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合集下载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是指根据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和特征,将产业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这一标准产业结构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进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首先,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将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

第一部门是原材料和能源部门,主要包括采矿业、农业和林业等;第二部门是制造业部门,包括加工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部门是服务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这种划分方式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不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和作用。

其次,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还将每个部门细分为若干个行业。

比如第一部门的采矿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第二部门的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化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第三部门的服务业则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这样的细分能够更加具体地描述各个行业的特征和发展状况。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的制定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产业分类体系,有利于深入分析各个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脉络,找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和系统的产业分类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企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约翰·贝茨·克拉克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美国经济学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

倡导静态与动态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现代庸俗经济学有广泛影响。

个人简介应用边际原理于生产和分配领域,提出边际生产率说,认为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倡导动态利润说,认为利润只存在于动态即发展着的经济之中,是对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报酬,企图为资本主义高额垄断利润提供理论根据。

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哲学》、《财富的分配》、《经济学纲要》。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100 周年之际所设立的。

目的在于纪念提出边际生产力概念与生产耗竭理论、并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847—1938)。

它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大奖,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

克拉克奖章的首名得主是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克拉克奖章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重要指针,获得此奖章的学者,通常会引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

威廉·配第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写于1662年,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献给英明人士》(1664),《政治算术》(1672),《爱尔兰政治剖析》(1674),《货币略论》等。

威廉配第简介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

人均GDP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国际经验借鉴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定人均收入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性指标,主要由以下两种判断标准:(一)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依据。

20世界7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在其年度发展报告中开始将国家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分类,后改为按照人均国民收入(GNI)分类。

世界银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分类指标较为普及,是当今许多经济学家判断一个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世界银行有两种分类方式,且两者密切联系。

一种是将国家或经济实体划分为四个收入档次,分别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

这一分类标准非常明确且每年调整一次。

2007年的分类标准为:人均GNI低于905美元为低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906美元至3595美元之间为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3596至11115美元之间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1111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经济体。

按照此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3000到10000美元时,属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

另一种是在这四个收入档次类别基础上,又划分为“发展中经济”和“发达经济”两个类别。

在世行官方文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被笼统地成为“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则被称为“发达国家”。

世界银行金融信贷政策对这两类经济体也有明确的收入“门槛”界限。

按照1989年世行有关补充界定,这个“门槛”的收入界限是以1987年美元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NI为6000美元。

在此收入门槛以上,便划入“高收入国家”或“发达国家”之列。

这一门槛每年随美元购买力或价格指数的变化而调整,2007年世行确定的高收入或“发达经济”的收入门槛为11116美元。

(二)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在现有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钱纳里阶段划分标准认为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他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把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表1)。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是指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将产业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原材料工业部门,第二部门是生产品工业部门,第三部门是服务业部门。

这种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对于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原材料工业部门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采矿业、农业、林业、渔业等。

这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从事资源的开发和生产,为生产品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在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中,原材料工业部门扮演着支撑和保障生产的重要角色。

其次,生产品工业部门是指以加工制造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

这些行业将原材料加工成各种成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

生产品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最后,服务业部门是指以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餐饮等。

这些行业为生产品工业部门和个人生活提供各种服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业部门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将产业分为原材料工业部门、生产品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三大部门,这种划分方式体现了不同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也在不断加强,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不仅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产业结构,可以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因此,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钱纳里(Amadeo Giannini)提出。

该理论着重于发掘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经济发展进程划分为“发达”、“发展中”和“发展中”三个阶段。

在发达阶段,经济发展总体上稳定,特征是高投资、高利润、高生产率、稳定的价格环境和低失业率,但经济增长机制也可能出现瓶颈,如高投资资本累积和技术投资饱和局面。

在发展中阶段,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新技术和资本投资开始进入,资本的积累也开始增加,技术投资也开始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

在最后的发展中阶段,经济发展总体上稳定,特征是高投资、高利润、高生产率、稳定的价格环境和低失业率。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对于理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忽略了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也可能来自技术的发展。

其次,它忽略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经济发展的轨迹可能出现波动,因此,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不能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的发展轨迹。

总之,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是一种有价值的经济发展理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多个
角度对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人均GDP(美元)经济发展阶段300-600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600-1200 初期1200-2400 中期工业化阶段2400-4500 后期4500-7200 初级阶段发达经济阶段7200-10800 高级阶段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1970 年的美元) 时期 1 2 3 4 5 6收入变动范围(人均140~280 280~560 560~1120 1120~2100 2100~3360 3360~5040 美元)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时期人均收入变动范围(1996年美元)发展阶段1 532—1064 初级产品生产2 1066—21283 2128—4256工业化阶段4 4256—798016 12768—19152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工业化衡量指标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人均经济总量(人均GDP以,1970年美元衡量)280-560 560-1120 1120-2100一产比重低一产比重低产业结构二产比重超于20%,二产于10%,二产(三次产业比例)过一产比重超过三比重达到最产高水平就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50%以上30% 20%以下工业内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20-40% 40-60% 60%以上部结构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5% 20% 30%贸易结构(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1% 10% 30%城乡结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即城市化20%以下50% 70%以上率)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年份2002 2004 2007 2009 2011我国1135 1491 3652 3748 4394我市482 609 1134 1663 2472 说明:( 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1970年的美元)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说明:(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

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

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D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大约相当于540美元。

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三大产业比例年份我国赣州市2005 12.24 47.68 40.08 23.20 38.80 38.00 2007 11.26 48.64 40.00 22.60 40.00 37.40 2011 11.31 48.62 40.07 18.90 44.40 36.70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38.7∶28.3∶33.0调整为2003年的29.5∶32.7∶37.8。

2005年赣州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5.8:36.4:37.8;2011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

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3.3:38.9:37.8调整为22.6:40.0:37.4由此数据可以看到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并且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11/25 8:49:00 陕西统计局近十年来,渭南市经济经历了一段追赶跨越高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生产总值达到1460.94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五位,人均生产总值27372元,按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1428元计算,达到了4456美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3.7%,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即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容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也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一方面随着近十年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工业结构偏“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工业产业链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少、规模小等问题已有所显现,全市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另一方面,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政策,使全市经济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避免全市经济发展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解决好当前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环境资源约束压力、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等等,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渭南经济发展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应用国际通用的一些产业发展理论,分析全市产业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为渭南经济的稳步、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统计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利用100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标准”模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1970年的美元)
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
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
说明:(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

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

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D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
大约相当于540美元。

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