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例:妙趣横生小古文

合集下载

古诗教学 妙趣横生

古诗教学 妙趣横生
角论 坛
2 0 1 3 年 第3 期( 总第1 9 5 期)
@ @
古 诗 教学 妙趣 横 生
史爱云
东 乡县孝 冈一 小 ,江西 东 乡 3 3 1 8 0 0
生活 中有美 , 古诗教 学 中也有美 。古 诗是我 国传统 文化 是 反复思考 过 的, 就 算是 随手 写来 , 也必 定是有 感而 发 。 ” 又有学 生说 : “ 酿 酒要用粮食 , 江 南是鱼米之 乡 , 酿酒 的原
这个想 法很有见 地, 我 当即表扬 了这个学 生 , 并 补充 : “ 唐 代是 我 国古代经 济 比较 发达 的朝代 。作 者生于 晚唐 , 经 历 了
部分, 是学生近距离接触、 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它是
激 发学 生对 祖 国传 统文 化的热 爱的 一个切入 点 , 尤 其是 小学 语 文新 课程 标准推 荐背 诵 的 7 0首古 诗词 , 都 是历代 名篇 , 不 仅 内涵丰 富 , 具有很 高的审美价 值和很 强的艺术感 染力 , 而且 短 小精悍 , 词 句优美 , 韵体和 谐 , 节奏性 强 , 易读 易记 。 小学古诗 的教学 , 对于 小学生认识 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 大 , 吸收 民族文化 智慧 , 提 高文化 品位和 审美情趣 , 培养热 爱祖 国 语言文字的情感,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 富学 生 的精 神世 界有着 举足 轻重 的意义 。
肆 门口的酒旗 呢 ?” 这 个学 生的话 引起一 片笑 声, 这不 正是 引导学 生探 究 的
好机 会 吗?于是 , 我便 启发到 : “ 不错 , 杜牧 的诗 中的确有 很多
作 品涉 及到 ‘ 酒’ , 你们 想想还 有哪 些是你 们熟 悉的 。 ”
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 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 内容丰富, 但只

关于放风筝的小古文

关于放风筝的小古文

关于放风筝的小古文1. 《春日放风筝记》2. 三月春风徐徐,草长莺飞日。

余与表弟携风筝一具,往郊外寻乐。

彼时阳光正好,云淡风轻,正宜放飞。

3. 表弟年方七岁,初识风筝之趣。

见余展开蝴蝶风筝,双目放光,欢呼雀跃,不能自已。

余笑而解其绳,教其放飞之法。

4. 风筝之制,纸糊竹骨,轻盈可人。

绘彩蝶其上,双翼舒展,栩栩如生。

牵其线,迎风而立,俄顷便腾空而起,直上青云。

5. 表弟初时怯然,执线不稳。

余教其徐徐放线,随风起舞。

须臾之间,已得其法,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6. 春风得意时,风筝翩然起舞,时而疾如飞燕,时而缓若游龙。

忽而直冲云霄,忽而低回盘旋,好不自在。

7. 远处山峦如黛,近处草色青青。

风筝于天际翱翔,恍若彩蝶戏花间。

表弟手握线轴,随风筝起伏而舞,不觉笑逐颜开。

8. 忽见远处数童子携风筝而来,或为老鹰状,或为燕子形。

众风筝齐飞,好似百鸟争春,蔚为壮观。

表弟见状,愈发兴奋。

9. 童子们互相追逐,风筝亦随之翻飞盘旋。

或高或低,或急或缓,好似空中舞会,妙趣横生。

众人嬉笑之声,随风飘荡。

10. 日渐西斜,春风渐息。

余与表弟收线返家,犹念风筝之乐。

表弟道:"明日可再来否?"余笑而应之:"自当奉陪。

"11. 归途之上,表弟喋喋不休,述说今日之趣。

余闻之欣然,想起儿时放风筝之乐,恍如昨日。

12. 此番春日放风筝,不仅得趣,更觉童心未泯。

古人云:童趣难再得。

然余以为,但存童心,趣味自在。

体现聪明机智比较好笑的小古文

体现聪明机智比较好笑的小古文

体现聪明机智比较好笑的小古文
1、《两小儿辩日》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掉在水缸里的同班的故事,表现出了司马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机智与勇敢。

3、《杨氏之子》
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面对客人的提问机智回答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4、《曹冲称象》
小小少年曹冲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称出大象的重量,被称赞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5、《童区寄传》
《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

