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内分泌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内分泌总论 PPT课件
内分泌组织细胞
• 心血管 • 胃肠、肾 • 脂肪组织 • 脑(尤其下丘脑)
• 心脏:心钠素
• 肺脏:多肽类、5-羟色胺
• 胃肠道:胃泌素、胰泌素、胰酶素、胰多 肽、P物质、肠抑胃肽、神经降压素、舒血 管肠肽、糜蛋白酶素
• 肾脏:肾素、胰舒血管素、红细胞生成素、 前列腺素A1,A2 、1,25(OH)2D3
体 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
(FSH), 生长激素,催乳素(PRL)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
靶 皮质醇,甲状腺激素(T3,T4), 腺 睾酮,雌二醇,孕酮,抑制素,
LH, FSH, 性类固醇激素
内分泌系统由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调节,神经系统也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肢端肥大症
• 病例摘要:刘**,男,40岁,农民,因多食、多饮、消瘦2 个月就诊。
•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食量增加,由原来的每天450g 到每天550g,最多达800g,而体重却逐渐下降,2个月内体 重减轻了3kg以上,同时出现口渴,喜欢多喝水,尿量增多。 与当地口服中药调理一个多月,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 断治疗来我院就诊。病后大小便正常,睡眠一般。
4、内分泌相关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多见于女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桥本甲状腺炎
• 高效价的抗甲状腺抗体 • 甲状腺显著肿大 • 50%伴有临床甲减
Graves病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 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
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 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
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 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脂滴(胆固醇)
(二)激素分泌方式★
胞内分泌:细胞内的化学 物质直接作用在自身细胞
内分泌学总论PPT课件
04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标本检测激素、代谢物等 指标,以评估内分泌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借助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内分泌腺体 的形态和结构,辅助诊断病变。
功能试验
通过给予促激素或拮抗剂等手段,观察内分 泌腺体的反应,判断功能状态。
病理学检查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和病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
01
环境因素对内分泌 系统的影响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物等可 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影响人体健康。
0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的识别与评估
研究如何识别和评估环境中潜在 的内分泌干扰物,降低其对人类 和生态系统的风险。
03
政策与公众健康
加强政策制定和公众教育,提高 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详细描述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它通过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来调节垂体 前叶和后叶的激素分泌。这些激素进一步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以维持机 体内环境的稳定。
甲状腺激素
总结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 发育的重要激素。
VS
详细描述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 腺原氨酸(T3),它们在促进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促甲状腺激 素(TSH)的调节,而TSH则由垂体前叶 分泌。
03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生长异常
总结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详细描述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 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巨人症则是由于在生长 发育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骼、内脏 器官和软组织过度生长,肢端肥大症则表现
《内分泌学总论》课件
对于需要明确病因或病变性质的病例,可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学诊断。
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激素、代谢产物的水平,以评估内分泌功能状态。
借助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内分泌腺体的形态、大小及位置,辅助诊断病变。
靶向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
针对特定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VS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等症状。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障碍,表现为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等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
05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功能试验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给予受试者特定刺激或抑制物,观察内分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来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活动。
详细描述
肾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分为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主要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而肾上腺髓质则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主要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调节。肾上腺的调节机制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同时也会受到自身反馈调节的影响。
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表现为体重增加、气急、关节痛等症状。
01
02
03
04
1
2
3
肾上腺肿瘤
起源于肾上腺的肿瘤,可影响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的肿瘤,可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表现为相应激素缺乏的症状,如生长激素瘤、泌乳素瘤等。
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激素、代谢产物的水平,以评估内分泌功能状态。
借助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内分泌腺体的形态、大小及位置,辅助诊断病变。
靶向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
针对特定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VS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等症状。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障碍,表现为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等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
05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功能试验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给予受试者特定刺激或抑制物,观察内分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来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活动。
详细描述
