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 牛郎织女(一)(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一)》是一篇经典的民间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王母娘娘分开的故事。

这篇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篇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民间传说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感人的故事情节有较高的兴趣。

但他们对于民间传说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了解我国的民间传说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描写,体会到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呈现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2篇略读课文组成。

《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牛郎织女(二)》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

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单元重点:(1)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牛郎织女(一)》的学习中,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想象,“添油加醋”地复述故事,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复述,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学习拓展运用。

(2)学习缩写,体会“长话短说”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

学习缩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

学会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故事缩写。

教材中安排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能够准确地复述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2.复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2.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四、教学准备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3.复述故事情节的图片或故事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如“你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故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教材中的《10.牛郎织女(一)》,教师可以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复述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归纳、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共同讨论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复述结果,梳理整个故事情节,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5. 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完成相关练习或任务,如绘画、写作等,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传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七、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感悟写作,或者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以上就是本节课《10.牛郎织女(一)》的教学内容,希會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一)》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这篇课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教育价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爱情的美好,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爱情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和修辞手法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爱情的美好,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读写和理解。

2.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3.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然后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生字词,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讲解和示范。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和修辞手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和表达练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及重点词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牛郎织女》故事的背景和内容。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课文《牛郎织女》。

3.小黑板、粉笔、词卡。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用图片展示一些关于《牛郎织女》的图画或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并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4. 课文解析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让他们理解课文隐含的意义和价值观。

5. 语言应用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境交际或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牛郎织女》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布置作业
1.听写生字生词。

2.完成课后习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加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牛郎织女(一)》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牛郎织女(一)》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牛郎织女(一)》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一)》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前半部分,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

教材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如情节富有想象力、人物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等,同时也传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认识“嫂、恳”等12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词语。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丰富故事内容,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体会牛郎和织女的勤劳、善良品质,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传承民间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2. 分析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形象,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1. 学习民间故事中奇妙的想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情节设置。

2. 引导学生理解民间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牛郎织女相关的动画片段、展示古代农耕生活的图片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牛郎的哥嫂为什么对他不好?”“老牛在牛郎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部编版《10.牛郎织女(一)》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10.牛郎织女(一)》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2.生字词小黑板;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民间故事的资料;4.一张夏夜星空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着重强调“酿”的读音;“妻”的书写笔顺;知道“挨”是多音字并分别组词。

四、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结束):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织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五、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10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0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0 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郎、嫂”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会写“淋、洒”等13个字,能读写“凄、廊”等词语。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牛郎织女故事的优美。

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品味与仿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兴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传说。

2. 教师简要介绍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生讨论,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生字词学习与运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字词的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3.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书写指导。

四、优美语句品味与仿写(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品味。

2. 学生仿写优美句子,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记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牛郎织女(一)郎嫂凄廊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更多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下周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学会了生字词,感受到了民间传说的魅力。

但在课堂上,对于生字词的书写指导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同时,在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环节,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10 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

《10 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

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受哥哥嫂子的虐待, 和老牛相依为命。

在老牛的帮助下, 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生下一对儿女。

可是, 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 从此天各一方, 遥河对望。

最终, 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 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一)》是故事的前半部分, 讲述了牛郎关心老牛, 与老牛亲密无间, 并在老牛的指引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 赞扬了他们勤劳、善良的品质, 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易懂, 直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 牛郎童年时遭哥嫂的虐待;牛郎和织女心心相印, 虽然贫寒, 却男耕女织、儿女绕膝, 非常温馨。

故事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观, 如, 课文中对牛郎、织女、老牛、喜鹊的赞扬, 对牛郎哥嫂、王母娘娘的贬斥。

课文中一些神奇、不可思议的情节也为故事增色不少。

比如老牛不仅会说话, 还可以预知未来;天山美丽的云霞竟然是织女织的彩锦┅┅这些离奇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 凸显了民间故事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

【学情分析】通过三年级童话故事单元和四年级神话故事单元的学习,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想象力。

通过第九课《猎人海力布》的学习, 对概括课文大概内容有了基础的了解。

《牛郎织女(一)》这篇民间故事充满了趣味, 学生很愿意阅读此类文章, 也很乐意讲述此类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嫂、恳、筛”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落”, 会写“郎、爹”等14个字, 会写“嫂子、剩饭”等13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 展开想象, 把简略的情节讲具体。

