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古文一点也不难二(朱文君)

合集下载

朱文君小古文100课上下册

朱文君小古文100课上下册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gěng)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zhě)、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朱文君小古文

朱文君小古文

我是一个什么人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

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

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

有的人很内向,总是闷闷不乐。

你看我像哪一种?生:外向的人。

师:为什么?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

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

这就能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

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

相信不相信?生:相信。

我也是。

(笑)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

(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感受,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

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

(师讲述故事)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

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

”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

到了商店,找了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有一个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

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钱?”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

气死我了。

我掉头就回来了。

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点评】幽默一种语言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是教学的特殊需要。

说其特殊,要义在于教师的幽默要与文本内容相契合。

朱老师之所以要选择讲述做事冒失的“急性子”的幽默,那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有关“慢性子”的幽默,一正一反,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这种幽默收到加倍的效果。

先发明个组词法师:那慢性子好不好?生:也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

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出示)一人性缓。

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生:一个人性子很慢。

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生:句子里有个“缓“字。

缓就是慢。

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理解的意思。

小古文100电子稿

小古文100电子稿

朱文君的《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

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

师:慢性子不是指说话慢,也不是指口吃,而是指绕着弯子说。

生今天天气好冷啊!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生: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你自已往后看一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师:想不想看慢性子是怎么.说 的?生(好奇):想!(教师出示:乃曰:“有一事见之 已久。

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 君。

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片段二】师:别人会怎么问?生: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师:学学古人说话的样子。

生:君有何事?(教师出示:人问何事)师:听了这个,若是你会有什么反应?生:我会大叫起来:“我的天啊!” 生:我赶紧用水来浇。

师:如果旁边找$到水呢?生:那赶紧用脚踩啊!(教师出示:曰:“火烧君裳。

”) (教师出示:其人遽收衣)师: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办的?2021 年1 月 |JIANGXI JIAOYU I^'近年来,小古文教学逐渐进入大 众的视野,朱文君老师成为领军人 物。

小古文教学弥补了教材文言文 的缺失,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小古文,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 感,为初中学习大量古文打下坚实的 基础。

那如何进行小古文教学呢? 朱文君老师执教的《明清笑话集•性 缓》课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 经验。

一、基于生活的猜想,找到学生的兴 趣点课前谈话,教师讲述自己买鞋子 的故事,体现急性子的特点。

【片段一】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张文娟案例赏析Teachin i教学“收”是“收起来”,“遽”是什么意 思呢?生:嗖的一下!生:赶快!(教师出示:而怒曰:“何不早 言!”)师:谁会读?(学生气愤地读)师:慢性子会怎么说?生:我本来就想告诉你的。

生:你不要生气,听我慢慢说。

师:呵呵,慢性子是这样说的。

(教师出示:我道君性急,果 然。

)■【赏析】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古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倘若 按照学现代文的方式,直接阅读文本,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从而 丧失学习兴趣。

朱老师紧密贴合 文本,选择合适的话题,鼓励学生 猜想下文的内容或当时的场景。

朱文君 明清笑话小古文教学《性媛》

朱文君 明清笑话小古文教学《性媛》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母语的微笑——《明清笑话集·一人性缓》课堂实录执教:《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朱文君班级:无锡市坊前实验小学四(5)班整理与点评:无锡新区小学语文工作室曹丽芳毕小伟(一)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

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

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

有的人很内向,总是闷闷不乐。

你看我像哪一种?生:外向的人。

师:为什么?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

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

这就能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

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

相信不相信?生:相信。

我也是。

(笑)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

(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感受,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

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

(师讲述故事)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

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

”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

到了商店,找了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有一个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

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钱?”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

气死我了。

我掉头就回来了。

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点评:幽默一种语言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是教学的特殊需要。

说其特殊,要义在于教师的幽默要与文本内容相契合。

朱老师之所以要选择讲述做事冒失的“急性子”的幽默,那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有关“慢性子”的幽默,一正一反,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这种幽默收到加倍的效果。

(二)师:那慢性子好不好?生:也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

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有趣的古文课作文450字_二年级作文

有趣的古文课作文450字_二年级作文

有趣的古文课作文450字有趣的古文课作文450字星期五有幸听了小学语文教师责任编辑朱文君老师执教的“小古文教学”朱老师利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机智聪慧的教学风格将难懂的文言文变成有趣的课堂。

