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地得的区别与使用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词语解释手册,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新版三年级语文上全册词语手册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 1.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2.指上午。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鲜艳:鲜明艳丽。
服装:衣服鞋帽的总称,一般专指衣服。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校园: 1.学校内供休息﹑观赏的园子。
亦泛指学校范围内的地面。
敬爱:尊敬热爱。
国旗: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旗帜。
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敬礼:①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
②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铜钟: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教室: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
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课文。
安静: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②安稳平静。
树枝:树木的枝条。
这些:1.指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
2.指代比较近的处所。
3.犹言这么一点点大。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古老:1.古雅而不同时俗古老的传说2.:年老;苍老古老之人无所闻知3.形容书画文章等苍劲朴实,有古人风格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
粗壮: 1.粗大而结实 2.声音大而有力。
枝干: 1.树枝和树干。
2.喻大宗与旁支。
3.谓枝附于干。
喻关系密切。
4.支干。
天干地支。
影子: 1.镜面或水面映照出来的人﹑物形象。
2.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
3.模糊的形象。
4.指精神世界的体现。
5.表象;轮廓。
6.痕迹;踪迹。
7.端倪;隐情。
8.指根据。
2、花的学校。
阵雨: 1.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
有时伴有闪电和雷鸣﹐多发生在夏季。
荒野:荒凉的野外。
绿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
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亦作“碧草如茵”。
跳舞: 1.腾跃跳蹦的样子。
2.舞蹈。
亦指表演舞蹈。
3.特指跳交际舞。
狂欢:纵情欢乐:~之夜。
功课:①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知识、技能:他在学校里每门~都很好。
②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做完~再看电视。
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各有什么特色
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各有什么特色“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文本为语,不可偏指,固合言之。
”建国初期,叶圣陶先生组织编写语文教材时指出,将“国语”改为“语文”,从此“语文”作为学科的名称出现并沿用至今。
目前,全国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
按教育部的规定,教材的使用选择权在学校手中,通常一个地区会选择一样的教材版本。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中小学使用语文教材中,一半以上的区县在使用人教版教材,另一半左右的区县分别使用苏教版、北师大版和北京版教材。
不同的教材有什么差别,又各有什么特色呢?人教版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
60多年来,人教社一直负责编写全国的中小学教材,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教育部推行“一纲多本”,它对教材的垄断才被打破。
时至今日,人教社仍是业界公认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实力最强、最权威的。
教材亮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开放而富有活力。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栏目,不断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学习方法。
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四”,两个小伙伴正在对话:“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我发现……”教材通过这种引导合作学习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偏旁往往与字义有关。
使用反馈:一位网名为“翩翩起舞”的老师认为: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知识性很广,是好事也是坏事。
容易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最后变成好的学生越好,差的学生越差。
这样差距拉大了,某些学生就对学习产生反感。
一位乡村老师在给编委会留言中写道:对于三年级教材我只能说“想说爱你不容易”,不知道这些高高在上的编者是站在什么角度上来编书的。
更没有考虑到学生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三年级的孩子每天一大堆的收集资料,这许多是高年级学生才能完成的任务都让三年级孩子来完成,怎么办?农村的学生又哪来那些资料?一大堆的难题是前所未有的。
专家论:人民教育出版社退休编辑顾振彪说,“当时设想很好,山区农村可以编得浅一些,多些关于农村的内容;而像北京上海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应该编比较深的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课件
RJ 三年级上册
一边读,一遍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为了预测得更准确,我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更多 的细节。
我再图书馆里找书看时,会先看标题,猜猜书的大 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
交流内容
本次交流平台是围绕预测这一学习重点编排的,目 的是让我们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一边读一边预 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我们在不断地预测与验 证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预测能让我们在读书时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在读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我就注意到了细节, 知道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有很多用处,我就预测胡 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最后会帮到自己。我觉得预测锻 炼了我的想象力,对我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帮助。
预测能帮助我们选择所读书目,提高阅读效率。我 学会了根据题目进行预测的方法后,在挑选图书时 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书;还可以根据预测的方法来 判断资料是否有用,这样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查字典(部首查字法)
部首
除部首 外几画
部首
除部首 外几画
一心一意 三长两短 五脏六腑
三言两语 五花八门 一生一世
五颜六色 一朝一夕 三天两头
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 号的用法。
•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罚பைடு நூலகம்” 提示语在前面
•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提示语在后面
•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提示语在中间
别把它碰坏了 , 这是古代的东西 。 ”
朗读视频
读一读这这 些句子,你 发现了什么?
