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第四节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
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 心理过程和人格。
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客观现实才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 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 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
也就是说,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 又受社会的制约, 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什么?人们认识到, 很难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况出心理现象的本质, 从而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 逐渐把主意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 结束了学派之争, 却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战之后, 一些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 它们以新的思潮或发展发现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产生在20世纪50~60年代, 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 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 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认为人又自我的纯主观意识, 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 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 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即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 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 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
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基础心理学第四节记忆
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与记忆过程一、记忆的定义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做过的事情. 二、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3,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过的知识的记忆.4,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记忆的内容.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按是否意识到分:1,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2,内隐记忆个体并没有意识,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按能否加以陈述,分:1,陈述性记忆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对某个事实或事件的记忆.2,程序性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对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三、记忆过程三个阶段: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回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识记过的材料出现在面前,将它识别出来四、遗忘与其规律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首创无意义音节〔两个辅音加一个元音,不代表任何意义〕遗忘是先快后慢.第二单元表象一、表象的定义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称为记忆表象.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表象的特征1,直观形象性表象是感知觉留下的印象,所以它们都是有直观性的特征.但是由于此时客观事物不在面前,而是通过记忆回忆起来的,所以它反映的通常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的特征,没有感知时所得到的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这是表象的片断的不稳定性.〔表象在具有直观性的同时,还具有暗淡性、判断性和动摇性的特征,这也是记忆表象与直接知觉形象的显著区别.2,概括性记忆表象常常是综合了多次知觉的结果,是同对象的多次印象的概括相联系的,所以它又具有概括性.但是,表象的概括性和思维用词来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是不同的.表象是形象的概括性,表象所概括的,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而概念则只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非本质属性.3,可操作性可以对表象进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作用1,表象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桥梁.感知—表象—思维.2,表象性知识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知识不外两大类: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感性知识的主要内容是表象,理性知识的主要内容是概念原理.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大多数是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据研究推测,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的比例约为1000:1,知识内容的重现,也大多数以表象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说,没有表象就没有学习.3,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想象不过是运用旧表象建立新表象的过程.没有表象就无法进行想象活动.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一、三个记忆系统的定义信息论: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与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二、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与相互联系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我们又可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大约在0、25秒—2秒之间,如后象.1,编码方式物理特性编码,是原有刺激物的形象2,容量容量很大,9—20比特3,与短时记忆的关系如果对信息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二〕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保持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又称短时储存阶段〕1956年,米勒〔G、Milley〕提出短时记忆的广度是7±2组块.短时记忆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取决于记忆的项目数,而是取决于其块数.西蒙的实验表明:如果增加块的大小,短时记忆容量中的块的数目就会减少,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当瞬时记忆的信息被注意时,它就被编码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倾向对言语材料、数字、字母等进行听觉编码.近年来,也有实验证明在短时记忆中除听觉编码外,视觉的编码也是存在的.1,容量7±2个组块2,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还有少量的语义记忆.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可以意识到的4,与长时记忆的关系如果对信息加以复述,就进入长时记忆(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它储存的信息可随时被提取使用.1,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无限的2,编码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3,信息的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要提取应用必须到短时记忆中,这样才能被意识到.4,遗忘的原因自然的衰退;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首位效应〔首因效应〕: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近因效应〔新近效应〕: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三章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十二三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勤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如下:一、学习时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系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学习时小学儿童的社会义务。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答疑、解惑、育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应被视为是被动的接受者。
所以教和学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
这个过程势必会出现种种矛盾,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一方,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从习得直接经验为主项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一个发展过程。
小学低年级倾向于通过直接抽象的方式学习物理经验;小学高年级已经能够运用抽象逻辑、多重抽象来获得数理逻辑经验;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
”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教他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涉及多重要素,其中有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以及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等。
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在住到活动中进行的,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认识或认知过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在丰富自己、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将所学不断内化于己,不断地引起其智力、个性、社会性诸方面结构的变革,以促进心理积极发展。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在童年期,儿童的记忆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咨询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术》
1 鼓励来访者更详细的叙述 2 检查来访者所说信息的准确性 3 释义含糊和混淆的信息 4 澄清来访者言行的动机和欲望,帮助来访者增加对 内在自我的觉察
三、澄清的形式和类型
1 形式 它包括:基础形式;态度判断形式;探究性形式
2 类型 它包括:情感澄清、信息澄清、原因澄清。
四、澄清的使用条件和原则
二、建议的类型
1 指导性建议 2 开放性建议
三、建议使用的注意事项
1 在会谈初期阶段避免给出建议 2 咨询者可在提建议前多和来访者讨论 3 询问来访者以前已获得哪些建议 4 使用开放式的问题可能更好
五、同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适度体验 2 因人而异、适时适度 3 注意文化背景和来访者特点 4 应避免的问题
1)不积极应答 2)某种提问 3)陈词滥调 4)同情和赞扬 5)空洞和赞扬 6)贴标签 7)简单的判断和评价 8)妄下保证 9)直接指导和引导
第七节 建议
一、建议的定义
建议是指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的一种谈话方式。
