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思路浅析

合集下载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雷火灸是由多种中药配制结合灸具使用的一种灸法,能充分发挥出药力峻、火力猛(温度达240℃)、灸疗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有较强的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扶正驱邪的作用,常用于失眠、青少年近视眼、干眼症、过敏性鼻炎、咽炎、盆腔炎、痛经、各种痛症、皮肤病、肥胖症等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1.雀啄灸法(见图1):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火头距离皮肤1~2cm,形如鸡啄米、雀啄食,为泻法。

图1雀啄法示意图2.小回旋灸法(见图2):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做固定的圆弧形旋转,旋转直径1~3cm。

图2小回旋灸法示意图3.螺旋灸法(见图3):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一般火头距离皮肤2~3cm,做顺时针方向、螺旋式旋转,旋转直径1~5cm。

赵时碧,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图3螺旋灸法示意图4.横行灸法(见图4):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灸时左右摆动,摆幅为5~6cm。

图4横行灸法示意图5.纵行灸法(见图5):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灸时火头沿人体纵轴上下移动。

图5纵行灸法示意图6.斜行灸法(见图6):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火头斜行移动,此方法常用于治疗鼻炎等病症。

图6斜行灸法示意图7.摆阵法:用单、双孔或多孔斗式温灸盒(见图7),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斗式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丁字阵等。

图7斗式温灸盒示意图二、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治疗技术(一)能近怯远(青少年近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劳伤心神,或久视伤血,使心肝气血阴阳受损,或用眼习惯不良,如看书、写字距离太近,坐位姿势不正以及光线过强或不足等,使目络瘀阻,目失所养,导致本病。

表现为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

雷师兄说:(四)阳虚型月经不调

雷师兄说:(四)阳虚型月经不调

雷师兄说:(四)阳虚型月经不调
大家好,我是雷师兄,跟我学养生,健康又轻松。

点击视频查看老师解读

因为不断有女性朋友问我关于月经不调的问题,讲起月经不调来,是非常复杂的,归根结底,就是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肝气不舒,痰湿瘀血这些问题导致的,月经不调,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这里先说说这个阳虚引起的月经不调,这样的女性,面色苍白,手脚冰凉怕冷,舌质颜色暗淡舌苔白。

阳虚的女性,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同时经常伴有小腹冷痛的症状,用热水袋温暖一下腹部,疼痛就会减轻,这样的女性现在非常多。

同样是周期延后,气虚是量大,血虚是量小,而阳虚是色黯,夹血块,同时往往伴有小腹冷痛。

阳虚的调理,可以用艾灸的方式,非常有效,也可以用艾叶熬水泡脚,每次三克就可以了。

如果要服用中成药的话,可以用艾附暖宫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妇科用药,专门针对宫寒女性。

建议在医生的辩证指导下使用。

点击下边“小程序”就可以订购了
回复“健康”获取健康小秘籍。

月经不调雷火灸疗法

月经不调雷火灸疗法

月经不调雷火灸疗法月经不调雷火灸疗法:1·灸疗部位小腹、骶髂关节部;穴位;关元、气海、曲骨、三阴交、足十趾冲、足三里、肾俞。

2.操作方法(1)热痛:胞络血分有热,产生的经痛。

点燃1支雷火灸条,注意去灰,保持火头红火。

灸曲骨、三阴交、足十趾冲,距离皮肤1~2 cm,用雀啄法,每雀啄7次为1l壮,每穴各雀啄9壮,每壮之间用手轻压。

经期疼痛时灸,每天灸1次,灸1~3次,或经前3天灸。

(2)寒痛:点燃2支雷火灸条,注意去灰,保持火头红火。

距离小腹与骶髂关节部2~3 cm,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每处不能少于15分钟,每晃动灸10次为l壮,每壮之间用手按扶一下,灸关元、气海、足三里,距离皮肤2 cm,每穴各灸8壮,每雀啄8次为1壮,月经痛时可灸。

月经疼痛期可灸,每天1次,灸1~3天。

月经后1周再灸,灸10天,为下次月经不痛作治疗,有的灸两个月经周期后,寒痛月经痛即愈。

(3)血虚痛:肝肾不足,造成血不能养胞络,而致经来腹痛。

点燃2支雷火灸条,注意去灰,保持火头红火。

灸小腹、骶髂关节,距离皮肤2~3 cm,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每部位灸疗时间不能少于l0分钟;灸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距离穴位2cm,用小旋转法,每穴各灸8壮,每旋转10次为l壮,每壮之间用2.操作方法(1)血热型月经不调:点燃2支雷火灸条,注意去灰,保持火头红火。

灸阴交、血海,距离穴位2~3cm(用两个温灸器分别装1支灸条,各穴放置1个,固定在穴位处),用灸时间各穴20分钟,温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每天灸1次,经后1周,连续灸10天。