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刻画出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而又纯朴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

课外趣味小古文(上课用)

课外趣味小古文(上课用)

《雉鸟报复》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 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死獐,子食其肉, 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 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 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 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 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 邑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无以对。 •
《哀溺文》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 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并 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 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 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而死。后其家人死 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 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 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桑中生李》
吴氏鸡蛋行中积蛋不知几亿万也,而月终盘计, 必少数百枚。主人不甘,早暮伺之,见有蛇长数丈, 身围如碗,高踞梁上,而下垂其头以吸蛋。相距尺 许,蛋即自升而上。既吸十数枚,则环蟠柱间,力 束其身以破蛋,如是而一餐毕矣。既而又至,亦如 是。主人恍然曰:“贼乃在汝,吾必有以报汝矣。” 乃取坚木削为卵状若干,置于筐中,而以鸡子覆其 上。明日蛇至,如前吸取,鸡子于木卵相间而入。 吸毕,环柱盘束亦如故,而愈树紧,尾左右挥扫, 若有甚不适者。久之,直窜庭中,旋滚不已,自起 自落,上下数尺许,而木卵不可化矣。如是者历三 昼夜,乃死。
《逆旅主人无情》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
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
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
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
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

古文幽默小故事

古文幽默小故事

古文幽默小故事在古代文学中,除了严肃庄重的经典著作外,也有一些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流传至今。

这些古文幽默小故事以其轻松幽默的语言和离奇有趣的情节,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良好选择。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几个古文幽默小故事,欢笑一番。

故事一:鱼与熊掌从前有只聪明的猴子,他听说周围的动物都在谈论到了那位说话比别人高明的鱼儿。

猴子很好奇,便找鱼儿请教:“听说你的说话能力非常高超,能否跟我来比试一下?”鱼儿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他是生活在水中的,而猴子则生活在树上。

鱼儿无奈之下,只好说:“其实你很爱称赞别人,你的话也是如此煞有其事。

”猴子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故事二:错怪坐禅的和尚有一位和尚受到一个人的诬告,说他在寺庙里打破了香炉。

和尚心知肚明自己是无辜的,于是笑着说:“香炉被我打破了吗?如果香炉会被打破,那它一定是伪品。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笑个不停。

故事三:屁话从前有一位官员,非常喜欢说屁话,他以此为乐。

有一天,他突然生病,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大人,您的病情很严重,需要静养。

”官员马上丧失了他最重要的武器,他失声问道:“没有再继续说屁话的必要了吗?”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故事四:大嘴巴曾有一个人,他的嘴巴非常大。

一天,他和人打赌,说自己能一口气吞掉一头牛。

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于是他带领大家前去观看。

当大家到达预定地点时,那个人突然打了一个大嗝,倒在了地上。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原来他的大嘴巴唯一的作用就是说些大话而已。

故事五:喜结连理从前有一个人,他准备隆重而浪漫地向他心爱的女子求婚。

他精心策划了一个仪式,准备将戒指藏在一束鲜花里。

然而,在最后关头,他紧张得把话说反了:“请将我心爱的女子送给我!”所有人都笑得前俯后仰,这位求婚者十分尴尬。

这些古文幽默小故事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离奇有趣的情节,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人的幽默天性,也能够在笑声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此外,这些故事还寓意深刻,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乐观、善良和幽默。

语文妙趣横生的语文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语文妙趣横生的语文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对联趣话
第10页
句趣
• 诸葛亮一生功勋卓著,后人用一副对联高度 评价了他功劳,对联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十个数字和“东西南北中”五方、“金 木水火土”五行,精妙之处无可比拟。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点四十 九盏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金木 土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15页
袁枚“吃书” •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谈到他读书经验时说: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 疾瘤。”看来袁枚是把书当饭吃,他自然就 是一个“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 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袁枚正是善 于“吃书”,才成为一代诗文大家。
第16页
苏轼“抄书”
• 有一个叫朱载人,有一次去造访大文学家苏 轼,在客厅里等了很久才见到主人出来。朱 载问苏轼在忙什么,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 书》。朱载十分惊呀:“以您才学还用抄书 吗?”苏轼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我 第三次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 劲儿,使苏轼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第18页
李密牛角挂书
•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宫廷里当 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时候,左顾右盼, 被隋炀帝发觉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 免了他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 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人。有一回,李密 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 《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 被传为佳话。
收到,弟误狮,请改寄其shi ( )。’很快又收
到尸了非洲那边回电:‘无误,在shi ( ) shi (
) 腹内。’” 狮

