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没落与救赎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考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考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

文化危机与双重救赎——齐美尔视域中的现代性危机理论研究

文化危机与双重救赎——齐美尔视域中的现代性危机理论研究
大学博 士启动基金“ 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4
粤海 2 0 1 3 . 2
解 与 争论 中 , 更 为 凸 显 了其 学 术 价 值 及 其 难 解 性 。 都市 生活 的体 验 与 感受 为 背 景 , 同 样 对 现 代 性 问 题 进 行 了不 懈 的 探 索 。 可 以说 , 齐 美 尔 对 现 代 性 分析 的切 人 点 是 不 同于 同 时代 的 大 多 数 思 想 家 的 。在他看 来 , 如 果 说 以 往 社 会 科 学 更 多 的 是 通
而且被宗教性统的价值观念都被不断解构宗教的作用也日渐所充盈的个性将不分内外永远身怀上帝160万方数据20132内在的宗教虔诚牢不可摧而且气势磅礴以至于识和谐我们首先必须使它们对称使整体的各不厌其烦地塑造整个生命其生命的形式超越了部分互相平衡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匀称地排列这其所能一切内容成为一种超生命它的充盈和激样人对单纯自然形态的偶然性和杂乱无章状态昂是宗教存在所不能独自承担得了的为此它把的成形能力就得以最快捷最明显和最直接的具自己放到了无限之中以便让无限接过去因为它体体现
满 ; 另一 方 面源 于 其在 不 同学 科 之 间 的 漫步 与 游
过宏 观 的 、 外 在 的方式 来把 握现 代性 、 把握 对现 存 世界 的转变 , 那 么 他 则 力 图 透 过 日常 的 、 微 观 的个 体生存 经历 与 内心 生存 体 验 来 捕捉 现 代 性 , 认 为 应“ 更 加 确 切 与 深 刻 地 关 注 研 究 对 象 的 现 实 状
然而 , 他 过于茫 然 , 除 了 真 理 无 所 不 欲 。他 喜 欢 在
真 理 周 围堆 积 种 种 观 点 , 却 既无 意 又 无 能 获得 真

论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及其救赎之途

论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及其救赎之途
21 0 1年 5月
社会科学家
S oCI AL S Cm NTI T S
M a ,0 1 y2 1
( 5 , 第 期 总第 19期 ) 6
【 文艺论丛 】
( ., n r No1 9 No5Ge e ̄ .6 )
论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及其救赎之途
杨 一铎
(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 闻学 院 ,四川 成都 6 0 6 ) 10 4


中西文论话语的不同源流
收 稿 日期 :0 1 0 — 5 2 1- 2 2
作者简介 : 杨一铎 (9 1 ) 陕西三原人 , 17 一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 院 0 8级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比较文学与 比较诗学 、 文艺学 。
2 8
含义是 ‘ 理性 ”。 些都与“ 有共通之处 。 ’哒 道” 但是 , 体系、 赫 表述模糊不定等缺点而被以“ 科学” 的名义宣 布 拉克利特又认为 “ 逻各斯 ” 是一种客观存在 , 有 ” 死刑。于是 , 是“ , 曾经参 与构建 中国人传统文化精神和文 是至少他本人已认识 的事物的“ 本性 ” 实质” 而这 化心理 、 时反映并 总结当代文学潮流和发展的中国 与“ 。 及 种“ 逻各斯 ” 有” 是“ 并可 以认识 的思想 , 组成 了一种求 传统文论被定格在五四时期 , 因被截断 了新文学经 并 知 一观察 一 问原因 一总结规律的哲学话语规则和 验的源泉 ,失去 了与 中国新 文学共 同发展 的机遇而 追 路径 , 这正是后世西方文化与文论的基本的学术话语 “ 失根”失 了“ 的中国传统文论也就失去了百年前 , 根” 特征 。另外 , 赫拉克利特指出 ,逻各斯 ” 以被表述 、 向现代文论转换的机会 , “ 可 于是在历史 的尘埃中成为对 被 言说 。因此 , 这种激励人们去求智慧 、 找规律的“ 逻 比、 彰显取而代之的西方文论 的“ 科学性” 的标本。 各斯 ” 最终也导致以可以言说为基础 的科学理性分析 但是 ,失根 ” “ 的不仅是中国传统文论 , 我们也因抛 的“ 逻各斯 中心主义”也将西方文化与文论导向科学 弃中国传统文论 即自己的文化规则和话语方式而 “ , 失 理性 的逻辑分析话语方式 ,导致西方文论理性的、 根 ” 于是 , 条 ! 接受西方文论之 日, 亦即中国文论走向西方 分 缕 析 的 系统性科 学性 特 征 。而 “道 ’ ‘ 各斯 ’正 化之时 , ‘ 与 逻 , 因为“ 文学他 国化必须以接受 国文学的文化规 是 从 ‘ 言 说 ’ ‘ 可 言说 ’ 可 与 不 的两 难境 地 之 中 , 自选 则 、 各 话语方式亦 即思维和言说的方式为基础。 四 ”而我们 择 了一条路 , 各奔前程 , 从而形成了两套截然不 同的 摒弃了 自己的文论传统 , 否定 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 文化与文论话语言说系统。” 网 化规则 ,于是在产生于异质文化的西方文论面前 , 就 之后 , 亚里士多德从“ 逻各斯” 出发 , 真正奠定了西 失去了将其“ 为 己有 的武器和能力 , 化” 也便只能束手 方文化与文论话语 , 即他 以求知 、 观察 、 问以及推论 就擒 , 追 对西方文论全盘照搬 , 从而被“ 西方化” 五四新 。 为其科学理性解读模式的四大支点 ,构筑起西方科学 文化运 动后 , 西方文论抢滩 中国文论 的进程 , 也就是 理性的解读模式,并确立 了逻辑分析方法与意义生成 中国文论被西方化的历史。 方式 。即使后世西方不断有诸如非理性主义 、生命哲 实际上 , 如果说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 鲁迅的《 、 摩 学、 精神分析理论等等的反科学性、 逻各斯 中心” 反“ 思 罗诗力说》 宗 白华 的《 、 美学散步》 朱光潜 的《 论》 、 诗 、 潮的产生 ,但没有谁能真正摆脱 已融于西方文化血液 钱钟书的《 谈艺录》 《 、管锥编》 等将 中西文论熔于一炉 中的科学理性的逻辑分析话语系统 , 相反 , 从其分析论 的经典文论之作 , 因为其作者学贯 中西 , 是 身上仍保 证开始 , 就已经落入西方传统话语言说方式的窠 臼。 留着中国传统文论所烙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 , 所 以即使处在 中国文论的西方化 的进程 中, 仍能成功地 实现西方文论 的“ 国化 ”那么 , 他 ; 在经历五 四运动 的 二、 中国文论的西方化 “ 打倒孔家店 ” 从而失去中国传统文化之“ , 根” 又经历 破 、批林批孔” 文化大语境和 文化基础 , 西文论 形成 了不 同的 学术规则、 中、 话语和 意义生成方式 。 同为 旨在 但

