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音变的类型与
语流音变的四种形式
语流音变的四种形式一、语流音变的四种类型话语流音变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1、同化: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语音的这种语流中变化就叫同化。
根据同化的方向,可以将同化分为顺同化与逆同化,两个相邻的音,后一个受前一个的影响,变得与前一个音相同或相近,称顺同化;两个相邻的音,前一个受后一个的影响,变得与后一个音相同或相近,称逆同化。
2、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自己原来的发音不同了,这就是异化。
3、弱化: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得比原来更弱更轻了,这种现象叫做弱化。
4、脱落: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这就是脱落,也称减音。
二、扩展资料(一)语流音变与历史音变的含义语流中的一个音,由于受前后音或者说话时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是一种共时的、临时的变化。
在言语交际中,语流音变随处可见。
同样的语音结构单位,由于所处的语音环境不同,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即使它处的语音环境相同,不同的人读音也会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发音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研究语流音变也只能概括一般的、普遍的语流音变现象。
历史音变是指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
具有固定性和历时性。
如汉语从古代到现代语音系统发生的变化。
(二)语流音变与历史音变的区别与联系语流音变与历史音变不同,它具有共时性和临时性,比如,辛苦[in55k´u214],在语流中读成[i55k´u214],是由于[n]在语流中被[k´]同化成了[]。
[n]并非固定的、不分条件的读为[]。
语流音变是发生在同一语流中的,属于共时态的变化。
音变基本类型 同化异化
音变基本类型同化异化音变是语音变化的一种形式,包括同化和异化两种基本类型。
这两种类型描述了语音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变化方式。
1. 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是指一个语音单元受到其相邻语音单元影响,导致它自身发生变化,使得相邻语音单元之间更加相似。
•例子:
•连读时的辅音同化:例如,“不是”在连读时可能发音为/bú shì/,其中的/b/和/sh/发生了辅音同化,使它们的发音更为相似。
2. 异化(Dissimilation):
•异化是指一个语音单元在发音时受到相邻语音的影响,导致它自身发生变化,使得相邻语音单元之间更加不同。
•例子:
•元音异化:例如,“舒服”在口语中可能发音为/shūfu/,其中的/u/和/f/之间发生了元音异化,使它们的发音更为不同。
这两种基本类型的语音变化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它们在语音演变和语音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化和异化是语音变化的自然结果,可以在语言的不同层次上(音位、音节、词等)观察到。
需要注意的是,同化和异化是广义上的概念,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具体语音现象。
具体的同化和异化规则会因语言的特性而异,而且它们在特定语音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1/ 1。
语流音变1
语流音变
一、 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因为受邻近音的影响,或者 由于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 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变化有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合音、换位
音变现象可分为历史音变和共时音变(语流音变)。 共时性语流音变是指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暂时发生的现象,换一个语音环境 就不一定有这种变化。 历史音变是历时性的,是指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 的变化。历史音变不仅使具体音位发生变化而且导致整个音位系统的变更。 音变类型可分为自然音变和条件音变。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到,语音的同化和异化可以表现在元音、辅音、 声调等方面,可能发生在一个词的内部,也可能发生在词与词之间。
二、几种常见的音变现象
3、增音epenthesis
语流中两个音之间增添一个音进去称为“增音”
为了发音方便,英语athlete[æθli:t](运动员)往往读成 [æθəli:t],在[θ]和[l]之间增加了[ə],避免了发音部位过快的 变化;
第二节音变
