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初探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问题初探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问题初探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1. 综合性高等教育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融合了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综合各种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全面分析和解决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问题。
2. 应用性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具有实践应用导向的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要找出符合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仅要关注理论的探讨,更需要关注实践的应用,通过实践验证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政策性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具有政策导向的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往往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在学术界获得认可,更要在政府和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引导作用,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二、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政策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来寻找最适合自身国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2.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学方法是否能够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问题。
三、高等教育学的相关问题初探在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当前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新世纪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初探
新世纪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初探【摘要】由于高校规模成倍扩张、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对高校的冲击以及师生自身原因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导致高校出现教学质量滑坡、学生分化严重等现象。
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对大学生实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教学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如何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形式以及课后学术活动组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关措施已在本单位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助于实现以育人为本,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以人为本;讨论式教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规模成倍扩张,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凸显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
目前,仅从数量上看,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早在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900万,就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在2009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达到24%左右,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在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方面,我国和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1]。
另外,经济建设目前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市场经济导致一部分人拜金主义价值观盛行;以及一些行业招聘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导致“知识没有力量”在毕业生中流行等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师生的教与学的兴趣和动力产生冲击。
再则,高考的应试制度及家庭独生子女导致较多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主动性差、抗挫折能力弱;一些高校目前的教师项目化、教育行政化现状导致一些高校,甚至一些“985”、“211”高校对教学重视不够,资源及教师精力投入严重不足。
很多高校的课堂,其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师生关系与几十年前相比并无多大区别,高校教师教学观念仍然与 20 世纪以前的同行基本相同,一本讲义讲一辈子,灌输填鸭式的教法代代相传,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数十年如一日”。
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促进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初探
2 .建立 自主的学习制度。 自主 的学习制度应当是学生能根据 自己 的兴趣 、特长和实际条件 ,自主选择主攻的专业方 向、自主选择修 习 的课程 、 自主选择学习 的方式 ( 选 时间 、地点 、媒体等 ) ,甚至 自主 选择喜欢 的教师。保障大学生 的学习选择权 ,有利于培养其 自我 负责 的精神 ,有利于塑造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的人才 ,有利 于满足社会 对人
坝 代 教 胄
以学 生 为 中心 ,以 自主促 进 掺
高校教 学管理 制度 改革 初探
王志文 (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摘
哈尔滨
