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
中国的物价为什比美国高?

度调整出口 尤 其在 金 融
中 国 恶 开 了 中 美 两 20 0 9自 额
,
取代 德 E
为 1 .3 。从 后 来 的 中 国 出 口 贸 易 实 践 看 。 1退 税 政 61% 出: 3
策对 中国 的 出 口贸 易发 展 具有 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 出 口 退 税 政 策 的 实 行 , 应 退 尽 退 ” 策 的 出 台 , 中 “ 政 给 国 出 口 商 以 较 大 的 议 价 空 间 , 较 内 销 产 品 , 可 以 降 价 达
集 中在 服 装 、 织 品 、 具 、 常生 活用 品及 家 具 等低 端 纺 玩 日
税 的 , 付 在
产 品 , 国 际 市 场 , 为 低 端 产 品 的 出 口 。 格 竞 争 是 一 在 作 价 个 重 要 条 件 。 为 了 推 动 出 口贸 易 , 强 产 品 竞 争 力 , 期 加 长
以 来 , 国 政 府 对 出 口企 业 实 施 出 口 退 税 政 策 , 降 低 出 中 以
点 与 中 国 不 约 的 销 售 税
率更低, j 而
口产 品 的价 格 , 别 是 在 进 入 2 特 1世 纪 以 后 , 府 政 策不 政
断调 整 , 税 力度 不 断加 大 , 大刺 激 了 出 口企 业 的积极 退 大
性 , 动 了 中 国 的 出 口贸 易 , 时 这 一 政 策 也 直 接 导 致 在 推 同 美 国 出 售 的 “ d n Ch a 总 是 价 格 较 低 , 且 要 比 中 Ma e I i ” n 而 国 国内售 价 便 宜 。 出 口 退 税 是 国 家 或 地 区 对 已 经 报 关 离 境 的 出 口 货 物 。把 在 出 口前在 生 产 和流 通 各 环节 已经 缴 纳 的 国 内增 .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为什么中国物价如此高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物价却赶英超美,这本身就是笑话。
中国的物价为何这么高?不仅百姓都在问,政府管理部门更应深刻反思。
依笔者看,中国的物价高,首先高在企业生产成本上。
除了人工成本较低外,水、电、气、油价格都相对较高,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也是长期居高不下。
而水、电、气、油等行业的生产成本是否真如其提价申请或是发改委认定的那么高呢?显然不是,如果去掉相关企业的奢侈消费和给高层、员工滥发的奖金及福利,那真正的生产成本别说不会高于美国企业,甚至会比其低得多。
公用事业费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关行业的垄断性质。
与国外同行业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相比,中国这些企业的日子要好过得多。
别说高工资和高福利可以进入生产成本,高管们办公室的豪华装修和日常奢侈消费同样可以轻易打入生产成本。
而相关部门对这些企业的成本审核基本都是走过场,提价申请从不驳回不说,价格听证会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提价这么容易,难怪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巨头们没有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了。
至于千夫所指的国有垄断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在以生产成本进行掩饰后,也很难得到改观。
如果相关企业的成本审核总是由一两家政府部门说了算,没有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让公众来挑刺,那中国的水、电、气、油价格成为世界第一恐怕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税收成本过高,也是中国物价高过美国的重要原因。
以服装、玩具等出口商品为例,国外的零售价格甚至比生产地还要低。
这显然只能用税率差异来解释。
企业税负沉重,自然无法在价格上给消费者让利。
中国的物价高,还高在法制成本上。
企业讨债难和法院执行难就不用说了。
相关部门的吃拿卡要和乱罚款、乱收费同样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
而且这些成本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预测的,企业只能尽量高估。
以百姓深恶痛绝的公路三乱(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为例,至今还没有完全消失的迹象。
相反,原本只在国道、省道出现的公路三乱,现在居然发展到了城市主次干道上。
如武汉市汉阳运管所就多次拦路扣车。
中国与美国CPI指数分析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
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
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
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
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影响中国CPI指数的三大原因粮食价格不会大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在2004年呈现了一个向上的半抛物线走势。
从元月份的2.4%,在2月份轻微回落0.3个百分点,然后一路上扬,在7月和8月达到5.3%的最高点。
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从4月份中国政府开始了一轮宏观调控。
受时滞效应影响,CPI 数据并没有立即回落。
高盛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女士此前曾预计,到10月份,CPI 数据可能达到最高点。
与粮食产品密切相关的还有油料和肉制品。
1-8月份,食用油和油料价格上涨22%到26%之间,8月与上月相比,则互有涨跌,总体稳定。
肉制品1-8月上涨非常不均衡,猪肉价格上涨35%,牛肉和羊肉上涨只有9%和5%。
但受粮食成本上涨的推动,8月份猪肉价格比上月上涨3.9%,鸡蛋则飙升7.6%。
能源成为新的推动力“能源价格的上涨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带来新的变数。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克鲁斯·莫利先生认为。
2003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9%,而2004年1-6月份,石油需求又劲增20.6%。
为什么美国物价比中国低那么多?