第二节音变一,音变的特点:音变可以分为共时层面的语流音变和历时音变两类。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二,音变原因及类型:音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汉字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原因。
社会因素是引起语音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因素去找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接触有时会使他们所操的语言发生不合符语音演变规律 的音变现象,如北京话入声调的发展。
第二,多语社团所操的几种语言有时会互相影响,出现彼此相同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的结果是原本音节构成不同的几种语言的音系结构变得相同或相似。
如湘西地区的土家语、 苗语、汉语方言相互之间的影响。
贵州莫话和当地汉语方言之间的影响。
第三,社会的急聚变革和动乱,往往给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使语言发生急巨的变化, 如汉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巨变跟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有密切的关系,由中古到近代发生的巨变跟唐代以后多次发生的外族入侵和民族融合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与他文化接触频繁的语言的语音发生变化的速度往往比较快, 如羌语的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第五,同一言语社团中间不同的年龄层次之间,不同的性别层次之间在语音上有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小得让人难以觉察到,但这往往是就是语音演变的发端。
2语言自身的原因:语言自身引起语音变化的因素非常多,包括语法(构形)和词汇(构词)引起的音变, 也包括语音本身的各种因素。
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语音方面的音变音素,语音自身的音变因素包括音节内部各个音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音节之间的相互影响、词在音节中的位置等因素、 整个语音系统内部调整。
第一,音节内部各个音的相互影响。
不同的音组合在一起构成音节时,在发展部位的高低前后、发音方法的送气清浊、成除阻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影响,相互迁就,引起变化,如 汉语浊声母的清化跟声调有密切的关系,平声分阴阳、浊上变去则跟声母的清浊有密切的关系,重唇分化为轻唇、舌头音分化出舌上音Z 、C 、S 、g 、k 、h 分化出舌面音j 、q 、x 则跟韵母元音有密切的关系。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语流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邻音依存变音:邻音依存变音是指一个音素的发音会受到前后邻近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英语中,/t/音在发音时,如果前面是元音/iː/,则/t/音会被发成/d/音。
比如单词"tea"在发音时会变为/tiː/而不是/t/.2. 调音位置依存变音:调音位置依存变音是指一个音素的发音受到相邻音素的调音位置差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英语中的/p/音,在发音时如果前面是鼻音/m/,则/p/音会变为/m/音。
比如单词"campaign"在发音时,/p/音会发成/m/音。
3. 微调:微调是指一个音素的发音轻微地变化以适应语流,但不会改变其基本特征。
例如,英语中的/t/音在快速语速下会发成轻微的/flap/音。
比如单词"better"在快速语速下,/t/会发成/ɾ/音。
4. 同化:同化是指一个音素的发音在受到相邻音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以使整个音序更加流畅和易于发音。
例如,在英语中,辅音/n/在遇到后面的塞音/p/、/t/、/k/时,会同化为相应的鼻塞音/m/、/n/、/ŋ/。
比如单词"imp"中的/n/会同化为/m/。
5. 连读:连读是指相邻的词语在发音时会进行音变,使整个句子发音更加流畅。
例如,在英语中,连读会导致词尾辅音的弱化或省略。
比如短语"take it"在发音时,连读会导致/t/音弱化,使其发成"təˈkeɪt"。
这些都是语流音变的常见类型,不同语言和语言环境下可能还会有其他的细分类型。
本文讨论客方言鱼虞韵的历史层次
客赣方言鱼虞韵的历史层次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刘泽民鱼虞两韵的分混是切韵时代南北方言的重要差异之一。
《切韵》序中说“支脂鱼虞,共为不韵。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举例说明北人鱼虞相混,南人鱼虞有别。
这种古代南北方言的差异在现代方言中仍然存在。
最早指出闽方言中鱼虞、之脂仍然有别的是董同龢(1959)。
梅祖麟(1995)、潘悟云(1995)通过对吴语的分析明确指出吴语鱼韵字有两个不同层次,一个层次鱼韵读合口,与虞韵相混,这是较晚的层次;还有一个较早的层次,鱼韵读开口,和虞韵有别。
