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3) 复习学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4) 复习学案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班级:姓名:《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任务三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4)复习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11.24 【课时】第65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磷肥的施用特点及注意事项;2.理解磷肥的利用现状及类型;一、温故互查:(5分钟)(一)简答题1.氮肥类型及特点?二、知识梳理(20分钟)(二)化学肥料及其科学施用1.化肥概述2.氮磷钾肥的科学施用(3)磷肥①现状:②磷肥利用率:③类型:(按照_____ 分为)_________:(特点)(用途)_________:(特点)(用途)_________:(特点)(用途)④磷肥施用特点:⑤磷肥注意事项:三、复习检测(15分钟)(一)填空题1.磷肥按照所含磷酸盐_____________的难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肥易________,在土壤中移动性_______。
2.水溶性磷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速效磷肥,由于是酸性磷肥,更适合___________土壤。
可作______肥、_________肥和__________肥。
3.枸溶性磷肥也即(__________________),其肥效较水溶性磷肥要________。
常作_________,由于其呈_______性,最好施在_________土壤上。
4.难溶性磷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肥效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性磷肥。
难溶不易移动,故使用时宜撒施在_______________的土壤中。
5.磷肥施用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酸性土壤可施用性磷肥和___________性磷肥,石灰性土壤优先施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习题学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任务三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1)习题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12.4 【课时】第7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氮磷钾肥的生理作用及施用特点;2.理解有机肥的类型及作用。
一、填空题1.一般来说,合理施肥时期包括、和三个环节。
2.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等。
3.注射施肥多用于林木、果树,常有和两种。
4.种子施肥经济有效,包括、和等。
5.磷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在作物生长早期,如小麦在,棉花在,油菜在。
6.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是、和等。
7.氮肥深施具有前、中、后的供肥特点,其肥效可长达天,能保证植物后期对养分的需要。
8.按磷肥所含磷酸盐溶解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磷肥,主要有和等。
二是,主要有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其肥效较水溶性磷肥要慢。
三是性磷肥,肥效迟缓而长,为性磷肥。
9.土壤中钾按化学形态可分为、、、等。
10.一般来说缺铁、硼、锰、锌、铜,主要发生在土壤上,而缺钼主要发生在土壤上。
11.新型肥料的主要类型有、、、、等。
12.某一复(混)合肥料养分含量标示为 15-25-10,则其含氮 %,含五氧化二磷 %,含氧化钾 %。
13.粪尿肥主要是动物的排泄物,包括、、海鸟粪、蚕沙等。
14.厩肥的积制有三种方法,即、和等。
15.厩肥半腐熟特征可概括为,完全腐熟可概括为,腐熟过劲则为。
16.堆肥腐熟过程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17.生物肥料主要有、、、和等。
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和”5个核心环节、9项重点内容。
二、选择题1.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以长效肥料为主,速效肥料为辅的是()。
A.追肥B. 基肥C.种肥D.根外追肥2.对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只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B.在植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C.参与植物体物质的转化与运输D.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3.对磷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酶等的成分B.在糖代谢、氮素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C.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D.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4.下列关于玉米氮素营养临界期的判断准确的是()。
植物生产与环境 第三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 练习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任务三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练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单选题(50)1.目前已确定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A.15 B.18 C.21 D.172.植物的磷营养临界期大多在()A.幼苗期 B.成熟期 C.开花期 D.拔节期3.下列作物哪些不宜过量施用KCl()。
A.苎麻 B.棉花 C.柑橘 D.水稻4. 植物体内某种养分的再利用程度与其缺素部位有密切关系,下列元素缺乏时,植物缺素部位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的是()。
A.铁 B.氮 C.磷 D.钾5.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6.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7.下面关于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描述错误的是()A.是指营养元素能产生最大效率的那段时间;B.是施肥的关键时期;C.磷素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幼苗期;D.大多禾本科作物最大效率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8.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土壤,其pH值()A.升高B.降低C.不发生变化D.不发生明显的变化9.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B)A.硫酸铵B.硝酸钠C.尿素D.碳酸氢铵10.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利用率低,是因为()A.肥料中的磷为难溶性磷;B.易挥发;C.易淋失D.易固定11.在下列种肥的有效施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拌种 B.浸种 C.穴施 D.撒施12.( )施肥方法是—种辅助性追肥措施。
A.撒施 B.穴施 C.根外追肥 D.拌种13.我国氮肥利用率,旱田一般为( )。
A.20%-50% B.40%-60% C.50%-60% D.10%-30%14.下列不宜施用氯化铵的作物是( )。
A.花生 B.水稻 C.小麦 D.葡萄15.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属于( )。
A.水溶性磷 D.弱酸溶性磷 C.难溶性磷 D,都不是16.我国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
任务3.3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教案
项目3 土壤的基本组成教案(首页)授课题目任务3.3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根部营养的原理,熟悉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2.了解化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新型肥料及其科学施用能力目标1.能进行常见肥料的简易识别2.能运用有机物料腐熟剂进行作物秸秆腐熟教学重点、难点1.施肥的基本原理(重点)。
2.合理施肥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
3.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重点)。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安排15课时1.课堂互动(12学时)2.实践活动(3学时)项目3 土壤的基本组成教案教学过程设计(12课时)引言: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植物体通过根、茎、叶等器官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到底哪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呢?[一]导入新课植物营养是指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根部营养是指植物根系从营养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的过程。
根外营养是指植物通过叶、茎等根外器官吸收营养元素的过程。
目前已经明确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即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等。
[二] 新课讲解一、植物营养1.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一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
二是在植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
三是参与植物体物质的转化与运输。