4.能结合文中不可思议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 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0《牛郎织女(一)》(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0《牛郎织女(一)》(教案)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案学习目标:1. 认识“嫂、恳”等10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 个字,会写“嫂子、剩饭”等13 个词语。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 展开想象,能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能缩写故事。

重难点:1. 重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2. 难点:展开想象,能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能缩写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与一个节日有关,那就是“七夕节”。

“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美丽传说。

传说中,天上的织女和牛郎相爱,但被天河隔开,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

这一天,喜鹊会飞来搭起“鹊桥”,让他们得以相见。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就有了“七夕节”。

那么,这个传说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牛郎织女(一)》这篇课文,感受这个美丽的传说吧!二、生字学习1. 蚕(cán):养蚕、蚕茧。

-造句:养蚕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2. 考(kǎo):考试、考虑。

-造句:这次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考得还不错。

3. 疼(téng):疼爱、疼痛。

-造句:他的膝盖受伤了,疼得厉害。

4. 席(xí):席位、凉席。

-造句:在会议上,他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席位。

5. 糖(táng):糖果、白糖。

-造句:孩子们喜欢吃糖果。

6. 屑(xiè):木屑、琐屑。

-造句:工人们正在清理木屑。

7. 启(qǐ):启发、启示。

-造句:老师的启发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8. 迪(dí):启迪、迪斯科。

-造句:他的演讲给了我很多启迪。

9. 钉(dīng):钉子、螺丝钉。

-造句:他用锤子把钉子钉进了木头里。

10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0牛郎织女(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10牛郎织女(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善良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牛郎织女的角色,进行表演,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描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到牛郎织女的情感和心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课文教材。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牛郎织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牛郎织女故事的了解和认识。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扮演牛郎织女的角色,进行表演,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观察板书,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表演体验,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牛郎织女(一)》的基本情节和中心思想;学习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背景。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理解《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传说故事。

3. 教学难点•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对于情感理解的提升。

•对于中文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

4. 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牛郎织女(一)》的情节导入。

•合作学习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向学生简单介绍《牛郎织女(一)》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学习中心(30分钟)•听故事:播放《牛郎织女(一)》录音让学生听。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和中文古诗词的意义。

第三步:拓展延伸(15分钟)•分享交流:每组报告讨论的成果,分享心得。

第四步:巩固提高(20分钟)•朗读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探究:师生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二、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希望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还可以了解七夕节的来历及相关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同时,本节课也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10.牛郎织女(一)》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10.牛郎织女(一)》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2.生字词小黑板;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民间故事的资料;4.一张夏夜星空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着重强调“酿”的读音;“妻”的书写笔顺;知道“挨”是多音字并分别组词。

四、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结束):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织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五、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牛郎织女》故事背景和内容。

2.学习《牛郎织女》故事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

2.理解《牛郎织女》中的感情表达和价值观。

3.运用所学词语和表达进行阅读和讨论。

三、教学内容1.《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介绍《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由于桥梁被天神拆除而无法相会,最终通过努力和悲情,得以在七夕之夜相会的故事。

2. 重要词语解析•牛郎:指一个年轻的牧童。

•织女:指一个年轻的女子,精通织布技艺。

•桥梁: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3. 故事情节梳理1.牛郎与织女分隔两岸。

2.天神拆除桥梁,使得两人无法相会。

3.牛郎和织女心怀悲伤,终日思念。

4.牛郎借助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但只能在每年的七夕夜晚。

5.牛郎和织女在七夕之夜相会,但只能短暂相聚。

四、教学活动安排1.课前导入:通过谈论爱情和思念的情感,引入《牛郎织女》故事。

2.课堂阅读:学生课文朗读,理解故事情节。

3.课文分析:分组讨论重要词语和表达含义。

4.情感体验:学生表演牛郎织女相遇的片段,加深理解和感受。

5.课堂点评:教师总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价值观。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自行阅读《牛郎织女》相关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和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牛郎织女》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文化传承意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

