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区协同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多小区协作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多小区协作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热词 分布式天线 最优化 频谱效率 用户调度 有序分布式天线系统 最速下降法 小区间干扰(ici) 天线选择 多用户子流速率分配 多小区协作 多小区 基站协作 各天线功率受限 功率分配 功控算法 公平性 中断容量 三角形小区
推荐指数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基站协作 频谱共享 预编码 车载网络 资源分配 认知无线电 认知协作 蜂窝系统 联合传输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 服务质量 块对角化 合作博弈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多小区协作 2 随机矢量量化 1 阻塞率 1 部分频率复用 1 遍历容量 1 调和均值公平 1 蜂窝网 1 自适应反馈 1 正交频分多址 1 有限信息交互 1 帕累托界 1 小区间干扰清零 1 小区间干扰协调 1 小区间干扰 1 多小区联合负载均衡 1 多小区下行链路波束成形 1 多小区 1 功率控制 1 功率分配 1 分布式优化 1 业务转移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3年 科研热词 有限反馈 协作多点传输 信漏噪比 联合处理 多用户多天线技术 预编码设计 预编码 迫零预编码 自适应比特分配 联合码字 相位模糊 相位 波束形成 比特分配 干扰受限 干扰协调 小区间干扰 小区间同信道干扰 天线选择 多小区协作 多人多出技术 协同多点传输 协作通信 协作单小区传输 功率分配 分布式协作预编码 公平性 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方向信息 推荐指数 4 4 4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在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居民参与度不高:在小区治理中,居民的参与度往往影响着治理的效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居民对治理问题的
关注度不够、对治理方式的不了解或对参与治理的途径不明确等,可能会导致居民参与度不高,影响治理效果。

2.资源整合不足:小区治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整合各种资源来解决。

然而,由于小区内外的资源分布不均,
加上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同,可能会造成资源整合不足,影响治理效果。

3.沟通不畅:在小区治理中,需要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

然而,由于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同、沟通方式不统一、信息传递
不畅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影响治理效果。

4.执行难度大:在小区治理中,往往需要落实各种措施。

然而,由于居民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团队的协调能力有限等
原因,可能会导致执行难度大,影响治理效果。

有限回程开销多小区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有限回程开销多小区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u e ae t e m a m um o s— e a e e ro i a W O—tp c n r lz d ol i n wa is r os d Ba e n s rr ts wih t xi h w r tus rr t ,a n a - ptm lt se e taie s uto sfrtp op e sd o
计 。 以用 户 速 率集 帕 累托 ( ae )界 J具 有 最 大 最 差 用户 速 率 的 点 为优 化 目标 ,首 先 提 了 一种 准 最 优 的 2 步 P rt o : 集 中 式 协 作 波束 成形 算 法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给 了一 种 分 布 式 迭代 算法 ,该 算 法 只 需 在 协 作 基 站 问 交 换有 限 步 个 正 实 参 数 。仿 真 结果 表 明 ,所 提 分 布 式 算 法 可 以获 得接 近 集 中式 算 法 的速 率 性 能 。
2 S h o o I fr t nS in e n n i ei , o te s U ies yNaj g 10 6 C ia c o l f noma o c c d gn r g S u at nv r t, ni 0 9 , hn ; i e a E e n h i n2
第 3 3卷 第 8期 2 1 年 8月 02




V0 3 NO 8 1 3 . Au u t 01 g s 2 2
J u n l n Co mu ia i n o r a m o nc t s o
有 限回程开销多小 区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黄永 明 ,杜 颖钢 ,余 辉 一 ,杨绿 溪 ,
( . 南大 学 教育 部水 声信 号处 理重 点实验 室 ,江苏 南京 2 0 9 : 1东 10 6 2 .东南 大学 信 息科学 与 J 程学 院 ,江苏 南 京 2 0 9 ; 华为 技术 有限 公司 通信 技术 研 究部 ,广东 深 圳 5 8 2 ) 10 63 1 1 9