不同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元素名称生理作用氮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植物体内许多维生素、激素等成分,调控植物的生命活动磷磷是植物体许多重要物质(核酸、核蛋白、磷脂、酶等)的成分;在糖代谢、氮素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钾是植物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植物代谢过程;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过程中酶的活化剂,能促进呼吸作用;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抗高温、抗寒性、抗盐、抗病性、抗倒伏、抗早衰等能力钙构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参与形成细胞壁;能稳定生物膜的结构,调节膜的渗透性;能促进细胞伸长,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能调节养分离子的生理平衡,消除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并参与光合作用;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具有催化作用;参与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硫是构成蛋白质和许多酶不可缺少的组分;参与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谷胱甘肽、铁氧还蛋白、辅酶A等;与叶绿素形成有关,参与固氮作铁是许多酶和蛋白质的组分;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根瘤菌作用锰是多种酶的组分和活化剂;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参与脂肪、蛋白质合成,参与呼吸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光合作用和硝酸还原作用;促进胡萝卜素、维生素、核黄素的形成铜是多种氧化酶的成分;是叶绿体蛋白-质体蓝素的成分;参与蛋白质和糖代谢;影响植物繁殖器官的发育锌是许多酶的成分;参与生长素合成;参与蛋白质代谢和糖类运转;参与植物繁殖器官的发育钼是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代谢;影响生物固氮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对植物受精和胚胎发育有特殊作用硼能促进糖类运转;影响酚类化合物和木质素的生物合成;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细胞分裂、分化和成熟;参与植物生长素类激素代谢;影响光合作用氯能维持细胞膨压,保持电荷平衡;促进光合作用;对植物气孔有调节作用;抑制植物病害发生2.植物营养供给的两个关键期在植物营养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两个极为关键的时期,一个是植物营养临界期,另一个是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1) 复习学案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 班级: 姓名:1《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1) 复习学案【学习人】 【班级】81班 【学习日期】 11.21 【课时】第6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 植物营养的概念及吸收方式;2.理解 营养元素的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状;一、温故互查:(5分钟)(一)简答题1. 我国土壤分布特征?2. 旱地高产土壤特性?3. 水田土壤特性,高产水田土壤肥力特性?4. 低产水田土壤特性及管理?二、知识梳理(20分钟)(一)植物营养 1. 植物营养(1)概念: (2)吸收方式: (3)主要营养元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生理作用主要方面具体作用(细读113页内容)三、复习检测(15分钟)(一)填空题1.植物营养是指_______从_________吸取_____________所需要____________,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3.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氮元素是构成__________和_______的主要成分,磷能够提高植物______、______等抗逆性,钾能增强作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二)选择题1.对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 只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B. 在植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C. 参与植物体物质的转化与运输D. 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2.对磷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 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酶等的成分B. 在糖代谢、氮素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C. 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行D. 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3.植物的营养元素中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是()A. 氮B. 磷C. 钾D. 钙4.植物的营养元素中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并参与光合作用的营养元素是()A. SB. FeC. MgD. Cu5.对钾的生理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增强植物光合作用B. 植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C. 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D. 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抗高温、抗病性、抗倒伏、抗早衰等能力四、作业(完成导学案)五、安全、德育教育内容2。
《植物生产与环境》习题集
第一章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细胞、组织部分一、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纹孔:5.胞间连丝:6.细胞质:7.细胞器:8.染色质:9.无丝分裂:10.有丝分裂:11.减数分裂:12.组织:13.分生组织:14.成熟组织:15.细胞分化:16.机械组组:17.输导组织:18.分泌组织:19.复合组织:20.维管束:21.木质部:22.韧皮部:二、填空题1.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和三类。
2.农业生产是由生产、生产和生产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3.农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生产是的生产,是进行其他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4. 细胞是植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和两大类型,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后者可分为、和三部分。
5.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
在细胞分裂中期浓缩成棒状体,其主要成分是,简称。
6. 与细胞需水量有关,并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产物。
的成分主要是糖类、水、有机酸、单宁、生物碱等,所以细胞具有酸、甜、涩、苦等味道。
7.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和。
8.植物细胞器中属于显微结构的是、和,属亚显微结构的是、、、、、和,具双层膜的有和,单层膜的有、、、、和。
9.细胞核由、和构成,核膜是 ___层膜,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
10.质体主要由和组成,层膜。
按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质体中最小的一种。
11. 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由生物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有运输代谢产物的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由和组成,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并参与细胞壁的合成,的功能是消化作用。
12.成熟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和三层,其中次生壁可发生、、和。
13.细胞繁殖的方式有、和。
其中是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为叙述方便,人为地把它分为五个时期,即、、、、。
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14.在细胞的无丝分裂中开始部位是,有丝分裂的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 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教案标题: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和适应能力。