一趣,我们最喜欢听故事,朱老师在教文言文之前,创设一个情境,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眼睛、鼻子、眉毛、嘴巴和耳朵争吵的故事,充分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朱老师有意放慢教学节奏,先让我们自主理解意思,然后追问关键字词的解释,顺势揭示理解文言的基本方式,清晰易懂,印象深刻。

二趣,朱老师让我们讲讲、猜猜、读读、演演,不时地就某个情节诱发学生的猜想,再出示语句,让我们解读,充分吊起了我们的“胃口”。

三趣,朱老师自身的范读很有趣,夸张的表情、动作显得诙谐幽默,让人捧腹大笑。

在朗读上,朱老师也别出心裁,以丰富多变的体态,反差极大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把小古文演绎的淋漓尽致。

四趣,朱老师多次就某个教学点与我们以文本中人物的角色当场对话,师生互动,充分演绎出各人物的特点,我们兴趣盎然,演得有情有趣,极富生活气息。

朱老师有意预设悬念,不直接揭示说话内容,而是让我们凭借自己的经验猜测主人会怎么说,训练我们根据说话人的性格来想像说话,这是一种高品质的语言训练艺术。

一节课下来,我们学习兴趣浓厚。

枯燥的古诗文竟如此有趣!有趣的作文课作文450字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

整节课我们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做着游戏,好开心啊!一开始,老师邀请了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做游戏,只见那位同学满脸通红地走上了讲台,看上去十分地激动。

当老师让他把眼睛闭上的时候,他显得十分紧张,好象生怕自己答错了题的样子。

只见老师在他手心上放了一枚硬币,那个同学用自己的小手摸了摸,感觉圆溜溜硬帮帮的,会是一元的硬币吗?他心里肯定这样想着,当他猜对了,睁开眼睛的时候,他显得开心极了!非常神气的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接着,老师又请了两位同学上讲台做游戏。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

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

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上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

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

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

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再如,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

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

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还有有的语文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

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

小古文诵读之管见

小古文诵读之管见

“小古文”诵读之管见关键词:语文小古文诵读方法研究内容摘要: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对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义务教育《语文稿课程标准》的要求。

当今“小古文”诵读活动方兴未艾,怎样有效地开展“小古文”诵读呢?本文认为应当重点解决好诵读内容,明确诵读要求,特别是研究并创新诵读的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在中华文化传承和教化育人中,文言文起着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学习要求。

因此,在小学各版本语文教材中,都选编有数量不等的短篇文言文。

像这些短小浅显而又很有趣味的文言故事和文言句段,通常被学界称为“小古文”。

当今,许多小学“小古文”诵读活动方兴未艾,很多地区甚至已成燎原之势,已远超出课程的范围。

那么,怎样有效地开展“小古文”诵读呢?应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把握诵读内容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对初识文言的小学生来讲,在选择诵读内容时,应以短小浅显而又有趣味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为原则。

目前,普遍以“蒙学”“四书”等典籍中的内容为主。

一些诵读大家还编著出版了这方面的书籍,可以借鉴。

如果自选内容,需注意两点:一是选适合儿童的经典;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明确诵读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阶段的“小古文”阅读,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但在阅读要求中提到了“诵读”“体味”和“背诵”三个关键词。

这基本上也概括了“小古文”的学习要求。

“小古文”诵读名家朱文君老师在《打开经典诵读之门》中,谈到教学“小古文”时指出:“我的目标是:激发兴趣,培养语感。

”她指出,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真的没有太多的东西,教孩子读读、背背、写写即可。

对于儿童来说,初读文言文,并没有文言比白话难读的成见。

因为它们使用同样的汉字,只要认识汉字就能读,熟读自然成诵。

古人学文言也是从儿童学起的。

照此来看,学习“小古文”只要教学生“读读,背背,写写”即可。

玩读小古文二三事

玩读小古文二三事

素爱“玩课”的严丽萍,又开始玩小古文了。

她说:小古文的可爱就在于她的“小”,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姓“小”,虽识字不多,对这可爱的东西却似天生有缘,读起来毫无陌生之感,恍若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自然。

玩读小古文二三事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特级教师严丽萍一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开始尝试小古文的教学。

那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尝试!没有教材,没用课件,孩子们看着我把“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这几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开始他们的小古文之旅。