tài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地、得的用法
口诀:
“什么”前面白勺“的”; 例2:仔细的观察 提问:仔细地干什么 “干什么”前面土也 “地”; 回答:仔细地观察 “怎么样”前面双人 “得” 例3:遮得严严实实 提问:遮得怎么样 例1:火红的太阳 回答:遮得严严实实 提问:火红的什么 回答:火红的太阳
补充说明:
•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 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的、地、得 的用法
的:用在名词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前面,用白勺“的”字。
如: 1、我爱勤劳的妈妈。 2、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
地,用在动词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请你举举例子。 动词前面,用土也“地”字。 如: 1、他积极地回答问题。 2、大雪纷纷地下着。
得,用在动词后
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 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 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如: 1. 地被扫得很干净。 2. 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
• “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 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 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 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地、得”的使用
的、地、得的使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正确使用的、地、得。
2.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重点1.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
2.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的、地、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谁能上黑板来把你会写的de字写出来。
表扬书写正确的同学(如没写正确,及时勉励,请人继续补充)师:de是我们汉字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的日常行为用语和写话习作当中,每一百个字的写话习作当中de字至少出现五次。
但是在我们的写话、习作甚至造句当中却经常出错,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三种de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正确的使用三种de。
二、学习de字的相同点1. 谁能说一说,这三种de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回答及时鼓励)2. 课件出示,教师总结。
(1)都是现代汉语当中常出现的结构组词。
(2)在句子当中都起着链接作用。
(3)它们的读音一样,都读“de”轻声,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三、学习de字的不同点。
1.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及时鼓励)2.课件出示,分别讲解。
(1)写法不同a、de有三种写法,的、地、得(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多次朗读。
白勺的、土也地、双人得。
b、指生朗读。
c、全班齐读。
(2)用法不同师: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
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只是大家还有掌握用法,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说下三种de的用法。
3.课件出示“的”的用法: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敬爱的总理鸟的天堂可爱的弟弟问:总理、天堂、弟弟是什么词?(名词)(1)得出结论:名词前面白勺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金色的草地》授课课件
喜爱蒲公英
细致观察,探究“变色之谜”
学习第3自然段,探究“草地的变化”。
学习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 画面,用横线画出草地的颜色变化,用波浪 线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
这是作者第一次 无意中发现。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 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 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课文结构
词语积累
表示观察的词语:
明察秋毫 定神细视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察颜观色 眼观六路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一本正经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从容不迫 兴高采烈
没精打采 眉开眼笑
美句拓展积累
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1.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2.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3. 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朗读链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2.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完后想一 想: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主 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认读词语
pú yīng
蒲公英
qiàn
哈欠
shuǎ
玩耍
diào
钓鱼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经 观察 引人注目
绒毛
lǒng
——爱默生 ——伽利略 ——冈察洛夫
美文拓展阅读
朗读链接
槐乡的孩子
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
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美那句拓花展苞积米累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 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词语解释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第二课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坡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花)开得茂盛。
玩耍: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绒毛: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引人注目:引起的人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拢:合到一起。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势来掩饰真相。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第三课爬开都峰笔陡: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
形容坡度很大。
似乎:仿佛,好像。
发颤:发抖。
奋力:努力、尽力,充分鼓起劲来。