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社区多元协同治理过程中 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1.建立形式多样的参与平台 多元共治的基础是共同参与, 只有广泛参与,才能建立起“机制 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 办”的共享治理模式。比如老伙伴计 划,即社区志愿者(主要以退休者为 主)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在规定 的时间,结对深入居民小区看望失独 老人、年纪较大且行动不便的老人, 给他们送餐,陪他们聊天或提供其它 必要的生活服务。老式小区而言,社 区志愿者必不可少,居委会自身人力 不足,维持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至 关重要。再如编织队,即居委会为社 区具有编织技术的妇女创造一个编织 物理空间,把她们聚集到一起,第一 可以倾听她们的需求,第二可以增进 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又如弄堂里开 居民会议,这种会议形式可以拉近与 居民之间的关系,近距离接触居民, 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推动“互联网自治平台建设”。 社区治理过程中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 到现实社区事务参与中来。微信社交 软件具备强大的聚集功能,社区居委 会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注册公众
一、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 问题和原因分析
1.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调动社区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 区公共事务,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领 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的重要方面。提高居民对公共事务的 热情,对促进群众自治,进一步激发 社区基层活力,加强基层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L街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 共事务的频度不高。该社区的人员类 型多样。有的是高档小区居民,这类 人属于上班族,除了办理相关证明以 外,很难动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现 在社区有多种形式的参与平台,但是 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平台只能是实现一 些轻微事项的参与,有些可以参与的 社区事务还是存在参与度低的情况。 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比如居民所 提意见采纳率不高,居民对社区公共 事务决策方面影响力不大。社区存在 多方主体,物业、业委会、居委会、 楼组,这些多元主体之间的运作存在

逻辑小区示例

逻辑小区示例

逻辑小区示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逻辑小区的定义2.逻辑小区的划分原则3.逻辑小区的示例4.逻辑小区的应用正文1.逻辑小区的定义逻辑小区(Logical Cell)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信息所划分的一种具有独立逻辑功能的最小单元。

逻辑小区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小区(Physical Cell)组成,而一个物理小区只能包含一个逻辑小区。

逻辑小区的划分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优化网络资源配置。

2.逻辑小区的划分原则逻辑小区的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逻辑小区内的用户共享相同的信道资源,不同逻辑小区间的用户不共享信道资源。

(2)逻辑小区的划分应尽量保持信号覆盖范围的一致性,以保证用户在不同逻辑小区间移动时,信号质量的平稳性。

(3)逻辑小区的划分应根据用户数量、业务需求、信道状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优配置。

3.逻辑小区的示例以 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为例,逻辑小区的划分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区间漫游:用户从一个物理小区移动到另一个物理小区时,需要在不同的逻辑小区间进行切换。

例如,在 LTE 系统中,一个用户从某个小区的边缘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中心,需要从一个逻辑小区切换到另一个逻辑小区。

(2)小区间干扰协调:在 LTE 系统中,不同逻辑小区间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了降低干扰,需要对逻辑小区进行动态划分和优化。

例如,通过采用小区间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时隙资源的动态调整等方法,实现干扰协调和网络性能的最优化。

(3)多小区联合传输:在 LTE 系统中,为了提高信道传输速率,可以采用多小区联合传输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逻辑小区可以协同工作,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

例如,在用户处于高速移动状态时,多个逻辑小区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逻辑小区的应用逻辑小区在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逻辑小区的划分有助于提高系统容量、降低用户间的干扰、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等。

单小区功率约束下的多小区协同波束成形

单小区功率约束下的多小区协同波束成形
条件 下 , 本 文基 于信 道 二 阶 统 计 量 , 建 立 了单 小 区功 率 约 束 下 的 多 小 区 上 下 行 链 路 对 偶 性 , 并基 于该对偶 性 , 为
单 小 区 功 率 约 束 下 行 波 束 成 形 问题 提 出 了有 效 数 值 算 法 。
关键 词 : 多 用户 系统 ; 多小 区 系统 ; 协 同波 束 成 形 ; L a g r a n g i a n对 偶
然而 , 由于小 区间干 扰 的存 在 , 多 用户 MI M0
处 理所 获得 的容 量 增 益 在 多小 区环 境 中会严 重 下 降 。为 了解 决 该 问题 , 文献[ 6 。 在 多小区条件下 , 利 用基 站之 间 的协 作 , 提 出 了 MI MO 处 理 策 略 或 者算 法 。对 于 多小 区 网络 MI MO 下 行 波 束 成 形 , 文献 [ 6 ] 基 于 Wy n e r 无 限线 性 蜂 窝 阵 列 模 型 提 出
第2 8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1月