一般灸1~2个周期月经就会按时来潮。

(2)血虚型月经不调:点燃1支雷火灸条,注意去灰,保持火头红火。

灸阴交、三阴交、脾俞,距离穴位2~3cm,用小螺旋形法,每旋转10次为1壮,每穴各灸10壮。

每天灸1次,经后1周,连续灸10天,灸1-3个月经周期。

气虚灸阴交、隐白、肾俞,灸法同上。

(3)寒凝血瘀型月经不调:点燃2支雷火灸条,注意去灰,保持火头红火。

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可行性报告

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可行性报告

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可行性报告雷火灸是一种特殊地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其中,雷火灸再治疗妇科疾病方面也被认为俱有一定地疗效。

再本报告中,我们将探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地可行性,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首先,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地可行性须要从其治疗原理和机制入手。

雷火灸是一种通过火热灼烧炮制地膏状物应用于穴位,借助雷火偏阳地特性来调整体内经络气血运行地一种疗法。

妇科疾病多由气血不畅所致,雷火灸地热量有助于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从而改善妇科疾病地症状。

其次,雷火灸再治疗妇科疾病上地疗效须要进行系统地临床观察和研究。

己有一些研究表明,雷火灸再治疗妇科疾病方面俱有一定地疗效。

例如,再经期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长见病症中,雷火灸都取得了一定地疗效。

然而,由于研究样本较少,存再阳性结果发表偏多等问题,因此须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地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此外,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地安全性也是我们关注地焦点。

再临床应用中,雷火灸疗法须要严格地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烧伤等意外情况地发生。

同时,由于雷火灸依赖火热地特性,存再不适合肾阴虚者等人群使用地情况。

因此,再应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时,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禁忌人群,确保患者地安全。

综上所述,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再临床应用中俱有一定地可行性。

然而,为了更好地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须要进一步地研究和验证。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促进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再临床中地应用和推广。

雷火灸学习心得灸缘

雷火灸学习心得灸缘

雷火灸学习心得灸缘雷火灸学习心得灸缘雷火灸是一门汉医经络治疗技术,是在中医经络基础上针灸理论和实践,结合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理论、分析科学等新技术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治疗体系。

作为一种疗法,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和重视。

我对雷火灸的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院课程体系中学习,第二个阶段则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实践和提高。

在我的学习和实践工作中,我收获了很多,下面总结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或许能够对同样对雷火灸有兴趣的人有所借鉴和启发。

首先,雷火灸虽然是一种中医治疗技术,但是与传统的中医疗法有所不同,它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因此,在学习雷火灸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知识,我们还要学习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一些技术和知识,这对于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雷火灸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治疗技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重视其临床实践,以及不断探索和研究。

我们需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治疗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不断总结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医生的经验和方法。

最后,雷火灸对于传统的中医医生和一些其他行业的医生来说,都是一种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技术。

我们需要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更加注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反馈,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雷火灸是一种非常实用和受欢迎的治疗技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的需求和健康状况。

希望每一位医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雷火灸,为患者的健康献出自己的力量。

雷火灸巧治妇科病

雷火灸巧治妇科病

雷火灸巧治妇科病
雷火针灸发是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

本疗法始于《本草纲目》。

《针灸大成》认为此法“治闪挫骨间痹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

“雷火针”灸疗法与“太乙针”灸疗法一样,以芳香走窜的药物作用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的药力,渗透入穴位,产生温通经络,流畅气血,祛寒散湿的目的。

痛经和月经不调多是由于体内寒气太盛,气虚血瘀导致的,利用雷火针灸的温通经络的作用治疗月经病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此外,对于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雷火针灸还适用于:
1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2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3近视(近视、远视、斜视、青光眼等)
4减肥(腹部肥胖、大小腿肥胖、全身肥胖等)
疗程:一般为3支一疗程,每天灸药一次,每次灸疗约15-20分钟,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增减。