头条文章——精选推荐

头条文章——精选推荐

头条⽂章托尔斯泰说:“⽂学应该预见未来,⽤⾃⼰那最⿎舞⼈⼼的成果跑在⼈民的前⾯,就像它是在拖着⽣活向前迈进似的。

”作为时代精神的圣殿,诺贝尔⽂学奖已经⾛过了116年的历史。

是什么让百年来的⼈类⽂学景观永远鲜活?从普吕多姆到鲍勃·迪伦,在诺奖⽂学奖看来,⼩说家、诗⼈、剧作家从来都不是⼊选的唯⼀标准。

1902年,德国历史学家蒙森;1927年,法国哲学家伯格森;195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1953年,英国政治家、时任⾸相的丘吉尔……1901—2016诺贝尔⽂学奖得主及其代表作,窥见各个时空中⼈类的精神世界。

注: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未颁奖,并且部分年份有多位获奖者,故本⽂收录113位。

1.【法】苏利·普吕多姆1901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1901年作品《孤独与沉思》获诺贝尔⽂学奖。

法国第⼀个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

获奖理由:'是⾼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灵与智慧的实证'。

2.【德】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迄今唯⼀⼀位获此殊荣的历史学⼀部传世之作《罗马史》,成就蒙森⼀代史学家之地位,⼀部传世之作《罗马史》,成就蒙森⼀代史学家之地位,迄今唯⼀⼀位获此殊荣的历史学家。

尊著《罗马史》我拜读再三,你看,封⽪都快要磨破了。

—— 俾斯麦获奖理由:“今世最伟⼤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疑”。

3.【挪威】⽐昂斯滕·⽐昂松1903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1903年作品《挑战的⼿套》获诺贝尔⽂学奖。

⼥主⼈公斯⽡⽡听说未婚夫并不像她⼀样贞洁时,将⼿套朝他掷去,这意味着男⼈也应服从加于⼥⼈⾝上的同样的道德要求。

获奖理由:“他以诗⼈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之⼼,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缤纷”。

4.【法】弗雷德⾥克·⽶斯塔尔1904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之⼀1904年作品《⾦岛》获诺贝尔⽂学奖。

“反三俗”:后乌托邦时代的文化救赎

“反三俗”:后乌托邦时代的文化救赎

“反三俗”:后乌托邦时代的文化救赎 反三俗后乌托邦时代的文化救赎 口刘悦笛 内容摘要所谓三俗的历史根源,就来自于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 但反三俗不可上升为新道德主义式的无情批判。

面对道德失范而实施的社会救赎,亦不可将作为启蒙产物的个体主义 之丧失作为代价。

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体制建设与文化心理建构同样重要,它们理应内 外互补与一体两面地得以同生共进。

关键词反三俗新道德主义世俗化道德失范个体主义文化体制文化心 理 作者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 长。

北京 100732 如果要盘点 2010 年中国文化界最受人们关注的文化现象,恐怕非反 三俗莫属。

所谓反三俗,即为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

这场运动由中央高层明确提出,在一件又一件媒体事件的推动当中 ——从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整改到批判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黛玉裸死情节——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有媒体将这场运动冠名为新道 德运动,将这场运动背后的思想动因,归为新道德主义。

、实上,反三俗倒更像是一场自上而下力求实施的运动。

那么,反三俗何以成为可能?新道德主义是必需的吗?要解决这个问 题,首先要对新的社会症候进行考量,并需追本溯源,探询三俗的社会根 源到底在哪里。

政治大—统之后 告别乌托邦还是走向世俗化 从表面观之,三俗的根源是社会世俗化。

然而,中国与欧洲社会的世俗化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直面 中世纪宗教衰微的欧美现代文化,甚至就被直接视为世俗文化。

相比之下,在从古至今的中国社会当中,都没有出现过宗教与反宗教 的因素占据过主导性的地位的现象。

众所周知,欧洲社会的世俗化最早起源于经济方面的工业化,其最重 要的历史成果就是造就了政教分离,国家世俗化过程的决定性变数就成为 合理化的过程,这也成为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必要条件。

欧洲的现代文化所获得的公众支持,也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首 先是贵族赞助保护下的文化体制,其次是以中产阶级公众为主导的文化, 最后是新感官工业的兴起。

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

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

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引言:边境,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与文化概念,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尤其是在拉美地区的电影作品中,边境题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解析拉美电影中关于边境的话语,并探讨背后的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以及边境美学。

一、文化苦旅:身份认同与边境经验拉美地区的边界有着复杂的历史和背景。

这里的边境地带通常是各种文化、种族、语言和民族的交汇点。

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这种身份认同与苦旅的复杂性。

马尔谢斯·卡尔巴尔特的《卡罗斯哈武埃罗:豪强传》(Carlos Reygadas: Batalla en el cielo)中探讨了一个卡罗斯通过靠近墨西哥与美国边境来寻求救赎的故事。