第9页
句趣
• 石先生有一个学生,聪明伶俐、才思过人。石先生教那些 东西,他是过目不忘。可就一点,贪玩。他在房檐底下砖 后面养着一只小麻雀,经常偷偷地溜去喂麻雀。石先生怕 他玩物丧志,乘他不在,把小麻雀掐死了,用笔在墙上提

妙趣横生教学文言文

妙趣横生教学文言文

妙趣横生教学文言文作者:昌少华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10期【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激趣方法,能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激趣添趣促趣续趣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结晶与沉淀,千百年来,经典的文言文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学习文言文对于了解并传承古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文言文教学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少慢费差”的现象,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朗读激趣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才能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意境。

因此,朗读是关键,应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

要激发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必须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知。

例如在学习《答谢中书书》这篇文章时,我做了如下朗读的设计:首先是跟着音频朗读去读,其次是点名读,其余学生看着多媒体画面听读;再次是学生在幽雅的古乐曲的伴奏下自由读;最后是看着多媒体画面和提供的课文文字齐读。

课堂上群情激昂、声情并茂地朗读,更觉情与景会。

读着读着,眼前看到的是山之高、水之清、岸之美、鱼之跃;耳中听到的是猿之啼、鸟之鸣。

同时也领略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这样,培养了自主的阅读能力,形成了读想结合的思维习惯,同时得到了美的熏陶。

二、表演添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上台表演,通过参与表演的方式使得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揣摩人物形象。

学习《卖油翁》时,我穿插了一个环节:创意表演。

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分好角色,准备道具,酝酿情感。

韩玉同学准备了简易的弓箭,刘中渊找来木棍当担子,赵振廷准备勺子、油,徐潭同学还找来了一只葫芦和一枚铜钱。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品课件)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品课件)

读画相融,妙趣横生——小古文《荷》教学设计片段一、教学背景二年级的孩子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朦胧中慢慢学会想象与说话,用板画的方式无疑是契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再之,二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小古文但并不陌生,但在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的基础上了解小古文,对孩子们来说连读带猜也大致理解意思。

所以随图背诵效果甚好。

二、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合作板画,学生在形象中理解小古文《荷》的句意。

2、通过引导想象创写,感受小古文的简洁,背诵小古文《荷》。

三、教学方法师生板画、吟诵。

四、教学过程:板画荷花、吟诵。

(一)展示国画《出水芙蓉》。

绘画荷花的人不少,而最著名的要数南宋吴炳的这一副《出水芙蓉》,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家仔细看看这画,画了荷的哪些部位呢?(荷花、荷叶、荷梗)。

此图绘出水荷花一朵,淡红色晕染,花下衬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

全图笔法精工,设色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2、默读,圈出文中描写荷的哪些部位?(二)小组合作找“荷”的特点1、师生合作板画。

