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变化特征

合集下载

汶川8.0级地震前紫坪铺库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汶川8.0级地震前紫坪铺库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4期
张永 久等 : 川 8 0级 地 震 前 紫 坪 铺 库 区 震 源 机 制及 应力 场 特 征 汶 .
4 2摧 o 5 3 繇。 61
地 震 的震 源机 制参数 进行 反演计算 , 通过震 源 机制 参 数进 一 步 反演 应 力场 , 而深 入 研究 该 并 从
区域震 源机制 和应力 场 的时空 动态变化 特征 及其 与水库 蓄水 、 汶川 地震 的关 系。
果 显 示 : 0 6 2 0 紫 坪 铺 水 库 水 域 范 围 内 逆 冲 型地 震 很 少 , 滑型 地 震 增 加 ; 水 域 较 远 的 区 域 20 - 0 8年 走 距
逆 冲型 地 震 的 比 例偏 高 , 滑 型 地 震 没 有 增 加 ; 区域 的 平 均 主 压 应 力 场 的 方 位 在 汶 川 8 0级 地 震 走 各 .
第3 2卷 第 4期 2 0年 1 01 2月
地 震 地 质
S S 0L0GY EI M AND GEOL0GY
V0 . 3 1 . 01
d i1 . 9 9 j is . 2 3 4 6 . 0 0.4 0 9 o :0 3 6 / .sn 0 5 — 9 7 2 1 0 . 0
和 成 都 数 字 地震 台 网 的地 震 波 形 资 料 , 运用 振 幅 比方 法 计 算 了紫 坪 铺 库 区 4 6次 16级 以 上 地 震 的 8 . 震 源 机 制参 数 ; 据 得 到 的 震 源 机制 参 数 分析 了紫 坪 铺 库 区震 源 机 制 和应 力 场 的 时 空 变 化 特 征 。 结 根
张永 久等前 期 的研 究仅 利用 了紫坪铺 水库 台 网的部分 资料 , 究 范 围较 小 。本 文在前 期 研究 的 研

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能量场中短期异常

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能量场中短期异常
经验。
地震 的孕育 和发 生是震 源 附近 区域 能量 的积 累和 释放 的过程 。 于 地震 孕 育过 程 的 能 关 量 积 累 、地壳 应变 能量 积累率 的分 布 、地 震 波 辐 射 能量 的定 量 计 算 、地震 释 放 能量 ]
与 区域应 力 场 的依 赖性 和能 量 聚 集 与 地 震前 兆 场 的关 系 等 方 面 已经 开展 了 较 多 的研
方法 。
关 键 词 : 震 活 动 能 量 场 ;自然 正 交 函数 ; 型 场 ;汶川 8 0级地 震 地 典 .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7 P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3 7 ( 0 1 0 — 1 50 1 0 — 2 4 2 1 ) 30 3 —8
16 3


的变化 ,进一 步探讨 该方 法 在地震 中短期 预测 研究 中 的可行性 。
l 研 究 方 法
确定 研究 区域 并 以经 纬度划 分 面积 网格 数 n n— k× z 其 中 k是按 照经 度划 分 网格 , ( ,
』 按 照 纬度 划分 网格 ) 把 n 网格 数 取 m 次测值 ( 按研 究 时间段 的间隔 △ 取 值 ) 所有 是 , 个 。
E( 以下 简称 矩平 场 ) ,即
E — E。一 AE () 1
矩平 场反 映 了地震 活动 能量 场 的时 间和 空间分 布特 征 。矩平 场 _ E可表 示为
El 1 E = = E1 2 E1
E2 l E2 2
E2 () 2