Vo 1 . 2 8 No . 1 J a n .2 0 1 3
J o u r n a l o f Da t a Ac q u i s i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g
文章编号 : 1 0 0 4 — 9 0 3 7 ( 2 0 1 3 ) 0 1 — 0 0 8 7 — 0 5
单 小 区 功 率 约 束 下 的 多小 区协 同波束 成 形
于 斌 胡 捍 英
( 解放军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 院, 郑州 , 4 5 0 0 0 2 )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 针对 单小区功率约束 , 本 文考 虑 多 天 线 多小 区下 行 链 路 波 束 成 形 优 化 问 题 。在 无 法 获 得 瞬 时信 道 信 息 的

最新 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品

最新 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品

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014年上海市“一号课题”的主旨是通过街居制的转型促使服务资源的下沉与基层治理逻辑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

可以说上海市各街道社区在“一号课题”以前就积极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从宏观层面和现实来评估,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在现实微观场域中,社区治理却隐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体制机制固有的弊病所造成以外,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不遵守规则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情冷漠都给社区治理的推进带来阻碍。

本文通过在上海市L街道深入调研,发现在社区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固有顽疾和改革的梗阻,基于这些体制机制和其他因素给社区治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尝试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一、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1.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调动社区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重要方面。

提高居民对公共事务的热情,对促进群众自治,进一步激发社区基层活力,加强基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L街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频度不高。

该社区的人员类型多样。

有的是高档小区居民,这类人属于上班族,除了办理相关证明以外,很难动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

现在社区有多种形式的参与平台,但是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平台只能是实现一些轻微事项的参与,有些可以参与的社区事务还是存在参与度低的情况。

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比如居民所提意见采纳率不高,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方面影响力不大。

社区存在多方主体,物业、业委会、居委会、楼组,这些多元主体之间的运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实现社区和谐共治,推进社区治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存在困难。

2.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不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分为多方面,主要包括类服务、生活类服务以及社区事务服务等。

社区人群类型不一样,对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出现多样化。

一方面,在高档小区,居民普遍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层次,丰富的社会阅历伴随着精神层面高需求的出现,不同于老式居民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这一类型的社区服务体系要求高,凭借居委会单方的实力很难满足其需求,需要引进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社。

多小区多用户无线网络下行链路协同波束成形设计

多小区多用户无线网络下行链路协同波束成形设计

基 于 C I 计量 的波 束成形 矢量 设计 ,提 出 了波 束 S统

究 的是 多小 区 多用 户情 形 , 一个 基 站 联 系 多 个 用
户 ,每 个 用 户 都 有 接 收波 束成 形 的场 景 ,据 笔 者
所 知 ,这 样 的场 景 还 没有 其他 文 章 涉 及 。本 文 发 现和 速 率 最 大 的波 束 成 形 解 也 是 自私 和 利 他 解 的 线性 组 合 。 本 文 用 博 弈论 研 究 了 多 小 区 多用 户 蜂 窝 网络
下行链 路 的协 同波束 成形 问题 ,系 统 中每 个基 站通 过空 分多址 服务 于 多个多天 线用 户 ,研 究 了协 同波
束成 形矢量 ,所 考虑 的优化 目标 是系 统 的和速 率 。
本文 的工 作表现 在 : )定义 了多小 区 多用 户 蜂窝系 1 统 下 行链 路 波 束 成 形 设 计 的 自私 策 略 并 得 到其 均 衡解 ; )定义 了多小 区多用户 蜂窝 系统 下行链 路波 2 束成 形设 计 的利 他 策略并 得到 其均衡 解 ; )用拉格 3
干 扰抵 消 ,然 而在 蜂 窝系统 中共 享数 据会 产 生 “ 尾
话 效应 ”【;也 可 让所 有 的发射 机只 共 享信道 状 态 1 J 信 息 , 此 时 构 成 了 干 扰 信 道 ( C nefrn e I ,itr e c e
can 1。如 果 发射 机有 多个天 线 ,接 收 机只 有 一 hn e)
( 南京 邮 电大学 宽带 无线 通信 与传 感 网技术 教育 部重 点 实验 室,江 苏 南 京 200 ) 10 3

要 :在频率复用的多小区多用户无线 网络 中,为了获得较好的和速率性能 ,研 究了降低 同频干扰 的协 同波束

多小区下行链路协同算法应用研究

多小区下行链路协同算法应用研究

行干扰相对 比较小 , 而小区间的干扰主要来 自 区。 邻
因此 , 在进 行 下行 干扰 的评 估 时 , 须充 分 考虑 邻 区 必
终端处于小区的中心区域 , 不存在潜在干扰邻区。