(1)齐读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理解“或红或白”。

教师相机板画两朵荷花。

我们常把粉嫩粉嫩的花儿比作什么?引导自创小古文:美若女子。

(2)各小组成员齐声朗读一篇小古文,找出对应的句子说出荷梗、荷叶、茎的特点。

(指名说,上台板画)①梗:直立。

感觉这荷花的腰挺得特别直。

请一位小朋友来画“荷梗直立”。

②叶:形圆。

引导想象荷叶像什么呢?预设:盘玉盘、绿伞......那我们给它加一句:形如绿伞、形如玉盘......相机评价:我们都是古文家。

(3)茎:横:平躺。

(师画)(4)曰:长的很像“日”。

曰常见的两个意思:说与叫做。

(举例:子曰:温故而知新)讲解小知识:茎在秋季时候膨胀形成果实莲藕。

2、有感情地朗读。

3、总结:小古文《荷》描写时候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描写。

并且抓住了各部分特点:荷花的颜色、荷梗的姿态、荷叶的形状等等。

确实别有用心。

4、看图吟诵。

(背诵)五、教学总结读画相融,将语言、观察、思维融为一体。

趣味文言文及翻译

趣味文言文及翻译

昔有渔翁者,居于江之涯。

翁年已高,须发皆白,而犹日捕鱼为生。

一日,翁于江边垂钓,忽见一物浮出水面,状若宝珠,光彩夺目。

翁心中大喜,遂收起钓竿,欲取宝珠。

然珠入水,即沉没无迹。

翁惊异,以为神异,遂于江边筑坛,祭告天地,愿得宝珠。

俄而,江水忽然暴涨,波涛汹涌。

翁急欲回家,然已不及。

忽有一老者飘然而至,谓翁曰:“尔欲得宝珠,吾助尔。

”翁大喜,遂随老者至江心。

老者取出一瓶,倾之于江中,江水顿时平静。

翁问其故,老者曰:“此瓶中水,能平江波,宝珠自会浮出。

”果不其然,不久,宝珠果然浮出水面,光芒更盛。

翁遂取宝珠,回家后,竟发现宝珠中藏有一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治国安邦之道。

翁遂悉心研读,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

自此,翁不再以捕鱼为生,而是以教化百姓为己任,江边百姓因此安居乐业。

【翻译】从前有一位渔翁,住在江边。

这位渔翁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和胡须都已经变白,但他仍然每天捕鱼谋生。

有一天,渔翁在江边钓鱼,突然看见一个东西从水面浮出来,形状像一颗宝珠,光彩照人。

渔翁心中非常高兴,于是放下钓竿,想要取走宝珠。

但是宝珠一入水,就沉没无踪。

渔翁感到惊讶,认为这是神奇的事情,于是在江边筑起一个祭坛,向天地祷告,希望得到宝珠。

不久之后,江水突然暴涨,波涛汹涌。

渔翁急忙想要回家,但已经来不及了。

突然有一位老者飘然而至,对渔翁说:“你想要得到宝珠,我来帮你。

”渔翁非常高兴,于是跟随老者来到江心。

老者拿出一瓶水,倒进江中,江水顿时平静下来。

渔翁问他原因,老者说:“这瓶中的水,能够平息江波,宝珠自然会浮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之后,宝珠果然浮出水面,光芒更加耀眼。

渔翁于是取走宝珠,回家后发现宝珠中藏有一本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方法。

渔翁于是仔细研读,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

从此,渔翁不再以捕鱼为生,而是以教化百姓为自己的责任,江边的百姓因此安居乐业。

风趣和幽默的文言文

风趣和幽默的文言文

风趣和幽默的文言文
《笑谈百鸟园》
自古以来,幽默风趣的文言文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文体之一。

在古代的百鸟园中,有一只鸟儿名叫小鹦鹉,它聪明伶俐,善于模仿人类的语言。

小鹦鹉的幽默风趣常常令整个园子的动物们捧腹大笑。

一天,小鹦鹉飞到了百鸟园的大门前,看到门口站着一只威风凛凛的孔雀。

小鹦鹉忍不住飞到孔雀面前,笑着对它说:“孔雀朋友,你的孔雀屁股真是美丽动人啊!”孔雀听了大怒,不屑地回答道:“你这只小鹦鹉,虽然会说话,但你的鹦鹉屁股也不见得有多好看!”小鹦鹉听后哈哈大笑,说:“孔雀兄,请你再仔细看看我的尾巴,它可是五颜六色的,怎么能跟你那只单调的孔雀屁股相比呢?”
孔雀被小鹦鹉逗得无言以对,不禁也放声大笑起来。

其他的动物们也纷纷加入到了笑声之中,整个百鸟园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鹦鹉的幽默和风趣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更让人们明白到幽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化解尴尬和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遇到一些尴尬或者困难的情况,但只要能够化解笑料一笑,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

正如古人所说:“笑一笑,十年少”。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妨多一些幽默和
风趣的元素,让积极乐观的情绪伴随我们度过每一天。

体现古代儿童机智问答的文言文

体现古代儿童机智问答的文言文

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有许多描述儿童机智问答的故事,这些故事通常体现了儿童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的观察力。

以下是一些体现古代儿童机智问答的文言文例子:1. 《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这个故事讲述了孔文举(即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到洛阳,因为聪明才智而被李元礼接待。

当李元礼问他与自己有何亲戚关系时,孔文举巧妙地利用孔子和老子的师徒关系来回答,显示了他的机智和学识。

后来,当陈韪嘲笑他小时候聪明,长大后未必有出息时,孔文举又巧妙地回应,让陈韪感到尴尬。

2. 《应对》中的“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这个故事描述了黄琬七岁时,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遇到日食的天文现象。

当太后询问日食的大小时,黄琼正在思考如何回答,黄琬却在旁边机智地说:“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日食后剩下的部分就像月初的月亮一样。

