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梁箍筋加密区计算

合集下载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
公式=(-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
加密区长度=-
非加密区长度=—×是这样吗?还是取梁净跨长的?
非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长度
回答人的补充
其中加密区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为,图中两端为加密区,中间为非加密区:图中加密区的长度为,箍筋间距为,如图所示,需要根箍筋,因为加密区的两端都需要布置箍筋,所以多了一根箍筋。

而非加密区的两端已经布置了箍筋,
所以只需中间部分布置箍筋即可,所以应该在长度间距的基础上减去。

图中红色的加密区的箍筋,蓝色的为非加密区的箍筋。

加密区的根数根,非加密区根。

总结:加密区两端都加,非加密区减,总体上在长度间距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箍筋。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完整版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完整版

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如何计算箍筋加密区举例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

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密区长度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例如高3米的KZ350*350,箍筋a8@100/200答:按03G101图集,3/6=0.5,加密区长度为0.5*2=1m,非加密区长度为3-1=2m。

另外,如果高度除以6小于0.5,也要算0.5。

窗体顶端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

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密区长度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例如高3米的KZ350*350,箍筋a8@100/200答:按03G101图集,3/6=0.5,加密区长度为0.5*2=1m,非加密区长度为3-1=2m。

另外,如果高度除以6小于0.5,也要算0.5。

回答:如下图解释;中间层加密取大值,Hn为柱净高;首先要根据设计说明来确定钢筋的保护层,如果图纸没有要求则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别,构件类别和砼的强度等级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

箍筋数量计算公式箍筋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准确计算箍筋的数量,那就得掌握好相应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箍筋的作用吧。

就像给房子的骨架穿上了一件结实的“铁衣”,它能够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抗剪能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想象一下,一栋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箍筋的有力支撑,那在遇到强风或者地震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就摇摇欲坠了?好了,言归正传,咱们来聊聊箍筋数量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箍筋数量 =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 1)× 2 +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 1)。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根梁,加密区长度为 1.5 米,加密区间距是100 毫米,非加密区长度为 3 米,非加密区间距是 200 毫米。

那咱们来算算箍筋的数量。

首先,把长度单位统一换算成毫米,1.5 米 = 1500 毫米,3 米 = 3000 毫米。

加密区箍筋数量 = (1500÷100 + 1)× 2 = 32 个。

非加密区箍筋数量 = (3000÷200 - 1)= 14 个。

所以,这根梁的箍筋总数就是 32 + 14 = 46 个。

我记得有一次去工地,看到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

我就好奇地问一位师傅,这箍筋数量是咋算的呀?师傅笑着说:“这可不能马虎,算错了可就麻烦啦!”然后他就拿起一根钢筋,一边比划一边给我讲解。

他说:“你看啊,这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战场,间距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得仔细算清楚。

” 看着师傅认真的样子,我深切感受到,这看似简单的箍筋数量计算,其实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的工程中,计算箍筋数量可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得考虑各种实际情况。

比如,钢筋的弯曲调整值、构件的尺寸偏差等等。

所以,咱们在运用公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多检查几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掌握好箍筋数量的计算公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箍筋,它可是建筑结构中的“大功臣”呢!。

(整理)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整理)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根数计算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根数计算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根数计算一、背景介绍现代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梁、柱等构件的箍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有效增加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箍筋的根数进行合理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定义在构件的设计中,通常将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

1. 加密区:指混凝土受压区域,通常位于梁、柱等构件的中部,这部分混凝土处于高应力状态,需要设置大量的箍筋来加固。

加密区的箍筋根数计算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受压区域的受压性能。

2. 非加密区:指混凝土受拉区域或受剪区域,这部分混凝土处于低应力状态,相对于加密区来说,需要设置较少的箍筋来加固。

非加密区的箍筋根数计算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受拉区域或受剪区域的受拉性能和受剪性能。

三、加密区箍筋根数计算方法加密区箍筋通常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0.4f_yA_s)/s其中,N为箍筋根数,f_y为箍筋材料的屈服强度,A_s为单根箍筋的截面积,s为箍筋间距。

加密区箍筋的根数计算需要结合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箍筋材料的强度和结构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箍筋的根数,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非加密区箍筋根数计算方法非加密区箍筋的根数计算相对简单一些,通常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0.2f_yA_s)/s其中,N为箍筋根数,f_y为箍筋材料的屈服强度,A_s为单根箍筋的截面积,s为箍筋间距。

非加密区箍筋的根数计算同样需要考虑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箍筋材料的强度和结构的设计要求,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结语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根数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箍筋材料的强度和结构的设计要求,合理计算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根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设计规范中对箍筋的计算方法和要求也有所不同,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具体计算。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我见过有这么一个公式N=(1、5Hb-50/加密区间距)2+(Ln21、5Hb是这样吗?还是取梁净跨长的1/3?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50mm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50再除以箍筋间距加1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

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按照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

梁的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结构,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2-4级抗震结构,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与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

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加密区长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非加密区长度=Ln—加密区长度梁柱相交时,柱头锚筋长度:取梁跨长的1/3(梁为跨长较大者)。