5 投射式提问
如: 如果……,你会怎样…; 假如……,你将如何……
四、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注意的问题
提问方式的选择;提问内容的把握;提问用语的表达; 提问时机的掌握;消极因素的控制。
2 应避免的提问方式
判断式的提问;“为什么”问句;重复提问。
3 提倡的提问方式
积极性提问;解决性提问;信息获得性提问;引发性提问。
1 使用条件 它包括:来访者思维混乱;来访者表达能力有限;来访者
有意试探;来访者内心阻抗。 2 使用原则
它包括:承认不清楚来访者所说的话;尝试重复或请求澄 清、重复或解释。
第六节 同理
一、同理的定义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技能课程知识要点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技能课程第 1 节:确立咨询目标与制定咨询方案第 1 单元: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一、学习目标学会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识记、领会、应用)二、操作步骤(一)充分尊重求助者。
(二)关切理解求助者。
(三)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
三、相关知识(一)尊重求助者(识记、领会、应用)为了表示尊重,有必要重视以下几点:(识记、领会、应用)首先,尊重意味着完整地接纳一个人。
其次,尊重意味着彼此平等。
第三,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第四,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第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第六,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二)温暖(识记、领会、应用)1、温暖、热情应充满整个咨询过程。
2、温暖体现在咨询时的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3、咨询结束时,咨询员应送别求助者,告知有关注意事项,感谢求助者的密切配合等等。
4、温暖、热情是一个优秀咨询员的必备素质。
(三)真诚(识记、领会、应用)我们把咨询员表达真诚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识记、领会、应用)首先,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第二,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
第三,真诚应实事求是。
第四,真诚应适度。
(四)通情达理(识记、领会、应用)四、注意事项(识记、领会、应用)(一)咨询员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把自己防在求助者的地位和处境上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识记、领会、应用)(二)当咨询员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达到了通情达理时,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表达,请求助者检验并做出修订。
(识记、领会、应用)(三)表达通情达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适时适度,因人而异,否则会适得其反。
(识记、领会、应用)(四)通情达理的表达除了谚语表达外,还有非谚语性,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
(识记、领会、应用)(五)角色把握在通情达理时特别有意义。
(识记、领会、应用)(六)通情达理表达应考虑到文化背景及求助者的有些特点。
(识记、领会、应用)第 2 单元:全面把握求助者的基本情况一、学习目标学会深入了解求助者的相关个人资料。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全) PPT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
•
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主张: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
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的组合, 要从整体上来认识心理现象。
5、精神分析
• 创始人:弗洛伊德
•
主张: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
• 4、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 究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自变量 因变量 额外变量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 • 一、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 二、外周神经系统 ——许多神经元的轴突聚集在一起组
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神经遍布全身,形成外周神经 系统。 • • 1、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 2、躯体神经系统——支配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
环境,人就会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倡发挥人的自身潜能。
•
•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认知心理学
• • 兴起时间:20世纪60年代 主张:把人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信息输入 —— 编码 —— 转 换——储存——提取的模式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思维萌芽
•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却不是心理产生的 全部条件 • • 1、狼孩的故事 2、双生子的例证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 一、科学心理学建立 “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 1、中国古代的心理学观点
8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技能三级精讲通关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第四段.pps
• 改变环境条件,造成求助者有表现被期望的反应的最 大可能性。如果被期望的反应涉及其他人员,在进行 行为塑造时应该有他们在场
• 使用对求助者而言最强有力是刺激物。强化通过的行 为反应,不强化那些没有通过的行为反应
• 不断地改变中间过程的行为目标,使其接近最终的行 为目标。如果一个中间行为目标经过反复强化总也不 能通过标准,就应考虑适当降低或修改这个中间行为 目标
(二)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 1、增强法:①正强化 ②负强化 2、惩罚法: • 正惩罚 、负惩罚 • 常用的惩罚方法 • 一般性惩罚包括给予批评、罚款、劳动改造等 • 特殊性惩罚包括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等 • 特殊却比较柔和的惩罚技术:饱和策略 3、消退法:指对不良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 之渐趋消弱直到消失 4、代币管制法
(四)阳性强化法的应用
可用于矫正神经性厌食、偏食,降低焦虑,治 疗性变态,矫正儿童的多动、遗尿、孤独和学习困难 以及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等。
3、强化求助者练习 • 求助者在咨询室中学会放松训练的方法及要领后, 需自行练习, • 咨询师可以提供书面指导语或录音磁带 • 要求求助者每日练习1—2次,每次5分钟左右
• 三种简便易行的放松训练 – 呼吸放松法 – 肌肉放松法 – 想象放松法
4、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三)放松训练的使用注意事项
• 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 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 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二)放松疗法的操作步骤及实施过程
1、咨询师介绍原理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 首次进行放松训练时,咨询师应进行示范并讲解要 点
• 在咨询室进行的放松训练,最好用心理咨询师的专 业指导语,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停下来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详细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研究:①动物的心理现象;②儿童的心理现象;③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①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②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认知;(二)需要和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①心理过程和人格;②知、情、意和个性。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人的心理是:①脑的机能;②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①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②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③临床事实的证明;④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
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①事物的形象;②概念;③体验;④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但心理和行为不能划等号,不能说“心理就是行为”,“行为就是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②心理学是社会科学;③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咨询师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概述人格的特性(1)独特性——典型性、差异性(2)稳定性——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3)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格理论的流派: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能量就是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等量原则:加入心理的某部分占用了过多的能量,另一部分便得不到充足的能量(2)平衡原则:当两个心理系统的能量不等时,能量会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的系统,直到平衡为止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非常看重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1)童年经历——对人格起到长久影响(2)父母教养方式——过度关注,过度忽视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3)出生顺序——出生顺序影响人格头生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犯罪”中间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更高成就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聪明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区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
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的超越要求之间的冲突中,会产生大量的焦虑,为了保护自身,会发展出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应对方式,成为“防御机制”。
不同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征:(1)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2)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
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自我: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个体在此时此刻多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真实自我——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理想自我——完美的自我意象。
