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试名词解释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完整版)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完整版)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2.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作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3.口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殊语言形式,是体育教学中特有的专业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被普遍采用,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265.队形:指队列的形状,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

4.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非语言口令:体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包括哨音、音乐、掌声、枪声、旗示等。

6.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8.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9.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10.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11.队形纵深:排头与排尾之间的纵长.12.横队: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队形的纵深。

13.纵队:学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14.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15.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16.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17.距离: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18.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19.田径运动: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20.田径运动技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的机体能力,有效地完成跑得快、跳得高和远、掷得远的动作方法。

(完整版)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完整版)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2.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作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3.口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殊语言形式,是体育教学中特有的专业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被普遍采用,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265.队形:指队列的形状,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

4.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非语言口令:体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包括哨音、音乐、掌声、枪声、旗示等。

6.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8.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9.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10.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11.队形纵深:排头与排尾之间的纵长.12.横队: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队形的纵深。

13.纵队:学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14.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15.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16.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17.距离: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18.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19.田径运动: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20.田径运动技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的机体能力,有效地完成跑得快、跳得高和远、掷得远的动作方法。

六、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六、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需氧量: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体内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质,所必不可少的氧量。

课堂常规: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途径和办法。

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新兴运动类项目: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体育基础知识之名词解释

体育基础知识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路——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2、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差距不大。

它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

3、单元数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

4、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善或安定的良好状态。

5.立定跳远:预备姿势(两腿稍分开,两脚平行站在踏跳板上,膝微屈,身体前倾。

)预摆(两臂自然前后预摆2-3次,两腿随摆臂动作屈伸)起跳(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猛蹬踏跳板(或地面),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上方跳起。

)腾空(起跳后身体尽量前送,在空中成一斜线).6.爆发力:人体在最短时间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7.技巧:翻腾动作(滚动、滚翻、侧手翻、手翻、空翻)、平衡动作、抛接动作。

8.拳术六法: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眼法、呼吸方法9.超量恢复:恢复过程有个特殊现象,即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储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

这种现象叫超量恢复。

10.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常用练习次数、时间、距离、重量表示;负荷强度以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表示。

11.调节情绪的方法:参加有氧运动、呼吸法、肌肉放松法、自我暗示法、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12.站立式起跑:各就位(放松走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前脚靠近起跑线,上体稍前倾,两腿微屈,前脚异侧臂自然垂于体前)跑(两脚用力后蹬,迅速向前跑出,上体保持前倾)13.蹲踞式跳远:助跑(自然轻松有弹性。

逐渐加速,节奏明显,步点准确)起跳(起跳腿踏上起跳板,在快速摆动两臂和摆动腿的配合下,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用力蹬伸起跳腿完成起跳)腾空(腾空步后,摆动腿向上提举,起跳腿屈膝向前上方提抬与摆动腿并拢,身体呈团身蹲踞姿势)落地(两脚前伸脚落沙坑,屈膝缓冲,安全着地)14.分(屈)腿腾越:积极踏跳,顶肩推手,提臀分(屈)腿,展髋挺身,缓冲落地。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那些原则?答: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

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如果只单纯发展某一局部的生理机能,不仅提高生理机能的作用不明显,而且还会对和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

(3)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安全性原则。

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要进行自我监督的原则)2、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答: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

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说出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并画出一个铅球场地示意图。

答:1)握球:推球的手五指自然分开,将铅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住球的两侧,手腕背屈。

2)持球:将球放在锁骨窝处,铅球紧贴颈部和下颌,肘关节抬起自然外展略低于肩,投掷手臂放松。

体育基础知识之名词解释

体育基础知识之名词解释

体育基础知识之名词解释路是由前后重叠成一行的道路。

异质分组是指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

在起跑线上,要保持动作有恒,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前脚靠近起跑线,上体稍前倾,两腿微屈,前脚异侧臂自然垂于体前,然后用力后蹬,迅速向前跑出,上体保持前倾。

蹲踞式跳远需要自然轻松有弹性的助跑,逐渐加速,节奏明显,步点准确。

起跳时,起跳腿踏上起跳板,在快速摆动两臂和摆动腿的配合下,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头顶球、掷界外球、抢截球、守球一瞬间,在至对方端线区域内,取向。

耐久跑练方法包括定时跑、变速跑、间歇跑和越野跑。

越位是指进攻队员在对方半场踢球时,如果他在比赛时球传给他之前就在对方半场,则他处于越位位置。

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之一是健康。

研究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研究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方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规律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循序渐进。

单元数学是指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的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或阶段研究的教学方法。