黄琼听了非常惊讶,立刻用这句话来回答太后的询问,并对黄琬的聪明才智深感赞赏。

这些文言文例子展示了古代儿童在机智问答方面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运用。

推荐课例:妙趣横生小古文

推荐课例:妙趣横生小古文

妙趣横生小古文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翟萍《小古文100课》是《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副主编朱文君老师历时六年的实践研究,选择一些浅近易懂的、有故事、有情趣的文言短文,编辑而成。

拿到书后,我细细品读,觉得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小古文带来的乐趣。

趣味引入——“汝”是“你”“小古文”较之于白话文来说有一定难度,不能让学生感觉望而生畏,在学习之前我想根据这本书的特点,以“趣”引入。

课间我打开了《小古文100课》的第一课的课件,投在屏幕上。

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看着同学们在准备文具。

“青草地,放风筝。

”有女生读了起来,“老师,什么前行呀?”盼盼指着“汝”问。

“我不知道,你查查。

”王莹麻利地拿出了词典。

“念ru”。

“什么意思呢?”我追问。

“你的意思。

”“对。

‘汝’是‘你的意思’。

”“奥,‘汝’是‘你’。

”教室里的几个同学连连点头。

这时盼盼的同学李运发跑进教室,盼盼马上对他说“李运发,‘汝’是‘你’。

”“什么?”李运发一脸茫然。

“‘汝’是‘你’!”盼盼提高了声调。

“我怎么了?”运发更是迷惑不解。

“‘汝’是‘你’!”几个女生一起应和。

李运发是班里最能说的人,号称无所不知,现在他一脸窘迫的样子我也忍俊不禁:“他们说的没错,‘汝’是‘你’。

”“老师,你快告诉我吧,我到底怎么了。

”在李运发一筹莫展的时候。

班里其他同学效仿盼盼纷纷对刚进教室的同桌大声说着“‘汝’是‘你’”。

面对莫名其妙的同桌,明白这个字意思的同学会心地笑了起来。

轻松愉快的氛围一改刚上完体育课所带来的疲惫。

这时我说:“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汝’字就在屏幕上的小短文里,赶紧找找。

”李运发等赶紧盯着屏幕看起来。

“奥。

我知道了。

是古文呀!咦,这古文咋这么简单呢?”李运发问道。

我趁热打铁:“这叫‘小古文’。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小古文’。

有兴趣吗?”“有!”同学们异口同声,情绪高昂。

小古文很简单,小古文很有趣,课前这个小小的插曲,传递给了同学们这样的信息,为学习小古文奠定了“乐学”的基础。

最新趣味小古文(整理稿)

最新趣味小古文(整理稿)

最新趣味小古文(整理稿)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语文校本教材趣味小古文阅读篇目(五年级上学期)1.一人性缓[1]【原文】有人性宽缓[2],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3]为[4]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5]已久,欲[6]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

然则[7]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

”隧[8]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9]?”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注释】[1]选自宋无名氏<<籍川笑林>>[2] 性宽缓:性子缓慢。

[3]裳尾:旧时人所穿衣衫的下摆。

古代称下衣为裳[4]为:被[5]之:指火烧裳尾这件事。

[6]欲:想要[7]然则:那么[8]遂:于是[9]道:说【译文】有一个慢性子的人,冬天与别人围炉向火,见别人的裤脚被火烧着了,便慢吞吞的对那人说:“有一件事,我早就发现了,想对您说,又怕您沉不住气;不对您说,又怕您损失太多,那么到底是说好呢还是不说好呢?”那人问到底是什么事。

回答说:“火烧着您的裤脚了。

”那人于是赶快把火灭了,对他吼道:“既已发现,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慢性子人说:“我说您会性急的吧,果不其然!”【赏析】1.学会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语言描写和与急性子的人对比,明确的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带有讽刺的意味。

2.体会故事中的讽刺与启示:那些不切实际的人,不懂事情的轻重缓急,导致他人受到损害。

生活中,性格在环境中要有所变化,遇事不能拘泥不变,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2.杨氏之子[1]【原文】梁国杨氏[2]子九岁,甚[3]聪惠[4]。

孔君平[5]诣[6]其父,父不在,乃[7]呼儿出。

为设[8]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9]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10]孔雀是夫子[11]家禽。

”【注释】[1]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2]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3]甚:非常。