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护理研究

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护理研究

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护理研究
刘昕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16)31
【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护理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痛经护理干预,治疗组进行雷火灸治疗,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雷火灸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结合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17-218)
【关键词】雷火灸;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护理
【作者】刘昕
【作者单位】泰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隔物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J], 曾芙英
2.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热敏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姚雪;
杨春;栗晓艳
3.皮内针联合面饼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J], 黄梅;黄丽萍;黄素嫦
4.雷火灸疗法联合金铃子散治疗寒凝血瘀兼气滞型痛经的临床观察 [J], 庞爽;郭寅博
5.隔姜灸八髎穴联合少腹逐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J], 王焕弟;杨茜金;臧丽;王立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火灸结合耳穴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雷火灸结合耳穴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2408.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4月第36卷第4期CJTCMP.April 2021,Vol.36, No.4•临床报道•雷火灸结合耳穴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朱慧娟,石芳,別、明新,王艳君(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050011 )摘要:目的:比较雷火灸结合耳穴与西药治疗气血虚弱咽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A c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患荇随机分为西药组(38例)与治疗组(38例,脱落1例),西药组患者出现痛经症状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〇.3g/次,早晚各丨次,连续服用3d治疗组丁•月经来潮前3天给f宙火灸结合邱穴治疗,说火灸选穴中脘、关元、双侧足三里,每次每穴30m i n,每日1次,连续治疗3d耳穴选取子宫、内分泌、神N、肝、肾,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i方时视觉模拟评分(V A S)、C O X痛经症状M表(C M S S)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淸前列腺素1\, (P G F2|,)、前列腺素£2 (P(;丨•:_,)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V A S评分、C M S 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显著低T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荇血清P r,F2…水平均著降低、血清P r,E2水平硕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5) 结论:雷火灸结合耳穴可改涛气血虚弱喂原发性痛经患荇的临床症状,J t机制可能与调节P G E2、P G F2a水平有关。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雷火灸;耳穴;临床研究;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经络对电偶极场反应”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中的位用,河北行科技厅支撑计划基金资助:国际合作—项目(N O.14277706D)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primar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 of qi andblood deficiency with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a n d ear pointsZHU Hui-juan,SHI Fang,SUN Ming-xin,WANG Yan-jun(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050011, China)A b s t r a c 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ear points and westernmedicine in treating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qi and bkxxi deficiency.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with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western medicine group (38 cases) and a treatment group (38 cases,1case fell off). Whe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had symptoms of dysmenorrhea, oral administration of ibuprofen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3g/time, once in the morning and once in the evening, for 3 day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hunder-fire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ear point treatment 3 days before menstrual cramps. The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selected pointsZhongwan (CV 12), Guanyuan (CV 4), and double sides of Zusanli (ST 36), 30 minutes per point each time, once a day for 3consecutive days. Auricular points are selected from uterus, endocrine, Shenmen (TF 4), liver, and kidney, and are treated onceper menstrual cycl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 menstrual cycles. The VAS score, C M Sw S score and serum prostaglandin F:u(PGF:tI) and prostaglandin E: (PG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during follow-u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during follow-up, the VAS scores and CMSS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reduced(P<0.05), and the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5<0.05);After treatment, serum PGF2u level was decreased and senim PGE: level was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P<().()5), and the effect of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通信作者:王艳君,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389号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邮编:050011,电话:*************Iv m a il:w a n g y j8055@sin a.ro mear point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weak qi and blood,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PGE: and PGF:U levels.K e y W o rd s J Primary dysmenorrhea;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Ear points; Clinical research; Prostaglandin E2(PGE2); Prostaglandinf 2(1 (PGF2a)F u n d i n 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pplication of Reaction of Meridian to Electric Dipole Field'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He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 Project (NO.14277706D)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n•丨lea, P L))好发于青春期或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为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周期性疼痛、坠胀,或痛引腰慨m,据统计,90%的女性都曾经历过痛经.其中约有1/3-1/2的女性由于中度或屯度的痛经症状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或+丁_作|21。

技术展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雷火灸

技术展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雷火灸

技术展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雷火灸您在穿过病房门口的时候,闻到过淡淡的艾草香味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中医特色--雷火灸治疗。

01什么是雷火灸?艾灸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一种养生、治疗的方式,雷火灸是其中的一种。

雷火灸运用现代医学的理念,采用纯中药配方,通过药物的燃烧散发的热量刺激相关的穴位,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艾灸方式。

所谓雷火灸,顾名思义:雷,众所周知,自然界的雷电威力无比;火,一种发光发热的能量释放方式,温度很高;灸,形声字,久与火联合起来,表示长时间用火烧灼。

字面上的意思概括了雷火灸的持点,它就是一种通过火热、红外辐射力和药力,与独特操作手法相结合,在人体穴位的强力渗透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经络的治病方式,能够起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疗效。

02雷火灸的特点与优势特点:雷火灸由多种中药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等功效。

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

优势:火力大,温热作用强,适用于寒症。

渗透性强,针对性强,适应于局部治疗。

无创操作,安全度高,起效途径多(药物和穴位),根据病症选择不同穴位和配伍药物个性化。

03适应症及艾灸的部位水肿:水分、阴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

慢性肾炎:关元、三阴交、肾俞。

肾病综合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慢性肾衰: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糖尿病:神阙、关元、足三里、肺俞、脾俞、大椎、太溪。

高血压:足三里,曲池,等各种肾病并发症的辅助作用!04注意事项1.患者欲灸的部位或穴位用碘酒或酒精擦拭消毒。

2.用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3.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灼伤。

