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果蝇的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生科院遗传学-实验报告

生科院遗传学-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汇总表第一次实验实验日期:2022年10月21日实验成绩:实验名称:果蝇的形态、生活史观察及杂交实验维生素、维生素D、脂肪、粗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及微量元素2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果蝇喜甜食且葡萄糖能增加酵母活性。

实验操作:A溶液不断搅拌煮沸;B溶液玉米粉和水加热搅拌均匀后再加酵母粉煮沸。

A、B溶液再合到一起煮沸,待其降温至50~60℃时再加0.5 mL丙酸,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再分装到各培养管中(每管约3mL)。

灭菌:将分装好的培养基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03.4 kPa ,121℃,灭菌20 min,冷却后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注意事项:1.A溶液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以防琼脂在底部结块。

2.酵母菌加入后,加热的时间必须尽量缩短,避免酵母菌失活;丙酸必须待其降温至50~60℃时再加入,避免丙酸的挥发。

3.分装培养基时要一次性垂直分装到管底,不能污染到管壁、管口。

4.培养管内应晾至表面无水层、管壁无水滴再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三)野生型果蝇的采集取一个清洁玻璃容器放入腐烂的香蕉,用纱布罩住容器口,在纱布上开几个2〜3 mm 见方的孔,将容器置于室外。

2〜3 d 后即可采集到野生型果蝇,放入冰箱冷冻室(-20℃)冷冻约2 min,待果蝇全部被麻醉之后,再转移到培养管内。

(四)接种将新培养管与装有果蝇的培养管口对口垂直放置。

其中,装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管倒扣在上方,打开培养管塞后应迅速对好2个管口,将对好的2个培养管翻转,使新培养管位于下方,轻顿几下,待全部果蝇落入新培养管注明两亲本的基因型及交配日期。

7~8天后清空亲本,待F1成蝇羽化后逐日观察、计数对应表型个体数(可靠的计数及观察是培养开始的20天以内,再晚可能有F2了)若须继续试验、观察F2,可从F1内挑出雌雄蝇5-10对另瓶培养。

单因子杂交杂交实验步骤:1、选处女蝇:每两组做正、反交各1瓶,正交选野生型,红眼为母本,反交选突变型白眼为母本,将母本旧瓶中的果蝇全部麻醉处死,在8-12h内收集处女蝇5只将处女蝇和5只雄蝇转移到新的杂交瓶中,贴好标签,于25℃培养。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步骤
1.在杂交前19-20天按杂交组合数量,计划和 培养好亲本。
2.收集处女蝇:一般选择在晚上9点钟把亲本 (种蝇)全部活的成虫转出处死(一个都不能 剩),第二天9点钟前(12小时内,最好8- 10小时内)把培养瓶里羽化的成虫转出,并 按♀、♂分开培养,所得的♀蝇即为处女蝇。
3.按各杂交组合需选的果蝇品系,每瓶放入3 -5对,塞好瓶塞,贴好标签,置于25℃恒 温培养箱中培养。
2. 挑处女蝇时, 每次只挑12小时内羽化成 虫,超过12小时的成虫已逐渐 有交配能力,必须一只不留地倒
出处死,才能进行第 二次挑选
3. 刚羽化的果蝇色淡白,体软绵, 难辨♀♂,务必小心区别
4. 使用毛笔和瓷板,要用酒精棉球 消毒,同时必须凉干才能使用。
5. 每个杂交组合放果蝇 2-3对,用毛笔把果蝇扫进 试管,试管要平放,待蝇醒后, 方能竖起,避免果蝇粘在培养
基上被闷死,杂交组合配 好后,放回培养箱。
6. 培养箱温度保持在25℃, 不要随意更改或调整其他旋
钮,以免影响整个实验。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
1.把各杂交组合的果蝇成虫分别倒出试管, 并逐个组合麻醉,观察性状,做好记录。
2.样本自由度为n-1
4.根据实际观察数计算理论值。 5.计算2 值,结果必须与显著平准作比较
系列杂交实验内容
1.果蝇的单因子实验杂交组合
18#♀ x 2 #♂ (正交) 2#♀ x 18#♂(反交)
2.果蝇二对因子自由组合实验的杂交组合
e♀ x 2#♂ (正交)
2#♀ x e#♂ (反交)
3.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组合
18#♀ x 22#♂ (正交) 22#♀ x 18#♂ (反交)