的影响。具体 的算法思路如下所述 。 首先 , 综合考虑服务小 区和邻区信息 , 尽可能将
用户 分 配到 干扰较 小 的资 源上 ; 其 次 ,如果 由于 环境 的变 化 和用户 的移动 导致

c p in Es e i l n t e C e t . p ca y i h DMA s s m,s me f — o l yt e a r e q e c n e e e c s a n v ia l r b e u n y i t r r n e i n u a od be p o lm.I f n
Ke o d :MD C, ne ee c ,mut c l d w — yW rs I itr rn e f l— el o n i
l k c o e ai e ag r h i o p r t lo t m n v i

1 算法 概 述
M I DC算法主要实现对小区间干扰的抑制。由于单小

。 …
… …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撇 。 F T

区联 合检 测 已经 比较成 熟 ,终端 受 到 的小 区 内的下
置 的 门限 ( 断用 户位 置 的服务 小 区 R C 判 S P绝 对 门 限 , 内默认 一0dm, 外 默认 一 0d m)则 认 为 室 6 b 室 7 b ,

5G技术的小区间协同

5G技术的小区间协同

5G技术的小区间协同在5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速度和连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5G技术推出了小区间协同技术,这项技术将在未来的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5G技术的小区间协同,以及其在通信行业的应用和影响。

一、小区间协同的定义与原理小区间协同是指在5G网络中,多个相邻的基站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技术。

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不同基站之间往往相互独立工作,用户在移动时需要经过多次切换才能连接到最佳的基站,这会导致信号的不稳定和连接速度的下降。

而小区间协同技术通过基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分配,可以实现更高效的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二、小区间协同的优势1.提升网络容量:通过小区间协同,可以有效减少不同基站之间的干扰,提升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让用户在高密度区域也能获得稳定的通信服务。

2.优化用户体验:小区间协同技术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无缝切换,让用户在移动时不会感受到信号中断或延迟,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3.节约能源成本:小区间协同可以减少基站之间的重复传输和重叠覆盖,降低网络的能耗,节约运营成本。

4.支持大规模连接:在5G时代,智能物联网设备数量不断增长,小区间协同技术可以有效支持大规模连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更可靠的连接服务。

三、小区间协同的应用场景1.城市高密度区域:在城市中,大量用户集中在相对小的区域,传统基站往往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小区间协同可以优化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容量,保障用户通信质量。

2.移动通信:用户在移动时需要频繁切换基站,小区间协同技术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无缝切换,让用户享受到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3.物联网应用:智能物联网设备的大规模连接对网络质量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区间协同技术可以有效支持大规模连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小区间协同的未来发展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小区间协同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小区间协同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网络资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提升网络效率和性能。

基于博弈论的主动式小区间干扰协调

基于博弈论的主动式小区间干扰协调

基于博弈论的主动式小区间干扰协调由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更大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系统内用户的信干噪比必须得到极大的提高,提高信干噪比需要提高信号功率和降低干扰,虽然系统采用了自适应编码调制(AMC),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新技术提高了信号功率,带来了信干噪比的提升,但离系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如此高的系统带宽对多小区间的频率复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频率复用是满足上述需求的有力技术,但是在全频率复用环境下,小区间的干扰会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用户的服务质量。

因此,小区间干扰就成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干扰源,目前小区间的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干扰协调等。

干扰随机化技术通过随机化干扰信号来进行干扰压制,干扰随机化的方法包括:加扰、交织多址(IDMA)和跳频等,干扰随机化只是白化了干扰,并没有真正的减少系统的干扰信号,带来的信噪比改善程度有限。

干扰消除技术是通过在用户端利用处理增益来进行干扰压制的一类技术,干扰消除技术复杂度高、应用条件严格,而且只能消除一些强干扰源,而实际系统中干扰主要是由很多小的干扰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因此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有限。

干扰协调技术是通过在小区间合理分配资源,尽量使相邻小区间所用资源正交,从而减少小区间的干扰。

当前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频谱资源的协调减少干扰,根据频谱资源分配方法的不同,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可分为静态协调、半静态协调和全动态协调三种,这三种干扰协调方法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频谱效率不高或者信令开销大等)。