南岗 1 5 0 0 0 1 )
要 :高校教 学管理制度是 指在 高等 学校的教学过程 中,为 了规 范教 学活动和 实现 学校的教 学 目标 而制 定的系统的教 学管理方法。然 而
学 管 理 模 式 必 须适 应 学 生 的意 愿 和社 会 的需 要 。
多元素或部件构成的完整 的具有特定 目的和功能 的整 体 , 各个元 素或 部件在构成上的变化直接影 响到高等教育功能 的发挥 和高等 教育 目的
的实现 。这个整体或者说 系统总是随着时代和社会 的变化而变化 ,变 化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 的,可以是宏观方 面的也 可以是微观方 面的。每当高等教学不适应 时代和社会 的变化所 提出的新要求时 ,高 等教 育就要通过制度上的改革与发展来适应这 种要求。高校教学管理 制度本身就是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 的过程 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 的。但从 狭义上讲,我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就是特指在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 中 ,为了规 范教学活动和实现学校 的教学 目标 而制定 的系统的教学管
尤其是高水平的选修课程 资源严重 不足,学生能 选择 的余地太小 ,致 使学 生喜欢的课 程难题 开 出,或 者开设 了而不 能满 足多数学 层次 、多 序列 、多职 能 的完整 体 系,从不同的角度看 可有不 同的划分和理解 。从广义上讲 ,高校 的教 学管理制度就是在一定教育发展条件下形成 的教 学管 理体系 ,是 由诸
高等教育考核模式改革初探
1 传 统 考 核 模 式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危 害
l _ 1 重 结 果 轻 过 程
传 统考 核模式 主要 表现 在考试 结果 的功利作 用 上 。把课 程考 试分数 作为 衡量 学 习好 坏 的一个 硬 指标 , 与奖 学金 评定 、 评优 、 入党 、 学位 授予 以及
( 黑龙 江八 一农 垦 大学 理 学院 , 黑 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9 )
摘要 : 为 了促 进 高 等教 育 的发 展 , 通过分析 传统 考核模 式 中的重结果轻 过程 、 重记 忆轻理 解、 重掌握 轻能 力、
重 结 果 轻 作 用等 问题 及 其 危 害 , 提 出 了公 共基 础课 多元 化 考 核 模 式 的 思 路 , 并 总 结 了新 考核 模 式 的 实施 效 果 。
价 人才 培养 质量 的重 要 手段 , 是促 进 学 生 智 能 发
展 的环 节 之 一 , 是 培 养 和 发 展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创
影 响 到 学 生 的学 习方 法 、 学 习 态 度 和 学 习 习惯 。 现行 的高校课 程考 试 大多侧 重 于对知识 的记忆 和 再 现水平 的 客观 题 考 核 , 不 考 核体 现 学 生 主 观 性 的理解 力 、 观 察力 、 实 际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和灵活 自 如 的操作 能 力 。考 试 内容 缺乏 科 学 性 和 先 进性 。
“ 考 试 怎么考 就 怎 么学 ” , 学 生 只要 “ 上课记笔记、
造 精神 、 增 强 自学 能力 的过 程 ] 。科 学 合理 、 鼓 励 创新 、 富有 活力 的考 核 模 式 有 利 于 培养 学 生 的 创 造力 , 而不 科学 、 不合 理 、 束 缚学 生思想 、 僵 化 的考 核模式 则会 扼杀 学生 的创造 力‘ 。因此公共 基 础 课 考 核模式 改革 课题 组 的成员 几年来 一 直在探 索 公共 基础课 考 核模 式 , 试 通 过 多 元 化 的考 核 模 式 来提 高学 生学 习 的 主观 能 动 性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分析
摘 要: 近 十年 , 国 内高职教育迅 猛发展 , 部分 省市实施 了注册入 学制度 , 注册入 学制度是我 国教 育制度随 着经济 发展 变化的一次重要 改 革, 是我 I I I 高等教育 多元化 发展的契机 。 注册入 学的学生如何 管理 , 如何达 到教 育的 目的, 此类 问题在 实际教 学和 学生管理 中教 师都会 遇 到, 笔 者 从 实 践 出发 , 对 注册 入 学 学 生 的 管理 问题 , 提 出 了一 些 自己 思 考 的 思路 和 模 式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学生 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 号 : G 6 4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7 ( b ) 一0 2 1 1 —0 1
…
●
I …
‘ u
教 育 管 理
CNn a E du ca t i on l nn o va tI On Her al d
新形 势下 高职 院校 学生 管理 模式 初探分析 ①
叶 欢 ( 正德 职业 技术 学院 艺术 设计 与建筑 工程 方 1 目前高职 学生管理面对的主要 问题 能 力 。 如 果 仍然 沿 袭那 种 重 纯 理 论 灌输 、 课 人 为 本 的理 念 贯 穿 工 作 的 始 终 。 ( 1 ) 学 生 素 质 参差 不 齐 。 注册入学 后 制度 实施后 , 高 职 院 校 降 低 了学 生 进 校 的 门 槛 , 通 过 注册 入 学 招 收 的 学 生大 部 分 学 习 能 力一 般 、 不 肯 努 力学 习、 成绩不 突出 、 品行 一 般 。 这 些 学 生 的特 点是 : 家庭环境 优 良, 自我 约 束 力差 , 嗜好 抽烟 、 酗酒 、 网络游 戏 , 学 习不 努力 , 成 绩 差, 对 学 习没 有 兴趣 也 没 有信 心 ; 学 习能 力 偏低 , 注意 力容易分 散 , 缺乏成就 感 ; 意 志 薄弱 , 懒散 , 没 有集体观 念等等。 有 的 不 良 习惯 较 多 , 自我 控 制 能 力 差 , 有 的心 理 素 质 欠佳 , 承受 不 了 各种 压 力 , 造 成 学 生 管 理 难 度大 。 ( 2 ) 学生管理手段滞后 。 学生 管理 工作 中新情 况 、 新 问 题 经 常 出现 , 传 统 的 管 理 方 法 和 手 段 影 响学 生 管 理 的实际效果 。 绝 大 多 数 高 职 院 校 的 认 识 停 留在如何“ 管 住” 学生 , 通 过 严 格 的 管 理 制 度 试 图达 到 管 理 的 目的 , 这 样 的管 理 不 仅 实现不了管 理的 目的 , 反 而 容 易 引 起 学 生 对 学校 管 理 的 产 生 叛 逆 情 绪 。 ( 3 ) 教育教学观念陈 旧。 高等职业 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服 务 第 一 线 需 要 的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型 专门人才 , 而 绝 大 多数 高 职 院 校 的教 学 还 未从 普 通 中专 中脱 胎 换 骨 , 观 念转 变 慢 , 角 色不适应 , 学 科本位浓 , 墨守成规 , 教 师 的 教书 育人 工 作 没 有 到 位 , 未 能 按需 施 教 , 忽 视 实践性教学 。 ( 4) 服务工作不到位 。 部 分 高 职 院 校 管 理 时 始 终 站 在 学 生 的 对立面, 过 多强 调 管 理 者 的 身 份 , 对 学生 训 导多, 服务意识少。 学 院 相 当一 部 分 管 理 实 行了后勤社 会化 , 学 生 在 缴 纳 的 各 种 费 用 的 同 时 对学 校 教学 生 活 条件 有 了更 多更 高 的要求 , 原 有 的 服 务不 能 满 足 现 有 学 生 的 要求 , 容 易 使 学 生 产 生 逆 反 心理 , 导致 学 生 管理难度大 。 