肾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分为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主要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而肾上腺髓质则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主要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调节。肾上腺的调节机制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同时也会受到自身反馈调节的影响。
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表现为体重增加、气急、关节痛等症状。
01
02
03
04
1
2
3
肾上腺肿瘤
起源于肾上腺的肿瘤,可影响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的肿瘤,可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表现为相应激素缺乏的症状,如生长激素瘤、泌乳素瘤等。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学课件
分类
内分泌系统可以分为腺体内分泌和组织内分泌。腺体内分泌是指具有分泌功能的 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组织内分泌是指某些组织或细胞通过旁分泌、自分 泌、神经分泌等方式分泌激素,如脂肪组织、胰岛细胞等。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如调节代谢、 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等。
靶腺是轴系的终点,包括肾上腺、甲状腺、性腺 等,这些腺体能够合成和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 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与内分泌疾病的关联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的异常可以导致一系列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 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或靶腺的病变有关,导致激素分泌的异 常,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THANKS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PTH ),引起骨骼脱钙、软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导致全身性疼痛、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
指骨骼微结构破坏和骨量减少,导致骨折 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能与年龄
、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指甲状旁腺分泌不足,导致PTH分泌不足 ,引起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病变,导致 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等症状。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 学课件》
2023-10-30
目录
• 内分泌总论概述 •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与内分泌疾病 • 内分泌腺体与疾病 •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内分泌前沿研究进展
01
内分泌总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内分泌系统是指一系列腺体和器官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稳 定的系统。
内分泌系统可以分为腺体内分泌和组织内分泌。腺体内分泌是指具有分泌功能的 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组织内分泌是指某些组织或细胞通过旁分泌、自分 泌、神经分泌等方式分泌激素,如脂肪组织、胰岛细胞等。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如调节代谢、 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等。
靶腺是轴系的终点,包括肾上腺、甲状腺、性腺 等,这些腺体能够合成和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 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与内分泌疾病的关联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的异常可以导致一系列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 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或靶腺的病变有关,导致激素分泌的异 常,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THANKS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PTH ),引起骨骼脱钙、软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导致全身性疼痛、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
指骨骼微结构破坏和骨量减少,导致骨折 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能与年龄
、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指甲状旁腺分泌不足,导致PTH分泌不足 ,引起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病变,导致 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等症状。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 学课件》
2023-10-30
目录
• 内分泌总论概述 •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与内分泌疾病 • 内分泌腺体与疾病 •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内分泌前沿研究进展
01
内分泌总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内分泌系统是指一系列腺体和器官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稳 定的系统。
《医学内分泌总论》课件
常见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糖水平升Fra bibliotek,常见糖尿病。
垂体瘤
垂体肿瘤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出现多种症状,常见 垂体瘤。
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代谢率增加,常见甲亢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常见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内分泌治疗方法
激素替代治疗
通过补充缺乏的激素,纠正内分泌 功能障碍。
2 腺体分布
人体内分泌腺体广泛分布于各个器官和组织,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3 调节机制
内分泌系统通过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机制,保持身体的稳态平衡。
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物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 和生长发育。
胰腺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 血糖水平。
垂体
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 腺体的功能。
手术切除
生活方式调整
对某些内分泌腺体疾病,如垂体瘤, 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改善
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内分泌功能。
结语和总结
通过学习内分泌总论,我们深入了解了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和其在维持人体 稳态平衡中的作用。
《医学内分泌总论》PPT课件
课程介绍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物 内分泌调节机制 常见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治疗方法 结语和总结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带你走进医学内分泌的奇妙世界,探索人体各个腺体的分泌物及其 重要作用。
内分泌系统概述
1 细胞信号传递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实现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
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调节 应激反应和水电解质平衡。
内分泌调节机制
1
内分泌系统总论 PPT课件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泌尿系统
概述
• 内分泌(endocrine )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
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 体液调节系统.