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汲取:吸取。
终于:到底,表示所预料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了。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第四课槐乡的孩子染料: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而能附着在纤维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质,有的可以跟被染物质化合。
种类很多,以有机化合物为主。
耷拉:下垂。
觅食:寻找食物。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大。
常用来形容外出办事圆满成功,成果显著,含褒义。
第二单元第五课灰雀1、郊外:一个城市周围的地区。
2、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
3、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4、严寒:(气候)极冷。
5、自言自语:成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6、可惜:值得惋惜。
7、肯定: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8、果然: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1. 整体内容概述- 《语文园地四》是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板块。
它包含了多个部分,如“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 在“交流平台”部分,主要是对本单元课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总结与交流。
“识字加油站”通过一些具有相同部首或结构的字的集中呈现,帮助学生拓展识字量并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词句段运用”则侧重于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运用,包括词语的辨析、句子的改写和扩写等内容。
“日积月累”部分是一些经典的诗句或名言警句的积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文化内涵。
2. 具体知识点分析- “交流平台”- 这部分可能会围绕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阅读体会和写作手法展开交流。
例如,如果本单元课文以描写动物为主,可能会在“交流平台”中提到如何抓住动物的外形、习性等特点进行描写。
如在描写翠鸟时,课文通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样详细地描写翠鸟的外形,让学生学会观察动物外形的顺序(从局部到整体或者从上到下等)以及描写的细致程度。
- “识字加油站”- 以识字为主要目标,通过有规律的字组呈现。
比如可能会有一组以“木”字旁为部首的字,像“松、柏、杨、柳”等。
这是利用汉字的形声字规律,让学生了解“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字形、分析部首和部件的意义来记忆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 “词句段运用”- 在词语方面,可能会出现近义词辨析的题目,如“突然”和“忽然”。
这两个词都表示事情发生得很迅速,但在语义和用法上有细微差别。
教师可以通过例句“突然,一只小狗跑了出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
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
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
统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配教科书使用)
统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2、①这所学校里有古老的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等独特的景物。
②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穿戴不同,却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
③同学们读书时,山林里的朋友都好奇地听着;同学们做游戏时,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热闹。
这是一所充满欢乐与祥和气氛的学校。
第2课花的学校1、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开始翩翩起舞。
2、(1)“走过荒野”“吹着风笛”是人的动作,用来写“湿润的东风”,将“东风”当作人来写,作者让东风走过荒野,让东风吹着风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互相碰触”“拍着大手”这都是人的行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让树枝互相碰触,让雷云拍着大手,作者把我们带到人与自然狂欢的情境中,营造出一片欢乐的氛围。
3、①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了舞。
②蝴蝶一来,他们便热情地打招呼。
第4课古诗三首2、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山行》中可从“寒山(深秋时节的山)、霜叶(秋霜打过的枫叶)”等地方发现;《赠刘景文》中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傲霜(傲寒斗霜)、橙黄橘绿”等地方发现;《夜书所见》中可从“萧萧梧叶、秋风”等地方发现。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1)明朗: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中的“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说明了天空的晴朗。
“明朗”主要指天空湛蓝明亮,光线充足。
(2)凌乱:可以根据它的反义词“整齐”来理解,“凌乱”在文中指落叶排列得不整齐。
第6课秋天的雨2、课文从“植物缤纷的色彩、果实香甜的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这三个方面描写了秋天。
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2、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第一次看到大火炉,表达了她渴望得到温暖。
第二次看到烤鹅,表达了她渴望得到食物。
第三次看到圣诞树,表达了她渴望得到快乐。
第四次看到奶奶,表达了她渴望有人疼她爱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地得用法区别
不同点
在书面语中,有必要 写成三个不同的字, 这样可以区分它们在 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 以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5
口诀
• 名词前面白勺“的” • 动词前面土也“地” • 形容动后双人“得” • 当做助词都读“de”
1 形容词+的+名词
例:可爱的小鸟 美丽的村庄 生动的课堂
2 名词+的+名词
讲得多 7
5 捉得多
6
升得快
9
The End
此片献给 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爱生命的你谢谢观赏的 地用 得法
简 介
改正错误
1、我的地包里没有钱。 2、他上班快迟到了,于是飞快得地跑。 3、鸟儿飞的得很高。
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改正后
1、我的包里没有钱。 2、他上班快迟到了,于是飞快地跑。 3、鸟儿飞得很高。
相同点
“的” “地” “得” 都可以做助词使用, 他们在做助词的时候 都念轻声“de”
例:校园的景色 小鸟的羽毛 鸟的天堂
3 代词+的+名词
例:我的铅笔 你的书本 他的羽毛球
“地”的用法
慢慢地走
飞快地跑
形容词+地 +动词
开心地笑 专心地听
高兴地说
6 放声地哭
“得”的用法
跳得高 11 做得好 10
做得正
12
1 跑得快 2 唱得好
行得端
9
动词+得+ 形容词
3 笑得开心
讲得快 8
5
4 抓得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巧用的地得
巧辨“的、地、得”
XXXXXX小学 XXXX
巧辨“的、地、得”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船,静静地在夜空飘荡。 2、他们玩得真痛快!