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善或安定的良好状态。

立定跳远需要在预备姿势下,两臂自然前后预摆2-3次,两腿随摆臂动作屈伸,然后用前脚掌迅猛蹬踏跳板(或地面),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上方跳起。

爆发力是指人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技巧包括翻腾动作、平衡动作和抛接动作。

拳术六法包括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眼法和呼吸方法。

超量恢复指恢复过程中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储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

10.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通常用练次数、时间、距离、重量表示,而负荷强度则以练的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表示。

11.调节情绪的方法包括参加有氧运动、呼吸法、肌肉放松法、自我暗示法以及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体育名词解释考试

体育名词解释考试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9、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0、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1、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2、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3、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4、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15、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16、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17、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18、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19、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0、体质:人体的质量。

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专业知识复习材料(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专业知识复习材料(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专业知识复习材料1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名词解释大全

体育名词解释大全

体育名词解释大全1. 高尔夫球(Golf)- 一种单人或团体进行的室外运动,目标是将球打入放置在球场上的小洞中,使用不同的球杆按特定标准击球。

2. 足球(Football/Soccer)- 一种使用脚踢球进对方球门的团队球类运动,每队11名球员。

3. 篮球(Basketball)- 一种在篮球场上进行的集体运动,球员利用双手将一个皮革球投入对方的篮筐,以得分。

4. 橄榄球(Rugby)- 一种激烈的集体运动,两队球员试图将橄榄球传到对方球门内,并在球槌位尝试抢夺对方进攻。

5. 网球(Tennis)- 一种在网球场上进行的对抗性运动,球员使用网球拍在网上打球,目标是使球不击中场地内的任何边界线。

6. 乒乓球(Table Tennis/Ping Pong)- 一种室内运动,球员使用乒乓球拍在长方形桌子上击球,目标是使球落在对手无法反击的区域。

7. 冰球(Ice Hockey)- 一种在冰上进行的团队运动,球员使用曲棍球在冰上击球,以射门得分。

8. 滑雪(Skiing)- 一种在雪地上进行的运动,运动员利用滑雪板或滑雪板滑雪。

9. 游泳(Swimming)- 一种在水中运动,运动员通过手臂和腿的动作推动身体在水中移动。

10. 赛车(Car Racing)- 一种高速驾驶汽车在赛道上进行竞赛的运动。

11. 田径(Athletics/Track and Field)- 一种综合性的运动,包括各种赛跑、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

12. 排球(Volleyball)- 一种在网上进行的团队球类运动,球员利用手、脚或其他身体部分将球传递到对方场地并得分。

13. 棒球(Baseball)- 一种使用球棒击球进行的团队运动,通过跑垒和绕进得分。

14. 曲棍球(Hockey)- 一种使用曲棍球击球的团队运动,球员试图将球驶入对方的球门。

15. 柔道(Judo)- 一种日本的格斗术,运动员使用手臂和腿的技巧与对手格斗。

16. 跆拳道(Taekwondo)- 一种韩国的武术,运动员利用脚踢和手打来攻击对手。

体育名词解释

体育名词解释

体育名词解释1、体能: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动作、提高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

它不仅表现为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而且表现为人体在运动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

体能训练的手段主要有专项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耐力:在肌肉收缩的状态下,长时间克服困难以坚持不懈的能力称为耐力。

提高耐力主要是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来实现的。

体能训练的手段主要有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变换练习、重复练习等。

耐力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轻度疲劳训练、等量性疲劳训练、超量性疲劳训练、综合性疲劳训练等。

耐力训练的原则是量少次数多、间歇时间短、强度较大,专项练习与其他项目相结合。

3、速度:运动员跑动或移动时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

提高速度主要靠增加跑的频率或采用较大强度的快速练习,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跑的姿势。

提高速度的手段主要有反复跑、高频率跑、变速跑、改变地面条件跑、持续高强度的无氧练习等。

4、灵敏: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时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作迅速”。

灵敏性是一种反映人体快速改变体位的能力,是人体协调性的主要标志。

体能训练的手段主要有素质练习、模仿练习、随意动作练习等。

灵敏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单杠、双杠等进行上肢动作练习、俯卧撑、纵跳等练习。

灵敏训练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慢到快。

体育名词解释( 2)(一)专项技术特征,即构成某一专项运动技术的主要因素。

它包括动作的运动形式、难度、速度、用力方法、着力部位及器械类型等。

主要包括:( 1)技术动作特征。

即指动作中最基本、最显著、具有本质意义的特征,也就是动作的基本结构。

( 2)专项的运动风格。

运动风格是指人们在练习和比赛时在各种动作、节奏等方面的习惯性表现,如勇敢顽强、不畏强手、果断机智、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坚忍不拔、灵活多变等。