为什么美国物价比中国低那么多?“中国,工资5000元,吃顿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 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万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顿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万美元(宝马)。
”时不时有人在网上晒美国物价,其观点不外乎是证明美国物价很低很低,甚至比中国还低。
比较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把美元折成人民币后比的,有直接拿美元金额和人民币金额比的,还有用收入的购买力来比的。
为什么美国物价低?陈思进认为,中美物价其实不具有可比性。
如果单纯对比吃喝穿用等日常商品的价格,那美国不光比中国便宜,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便宜,堪称真正的购物天堂。
1.美元的特殊霸权性陈思进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元的特殊霸权性和由此掌握的定价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与石油挂钩,全世界的石油进口国都必须持有美元。
美元特权使美国成了“世界央行”,令美国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不仅避免了巨额贸易逆差可能引致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反而通过贸易逆差,获得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物资源和大量资金。
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于是,人民币升值的显著结果就是同一商品在两国间产生了不同价格。
美元对外贬值,人民币实际上是对内贬值,所以一进一出,自然就形成了美国物价低的现象。
这个情况,在其他国家也类似。
2.定价权目前粮食、水资源以及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掌控在美国手中,保证了美国人长期享受着低通胀的美好生活。
美联储的一大功能就是将美国核心通胀率控制在2%的范围内。
近二十年来,美国物价波动极小,可以说是非常平稳。
反观中国,近些年来通胀率已达5%到6%这样的水平,物价上涨幅度大,可以说是民众一个普遍的感受。
3.税费低而物流、交易环节税费低,则是美国物价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杜剑锋告诉记者,他刚搬了一次家,开车2000公里,从美国最南开到差不多最北,只有中间一小段交了高速费用,20美元左右。
中美物价对比分析及思考

中美物价对比分析及思考【摘要】近些年来,大量的新闻报纸都在围绕通货膨胀展开报道,不断上升的物价与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使得百姓的钱袋子不再充实。
同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收入不及美国1/14,接近日本人均收入1/10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服装、鞋帽、电器、家居、食品最大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制造”并没有惠及我国消费者,反而是物价高于发达国家的现象从奢侈品领域扩大到生活必需品领域。
本文将结合有关数据对比中美物价差距,分析中国高物价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物价;通货膨胀;税费;垄断;诚信危机可以解释的部分:(1)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劳动力人工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理发业,家政服务等需要人工服务的行业价格水平是高于国内。
美国劳工部网站公布的各州最低时薪在4.1—8.67美元,而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一季度公布的北京最低小时工资是13元,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却与美国最低地区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
这也可以解释,在美国市场哪怕是同一款产品,美国制造的往往要比海外代工的产品价格高出1倍左右。
(2)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注重产权保护,相比之下中国这方面就差得多,所以书籍、音像制品、复印等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费用也比中国贵很多。
令人困惑的部分:(1)产于美国本土的居民生活必需品如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相对于美国居民的购买力来说,这些商品价格是远远低于国内的,国内物价水平为何如此之高?中国高通胀的原因?(2)中国制造的商品本来国内价格应该低于国外,但事实上却远远高于国外,这一点是大多数出过国的朋友最困惑的地方。
2.探讨中国高物价的原因2.1 中国国内商品流通环节的各种税费中国税收特点: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能够进入到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的税收一般是流转税或间接税。
因此我国税收收入总量的70%都有可能进入价格,而在一些国家,可能只有30%。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困境。
不但如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引起的股市低迷使游资的流动及粮油价格上涨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现状及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和方向,加强物价管理和调控,并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种类。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或水平的持续上升。
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
因此, 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 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四种:(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根据凯恩斯理论,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3)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社会结构性而产生的各部门发展不平衡,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中国物价为什么比美国还高

成 本 ) 全 世 界 最 高 的 。专 家 认 为 ,0 9年 中 是 20
购买更 多商 品。
政支 出的 1 %和 2 %左右 , 8 5 在世界各 国中遥遥领先 。
由于 行 政 开 支 属 于 损 耗 性 支 出 , 上 政 府 投 资 效 率 极 为 加
如果 是 站在 中美 两 国老 百姓 的 立场 上——而 不是 站 在
国家 立 场 上 — — 看 待 这 个 问题 将 更 加 清 楚 : 国 老 百 姓 生 产 中 的 商 品 , 美 国 老 百 姓 用 美 元 买 走 了 , 元 被 中 国 政 府 拿 走 被 美
向非洲 看齐 , 活成本 向欧美 看齐 ” 生 。
二 、 国政 府 的管 理 成 本 太高 中
存在 就是合 理 的。世界 上存 在 的异常 现 象, 一定会 有合理 的解 释 , 国的高物 价现象 中
也 不例外 。
为什么比美国还
《 一 财 经 E报 》 总 编张 庭 宾认 为 , 第 t 副 中
l _一
一 ・__ 舀
i_
一
黼誊 一酒 l
瑟
更 离谱 的是汽 车 ,同样一 辆 奔驰 ¥ 0 , 6 0 在 中国要 2 2万人 民币 ,在洛 杉矶 的一个 汽 2
车 网 上 , 到 的 价 格 是 1 .4 查 47 5万 美 元 , 算 折 成 人 民 币 ' lF 10万 多 一 点 。 就 是 说 美 冈吏是 0 J 也
美国和中国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对比?