堂说 教 , 那 么学生 就如 同看天 书 , 既 看 不 懂, 也 弄不明 , 就 会对 课 程 产 生 反 感情 绪 , 从而厌学 , 不便于管理。 2. 2管 理育 人 的转变 2 . 2 . 1明确 辅 导 员 角色 , 建 设 专 家 型学 生 管 理 队 伍 辅 导 员 是 高 校 开 展 学 生 管理 工 作 的 主 要 力量 , 他 们 与 学 生 接触 比较 多 , 能 及时 了 解 学 生 的想 法 与 思 想 动态 , 对 学 生 的 需 要 最 为 了解 。 辅 导 员在 工 作 中个 人 的素 质 、 修 养、 行 为 对 学 生 的影 响都 很直 接 , 对 学 生 个 人 品 德 的养 成 、 学 习成 绩 的 提 高 以 及 个 人 品 格 的 塑造 都 有 深 远 的 影 响 , 辅 导 员应 该 集“ 热 心、 安心、 细心、 耐心 ” 于一身 。 新 形 势 下 应 加 强 辅 导 员队 伍 的 建 设 , 构 建 由 岗前 培 训 、 E l 常培训 、 专题 培 训 、 职 业 化 培 训 构 成 的 高校 辅 导 员培 训 体 系 , 提 高 学 生 管 理 队 伍 的专 业 化 水 平 。 岗 前 培 训 重在应知应 会的通识 教育 ; 日常 培 训 重 在 提 升辅导 员的工作技 能 ; 专 题 培 训 重 在 开 展研究 型 学习 , 推动辅 导 员队伍 由“ 实 践 型” 向“ 实 践 型 ——研 究 型 ” 的转变 ; 职 业化 培 训 重 在 培 养 一 批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专 业 人 才。 重 点 强 调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的专 业 化 和 科 学化 , 培 训 提 高 辅 导 员 的 理 论 水 平 和 组 织 管理 能 力 , 鼓励 其取 得 相 关 职 业 证 书 , 如心 理咨询 师等 。 2 . 2 . 2 坚持 学 校 管 理 与 学 生 自我管 理 相 结 合 高 职 学 生 正 处 于 自我 意 识 发 展 的 关 键 时期 , 其 突 出 表 现 为 充 满 了对 自我 认 识 的 兴趣 ,自我 体 验 强烈 , 自我 改造 完 善 愿 望十 分迫切。 高职 院 校应 积 极 创 造 各 种 条 件 , 重 视学生 对管理 的参与 , 培 养 和树 立 学 生 的 自我 管 理 意 识 , 使 学 生 能 够 主 动 的 参 与 到 学生管 理工作 中来。 比如学 生能够根据 自 身的需求、 个 人 的兴 趣 爱 好 , 选 择 自 己想要 的课程 。 再 比 如 通 过 高 年 级 学 生 与 低 年 级 学生平等的交流 , 实 现 良性 的 互 动 , 实现 从 学习 、 思想 、 生活等多方面的“ 柔性 管理” , 有效地 减少学 生的逆反心理 , 弥 补 辅 导 员 管 理 中 所 出 现 的 不足 。 2 . 3服 务育 人的转 变 2 . 3. 1充 分体 现 “ 以人 为 本 ” 理念 , 坚 持 管 理 与服 务 相 结 合 高职 院校不 能单纯 强调 教育 与管理 , 要 树 立 服 务 意识 , 注重 从 学 生 的 角 度 出 发 , 了解学 生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什 么 , 学 生 普 遍 关 心 的 问 题 是什 么 , 学 生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问 题是 什 么 。 要理解学生 , 能 根 据学 生 的不同特点 , 采 取 不 同的 措 施 与 方 法 , 把 以 位、 全 过程 的 服 务 , 帮 助 和 促 进学 生 实现 个 人 发 展 目标 。 在 为学 生 提 供 服 务 时 , 要 强调 服 务领 域 的专 业 化 和 服 务 水 平 的 专 家 化 。 2. 3. 2加强 校 园文 化 建设 , 构 建 有利 于 学 生 心 理 健康 的 和 谐 环 境 校 园文 化 建 设 是 学 生 的 思 想 文 化 的 主 要阵地 , 加 强校 园文 化 建 设 , 一是 尽 量 以 集 体 为单位 , 开 展健 康 向 上 、 形 式 多样 、 寓 教 于 乐 的 校 园文 化 活 动 , 提 高 学 生 的 参 与 兴 趣 和参与率 , 培 养 学 生 的集 体 意 识 和 团结 协 作精 神 。 二是 建 立 和健 全 各种 社 团 组 织 , 加 强 对 社 团 组 织 的 引导 , 重 视 社 团组 织 活 动的经常性 , 保 证 其 正 确 的 政 治 方 向 和 活 动 的 质量 。 三是 要 加 强 对 文化 硬件 的 投 入 。 如, 建 立 校 园 广播 电 台 、 电视 台 , 修建校 园 文化走廊 、 文 化广 角 , 挖 掘 校 园文 化 特 色 , 形 成文 化 品 牌 , 创 作 文 化 招牌 等 等 。 通 过 校 园文化活动 ,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行 为 规 范 和 道德 品 质 , 树 立 他们 自尊 、 自重 、自信 、 自立 的意识 , 提 高 自理 、 自律 的 能 力 , 把 校 园建 设成为关系和谐 、 充 满 生 机 和 活 力 的 温 暖 集体,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初探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成立。
想要让高职教育更加成功,离不开好的管理模式。
目前阶段,高职教育以班级为管理单位,做好高职的管理模式,就要以班级为切入点,构建班级管理模式。
本文具体讲了班级的目标管理管理、模式和意义,从而完成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初探。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班级树状网状高职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教育阶段,它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具有高等教育的特色。
换而言之,高等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
想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考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够做好高职教育,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
现在的高职教育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模式,从班级管理为切入点,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才是做好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给班级进行目标管理,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
事实上,选择班级管理模式,是因为高职教育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换而言之,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
1 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高职院校一共三年,在此期间,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
想要完成这一点,必须要注意高职院校在教育上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教育目标必须要有层次性,有远景、中景和近景之分。
为了方便理解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保持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说,某高职院校要培养导游人才,一年级的管理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二年级的管理目标就是“巩固专业素养,培养导游能力”,三年级的管理目标就是“树立职业理想,走向导游岗位”。