E E 1 2

收 稿 日期 : o o 1 - 5 2 1 - 10 ;修 改 回 日期 : 0 1 O — 4 2 1 一 22

汶川8.0级地震前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汶川8.0级地震前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汶川8.0级地震前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张燕;吴云;吕品姬
【期刊名称】《地震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2
【摘要】对汶川8.0级地震震中周围800 km范围内近50个定点形变台站资料作小波变换处理,发现从震前3个月开始,30个台站资料处理结果显示有异常出现.距震中200 km以内的台站,其异常信息主要集中在小波分解的细节部分第6层;距震中200-550 km范围内的台站,其异常主要集中在第7层或第8层;距震中550-650 km范围内的台站,其异常主要集中在第8层或第9层.表明异常信息的频率随着各台站距离震中的远近呈现由低到高的特征.
【总页数】8页(P152-159)
【作者】张燕;吴云;吕品姬
【作者单位】中国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武汉,43007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2+5
【相关文献】
1.内蒙巴林左旗5.9级地震前吉林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J], 张兴科;焦伟;孙旭丽;于天龙;金容九;谭雨文;刘冰冰
2.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定点形变高频异常特征的研究 [J], 武善艺;刘琦;龚丽
文;张治广
3.汶川8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形变异常特征分析 [J], 邢西淳;毛娟;邵辉成
4.澜沧,耿马地震前的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J], 何翔;刘以齐
5.随州-信阳M_L4.2地震前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J], 胡卫建;张俊山;周小川;谢智;王志敏;李安印;李平林;谢健健;刘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李艳娥;陈学忠;王恒信【期刊名称】《地震》【年(卷),期】2012(032)004【摘要】On the condition of near-source, the Brune model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apparent stress of 439 earthquakes with ML≥3. 0 occurred in Sichuan during May 2000 to April 2008 with seismic waveform data recorded by the regional digital telemetric seismic networks in Sichuan are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mage of the apparent stress in Sichuan before the MS8. 0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 2008 had been given, and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the apparent stress with time in Sichua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the dense zone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① High apparent stress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ichuan-Yun nan boundary region befor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② Variation of the apparent stress with time in Sichuan from 2001 to 2006 showed a process of abrupt rise and fall, and the high-value points of the apparent stress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apparent stress declined slowly at a low level from 2007 to the beginning of 2008, and had little increase befor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③Apparent stress in Longmenshan Fault Zone showed an obvious increase-decrease process from the midyear of 2004 to the beginning of 2005. The variation of Dsapp value which showedtwo increase-decrease processes was relatively complex. ④Apparent stress in the dense zone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showed two obvious increase-decrease processes from 2003 to 2005 , and increased abruptly before the main earthquake. The Dsapp value increased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n decreased from 2003 to 2004, and increased ata certain level before the main shock.%本文根据Brune模式,在近震源条件下,利用中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0年5月至2008年4月四川地区439次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给出了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视应力空间分布图象,分析了四川地区、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随时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 汶川地震前,视应力较高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南部的川、滇交界地区;② 2001-2006年,四川地区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突升突降型变化形态,且视应力高值点有逐渐增大的现象,从2007年初至2008年初视应力在较低水平呈缓慢下降,临近汶川地震前有小幅升高变化;③ 龙门山断裂带上视应力在2004年中至2005年初曾出现过较为明显的、短暂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而△σapp值的变化则相对复杂,出现过二次上升—下降变化过程;④ 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在2003-2005年间,曾出现过二次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临震前,视应力出现突然上升.而△σapp值随时间的变化则主要表现为2003-2004年的上升和其后的下降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σapp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变化.【总页数】10页(P113-122)【作者】李艳娥;陈学忠;王恒信【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相关文献】1.2012年河北唐山Ms4.8地震前首都圈东部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J], 岳晓媛;武安绪;冯刚;武敏捷;李红2.汶川、芦山地震前后四川地区应力场时空演化 [J], 张致伟;阮祥;王晓山;王宇航;祁玉萍3.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前甘肃南部地区视应力变化 [J], 陈丽娟;陈继锋;龚丽文;陈学忠4.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 [J], 易桂喜;闻学泽;辛华;乔慧珍;龙锋;王思维5.岫岩M_S5.4地震前后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J], 曹凤娟;尹涛;马丽;吴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汶川8.0级强震记录的近场地震动特征分析

基于汶川8.0级强震记录的近场地震动特征分析

表 1 近场强震记录加速度峰值 比统计结果
从表 1 以看出:由于断层破裂方 向所致 ,土 可 层场地上的水平 E 向加速度峰值一般 比 N W s向要
大 ,表现 出近 场 地 震 动 方 向性 效 应 。相 对 应 的 竖
向水平向加速度峰值 比 U / S平均达到 09 ,也 DN .9 较 U / W 平均值 0 8 DE .5更大 ,且大于一般认为 的 12 2 3 / — / 水平。而由于基岩场 地获得的强震记 录
于 10Gl 0 a的加速度记录 。 取其中断层附近 1 个台站的加速度记录 ,分别进行 了地 震反应谱 分析和基 于正交化 选 1 H T法的能量分布特征分析 ,通过对竖 向与水平 向加速度峰值 比、竖 向与水平 向加速度反 应谱 比值 ,以及 能量分 H
布和峰值 系数 的分析与 比较 ,探讨 了汶川地震 的近场地震动特征 。
规律。而对土层场地 ,当结构 自振周期小于1 时 , s
其竖 向地震动与水平 向地震 动反应谱 比 V H值基 /
2 0