3. 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a. 植物对环境的依赖b. 环境对植物生产的影响2. 植物的适应能力a. 植物的生长需求b. 植物的适应策略3. 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 土壤管理b. 水分管理c. 光照管理d. 温度管理e. 营养管理4. 环境保护与植物生产a. 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影响b. 可持续农业与植物生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植物与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分别介绍植物对环境的依赖、环境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以及植物的适应能力。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植物生产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讨论植物的适应策略。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产实验,例如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或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5. 教学总结:总结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强调环境保护对于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实践。
7. 课堂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8.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等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水培设备等实验所需材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产实地考察,观察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2)授课题目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及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对植物生产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熟悉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2.熟悉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重点)。
2.土壤剖面(难点)。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一]导入新课任务一中我们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相关性,植物成花等知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同时也了解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其生长发育吗?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大家说说自己家中或当地农户中植物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二] 新课讲解植物生产两大要素: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
(1)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的影响: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
微生物的影响: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植物的影响:是农业要素的本体;杂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光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同时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地理分布。
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
(3)热热量是指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
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温度和节律性变温上。
(4)水分细胞吸水:细胞主要靠吸收水分来增加体积。
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通过不同形态、数量和持续时间三个方面的变化而起作用的。
(5)空气空气中某些成分量的变化(如二氧化碳和氧等浓度的增减)和质的改变(如有毒气体、挥发性物质的增多和水气的增减等)都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生育。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任务三 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2) 复习学案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班级:姓名:《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任务三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2)复习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11.22 【课时】第63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植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期;2.理解施肥原理及基本方法;一、温故互查:(5分钟)(一)名词解释1.植物营养(二)简答题1.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氮元素的生理作用?二、知识梳理(20分钟)(一)植物营养1.植物营养(4)植物营养供给的两个关键期①营养供给特点:、②两个关键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5)施肥的基本原理①科学施肥(概念):②施肥遵循的基本原理:③施肥时期:④土壤科学施肥方法:⑤植物科学施肥方法:三、复习检测(15分钟)(一)填空题1.在植物营养期对养分的吸收具有_________性,又有明显的________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第一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2.掌握植物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机制;3.认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教学内容:1.植物对光线的适应性;2.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3.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4.植物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性。
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3.知识讲解:讲解植物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机制,并给出实例;4.实验展示: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观察植物对光线的反应;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植物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并汇报讨论结果;6.总结:总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7.提问: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并整理成报告。
第二节: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2.认识到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危害;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植物生产的重要性;2.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3.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危害;4.保护环境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植物生产情况,引起学生对植物生产的重视;2.知识讲解:讲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包括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土地开垦等;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5.总结:总结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6.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环境保护活动;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文章。
第三节:植物与环境的平衡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平衡关系;2.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3.强化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植物营养与施肥教案
第一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体内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气态元素、灰分元素二、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判断的三条标准17中必需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划分的界限,有益元素肥料三要素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作用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离子态,部分小分子态和有机态一、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一)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截获、质流、扩散(不同养分离子的主要迁移方式;各种方式的影响因素)1、截获:根系在土壤中伸长的过程中与养分离子直接接触交换吸收的过程影响因素:根系体积、养分浓度由于根系体积只占土壤体积的1%~4%,通过该方式获取的养分很少,大约只占根系吸收养分总量的0.2%~10%2、扩散: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称为扩散影响因素:浓度差、土壤湿度、扩散系数不同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cm2/s)土壤与水中的扩散速率相差2~3个数量级养分离子NO3-Cl-K+PO43-水中 1.92×10-5 2.03×10-5 1.98×10-50.89×10-5湿润土壤中0.5×10-6~10-70.5 0.01-0.24 0.00001-0.001根系吸收的钾、磷有50%以上是通过该方式获得的3、质流:土壤中的养分离子随水流动到达根表的过程影响因素:植物蒸腾,离子浓度考质流提供的磷钾较少,硝酸根、硫酸根、氯、镁、钙等养分较多。