巧辨“的、地、得”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船,静静地在夜空飘荡。
白勺
的
2、他们玩得土真痛也快!
地
双人
得
怎么样的什么
怎么样地干什么
干得怎么样
形容词+的+名词
“的、地、得”的用法口诀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的后跑, 美丽的花儿绽脸笑,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左边两人双人得,形容词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跑得慢。
课堂小结
巧辨“的、地、得”
怎么样的什么 形容词+的+名词
形容词+地+动词
动词+得+形容词
巩 固 练习
一、行近区分 静静(的 )河面 静静( 地)写字 满意(地 )点头 满意(的)作品 二、类别区分
跑(得 )飞快 飞快(地 )跑 愉快(的 )旅行 旅行(得 )愉快
三、综合练习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 )上方,高兴 ( 地)喊起来:“我会飞啦!而且 飞(得 )很高呢!。”
干得怎么样 动词+得+形容词
怎么样地干什么 形容词+地+动词
XXXXX小学 XXXX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五》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板块,它涵盖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了字词句的运用、日积月累以及口语交际等多个部分。
(一)字词句运用1. 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练习。
例如,“峰”和“蜂”,“锋”的辨析。
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区分和运用汉字,避免书写和使用中的混淆。
同音字的存在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
以“峰”“蜂”“锋”为例,“峰”指的是山峰,与山有关;“蜂”是昆虫,与蜜蜂等有关;“锋”有先锋、锋利的意思,多与金属、前端有关。
通过这样的辨析练习,让学生明白汉字表意的特点,根据字义来准确记忆字形和使用汉字。
2. 在词语搭配方面,教材给出了不同的名词和形容词,让学生进行合理搭配。
如“()的眼睛”,可以搭配“明亮”“水汪汪”等形容词。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词语搭配的合理性和习惯性,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语表达的能力。
词语搭配是汉语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词语搭配能够使句子更加通顺、表意更加准确。
(二)日积月累这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积累一些经典的古诗。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积累古诗,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其用词精炼、意境深远。
学生在背诵和理解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还能体会到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三)口语交际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展开。
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有条理地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传统节日、民间工艺、地方习俗等,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相关的素材。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优质课件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 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11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 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憧憬:期待。
向往。
12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 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凉爽:清凉爽快。
清凉爽快。
8
上面这些方法你都 学会了吗?以后学习新 课文可以试着不查工具 书理解词意,然后对照 词典检查。
9
学法指导: (1)自由读。 (2)分小组合作交流,看能用 什么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 (3)用自己的方法解释意思, 写在书上。
10
词句段运用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绿色
24
狂
注意“狂”在田字格 中的占位情况,特别要注 意反犬旁的笔画和写法。
25
铺排
注意这两个字都是左边窄右边宽。其中“铺” 的部首的最后一笔是竖提,右上角的点不要忘记; “排”的部首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非”。
26
盖
注意“盖”在田字格中的占 位情况,上面两点的写法要看清, 中间的“王”跟平时写法不一样, 最后一横跟第一横长度差不多, 下面是一个“皿”。
30
假
“假”是左中右结构的, 注意在书写时要写得结构紧凑, 排列好各部分在格中的位置。
31
本单元还有哪些难 写字呢?我们找出来一 起写写吧!注意各部分 占格情况以及偏旁和字 的写法区别。
32
君残 绒斜 迟颜 闻猜
33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34
谢谢观看 !
