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宣传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科协打造科技人物宣传风景线
2010年06月09日
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服务科技工作者、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是科协义不容辞的职责。

近几年来,湖北省科协从创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手段入手,不遗余力地宣传优秀科技人物的成长过程、工作业绩、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打造出一道亮丽的科技人物宣传风景线。

在“大”上做文章,构建立体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优秀科技人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他们精益求精的科学思想、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既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富矿和教材,也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勇攀科技高峰的示范和先锋。

但是如何克服传统宣传平面化、公式化的弊端,是广大科协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多年来,湖北省科协在“大”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立体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所谓“大”,就是宣传对象为科技大家(在某一领域具有影响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撰稿人为大手笔(省作家协会的会员),发表地方为大媒体(国家级报刊、省内主流媒体),宣传篇幅为大块头(专题、专栏、黄金时段)。

媒体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5年开始,湖北省科协与《大众科技报》合作,开辟“湖北科技大家”专栏。

每年宣传3~5人,每人一个整版,6000字左右,另配3~4幅图片,到2009年底专栏已经宣传23人,他们中既有名扬中外的两院院士,也有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农村科普专家。

2008年2月,湖北省科协在《湖北日报》策划推出“荆楚院士新春寄语”2个专版,当天就得到时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在报纸上的特别批示:“这组院士全家福很难得,创意很好。

”此外,湖北省科协还与湖北卫视推出《院士风采》系列报道,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开设“思想的声音,智慧的风暴——院士专家对话录”专栏,在荆楚网开辟“大师小记对话”专题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科学大师的风范、成就和精神境界及对社会风尚的引领。

出书立传,构造深度宣传的精品力作。

前些年,湖北省科协采取层层推荐,专家评审方式,每年出版一集《湖北科技精英》进行深度宣传。

继第10集出版后,2009年又编撰了《湖北科技英才》一书,将《大众科技报》刊发的“湖北科技大家”系列报道结集出版。

因书中人物事迹感人、故事生动,加之撰稿作家文笔流畅、图文并茂,书籍出版后,市场反应强烈。

不仅广受大、中、小学生欢迎,省市图书馆和在汉高校图书馆主动上门索取收藏,还在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中间受到广泛赞誉,出版社不得不连续加印。

此外,武汉市科协经中共武汉市委同意,联合党委和政府部门,开地方组织为当地两院院士集体立传之先河,共同编
辑出版的《江城院士风采》(韩启德主席题写书名,周光召名誉主席题词,邓楠书记作序),《武汉科技新秀》等,通过举行首发式,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举办展览,打造流动的风景线。

为了让科学家、院士们的事迹传遍荆楚大地,一是在省市科协办公区域悬挂配有文字介绍的中国科协历届主席大幅照片,展示他们的成就和风采;二是建湖北两院院士长廊,集中展示他们的成就和贡献,拓展其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三是委托省科技馆专门制作《两院院士风采》主题展览,充分利用全省64个县乡科技馆阵地,开展巡回展览,让基层群众和农村孩子们有全面了解湖北知名科学家和院士的机会,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此外,湖北省科协还指导武汉市、十堰市等8个市州科协在城市中心公园、广场等地制作和摆放了500多尊古今中外科学家塑像,供过往行人参观和学习。

通过湖北省科协的宣传工作,让优秀科技人物的崇高品德,成为砥砺后人勤奋学习的灯塔;让精英人物的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并持续得到弘扬与传承;让公众在把眼光从歌星影星身上移到科学家身上的同时,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从“细”处下工夫,打造通俗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这些年,湖北省科协尝试从“细”处下工夫,研究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感受,打造通俗化的科技人物宣传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所谓“细”,就是方案制订策划要细,报道切入选点要准,亮点捕捉力求通俗。

在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科协和传播媒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互促互补、互利共赢。

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在湖北举办。

湖北卫视在黄金时段《湖北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系列报道《院士风采》。

院士,对于许多电视观众来说多少有些神秘。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观众能够在8分钟内真切感受到院士的人物个性,湖北省科协一改以往人物报道模式化的做法,设置了清晰的节目形态:院士档案+正文报道。

“院士档案”以定帧画面+
字幕介绍+配乐解说,主要介绍院士的基本情况,即当选院士时间,从事专业及主要成就。

正文报道则从小处着手,着重抓细节,从老百姓最容易接受和了解的地方切入,去发现和展示这些院士的治学之道和科学精神。

比如,李德仁院士是湖北省唯一一位两院院士,他所研究的领域是卫星遥感监测。

作为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对这个领域十分陌生,但又比较好奇。

其实卫星遥感监测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于是,湖北省科协以李院士开发的城市卫星遥感数字地图为宣传报道切入点,用老百姓熟悉的街道的数字地图,解析高深莫测的卫星遥感监测概念,让普通的电视观众强烈地感受到科学就在湖北省科协身边,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在湖北省科协生活当中无处不在,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院士和老百姓的距离。

随着11期节目的连续播出,湖北卫视新闻热线电话响个不停,反响很大。

此举为全国卫视频道“新闻联播”节目首创,让许多观众对年会活动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新”上求突破,建立常态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是科协组织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如何做到常做常新,需要湖北省科协在“新”上求突破。

所谓“新”,就是办法点子要多、宣传手段要新、工作机制要活。

近几年,湖北省科协系统一方面注重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积极性,搞好优秀科技人物宣传的“大合唱”,打好整体战;一方面坚持将日常工作的持续宣传与重大活动的集中宣传相结合,使科协新闻持续不断,热点消息层出不穷,社会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建立起了一种“长流水,不断线”式的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确保了对优秀科技人物的宣传工作。

领导重视,始终把宣传工作视为科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年初召开一次与新闻单位的迎春联谊会,总结成绩,通报工作,听取新闻单位对科技人物宣传的意见和建议;年末召开一次市州科协调宣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畅谈体会,加强对科协系统科技人物宣传的协调和指导。

两次会议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和分管宣传的副主席均亲自到会并讲话,对于影响和制约科技人物宣传的条件、设施、人员及装备等各种问题都能通过现场办公会或领导专题会一一予以解决。

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强科协宣传工作的意见》文件。

首先是省科协明确提出市、县两级科协要把宣传优秀科技人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单位和部门评先争优的依据之一;其次是建立新闻宣传的奖励制度,与部分市州科协先后出台新闻宣传报道奖励办法;第三是组建通讯员队伍,定期培训、定期讲评、定期考核,兑现奖励。

创新载体,不断打造优秀科技人物宣传的平台。

省科协在《湖北日报》设置了“科技荆楚”专栏,十堰市科协在《十堰日报》开设“科技群英谱”栏目,宜昌市科协在《三峡日报》开辟了“青年科技奖风采”专栏。

除了在主流媒体经常宣传科技人物之外,省科协还高度重视在新型媒体中让优秀科技人物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湖北省科协印制宣传画、制作邮册,在荆楚网、湖北科普网上专门开辟“优秀科技人物”栏目,定期充实,定期更新,向全社会展示优秀科技人物的精神风貌,宣传优秀科技人物的卓著业绩,真正做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在报纸上有文、电台中有声、电视上有影、网络上有踪,在社会上有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