那么,目标管理具体有哪些意义呢?2 班级管理的两种模式前面讲了这么多班级需要管理的内容,那么选取什么管理模式呢?目前阶段,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试探。
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初探
GAO DENG ZHI YE JIAO YU/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初探郝延春一、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定义职业学校的实习为“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顶岗实习是其形式的一种,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
顶岗实习在职业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学分多、过程长、分量重,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
顶岗实习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学生在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工作,认同企业,归属社会,所以顶岗实习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关系到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关系到企业的选才用人,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顶岗实习管理特点与面临的管理问题(一)顶岗实习管理主体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从管理主体的角度,顶岗实习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
顶岗实习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
政府部门关注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关注教育整体质量的保障;学校关注专业教学目标的达成,学校社会满意度的提升;企业关注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降低企业培养成本;学生和家长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与工作的满意度。
任何参与管理的主体的缺失,都会造成问题。
(二)顶岗实习管理过程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从过程管理的角度,顶岗实习管理对应三个阶段,即事前、事中和事后。
顶岗实习前期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和标准,包括合法合规性确定、计划制定、实习内容与标准制定和各责任主体的责权利的明确等,形成较为科学的可实施方案。
实习期间主要任务是监测和预警,包括各责任主体工作落实落地情况、设计的质量监测点动态变化情况、预警及其处理情况,掌握情况,形成闭环管理系统,不断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
顶岗实习结束后主要任务是评价与改进,主要包括学生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评定、存在的问题与总结、今后工作改进方向等,还可以通过政府或者第三方机构,调研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社会评价。
优化高校系(部)教学管理工作之初探
式管理 ,从而忽略 了对于教学管 理效果 的提 高 ,以至于教学管理水平一 直难 以 提高。
4 . 当前 系 ( 部 ) 教 学 管 理 工 作 不 够 具体 和 细 致
当前 大部 分 系 ( 部 ) 教 学 管 理模 式 中,依然 是 以教学 的 主管 领导 为主 。 这些 主管领导 总体 上缺乏专 业的管理 知 识 ,再加 上平时 的教 学管 理任 务 较重 , 因此进行专业 培训的机会 较少 ,导致 其 对于管理学理论知 之甚 少 ,对于具体 的 教学管理工作 ,只是依靠经 验去处理 各 种 问题 ,或 者 是 按 照文 件 上 的 要 求处 理 ,经验 主义盛行 。如此 一来 ,将会 导 致教 学 管理 层 次 性 不够 ,过 于 依 靠 常 规 ,不能够打破局 面 ,管理模 式陈 旧而 单一 ,进而导致教学管 理效率低下 ,影 响了教学质量 的提 高。 3 .当前 系 ( 部 )教 学 管 理 的管 理
作 用 ,本 文 将 对 加 强 高校 系 ( 部 ) 教 学管 理 ,努 力 提 高教 学质 量 这 一 课 题 展 开研 究 。
关键词 :高校 ;系 ( 部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教 学质量对于高等教育来 说 ,至关 重 要 ,可以视为高校生存 的根 本。 由于 教学属 于高校工作的 中心环节 ,教学管 理 自然也 就 成 为 了 高校 工 作 的核 心 内 容 。高校 教 学管 理 是 一项 系统 化 的工 程 ,其 中 又 包 含 很 多 子 系 统 , 而 系 ( 部 )的教学管 理在此 系统 中处 于 中间 位 置 ,其 不 仅具 备 高 校 管理 一 般 性 特 2 . 当前 系 ( 部 )教 学 管理 的管 理
高校教材管理改革初探
广 西 轻 工 业
维普资讯
第 1 ( 第 1 0期 ) 期 总 1
G A G IO R A FL H D SR U N X U N LO I TI UTY J G N
教 育研 究
高校教材 管理改革初探
陈 文 , 玉 萍 王
Hale Waihona Puke 市场 , 规范经营 , 主动参与竞争 , 才能不断拓展生存空间 。
二是机构体制发生变化。计划经济下 的教材管理 , 是单一 的行政管理 , 追求的是管理 的职能 , 重质量不重效益 ; 市场经济 下 的教材管理 , 实行 的是企业化 的管理 与经 营 , 质量与效益 并 重。这就是说 , 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 力 , 没有效益 , 同样也没 有 生命力 。因此 , 向管理要效益 , 重在经营 , 这就使教材从单一 的 行政 管理走向 了企业化 的经 营管理 ,运行 方式得 到 了根本改
( 冈师范学院, 黄 湖北 黄 冈 4 8 0 ) 3 0 0
【 摘 要 】 高 校教材改革是体制改革的正态 发展, 本文系 统介绍 教材工作中 存在的一些弊端, 认为高 校教材改革和高 校体
制 改革相 关连, 因此, 高校教材管理 改革是可行而必要 的。
【 关键词 】 教材管 改 初探 理; 革; 【 中图分类号 】 G 2 51 【 文献标识码 】 A
化, 给教材管理工作带来 了很大的变化。
一
是教育管理机构名称发生变化。在高校原来的管理体制
中 , 务处 的教 材 科 管 理 教 材 , 括 教 材 的 选用 、 划 、 购 、 教 包 计 采 发
放以及教材建设等 。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 教材 管理逐步走 向市场 , 教材科 的管理职能也随之发生改变 , 由单纯 的管理走 向管理与经营相结合 , 经营职能逐步走 向强化 。 他们只 有紧 紧把市场意识、 责任意识 、 服务和饭碗 意识连在 一起 , 适应
管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关键词 : 管理 学 ; 养 目标 ; 培 课程 建设 ; 学模 式 ; 教 实践探 索