其后郑张尚芳(1999)、梅祖麟(2001)、潘悟云(?)、陈忠敏(2001)等的研究,使鱼虞两韵在吴闽赣几种南方方言中的历史层次更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讨论客赣方言鱼虞韵的历史层次。
在确立层次和区分层次的方法上,我们对潘悟云1995、梅祖麟1995、陈忠敏2001多有参考。
我们认同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文白异读是区分一个方言层次的利器。
第二,借助古音类的分合也可以鉴别不同的层次。
第三,在分布上是对立的音应该算作不同的层次;反之,在分布上是互补的,可以考虑是同一层次上的不同变体。
第四,早期层次所残留的字在邻近或同类方言里大致是一致的(陈忠敏2001)。
通过对赣客方言数十个点材料的详细比较,并将之与吴语、闽语进行对照,我们试图对赣客方言鱼虞韵的历史层次和音变规律作总体的探索。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客赣方言的鱼虞韵,和吴闽方言有非常相似的表现。
它们都存在着三个大的历史层次:上古层、中古层和后中古层。
个别方言点的少数字还保留上古层。
中古层普遍存在于客赣方言中,它们的典型特征是鱼韵和虞韵不混,最典型的读音是ie或i 。
有些点中古层有两至三个读音类型。
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中古层遗留的一个中心区域,这个区域位于江西的东部和毗邻的福建西部,纵跨赣方言和赣闽的客家方言,和南部吴语、闽语连成一气。
后中古层是客赣鱼虞韵的主体层次,它的主要特征是鱼虞韵相混,读音随声类的不同呈现差异。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
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3.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
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
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1.符号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特定语言系统中作为音义结合体的语言单位称为语言符号。
与一般符号相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能指的线性特征、所指组合的层次性等等。
4.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
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5.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
什么是语流音变
什么是语流音变
1、语流音变: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语音的变化。
语流音变包括:儿化、变音、变调。
2、儿化:普通话中特殊的语音流变现象,发音时在韵母末尾加上一个卷舌er的动作,书面写成“儿”。
3、【变音】:一个音节受到语流中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其内部因素发生某种变化。
4、变音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同化:语流中本来不同的两个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彼此相同或相似。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音,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彼此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脱落:“弱化”的进一步表现,语速较快的语段中。
5、变调
(1)“一”变调:万一、一天、一年、一米(变51);一万、一样(变35)
(2)“不”变调:不要、不变(变35)
6、句调是句子的标志。
汉语声调演变举例说明
汉语声调演变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汉语语音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声调的变化可以影响一个词的含义和发音。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声调的演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汉语声调演变的例子:
1. 古代汉语中的声调演变
在古代汉语中,声调可以分为平、上、去三声和入声。
其中平声又可以分为阴平和阳平,而上声和去声则都是降调。
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发音响亮而短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声逐渐消失,现代汉语中不再有入声的存在。
2. 普通话中的声调演变
在普通话中,声调可以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
阴平是一个高平调,发音时声音高而平;阳平是一个高升调,发音时声音先低后高;上声是一个降升调,发音时声音先降后升;去声是一个全降调,发音时声音先高后低。