• 主要功能:是在神经支配下和物质代谢调节的
基础上释放激素,调节人体代谢过程、器官和组 织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许多生理活动和 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Autocrine
Paracrine
L局部发挥作用。如:胰岛δ细胞
生化
激 素
激素的降解与转换
通过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而转运到靶细胞部位发挥 作用
-
– 肝、肾和靶细胞代谢降解及灭活
– 肽类激素半衰期短,3-7分钟
– 非水溶性激素与转运蛋白结合,半衰期长
下丘脑
垂 体
+ +
TRH TSH
- -
TSH
T4 、 T3
甲状腺
rT3
T3
内 分 泌 系 统 调 节
内分泌腺和体液代谢物质之间 也存在反馈调节现象
血 血
糖 — INS 钙 — PTH
内 分 泌 系 统 调 节
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相互调节
• 内分泌对免疫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前列腺素E——抑制免疫应答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促进免疫应答
内 分 泌 系 统 调 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合成血管加压素、催产素→ 神经垂体→ 靶腺
内 分 泌 系 统 调 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调节
• 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PPT课件
胞核 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神经轴突运送
15
激素的转运和代谢
转运:激素与转运蛋白结合 降解:多数激素在肝肾和外周组织降解
肽类激素半衰期短,类固醇激素长 转换:在肾脏 25-(OH)D3转化
1,25-(OH)D3
16
激素的分泌节律
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血中激素的浓 度也就呈现出以日、月、年为周期的波动,这种周 期性波动受中枢神经的生物钟控制。
激素(第一信使)
结合G蛋白偶联 受体
激活G蛋白(à与β、γ亚单位分离)
兴奋性G蛋白(G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ATP
cAMP(第二信使)
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
细胞内生物效应
22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IP3 /DG第二信使模式
23
酶偶联受体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模式(insulin,GH)
TSH,FSH,LH,hCG等糖蛋白
中等大小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氨基酸类激素:酪氨酸碘化 T4,T3
胺类激素:单一氨基酸(酪氨酸)衍生物:
儿茶酚胺、5-羟色胺(血清素)等
类固醇激素:胆固醇衍生物
类固醇核完整: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等
B环打开:维生素D
12
激素的分类
(二)来源 (三)功能
水盐代谢激素 钙磷代谢激素 物质代谢激素 生长发育激素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 ortisol
周围组织
31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32
3生.生长长激素素分的泌作的用调及节分泌调节
1).促进机体生长 2).调节新陈代谢 3).参与免疫反应
33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胰岛激素与血糖
15
激素的转运和代谢
转运:激素与转运蛋白结合 降解:多数激素在肝肾和外周组织降解
肽类激素半衰期短,类固醇激素长 转换:在肾脏 25-(OH)D3转化
1,25-(OH)D3
16
激素的分泌节律
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血中激素的浓 度也就呈现出以日、月、年为周期的波动,这种周 期性波动受中枢神经的生物钟控制。
激素(第一信使)
结合G蛋白偶联 受体
激活G蛋白(à与β、γ亚单位分离)
兴奋性G蛋白(G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ATP
cAMP(第二信使)
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
细胞内生物效应
22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IP3 /DG第二信使模式
23
酶偶联受体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模式(insulin,GH)
TSH,FSH,LH,hCG等糖蛋白
中等大小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氨基酸类激素:酪氨酸碘化 T4,T3
胺类激素:单一氨基酸(酪氨酸)衍生物:
儿茶酚胺、5-羟色胺(血清素)等
类固醇激素:胆固醇衍生物
类固醇核完整: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等
B环打开:维生素D
12
激素的分类
(二)来源 (三)功能
水盐代谢激素 钙磷代谢激素 物质代谢激素 生长发育激素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 ortisol
周围组织
31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32
3生.生长长激素素分的泌作的用调及节分泌调节
1).促进机体生长 2).调节新陈代谢 3).参与免疫反应
33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胰岛激素与血糖
内分泌总论.ppt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利用抗体与细胞表面或内 部高分子(抗原)特异性结合,进行定位研究,了 解激素分布情况,通过光镜、电镜可以识别各种激 素分泌细胞,加深对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的恶性肿瘤 的认识。
应用冷冻割断法可通过电镜看到细胞内部各 种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立体形象;应用冷冻蚀刻复型 法,可显示不同层次的结构。
分子内分泌学研究
广义的内分泌还包括邻分泌、并列分泌、 自分泌、腔分泌、胞内分泌、神经分泌。
概论
➢ 内分泌腺: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
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 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 激素:
概论
经典的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并释放入血 循环,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一定效应的微量 化学物质。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病因: 内分泌腺肿瘤 伴瘤综合征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激素代谢异常 医源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3)功能正常但组织异常性疾病
包括非功能性肿瘤、癌、囊肿、炎症等。 如甲状腺腺瘤。
内分泌系统疾病
4)激素敏感性缺陷
➢ 表现为激素抵抗综合征。 ➢ 临床上大多表现功能减退或正常。 ➢ 少数表现为功能亢进。 ➢ 血激素水平正常,甚至偏高。
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完整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包括下列三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功能诊断 ➢ 病理诊断(定位及定性) ➢ 病因诊断
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功能诊断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测
代谢紊乱表现 激素分泌异常
血中激素或其代谢产物测定 血中激素浓度测定 激素节律改变 动态功能试验 兴奋试验:如ACTH兴奋试验 抑制试验:如T3抑制试验 激发试验:如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拮抗试验:如芬妥拉明试验 负荷试验:水负荷试验
应用冷冻割断法可通过电镜看到细胞内部各 种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立体形象;应用冷冻蚀刻复型 法,可显示不同层次的结构。
分子内分泌学研究
广义的内分泌还包括邻分泌、并列分泌、 自分泌、腔分泌、胞内分泌、神经分泌。
概论
➢ 内分泌腺: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
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 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 激素:
概论
经典的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并释放入血 循环,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一定效应的微量 化学物质。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病因: 内分泌腺肿瘤 伴瘤综合征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激素代谢异常 医源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3)功能正常但组织异常性疾病
包括非功能性肿瘤、癌、囊肿、炎症等。 如甲状腺腺瘤。
内分泌系统疾病
4)激素敏感性缺陷
➢ 表现为激素抵抗综合征。 ➢ 临床上大多表现功能减退或正常。 ➢ 少数表现为功能亢进。 ➢ 血激素水平正常,甚至偏高。
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完整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包括下列三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功能诊断 ➢ 病理诊断(定位及定性) ➢ 病因诊断
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功能诊断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测
代谢紊乱表现 激素分泌异常
血中激素或其代谢产物测定 血中激素浓度测定 激素节律改变 动态功能试验 兴奋试验:如ACTH兴奋试验 抑制试验:如T3抑制试验 激发试验:如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拮抗试验:如芬妥拉明试验 负荷试验:水负荷试验
endocrinology(内分泌总论) PPT课件
Steroids
Endocrinology
• With development,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investigative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 continues to expand.
• For example: heart, kidney, adipose tissue
• Excess ACTH overstimulates the adrenal cortex, resulting in Cushing disease.
• Increased prolactin causes milk secretion, or galactorrhea,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 Endocrine glands • Sporadic endocrine tissues and cells in
non-endocrine organ
Hypothalamus-pituitary-target gland
Hypothalamus-pituitary
• anterior pituitary releases six hormones: ACTH、TSH、FSH、LH、PRL、GH
பைடு நூலகம்
Archite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system
• Components of the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systems
Endocrine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consists of two main parts:
内分泌总论 ppt课件
脑 垂 体 分 泌 的 激 素 靶腺(器官)
全身组织、甲
1、生 长 激 素(GH)
状腺
2、 泌 乳 素(PRL)
乳腺
3、促甲状腺素(TSH) 甲状腺、乳腺
4、促肾上腺 皮 质 激素 (ACTH)
肾上腺
5、黑素细胞刺激素(MSH) 黑色素细胞
7、卵泡刺激素(FSH)
8、黄体生成素(LH)
贮存于脑垂体后叶 贮存于脑垂体后叶
PPT课件
8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 胰岛:α细胞——胰高糖素;
β细胞——胰岛素; D细胞——生长抑素(GHRIH/SS) 胃肠、胰岛其它激素:胃泌素、舒血管肠肽、促 胰泌素、胆囊收缩素等 肾脏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脏:心钠素;