中图分类号 : 6 23 G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21 8 (0 9 1—0 4 0 10 — 1 2 0 )2 05 -5 9
随着 我 国改革 开放 的深 入 和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理学 家小 艾尔 弗莱 德 ・ 钱得 勒 、 贝尔 经济学 奖获得 诺
总22期 2
阮文彪 等
管理 学课程 建 设 与教 学模 式 改革初 探
高等农 业 院校 的管理 学教 育教 学工 作依然 存 强调管理 科学研 究 、 教育 、 成果 推广 和应用 。在美 国 , 求相 比 , 自身 的落后 状况 也是 比较 明显 的 。 2 世纪 3 年代就开始了所谓的“ 0 0 管理革命 ” 著名管 在不 少 问题 , ,
基金项 目: 安徽农业 大学精 品课程建设项 目“ 管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的部分成 果 , 参加本项 目研究 的人 员有 : 阮 文彪 、 静 、 朱 田涛 、 静 、 春 迎 、 静 、 彦 、 如 海 。 丁 徐 赵 陆 何
高等 农业教 育 ,0 9 1 ,2 5 —8 2 0 —2 1 :45
Hi h rAg iul r lEd c to 2 0 g e rc t a u ai n, 0 9—1 1 5 58 u 2, 2:4—
管理 学课 程 建 设 与教 学 模 式 改革初 探
阮 文彪 , 朱 静, 田 涛
无 众所周 知 , 国和 日本是 当今 世界最 发达 的资本 主义 我 们深 深感 到 , 论是 与发 达 国家 和国 内综 合性 大学 美 还是 与社会 主 义 现代 化 建 设 事 业 的要 求 相 比, 国家 , 之所 以如此 , 本 的原 因不 在 于美 国和 日本 技 相 比 , 根 术上 的领先 和资源 禀赋上 的优 越 , 在于 它们重 视和 尤 其是 与培养 具有 创新 创业 能 力 的 “ 创 型人 才 ” 而 双 要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初探
不 断 扩大 .学 生 人 数 迅 速 增加 ,教 学 管 理 的对 象 也 日益 多 样
化. 管理 内容 逐 步 多面 化 。 在 此 背 景 下 , 务 管 理 必 须 适 应 新 教 形 势 . 步 实 现从 静 态 的 、 统 的管 理 模 式 向 动 态 的 、 范 的 、 逐 传 规 科 学 的 管理 模 式 转 变 . 断 实 现 教 务 管理 的科 学化 和现 代 化 。 不 高 等 学 校 教 务 管 理 不 仅 是维 系教 学 机 制 正 常 运 转 的 枢 纽 , 也 是 提 升 教 育 教 学 效 率 , 保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持 续 、 步 、 康 运 确 稳 健
理 相 结 合 的综 合 管 理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和 各 方 面 进 行 阶段 性 全 过 程 的质 量 考 核 、 载 、 价 和处 理 。在 现 实操 作 过 程 中 , 籍 记 评 学
管 理 要 与 电子 注册 制 度 建 设 紧 密 结 合起 来 ,将 学 生 的重 要 信
息包括学号、 名 、 别 、 姓 性 出生 1期 、 3 专业 、 级 等 等 , 教育 部 班 与
统 完 成 各 自的课 表 查 询 。同 时 在 每 学 期 初 或 上 学 期结 束 组 织
转 的 重要 保 证 。从教 学 计 划 的制 定 、 学工 作的 开 展 到教 学 质 教
量 的 监督 。从 学 生 的 组 织 管理 到对 课 程 的开 展 以及 教 学 质 量
的考 核 , 需 要通 过 教 务 管 理 组 织 实 现 。 因此 , 好 高 校 教 务 均 做 管 理 工作 . 高教 务 管 理 水 平 和 效率 , 高 教 学 水 平 和 培 养 高 提 提 素 质 人才 是 当前 教 学 管理 工 作 中 的重 要 问 题 。
高等教育质量观初探
高等教育质量观初探[摘要]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在教育质量方面却仍然比较滞后。
文章通过对现时代存在的多种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量”和“质”的共同、协调和稳健提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观高校扩招目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这些都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而适应新世纪的掌握足够科技知识的创新人才只有由各大高校培养,因此,高校在培养和提高人力资源储备素质方面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现实中我国高校现状却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毛入学率普遍偏低,并且远远低于国际中其他国力相当国家的平均水平,其次是人才学历结构不完善,主要是本科以上的学生人数少且质量不够高,以至于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与国际化接轨,逐步实现从精英化教育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我国在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这让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数出现了空前的猛增,与此同时,很多人对扩招带来的质量问题产生了怀疑,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在提高数量的同时也保证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呢,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质量观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概述1.高等教育质量的涵义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上位概念,在理解高等教育质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理解质量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质量的定义是:“①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也就是物体惯性的大小。
②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在国际上通用的定义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是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的质量定义,即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初探
,
为此 我
[ 2 ]姜在畅,扬小川等, 信息系统也是基础设施 / 中国中医 研究院 广安门医院 信息化的 体会 [ ,中国医 J ] 院管理,03 : 8 20 22 . ,
们不要盲 目地追求高 新技术的应用 .应 以满足业务需求为核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初探
■ 徐绍金 陈永莉 ( 浙江绍兴文理 学院教 务处; 浙江绍兴 元培 学院教务部 )
[ 内容提要] 高校教材管理 工作一直延续 以往的传统经验 来 的教材管理模 式呈现 出许 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 的地方
。
.