以上是本次《牛郎织女(一)》教案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嫂、肯、筛”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嫂”等14个字以及“嫂子、剩饭、床铺”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绘制人物关系图,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3.展开想象,增补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词导入,了解民间故事特点1.交流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的古诗文。

2.引出课题:同学们交流的是古诗文中的牛郎织女,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牛郎织女故事却是一则民间故事。

3.根据预习,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引出民间故事“神化”的特点。

4.默读课文,对比古诗文与民间故事,发现民间故事“情节丰富、口语化”的特点。

二、绘制人物关系图,把握故事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圈出课文中出场的人物并交流。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贴板贴在合适的位置。

3.随文识字:“嫂”,形声字,女性,女字旁。

书写注意竖画出头。

比较“哥嫂、爹娘”与“兄嫂、父母”的不同,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特点。

发现其他口语化词汇“怪有意思、好歹、稀罕、安了家……”4.小组合作,绘制人物关系图。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5.小组汇报展示,全班共同完成人物关系图。

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滑动查看下一张 >>重点交流:(1)聚焦3-4自然段,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完成语作本第41页第4(1)题。

重点词语:照顾周到、陪伴(2)聚焦9-21自然段,说说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重点词语:老牛、洗澡、衣服、谈话三、搭建支架,梳理故事情节1.结合人物关系图,完成语作本第40页第3题。

2.尝试讲述《牛郎织女(一)》的完整故事。

第二课时一、写字导入1.抄写语作本第40页第1题中的生字,每个写两遍。

2.对比识字。

二、发挥想象,尝试创造性复述1.出示篇章页: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 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 牛郎织女(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 牛郎织女(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一)》是一篇经典的民间故事,描绘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王母娘娘分开的传说。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通过讲述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感受民间传说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民间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体验、审美感悟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会用“鹊桥”、“相思”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传说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会珍惜爱情,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2.难点: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感受民间传说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魅力。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相关资料:收集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诗词等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牛郎织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然后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0课《牛郎织女(一)》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0课《牛郎织女(一)》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0课《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熟练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1. 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教学难点: 1.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 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所读故事。

三、教学准备1.课文《牛郎织女(一)》教材2.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牛郎织女的形象3.课堂板书:关键词语及人物关系图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3.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牛郎织女的故事,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关系。

4. 课堂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陈述他们的讨论结果,学生互相交流,补充彼此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总结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并鼓励学生背诵故事片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需要加强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下节课可以增加相关语言游戏训练,提高语言技能。

以上是《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美丽的中国传统故事。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含教学
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
古代文学中的传统爱情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能说出故事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教学生掌握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
•让学生领会故事中蕴含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文并茂的故事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 学习过程
1.展示故事图片,带领学生了解故事主要角色。

2.听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学生跟读。

3.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感人情节。

3. 拓展延伸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表演故事片段,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故事内容理解不深,下节课需要对故事涵义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引导。

另外,学生表演环节可以更多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故事
•感人情节
•传统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故事,培养其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牛郎织女(一)1.会认“嫂、恳”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4.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

●难点抓住人物描写,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1.字词教学。

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对学生自读的情况,教师应认真检查。

检查自读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要提醒学生注意“嫂”是平舌音,“纱、筛”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泳”是后鼻音。

第二步:指导学生写字,“嫂、郎、辆、纱、酿、泳、婚、挨”是左右结构的字;“爹、罕、妻、辈”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狱”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阅读理解。

初读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提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准“牛郎”这两个字。

然后设问:读课题时我们会想到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然后按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对读得不符合要求的,应再给一些时间,进行练习。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字音读得不准、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应及时纠正。

学生再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边默读课文边理清课文脉络,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

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表达运用。

复述课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

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据此列出复述提纲,即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密——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森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最后,把前后内容连接起来,完整地进行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也可根据课文某些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提高复述的效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预习提纲(1)查找资料,了解叶圣陶以及四大民间故事。

(2)会认“嫂、恳”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3)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反映牛郎和织女性格特点的句子,并画下来。

(4)摘抄你觉得文中写得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嫂、恳”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试着给每个情节概括小标题,理清故事结构。