因此研究高效率、低开销的干扰协调方法对于未来IMT Advanced 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项目预期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拟通过在物理层引入基于博弈论的协作多点通信机制来进行多小区间的干扰抑制,以协作MIMO或多点时空发射分集的实现方式,将原来视为干扰的信号变为具有增益的有用信号,显著改善小区边缘速率,实现多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使得整个网络用户感受速率更为平均。

CoMP场景下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oMP场景下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oMP场景下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的容量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分簇协同能力,已经成为提高网络性能并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技术。

在CoMP场景下,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多个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提高网络的效率和用户的质量。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从CoMP场景下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研究入手。

首先,本文将介绍CoM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详细分析多个小区间发生的干扰问题。

然后,本文将介绍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概念和实现原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最后,本文将在MATLAB仿真环境下进行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性能测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3. 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文对CoMP场景下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多个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提高网络的效率和用户的质量。

预期成果包括:对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概念和实现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在MATLAB仿真环境下进行多小区分簇协同技术的性能测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些成果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和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参考和指导。

上海城市治理多元协同的典型案例

上海城市治理多元协同的典型案例

上海城市治理多元协同的典型案例
嘿,朋友们!咱来说说这上海城市治理多元协同的那些超棒典型案例呀!
就好比说垃圾分类这事吧!以前那垃圾到处扔,环境乱七八糟的。

但现
在呢,政府、社区、居民,还有那些志愿者们,那可真是齐心协力啊!政府制定政策,社区大力宣传,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居民们也积极响应。

“哎呀,不分类都感觉不好意思了呢!”小区里的王大爷就常常这么说。

再看看那老旧小区的改造。

以前那破破烂烂的,就像个没人管的孩子。

可现在不同啦!政府牵头,引入各方资源,居民们也出谋划策。

“咱这小区终于要变样啦,太棒啦!”张大妈笑得合不拢嘴。

大家一起把小区变得焕然一新,多温馨呀,就像给自己家来了个大变身。

还有那交通治理呢!以前路上堵得呀,真是让人头疼。

现在交警、路政、还有广大市民一起努力。

“咱都遵守交通规则,这路不就通畅了嘛!”上班族小李每天都能感受到交通的变化。

通过大家的共同协作,交通秩序越来越好,出行也方便多了。

上海这座大城市,就像一艘大船,而城市治理的多元协同就是那让大船平稳前行的各个部件。

政府是船长,指引着方向;社区是水手,努力划动着桨;居民和志愿者们则是那鼓起的风帆,给大船提供前进的动力。

只有大家都动起来,这船才能乘风破浪呀!这不就是大家一起努力,让上海变得更美好的最好证明嘛!
我觉得呀,上海城市治理多元协同真的太厉害啦!这种模式让城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咱都应该为上海的发展出一份力,让这种好模式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棒!。

小区联建共治制度模板

小区联建共治制度模板

小区联建共治制度模板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小区治理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居民需求多样化、物业管理不善、社区参与度低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小区治理现代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小区联建共治制度模板,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平台,提高小区治理效能。

本制度模板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小区治理效能,解决小区内部存在的问题;2. 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提升小区凝聚力;3. 促进各方协同合作,实现小区共治共享;4. 为其他小区提供治理参考,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二、制度模板设计1. 组织架构(1)成立小区联建共治委员会,作为小区治理的最高决策机构;(2)委员会由居民、物业、业委会、社区四方代表组成;(3)各方代表人数比例为1:1:1:1,任期一年,可连任;(4)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四方代表共同推举产生;(5)设立秘书处,负责委员会日常事务处理。

2. 决策机制(1)委员会召开定期会议,讨论小区治理事宜;(2)会议决策采用协商民主方式,各方代表充分表达意见,达成共识;(3)重大事项决策需经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同意;(4)委员会决策结果公示,接受居民监督;(5)设立紧急事项处理机制,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

3. 治理内容(1)小区基础设施维修、改造;(2)物业管理服务监督;(3)小区环境美化、绿化;(4)公共安全与治安防范;(5)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与推广;(6)其他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

4. 执行与监督(1)委员会决策后,由各方代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2)设立执行监督小组,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3)定期向居民公示执行进度,接受居民评议;(4)对不履行职责的代表,可由委员会对其进行问责;(5)居民可通过委员会反映问题,委员会应及时处理。