在普通话中,声调的演变也有一些例子。
例如,“蒲”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读作pú,而在古代汉语中则读作bù,是一个去声字。
又如,“恬”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读作tián,而在古代汉语中则读作dián,是一个入声字。
3. 方言中的声调演变
不同地区的方言中,声调的演变情况也不尽相同。
在一些方言中,可能存在比普通话更多的声调类别或者更少的声调类别。
例如,吴语和粤语都有复杂的声调系统,而晋语则只有两个声调。
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词的不同声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总之,汉语的声调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通过对汉语声调演变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语音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更好地掌握和学习汉语。
00541《语言学概论》精选习题集
《语言学概论》精选习题集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A.书面语B.文字C.口语D.体态2.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萨丕尔3.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系统性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B.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5.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6.“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苟子·正名》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的书面形式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是建立语言符号归类规则的基础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E.組合关系可以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三、术语解释题1.符号2.句法自治四、简答题1.为什么不能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2.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差别。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P56)本题考查口语和书面语的相关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2.B(P58)本题考查“能指”和“所指”概念的提出者。
音变的名词解释
音变的名词解释
音变是语言变化中的一种现象,指的是音素(语音单位)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发生改变的过程。
音变是语言演变的一部分,是语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音变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
1. 邻接音素影响:一个音素在相邻音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比如,有些语言中的元音音素在辅音前后会发生变化,比如英语中的元音音素在介于浊辅音和清辅音之间的位置时发生音变。
2. 音位相互作用:一个音素的发音受到其他音素的影响。
比如,某些语言中辅音音素的发音会受到邻近元音音素的高低调整。
3. 语音速度:语音的发音速度也会对音变产生影响。
较快的语速下,音素可能发生省略、合并或简化等变化。
音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同化音变:一个音素的发音受到相邻音素的影响,两个相邻的音素趋于相似或统一。
比如,某些语言中的辅音会同化为邻近的辅音,使得发音更加流畅。
例如英语单词“in”后面接辅音时,/n/音会与后面的辅音发音方式相同。
2. 弱化音变:一个音素在辅音环境中发音较弱。
比如,某些语言中的元音在辅音后面发音时,声音会较弱或发生变化。
3. 引入音变:一个音素从无到有地引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比如,某些语言中的辅音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会发生变化,比如英语中的/t/音在单词最后位置上的发音方式通常是卷舌音,但在/t/后面跟随元音的情况下,发音方式会变为清辅音/d/。
音变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演化和语音变化的过程非常重要。