加密范围是按照规范规定来的,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把加密范围给你,你自己参照就可以知道了!柱箍筋加密范围是: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梁箍筋加密范围: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计算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计算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计算钢筋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一般的算法是箍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 )*2+1.9d*2+max(10d,75mm)*2如果按实计算及下料长度,那么算法是:(1)90/90的缝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缝筋内皮周长-5个90°锐角内皮高(0.d)+2个弯角钩处的弯曲段长度(10d>75mm时,弯曲长度为10d,10d<75mm时,弯曲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8.56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为缝筋直径为6mm时,缝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6(2)9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4个90°弯钩内皮差(0.d)+1个°弯钩中心线长+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为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缝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8.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61(3)/的缝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缝筋内皮周长-3个90°锐角内皮高(0.d)+2个°锐角中心线短(°锐角中心长度=3π/4*(r+d/2),r=2.5d)+2个锐角弯曲段长度(10d>75mm时,弯曲长度为10d,10d<75mm时,弯曲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3.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为缝筋直径为6mm时,缝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6箍筋内皮周长长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构件周长-8个保护层)。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1)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1)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公式N=(1.5Hb-50/加密区间距)×2+(Ln—2×1.5Hb/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1.5Hb-50非加密区长度=Ln—2×1.5Hb是这样吗?还是取梁净跨长的1/3?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50mm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50再除以箍筋间距加1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

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按照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

梁的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结构,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2-4级抗震结构,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与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

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加密区长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非加密区长度=Ln—加密区长度回答人的补充2010-01-20 22:00其中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图中两端为加密区,中间为非加密区:图中加密区的长度为600,箍筋间距为100,如图所示,需要7根箍筋,因为加密区的两端都需要布置箍筋,所以多了一根箍筋。

而非加密区的两端已经布置了箍筋,所以只需中间部分布置箍筋即可,所以应该在长度/间距的基础上减去1。

图中红色的加密区的箍筋,蓝色的为非加密区的箍筋。

加密区的根数=600/100+1=7根,非加密区=1200/200-1=5根。

箍筋个数计算

箍筋个数计算

箍筋的个数怎么计算
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n个间距,每个间距有左右两根箍筋,所以就有n+1根箍筋,你也可以看看尺子,10cm有10个1cm的间距却有0-10,即11个数字;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则是因为有一根钢筋已经在加密区算过了所以要减掉
补充一点知识给你,有些人算加密区箍筋时也不加1根,依据是第一根钢筋一般从距支座边50mm布,一般加密不是100mm吗,差一点点但再加上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的答案向上取整,所以也差不多了
梁、柱加密区的长度
梁:11G101图集规范中规定如下:
柱:11G101图集规范中规定如下:
柱子分二种情况:
第一种,该柱子为
首层柱底下是基础了,下
部加密区为1/3柱净高,上
部加密区为1/6柱净高,总
计1/2的柱净高;
第二种,非首层柱,
下部加密区为1/6柱净高,
上部加密区为1/6柱净高,
总计1/3柱净高;
梁的加密区 = 梁高的2倍
柱的加密区 = 柱高的1/6
图示计算:
KL1
梁净长:5300-700-700=3900 加密区根数
()根3011005027002=⎥⎦⎤⎢⎣⎡+⎪⎭⎫ ⎝
⎛-⨯⨯Ceil
非加密区根数
()()()
根5161
200227007007005300=-=-⎪⎭

⎝⎛⨯⨯---Ceil 得,KL1箍筋总个数 30+5=35 根。

箍筋加密区

箍筋加密区

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1、连梁和框架梁: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

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

梁箍筋xx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是什么?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xx区xx怎么确定?我见过有这么一个公式N=(1."5Hb-50/加密区间距)×2+(Ln—2×1."5Hb/非xx区间距)+1xx区xx=1."5Hb-50非xx区xx=Ln—2×1."5Hb是这样吗?还是取梁净跨长的?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50mm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50再除以箍筋间距加1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

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按照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

梁的xx区xx:一级抗震结构,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2-4级抗震结构,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与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

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xx区xx=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非xx区xx=Ln—xx区xxxx相交时,柱头锚筋xx:取梁跨长的(xx跨长较大者)。

加密范围是按照规范规定来的,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把加密范围给你,你自己参照就可以知道了!柱箍筋xx范围是: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梁高–2*保护层)*2+ 2*11.9d(抗震弯钩值)+ 8d箍筋根数= 2 * [(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说明: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梁加密区长度

梁加密区长度

梁加密区长度
梁:1.5倍的梁高(如梁截面尺寸为200*500,加密区为1.5*0.5=0.75m)柱:柱子分二种情况,首先第一种,该柱子为首层柱(底下是基础了),下部加密区为1/3的柱净高,上部为1/6的柱净高,总计1/2的柱净高。

第二种,非首层柱,下部加密区为1/6柱净高,上部加密区为1/6柱净高,总计1/3柱净高!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计算是底层柱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箍筋加密区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

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加密区设置的规定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层梁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加密区的长度=全长-非加密区,箍筋加密区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

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加密区设置的规定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层梁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

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不小于1/3的该层柱净高。

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1)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1)

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公式N=(1.5Hb-50/加密区间距)×2+(Ln—2×1.5Hb/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1.5Hb-50非加密区长度=Ln—2×1.5Hb是这样吗?还是取梁净跨长的1/3?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50mm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50再除以箍筋间距加1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

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按照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

梁的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结构,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2-4级抗震结构,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与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

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加密区长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非加密区长度=Ln—加密区长度回答人的补充2010-01-20 22:00其中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图中两端为加密区,中间为非加密区:图中加密区的长度为600,箍筋间距为100,如图所示,需要7根箍筋,因为加密区的两端都需要布置箍筋,所以多了一根箍筋。

而非加密区的两端已经布置了箍筋,所以只需中间部分布置箍筋即可,所以应该在长度/间距的基础上减去1。

图中红色的加密区的箍筋,蓝色的为非加密区的箍筋。

加密区的根数=600/100+1=7根,非加密区=1200/200-1=5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