4.治疗后,请勿即刻冲洗,应避免风寒,否责影响疗效。

5.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水。

温经汤联合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

温经汤联合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

们在研究时可能样本量太少 , 所 以有些方 面体现不 出显著性 差
异。
内蒙古 中医药
产物和 细胞外基质作 用研 究[ D] . 湖 南中医药大 学, 2 0 0 7 . [ 2 ] 钱莉 , 陈玲. 翼状 胬 肉逆行 切 除联合 丝 裂霉素 c结 膜瓣 下 “ C ” 形浸润术疗 效观 察 [ J ] . 实 用防盲技 术 , 2 0 1 1 , 2( 3) : 2 2—
变 。 2 . 2 本 组 中 9例予 以 B超 引 导 下行 冰 冻 病 理 检 查 。全 部 切 片
1 . 1 一般 资料 : 我 院 同期 发病 2 1 6例 , 本组 1 2例 , 其 中男 3例 , 女 9俐 , 年龄 2 7— 5 8岁 , 病 程最长 5 . 1 5年 , 最 短 8月 。术后 病 理, 1 1 例乳头状 癌 , 1 例滤泡状 癌。 1 . 2 临 床表 现 : 全 组 患 者 均 有典 型 的 甲亢 症 状 , 双 侧 甲状 腺 叶 均有肿大 , 其中在 I I —I Ⅱ度之间, 术前 B超 及增 强 C T均 未 发 现 颈淋 巴结 肿 大 。术 前 查 P I 3、 F T 4均 高 , 促 甲状 腺 素 均 呈 正 常 范 围或 略 低 , B超检 查 有 9例 提 示 有 结节 , 9例 均 有 B超 提 示 下 行 冰冻检查 , 3例未提示有结节 ( 未行 B超提示下冰冻检查 ) 。 1 . 3 临床方法: 全部按术前 甲亢准备方法后行手术治疗。9例 因术 中冰 冻 提 示 合 并 有 恶 性 肿 瘤 以 行 患 侧 全 切 、 峡部切 除 、 对 侧 次全切 除 ; 另外 3例 , 有 2例术后第 2次手术切除术及残余腺 叶, 1例拒 绝二 次 手 术 , 考 虑 甲癌 直 径 较 小 建 议观 察 。 1 . 4 病理报 告 : 本组 1 2例 均 为 弥 漫 性 毒 性 甲 状 腺 肿 合 并 甲 癌, 均 为 单 侧 癌 肿 其 中 左 侧 8例 , 右 侧 4洌 , 癌 肿 <1 c n l 者1 O 例, 另 外 2例 均 在 1 . 5~2 c m大小 , 乳头状癌 1 1 例, 滤泡状 癌 1

中医秘籍之雷火灸

中医秘籍之雷火灸

中医秘籍之雷火灸前两天来了一位病人,女,48岁,因受寒后双肩部疼痛不适2周就诊,就诊时双肩及手臂冷痛,诉夜晚常痛醒2-3次,纳可,二便调,平时易疲劳,畏寒。

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考虑阳虚受寒,予雷火灸灸疗患部20分钟,患者双肩部冷痛明显缓解,自觉一股热流自肩部传到手指。

第二天就诊时诉夜晚无疼痛,继续治疗2次,疼痛消失。

这么神奇的雷火灸到底是什么呢?“雷火灸”起源于明代,是一种用特殊药物制成的条柱,长度约在10厘米,直径约有1元硬币大小。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

点燃后悬灸穴位,有点类似熏蒸,能起到畅通经络、调整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淤、消炎镇痛的作用。

《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

但是在家灸疗时,患者一定要注意别烧伤,高血压、出血眼病、眼压高的患者不宜使用。

>>>>雷火灸的特点1.药力峻猛2.火力强3.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雷火灸的作用1.温通经络、祛风散寒2.活血化淤,散瘿散瘤3.扶正祛邪等功效雷火灸的临床适应症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

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

近视:近视、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弱视、白内障、沙眼等。

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鸣、耳聋等。

妇科病:痛经,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等。

中医经典文化微信号:tcm-jingdian。

经量少艾灸有用吗

经量少艾灸有用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经量少艾灸有用吗
导语:月经是每个正常的女性每个月都会有的情况,这也是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在来月经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女性朋友的朋友也不一样,有
月经是每个正常的女性每个月都会有的情况,这也是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在来月经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女性朋友的朋友也不一样,有好多女性朋友会有月经不调的情况,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月经不调不但来的时间不正常,也会有月经量少的现象,那么,经量少艾灸有用吗?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其实,跟中医辨证论治一样,艾灸也是要辨证用穴的。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

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1.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

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

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2.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

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3.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4.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

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经量少艾灸有用的,针对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艾灸方法,这是一种根据情况来进行中医治疗的方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妇产科常见病症的雷火灸技法

妇产科常见病症的雷火灸技法

妇产科常见病症的雷火灸技法一、盆腔炎【适宜症型】:1.血瘀:症见小腹胀痛,两少腹胀满,腰酸背痛,带下赤白相兼,月经紊乱,经色暗血块多,舌紫黯,有瘀斑,苔薄白,脉涩。