( 3)专项运动中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练习和比赛的需要,在思想上有意识地控制和支配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运动状况,从而正确、合理地完成练习和比赛任务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体育专业学科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学科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专业学科名词解释(上篇)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体育综合考试的名词解释

体育综合考试的名词解释

体育综合考试的名词解释体育综合考试是指通过对体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核来评判一个人在体育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体育综合考试从多个维度对参与者的体育素养进行评价,包括体育知识、技能应用、身体素质等方面。

一、体育知识体育知识是指对于体育运动规则、历史、理论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在体育综合考试中,通常要求参与者对不同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求有所了解。

比如,足球项目中,参与者需要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战术等;篮球项目中,参与者需要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进攻技术、防守技术等。

这些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参与者在实际运动中的策略和决策。

二、技能应用技能应用是指将体育相关知识转化为实际运动中的技能和能力。

参与者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现他们对不同体育项目技能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篮球项目中,参与者需要能够进行准确的投篮、运球和传球;在游泳项目中,参与者需要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和泳姿,保持良好的水性;在跳远项目中,参与者需要能够通过合理的跳跃动作来获得更好的成绩。

技能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参与者在实际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水平。

三、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在体育综合考试中,身体素质是评价一个人体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会考察参与者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表现。

比如,参与者可能会进行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力量测试,短跑、长跑等速度测试,跳高、跳远等技巧测试。

身体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也与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四、参与态度参与态度是指参与者在体育综合考试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团队意识。

参与者需要展示出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认可,通过团队合作和协调完成考试中的各项任务。

这个因素通常通过观察参与者的表现和互动交流来评判。

一个积极的参与态度对于个人在体育综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性格特点。

总结:体育综合考试是对一个人在体育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核,涉及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参与态度等多个方面。

体育名词解释考试(3)

体育名词解释考试(3)

体育名词解释考试(3)体育名词解释考试14.运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的表现。

15.新兴运动项目: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或在国内创新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16.运动处方:根据参加体适能水平和健康膳食,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活动的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17.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为运动训练。

18.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承受一定时间的负荷后,机体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19.运动负荷:。

又叫运动量。

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用练习的时间、距离、次数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20.运动量: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21.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22.运动表象:在过去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23.体质: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体能: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25.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26.能量:个人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能。

27.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28.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29.速度:人体快速动作的一种能力。

30.力量: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31.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的活动能力。

32.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33.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再继续坚持运动,随着机能的调节及内脏器官机能的改善,氧供应增加,运动能力又将提高,极点会逐渐消失,生理过程会出现新的平衡。

体育考试专业知识(名词解释100题)

体育考试专业知识(名词解释100题)

1.教学目的: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学意图的一种陈述。

2.教学目标:指学生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的一种明确的陈述。

3.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4.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5.体育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教材内容、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

按照认识规律和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划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6.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直的动作。

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及在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7.队形练习:指在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队形、图形的变化。

8.准备活动:指在进行较剧烈活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在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损伤。

9.专门性准备活动: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10.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11.诱导练习:是为了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及对身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致相同但较简单。

12.辅助练习:是指为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13.稳定状态:是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

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及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的状态。

14.整理运动:是在体育活动后,为使身体与精神得到放松而采取的身体练习。

15.恢复过程:体育活动后,人体各种机体活动仍处于高水平,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16.超量恢复:是指体育活动后的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超出原来的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2、极点:在中长跑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到特别不舒服,会出现胸部发闷、心跳急骤、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现象,这就是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列:左右并成一排称为列。

4、翼:队形的左右两端。

5、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6、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

7、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8、生物年龄:人体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的快慢。

9、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一切准备过程。

10、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脉搏数除以安静时的每分脉搏数。

11、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取的过渡性练习。

12、体适能:个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3、练习轨迹:在体育锻炼中,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移动的路线。

14、终身体育: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体育的总和。

15、水平目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16、社会适应: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1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

18、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整体实力上相差不大。

19、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或分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

20体育与健康课程: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1、超量恢复:体育运动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超出原来的恢复,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2、休克:人体遭受体内外强烈的刺激所发生的严重的综合症。

23、同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最全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最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1.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2.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3.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学过程4.身体练习:是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5.动作分类:是指以动作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为依据,把各种动作集合成类的过程。