PPT课件
9
[内分泌学和临床内分泌学]
内分泌学近百余年来飞速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一、腺体内分泌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分泌腺体:切除 动物内分泌腺体可引起该腺体功能低下症群,替代补充 该腺体提取的激素可纠正此症群。如替代过量,可诱发 该腺体功能亢进症群。
4. 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醛固酮、雄性激素
PPT课件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可通过与胞膜受体和核受体结合二种方式发 挥效应。
一、肽类、生物胺和前列腺素:与其相应的膜受 体结合以实现有关效应。
PPT课件
14
膜
表
面
受
体
作
用
机
制
模
式
PPT课件
15
除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激素外, 这类激素与膜表面特异受体结合后,在兴奋性或抑制 性鸟苷核苷酸结合蛋白作用的参与下,以各种方式引 出激素生物效应。G蛋白有多种, 在胞膜上位于受 体和效应物之间,能调控许多关键性细胞功能,如发 动和延伸蛋白合成、膜间蛋白转运和信息传导。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ppt课件
• 第二步是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 合物,从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 诱导蛋白质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 DNA激素反应元件:与激素作用的特定DNA序列。
18
主要内容
• 内分泌学主要概念 • 激素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11
激素降解与转换
• 激素通过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而转运 大靶组织部位发挥作用,并经肝肾和靶细 胞代谢降解而灭活。
12
激素作用的机制
• 根据受体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将作用机制分 两类: 1、细胞膜受体途径(Cell membrane receptors) :肽类激素、胺类激素、细胞因子和 前列腺素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 2、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途径(cytoplasmic receptors):类固醇、T3、维生素D 、视黄醇等 通过细胞核受体或细胞质受体起作用。
14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发挥生物效应 -转变为活性激素 -受体识别微量激素,与之特异性受体结合 - 将信息在细胞内转变为生物活性作用
15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膜受体-肽类、胺类、 细胞因子、前列腺素
磷酸化途径: 激素-受体复合物 受体构象改变和二聚体化
细胞内
第二信使:cAMP, Ca,IP3三磷酸肌醇和 DAG二酰基甘油等· 细胞质蛋白磷酸化
核内
转录因子磷酸化,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代谢改变、细胞生长分化
非磷酸化途径:Ras连接通路、JAK-STAT通路
16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质或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视黄酸
二聚体
类固醇反应元件-转录因子 17
类固醇细胞质受体作用步骤
• DNA激素反应元件:与激素作用的特定DNA序列。
18
主要内容
• 内分泌学主要概念 • 激素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11
激素降解与转换
• 激素通过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而转运 大靶组织部位发挥作用,并经肝肾和靶细 胞代谢降解而灭活。
12
激素作用的机制
• 根据受体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将作用机制分 两类: 1、细胞膜受体途径(Cell membrane receptors) :肽类激素、胺类激素、细胞因子和 前列腺素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 2、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途径(cytoplasmic receptors):类固醇、T3、维生素D 、视黄醇等 通过细胞核受体或细胞质受体起作用。
14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发挥生物效应 -转变为活性激素 -受体识别微量激素,与之特异性受体结合 - 将信息在细胞内转变为生物活性作用
15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膜受体-肽类、胺类、 细胞因子、前列腺素
磷酸化途径: 激素-受体复合物 受体构象改变和二聚体化
细胞内
第二信使:cAMP, Ca,IP3三磷酸肌醇和 DAG二酰基甘油等· 细胞质蛋白磷酸化
核内
转录因子磷酸化,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代谢改变、细胞生长分化
非磷酸化途径:Ras连接通路、JAK-STAT通路
16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质或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视黄酸
二聚体
类固醇反应元件-转录因子 17
类固醇细胞质受体作用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
G蛋白循环
G蛋白:有a, b 和g三个亚基组成 (a) 失活状态:, Ga 与 GDP 结合. (b) Ga 与激动剂-受体相互作用,释放 GDP. 由于GTP在细胞内 浓度高于GDP,因此GTP进入空位 (c) 结合 Ga 的GTP 与 bg 亚单位亲和力低,与其分离 (d) 由于Ga 有GTP ase的活性,因此GTP被分解为GDP
二、 激素概念的发展
• (二).激素分泌方式 • 内分泌:激素释放入血,运送到全身发挥效
应 • 邻分泌:激素由细胞释放后,作用于周围细
胞 • 自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本身
二、 激素概念的发展
• (三). 激素的功能 • 生殖 • 生长和发育 •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能量的产生、利用和储存
(六).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膜激素作用于细胞膜受体 • 以cAMP、cGMP为第二信使 • 以磷脂酰肌醇代谢物和钙离子为第二信