(二)根系对无机养分的吸收1、质外体中养分离子的移动质外体:植物体内共质体以外的所有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空腔等动力:浓度梯度和电化学势梯度方式:离子扩散、离子交换离子扩散:简单扩散(水分自由空间)杜南扩散(杜南空间)离子交换:根系与土壤溶液之间的交换根系与土壤颗粒之间的交换2、养分的跨膜运输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两种类型(1)被动运输:离子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扩散运动方式:简单扩散、离子通道①简单扩散:溶液中的离子由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其动力是浓度差(主要影响因素),离子可以通过膜上的类脂、载体或者膜上的含水孔隙被吸收②离子通道:离子或者水分通过膜上具有选择性功能的孔道蛋白进行运输,影响因素是孔道蛋白的孔道大小及其表面电荷密度(2)主动运输:离子逆电化学势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方式:载体运输与离子泵运输①载体运输:动力是ATP②离子泵运输:H+—A TP酶,每水解1分子的A TP,泵出2个H+3、影响根系养分吸收的因素(1)光照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同化CO2形成碳水化合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A TP,为养分的吸收提供能量。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集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集第一章: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1.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
1.2 分析不同植物对生长条件的适应性和需求。
1.3 探讨人类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优化植物生长。
第二章:土壤的类型与性质2.1 介绍土壤的类型,包括砂土、壤土、黏土等。
2.2 分析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等。
2.3 探讨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改良土壤的方法。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3.1 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2 探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3.3 分析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4.1 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4.2 探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4.3 分析植物生长发育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五章: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5.1 介绍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包括病菌、害虫等。
5.2 分析植物病虫害的症状及其识别方法。
5.3 探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第六章:植物的繁殖方式6.1 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6.2 分析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6.3 探讨人工繁殖方法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第七章:农业生产技术7.1 解释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7.2 探讨农业生产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除草等环节。
7.3 分析农业生产技术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第八章:农业气象灾害与防御8.1 介绍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包括旱灾、洪灾、冻害等。
8.2 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8.3 探讨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及其应用。
第九章: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9.1 了解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9.2 分析农田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9.3 探讨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第十章:农业可持续发展10.1 解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专项训练 -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专题训练(1)复习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3.26 【课时】第26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土壤基本组成性质的概念;2.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条件的能力。
3.土壤矿物质:坚硬的岩石经过一系列风化、成土过程之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
4.土壤质地:土壤中物理性黏粒和物理性沙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5.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经过土壤微生物作用后,重新合成的复杂有机质。
7.团粒结构:含有机质较多的土粒易于钙离子胶结,形成稳定较强的球粒,直径一般为1-10mm,成为团粒结构8.土壤水:通常所说的土壤水实际上是指105℃下从土壤中蒸发出来的水分。
9.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换能力或速率。
10.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是指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当降水或灌溉后,水分下移,但不能与地下水联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管中的水分。
11.毛管上升水: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随毛管引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12.萎蔫系数:萎蔫系数是指当植物因吸不到水分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13.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是指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14.土壤墒情:土壤墒情是指土壤湿度变化的状况。
15.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16.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
17.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
18.土壤孔隙度:是指在自然状况下,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目录绪论 2第1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5----24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25----32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32----46 第4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47----53 第5章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54----58 第6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59----64 第7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65----78 第8章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79----84绪论教学目标:◆掌握: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的特点。
◆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教学过程:一、由学生讨论对农业的认识导入新课二、新授Ⅰ、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人们生活消耗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来自于植物生产;服装原料80%来自于植物生产。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植物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我国40%的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植物生产。
(三)农业的基础产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生产。
(四)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门植物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植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Ⅱ、植物生产的特点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