[4]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诵读,让文言文妙趣横生

诵读,让文言文妙趣横生

诵读,让文言文妙趣横生在古代,文言文是最为流行的文章语言,不仅表达方式严谨,措辞富丽堂皇,还富有古雅风情,如今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读起来却常常让人感到抽象,缺少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描述。

今天我来为大家演绎一篇妙趣横生的文言文,让大家在享受古代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

某日,国君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宣布要举行一次狩猎活动,邀请大家一同前往。

于是百官纷纷做好准备,驱车上路。

不久,众人来到了一片广袤的原野上,远远望去,只见草木葱茏,鸟语花香,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文人韩愈身着鹅黄的衣服,手执轻松的竹杖,四处观赏,心中暗道:“今日的狩猎,莫说是搏杀猛兽,仅是单纯地享受自然之美,也已是功德圆满。

”说时迟,那时快,正当韩愈驻足凝视树影斑驳之际,却发现自己被一条毒蛇围困。

韩愈不慌不忙地将竹杖举起,紧随着蛇翻飞跳跃,坚定心志,不放弃任何把握。

终于,他一棒将毒蛇斩于马前,振臂一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戮斩,斩毒而睡,斩毒而食,斩毒而行,无往而不胜,何乐而不为?”百官闻言,众口一边,竞相敬佩。

而此时,某位江湖骗子黄巢也来到了这片原野上。

黄巢身着褐色的道袍,手持拂尘,气度凝重,似乎比其他百官更为沉静。

然而,在黄巢看来,这次狩猎却是一次“欺闻而用,哀者所悲,喜者所喜”的污丑之举。

他四处张望,不禁用流利的文言表达:“任垣所谓朝野淫猎之祸,此言深矣。

可谓欺闻而用,责之有顷。

世以不知此者,何足怪哉!”就在黄巢心中织成的愤怒之网逐渐收缩之时,忽然,一道阳光照亮了前方的路,一只绿鹦鹉在高树之上鸣叫,打破了他的思维。

黄巢顿感思绪清晰,抬起头来,重新看到了原野上那些闪耀着生命力的景象,不禁感慨道:“大自然有恢宏壮丽的气韵,绝非是人力所能彼此比拟的,自晦涩的名士到纯情的山野猎人,万物皆在光辉之中,在光辉之中相融变幻。

”在这场狩猎活动中,韩愈的勇猛和黄巢的独立思考都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用优美的文言表达,刻画了自己与环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经历和领悟,更是让人在翻阅之余感受到了一种趣味和生动的气息。

有趣典雅的文言小文

有趣典雅的文言小文

1.纪昌学射(《列子·汤问》)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三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荆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2.贪财亡身(柳宗元《柳河东集》)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3.薛谭学讴(《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4. 卫懿公好鹤(《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珏,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

”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

及狄人战于荧泽。

卫师败绩,遂灭卫。

5.内举不避亲(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六年级叙事有趣的小古文课

六年级叙事有趣的小古文课

有趣的小古文课
星期五下午,李老师有个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小古文课。

直到现在,这节课还令我回味无穷。

下午第二节语文课,李老师先问同学们,喜欢和勤快的人交朋友,还是喜欢和懒人交朋友。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喜欢和勤快的人交朋友。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比如说和勤快的人交朋友。

到他们家做客,看到主人家的地一尘不染,甚至都能照出影子来,让你不好意思往上踩。

看到主人家的沙发干干净净,一丝褶皱都没有,你会怕坐上去会有很多褶。

又比如说到一个懒人家去,别人喊他出去玩,懒人慢吞吞地说:“我还没写完作业呢”。

讲完这两个故事,李老师在白板上写了《笑林广记》中的《懒活》小古文。

李老师一句一句地给我们讲解,:“有人极懒者卧而懒起。

家人曰:不吃便死,如何使得?。

我亦懒活矣。

”大概是李老师讲的这个《懒活》太有趣了,讲完后,同学们都乐得哈哈大笑,课堂显得格外活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老师见我们的兴致这么高,带领我们读了几遍。

这篇古文比较短,再加上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一会就能流利地背诵出来。

原来学古文这么有趣!
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我把今天学的小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妈妈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差点把饭喷出来。

爸爸说,古文十分重要,一定要好好学。

我点点头,心想:古文虽然短小,但是可以表达出一件完整的事,十分精彩,真是有意思。

幽默风趣的小古文

幽默风趣的小古文

幽默风趣的小古文
在古代文学中,幽默风趣的小古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类文本以轻松的语调和诙谐的内容引人入胜,常常通过夸张、对比和讽刺等手法来娱乐读者。