在超现实的电影语境下,边境地带成为一个象征着个人内心困境的场所。

边境的经验不仅限于物理的位置,更是一种心灵的边界。

电影通过卡罗斯的苦旅来揭示人类内心追求救赎与忏悔的普遍主题。

二、视觉政治:边境的权力斗争与敌我关系边境所涉及的政治问题使得拉美电影固定视角上举足轻重。

电影通过视觉政治来传递边境地带所具有的权力斗争与敌我关系。

巴尼·萨维斯的《达拉修士的迷宫》(El laberinto del fauno)是一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电影,通过边境的设置来展示政治权力对个体的影响。

电影中的边境是一个更大政治权力的象征,标志着剥夺和压迫的开始。

通过具体的边境场景和恶劣的条件,电影传达了人们面对权力斗争时的恐惧和无助。

三、边境美学:文化碰撞与视听艺术边境地带的文化碰撞与多元性也在拉美电影中体现出来,边境美学成为一种视觉艺术的展现。

卡洛斯·雷格亚达斯的《祝福你!》(¡Silencio!)以其深邃的黑白画面和抽象的叙事,将观众带入一个边境场景。

电影通过视觉表达,展示了边境地带独特的美学与文化。

另外,弗朗西斯科·比娜的《露西》(Lucía)也是一部典型的边境美学电影,通过运用大量的自然景观和音乐元素,展现了边境上的人文风情与边境内的复杂关系。

《文化苦旅》读后感_1

《文化苦旅》读后感_1

《文化苦旅》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1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认为淡淡的哀愁与寂寞缭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僻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感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

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累赘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认为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

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投合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

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浮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终究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国民。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恬静”的孤独与余韵……《文化苦旅》读后感2或许,这是这个步伐太快的年代,快到两个城市的穿梭只需短短数小时,快到亲友之间的联络借着电话视频一触即到,我们忘记了长途跋涉的旅途只为见一个人的满心期盼,忘记收到书信看见熟悉的字迹那种满足的心情,只剩下浮躁,浮躁,和那句或真或假或敷衍的一句:我想你了!看到顾贞观为了尽快救赎自己被放逐宁古塔的朋友,一面四处求人奔波,一面给远在天边的朋友写信劝慰,这篇《金缕曲》真真是赚足了我的眼泪!!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

《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

《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

《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作者:朱与墨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5期[摘要]中美文化由于基因不同和经验阅历各异,使得两种文化存在显见的差别。

但在《革命之路》却可洞见美国在以电影这一大众煤介对自身文化进行微调和修正,在宣扬中国文化去克服美国文化在特定时期的不足。

[关键词]《革命之路》文化传统中国文化美国文化一看《刮莎》及看后一直在思考中美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小事。

在美国却酿成一场妻离子别的事件,隔了太平洋文化就是不一样。

然而,看《革命之路》及看后却使我一直思考:美国文化中潜伏着中国基因,还是美国文化在向中国文化进行了自我吸收和修正。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与冷战的渐起,与欧洲的关系渐渐亲密,这使得很多美国人萌发了到欧洲淘金的热潮。

当时世界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与思想变迁的大动荡之中。

《革命之路》讲述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一对夫妻不甘平庸生活,想对现有生活进行革命,抛弃一切去巴黎开创新生活的故事。

故事这样展开的,男主人公Frank和女主人公April在经历交往、热恋与幸福的婚姻之后,终于在“革命山庄”安下了自己温暖的小家。

在经历了短暂的温馨、缠绵的二人世界不久后。

随着时间的流转,昔日浪漫、甜蜜的家庭生活也慢慢地成了两人之间争吵孳生的温床。

男主人公厌烦累赘的工作让其丧失了早年间的激情进取:投身演艺事业的失败和琐碎的家务,也让女主人公对家庭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了然无期。

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了世俗气的“革命山庄”里,这对夫妻与周围的很多邻居显得格格不入、交往困难。

女主人公萌发了去巴黎的想法,成了革命的缔造者,她极力说服了丈夫。

后来由于妻子出现意外怀孕,丈夫工作有了提升机遇,夫妻意见分歧。

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家庭琐事的絮叨和;中突。

三美国一直被“熔炉”、“机遇的土地”、“自由之邦”等等这样的词语描绘出其文化魅力。

美国人自由无羁,常常迁徒,由于社会福利体系健全。

从中西文明差异透视西方救赎观

从中西文明差异透视西方救赎观

从中西文明差异透视西方救赎观熊玠原创 | 2012-10-17中国与西方社会在近代(19世纪以来)之汇合,以历史纵深眼光观之,本是中西不同文明之间正面相遇与对话的现象。

可是,西洋人并不认为是对等的对话。

而自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初的国人,由于中国历年来饱受西方欺凌掠夺而丧失了自信心,因此持有离奇自贬的看法。

尤其是某些喝过洋水的年青志士(如胡适之辈),认为中国非谦恭模效西方文明不足以提升到堪可纳入现代文明世界的水准。

所以,胡适不假言辞地宣称“能作飞机大炮的文明就比那不会作飞机大炮的文明要高明”;更大声疾呼地要“打倒孔家店”。

无可讳言,这是自暴自弃、欲将中国硬塞入西方文明而后快。

历史的讽刺是,一个世纪以后,在中国二次再兴起的时机,恰逢西方(包括欧洲与美国)没落,尤以2008年华尔街崩溃以后为然。

反而是西方学人首先承认中国与西方之交遇,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文明对等的汇合。

这个认识,也是本文的大前提。

由此大前提出发,本文要先将中西文明(文化)作一梗概的比较。

然后,针对西方文明当前的危机作一简评,特别是表现于美国“富不知足、强不能安”的痼疾之上。

最后,再来看中国文化对挽救西方文化大厦于将倾有什么可贡献之处。

中西文化梗概的总体观在进一步讨论以前,须要对“文明”、“文化”以及它们间的关系作一交代。

不同学者对这两个名词有不同定义。

考古学家更将“新石器”“文化”(Neolithi c culture)定为迈向人类“文明”(civilization)的过渡,是一种特殊看待文化与文明关系的术语。