2022/8/20
七、诵读经典诗词 及时总结所学的经典诗词、诗歌篇章,积累文学知识,熏陶个人文学涵养。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词语解释课文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第二课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坡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花)开得茂盛。
玩耍: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绒毛: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引人注目:引起的人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拢:合到一起。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势来掩饰真相。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第三课爬开都峰笔陡: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
形容坡度很大。
似乎:仿佛;好像。
发颤:发抖。
奋力:努力、尽力;充分鼓起劲来。
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汲取:吸取的意思。
终于:到底;表示所预料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了。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第四课槐乡的孩子染料: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而能附着在纤维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质;有的可以跟被染物质化合。
种类很多;以有机化合物为主。
耷拉:下垂。
觅食:寻找食物。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大。
常用来形容外出办事圆满成功;成果显著;含褒义。
第二单元第五课灰雀1、郊外:一个城市周围的地区。
2、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
3、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4、严寒:(气候)极冷。
5、自言自语:成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6、可惜:值得惋惜。
7、肯定: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1 拼音(多音字、易错的字音)来自课文和语文园地:易错的字包括鼻音与边音、前后鼻音、平翘舌、方言音2 汉字会认200个字,会写300个字;易混淆的形近字;形声字去偏旁识字;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字辨别;加偏旁识字;查字典(音序、部首)3 词语每课会认会写能理解运用,其中2字词语307个,3字词语13个,四字词语38个;特色词语:①反义词、近义词;②AABB式、ABAC式、ABB式、的地得、又A又B、不A不B;③成语:四字、八字、带反义词的成语;成语故事(刻舟求剑、闻鸡起舞)④表示颜色的词语;组词:减一减、加一加4 句子积累:名人名言(学习类)、谚语(祖国风光)、古诗名句(写景);特殊句式:被字句、把字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标点:①逗号、句号、冒号、感叹号、引号、顿号;②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在句子中理解词的意思:①一词多义;②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③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5 阅读主要内容;受到的启发、懂得的道理、体会;过渡句;针对课文提有价值的问题;6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讲名人故事、秋天的快乐、观察中的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7 习作小练笔(4次):续写故事P2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P60、写家乡的景物P93、替小女孩写感谢信P126作文(8次):课余生活、一个熟悉的人、选一幅秋天的画写下来、观察日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编写童话故事、自由写作。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多音字:1、好()良好大好河山;()好奇叶公好龙2、更()更换;()更加3、看()看护;()看见4、当()当当当;()上当5、晃()摇晃;()晃眼一晃而过6、校()学校;()校对7、鲜()新鲜;()鲜有8、教()教室;()教师二、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飞扬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安静—平静招引—吸引绚丽—绚烂敬爱—敬重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三、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弱、纤细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绚丽多彩—暗淡无光安静—嘈杂四、词语解释:坪坝:平坦的场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水洼.(wā)脚印.(yìn)B.凌.乱(lín)增.加(zēng )C.棕.色(zōng)雨靴.(xuē)D.缤.纷(bīn)熨.帖(yù tiè)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C.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D.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3.下列不适宜用来形容秋季的一组词语是()A.秋高气爽天高云淡B.五谷丰登果实累累C.层林尽染金桂飘香D.粉妆玉砌天寒地冻4.深秋的香山,树上挂满红叶,林间飞舞着红叶,真可谓()A.层林尽染B.天高云淡C.金桂飘香5.对下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拟人)B.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拟人、排比)C.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喧闹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排比、拟人)D.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比喻)6.下列各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A.天高云淡金桂飘香秋高气爽B.摇头晃脑手忙脚乱面红耳赤C.烈日炎炎一本正经鸟语花香7.根据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内容选择正确的词填上到下列各句。
()一阵大雨过后,天渐渐________了,空气变得很_______,一些树叶_______地落在路边。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________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________地粘在________的水泥道上了。
A.潮湿、放晴、凌乱;金黄金黄;紧紧、湿漉漉B.放晴、潮湿、凌乱;金黄金黄;紧紧、湿漉漉C.放晴、潮湿、凌乱;金黄金黄;牢牢、湿淋淋二、填空题8.比一比,再组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1、多音字(1)假:假装、假日(2)好:问好、好奇(3)发:发现、白发(4)晃:晃眼、摇晃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学教案
“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的、地、得”的用法,并知道搭配固定“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3、运用儿歌来帮助使用。
二、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
三、教学过程:
1、了解“的、地、得”的相同处。
“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都起着连接作用,且读音相同。
2、区分不同之处
虽然“的、地、得”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必须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因此他们在书面语中的用法不同,从而使语言更精确化。
3、逐一学习“的、地、得”的一般用法
4、儿歌记忆
四、小结归纳
只要记住歌决,相信您再也不会混淆“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了,今天的微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