2 7卷
本包含在规范 中规定的 12~ / 之 内,而 当结构 / 23 自 振周期变大 时,由于竖 向地震 动反应谱衰减 比 水平向地震动反应谱衰减要慢 ,V H值会逐渐变 /
00 ) .5 ,平均后得 到土层场地平均动力放大系数 卢 谱和 1 个基岩场地 台站上的 口谱及《 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B 0 1- 1 G 50 1 00中所规定 的 谱 ( 2 选取 场地特 征周期 = . ) 0 3s ,三方 向分别 谱如图 4所示 。 同时,为得到竖向与水平 向地震 动反应谱 比特征 ,
原 因 ;徐杨 等 也基 于 远 场 强 震 动 记 录进 行 了长

汶川Ms8.0地震前的流动形变

汶川Ms8.0地震前的流动形变

汶川Ms8.0地震前的流动形变
薄万举;杨国华
【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卷),期】2008(28)6
【摘要】分析汶川Ms8.0大震前南北地震带流动水准和流动GPS观测到的形变图像发现:1)流动水准显示汶川地震之前该区域存在一个相对隆起区,量级在180 mm以上;2)流动GPS显示该区域存在长期显著的压性变形,与隆起变形相配套;3)汶川大震前没有任何察觉的主要原因:一是孕震区缺少足够的观测手段,难以捕捉到可信的前兆信息,二是缺少8级逆冲型地震的震例和经验.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薄万举;杨国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2+5
【相关文献】
1.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定点形变高频异常特征的研究 [J], 武善艺;刘琦;龚丽文;张治广
2.龙门山断裂周边区域在汶川Ms8.0地震和芦山Ms7.0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特征对比研究 [J], 周德敏;甘卫军;李金平;陈为涛;丁晓光;梁诗明
3.汶川Ms8.0地震前的区域垂直形变背景 [J], 塔拉;陈阜超;郭良迁;陈聚忠;薄万举
4.汶川MS8.0地震前GPS垂向形变特征初步分析 [J], 梁洪宝;郭炳辉;李经纬
5.汶川Ms8.0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周边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J], 陈为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汶川8.0级强震记录的近场地震动特征分析

基于汶川8.0级强震记录的近场地震动特征分析

基于汶川8.0级强震记录的近场地震动特征分析李英成;陈清军【摘要】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surrounding area, more than 50 stations of China Strong Motion Net Center ( CSMNC) got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which peak is bigger than 100gal in the 5. 12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is paper, thirty-three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from eleven stations were selected.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analysis based on orthogonal HHT method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vertical to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peak ratio,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l ratio, energy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ak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of M8. 0 Wenchuan Earthquake.%在汶川8.0级大地震中,国家数字强震动台网布设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50多个台站获得了大于100 Gal的加速度记录.选取其中断层附近11个台站的加速度记录,分别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和基于正交化HHT法的能量分布特征分析,通过对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比值,以及能量分布和峰值系数的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汶川地震的近场地震动特征.【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2(027)001【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汶川8.0级强震记录;近场地震动特征;地震反应谱分析;正交化HHT法;能量分布【作者】李英成;陈清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汶川8.0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显著特征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显著特征

1 震 前 一 级 活 动 地 块 区 7级 强 震格 局
青 藏 活动 地块 区南 边界 和滇 缅活 动地 块 区西 边界 是板块 俯 冲带 。青 藏活 动地块 区南 边界也 是世 界上 最
活跃的喜马拉雅山前弧形逆断裂带 ,它与印度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的俯 冲边界带交汇形成兴都库什构造
转 换应 力触 角 部位 ( 称构 造结 ) 也 ,与印度板 块 和缅甸 小板块 之 间的俯 冲边 界 带交 汇形 成 中缅 交界 构 造 转
第 4期 ( 总第 1 1 ) 4期 21 0 1年 l 2月