另也有很多中西学者将这两个名词彼此互为定义。

但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法,无异是重复而乏新解。

甚至还可能造成意义上的混淆。

譬如,中国文化很多时候被简称为“儒家文化”。

但如果易之为“儒家文明”,则将不知所云!严格来说,这两个名词有不同涵义。

“文明”的涵义主要是一个生活方式,其中包含人民赖以生存的生计(譬如农业、渔业、工业等)、科技的进度、公众事务的管理或统治,以及互通有无与书写表达之方式,也包含度量衡的统一,甚至表现在共有的宇宙观及共同接受的神灵与民族英雄等等之上。

救赎的理解

救赎的理解

救赎的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救赎,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词语。

它代表着一种解脱和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渴望。

在各种文化和宗教中,救赎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在基督教中,救赎是上帝对人类的慈爱和怜悯的表现,是耶稣基督为人类的罪而受难而复活。

在佛教中,救赎是指通过修行和觉悟,超脱轮回之苦,获得解脱和涅槃。

在道教中,救赎则是通过修炼功法,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不同文化和宗教对救赎的理解或许有所差异,但它们都传递着一种共同的信息:人类需要拯救,需要超越自身的苦难和局限,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救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实践和信仰,是对人性的敬畏和关爱。

在人类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遭遇种种困境和挑战,感受到无法逃脱的苦难和无奈。

而救赎,就是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和和谐的道路。

救赎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

它需要我们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和错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

救赎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改变,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考验和磨难,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坚持到底。

救赎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和修正,更在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和谐与进步。

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能接受和实践救赎,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

救赎不仅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全人类的使命。

只有当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救赎的理想和愿望。

救赎是一个永恒而美好的梦想。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拥有救赎的信念和力量,才能勇敢地面对未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互扶持,共同实现救赎的理想,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明。

愿救赎永远陪伴我们,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新世界。

【此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第二篇示例:救赎,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主题,是人类文明中被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救赎的概念贯穿于各种宗教、哲学、文学作品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填空,判断,简答,论述】希腊神话特征:神人同形同性、谱系分明、自我否定和反思神谱功能:通过神系的生残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利自然演化观,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从卡俄斯到宙斯,绝大多数神都象征某种自然现象:到了奥林波斯社族,神才脱离自然性而获得社会性。

古希腊神系蕴涵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神族通过连续的叛逆不断发展进化,使希腊神话表现出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

通过命运实现神系更选和自然进化的志想是希腊神活最深刻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化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雅典的民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波希战争过后,雅典成为希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很多方面都可谓其他城邦的典范。

尤其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空前繁荣,伯里克利称“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雅典产生了灿若星斗的思想家、艺术家,不仅因为民主的制度,而且有自由精神、宽容氛围。

希腊的宗教希腊的宗教生活:1、希腊各个城邦均有自己崇拜的神灵和英雄,同时对圈希腊共同信奉的一些神灵和英雄顶礼膜拜。

希腊宗教基本特点:直观的自然崇拜、明朗的感觉主义。

2、较为有影响的泛希腊宗教中心: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求神谕的圣地)、伯罗奔尼撒的奥林匹亚(通过全希腊的奥林匹亚运动会来敬拜宙斯)、厄琉西斯祭奠仪式(对农业女神墨忒耳的崇拜)3、酒神节的狂欢秘祭。

城邦文化的衰落和希腊化1、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开始悄悄地破坏希腊城邦的分离主义原则,而不久以后继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敲响了分离主义的丧钟。

雅典民主制的精神实质已经随着雅典帝国的扩张过程而丧失殆尽,因此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回光返照的民主制只是一种徒具其表的历史闹剧。

2、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时代化:亚历山大去世之前,就在埃及和西亚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建立了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并且动员了大量的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

这些城市后来逐渐成为各个非希腊地区传播希腊文化的据点。

(观后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创新 孙悟空的成长与救赎

(观后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创新 孙悟空的成长与救赎

(观后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创新孙悟空的成长与救赎观后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创新孙悟空的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与创新的电影作品。

影片中,我们见证了孙悟空这个经典角色的成长与救赎。

通过对孙悟空的塑造,影片成功地呈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与现代情感融合,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开始,孙悟空的形象展现出他的狂傲和不羁。

他拥有超凡的能力,却对自身的力量过于自负,不顾规矩惹了一系列麻烦。

他的特立独行引起了众神的不满,于是被贬下人间。

这一部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规矩和秩序的强调,以及对自大和狂妄态度的否定。

然而,通过与小朋友小新的相遇,孙悟空逐渐接纳了人类世界的温暖和纯真,体会到了无私的友情。

这一转变揭示了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孙悟空在了解到牛魔王为救妻子所做的牺牲后,他决定放弃自私的欲望,为保护小新挺身而出。

这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救赎之旅。

在孙悟空的英雄途中,他遭遇了许多艰难困苦。

然而,他没有被困境击垮,而是不断坚持并带领着小新和伙伴们前行。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愚公移山”的精神,也展现了孙悟空作为传说中的大圣所具有的无畏与坚强。

影片中,孙悟空的成长与救赎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经历了痛苦、挣扎和牺牲,最终取得了内心的觉醒和救赎。

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通过孙悟空的成长,影片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追求内心的升华和自我救赎。

总的来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通过讲述孙悟空的成长与救赎,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创新。

影片在保留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富有创意地让孙悟空与现代社会产生了有趣的互动,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弘扬和传承。

通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形式中的魅力,也体验了孙悟空经历的成长与救赎。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

爱•麦•伯恩斯与菲•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

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

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

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民主精神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主精神。

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

“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

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最能体现古希腊民主精神的是伯里克利的这段名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失败的救赎——论陈希我小说中的冒犯书写

失败的救赎——论陈希我小说中的冒犯书写

第39卷第2期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年4月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9No.2Apr.2021doi:10.3969/j.issn.1673-0887.2021.02.012失败的救赎——论陈希我小说中的冒犯书写张颢鹏(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504)摘要:中国当代作家陈希我饱受争议,其作品屡次被看作“异类”,但他的作品呈现了对当下社会的另一种思考,自我、两性和家庭(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出发,点,而冒犯、救赎是他的落脚,点。

这种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极端本真状态,为文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话语。