它不仅帮助研究者揭示语言的演变规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进一步研究音变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学习不同语言的发音规律,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英语音变规则总结举例
英语音变规则总结举例摘要:一、引言二、英语音变规则概述1.音位变化的原因2.音变的类型三、音变规则举例1.元音音变1) 元音字母间的音变2) 元音与辅音字母间的音变2.辅音音变1) 辅音字母间的音变2) 辅音与元音间的音变四、音变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1.单词例举2.句子例举五、结论正文:【引言】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掌握音变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音变是指在一个单词或句子中,某个音位由于受到相邻音位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本文将详细介绍英语音变规则及其应用。
【英语音变规则概述】1.音位变化的原因音位变化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1) 相邻音位的影响:当两个相邻的音位相互作用时,其中一个音位会发生音变以适应另一个音位。
2) 单词内部音节的压力:在一个单词中,音节之间的压力可能导致音位发生变化。
3) 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不同,可能导致音位发生变化。
2.音变的类型英语音变主要包括元音音变和辅音音变。
【音变规则举例】1.元音音变1) 元音字母间的音变:如“bed”中的[e]变为[],形成“begged”。
2) 元音与辅音字母间的音变:如“knight”中的[i:]变为[],形成“knighted”。
2.辅音音变1) 辅音字母间的音变:如“skate”中的[k]变为[g],形成“skated”。
2) 辅音与元音间的音变:如“boat”中的[c]变为[k],形成“boated”。
【音变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1.单词例举- example:[ɡzmpl] → [gzmpl](元音音变)- tonight:[tnat] → [tnait](元音音变)- knight:[nat] → [natd](辅音音变)- skate:[sket] → [sketd](辅音音变)2.句子例举- She couldn"t believe her eyes.(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印欧语的音变规律
印欧语的音变规律英国人威廉·琼斯(1746---1794),当过孟加拉法官,学过法、意、希腊、拉丁、梵、波斯、孟加拉、印地等语言,有对多种语言进行比较的优势。
他在1786年发表了论文,指出梵、希腊、拉丁语具有非常整齐的语音对应。
比如:“父亲”在三种语言里分别是"pitar,pater,pater",“兄弟”在三种语言里分别是bhrater,phrater,franer……众多的语言有如此惊人的关联,并非巧合,而是同出一源的必然结果。
在很多学者努力下,印欧语系的概念提出来了,构拟了古代的语音,包括祖语——原始印欧语(以下称为印欧语)的语音。
印欧语历史音变的规律以简洁明了的公式表达出来。
印欧语第一次音变,是从印欧语到日耳曼语发生的辅音变化,也叫格林定律。
它的内容如下:(1):印欧语bh,dh,gh变为日耳曼语b,d,g;(2):印欧语b,d,g变为日耳曼语p,t,k;(3):印欧语p,t,k变为日耳曼语f,th,x(词首为h)第(1)条说的是送气的浊塞音不再送气。
梵语里保留了bh,dh之类送气浊音,如“兄弟”是bhratar,在古英语里开头辅音是b。
第(2)条说的是浊塞音变成了清塞音,如“二”拉丁语是duo,古英语里以t开头。
第(3)条说的是塞音变成了摩擦音,拉丁语“三”是treis,开头的t在古英语里变成了th。
这三类变化应当是(3)在先,然后是(2),最后是(1),如果从(1)到(2),b全成p,日耳曼语里还会有b吗?如果从(2)变为(3),p又全变成f,日耳曼语里还会有p吗?《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第一次音变的叙述为,原始印欧语的p,t,k变为日耳曼语的f,th,h,同时b,d,g变成p,t,k,而f,th,h变为b,d,g.这种叙述顺序不会造成误解。
但最末一点与前述第(1)条不是一回事。
不提bh,dh,gh,也未区分x与h,也是有待修改的。
原始印欧语肯定没有f,世界古老语言恐怕也没有例外的。
关于音变的名词解释
关于音变的名词解释音变是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语言中发音的变化现象。
音变不仅是语言演变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语音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不同的语言中,音变的类型和规律也各不相同。
一、音变的定义和分类音变可以定义为语音单元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发音变化。
这些条件可以是周围音素的影响、语音位置、语调、重音等。
根据发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音变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1.1 失去音位的音变这种音变指的是在语言的发音过程中,一个音素逐渐消失,不再被区分出来。