2.湿热:有低温,头重目眩,身体困倦,胸闷腹胀,小腹坠胀,带下量多,色黄带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邪毒伤阴:高热低温起伏不定,五心烦热,入夜盗汗,小腹疼痛,腰骶关节酸胀,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操作步骤】:1、血瘀致病:1个双孔灸盒纵向摆在小腹(竖阵)或者2个双孔灸盒分别放两边少腹部(斜阵,根据疼痛部位和具体部位摆放),温灸20分钟→骶髂关节部横摆1个双孔灸盒,温灸20分钟→小回旋灸阿是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距离皮肤2-3cm,9次/壮,7壮/穴)疗程:1次/天,10天/疗程,每月经周期间灸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后85%的患者均可治愈或明显好转,根据病情可增加治疗周期。

灸语:温灸胞宫前后,可使盆腔内的经脉疏通,温化盆腔内脏器各组织内的血瘀气阻,气行则血行。

灸阿是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促进局部脏腑气血调和,气血充足,能促进盆腔内各种脏器经脉充盈,气血流通,催化淤血,瘀散则痛止2、湿热及邪毒致病2个双孔灸盒置于带脉(小腹部斜阵),温灸25分钟→小回旋灸法灸关元、气海、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八髎、足十趾冲(距离皮肤1-2cm,9次/壮,7壮/穴位)。

(距离皮肤2cm,9次/壮,7壮/穴位)。

疗程:1次/天,每月经周期之间灸10天/疗程,一般灸1~2月经周期,病情明显好转,愈后停灸。

治疗期间可结合西医消炎针药的应用。

灸语:温灸带脉,泻脏腑邪热,调和脏腑阳阳,使气血调和,下济盆腔,抗击盆腔内的热邪湿毒。

灸关元、气海:疏通任脉湿困,任脉通畅,有助于盆腔内脏器的湿毒排出。

灸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八髎、足十趾冲:增强脏腑气血疏通,促使盆腔内邪热排出,进而达到清热解毒、脏腑气血阳阳调和、盆腔内邪热尽出的目标。

二、痛经【适宜症型】:1.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

女性月经过少多为脾肾两虚兼有痰瘀阻滞,该如何治疗?遣方用药?

女性月经过少多为脾肾两虚兼有痰瘀阻滞,该如何治疗?遣方用药?

女性月经过少多为脾肾两虚兼有痰瘀阻滞,该如何治疗?遣方用药?2021-06-20 06:00·北大医学博士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312期#妇产科普排位赛#昨天的文章,详细解读了辽宁省名中医陈莹教授对于女性月经过少主要以脾肾虚若为主,兼有痰瘀阻滞的病因病机,那该采取什么方法治疗,又该如何遣方用药呢?这就是今天的北大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312期文章所要分享的内容?女性月经过少的治疗原则“补肾健脾为主,化痰祛瘀兼顾既然知道了导致女性月经过少的核心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有痰瘀阻滞,那其治疗当以补肾健脾为主,一则这昂可以促使脏腑恢复其原本生理功能,脾得健运,肾得生精;二则要通过化痰祛瘀,减少痰瘀产生,使冲任调达,经血可行。

肾脏之阴阳平衡,肾精肾气得以充足,则天癸可以正常化生,血海充盈;肾阳充足,可以温煦周身气血,气血得温而行,不在聚而为痰、凝而为瘀;肾阳还能向上温煦脾阳,脾阳充足,脾气则健运,气血津液都可以正常运化,清可升浊可降,水道通利,气順血行,没有痰瘀产生的条件。

所以脾肾健脾的同事兼以化痰、祛瘀,就能让原来导致月经过少的病理产物及时排出,回复气血通行,冲任通达,血海得充,经水自然应时而下。

女子月经过少,中医治疗讲究分期而治在治疗女子经水过少的时候,中医讲究的是分期论治。

女性生理尤其独特的规律,个根据胞宫藏泻有时的特点,在经前期和经期此时正是胞宫藏泻有时之泻的阶段,所以治疗经水过少,应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使痰浊、瘀血在胞宫满溢之际岁经血而排出,给予病邪以出路,可以尽早祛之。

而在经后期和经间期,经水过少的治疗应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为主。

因为这个时候胞宫处于藏而不泻阶段,正是益肾填精之时,所以要及时补益脾肾,填充血海,以备下次月经来潮的正常。

女子月经过少治疗可用补肾化痰方,辅以血府逐瘀胶囊现在知道了女子经水过少的治疗要补肾健脾化痰祛瘀,那该用什么药剂治疗呢?根据辽宁名中医陈莹教授几十年的经验,结合其临床实践,陈莹教授常予以自拟补肾化痰方以补肾助阳、健脾化痰为主;并于经前10天加活血化瘀药,以助气血运行,使痰瘀尽祛,可选用血府逐瘀胶囊,经前10天开始每次6粒,每天两次。

妇科中医技术-雷火灸-张丽

妇科中医技术-雷火灸-张丽

5、纵行灸法: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灸时火头上下移动 ,距离皮肤1~2㎝,为平补平泻;3~5㎝,为补。
( 三)、基本技术手法