美国和中国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对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和中国作为两个消费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它们的消费者对购物的需求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就美国和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进行对比分析。
一、购物时间在购物时间上,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有时间观念,事先会制定好购物时间表。
美国人常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去购物,而且一家人会一起去购物,享受购物的乐趣。
相反,中国人对购物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划,常常会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去购物,因此在购物中心和商场中,晚上七点至十一点成为最繁忙的时段。
二、店铺布局在店铺布局上,美国和中国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商场布局开放宽敞,灯光明亮,店铺之间相对独立,方便顾客购物。
而中国的商场则更加复杂,引导顾客穿过不同风格的店铺,增加顾客购物的刺激。
三、购物节奏在购物节奏上,美国人更加注重购物的效率和速度,一般会采用浏览、对比、购买的流程,较少花时间逛街逛街,因为他们把时间用在其他方面。
而中国人则喜欢花时间逛街看看,感性地选购商品,注重感受。
四、购买方式在购买方式上,美国人和中国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比较中国人,美国人更加依赖信用卡和网络购物。
常常使用信用卡,而且利用互联网付款和订购。
与此同时,中国人则喜欢使用现金支付,喜欢实际看到身边的商品进行决定。
此外,中国的线下购物也更加普及,许多顾客在实体店购物后,会使用手机在店内购买商品,使得线上与线下实现了深度融合。
五、购物态度在购物态度上,美国人和中国人不同之处更为明显。
美国人一般重视“价格”和“品质”,而中国的消费者则更喜欢“品牌”和“等级”。
因此,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品牌名气和等级愿意付出更多的价钱。
综合来说,美国和中国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购物习惯各有特色。
美国人注重效率快速购物,而中国人则喜欢花时间逛街看看,感性地选购商品。
美国和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由国家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决定的。
因此,在进行跨国商业谈判时,掌握两国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和相关背景知识,将更有利于商业谈判等方面的交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物价狂飙之真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中国经济的增速让世界瞻目,民众的生活水平较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大幅的提高。
但人们同样感受到,这些年人民币贬值的速度也相当惊人。
最新资料显示,由于货币的超发,居民财富因通货膨胀而遭受严重的价值损失,在过去的33年里人民币实际贬值6倍多,1980年存100万到今天就只剩下15万的购买力了。
尽管,我们经常痛骂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向世界撒钱,以转嫁危机,但是这些国家的物价水平远比中国要稳定得多,欧美国家民众生活在一个“高收入、低通胀”的环境之中。
有财经专家曾指出,1988年他在美国留学时,在纽约吃一顿午餐只需要6-7美元,而到了2012年,吃同样质量的午餐也不过是7-8美元。
显然真正让货币大幅贬值,造成民众购买力大幅下降的不是欧美,而是我们中国。
那么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中国物价究竟涨了多少倍呢?不同商品,涨价幅度显然不尽相同。
以蔬菜、鸡蛋等食品来看,上涨了20倍,猪肉价格上涨了15倍,交通上涨了20倍。
而房价和医疗在1998年完全市场化之后价格上涨了50到100倍。
如果物价还是按照这样的增速,那么之前网民们测算的“退休后生活30年哪怕只吃盒饭都需要100万元”。
就会变为残酷的现实。
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列举了很多中国物价疯涨的现象,但这只是表像,没有真正触及到其内在核心区域。
而只有揭示出物价飙升的总根源,中国才能真正控制住人民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的趋势。
笔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物价涨幅惊人,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分不开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首先,过度依赖于出口,造成了人民币“内升外贬”的怪像。
自从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中国的出口额每年以两位数的惊人速度提升,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万多亿美元,而且随着中国吸引力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大幅上升,大量海外资金涌向中国。
而我国又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天量外汇入境后必须被强制兑换成人民币,这就造成了我国央行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过多,社会流动性泛滥的恶果,无形间对物价上涨起着推动作用。
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

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一、中美物价比较很多去过美国的人发现,美国除人工读物费很贵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比如,苹果的产品iPhone3GS 16G在美国是599美元,而中国联通引进的的同一款货,开价6999元人民币。
更离谱的是汽车,同样一辆奔驰S600,在中国要222万人民币,在洛杉矶的一个汽车网上,查到的价格是14745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刚好是100万多一点。
也就是说美国的奔驰车比中国要便宜一半。