“这是什么?这是小古文,是古人在跟你说话呢。

不信,你读读,看看他在跟你说些什么?”孩子们一看,哈哈,这些字基本上都认识,太开心了!几遍读下来,几个聪明的孩子就把意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我假装瞠目结舌,接着就把孩子们一顿猛夸:“太有才了!小小年纪竟然能读懂古文。

既然是古文,我们读起来就可以学学古人的样子,可有意思啦!”是吗?没等孩子们开口,我就摇头晃脑地示范起来:“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真有意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练读起来,在展示朗读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比较了“日”的两种不同意思,穿插了“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的儿歌。

最后,我引导孩子们将目光聚集到“次之”一词,并学着用一用。

生1:老师,我想比个子。

我家里,爸爸最高,妈妈次之,我又次之。

生2:老师,我想比脑袋。

我们班里,我的头最大,林晨次之,郑砚涵又次之。

生3:老师,我想比大南瓜、冬瓜和丝瓜。

三者之中,南瓜最胖,冬瓜次之,丝瓜又次之;丝瓜最长,冬瓜次之,南瓜又次之。

······课,在意犹未尽的比照中结束了。

第一次小古文教学的成功尝试告诉我:只要选文得当,方法得当,要求得当,小古文在一年级照样可以玩。

所谓的方法,不过就是读,读得轻松一点,有趣一点,好玩一点,在读中解决疑难字词,在读中感受内容学得知识,在读中迁移运用。

朱文君小古文

朱文君小古文

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谈小学古文教学

谈小学古文教学

谈小学古文教学作者:孙永富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2期文言文作为汉语言的典范和精华,其节奏感和韵律感,其语言的凝练含蓄,是现代的文章难以企及的,对小学生语言水平的影响不可估量。

小学文言文的学习,关键是动之以趣、晓之以情、践之以行,把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做到古今参照,带领学生理解、积累,持之以恒地训练,一定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学文言文教学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在第四学段(初中)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这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对小学文言文教学要求没有提及。

这样,小学文言文教学就显得很尴尬:要求不明确,难以把握教学目标。

因为我们不能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任意拔高,所以,准确把握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课标,我认为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是培养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一、为何要学古文大力倡导小古文教学的朱文君老师说过:“第一,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精妙。

第二,文言能让白话的表达更有节奏和音韵。

第三,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

第四,为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学习能够有个台阶,有个预备,小学也应该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

”文言文作为汉语言的典范和精华,其节奏感和韵律感,其语言的凝练含蓄,是现代的文章难以兼备,难以企及的,因此,对小学生语言水平的影响不可估量的。

它可以让这种语言的感觉内在于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内化为一种无意识,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能力。

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我主张中学里不但要教文言文,而且要适量多教一些,但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教法。

以心运法满堂皆活———听朱文君老师教小古文

以心运法满堂皆活———听朱文君老师教小古文

以心运法满堂皆活———听朱文君老师教小古文作者:顾海英杨灿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年第4期听朱文君老师上课之前,我们从来不敢想象,听一堂她的小古文课所获得的享受,竟然不亚于看一场昆剧或评弹的名家表演。

她的课堂教无定法,每一篇小古文所侧重的教学法都不一样,而且都超乎观课者的想象。

冯梦龙的《活见鬼》,她用的是表演法;彭端淑的《蜀鄙二僧》,她用的是聚焦法;《芦花》,她用的是诵读法;刘禹锡的《陋室铭》,她用的是故事讲述法……朱老师那种信手拈来、了无痕迹式的教学技巧绝非一日之功,但她的“道法”却不难学。

上士闻道,法乎其上。

那么,朱老师值得大家效仿的上上之法有哪些呢?道法一:朱氏读法朱老师的小古文课,“读”是贯穿始终的。

对于重复性朗读,学生们通常会感到枯燥,可她就有本事让学生在她的引领下,不知不觉中读了很多遍还不知疲倦,还读得津津有味!她的“读”非常有特色。

以小古文《芦花》为例。

芦花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呈现学习内容之后,先让学生们读一遍,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想象一下画面(第一遍)。