面对学分制的全面实行 .高等教育教学 改革 的发展趋势 .原
维普资讯
处理细则 讲评制度和奖罚方法 . 医疗质量监控人 员通过 网络实
,
选 用最佳性价 比的硬 件 .构建高效 、稳定的医院 l T系统 。
时检查监督 . 加大基础数据质量的管理 力度 ,使标准落到实处 。
4
,
变技术拉动为业务驱动 。信息技术发展 日新月异 .信
。
教材供 应外 还要供 应公共选 修课 转专 业等其他 零星教 材 业务 .同时又要负责 落实全校 的教材建设 、教材使 用计 划 教
材评价等 管理工作 。这种模式 的优点是 :工作计 划性 强 前后
衔接 紧密 有利 于学校教材 工作有序 开展 . 教材订购 主要通过
招 投标 的形式确定 供应 的书商 。缺 陷是 :此种 管理模式 需要
一
、
目前部分 高校教 材管理 现状
于规章制度 制订的 时间比较 早 当初许 多高 校还属于学年 制 ,
有些制度 已经不 适应新 的学分 制管理 的需要 。 旧制 度无法在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艺术初探
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开阔视野,对社会 的前景做 出预测,
并 在 预 测 分 析 的基 础 上 提 出具 有 远见 性 的教 务 管理 目标 。
2 教务管理思想的方向性 。在教 务管理工作 中, ) 增强服 务意识, 为教学服务, 为师生服务,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3 教务管理手段的技术性 。 目前, ) 国内外 初 探
许 晶 成 日 , 日
( 南通 大学
中图分类号 : 4 . G6 24
静 月
260 ) 2 0 1
文章编 号: 2 7 9 ( 0 3 — 1 — 2 1 7 — 8 4 2 1 3 0 0 6 0) 4
江苏・ 南通
文献标识码 : A
也要遵循管理 工作规律 , 以寻求管理质量的最优化 。 性特点 , 在教学管理过程 中既要坚 持教学工作的计划性 , 又
预期 目标的活动过程 。 ”当今社会 ,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 机遇
要保持教 学秩序的稳定性 ,放松对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的
管理都将影响教学进程 。 6 教务管理工作 的综合 复杂性。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在 )
手段发 展的一个 主要 趋势就是 “ 信息化 、 网络化” 利用高科 ,
管理是 指通过计划 、 织 、 励 、 导 、 制 等手段 , 组 激 领 控 结
技 的手段来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
4 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教 务管理工作是 )
一
合人力 、 物力 、 财力 、 信息等资源 , 以期高效地 达到组织 目标 的过程。根据我 国管理学高校教程《 现代管理学》 再借鉴中 , 外学者对管理概论 的认识 ,我们把管理定义 为 :在社会活 “
与挑战并存 , 教务工作必须有所改进, 由传统的 、 一成不变 的 管理模式转 变为现代的 、 科学的管理模式 。现行的教务管理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热点解读高校教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陈莎莎摘要:高校教材管理工作对高等院校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高校教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如何改进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促使教材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关键词:高校;教材管理;问题;对策随着高校的发展与教学管理的变革,教材工作职能、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不同于以往仅局限于教材征订、发放和库房管理的基本内容,现在的教材管理部门应是整个学校教材管理制度与推动教材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对教材进行科学管理,更好地为学校科研与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暴露的问题(一)教材准入机制缺失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高校教材中低水平重复、内容相近甚至雷同的现象仍较为突出。
同一专业课教材可能有多种不同版本,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
同质化教材的泛滥,致使一些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高水平教材难以被使用,而一些相对陈旧的教材还依然被反复使用。
(二)教材管理手段落后随着高效学生人数的增多,学分制的普及,教材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但国内很多高校中依然或多或少地使用纯手工统计的管理方法,不仅工作量大,错误率也很高。
如不迅速与数字化校园的各项管理系统对接,将逐步被隔离于教学管理的网络体系,无法适应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需要,以至于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教材未形成健全的评估体系教材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教材选用、教材建设、教材管理工作本身等内容进行监控和评估,很少引起高校的认真思考。
评估环节中,对于教材的环节也多流于形式,这就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反馈散乱且不准确,没有反映出最真实的使用情况,更无从谈及对教学工作的促进。
二、提升高校教材管理建设工作的对策研究(一)积极构建教材管理网络平台,把教材管理纳入教务管理系统学校领导要解放思想,加强对教材工作的重视与管理,构建教材管理网络平台,把教材管理纳入教务管理系统,使教材管理与教学管理一体化。
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初探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卢镜(65),男,广东郁南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研究方向高校英语教学和教学管理。
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初探卢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罗定527200)摘要: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高职教育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亟需教育界进行教育质量管理的理论创新。
能否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借鉴有效的管理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本文试就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G 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2008)02-0074-0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2,2008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异军突起,并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许多地方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办学特色比较鲜明、办学实力较强、毕业生深受欢迎的高职院校。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高校扩招之后,急剧膨胀的入学人数导致高等学校传统管理模式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性,数量与质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质量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的热点。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教学评价组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工作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报告中指出:“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看,不少院校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初探