丰田卡罗拉1.8升,在美国的价格是15350美元,中国同样配置的价格是14.98万元人民币,中国要贵5万元左右。
日用品方面,美国人吃穿用都离不开MADE IN CHINA,但奇怪的是,中国造的东西,一离开中国反而变得便宜了。
例如,广东东莞生产的李维斯牛仔裤Levis505,在中国商场的价格是899元人民币,在美国的亚马逊网站上开出的价格是24.42美元,合人民币167元,价格相差5.4倍。
阿迪达斯的一双男式复古休闲鞋,中国的市场价是615元人民币,而美国的亚马逊网站上是27.62美元,合189元人民币,价格相差3.2倍。
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ECA的最新调查,继日本东京灯4个城市之后,北京、上海、香港已成为亚洲生活消费最为昂贵的城市。
在被调查的亚洲城市中,前十名中,中国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
此外,天津等10城市也排进了前30名。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中国的“工资向非洲看齐,生活成本向欧美看齐”。
二、原因分析1.倾斜的政府税收政策(1)进出品税收政策不一致中国政府专为出口商品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就先天性地制造了“中国制造”在中美两国间的价格差异。
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出口贸易,加强产品竞争力,鼓励出口贸易,对出口企业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政策不断调整,退税力度不断加大,大大刺激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同时这一政策也直接导致在美国出售的“Made In China”总是价格较低,而且要比中国国内售价便宜。
美国和中国的商品价格的巨大差异

美国和中国的商品价格的巨大差异前面很多朋友对美国的家具的价格,以及各自亲身体验到的美国和中国的商品价格的巨大差异,感到困惑。
我碰到过很多人会想当然地把这种价格的差剧归结到中间商的暴利。
我深入了解过国内的零售经销渠道,我的经验:正规经营的商家是没有暴利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身边开个商铺卖消费品,在大商场包个柜台而成富翁的?好像很少看到吧。
搞餐饮业不算,那个行业很高比例是靠公款养的。
当然开了个店铺赚钱的人不少,但最终越做越大成为富翁的好像很少吧?有些人喜欢打肿脸充胖子,自报身家百万千万的人,不用太当他回事。
我碰到过自有80万再找银行贷款80万买大奔开的凯子。
为什么流通领域出不了富翁呢?我比较过中美两国在流通领域的体系,发现中国的税收是非常高的。
下面这个清单。
不少人看了大概会头晕吧,我看了也头晕:1.增值税按销售收入进销差17%缴;2. 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3. 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4. 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5. 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0.03%缴;6、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7、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打个70%-80%的折扣后以1.2%缴纳;8、车船税按车辆缴纳(不同车型税额不同,几百元一辆);9、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25%缴纳;10、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除了以上的税收,还有更多名目繁多的缴费。
我实际测算过:批发商进价100元的中国国产消费品,你在百货商场以320元的价格买走,其中批发商的合理利润是20元,零售商的利润是35元,税费是多少呢?110元,这个税居然比批发商的进价还要高!如果加上制造商缴纳的税收,应该在130元左右。
这中间还没有算上杂七杂八的行政收费。
其他部分是物流费用,商铺的店租利润以及员工的劳动工资。
批发商的毛利在20%,零售商的毛利在20%,再加上一些打折促销,如果扣除财务和管理费用后能够在10-15%的净利润已经是非常好的生意了。
中美消费品物价比较

中美消费品价格比较及政策启示zuwentao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是比较中美之间的消费品价格,包含了普通商品以及服务性商品的比较。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增长,相比以前国民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但是物价也相应的增长,在追求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的同时,人们也会将外国的物价和中国相比,并且发现其中一些商品特别是消费品价格差异很大,其实物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全球通货膨胀的担忧和预测每天都会出现,通货膨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很多。
关于物价的感受,很多人的心理上还有一把尺子就是国外物价,而美国和欧洲经常作为两个参照标准,其实在中国比较物价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这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式和人们生活压力有关。
我们在进行物价比较的同时也将联系收入以及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比较结果并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关键词:消费品价格,比较分析,国际经济,市场结构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sumer pricecomparis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ces of consumer goods, including general merchandise and product comparison service.