在一篇幽默风趣的小古文中,可以描绘各种有趣的场景和人物。

比如,可以写一位颇为愚蠢的官员,他被派去巡视一个偏远的村庄,结果却走错了路,最后迷失在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中。

他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回去的路,却始终找不到出口。

这时,他碰巧遇到了一只聪明的狐狸,狐狸告诉他一个离开森林的方法,但前提是他必须答出一个谜语。

可是这位官员显然是个蠢货,连最简单的谜语都答不出来。

最终,他只能一直在森林中徘徊,直到被人发现并带回村庄。

另外,幽默风趣的小古文还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琐事进行调侃来展现幽默感。

比如,可以写一个农夫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却发现自己种的蔬菜总是被小动物偷食。

于是,他决定设法捕捉这些小动物。

他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但每次陷阱都被小动物轻松地避开。

最后,农夫灵机一动,决定在田地里放置一个巨大的蔬菜,希望能吸引小动物过来。

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自己种的蔬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洞。

原来,小动物们想要的并不是蔬菜,而是一个舒适的家。

总的来说,幽默风趣的小古文通过讽刺、夸张和对比等手法,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娱乐读者。

这种文体不仅可以让人开怀大笑,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幽默风趣的小古文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为读者带来愉悦和思考。

好玩的文言文

好玩的文言文

好玩的文言文以下是几篇比较有趣的文言文: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趣横生小古文
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翟萍
《小古文100课》是《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副主编朱文君老师历时六年的实践研究,选择一些浅近易懂的、有故事、有情趣的文言短文,编辑而成。

拿到书后,我细细品读,觉得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小古文带来的乐趣。

趣味引入——“汝”是“你”
“小古文”较之于白话文来说有一定难度,不能让学生感觉望而生畏,在学习之前我想根据这本书的特点,以“趣”引入。

课间我打开了《小古文100课》的第一课的课件,投在屏幕上。

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看着同学们在准备文具。

“青草地,放风筝。

”有女生读了起来,“老师,什么前行呀?”盼盼指着“汝”问。

“我不知道,你查查。

”王莹麻利地拿出了词典。

“念ru”。

“什么意思呢?”我追问。

“你的意思。

”“对。

‘汝’是‘你的意思’。

”“奥,‘汝’是‘你’。

”教室里的几个同学连连点头。

这时盼盼的同学李运发跑进教室,盼盼马上对他说“李运发,‘汝’是‘你’。

”“什么?”李运发一脸茫然。

“‘汝’是‘你’!”盼盼提高了声调。

“我怎么了?”运发更是迷惑不解。

“‘汝’是‘你’!”几个女生一起应和。

李运发是班里最能说的人,号称无所不知,现在他一脸窘迫的样子我也忍俊不禁:“他们说的没错,‘汝’是‘你’。

”“老师,你快告诉我吧,我到底怎么了。

”在李运发一筹莫展的时候。

班里其他同学效仿盼盼纷纷对刚进教室的同桌大声说着“‘汝’是‘你’”。

面对莫名其妙的同桌,明白这个字意思的同学会心地笑了起来。

轻松愉快的氛围一改刚上完体育课所带来的疲惫。

这时我说:“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汝’字就在屏幕上的小短文里,赶紧找找。

”李运发等赶紧盯着屏幕看起来。

“奥。

我知道了。

是古文呀!咦,这古文咋这么简单呢?”李运发问道。

我趁热打铁:“这叫‘小古文’。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小古文’。

有兴趣吗?”“有!”同学们异口同声,情绪高昂。

小古文很简单,小古文很有趣,课前这个小小的插曲,传递给了同学们这样的信息,为学习小古文奠定了“乐学”的基础。

第一课“汝学会,吾也行”
第一课“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明白了“汝、吾”的意思后,读两遍就能背过。