例如,英语中的/k/音在单词"knife"中发音为/t/,而在单词"cat"中发音为/k/。
这是因为在单词"knife"中,/k/音位被/t/音位替代了,而在单词"cat"中,/k/音位被保留下来。
1.2 增加音位的音变这种音变与失去音位的音变相反,指的是语言中新的音位逐渐产生。
例如,英语中的/θ/音(如"thin")在中古英语时期是不存在的,而逐渐产生并取代了原来的/f/音(如"fing")。
这种音变可以是因为语音的互补性或者社会因素导致的。
1.3 位置音变位置音变指的是音位在不同的语音位置上发生不同的发音。
例如,英语中的/p/音在词首发音时声音爆破较强,在词尾发音时就较松弛。
这种音变是由于音位周围的音素或音节结构的影响导致的。
1.4 音位边界变化音位边界变化指的是音位在相邻音素或音节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例如,英语中的/t/音在发音时接近元音音素时发音较清脆(如"tea"),接近辅音音素时发音较浊(如"stop")。
这种音变是由于音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二、音变的原因和意义音变现象是语言演变和语音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揭示了语言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且对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产生影响。
中古音文档
中古音1. 简介中古音(Middle Chinese,简称MC)是指汉字方音之一种,指的是中国古代汉族的一种发音方式。
中古音使用方块字符表示音节,并使用韵母和声调来标记音节的音高和声调。
中古音是古代汉语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声韵变化、发音特点以及与近代汉语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古音的特点、标记方式以及研究价值进行介绍和探讨。
2. 中古音的特点中古音形成于唐宋时期,大致可追溯到6至12世纪。
中古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声调中古音的声调是使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的,共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声调不标记数字,上声标记1,去声标记2,入声标记3。
这种声调标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古代汉语的声调变化。
2.2 韵母中古音的韵母有多种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前韵母和后韵母。
前韵母包括单元音(a、e、i、o、u)、双元音(ia、ie、io、iu)、鼻化韵母(in、ing)、三声元音(ian、iang、iao、iong)、元音加介音(uai、ui、-ueng)等。
后韵母包括鼻化韵母(un、uen)、清韵母(i、u)等。
2.3 辅音中古音的辅音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发音方式,常见的辅音包括塞音(p、t、k)、擦音(s、sh)、鼻音(m、n、ng)、舌中音(r、l)等。
辅音的发音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研究中古文献和方言音进行推测和分析。
3. 中古音的标记方式中古音使用方块字符来表示音节,方块字符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常见的标记字符有ᵦ、ᵧ、ᵨ、ᵩ、ᵪ、ᶯ、ᶮ等。
这种标记方式虽然与现代汉字不同,但在研究中古音时非常方便,并且可以更好地反映出音节的发音特点和声调变化。
4. 中古音的研究价值中古音的研究对于了解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语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代汉字音韵,还原古汉语的原始音韵体系,以及研究方言的历史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古音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包括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方言音的调查和比较、声韵学的研究等。
语流音变1
二、语流音变的类型
4、减音
语流中应该某些应该有的音没有发出声音来成为“减 音”。
减音与弱化有密切的关系,弱化音节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减音, 如北京话“豆腐”[tou fu]→[touf] ,“意思”[yi sɿ] →[yis]。
减音现象最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环境里。北京话 “四个”里的“个” 和“不知道”里的“知”快读时声母[k]和[tʂ]都可以不读出来,变 成[sɿ ə]、[pu ʅ tao],就是一种减音现象。英语在语速较快时, factory [fæktəri](工厂)可以减去读成[fæ ktri];“let us go”可读为 “let’s go”,us[ʌs]减去元音读为[s]。