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our nation's economy to achieve high-speed growth,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price is also a corresponding growth in the pursuit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equity, it will be foreign prices and compared to China, and found some commodities, particularly large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prices, in fact, the price problem worldwide, global inflation concerns and predict every day soci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inflation. Feelings about the price, a lot of people psychologically there is a ruler is the foreign pri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often used as a reference standard, in fact, comparative prices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s easy to see this with the current for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es pressure. We conduct price comparisons also will contact income as well as reasons to analyze, draw the result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olutionsKey words:Consumer price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market structure第1章引论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分配,并用外国的物价和国内物价进行比较,发现某些商品比国内便宜很多。
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

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是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就是不一样的,且各种生活文化也都是不一样的。
今天店铺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中国生活和美国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
一、中国与美国生活环境对比1.从吃的方面来看:要说是物价,国吃的齜较便宜,牛奶3美元可以买-大桶,牛肉猪肉等都是3 ~ 5美元/磅。
可能青荣比较贵-些。
但是从吃的种类肯定中国的品类多样化,且好吃。
这一在美国没办法比的2.从交通方面来说,肯定是中国要方便一些,国大多数地方公交很少,没有地铁。
就算是纽约等大城市有地铁那也是很脏很乱。
3.穿的方面虽然是美国的名牌便宜,但是中国的电商发达,可选的种类比较多。
美国的衣服款式比较单一,没有中国风格那么多,而且欧美风也未必适合我们中国人4.从生活的便利程度来说,肯定是国便利,国的外卖,还可以网上从网上菜,国虽然也外卖外购但可选的种类很少,网上买菜的话也需要付额外的手续费。
而且中国可以手机支付,国手机支付很少,大多数还是信用卡支付,如果忘记带钱包就什么都买不了。
二、中美教育环境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美国教育重视知识非他人传授,学生自我领悟是根本;第二是美国教育的目标不在高分,而重在引导和启发;第三是美国教育的内生性驱动力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很多。
三、中美就业情况对比中国工作压力比较大,竞争激烈,大公司内部消耗严重,对外协调及沟通潜规则较多,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资本获得。
生活上,二线以上城市生活便利程度很高,公共交通发达,吃喝玩乐-应俱全,外卖快递电商便捷,但是房价居高只可远观,居住感和自然环境还是较差。
薪资水平处在低水平,尤其是对于劳动型行业存在歧视环境和极低薪酬。
美国工作压力不是很大,但就业压力很大,内部_工作环境较为宽松,对待员工自主观念较为尊重和劳动保护措施比较到位。
生活上,城市治安要分区域,晚上没有娱乐,一般不是三两人party就是自己宅在家里,基本上除了纽约其他城市相当于没有公共交通吧,外卖和快递基本上没啥效率,在美国个人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一些酒吧还是不去为好。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中美物价差异问题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中美物价差异问题美国人的高收入在全球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拿着高收入却过着比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恬成本还要低的优质生活,你相信吗2022年7月12日,最新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炉。
其中,北京、上海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0、21名,而排在其后的有巴黎(第27名)、纽约(第32名)等著名的国际性都市。
这一调查来自人力资源咨询、外包和投资服务提供商美国美世咨询公司。
该调查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后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
美国的平均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后比中国高20倍,许多商品(甚至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物价折合成人民币后却比中国还便宜,这是事实吗中美物价网上晒在北京生活真的比在纽约生活成本高吗中国的物价是否真的比美国还贵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关注,甚至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
一些网友网上晒物价,把中美物价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番对比――衣:99美元的Cloe鞋,39.9美元的Levi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Hllfiger牌T恤衫。
这些东西在中国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毕业于哈佛的经济学博士聂辉华称,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美国花70多美元就买下来了,而在中国,这件衣服要花1500元人民币。