5. 激励与反馈(1)对积极参与治理、表现优秀的代表给予表彰和奖励;(2)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了解治理效果;(3)对居民意见和建议,委员会要认真倾听,及时改进;(4)鼓励居民为小区治理提供创意和方案,激发创新活力;(5)建立治理成果分享机制,促进小区共治共享。

在全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居民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衷心感谢你们能够莅临我们全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推进会。

这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对于促进社区微治理的建设,推动社区各领域的发展,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愿意代表全区居民,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当前,社区治理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新时代,我们社区发展需要解决许多新课题、新矛盾和新问题。

而社区治理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给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要把握机遇,更好地适应发展需求,推动社区治理实现新跨越。

一、加强三方协同,推动社区微治理工作推进全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是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路径。

社区微治理体现了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居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协调各方力量来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进步。

同时,三方协同也是社区治理工作所需的良好合作机制,只有三方协同才能真正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各种问题。

在推动全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深化党建工作。

党建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三方协同的核心环节。

我们将积极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同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推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强化政府管理。

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将加强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共同解决问题。

3.发挥居民自治的积极作用。

居民自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我们将加强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将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使他们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优化社区治理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感社区治理是为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必须优化社区治理环境,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小区协同治理工作方案

小区协同治理工作方案

小区协同治理工作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小区协同治理工作方案:1. 大家想想看,咱们小区要是每个人都能出份力,那会变得多棒啊!就像众人拾柴火焰高,咱一起把小区环境搞得干干净净。

以后大家在小区里遛弯心情得多舒畅!比如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这不难吧?大家齐心协力,咱们的小区肯定越来越好!2. 嘿,邻居们!如果我们能经常一起交流沟通,那小区的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啦?就像齿轮相互配合,让小区这部大机器顺畅运转呀!比如定期开个业主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说说各自的想法和建议,多有意思呀!3. 咱小区的公共设施,大家得一起爱护呀!这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哦。

这就好比是家里的宝贝,要精心呵护呢。

像健身器材,用完了摆放整齐,这小小的举动,却能给大家带来多大便利啊!发动每个人的力量来维护,咱小区才能一直美美的!4. 哎呀呀,要是大家都能互相监督,那小区不文明的行为不就少很多啦?这不就是给小区穿上了文明的外衣嘛!比如说有人乱停车,旁边的人提醒一下,多和谐呀!这样我们的小区肯定会成为让人羡慕的好地方!5. 各位亲,小区的安全可不能马虎啊!大家都行动起来,就像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

我们轮流当巡逻员怎么样?这就跟守护自己的家一样重要呀!看到陌生人多留个心眼,为了大家的安全,这很值得呀!6. 你们说,要是大家都积极参与小区活动,那得多热闹多开心呀!简直就是一场欢乐的盛会嘛!像社区联欢的时候,大家都出个节目,一起乐呵乐呵,这难道不好吗?让我们的小区充满欢声笑语吧!7. 邻居们呀,小区的绿化靠大家呀!这就像是给小区戴上美丽的花环。

多种些花花草草,维护好这些绿色,难道不是我们乐意做的事情吗?就像我们自己家里一样精心对待,我们的小区就会变得像花园一样漂亮!总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小区就能变得更加美好!大家一起努力吧!。

5G网络中的多小区协同技术

5G网络中的多小区协同技术

5G网络中的多小区协同技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网络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在这个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小区协同技术是发挥其潜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多小区协同是指在5G网络中,不同小区之间通过有效地协同工作,实现了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协同优化,多小区协同技术能够使网络在用户密集场景下实现更好的性能和覆盖。

在5G网络中,多小区协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频率复用:多小区协同技术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和管理频谱资源,避免不同小区之间的频率干扰。

通过优化频率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效率,使得网络可以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和设备。

2. 蜂窝间硬切换:在5G网络中,蜂窝间硬切换是实现多小区协同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优化切换算法和切换策略,可以实现用户在不同小区之间的快速无缝切换,提高网络覆盖和用户体验。

3. 资源共享:多小区协同技术还可以使不同小区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包括基站设备、传输网络和频谱资源等。

通过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和性能。

4. 协同调度:多小区协同技术可以通过协同调度算法,对不同小区的用户进行优化调度。

通过合理地分配资源和调度用户,可以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和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提高整体的网络性能。

5. 天线配置优化:在5G网络中,多小区协同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天线配置的优化,提高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

通过合理地设置天线的方向、倾角和功率控制等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小区之间的干扰和衰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多小区协同技术是5G网络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协同调度和天线配置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实现网络的覆盖扩展、容量提升和性能优化。