K H u _ T Q A  ̄




No 4 .
R S A C I S H A EE K H N I U N C
De .2 1 c 01
汶 川 8 0级 特 大 地 震 前地 震 活 动 的显 著 特 征 .
薛 丁
( 内蒙古 自治 基地震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0 1 ) 1 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了 M . 8 0特大地震 ( 本文震级均为 ) ,该地震是 中国大陆 内部活动
地块边界带 的特 大地震 ,它发生在青藏 、华南一级活动地 块区边界 交汇部位 的龙 门山断裂带 。本 文结合活 动地 块划分结果 阐述 了汶川 80级特大地震前 7级强震格 局 ,探讨 了该 特大地震前 可能 的动力学变 化过程 ;以中 国 . 大陆地 区为研究 对象 ,分析了不同震级地震的不 同时间尺度平 静与汶川 8 0级 特大地震 的关 系,不 同震级地 震 . 的不 同时间尺度平静 对中 国大陆强震成组或特大地震发生 具有前兆 意义 。 关键词 :汶 川 8 0级特大地震 ;一级活动地块 区;7级 强震格局 ;中国大陆 ;地震平静 . 中图分 类号 :P 1. 3 5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8 1 (0 1 4一o2 o 0 1— 15 2 1 )0 o 1一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k sa l z d ua e i na y e .W e u e e l e whih l n x si oi i ntwih t t i fma n f ul l n s li ps c o g a i sc ncde t hes rkeo i a tbe ti
荣 代 潞 ,李 亚 荣
( 国地 震 局 兰 州地 震 研 究 所 , 肃 兰 州 7 0 0 ) 中 甘 3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分析 了汶川 8 0级地震 前 的地震 空间长度 的 时空演 变。在计 算空 间相关 长度 过程 中采 用长 . 轴与孕震 区主要 断裂走 向一致 的椭 圆型 空间窗 , 并设计 了优 化 程序 。在 本 次特 大 地震 前观 测 到 了 增 长的地震 空 间相 关长度 。利 用合成地 震 目录对 结果进行 了显著 性检验 , 果否定 了零假设 , 明 结 表
0 引 言
在 地震孕 育过程 中由于震源及 附近 地 区的应 力 积累造 成 中小地 震 的发 生 具 有一 定 程 度 的关 联性 , 这时这些 地震之 间 的距 离就是 所谓地 震空 间相关 长 度 。这是 大地震前 震源 及附近 地 区依赖 于时 间的破
裂 所 产 生 的一 种 地 震 活 动 的 长 程 关 联 现 象 , 是 地 它
s n h t es cc t lg y t ei s imi aao .Th e u t ee t h ul y o h ssf rt ec tlg a ds o h tt e c er s l rjc st en l h p t e i o h aao n h wst a h
W e hu n e r hq a ou d b s r d, a d t i niia c f r s l s t s e h a do nc a a t u ke c l e ob e ve n he sg fc n e o e u t i e t d by t e r n m
r s o i g op i z to oc d e e p nd n tmia i n pr e ur .Th e ul s ows t t t o n o r l to e gt e o e ers t h ha he gr wi g c r e a in l n h b f r
观 察 到 的模 型 不 是 由随 机 数 据 干 扰 造 成 的 , 一 观 点 的 置 信 水 平 被 证 实 为 9 . 。 这 39
关 键 词 : 川 8 0级 地 震 ; 震 空 间相 关 长 度 ; 界 区域 ;显 著 性 检验 ; 信 水 平 汶 . 地 临 置 中 图 分类 号 : 3 5 7 P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0 4 ( 0 0 0 —0 5 —0 i0— 8421)1 04 5
K e r s:W e c a 8 a t qu ke;Ses i o r l to e gt y wo d n hu n M .0 e r h a im c c r ea i n ln h; Cr tc lr g o ;Sinii a e iia e in g fc nc ts :Co fd nc e e et n i e e lv l
R 0N Da u, LI Ya r n G 卜l —o g
( a z o n t ueo es lg L nh uIs tt f S i i moo y。C A, a z o 7 0 0 .C ia E L n h u 30 0 hn )
Ab t a t The tm e s c v uto f s im i o r l to e t be o e W e c a 8 e r h sr c : i — pa e e ol i n o es c c r e a i n l ng h f r n hu n M .0 a t —
Th h ng ng Ch r c e itc fSes i r e a i n Le t e c a i a a t r s i so i m c Co r l to ng h
b f r e hu n M 8 0 Ea t qu k e o e W nc a . rh a e
s r e a e s t e s a i lw i d ou c r a a h p ta n ow n a a y i g o r w i g c r e a i n l n h,a sgn t o — i n l z n n g o n o r lto e gt nd de i he e r
第3卷 2
第 1期
西





V0 .3 No 1 1 2 . Mac r h,2 1 00
21 0 0年 3月
NORTHW ES TERN S I M OLOGI A I OURNAL ES C J
汶 川 8 0级 地 震 前 地 震 空 间相 关 长 度 变 化 特 征 .
ob e v d p te nsa e no o e e c fr n m l t a i ns s r e a t r r ta c ns qu n e o a do fuc u to 。wih 9 .9 t 3 c nfd nc e l . o i e e lves
震 。在 大 地 震 的 孕 育 过 程 中 , 力 从 较 大 规 模 的 重 应
新分 布建立 了一种 长程 相关性 。因此在高度 相关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