关键词:陈希我;救赎;冒犯中图分类号:1207.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887(2021)02-0062-05新时期以来,西方的各派文学思想被重新介绍到国内,当代文学再次受到了不小的感染。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先锋作家层出不穷,都在思索着全新的文学形式。

其中,不乏受到争议的作家和作品。

陈希我自登上文坛以来,有学者将他视为“异类”,批评其为“情色作家”。

诚然,阅读陈希我的作品,从来都不会让人感到轻松与温和。

他的文字宛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撕开现代社会歌舞升平的表象,直接展示出人性的阴暗之处。

这样阴暗的世界,仿佛与世俱来,笼罩在每一个角落,亘古未变。

而生活其中的人们都饱受着现代文明背后精神衰竭的煎熬,渴求着救赎。

而救赎的方式,则是通过具有冒犯色彩的互相撕扯,以达到对这个世界的残酷一面的颠覆。

一、对自己的发问五四时期曾出现过“问题小说”热潮,以冰心 的《斯人独憔悴》为起点。

这一类小说对社会上存在的诸种问题做了文学性的报道。

陈希我则不同,他并未流于对社会问题作出反映,而是将小说中的人物放置到一个极端的世界,每一个人都自成一个单元,不需要他者的观照,是具有单一性的个体。

《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

《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

《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作者:窦兴斌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09期电影《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根据发表于2009年《当代》第二期肖江虹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

在小说开篇作家就对“百鸟朝凤”做了注解,“百鸟朝凤,【发音】bǎi niǎo cháo fèng 【释义】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臣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1]影片叙述也像小说一样开门见山。

影片开篇用字幕点明传统民间乐器——唢呐的吹奏规则与民间传统,只有唢呐高手才能有权胜任,而面对逝者也只有非德高望重者才能配得上吹奏这支曲子。

影片便以旁白的形式以倒叙手法层层展开唢呐匠人坚守与放弃的故事。

电影文本结构意义的独特风格:多层的叙述铺陈包含浓厚的情感内蕴。

进入电影文本首先我们发现,导演吴天明通过三层叙事来完成对影片的意义结构。

由于电影改编自小说,文学作品本身是以“我”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故事:“过了河,父亲再一次告诫我,说不管师傅问什么,都要顺着他,知道吗?我点点头。

父亲蹲下来给我整了整衣衫,我的对襟短衫是母亲两个月前就做好的,为了让我穿上去看起来老成一些,还特地选了藏青色。

直到今天离开家时,母亲才把新衣服给我换上……”[2]一个成长与执着的故事由此荡开。

而电影文本展开是第三人称全知视的角方式以旁白的形式展开,这是影片惯用的手法,能够以引导者身份带领观众迅速进入情境之中,并且能够控制全部影片的情感流向与情感基调。

旁白成为第三人称的“叙事者——代理人”。

“叙事者——代理人与单纯的旁观者不同的是他要参与他或她所述说的事件,在小说中叙事者——代理人可以不仅是第一人称的‘我’,还可以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者——代理人”。

[3]影片第一个镜头是个大全景俯拍沟壑纵横的陕西高原上一前一后父子两个人走在转接两边深渊的一条羊肠小道,旁白缓慢而起,开始以全知方式叙述。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危机——评侯孝贤电影《尼罗河女儿》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危机——评侯孝贤电影《尼罗河女儿》
- , 髓 I . 1 。 _ _ , _ I . _ _ - - _ - _ -
黢 — 黪 黟一
; : 、 ;
传统 与现 代之 间的文化危 机
评侯 孝 贤电影 《 尼 罗河女 儿 》

(江 西省 艺术 研 究 院

江西 南昌 3 3 0 0 2 9)
摘 要 :《 尼罗河女儿》 是侯 孝 贤在 告别 “ 成长三部 曲” 也是 人们 在普 遍意义上所 理解 的文化危 机。 影片的主 后, 首次深刻审视 现代城市文明的影片。 作为一部过波 陛、 实验 人 公 林 晓 阳是 个 深 受 西 方 文 化 浸 染 的 女 孩 。影 片开 头 , 即是 性电影, 它在侯孝贤的电影谱 系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 意义。 它 林 哓 阳 的 一段 旁 白 “ 距今 遥 远、 遥 远 的 三千 年 前 , 我 被 诅 咒