多小区协同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5G网络的发展,满足用户对于更高速率、更低延迟和更多连接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站间干扰抑制研究
由于最优的污纸编码(DPC)传输策略的编译码复杂度太高及对信道信息精度的要求也太严苛而使得其实用性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设计出更为简单可行且性能也较好的次优策略。

对于单基站MIMO系统下行链路较为常用的次优传输策略有迫零波束成型、随机正交波束成型、广义空分多址(SDMA)传输等,理论上它们都可以移植到多基站虚拟MIMO协作系统中,但由于大尺度衰落及阴影衰落的影响,多基站虚拟MIMO协作系统的不同信道矩阵元素的统计特性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单基站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基于信道同质假设的用户调度策略以及传输方案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才能适用于新的异质信道情形。

3、低复杂度的受限信道反馈方案研究
基站端的信道状态信息对于实现多天线、多小区间的协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信道信息的反馈任务较之单小区MIMO下行链路要更为困难一些(理想情况下,每个基站都需要获得其与所有合作小区内用户的信道信息),因此如何尽可能减小信道反馈开销就是一个显得非常迫切的问题,现有单基站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用以减小反馈开销的技术主要有阈值反馈、函数反馈(如正交随机波束成型系统中的SINR反馈)等,我们的任务之一便是借鉴这些技术并将其推广至分布式MIMO环境,另外我们需要分析信道信息反馈精度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反馈开销随信噪比、用户数以及天线数等关键参数的增长规律。

4、多天线、多小区协同通信系统同步问题研究
同步问题是多小区协作通信系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事实上,由于移动终端与基站间的距离随用户的不同以及基站的不同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即使通过时间提前机制我们可以使得所有基站的信号都在同一时刻到达某一用户(考虑下行链路),但要使它们在其它用户处也同时到达则非常困难。

由于基站的分布性而使异步问题难以消除,为此,我们提出通过信号处理方法来尽可能减小其影响,使得各基站传播到用户的信号时差处在分集接收技术能处理的范围,基本思想是在进行发射预编码时,将异步接收带来的干扰事先予以考虑而设计相应较优的预编码矢量,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工作便是针对不同的性能准则(如信干噪比最大、MSE最小或总速率最大等)设计出不同的预编码方案。

拟解决的技术难点
1、多用户、多小区协同通信系统中低复杂度的次优传输方案
由于最优的污纸编码(DPC)传输的编译码复杂度太高及对信道信息精度的要求太严,其可实用性非常低。

因此,设计低复杂度和高鲁棒性的协作传输方案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这主要包括信道异质条件下的用户调度策略以及线性预编码方案的设计;基站间基于用户调度与功率资源分配的协同传输设计,尤其是在基站同时支持多个用户的情形下。

2、多小区协同通信系统同步方案
多小区协同通信系统中存在两方面的同步,其一是基站间的同步,其二是基站与终端用户间的同步,如果多个协作基站到达终端用户间的时延不同,则基站间的同步问题和基站与终端用户间的同步问题相互矛盾。

本课题提出以基站间的同步为主,基站到终端用户间的同步为辅协调多小区间干扰,在这种模式下如何设计合理的预编码同步方案,使其既满足多用户、多小区干扰协调需要又满足网络协调需要将是本课题的一个关键难点。

3、基于动态干扰协调的多小区用户协同调度算法
设计多小区中用户分类准则和动态调整方案,并对其中的协同用户集进行多基站协同调度,从数学上可以表示成一个多对多映射矩阵,由于矩阵中包含的变量(或维数)较多,使得该问题的求解和优化复杂度非常之高。

如何有效利用凸优化理论进行最佳方案的求解并设计具有较低复杂度的次优算法是实现多用户、多小区动态干扰协调的关键难点之一。

4、基于动态干扰协调的多小区协同流量控制算法
为了实现多小区动态干扰协调和负载平衡之间的一致性,需要在基站端通过协同方式合理的控制网络流量分布。

这种流量控制算法是基于多个相邻基站间的协同控制,需要考虑多用户业务调度模式、多小区动态干扰协调的约束关系,建立一种多目标效用函数,通过迭代计算获得可收敛的最优解。

基于这种多目标效用函数的流量控制算法,是一种分布式流量控制算法,如何保证这种控制算法的效率是一个重要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