然后,让学生再读一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遍)。

接着,让男女生分别读一遍,展现各自的风格(第三遍)。

随后,朱老师自己示范读了一遍,要求学生说出老师朗读的特点。

孩子们很快说出,“花”“来”读得很长,“荻”“色”“雪”读得很短。

之后,她就显示出PPT上的诵读符号,让学生根据符号来读(第四遍)。

平仄交替,抑扬顿挫的感觉马上就出来了。

之后,她让学生加上手势再诵读一遍(第五遍)。

紧接着,她根据句子长短平仄的特点把这篇小文吟唱出来。

经过示范之后,她再要求孩子们一句一句跟唱(第六遍)。

几遍唱下来,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出口成诵。

针对那些四字较多的小古文,如《薛谭学讴》《杉苇刚柔》,她会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来读,一边读,一边拍桌子、打拍子,一气呵成地读。

严格地说,她的“读”不仅仅是读,而且有读、有诵、有吟、有唱;讲快慢、重节奏;有感情、有表情、有动作;分个人、分男女、分小组。

小古文100篇(朱文君)

小古文100篇(朱文君)

日月星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日时
经典诵读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
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
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
午。
小古文一百篇
猫捕鱼 经典诵读
缸中有金鱼, 一猫伏缸上,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 急跃起,全身皆湿。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篇
14. 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 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 禽兽何异?
小古文一百篇
15. 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 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 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 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 到者乎?
小古文一百篇
18. 称 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 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 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 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 象重可知矣。”
小古文一百篇
19. 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 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小古文一百篇
16. 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 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 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 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 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 进。
小古文一百篇
17.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 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学生小古文和小散文100篇读后感文章

小学生小古文和小散文100篇读后感文章

小学生小古文和小散文100篇读后感文章“小古文”概念最早是由朱文君提出的,是全国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规划课题“新经典诵读实验”的子课题。

认为“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和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

”朱文君老师《生小古文100课微讲堂》一书用一种贴近的方式来教文言,书中用丰富多彩的读代替枯燥的讲,用绘声绘色的演代替生硬的解,用文白交互的表达代替机械的练习。

融入现代多媒体教学,文言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朗读”这一学习方法得到解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课程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语言教学越来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然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需要通过创新方法,让学生每一次读都不一样,都有新鲜感。

读罢本书会发现,书中读的环节特别多。

猜读、演读、跟老师读,想象不同心情读,打拍子读……《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然而,这一要求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中都没有任何变化,这样空泛的规定,没有可操作性,使无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笔者认为,朗读的要求应根据年级的不同而不同,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加深。

另外,提出的目标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区分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吟诵,便是现在所说的朗读。

叶圣陶先生在吟诵与朗读之间画了一个等号,进一步肯定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认为,在吟诵时,吟诵者应该理性地理解,热忱地体验,把内容和理解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朗”是声音清晰响亮,“读”即说、念,是一种出声方式。

就语言学习而言,朗读是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技能。

《现代汉语词典》对朗读的解释是清晰响亮地念出文章。

笔者认为“念”说的是一种机械行为,与真正意义上的朗读不同。

朗读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是视觉语言转化为听觉语言的过程。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首先非常感谢大佛小学在春意盎然的三月,给了我一个去成都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

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九位专家及优秀教师的教研课,共10节,收获很大,受益非浅。

下面谈谈我对这次学习的感受。

本次观摩给我印象深的是朱文君老师,朱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多年,现是《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被全国多所学校聘为教学顾问。

听了这节课才知道朱老师是一个表演者,是一个演说家,是一个播音员,是一个引领者。

听朱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趣读小古文》是一篇文言文,上得如此地有趣味性,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善于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读、说、写,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值得学习。

其次罗才军老师的课也给我很深的印象。

罗老师是全国青年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小学教学》封面人物,至今已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或讲学60多次。

罗老师的课既简洁质朴,又沉稳大气,清晰的流程,简炼精辟的语言,别出心裁地引领,给我们农村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指导作用。

每当罗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诵读时,全场会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再是被动的,生硬的,而是学生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

不着痕迹,水到渠成。

他教学的《少年闰土》走出了一般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和老师们一起探索大师鲁迅的作品在小学教什么?怎么教?改变了以往的四件事作为重点。

而他所主张的是少教内容,多关注写法,品味文字和笔法作为重点。

对于第一自然段,作为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可以说是一节清新、朴实,而又有深度的课。

再次,薛法根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薛老师是江苏省一所小学的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论文200多篇刊登于各种教育期刊中。

薛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教学思路新奇迥异,场上场下笑声阵阵,掌声不断,师生在其乐融融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他所执教的《匆匆》就是很好的例子。