多角度 呈 现 了 在 从传 统 向现 代 转型 的过 程 中台北 这座 城 市 隐藏 带 回三 千 年 前 的 古代 世 界 … …”, 在 闪 过 几个 漫 画 片段 后 , 镜 的深刻文化危机 。 本文从 西方文化的冲击、 学校教育的失效、 头 定格在 林晓 阳翻 看 《 尼罗河女儿 》 漫画书的场景。这本 与 父权效 力的失势、自我救赎的失败等四个角度 深入分析文化危 影 片 同 名 、 在8 0时代 盛 极 一 时 的 日本漫 画书 , 讲 述 的是 生活 机 的种 种 表 征 和 根 源。 在 现代 的 凯 罗 尔 受到 诅 咒 穿 越 回古 代 , 与 埃 及 王 曼 菲 士相 恋 关键 词: 侯孝 贤 尼 罗河女儿 社会 转型 文化 的故事。 花 季少女林 晓阳, 时常沉 浸在天马行动 的漫画中, 危 机 幻 想 自己是漫 画中的凯罗尔, 与埃及 王曼菲 士比翼双飞、天 荒 地 老。而幻想 为林 晓阳提 供 了从 现实抽 身 隐遁 的心理 空 间, 让 她游走在真 实的客观世界和 虚幻的漫画场景之 间, 舒 在侯 孝 贤的 电影谱 系中,《 尼罗河 女儿 》处在 “ 成 长三 缓 生活 的种 种 压 力。 部 曲” 和 “ 台湾 三部 曲 ” 之 间 。尽 管 是 一 部 过 渡 性 、实 验 性 电 如 果 说 漫 画 是 日本 文化 的 一 个 显 著 标 识 , 而 麦当劳、 肯 影, 但《 尼 罗河女J L > 仍然展现 出其丰富、 独特 的思 想内涵和 德 基则是美 国文化 的重要 象征 。 8 0年代初 , 麦当劳、 肯德基 对 台湾 现 代 城 市 文 明 的深 刻透 视 。 等 美 国 企 业 刚 进 驻 台湾 , 从 而 给 生 活 富 足、急 切 渴 望 国 际化 在《 尼罗河女儿》这部影片中, 侯 孝贤以青春少女林 晓阳 的台湾带来 了美 国式 的消费主义生 活方式。“ 作 为一种全球 为视角, 从林 晓阳对往事的旁白切入, 通 过多重叙 事、 长镜头 性 的生活方式 , 消费主义文化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 运用, 渐 渐 累 积 起 台北 这座 现代 化 的 国际 大 都 市 在 躁 动 的8 0 代理 人和机 构陆续进入中国, 日益 渗 透 到 中 国社 会 大 众 的 日 年代所投 射的纷繁 影像和 个体 的生命 体验 。 然而 , 不 同于 以 常生 活领 域” 。 林 晓 阳白天打 工的地 方就在肯德 基 , 附近 往对农 业文明潜意 识的悦纳 和深情 回望 , 侯 孝贤以苍 凉、 沉 车 水马龙、 行人如织 , 即便在 高楼林 立的台北肯德 基这座三 郁甚至绝望 的影像揭示了城 市文明华丽表 象下所隐藏 的诸多 层小楼 依然分外 夺目, 俨 然台北 的地 标性建筑 。 这 里处处展 问题和矛盾。 现 着美国快餐企 业的精致、 高效和 标准化管理 , 也彰显着 美 《 尼 罗河女J L )拍摄于1 9 8 7年。这是一个在台湾经 济、 国 文化 的 影 响 力 。在 灯 光 璀 璨 、整 洁 干净 的 肯 德 基 , 林 晓 阳 政治、文化 图谱上具有特殊 意义的年份 : 经济 的快 速发 展塑 戴 着工作帽 、 穿着 制服 , 在 客人间来 回穿梭 , 手脚麻 利地收 造了台湾 的繁 荣、 富庶和璀璨 , 全 球化浪潮席卷而来 ; 持续近 拾 餐桌, 很难让人 想起 她的学生身份。 四十年 的戒严令 解除 , 政 治坚冰 开始消融 , 政 党政 治发生变 影片对 台湾与 西方国 家之间频 繁 的人 际流 动也 多处提 化; 新 电影运动戛 然而止 , 台 湾 电影 处在 重 要 的 分 水 岭 …… 及 和 强 调 。阿 杰 去 当兵 , 小 游 要 去 日本 , 青春 、 激 情 与 友 谊 凝 这 是 一 个 经 济 转 型、政 治 分 化 、思 潮 汹 涌 的 年代 。 聚 起来的 “ 党” 要散了……阿 山醉酒后, 述说着 自己在 美国的 诚然, 台湾 由传 统 向现代 的社会 转型, 并非 田园牧歌 式 事 情一 一 “ 陌生 的环 境、悲惨 的 日子” ; 在被 人 追杀无 处躲 的康庄 大道 , 而是 暗流 涌动、漩 涡重重。看似 波澜 不惊 的表 藏 时, 阿山计 划 “ 先到菲律 宾, 然后再 想办 法到 日本”, 阿山 面下, 各 种 社 会 问 题 和 矛盾 日益 滋 生 、 积 聚 、凸显 , 而 城 市 首 的母亲在 日本 , 日本似乎是阿 山理 想的庇护所。此外, 西方的 当其 冲处于 风口浪尖 , 一场 旷日持久的文化 危机正 逐渐 酝酿 流 行 音 乐、刚 刚 兴 起 的W a l k ma n都 在 影 片中 有所 涉及 。 可 以 和 深化。所谓 “ 文化 危机” 是指 主导性 文化模式 的失效 , 即支 说 , 西方文化的强烈影 响和冲击 是台湾在转型过 程陷于文化 配和左右人们行 为的普遍 的文化 习惯开始 失范, 不再能够为 危 机 的 一 个 重 要 表 征 , 也 是 引 发、加 剧 文 化 危 机 的 外 源 性 因 人们 提供安 身立命意 义上 的生存意 义和根 据。…在文化 危机 素 。 下, 人们精神迷 失、 道德评价 失范 、 社 会主体异化…… 二、 学校教育的失效 《 尼 罗河女儿 》 尽 管力图展现 文化危机 这类宏大 的社 会 学校作 为民族传统 文化传承 的主 渠道、主阵地 , 从学校 课题, 但候孝贤一如既往举重若 轻, 从小人物、 小故事 、 小视 教育 的素质 可以管窥文化 发展、 演变的状况。 林晓 阳白天打 角切入,以青春少女林 晓阳的一段 人生 经历 为蓝本 , 鞭 辟入 工 , 晚上 则上夜 校, 这 在浮躁 、 功利 的社 会氛 围 中, 难 能可 里透视 台北 这座 全球化 的国 际大都市 浮华下潜 藏着 的文化 贵。然而 , 她 却是个 “ 问题 少女”, 被换 了两所 学校 后, 还与 危 机。 8 0年代 中后期 的 台北 , 如 同一位 初入社 会 的青春 少 人打 架 , 不得 已只能 由哥 哥 出面向学校 说情 才勉 强保住 学 女, 有着 动感 的舞 步、曼妙 的身姿和 对未 来的憧 憬, 然 而靓 籍 。 具 有讽刺意 味的是, 学校的环境 和氛 围明显不像是求知 丽 光 鲜 的 外 表 却 掩 盖 不 住 她 在 成 长 过 程 中 所 经 历 的磨 难 和 修行之所一 一 在哥哥 向校方求情后 , 镜头随即切换 到学校 外 苦痛。 景, 二楼 的栏杆上挂着条幅 , 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 一楼 则有 西方文化的冲击 几个学生在厮 打。更糟的是, 学 校与居民楼毗邻 , 以至于 这边 强 势 文 化 对 弱 势 文化 的 冲 击 是 文化 冲 突 的 表 现 形 式 之 的学生在上课 , 对 面的学生则在 居民楼 里吃喝玩乐, 相互 怂