( ) 二 高职 院校 教 学全 面质量 管理 内涵 在 国 内对全 面质 量 的统 一认 识 是 : 面质 量 , 在 卓 全 是
越领导的参与下 , 发挥全体员工的潜能 , 以富有竞争力 的
不仅在 企业 被广 泛应 用 , 更在交 通 、 疗 、 融等 企 事业 单 医 金 位得 到全 面 推 行 , 多 行 业 取 得 了显 著 成 就 。 近 十 几 年 许
二、 高职 院校 实施教 学全 面质 量管理 的必 要性 ( ) 一 大众化 教 育发展 的必然趋 势
体 的一种有 效 体系 。随着 市场 经济 的不 断发 展 , 量 管 过 程 的 、 质 系统 的管 理活动 。
理的思 想 和方 法 也 往更 高 层 次 发 展 , 多 知 名学 者 如 朱 许
的 1 8万人 提升 到 2 0 0 0 8年 的 6 7万人 , 长 5 6倍 , 学 0 增 . 大 生在 校 总数 达 到 2 0 7 0万 人 左 右 , 规 模 位 居 世 界 第 一 。 总
中 国提前 由精 英化 教育转 向大众 化 教育 , 面对 如 此迅 猛 的 增 长趋 势 , 何保 证教学 质量 是 当下 的一 个 紧急 课题 。传 如 统 的以考 试成 绩 、 升学率 等因 素来决 定 衡 量教 学 质量 的教
理“ 四要 点 ” 而 “ 面质 量 管 理 ” 正式 名 称 是 由费 根 过 程 。高 职院 校教学 全面质 量 , 十 , 全 的 就是 将 全 面质 量管 理 的基
堡姆提出的, 他在其《 全面质量管理》 一书 中提出: 全面质 本 观 念 、 工作 原则 、 用模式应 用 到高 校 教学 管理 中 , 运 以全 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 , 并考虑到充分满足
“双一流”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2021年9期208“双一流”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陈 霄1,黄秀娟1,周媛媛2(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200;2.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特定时代的产物,独立学院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如何在“双一流”战略的契机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于认真抓好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而重要基础则是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因此,建立和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因此其教育教学过程质量与母体公立高校具有同性特点,包括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过程的监控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均与母体高校趋同。
但由于其生源特点、师资条件、管理队伍等与普通公立高等学校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中也较多存在以下问题:(一)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目前独立学院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一般都把评价指标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这样的指标设计是不够全面、不够合理的。
此外,有的评价指标描述较为含糊,让学生无从下手,难以对老师、对课堂进行精准评价。
例如“能够有效调节课堂氛围,避免乏味”这一指标,不同性质的课程本身课堂活跃度差异就较大,因此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同一评价指标很难把握,如教《高等数学》的老师肯定没有办法像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老师那样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非常热烈。
另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通常都采用一些共性的、可操作的表述,而忽视了师生内在的价值导向,如师生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个性、创造性等。
(二)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片面单一教学质量评估是否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参与,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好坏。
但一些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估活动的主体较为单一,一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即学生通过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给各科任课教师打分或分等级。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一些高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如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机械讲授为主,时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只是偏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灵活多样的综合能力考核方面的内容等,分析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因素,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目标,着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以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建优越的资源条件。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现状措施[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59-03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现状高等学校实施教育改革以来,学校的办学条件及人才培养质量均有所改善和提高。
但一些学校内部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并不大,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其具体表现为:(一)教学内容枯燥课堂讲授内容是教科书的复制品,教师在课堂上死板地、一成不变地向学生罗列着分门别类的书本知识;从而使得知识口径偏窄、拓展与延伸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离,教学缺乏反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培养学生分析、思维、探究等能力的内容,致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机械讲授为主导,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满堂灌,一言堂,照本宣科的方法。