耐克、阿迪达斯的新款运动鞋,美国售价为80-100美元,最贵不超过150美元,而国内专柜中,价格上千元的比比皆是。
住网友们说,中美物价差别最大的要数房子了。
美国二线城市200平方米的商品房售价约为40万美元,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三五年即可拥有,而在北京一位30岁的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中等地段儿的房产。
一名赴美中国留学生对此做了统计,在美国二线城市一个不错的地段购买两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联体别墅(不算地下室)需要2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万元。
即使是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这样的一线城市富人区,其房价也远低于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洛杉矶富人区的一栋使用面积350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上海50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别墅,价格仅为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每平方米1.8万元到1.9万元,这个价格在上海市区连一般的商品房都买不到。
解密美国如何狙击中国经济,你玩不起的社会

解密美国如何狙击中国经济,你玩不起的社会数据解密:中国上月通胀率,高达5.5%为何中国通胀率会如此之高,这与多年来中国贸易顺差有关。
我们国家是央行结汇,也就是你出口到国外的产品,进行交易赚取了美元,而你要拿回国内来消费,怎么办?就按照汇率和央行换取对数的人民币,这时候央行就拥有了你的美元,那央行兑换给你的人民币怎么来?通过开动印钞机印取钞票。
中国是个出口大国,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在外汇结汇上,就印了相当多的人民币,加上08年底开始的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还有每年各大商业银行所放出的贷款,社会中流通的人民币款项越来越多,造成了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物价飞涨,最后形成现在的通货膨胀。
有人问,我不是说人民币多了越来越不值钱吗?为何人民币兑美元仍在不停的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原因,一个是中国此前的高贸易顺差,还有一个是目前美元贬值幅度远比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大(注意:我这里说的只是目前)其实这一切只是美国的国际战略罢了。
08年金融危机后,09年开始,美国开始逼迫人民币升值,欲要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如果人民币不升值,那美国将加收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关税27.5%。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收关税27.5% ?什么概念,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其实是来料加工国,也就是原材料定价权,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等高利润环节都不归中国所有,而中国只拥有产业链里生产制造这一环节,所以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利润率一般只有3%左右,所以人民币一旦升值了3%,中国传统出口制造业将无利润可寻。
所以,人民币不得不升值。
升多少还不知道,但这只是美国狙击中国的其中一步而已。
人民币升值,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国际套息交易瞄准中国,美国从08年开始实施7000亿经济刺激政策以来,至现在的QE2,一直在不断的印钞,而这些美元资产,就会流入中国,在我们中国的名词里,这叫“热钱”。
美元为什么来中国? 很简单,因为美国利息低,中国却不断再加息,而且由于中国的制度问题,国外美元资本在中国炒楼炒股就变得很简单。
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

技 生产规 模 、 议价 能 力差异 元人民 币。为了减低 出口退税对 中央 财 制 、 术水平 、 政 的巨大压力 ,政府也想降低 出 口退税
率或取 消出 口退税 ,但退税率 的下调幅 度甚或 取消 , 受出 口形势的制约 , 过低的
巨大 ,降价是他们唯一 的抢 夺订 单的 法 宝, 价格低 了 , 还要再低 , 价格一降 , 就再
为低端产品 的出 口,价格 竞争是一个重 确 立 了在 商 品 流通 环 节普 遍 课 征 增值 要条件 。为 了推动 出口贸易 , 加强 产品 竞 税 , 选择性课征 消费税的税收制度 。 与此 争 力 , 期以来 , 长 中国政府对 出 口企业实 相适应 ,出 口商品则应退 增值税和 消费 施 出 口退税政 策 ,以降低出 口产 品的价 税 。 9 4年的税制改革 , 19 最具有政 策含义
地 区 对 已经 报 关 离境 的 出 口货物 , 在出 口前在 把 生 产和 流 通 各环 节 已经 缴纳 的 国内增 值 税 或 者 消费税等间 接税 的税 款 , 退 还 给 出 口企 业 的 一项
叹 的 还有 这 些原 本 产于 中
国的 “ 中国制造 ”价格之 低 ,
廉, 甚至远远低 于国 内同类 产品的价格 , 有些产品价 差之大 , 而 足以 令人瞠 目结舌 , 匪夷所思 。
费 40多亿元人 民 币。中国游客 自海外 用品及家具 等低端产品 , 国际 市场 , 6 在 作 税 的规定》 特 别是 19 年 的税 制改革 , 。 4 9 疯狂购物 ,中国政府意 识到 中外物价 差 距 , 21 从 0 0年 8月开始 , 海关 对进 境 旅
客 携 带超 出 50 0 0元 人民 币 的个 人 自用
难 以 上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摘要】中国商品流通的一大特色,就是异常庞大的流通及销售体系,环节众多,渠道冗长,更重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级供应商,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各个环节,步步设卡,层层加码,每过一关,都被收费,结果就是大幅度推高了商品的国内市场终端零售价格。
【正文】文_史蒂文·陈大凡有幸踏出国门、来到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无不惊叹于美国各大超市、商场充斥着的中国产品之丰富,铺天盖地的“中国制造”,从服装、纺织品、玩具、礼品到各式家用电器,还有最新款式的电脑、iPhone(手机上网)、iPpad等,应有尽有。