浅谈小学古文教学

浅谈小学古文教学

浅谈小学古文教学发布时间:2021-09-13T03:58:46.85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4期作者:倪志群[导读]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的文化,时代赋予我们传承小古文学习的职责。

倪志群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245200摘要: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的文化,时代赋予我们传承小古文学习的职责。

身为人师,我们有责任将小古文学习的接力棒传给下一代,有责任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小学中的古文教学是一个启蒙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开始接触与生活贴近、有趣简短的小古文。

现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存在一些现象。

首先,有距离感,时代久远,感到陌生;其次,教学方式单一,机械化教学;再次,注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

如何改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立足生活。

二、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日有所诵,学有所用。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相信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关键词小学古文教学存在现象采取措施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宝库里面一颗璀璨的明星。

因为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积淀而熠熠生辉,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也因为引用传承小古文显得诗意盎然。

时代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不断输入,学习中华民族经典作品,传承小古文教学,发扬民族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

基础教育中一直很重视古诗文教学,并且是以阶梯方式进行,低年级是简短充满童趣的古诗,渐渐到了中高年级就出现了小古文,这是为初中的古文教学做铺垫,循序渐进的古诗文教学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尽管小学古文教学的传授者不同,但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

小学古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现象:一、距离感,陌生而新鲜什么是小古文呢?小古文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浅近易懂,篇幅短小的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

由于作者生活比较久远,他们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都与当代的小学生有很大差距,甚至有不少孩子没有接触过小古文,因此小古文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距离感、陌生感,觉得难以亲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者是也。
【既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 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杨诚斋】杨万里,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
牛刀小试:把《观潮》的第二段改写成古文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 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 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 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 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 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 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读小古文一点也不难
——《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选读(二)
朱文君 357392028@
小古文长什么样儿?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 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 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 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 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 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 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 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八月十八,乃钱塘江潮之日也。吾早至海宁盐 官,此为观潮最佳之地也。登堤,见钱塘横卧,浪 静风平,至东逾宽,雨后阳光笼罩薄雾。镇海古塔, 观潮台屹立江边。远处,小山若隐若现。江潮未来 之,但堤上已人山人海,东望,等之,盼之。
——惠和华
八月十八,观潮之日。盐官,乃最佳观潮之 处也。余随人流登上江堤。江口开阔,一览无余。 远处江面,风平浪静。越东越宽,雨后阳光,笼 罩薄雾。镇海古塔,屹立江边。远处,小山云雾, 若隐若现。江潮未及,堤上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发现啦,有很多四个字的句子!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 阴云四布,弥漫天空。 飞鸦千百,未暮归林。 夜半风起,大雪纷飞。 及至清晨,登楼远望。 山林屋宇,一白无际。 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哈哈,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惊弓之鸟 漏网之鱼 丧家之犬 井底之蛙 千里之行 四海之内 鱼米之乡 小康之家 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赤子之心 忘年之交
午时刚过,远处隆隆作响,似闷雷滚动。顿 时人声鼎沸,或曰:“潮以近之!”既而,响声 越来越大,吾踮脚朝东望,但见东边江面出一白 线,人又沸腾也!
——叶杭栋
钱江大潮,天下之奇观也。 农历八月十八,乃观潮之日也。我等至海宁盐 官,此乃观潮之胜地也。登上海堤,只见人山人海, 翘盼江潮。 随隆隆之声响,江上似有闷雷滚动,潮来也! 顿时人声鼎沸。踮脚望之,江面依然风平浪静。然 顷刻间,响声逾大,一银线现于水天相接之间,人 群沸腾矣。 线移渐近,横贯江面,但见白浪翻滚,似高耸 之城墙,又似万马之并进。其声如百万雄师,奔涌 而来,发出山崩地裂之声。 潮头余波,虽奔腾而去,尚漫天卷地涌来。久 之,待江面复乎平静,江水已涨六七尺矣!
惊弓鸟 漏网鱼 丧家犬 井底蛙 千里行 四海内 鱼米乡 小康家 弦外音 言外意 赤子心 忘年交
教你一招:加上一个“之”,凑 成一个四字句。
观潮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 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 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 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 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 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 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 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 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 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 继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 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赵允一
中国字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个个独立 的,从外貌到内在健全完整,它能独立直接做事 ,它远远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你让它组词,它还 有脾气呢,就不给你好颜色看;而有时候,它自 己找到了结合者,令你大吃一惊,再一看,还真 是不仅新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