这种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匮乏、思维僵化,学习方式机械、简单。
如此教学方法,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地提高。
(三)教学评价片面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偏重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的考核,而缺乏对其综合能力的测定,从而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临近考试前进行突击式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仍然是以授课计划、教科书、教案、教学日志、记分册等是否齐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等内容为关注点,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及教学方法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培养及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和探究的价值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财务 、 后勤等部 门) 都要 为不同 岗位责任者制 定明确 的职权 , 并 注意接合 口和合 作 , 这样才 能保证全员密切配合 , 协调 、 高效地参 与
质量管理工作。
1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提 出
为了满足当前 的政治经济形 势给高等学校人 才培养规格提 出
的更高要求 , 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也在进行相应 的改革和 完善 。高等学校 的教学质 量主要是以培养 出来 的学生的规格体 现 出来 的。 学生的培养是一个 多因素结合 的过程 。 高校的教学质量 管
学 化、 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阶段 。
础上 , 与客观事实相结合 , 以指导实践 。 用
3 推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注意事项
第一 , 强调系统管理。传 统的教 学质量 管理是 由操作者分别进
高等学校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 以教学质量为中心 , 以全 员参与为基础 , 目的在 于通过让社会满意和学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 益而达到长期成 功的管理途径。全面教学质 量管理体系 的原理是
基 于整- t 学形成的全过程, 1t " 把教学所涉及 的过程和各个环节的有
行分散 的操作实施 , 很难 解决根本问题 , 全面的教学质量 管理要 而
求用系统的思想 和观点对 质量 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和改进 , 传统质量 管理不具备建立有 效的质量体系的先进性 。不能只发挥教 务部 门 的作用 , 而是所有部门都需要上下 齐心, 合力推进 。
第二 , 强调预防为主。传统 的教 学质量管理重点在于不断加强
关 因素都有效地控制起来 , 形成质量管理体系 。
2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
全面质量管理 旨 在改变 目 前互相割裂 的评估现状 , 切实发挥质 量评估的作用 , 实现学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 理途径。因此 , 有必要建立一套观念正确 、 方法可行、 便于操作的全 面质量管理体系 。全 面教学管 理体系就是在保证 社会对人 才培养
规格 的要求 和更加切实可行 的、 经济的质量成 本条件下 , 于指 导 对
最终检验 , 强调事后把关。全面教学质量 管理本身强调控制全过程 的特点 , 要做到预防为主 , 通过科学 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控制 , 事前 即从原来的控制结构转 变为控 制因素。 第三 , 强调不断改进 。 传统 的教学 质量管理强调满足教学要求, 收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 , 这就是 质量 保证。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则强
据教育 目 对学 生通过教育产生 的行为变化作 出价值判断 , 标 为改善 和优化教育提供依据 的过程。” - 日 根据下一代教 育评价的 目的, 可 以看 出: 教育评 价的对象是教育效果 , 基准是教育 目标 , 本质是作 出 价值判断 , 目的是为改善和优 化教育提供反馈信息。全面的教学质
用系统的方法搜集 和分析信息资料 , 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
作出判断 , 对其改善 和发展 给予指导 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评价是根
文在传统教 学质量管理模 式的基础上, 出全面质量管理 的原理和 提 方法, 对于 当前不断扩招的高等教 育具有 重要的现 实意 义。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质量体系 全 面质量管理
络计划及运筹学等先进 管理技术和方法 , 实现对 教学因素的控制 , 进行全面教学质量 管理 。具体来说 , 要做好 以下工作 :
第一 , 明确下层部 门职责 和职 权。学校各单位 和部门( 包括科
视不够。这些方 面在教学 质量管理体 系中都不应被忽视。因此 , 研 究高等学校全面教学质量 管理具有极其重要 的现实意义。
第二, 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 通过程序文件 , 以教学为 中 , 心 成立强
力部门控制过程。建立质量体系是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第三 , 配备必要 的资源 , 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及信息等 , 的 必要
资源是全面质量 管理的基 础。 第 四, 领导重视 。实践证 明 , 必须领导重 视并 起带头作用才 能 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全 面质量管 理本身要求全员 、 全过程和全方位 的控制 , 没有领导的重视 和协调是无法有效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 第五 , 尊重客观事实和数 据。真 实的数据既可 以定性反映客观 事实 , 又能定量描述 客观事实 。在用科学 的方法分析具体数据的基
量管理要通过各种教学 因素的评价 , 采用 系统 工程、 价值工程 和网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 的生命 线。它的直接检 验成果是培养 的 人才 的素质 , 这涉及 到学校管理 的各个方面 。传统 的教学质量更为 重视教学管理中的教师 和学生两个显性 因素 , 对于非直接参与到教 学 中的隐性 因素如 涉及 到管理 工作的 岗位人员 的行为规范等 的重
调不断提高并增 强市场竞争力 。
理包括学生评价管理、 教师评价管理和学校管理三部分 。各个高校
在 实际的操作 中 , 是对 各个因子独立进行评 价 , 往往 或者将 与课 堂 教学有直接关系 的因子的评价地位提高 。这样 各个 因子未 能相互 协 调、 相互影响 、 相互 依赖 、 相互补充 , 有机 的作用没有 发挥 出来 。 为此 , 本文提出 了建立全面质量 管理体系 的构想 。国际标准化组织 ( 0 建立 了全面质量和环境管理 体系 , I ) s 即以全面质量体系模式 为 基础 , 形成以质量为核 心的全 面一体化管理 T I S QM ( m。借鉴这种观 点 , 以建立高等学校教学 全面质量管理体 系 , 可 并使之推 向更加科
教育长廊
高等 学校全面教学质量 管理模式初探
邓 雨辉
( 州大 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 广
中图分类号: 4 G6 0 文献标识码 : A
广 东・ 州 500 ) 广 106
文章编号 : 7 — 8 4 2 0 )2 0 8 0 1 2 7 9 (0 93 — 6— 1 6
摘
要
教学质量 由于其特 殊性, 给管理 带来很大 的困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