使 •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级联反应
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
• cAMP: • E,NE, glucagon, LH,FSH,TSH,CT, PTH,ADH •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 Insulin, GH, PRL, oxytocin, EPO, • Calcium and/or phosphoinositides • E, NE, AT II, ADH, GnRH, TRH. • Cyclic GMP • Atrial naturetic hormone, nitric oxide
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
• Extracellular domains: 胞外段,与激素结合, 又称配体结合区 ligand-binding domain
• Transmembrane domains: 跨膜区
• Cytoplasmic or intracellular domains: 胞浆段, 与激素作用后,产生第二信使,是分子的效应 区
• 精神免疫因素 • 激素的免疫调节 • 细胞因子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 免疫系统可产生激素和神经肽类物质
一 内分泌概念的发展和更新
• (三)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 下丘脑-垂体-靶腺
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二、 激素概念的发展
• (一) 定义: • 由内分泌器官产生, • 释放入血循环,转运到靶器官或组织, • 发挥一定效应的微量化学物质。
35
30
25
20
2400
15
0800
1600
五.诊断原则
•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定位 • X线,B超,CT ,MRI,同位素扫描 • 细胞学和免疫生化学检查:定性诊断
五.诊断原则
• 免疫学检查: • HLA分型 • 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 • 自身抗体:ICA,GAD ,TRAb, • T细胞亚群 • 各种细胞因子 • 意义:发现高危人群 • 预报疾病的发生 • 监测病情发展 • 评估疾病预后
五.诊断原则
• 实验室检查:
• 激素水平:激素和激素对
•
周期性和节律性
•
转运蛋白的影响
•
尿中激素的量
• 动态试验:兴奋试验:适应于功能不足状态
•
抑制试验:适应于功能亢进状态
正常人和库欣患者的血F昼夜节律
正常人
100 75 50
25 2400
0 -25 -50 -75
0800
1600
库欣病患者
40
GD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
六.内分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 • 治疗: • 病因治疗 • 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处理
六.内分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功能亢进的治疗: • 手术切除 • 放射治疗 • 药物阻断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如PTU • 药物阻断促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如用甲状腺激
二、 激素概念的发展
• (四). 激素的相互作用 • 一种激素:多种作用 • 一种功能:多种激素
下丘脑激素
激
素
垂体激素
的
分
类
靶腺激素
(五). 激素的分类
• 1.按产生的部位分: • 下丘脑的神经激素 • ADH,催产素 • 释放激素 • 下 丘 脑 释 放 激 素 : TRH ,
LHRH , CRH , GHRH , PRF • 下丘脑释放抑制激素: GHIH,PRL-I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按受体的所在部位分: • 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 • 作 用 于 核 受 体 的 激
素
(六).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 • 水溶性 • 多肽类激素,生物胺,前列腺素 • 无血浆转运蛋白 • 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激活效应器 • 产生第二信使,调节靶细胞功能
(五). 激素的分类
• 垂体激素 • GH,PRL,LH,FSH,TSH,ACTH • 靶腺分泌的激素 • 甲状腺:T3,T4 • 甲状旁腺:PTH • 肾上腺: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 • 性腺:T,DHT,E , P • 肝脏:IGF • 肾脏:1,25(OH)2D3 • 胰腺:胰高糖素,胰岛素,生长因素
G蛋白循环与效应器
(六).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作用于核受体的激素 • 脂溶性 • 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Vit D, Vit A • 与血浆转运蛋白结合 • 与胞浆内或核内受体结合 • 激素-受体在核内调控基因转录,发挥
生理效应
(六).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核受体结构和功能: • 氨基端: 刺激或激活转录 • DNA 结合区: 与特异的DNA区域结合 • 羧基端后配体结合区:与激素结合
内分泌学总论
一 内分泌概念的发展和更新
• (一). 内分泌系统的扩展 • 经典的内分泌系统: • 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
肾上腺、性腺、胰岛
• 目前的内分泌系统: • 全身无处没有内分泌细胞、
组织:心血管、肺、肝、肾、 胃肠道、皮肤、脂肪组织和 免疫细胞。
一 内分泌概念的发展和更新
• (二) 内分泌系统的范围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激 素 与 细 胞 内 受 体 的 作 用
(七) 激素分泌的调节
•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 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
三、内分泌疾病的病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自身免疫因素
四、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 功能亢进
功能减退
五.诊断原则
• 内容: • 功能定性、病理、病因和定位诊断 • 方法: • 症状、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