创伤与文化救赎———托尼·莫里森《家》的解读

创伤与文化救赎———托尼·莫里森《家》的解读

创伤与文化救赎———托尼·莫里森《家》的解读作者:成健莹陈茂林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2期摘要:本文以分析小说中以弗兰克和茜为代表的非裔美国人的创伤为切入口,重点分析黑人文化的救赎作用。

小说中弗兰克和茜先后离开家乡洛特斯,经历了创伤之后,又重返家园,治愈创伤。

他们对待黑人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厌恶到认可的转变,正是对非裔文化的正确认识,使得他们得到救赎,治愈创伤。

托尼·莫里森基于小说中人物的创伤,彰显了非裔文化的救赎作用,强调了回归本族文化是治愈文化创伤、找回身份的必要条件,并借此表达了对当今非裔美国人生存境遇的担忧和关怀。

关键词:创伤身份非裔文化小说《家》是托尼·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莫里森带领读者回到了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期被视作“平静的年代”。

而看起来平静的年代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主义,小说中同时预示着20世纪60年代各种民权运动的爆发。

(王守仁,2013)《家》讲述20世纪50年代一个从朝鲜战场归来的黑人士兵弗兰克·莫尼(FrankMoney)收到来信得知妹妹茜(Cee)生命垂危,决定回去救她并带她回到南方乡下的老家。

弗兰克本就饱受源自战争的心灵创伤,然而在归家的路途中又目睹了种族歧视,不过最终这些创伤都在弗兰克重新领悟到黑人文化以及将要回归的“家”——黑人社区得以化解。

黑人社区也是黑人文化的集中地。

但是对于像茜和弗兰克这样的一群年轻人,起初他们并不认可这里。

弗兰克和茜都在离开洛特斯之后受到更大的创伤,然而最终都回归黑人社区,在社区成员的帮助下恢复健康。

所以,回归黑人文化是治愈创伤、找回身份的最终途径。

一、创伤与身份小说以小镇洛特斯为原点,男主人公弗兰克的创伤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到洛特斯之前——离开洛特斯之后。

女主人公茜的创伤主要来自于住在洛特斯期间和离开洛特斯之后。

弗兰克出生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镇里,小镇的人被当时的3K党命令二十四小时之内离开自己的家,有一个老人因为拒绝离开,而被打死捆在树上。

庄之蝶:肉体的狂欢与灵魂的救赎——重读《废都》

庄之蝶:肉体的狂欢与灵魂的救赎——重读《废都》

Zhang Zhi -die:Body's Revelry and Soul's
Redemption --Review of The Waste City 作者: 杨光祖
作者机构: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中州大学学报
页码: 35-39页
主题词: 《废都》;狂欢;救赎
摘要:《废都》在1993年的出版与反响,不仅是一个文学事件,而且是一件影响较大的文化事件。

如今尘埃落定。

再次观照这部小说,它透出的文化信息,更加逼迫我们去重新思考。

从贾平凹身上,从小说本身,我们感觉到了一种文化的没落与腐朽,一种前现代意识。

缺乏当下急需的现代气息,更缺乏一种世界眼光,一种人类情怀。

而这正是我们当代文学的致命伤。

学校文化的危机与救赎

学校文化的危机与救赎

中国教育学刊2012.06卷首语学校文化的危机与救赎在科技日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性的异化和精神的危机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物欲横流、价值幻灭、理性俗化、灵魂枯萎、情感沉沦、信仰丧失、精神荒芜,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文化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教育问题。

西方许多学者都清醒地看到了这个问题。

胡塞尔提出科学危机时代命运攸关的“意义问题”,韦伯提出工具理性统治和价值理性失落的问题,福科提出“人之死”问题,斯宾格勒提出文化和文明誓不两立、缺少了文化内涵的西方文明已成一具僵尸的问题,等等,都是在提出警示:文化危机是人类危机中最可怕的危机,作为从根基上影响人类生活的力量,文化危机有可能导致人类精神世界的坍塌。

与文化的问题相似,形形色色的教育教学变革虽然创造和提供了令人炫目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和一些似是而非的新观念等,但同样没有为教育灌注深刻而恒久的、能令学校世界所有的个人都安身立命的文化精神。

缺失文化的教育已将儿童带入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

精神失落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它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底、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

这就是“学校无文化”的窘态!教育和教学的无文化是对学校、教育和教学本性的最无情的嘲弄。

与无文化的窘态相似,我们在许多学校还看到一些虚假的、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的“伪学校文化”。

与文化的三个层面相联系,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物表化、文本化和标语化。

第一,物表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误区。

许多学校的建筑非常豪华现代,富丽堂皇,与宾馆无异。

但是,如果学校的建筑、走廊、墙壁、庭院、塔亭、钟楼、绿化等景物没有真正成为“文化”标识,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和记忆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那么它们就只是一个建筑、一个图案、一个景物或者只是一种装饰或摆设。

第二,文本化,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误区。

许多学校在应付各种检查的时候能够拿出完完整整的台账、制度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没落与救赎
赵博轩
节标题一:中国文化是怎么走向没落的
不得不说,中国的老祖宗们确实伟大,伟大在其智慧的无可比拟,其文化的异彩纷呈,其科技创造作品的精美绝伦,其几千年来帝国的长盛不衰,历久弥新。

不过这是我们的老祖宗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特征,与我们并无任何瓜葛。

为什么这么讲呢?据历史考证,自唐朝后期,中国的文化开始颓废。

在此之前,夏商周都在500年以上,汉也有四百多年。

文化病了,周期律缩短了,王朝强盛的时期也缩短了。

文学是文化的具体展现,文化指引文学的发展。

毋庸置疑,唐朝是诗歌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由盛转衰的时期。

盛唐时期,文化空前繁荣,诗词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李白为代表,其诗汪洋自肆,大气磅礴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是当之无愧的“诗仙”。

然而物极必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至晚唐时期唯有李商隐能撑得起些许台面,这是值得我们心酸的地方。

不过这只是文化没落的开始,宋,元,明,清,直至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得不说,文化一直在走下坡路。