而更令中国人惊叹的还有这些原本产于中国的“中国制造”,价格之低廉,甚至远远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而有些产品价差之大,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2010年年终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透露,2010年中国赴美的人数大概在100万,平均每人退税购买的商品就在7000美元以上,就是70亿元,仅仅在美国,中国游客购买高档商品就要消费460多亿元人民币。
中国游客自海外疯狂购物,中国政府意识到中外物价差距,从2010年8月开始海关对进境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开征进口关税。
那么是什么导致本是同根生的“中国制造”中美两国间的巨大差距呢?倾斜的政府税收政策中国政府专为出口商品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就先天性地制造了“中国制造”在中美两国间的价格差异。
中国对美贸易非常庞大,每年达数千亿美元的规模,2008年按照美方统计达3377.72亿美元,但中国输美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品、玩具、日常生活用品及家具等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作为低端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是一个重要条件。
为了推动出口贸易,加强产品竞争力,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政策不断调整,退税力度不断加大,大大刺激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同时这一政策也直接导致在美国出售的“Made In China”总是价格较低,而且要比中国国内售价便宜。
出口退税是国家或地区对已经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把在出口前在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等间接税的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该项制度是政府鼓励出口的一种手段,通过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跨国物品流动重复征税,提高竞争力。
实际上就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出口。
1985年,中国将工商税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
同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对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
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确立了在商品流通环节普遍课征增值税,选择性课征消费税的税收制度。
与此相适应,出口商品则应退增值税和消费税。
1994年的税制改革,最具有政策含义的是,规定了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的政策,即货物在出口时的整体税负为零,实行“应退尽退”的中性原则。
所以,1994年后,中国对出口货物税收实行零税率政策: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为17%和13%;对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退税率为6%。
据此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为16.13%。
从后来的中国出口贸易实践看,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应退尽退”政策的出台,给中国出口商以较大的议价空间,较内销产品,可以降价达16.13%,甚至更多,以扩大出口。
老外也深知中国这一出口补贴政策,以此压中国企业降价出售,而扣除了出口退税的产品成本价,就成为一些企业的出口报价的底价。
一些外贸企业也专吃“退税饭”,其主要利润来源,就是政府每年的退税款。
“中国制造”退税后在进入美国海关时,美国政府还要征收关税。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也是WTO成员国,当前WTO成员国的平均关税率为6%,但美国的进口关税一般为2%。
此外,在美国,商场或超市出售的商品其标价是不含税的,在付款时,收银员要加收政府课征的销售税,这一点与中国不同。
销售税率,各州不同,从0~10%不等。
纽约的销售税率为8%,犹他州为6.75%左右,有些州的税率更低,而且是累退的。
美国的关税加上销售税仍低于中国的出口退税额力度,因此在美国的“中国制造”价格低于中国就是很自然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的直接财政补贴,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年均超过25%的高速增长,让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外国人享受到“中国制造”的实惠,却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财政负担。
由于出口退税超出了中央财政的承受能力,1995年开始出现了欠退税现象,2003年全国出口退税欠款超出2000亿元人民币。
为了减低出口退税对中央财政的巨大压力,政府也想降低出口退税率或取消出口退税,但退税率的下调幅度甚或取消,受出口形势的制约,过低的出口退税率势必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出口额大幅度下降,进而扩大失业率,降低整个经济增长。
国家也曾经多次大幅度调整出口退税率,但后来下调的退税率又不得不上调,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政府不得不大幅提升出口退税率。
恶性的企业间竞争中国恶性的企业间出口价格竞争,也在谈判桌上拉开了中美两国“中国制造”的价差。
2009年,中国以总额超过1.2万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
尽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其工业制成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定在90%以上,但中国的出口贸易,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品,再加上没有做出品牌,进入的门槛低,因而价格竞争成为中国出口企业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手段,以量取胜,以廉取胜,是很多出口企业的经营思想。