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植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它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技术的实用性植物生产是把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
主要研究解决植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其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植物生产的每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周年性产业。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集
一、教案名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培养学生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教学难点: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
(2)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光照、水分、土壤等。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二、教案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
(2)新课导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如公式、过程等。
(3)案例分析: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三、教案名称: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呼吸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呼吸作用。
(2)新课导入:讲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如公式、过程等。
必修三第三章复习学案
必修《稳态与环境》§3—3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二、【学习目标】1、学生阅读教材P47-P48相关实验内容,整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2、联系课本技能训练,尝试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及运输方式。
3、记忆课本P48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4、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了解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5、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6、通过课本黑体字,掌握植物激素的定义及其它植物激素。
明确其他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7、了解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知识构建】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背下)1.与生长素发现有关的科学家有、、、2、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3、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1914年拜尔的实验。
实验条件是:在环境中进行的。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5、1928年温特的实验:实验结论: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 ,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6、植物体内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等。
由各科学家实验可看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7、向光性产生的解释:知识点二、植物激素:(P48)概念:由产生,能从_______运送到_____ __,对植物的有显著影响的。
判断生长素运输方向:技能训练:课本P49结论:⑴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 掌握植物与环境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2. 植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植物样本3. 观察记录表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吗?Step 2: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分、阳光、空气、土壤等。
2. 讲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Step 3:案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植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生长环境。
Step 4: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感悟。
三、作业布置2. 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记录并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五、课后评价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观察记录表填写完整,小论文内容充实。
2.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发现。
3. 学生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教学内容拓展Step 1:引入新的概念(5分钟)1. 讲解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3. 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Step 2:案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不同植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生长环境。
Step 3: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班级:姓名:
《植物生产与环境》
第3单元任务三植物营养与科学用肥(3)复习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11.22 【课时】第64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植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期;
2.理解施肥原理及基本方法;
一、温故互查:(5分钟)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临界期
2.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二)简答题
1.施肥的基本原理?施肥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梳理(20分钟)
(二)化学肥料及其科学施用
1.化肥概述
(1)化肥概念
(2)
(3)化肥特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磷钾肥的科学施用
(1)施肥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氮肥
①氮肥利用率:_____
②类型:(按照_____ 形态分为)
③植物不同时期对氮素需求不同
④同一植物不同品种对氮素需求不同
⑤个别植物对氮素的特别喜好:_______ 三、复习检测(15分钟)
(一)填空题
1.化学肥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作物大量需要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肥。
3.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铵态氮肥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的氮素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易生成_________挥发,导致氮素损失,故使用时应_____________,可减少_________的直接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
氮肥深施具有前______、中_______、后______的供肥特点。
铵态氮肥常用作__________肥,多施于______田。
4.硝态氮肥中的氮素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硝态氮肥多施于________
地,常用作________肥。
5.酰胺态氮肥中氮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如__________、________。
酰胺态氮肥较
铵态氮、硝态氮_______,故尿素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用作________肥、________肥。
6.一般来说,叶菜类植物和以叶为收获物的植物需氮________,禾谷类植物需氮________,而豆科
植物能进行___________,一般只需要在__________施用一些氮肥。
9. 有些植物对氮肥品种具有特殊喜好,如马铃薯最好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麻类植物喜___________;甜菜以____________最好;番茄在苗期以_____________较好,结果期以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作物大量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包括()
A. 氮
B. 磷
C. 钾
D. Fe
2.一般来说,下列植物需氮较多的是()
A. 白菜
B. 小麦
C. 大豆
3.马铃薯最好施用()氮肥。
A. 硝酸铵 B. 硫酸铵 C. 碳酸氢铵 D. 氯化铵
4.下列氮肥可作种肥的是()
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铵
D. 氯化铵
5.以下作物宜施氯化铵的是()
A. 烟草
B. 茶
C. 棉花
D. 葡萄
6.适宜作根外追肥的肥料是()
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铵
D. 氯化铵
四、作业(完成导学案)五、安全、德育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