6、斜行灸法: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火头斜行移动,距 离皮肤1~2㎝,为泻;3~5㎝,为补。此方法在治 疗鼻炎等多种疾病时常采用。
(三)、基本技术手法
(二)原发性痛经(痛经) 【穴位】 主 穴:关元、气海、曲骨、三阴交。灸疗 部位:小腹、骶髂关节。 辩证加减: 1.气滞血瘀证:加太冲。 2.寒凝血瘀证:加中极、水道、阿是穴。 3.气血虚弱证:加肝俞、肾俞、足三里、照 海。 4.湿热蕴结证:加足十趾冲。
(二)原发性痛经(痛经) 【操 作】 1.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证: (1)点燃2支药,装在两头灸具上,距离小 腹与骶髂关节部2~3㎝,灸至皮肤发红,深 部组织发热,每处不能少于15分钟; (2)灸关元、气海、曲骨、三阴交等穴位, 用雀啄法,每雀啄8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 手按压一次,每穴各灸8壮; (3)月经疼痛期可灸,每天一次,灸1~3天 ,月经后一周再灸10天,共治疗两个月经周
(图6) 4头梅花灸具
(图7) 5头梅花灸具
(三)、基本技术手法

1、雀啄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作形如鸡啄米, 雀啄食运动,火头距皮肤1~2cm。此方法多用于 泄邪气。
( 三)、基本技术手法


2、小回旋灸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圆 弧形旋转,距离皮肤1~2cm为泻。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穴位】 主 穴:神阙、气海、归来、八髎、三阴交、 阿是穴。灸疗部位:小腹、骶髂关节。 辩证加减: 1.气滞血瘀证:加肝俞、太冲。 2.痰凝瘀阻证:加血海。 3.寒湿瘀阻证:加水道。 4.肾虚瘀凝证:加肾俞、足三里。

雷火灸改善宫寒做“暖宫娘娘”

雷火灸改善宫寒做“暖宫娘娘”

雷火灸改善宫寒做“暖宫娘娘”不规律的生活、饮食、穿衣习惯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出现了身体不适的亚健康状态,特别由于体内寒邪引起的女性亚健康问题,俗话说“十女九寒”像宫寒、手脚冰凉、痛经、胃寒胀痛、怕冷等都是女性体寒的常见表现,甚至一部分人还出现了卵巢囊肿、附件炎症、习惯流产、不孕不育等生育问题。

宫寒除了痛经、手脚冰冷,还有哪些症状?所谓“十女九寒”。

经量少、经期不定、痛经、闭经、经期腹泻、经血发黑、血块、小腹冷痛、腰酸腰凉、手脚冰冷、性欲淡漠、大便稀溏、流产不孕...几乎所有女生或多或少都遇到过。

由于宫寒表面看起来就是肚子凉、手脚凉,看起来比较常见,所以很多女性往往认为那都是小事,没放在心上,更不会及时调理,结果一拖再拖,有时往往就会追悔莫及——事实上,宫寒可引发50%以上的妇科病或不孕症!宫寒对女性的危害是多么的严重。

所以我们要做好调节让我们远离宫寒。

具体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更何况那些一年四季举着冰激淋的人。

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

所以中医的吃凉指导主要适用于女性。

不吃生冷的东西,远离空调房,在办公室备外套或披肩。

夏天不要坐有寒气的椅子,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导热快,寒气重,寒邪会迅速击退你身体的阳气直接攻击子宫。

雷火灸告别宫寒做“暖宫娘娘”调理宫寒先散体内寒气,驱寒补阳才能暖身暖宫。

雷火灸通过温热刺激的作用来进行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特别适合体质寒虚偏阴的女性。

调理宫寒穴位一:关元穴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

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关元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丹田,有句老话叫做:气沉丹田。

多艾灸关元穴,让气沉丹田,你自然丹田温暖,子宫如沐阳光了,就不会寒凉了。

雷火灸用途

雷火灸用途

雷火灸用途
雷火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应用火热刺激皮肤,以促进和调整人体的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雷火灸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缓解疼痛:雷火灸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促使身体产生传递疼痛信息的神经递质,从而减轻疼痛感。

雷火灸适用于各种疼痛症状,例如头痛、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2. 改善循环:雷火灸在刺激皮肤时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从而改善各种循环性疾病,如冻疮、瘀血等。

3. 调整气血:雷火灸通过火热刺激,可以促使经络气血畅通,调整气血运行的平衡,从而改善气虚血瘀等病理状态,达到治疗气血相关疾病的目的,如月经不调、失眠等。

4. 提升免疫力:雷火灸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5. 促进新陈代谢:雷火灸的刺激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提升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促进废物排出,清除体内毒素,从而达到美容、减肥等养生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雷火灸虽然有很多的益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由于雷火灸需
要使用火热进行刺激,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病情严重或不适宜热刺激的人群,需要特别谨慎使用。