我按照文君老师“仿写文言”提高读写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编一段文言文。

经过一番思索,学生们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

“操场上,打篮球。

汝扣篮,吾抢球。

”好爱体育的刘长鹭率先说道。

“厨房里,忙做饭。

汝切菜,吾炒菜”。

“超市里,买东西。

汝付钱,吾选货”。

……
“小胖,你说一个。

”大家积极踊跃地说,小胖却一如既往地不停地做小动作、开小差。

“课堂上……”小胖编不下去了。

“课堂上,开小差。

汝提问,吾不会。

”“小记者”庞盼盼迫不及待地替小胖往下编。

“哈哈哈哈……”同学们乐开了花。

小胖不好意思了,可他毕竟聪明,“课堂上,认真听。

汝学会,吾也行”。


胖说道。

“非常好!吾相信只要认真学。

汝一定能学会。

”我也文邹邹的说道。

一篇小古文就这样学会了。

第二课“吾学得甚快乐”
我出示了第二课的内容“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先请学生读熟。

在自读的基础上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以便正音。

一位同学把“水边杨柳数株”的“shu”读成了“shu”,马上有同学说“应该读shu。

”“为什么?”我问道。

“数株是很多株的意思。

”“对,水边有几棵杨柳树,我们就可以说——”“水边杨柳数株。

”“你能用数在这里表达的意思说个句子吗?如我的文具盒里有——”
“我的文具盒里有钢笔数枝。


“我有数个朋友。


“我读了数本课外书。


解决了字音,再请同学齐读。

然后问问大家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范金萍问道“中夹桃李什么意思?”话音一落,有数只手举了起来。

“意思是水边除了杨柳树还种了桃树、李树。

”范志宏答道。

“大家想想桃树李树夹在杨柳树中,可以用上我们刚做过的选词填空中的哪个词?”经过一番思索,有同学想了出来“掩映。

桃李掩映在杨柳中。

”“对,我们一起读——”“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

没想到学习小古文能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来去甚捷’是什么意思?”又有同学问道。

“汝哪个字不明白?”
“甚。

”好几个同学答道。

“我知道。

”语文课代表树仁站起来,“燕子来来去去飞得很快。

‘甚’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恩,汝回答的甚好。

大家明白了吗?”
“吾懂了。

”有同学频频点头。

“我也会用‘甚’说句话。

”小胖抢到,“今天天气甚热。


“汝写的字甚好”。

“吾跑步甚快。


……
同学们兴奋地说起来。

理解了意思,我又请同桌互助背诵,一人背一句,看哪组同桌先背过。

几分钟后进行了pk赛,这篇小古文牢牢的记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两篇小古文,大家学会了什么?”
“我会用‘汝’、‘吾’、‘甚’这些古代的字眼了。


“我觉得小古文很有趣,我会按节奏读了。


“老师,今晚上我回到家就这样对妈妈说:妈妈,吾甚饿,汝做好饭了吗?”又是快人快语的庞盼盼。

邵玉龙接着说:“吃完了,我就说。

妈,汝做得甚好吃。

吾吃了数碗,吃得甚饱。


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

“老师,不是有100课吗?快让我们看看那些古文吧!”荟智喊道。

我在同学们的要求下,播放幻灯片,学生看到有“龟兔赛跑”、“五官争功”等,都很兴奋。

“这节课,吾学得甚快乐!”小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番外——弟子pk
(此“弟”乃吾徒弟——学生,此“子”乃吾儿子。

)下课后我对学生说:“阳阳已经读到第八课了。

”阳阳是我的儿子,今年6岁,我教这班学生时他才1岁多,“弟”“子”之间很熟悉,我见证了他们共同的成长。

学生一听这话按耐不住了,尤其是男孩子,跑到讲台上围着我,纷纷嚷着让我把小古文的课件发到他的QQ上,张琪、小胖掏出了优盘,央求我给他拷课件。

“今晚能上我就背到第十课。


“我要全背了。


看那架势大家要和我儿子比试比试。

我心里很高兴:学习“小古文”的火被我煽起来了。

晚饭后我对儿子说:“哥哥姐姐们听说你读到第八课,他们不服气。

要和你比试比试。


“我不怕!”儿子一本正经。

“可是哥哥姐姐不仅会读,他们还背过了前两课。


“我也背。

”儿子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小古文100课》。

和学生同样,儿子不明白“甚”“数”“夹”等字的意思,我也耐心地对他讲解并扩句练习,儿子玩的不亦乐乎。

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只把第三课读了两遍就背过了。

八点半了,儿子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我对他说:“汝快睡吧!”儿子很自然的说“汝放心,吾马上睡。

”这时,爸爸加完班回到家,儿子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对爸爸说“汝回来了,吾甚想你。

”他爸一听就乐了,文言的字眼从小娃娃口中说出来,感觉很有意思。

看来我儿子也在加紧练习了。

“小古文”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