首先我要声明我绝无厚古薄今之意,只是发表一个较为客观的看法而已。

单说当今中国文坛的风气就不得不叫人担忧,日本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青野季吉在他的《现代文学的十大缺陷》中曾提到中国和日本一样正在沦为“享乐底,无苦闷地”的媚俗式商业文化中。

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文坛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不再是“刻骨般的惊心动魄的,以凄惨的苦闷震耸读者的文字”,而是“譬如混入气体的电灯似的,吸过一杯咖啡之后似的,靴音轻轻的踏着银座的步道似的,春天的外套似的,轻松地,明亮的,爽快的伶俐的小说”,换句话说就是商品化的明亮文学。

如此下去,作者们不再是靠灵感和自然写作,而是转向少数有权势的人们所乐见的特定方向的文学创作,如此大的冲击文化可吃不消了,于是整个社会便有了具体的文化导向,媒体也刻意的报道文化不光彩的一面,有时为了追求利益,大加干涉人民的私生活,非要搞出些绯闻来,让点击量多起来,让社会
乱起来,他们才开心,才觉得自己的行业得到了应有的“关注”。

这些行为无疑给文化狠狠地剜了一刀,奔涌而出的是久积的精华。

长此以久,文化的结果可想而知。

节标题二:具体品晰当今中国文化现状
中国文化正在走向没落,是对大体趋势而言的,之所以文化存在这种向畸形和堕落方向发展的趋势,我认为与当今中国的社会状况有很大关联。

须知节日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传承、展现、发扬的最主要方式。

现如今,洋节的介入,甚至再造节日的产生,已盖过传统节日的“风头”,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不再浓重,大有商业化之势。

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节日风靡全国,在年轻一代尤其明显,而相对于本土文化节日像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大有没落之势,你可以随便去问一个00后,问起圣诞节,愚人节没人不知道,但要问起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些孩子就有可能答不上来了,因为传统节日的气息早已淡化,文化意义已然不知去向,根本没有最初的那种祥和安宁的气氛,就连国人最热衷的春节也濒临着此种处境,过春节充其量算是一种走流程的东西,吃点好饭,放放鞭炮,走走亲戚,看看节目也就不了了之,哪里还有丁点的节日气氛在里面,相反那些洋节国人倒是过的很舒畅,买礼物送女友,像美国人一样把礼物放在袜子里,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国家文化被侵袭的悲哀。

我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农村人口占整体人口的绝大部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传统农业社会除了少数人可以获取官方的各种文化信息外,劳动人民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亲自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而是通过习俗来达到与社会的同步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节日在传播道德风尚方面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帮助无法接受正常学校教育活动的人们形成世代相传的良好道德习惯,使得社会保持正常秩序与和谐。

而传统节日这一重大价值符号的缺失无疑会淡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极容易使人们由于沟通不够或相互理解过浅而出现矛盾纠纷,增加社会动乱。

可以说文化节日的没落是当今中国文化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

缺乏文化交往必然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也就必然会引导人们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方向发展,极不利于社会团结,那么矛盾摩擦自然连续不断。

节标题三:文化没落对中国人民价值取向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的媒体和人民都倾向于关注社会中非正义行为的一面,譬如佛山小悦悦事件,18个路人相继走过被车辆碾压的小悦悦身旁却无一人出手相救,最后还是一个好心的清洁工阿姨将其抱起送至医院,可惜的是孩子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不幸夭折。

当时媒体将此事报道后,便有无数的人对那些见死不救的路人大加批评呵责,这无疑显示出了中国人民正义善良的一面,不过,我们将目光调焦到那些路人身上,他们当真是无情无义,见死不救之徒吗?我觉得最起码不全是。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人对做好事出现了畏惧心理,这也难怪,因为中国社会上总是会出现些不和谐的音符,助人为乐反被讹诈,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此时国人的心理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袖手旁观则一身轻松,最多受到良心的谴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淡化了,毕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出手相救则面临着极大的危险,一旦遇上蛮不讲理的家人或受助者,由于找不到肇事者而硬是将责任往救人者身上推,就算我们浑身是口也讲不清楚,到头来还是得乖乖的赔人钱财,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我想常人都会选择前者,毕竟自己不会有什么损失。

可是如果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相信国人曾经赖以为豪的“仁义礼智信”不久就会遗失殆尽,一一消亡,与此同时,国民心理发生了改变,那么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出现180度的大转弯,真难想象那时中国的社会局面,所以我们应当有所行动,那就是必须对国民进行洗脑,敦促文化改革的进行。

以下便是详细之策。

节标题四:如何进行中国文化改革,以此来救赎濒危的文化
1.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首先,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传统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先进文化之中的,它总是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必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比如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节烈观等不过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而已,这种极不平等的道德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自由和发展,像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槽粕,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抛弃。

而像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依法治国”等思想不仅在封建社会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我们
应该将其发扬光大,世代继承。

2.政府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力度
政府要引导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文化的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

加强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文化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从观念上充实自己,肯定自己,认识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强化理论指导。

其次,加大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力度。

除此之外,我们每个公民都要积极宣传中国文化,提升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坚持用优秀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3.大力进行文化创新活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

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但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固步自封,不求变革而落伍于时代;另一方面则是身在宝山而不自知,优秀的文化财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花木兰》的故事,被美国人拿去拍成动画片,影响跨越国界,就充分显示了民间传统文化创新的魅力。

适应时代发展又是具体的,文化只有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视定位,从文化受众需求中探寻方向,从现实生活中吸取养分,从现代精神中激活情感,从文化碰撞中开拓新意,从科学技术手段中丰富形式,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4.增强人民对于文化的感知力和尊崇性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伟大力量,人民只有从自身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切实的去保护和发扬中国文化,抛弃崇洋媚外的做法,从根本上承认中国文化的存在性和无可比拟性。

而且一旦民众认识到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后就必然会主动地去宣传本民族文化,而不是依附在外来文化中“独善其身”,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政府就不用再刻意的去运用法令和制度来约束民众的行为,而是将其转变成民众的一种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中国文化也就必定能够再次拾起先前的那种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乘风破浪,获得其应有的位置和殊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