如,面包[m‘iɛn pɑo→miɛm pɑo],分配[fən p‘ei→fəm p‘ei],门面[mən miɛn→məm miɛn] 这三个词语的前一音节尾音都是[n],后一音节的开头 辅音都为双唇音[p][p‘][m],[n]受它们的影响变成了双唇鼻音[m] 。这 种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的同化,叫做“逆同化”。
“木头”的“头”读轻音,韵母ou可以读成[o]。北京话“不用”búyòng合 成“甭”béng,广州话“乜嘢”(什么)[mat jɛ]合成[mɜ:],英语can not (不能)[kæn nɔt]合成can’t [kænt],it is(它是)[it iz]和it has[it hæz] (它有)都合音为it’s[its]。汉语不少方言的“儿”音节和它前面的音节合 成为一个音节,形成一套儿化韵母,如北京话的“花儿”hanr,猴儿hour 等等。合音往往同时含减音的现象,如北京话韵母[ou]轻读合成[o],实际 也是减去了[u],“两个”减音读成“俩”也是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的现 象。
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叫“顺同化”。如广州话[kam jat→kəm mat]; 英语中的后缀s,在清辅音后面读[s],在浊音之后读为[z] ,如 books[bu:ks]、 dogs[dɔgz] 。
音变的分类
音变的分类音变是指语言变化所引起的声音的变化,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结构和信号传输,而且还涉及到音韵、节奏、音调和语音学等多个领域。
基本上,音变分为三大类:变音、重音和重述。
变音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一个语言的音素(例如,母音或辅音)发生变化,即使听者可以正确识别,但也可能有所不同。
变音主要包括变调、变腔、变音素等,它们经常发生在口语中。
例如,“打”和“扔”在口语中常常会被混淆,或者发音被改变,变成“da”和“reng”。
另一个常见的变音是“失去某个音节”,例如,英语中的“yes”和“no”,在口语中往往会变成“yeah”和“nope”。
重音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以发音者比较重视的音素的发音变得更强烈,特别是当语言的表达方式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时。
重音主要包括重量、抑制和升调重音等,它们经常发生在口语和朗读中。
例如,在英语口语中,“you”可以有不同的重读,有时重读前面的单词,如“Do YOU want?”,有时重读后面的单词,如“What do YOU want?”。
重述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音素被反复发音。
重述主要包括叠声、复音和叠读等,它们经常发生在歌曲、诗歌和谚语中。
例如,“鱼与熊掌”的重述,“不可兼得”的复音,以及“天上人间”的叠读,都是重述的典型例子。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音变之外,还有一些专门术语,如:助音变化、拟声音变化、押韵变化、缩写变化等,它们都属于音变。
助音变化是指在句子中,助音音素被发音更多次或更强烈,以强调句子的含义。
拟声音变化是指语言的发音借助于声音的产生,来表达情感上的真实意义。
押韵变化是指语言表达时,使用相似或重复的音节来表达某种意义上的关系。
缩写变化是指使用一个短语来表达一个词语。
例如,在英语口语中,“aint”就是“are not”的缩写。
以上就是音变分类的主要内容。
音变不仅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核心概念,而且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非母语者和具有不同口音的人之间的沟通中,充分了解音变的知识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化 1、定义:也叫裂变,指一个音位分化为两个或更多的音位。 例:早期日耳曼语的i元音变移(词缀高元音i引起词根元音前移),其 词根后元音 [ u : ][ o : ] 低元音 [ a ] 在词缀成分 [ i ][ j ] 之前分别变为 [y:][ø:]或者[e] 原始日耳曼语 过渡阶段 古英语 词义
1、起源 1968 拉波夫等三人 《语言演变理论的实证基础》 1969 王士元 《音变的竞争造成剩余》 2、主要观点 (1)词是语音变化的最基本的单位 (2)语言演变的过程是词汇的渐变,语音的突变 (3)有序异质 3、证据 郑锦全、王士元 《潮州话的声调变化:一个词汇扩散的研究》 4、发展 (1)新版本:词汇与方言混合共处 (2)优点:可以消除词汇扩散旧版本关于音变与方言混合的矛盾,也能 消除旧版本关于音变与类比的矛盾,使得音变可以通过词汇扩散的各种 方式来完成。
5、意义 理论指导意义重大,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近二十年来,汉语语音演 变的研究集中在汉语方音的历史层次上。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自 文白异读同源论和文白异读异源论。
四、语言演变模式:区域分化型
1、层次的叠置