6.体育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7.动作力量: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8.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可把身体姿势分开始、动作过程9.体育手段: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10.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所以通常又称为“科学群”11.动作节奏:指完成动作时,动作的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强弱和时间间隔的关系12.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1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1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15.应激性: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

16.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红细胞数减少,出现暂时性贫血想象称运动性贫血。

体育名词解释

体育名词解释

体育名词解释1.体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以身体练为基本手段,旨在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

2.体能(体适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3.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活动的总和。

4.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5.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6.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7.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惯或态度的过程。

8.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9.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10.研究领域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研究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研究范畴。

11.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研究领域达到的研究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2.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研究领域中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

13.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4.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15.分组不轮换是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研究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6.分组轮换是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7.教学目标指研究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18.队列练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中的队形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那些原则?答: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

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如果只单纯发展某一局部的生理机能,不仅提高生理机能的作用不明显,而且还会对和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

(3)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安全性原则。

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要进行自我监督的原则)2、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答: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

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说出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并画出一个铅球场地示意图。

答:1)握球:推球的手五指自然分开,将铅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住球的两侧,手腕背屈。

2)持球:将球放在锁骨窝处,铅球紧贴颈部和下颌,肘关节抬起自然外展略低于肩,投掷手臂放松。

3)预备姿势:握持好球后,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与右脚跟在同一条直线上,右脚与投掷方向成90-135°,左脚与投掷方向约成45°,身体向右倾斜,重心在右腿上,左臂微屈置于体前,低头、含胸目视右下方2m-3m处。

4)最后用力:铅球出手角度:38-42°,球离手时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拨球。

与推球的同时,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铅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

球出手后,右腿迅速与左脚交换,左腿后举,降低身体重心,缓冲向前的力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4、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请举出5个学生最喜欢的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答:灵敏协调素质是只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迅速、正确、协调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是田径运动员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之一。

立卧撑测试、象限跳测试、十字变向跑、快速急停、迅速转体、改变方向的追逐、对信号做出反应5、在弯道上起跑,你应站在什么位置上?如何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答:在弯道上起跑,教师应站在扇点位置上。

为了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膝稍向外展,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膝稍向内扣,以脚掌内侧着地,同时,并加大右腿前摆的幅度。

弯道跑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

以便利用重心,产生向心力,克服离心力。

从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逐渐减小内倾程度,放松跑2~3步,然后全力跑完全程。

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7、根据新课程精神结合教学实际,你是如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答: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8、在投掷教学中,最应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1)建立课堂常规,强化纪律教育。

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2)上课前要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3)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4)准备活动要充分。

5)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队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乱跑,抢掷。

9、谈谈你对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现象的看法。

答: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技能。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教学过程过分的强调“统一”、且教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无法谈起。

这种片面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11、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

答: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12、简述轮滑直线滑跑的动作要领?答:滑跑姿势、蹬地技术、自由滑进技术、直道摆臂技术。

13、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哪些?答:1、身高2、体重3、肺活量4、立定跳远(50m)5、台阶实验(1000m男)(800m女)任选一项;6、握力、座位体前屈(男)任选一项;仰卧起坐、座位体前屈、握力(女)任选一项。

14、乒乓球攻球引拍动作的技术要领?答: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比肩略宽,两膝微屈,左脚稍前,身体略右转,重心在右脚。

前臂在身体带动下横摆,引拍适度,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约为120度。

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

15、什么是“极点”现象?答:在长跑时,由于有机体各器官活动的协调作用被破坏,而发生肌肉酸疼,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不协调,跑速减慢,想停止运动等自我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极点”现象。

16、怎样克服“极点”现象?答:当出现极点时,要求运动员有一个战胜困难的决心,要顽强的坚持跑下去,同时应该调整跑的速度,注意呼吸方法,机体内脏器官会逐渐适应,“极点”很快被克服。

17、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18、请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19、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答: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

2、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3、糖类提供热能。

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5、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份,它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

6、水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

20、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

答: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助跑——踏跳——腾空——落地21、青春期体育锻炼要遵循什么原则?答:1、全面锻炼。

2、坚持经常。

3、循序渐进。

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要进行自我监督。

22、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形成规律)。

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一、泛化过程在此过程,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二、分化过程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

此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

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

这是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

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准确。

三、巩固过程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去控制而能做出动作来。

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得很好,完成练习时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四、动作自动化动作自动化: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所谓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此外,在运动技能已经巩固的时候,运动员可以精确地意识到自己所完成的动作,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23、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有哪些?1投篮动作2瞄准点3球的旋转4抛物线及入篮角25、上好一堂体育课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