一直以来就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C.戏剧是综合性最强的艺术,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可以产生内容最复杂也最丰富的美感。
D.悲剧激起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本来不健康的悲剧情感,使它们得以“净化”或“发散”,从而起到健康人的心理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想了解关于戏剧的诸多道理,就必须多研究“儿戏”,因为戏剧如同“儿戏”,能让人从中得到带有美感的快乐。
B.人人都爱看戏,不少人还爱演戏,这使得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西方几个文艺鼎盛时代都是由戏剧来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的。
C.马克思认为美感是使人的各种本质力量能发挥作用的乐趣,因而我们应该肯定包括戏剧在内的文艺形式具有消遣过剩精力的作用。
D.由于其他艺术在视与听、时间与空间、静态与动态等方面都各有偏侧,都不能使人完全释放苦闷、获得愉悦。
因而戏剧是一个最好的“放风”渠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时代的德国,都由戏剧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可见戏剧在西方享有崇高的地位。
B.弗洛伊德认为,人心深处有些和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的情结,但它也可采用化装的形式,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泄。
C.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塑造窦娥这一好人担任主角,其中的故事有着由福转祸的结构以及悲惨的结局,没有使我们的正义感受到很大打击。
D.研究表明,神话、史诗、悲剧乃至近代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等都是人类“原始欲望的升华”,这一观点在现代西方仍有很大的影响。
答案:
1、B(3分)(颠倒因果。
“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因,“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是果,选项把这一因果关系说反了。
)
2、A(3分)(说法绝对。
作者只是说可从研究“儿戏”入手了解一些审美常识,并未说“要想了解关于戏剧的诸多道理,就必须多研究‘儿戏’”。
)
3、D(3分)(曲解文意。
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是否包含有合理因素”“尚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