3.品读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新课,初识民间故事。

1.出示《迢迢牵牛星》一诗,自由读一读,借助注释读懂诗的大意。

诗中讲了哪一个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ó)素手,札札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银河,但他们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2.关于《牛郎织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3.你了解民间故事吗?(交流: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经典的人物形象,寄托了美好的情感(板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

这些故事以口头讲述的形式流传下来,后来一般又经过了文人的整理、加工和修改,一直流传至今。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诗经中就有过记载,而且汉代还发现过雕琢的石像,如此推算大概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传说,这个民间故事不仅被写成诗,写成书,拍成戏等,人们还把他们相会的日子农历七月七日定为“七夕节”,这备受人们喜爱的故事必定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牛郎织女(一)》。

(板书课题)通过学习和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词,既扩展了学生阅读面,又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既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又了解了牛郎织女故事的相关背景知识,一举多得。

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大家把这些生字新词牢记在心中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课件出示:牛郎爹妈嫂子一辆车好歹稀罕纱衣妻子一趟托着游泳结婚一辈子挨近重点正音:“嫂”是平舌音,“纱”是翘舌音;“罕、婚”是前鼻音,“郎、辆、趟、泳”是后鼻音。

2.课文讲述了牛郎和织女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牛郎与织女)围绕这两个人物,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怎样的?浏览课文,讨论交流:故事是怎样开始、发展、结局的?根据学生的交流,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生活很苦,人称牛郎。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第三部分(5~8自然段):长大分家,赶出家门。

第四部分(9~13自然段):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第五部分(14~16自然段):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第六部分(17~21自然段):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小结:故事稍长,想要快速的读懂,要注意探寻出主人公,围绕主人公探寻主要情节,就可以读懂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了。

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初读时不流于形式,就要从字、词、篇上,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进行初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

各个自然段列出小标题,为复述课文做好铺垫。

三、精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

1.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说说在你的眼中牛郎和织女是一位怎样的人,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达,想好了写下来。

织女: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牛郎:憨厚老实、勤劳善良……2.细读人物:(1)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描写织女和牛郎的有关句子。

(2)指名学生说出相应段落。

描写织女的句子: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出示彩霞图片,学生欣赏彩霞的美。

师:我们每天看到的美丽朝霞和晚霞,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的云霞,美不美?这都是出自织女的手艺,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彩霞的美,读出织女的了不起。

描写牛郎的句子: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

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

(3)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牛郎很可怜、命运悲惨)从哪里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都死了”“很不好”“吃剩饭”“穿破衣裳”“在牛棚里睡”“没名字”等词语来体会。

(4)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古人说:父母不在,长兄为父,老嫂比母,这句话阐明了兄长要肩负教育、培养弟妹的责任。

可是这牛郎的哥嫂却待他很不好。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衬托牛郎的可怜。

(5)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找出有关语句画出来。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

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

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学生讨论后明确:老牛向牛郎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6)读到这里,老师心里就有了疑问: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穷苦的放牛郎,织女为什么要嫁给牛郎呢?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

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

文中写“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所以,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让织女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从而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本文人物性格鲜明,适合让学生评论。

让学生做人物评论员,评论文中人物。

只要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就好。

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人物,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四、布置作业。

1.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1)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2)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2.将本课要求的会写字抄写在作业本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源自丰富的阅读,更源于日积月累的练习。

而阅读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的情味,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练习资源。

本环节的作业设计要根据课文学习的方法,发挥想象学习说话,把事情说具体。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复述课文,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2.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

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故事的顺序,谁来说一说故事顺序是怎样的?2.谁能根据故事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现在,我们已经理清了顺序,知道了故事大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用你的慧眼去品评人物。

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呢?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忆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再现故事情景,走进故事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情感生活,为本节课故事情节内容复述打好基础。

二、感悟其他人物。

文中还有一些角色他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些角色的句子,思考,交流。

1.牛郎的哥嫂:待牛郎很不好。

课件出示句子:。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

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

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

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

读上面的句子,你觉得牛郎的哥嫂是怎样的人?(很坏、狠毒、不念亲情)这一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衬托牛郎的可怜)2.老牛:与牛郎很亲密。

(感受牛郎与老牛亲密的感情以及老牛为牛郎着想的心理)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