此外,在进行雷火灸时,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以避免感染和烫伤等风险。

总之,雷火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通过火热刺激,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循环、调整气血、提升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雷火灸的适用范围和风险,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雷火灸,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Jan.2019,Vol.27 No.2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思路浅析吴轩宜1,明婉君2(1.暨南大学附属暨华医院,广东广州511340;2.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摘要】 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与脏腑、经络、气血、天癸化生作用于胞宫密不可分。

女性以血为用,常因特殊生理特点表现为血感不足的状态。

女性属阴,极易受寒湿之邪侵袭。

雷火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作用,故月经过少以寒、瘀、虚致病者,可用雷火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雷火灸;月经过少;虚寒瘀中图分类号:R271.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j.cnki.11-3555/r.2019.02041 雷火灸源流追溯雷火灸,又名雷火神针,属于灸疗的一种,是原重庆中医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时碧所创,其由艾绒、麝香、防风、苍耳子、黄芪、乌梅、甘草、沉香、木香等20多种中药共制而成[1]。

雷火灸利用高温渗透作用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使局部腠理开放,激发经气,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结散癥、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病。

所以,雷火灸一般用于由虚、寒、瘀引起的各种疾病。

2 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作用机制凡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便称为“月经过少”。

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30mL为月经过少[2]。

若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而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

有文献指出,月经过少的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19.9%~63%[3]。

临床可见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止,伴或不伴月经周期异常,多于月经后期相伴出现。

该病相当于西医中的子宫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及计划生育手术后导致的月经过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所以对于由虚、寒、瘀造成的月经过少应以温阳通络、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上文提及,雷火灸是由艾绒、麝香、防风等20多种温通行气活血的中药共制而成,其在燃烧时温度最高可达240℃,其平均温度比普通艾灸高142℃。

灸疗过程产生的远近红外辐射能渗透皮肤,靠传导扩散热量,再通过温热刺激表皮、皮下和肌层,温度由表皮向里递减,配合不同灸法,如手移动式操作(包括回旋、雀啄、横行、纵行及斜行灸)、押手拉式操作(包括点按、揉等),以及灸盒摆阵操作,使灸条内药物分子吸附在人体皮肤,借助热辐射作用,通过毛细血管网渗透到深部组织产生穴位辐射共振,使脏器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改善循环,并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4-5]。

中医认为,雷火灸可以通过调节肝、脾、肾的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因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大病损伤肾气,导致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又可因素体阳虚或久居潮湿阴暗之地而致肾阳虚,命门火衰,血失温运而迟滞成瘀,瘀阻胞宫,胞宫无以温煦以致虚寒、瘀阻。

又或木郁侮土,或饮食劳倦所伤,致脾气中虚,健运失常,气血化生不足则脾虚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充;又或素体阳虚,或过食寒凉生冷,或膏粱厚味损伤脾阳,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流注下焦,积聚成痰,痰湿壅滞冲任、胞宫;又或因素性忧思多虑,气机不宣,血为气滞,运行不畅,冲任受阻,月经异常。

通过温热疗法使脾气健运,为气血化生产生原料,更可将体内多余水液,经不同通道排出体外,避免停滞体内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肾气充盛则气血调和,天癸至,冲任通盛,月事以时下。

肝肾同居下焦,肾气足,则肾中之精充盛,肝藏血,精血互化,共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

肝气条达,使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加上肾的封藏作用,能有效调控经血的藏泻,使经量正常。

三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冲、任二脉,使经血藏泻有度,定期下注,月经复以正常。

3 从肝、脾、肾谈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取穴方法气血在女性一生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月经、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特殊生理活动均以气血为用。

《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

”[6]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脏腑之血汇聚于冲脉才能使子宫满溢。

任脉为阴脉之海,经、血、津液的充沛皆由其所司。

冲、任、督脉同起胞宫,同出会阴,其循行正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在。

月经的潮止与冲任的盛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肝、脾、肾3脏对冲任的盛衰有着7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1月第27卷第2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Jan.2019,Vol.27 No.2 重要的影响。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由肾精所化的肾气主宰着天癸的至竭及月经的潮止,肾气盛则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下渐趋成熟,肾气的开阖藏泻亦决定着冲任血海的充盈溢泄,通过冲任胞脉而达于子宫,促成月经的出现,因此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

而经血的按期而泻,又与肝藏血、主疏泄有关。

肝具有藏血、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

脏腑化生的血,除营养全身外,余血则储藏于肝内。

精血充盈,藏精储血功能正常,肝血定期下注冲脉,使血海定期蓄溢,参与月经的产生。

肝又主疏泄,调节一身气机,肝气条达则任脉通利,协助调节经量。

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运化,为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旺经调。

冲脉隶属于阳明,胃中水纳盛,则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临床上,一般采用足太阴经的三阴交、血海,足少阴经的太溪,足厥阴经的行间等,再配合合谷、天枢、中脘、气海、关元、归来、足三里等作为基础穴位。