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荣格的潜意识学说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意识的三层次中,荣格认为由意识、个体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面具——个体依据社会习俗和职业要求,在公共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阿尼玛——男性所具有的女性阴柔性格●阿尼姆斯——女性所具有的男性阳刚性格●阴影——个人潜意识中的负面特征自性——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自我的寻求:自我系统是最复杂、范围最广的动力机制。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一、1.美国心理学家F。
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二、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
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5.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二、1.社会化的基本条件:⑴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⑵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3.社会化的分类:⑴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⑵性别角色社会化。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补充教材(精讲课)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补充教材-精讲课心理学的学习要点应知——概念、理论应会——方法、技术应用——咨询、生活补充教材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咨询概论第三章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第四章心理评估概论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第四节特质理论流派第五节生物学流派第六节人本主义流派第七节人格认知流派第八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有结构、动力、特征的系统。
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典型性、差异性和统合性。
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性:独特性: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典型性&差异性稳定性: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统合性: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多元&匹配&统合功能性:生活轨迹、生活方式、命运——外显&环境&自我约束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理论的流派我是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影响因素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三我结构心理能量童年经历新精神分析流派自我安全感的寻求社会因素物质理论流派特质遗传与环境行为主义流派行为环境环境人本主义流派自我奖惩系统自我认知加工流派建构认知因素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眼中的人格:人格特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一、人格结构二、人格动力三、人格发展四、人格成因五、人格适应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一、人格结构意识的三层次理论潜意识——深藏内心的、无法直接触及的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前,能够进入意识层面的意识——心理最表层,能够清楚觉知到的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一、人格结构三我结构本我——享受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二、人格动力1、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心理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
等量原则、平衡原则2、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归纳
基础心理学知识归纳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脑的功能。
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5、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主张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只要确定了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就可预测行为。
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
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3、从功能上划分,又可以将外周神经分做为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意识不能控制。
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4、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5、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延脑、脑桥和中脑三个部分,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延脑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6、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个部分构成。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它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8、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限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个部分。
大脑皮层的机能枕叶——视、颞叶——听、顶叶——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额叶(最大)——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9、巴普洛夫两种信号系统: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人特有)。
心理咨询师 心理测量学知识 精讲通关 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 02
效度的功能
一、预测误差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 例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测验的总分差中有64%的分 差是测验分数的分差,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的比例是64%, 其余36%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效度的平方,即决定系数。 估计误差计算公式:5-10 二、预测效标分数 见教材391页,公式(5-11)预测的效标分数。
心理测量学知识
主讲老师:荀祖胜
3、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4、实验法和观察法的证实。 三、效标效度
(一)什么是效标效度 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 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
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 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2)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 间等因素而变化。 (3)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 表示。 (4)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二)效标效度的评估方法 1、相关法 计算效度系数最常用的是:积差相关法;点二列相关 公式或二列相关公式;贾斯朋多系列相能否有效地区分 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3、命中率法 有四种情况: (1)预测成功而且实际也成功。 (2)预测成功但实际上失败。 (3)预测失败而事实上成功。 (4)预测失败且实际上也失败。
第三单元
四、效标的性质
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的关系是否线性关系是很重 要的一个因素。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提是假设两个变量的关 系是线性分布。 效标测量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信度,如果信度 不可靠,它与测验分数的关系也就失去了可靠性。
第四单元
影响效度的因素
一、测验本身的因素
要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要做好以下几点: 1、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 2、测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 3、测验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A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3、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系统治疗)。
4、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对象)。
5、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D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6、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7、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8、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A把心理异常现象与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9、符合精神分析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是(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10、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
1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C顺利的渡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12、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必多”的看法的是(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13、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D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5、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C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16、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B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书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17、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1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是(D通过演绎的方法)。
19、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是(C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20、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的描述的(B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21、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22、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A“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23、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A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2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C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25、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达中不属于“标准区分”法的内容的是(B伦理学标准)。