中国企业间的竞争,伴随着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深化而日益加剧。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不断放开,在中国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2008年底,全国对外贸易经营实体超过74万家,其中有民营企业38.6万家,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的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占这些出口贸易企业的绝大多数,达80%以上,而且其出口额也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以上,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这些中小企业,由于所有制、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议价能力差异巨大,降价是他们唯一的抢夺订单的法宝,价格低了,还要再低,价格一降,就再难以上调。
一年两度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是世界上仅有的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2010年的秋季交易会,就设有标准展台5.7万个,有23599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为揽到出口订单,众多中国出口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在此进行最激烈的竞争,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很多未参展企业,也通过各种方式,争夺中国出口市场份额。
近年来众多行业又遇上产能严重过剩,再加上世界性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进口市场的收缩,中国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达到白热化。
每一家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序混乱,互挖墙脚,不断把出口价格推向新低,最终导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等于零,让利海外的结果。
中国企业的相互杀价,得利的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众多跨国公司,他们在谈判桌上以一对多,以静制动,旁观中国企业竞相降价,尘埃落定,获得企业最低出价,并以此作为在美国出售该商品的标价依据。
与此相对照,“中国制造”的同类产品,其中国零售市场出售的标价依据,却是国内批发市场的平均价。
低价者,胜;剩下者,王。
获得海外订单的中国企业,消化成本、谋求微利的主要方式,就是不断压榨劳动力价格,使得中国沿海企业工人的工资长期得不到提升。
庞大的流通体系中国商品流通的一大特色,就是异常庞大的流通及销售体系,环节众多,渠道冗长,更重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级供应商,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各个环节,步步设卡,层层加码,每过一关,都被收费,结果就是大幅度推高了商品的国内市场终端零售价格。
税收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的各种名目的税收,是商品价格推高的一大原因。
按照中国的税收政策,商品从生产到流通,要征收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税种。
而且从生产厂商到销售终端,每一个环节,政府都要征税。
此外,企业除了缴纳这些政府公布的税费,还要支付各主管部门名目繁多的各种上不了台面的费用。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在2010年GDP总值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增幅几乎是上年的两倍。
对比两部门数据发现,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GDP 的增速。
与此同时,全球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仅在以1%左右低速增长或负增长。
商品从生产厂家到销售终端,还要经过运输,在中国运输费用也占商品销售价格的很大一部分,运输费用中的过路费是大头。
在中国,收费站比服务站多,过路费比燃油费贵。
在美国,高速公路叫 Free Way,高速公路上也有收费站,但很少,而且收费不多,有时在高速路上开车一整天,从一个州到另一个州,沿途也见不到一个收费站,真正是Free Way ( 免费公路)。
至于汽油,美国的汽油绝对比中国便宜,而且其中还包含各种税费,卡车司机在公路上只管开,直到燃料耗尽,再不会发生其它费用。
这样一来,美国的运输费大大低于中国。
商品经过长途运输,好不容易运到商场或超市大门口,进入上市阶段时,还要缴纳一大笔费用。
商场及超市还要征收进场费,摆上货架以后,商场及超市还要依据该商品的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俗称扣点;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管理费、广告费、节日费,如此等等。
此外,商品进超市或商场,非常困难,企业还要进行公关,还要付出一大笔公关费。
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媒体矛头齐指农产品的流通费用和农贸市场的场地费,即摊位费,并曝光一些城市农贸市场高昂的摊位费。
据报道,在南京的一些农贸市场,一个1米长的摊位,一个月需1000元人民币,一年就是1万多,农民仅卖一些青菜萝卜,就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遑论南京黄金地段一些大商场、大超市的摊位费有多贵。
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内厂家、商家所付出的这些所谓税费、过路费、摊位费等都要被打入商品销售价格中,自然推高了商品国内市场的终端销售价。
在南京的一些大商场,随便拿起一件男士衬衣,标价都在千元以上,折合约200美元,而200美元的衬衫,本人在美国各大超市都没见过,也很少有美国人去购买200美元一件的衬衫,而美国Sam’s Club超市里20美元的男士衬衫,其款式及质量绝不亚于国内的千元衬衫。
导致国内如此高价的男士衬衫的出现,除了其品牌价值外,我想,最主要的就是附加了各类流通及进场费了。
在美国,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一般都位于城市周边的郊区,这里土地价格便宜,而且一些超市是自己建立售货场地,更重要的是,沃尔玛在中国直接采购的“中国制造”,经远洋轮运输到旧金山或洛杉矶的长滩港口后,经过海关,并交纳2%的关税后,沃尔玛公司自己的物流车队,将货物穿城跨州,运往各地的沃尔玛销售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