层次的叠置指的是语言系统里不同历史层次的积淀,现代汉语方言里最 为显著的叠置就是文白异读。如:晋城方言中,玉石的玉读为[yəʔ]2 玉米的玉读为[y]31 2、中原官话区域分化型演变 1、薛凤生 认为从《切韵》音系到现代北京话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标准 语受到三种区域方言的影响,它们是以洛阳、开封话为代表的古中原官 话,以金陵话为代表的古代南方官话,和以幽燕地区的北京话为代表的 古代北方官话。表现出汉语标准语历史音变的区域性及时代性。 2、证明 调查发现,中原官话,德、陌、麦三韵的塞音尾,今读[i]韵尾和零韵尾
Y /ç/
Z /s/(梵语)
a / ʃ/ 语)
b
c
d /s/(吉普赛
(四)转移
1、定义:如果语音的改变不影响现有的音位,也不影响音位的归属,只 是音位变体的发音改变,那就是语音的转移。
例如:拉丁语的后圆唇元音[u]在法语里发成前圆唇元音[y],音位事实 上没有变化,仅仅是法语改变了/u/的发音。
二、语言演变模式:树型与波浪型
早期的两个音位在一种语言里合并为一个音位,在另一种语言里保持两 个音位。 例如:拉丁语的/a//o/在哥特语里合并为/a/一个音位,在有的语言中保 持有/a//o/两个音位。 就像/p//ph/在英语里是一个音位,不区别意义;在汉语里就是两个音位, 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
3、继发性分化模式
X/u/(早期日耳曼语)
/s/-----[r ]
/r/ -----+
/s/
/r/
genus
genur_is
(三)重建中的合并与分化模式
参照福克斯在重建原始音位时采用的演变模式 1、音位未发生变化(9)
X
Y(早期语言)
甲 a
b
c
d乙
2、音位合并模式
X /a/
Y/o/(拉丁语)
哥特语(甲) a /a/
b /a/
c/o/(乙)
2、类型 (1)继发性分化(次生裂变) 继发性分化是在音系上产生新对立、出现新音位的分化。 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日耳曼语中,词根后元音[u:][o:]在词缀成分 [i][j]之前分别变为[y:][ø:]即/u/----/y//ø/.多数分化都是继发性 分化。 (2)初起性分化(原生裂变) 条件性合并,部分合并,它和继发性分化不同,分化出来的音位前后都 存在,没有音系的变化,只影响到某些词的音素。 古拉丁语/s/在两个元音之间会变成[r],可以看作是条件变体。由于语 言里已经存在/r/音位,这个由/s/变来的[r]与/r/音位合并,因此拉丁 语里可以看到同一词根有s.r的不同。
2、波浪型模式 (1)提出:史密特 发现印欧语系的语族之间往往存在相似点,用谱 系树理论的单一性分离无法解释。 (2)局限:只从地理上提出语言接触(空间),现在的学者在分析方音 层次叠置状态时更注重延边扩散的时间因素,不仅仅是空间因素。 (3)模式图
甲 音变a
快
慢
丁
慢
丙
快
乙音变b
三、语言演变模式:词汇扩散理论
古英语 a/y/
b/ø/
c/u/ 其他
4、初起性分化模式
X /s/ Y/r/
(甲) a [s] /s/
b [r] /r/
c[r](乙)
此模式的问题:b的归属问题
b在改变音位忠诚行之后属于语言乙,它之前属于哪个语言,该模式未能 表示,一个音位是不可能同时跨越两个语言或方言的。
4、复杂模式
X /ʂ/
历史音变的类型与 语言演变模式
一、历史音变类型
(一)合并 1、定义:两个或更多的音位合并成一个,它是一种常见的音变现象。 2、类型:a、两个或者更多的音位合并为其中之一(甲合并到乙中) b、合并为另一个音位(合成新的) 例如: 微 开一 灰 b 合一三 幽 幽 a
之
汉
3、特性:合并是不可逆的音变
南北朝
(1)河南方言i韵尾层次和零韵尾层次是中原官话历史上的自身演变, 因为二者普遍性很大,二者的不同主要反映在地域的分布上。而且河南 话没有成系统的一字两读,如果受外来方言的影响的话,是不会这样的。 (2)早期中原官话有关塞音尾发生区域分化,在洛阳组方言里分化为零 韵尾,在商丘组方言里分化为[i]韵尾。 3.分化模式的动因——--地域 (1)两种:a、历史语音学的音变环境。(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b、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自身变异性。(社会功能因素只是影 响因素之一,不能代替音变所有因素,上面例子还有中原官话在中古时 期的权威地位、区域分布等因素) (2)四种:瞿蔼堂、劲松 交际性、心因性、结构性、接触性(地域)
1、谱系树模式
(1)提出:施来赫尔 (2)目的:说明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 为语言之间比较提供可比性
(3)局限:语言变化的传播呈单向性,从主干到分支,不发生分枝间的 交互影响。但是实际上语言演变的影响因素,不只跟它的早期语言有关 系,过程中还会受邻近方言的影响。
(4)影响: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受谱系树模式影响的直线性模 式。反映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前中后期的思想。 历史比较语言学 前期:拉斯克、格里姆 从对应语词找求语音对应 中期:施来赫尔 谱系树 语音规律无例外 后期:新语法学派 重视书面文献和实际方言材料
a
b c
mu:siz
fo:tiz satjan
my:siz
fø:tiz setjan
my:s
fø : t settan
mice
feet set
公理:分化紧随合并
/u/分化为/y//ø/之后,紧接着词缀-iz脱落,可以看作与零合并成为没 有; 汉语里,齐撮呼的舌根塞音 [ k ][ k ][ x ] 以及 齐撮呼的舌尖塞擦音 [ ts ][ ts ʰ][ s ] 分化出一套舌面音擦音 [t ɕ ][ t ɕ ʰ][ ɕ ] ,但现在分化条件 [i][y]现在还存在。汉语史研究未发现所有的分化必定跟随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