26、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述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A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27、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C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28、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A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29、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况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的涵义的是(A病人的内省经验)。
30、在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A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31、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是(C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3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的是(C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一致的原则)。
33、“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不含(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识)。
34、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B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35、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B各类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36、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C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3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B人格类型与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38、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A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39、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的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40、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是(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41、以下不属于“感知障碍”的是(C躯体障碍)。
42、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C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43、无对象性的知觉是(A幻觉)。
44、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是(D幻听)。
45、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假性幻觉)。
46、区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依据是(B幻觉体验的来源)。
47、(B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的特点。
48、(假性幻觉)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
A心因性幻觉。
B功能性幻觉。
C假性幻觉。
D思维鸣响。
49、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C内脏性幻觉)。
5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的涵义的是(B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51.非现实感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52.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思维奔逸)。
53.“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在回答问题时的内容极为简单)。
54.“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的一个重要鉴别点是(A语速是否减慢)。
55.意识清楚时出现的谈话内容缺乏逻辑性,可能是(破裂性思维)。
56.“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音联义联)。
57.“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C病理性象征思维)。
58.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关系妄想)。
59.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续发性妄想)。
60.关于“续发性妄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
61.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B强迫观念)。
62.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B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63.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确的是:(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64.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注意对判断有无行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65.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66.关于“注意狭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67.关于“注意减弱”,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多见于智力障碍群)。
68.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C注意狭窄)。
69.关于“记忆减退”的临床表述,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神经症患者在早期易出现远记忆减退70.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D强迫症)。
71.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C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72.关于“遗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73.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这种症状属于(C虚构)。
7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虚构“概念的是(A以记忆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75.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A感知觉、注意力)76.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
77.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与环境污染相关)。
7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是(B不能主动地叙述自己病情和接受治疗)7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情绪低落”的临床特点的是(C常常伴有思维内容的极度贫乏)。
80.关于“恐怖情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的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81.弗洛伊德认为,道德性焦虑中的危险来自于(A超我)。
8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对焦虑的分型的是(C心因性焦虑)83、A Lewi(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不有(C欣快体验)的特点84、漂浮焦虑的特点是(无明确的对象)85、处于焦虑中的人会出现来回走动,这种表现属于(B精神运动性不安)。
86、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不包括(情绪焦虑)。
87、关于情绪迟钝特征性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见于焦虑症患者)。
88、关于“情绪淡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
89、关于“情绪倒错”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多见于广泛焦虑)。
90、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可出现于(C情绪倒错)。
91、关于“意志缺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多见于燥狂症患者中。
92、抑郁状态和较轻度的意志缺乏都可以出现意志减退,它们的区别是(C内心的情绪体验)。
93、关于“缄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94、紧张性木僵症侯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D意向倒错、作态等)。
95、患者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主动性违拗)。
96、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侯群)。
9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C病程进展快速)。
99、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B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10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A在6个月内痊愈)。
101、关于“心境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常伴有意志减退)。
102、“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B语词新作)。
103、“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B思维中断)。
10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的是(B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105、心理冲突的变形是(D神经症性的)。
106、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的精神障碍称为(B急性应激障碍)。
107、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受到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在(B数周至数月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108、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A延迟性心因反应)。
109、常见的人格障碍不包括(B内向型人格)。
110、焦虑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D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
111、(C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112、心理生理障碍是与(B心理因素)相关的精神障碍。
113、进食障碍不包括(D神经性消化不良)。
114、梦游属于(C睡眠障碍)。
115、癔症多以(B人格倾向)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116、癔症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D情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