肾气旺,则月经按时而至。

气海是任脉经穴,调补元气,温通下元;中脘和中理气,为利湿要穴;任脉与足三阴交会穴关元,配合足三阴交会穴三阴交,以健脾益肾,调肝补血;血海调和营血;足三里健脾调冲;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有化瘀破血之功,配合三阴交可活血化瘀;天枢和归来温通胞脉,活血通经;行间行气活血以化瘀通络;太溪具有补肾之功。

诸穴合用,共奏温阳通络、活血燥湿之功。

偏肾虚者,加太溪、肾俞,以固肾摄血;偏血虚者,加脾俞、膈俞,以健脾调冲,补充气血化生之源;血瘀者,加血海、膈俞,以活血化瘀;痰湿者,加丰隆、三焦俞,以利气化痰;气郁者,加太冲,以疏肝解郁。

4 验案举隅(1)验案1 患者,女,33岁,2017年10月13日来暨南大学附属暨华医院就诊。

主诉月经量少1年余。

刻下症:第1、2d稍多,后点滴而出,10d始净,经色暗淡,质稀,有血块,块下痛减;面色萎黄,头晕耳鸣,少腹坠痛,腰酸痛无力,小便频数,大便稀,舌淡,边有齿痕,舌底络脉稍迂曲,苔薄白,脉沉细。

检查:子宫双附件彩超、性激素6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月经量少。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

证型:脾肾两虚夹瘀。

证候分析:肾气不足,精血亏虚,不能化气化血,冲任气血衰少,血海不能满溢,故经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色暗淡质稀;精血衰少,脑髓不充,故头晕耳鸣;肾虚膀胱之气不固,故小便频数;脾虚中阳不振则面色萎黄;脾失健运则大便稀;脾气虚则不能行血,故瘀血内停经脉,瘀阻冲任;舌淡,边有齿痕,舌底络脉稍迂曲,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肾两虚夹瘀之证。

治则治法:健脾补肾,活血通经。

处方:用斗式盒灸法、悬灸法。

灸疗部位:左右少腹、小腹、腰部;穴位: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肾俞、双血海、双三阴交、双太溪。

操作步骤:①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少腹部或小腹,温灸20min;②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腰部,温灸20min;③用小回旋灸法灸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肾俞、双血海、双三阴交、双太溪,距离穴位2cm,旋转9次为1壮,每穴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

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月经干净3d后开始治疗,前3d每日治疗1次,后隔日治疗。

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稍增多,血块减少,腰腹疼痛症状减轻,8d干净;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增多,少许血块,少许腰酸痛不适,经行7d干净;治疗3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无血块,少许腰酸痛不适,经行7d干净,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大便稀等症状均有改善。

(2)验案2 患者,女,37岁,2017年11月16日来暨南大学附属暨华医院就诊。

主诉月经量减少3年余。

刻下症:近半年月经量较前更少,月经提前5~6d,7d左右干净,色暗红,经行小腹冷痛,得温痛减;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烂,舌淡黯,苔白,脉沉细。

检查:子宫双附件彩超、性激素6项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月经量少。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型:虚寒型。

证候分析:血为寒凝,冲任阻滞,血行不畅,故经行量少,色暗红;寒客胞脉,则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脾肾阳虚,中焦、命门无以温煦则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均为虚寒之证。

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益气活血通经。

处方:用斗式盒灸法、悬灸法。

灸疗部位:左右少腹、小腹、腰部;穴位: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膈俞、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

操作步骤:①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少腹部或小腹,温灸20min;②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腰部,温灸20min;③用小回旋灸法灸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膈俞、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距离穴位2cm,旋转9次为1壮,每穴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

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月经干净3d后开始治疗,前3d每日治疗1次,后隔日治疗。

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增多,月经周期正常,小腹冷痛症状减轻。

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量明显增多,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等症状均有改善。

5 总结近年来月经过少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者可致闭经,甚至影响生育。

月经过少的发生多由虚实夹杂而致。

虚者,肾气不足,营血匮乏,冲任不充,血海不盛;实者,由寒凝、瘀血、痰饮致胞脉不畅,经血不裕。

通过雷火灸的温热疗法,有助疏通气血,温通全身经络,使气血8 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1月第27卷第2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Jan.2019,Vol.27 No.2生化并能濡养全身,通过联系五脏六腑,使冲任二脉充盈、定时满溢、藏泄有度,月经得以复常。

参考文献[1]史艳,吴节,邱峙.赵氏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181,183.[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2.[3]金哲,林佳静.月经过少中医临床研究现状的分析[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9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2009.[4]冯群星,庙春颖,陈萍.雷火灸的临床应用机理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7):544-545.[5]南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6]张涵逸,刘兰英.赵氏雷火灸治疗中手法操作的量学要素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6):92-95.(收稿日期:2018-05-20)《备急千金要方》黄连丸对药方研究张晶晶(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摘要】 本文以《备急千金要方》中黄连丸为代表,系统深入分析其组方特点、配伍规律、适应证,以期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