果蝇的形态鉴别和伴性遗传分析

果蝇的形态鉴别和伴性遗传分析

红眼♀ (+)
白眼♀ (w)
合计 百分比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结果
反交F2 观察结果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统计日期 (+) (w) (+) (w)
合计 百分比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注意事项
1、母本必须是处女蝇 2、子一代羽化之前必须去掉亲本 3、F1代必须转入新的培养基中进行自交 4、亲本果蝇麻醉时,麻醉时间不宜过长 5、麻醉果蝇时,必须倒入空瓶,严禁在
配制好的培养基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2.果蝇的生活周期观察
果蝇的一生经过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四个阶段。生活 周期的长短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以20~25℃为适宜。 生活周期与饲养温度的关系可见表2。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在25℃条件下,果蝇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大致是: 羽化成虫12小时后交配,2天产卵(培养基表层), 1天一龄幼虫,1天二龄幼虫,1天三龄幼虫,3天化 蛹(贴在瓶壁上),3~4天成虫(成虫可活15天左
1、配制培养基时要将玉米粉及琼脂和绵白 糖要分开煮。
2、转移果蝇时要防止果蝇飞走。 3、麻醉果蝇时要掌握麻醉尺度,需要用活
体时,不可以麻醉过度使果蝇致死。实 验后不用的果蝇要及时处死,不可放飞。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5. 伴性遗传实验步骤
果蝇饲养 选择亲本 果蝇杂交 去亲本 F1代性状观察 F1代自交 去亲本 F2代结果分析
2.经常见到突变个体,且多为形态性状突 变,易于观察。
眼色突变类型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体色突变类型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翅膀突变类型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医学:果蝇的形态鉴别和伴性遗传分析

医学:果蝇的形态鉴别和伴性遗传分析

03 果蝇的遗传分析方法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分析
染色体数目
果蝇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通 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判断是 否存在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等特征,可以分析染 色体结构的变异。
基因定位和突变分析
基因定位
通过遗传标记和连锁分析,可以将基 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的机制
伴性遗传的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 因重组等。
输标02入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 从而影响表型特征。
01
03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不同亲本的基 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交换或重排,导致后代出现
新的基因组合,从而影响表型特征。
04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导致基因表 达的改变,从而影响表型特征。
05 展望与未来发展
基因编辑和基因组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 工具,它能够精确地定位和修改果蝇的基因 组,为研究果蝇的形态和伴性遗传提供了强 大的手段。
基因组编辑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高效 和精确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将有助于更深 入地研究果蝇的遗传机制和伴性遗传规律。
人类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 体,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只有当两个X染色体上都携带色盲基因时才会发病。
血友病
血友病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 体,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只有当两个X染色体上都携带血友病基因时才会发 病。
毒理学研究
果蝇可以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环境污染物和药物的毒性和致畸作用,为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果蝇伴性遗传

果蝇伴性遗传
8、对比正反交结果并做χ2检验。
五、作业
对正反交结果作统计分析,并做χ2 检验 ,统计表见书,写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 别,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
2、了解伴性性状与非伴性性状遗传 方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
1、伴性遗传: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 于性染色体上,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 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或性连 锁。
2、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Y两种, 雌性为XX、雄性为XY。野生型红眼与 突变型白眼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W-w)控制,此基因随X染 色体传递。野生型红眼与突变型白眼果 蝇杂交,正反交结果不同。
F2 ♀XWXw ♀Xw Xw ♂XWY
红眼
白眼
红眼
1 :1 :1
红眼:白眼= 1:1
♂XwY 白眼
:1
2、果蝇的突变性状及其控制的基因:
野生型
1、体色 灰体
2、眼色 红眼
3、翅形 长翅
4、刚毛 直刚毛
突变性状及其控制的基因
黄体 y X 0.0
白眼 w X 1.5
黑体 b 黑 e ⅡL 48.5 檀 ⅢR 体 70.7
标签:伴性遗传:正交、日期、 姓名 或 反交、日期、姓名 。
3、7-8天后,F1幼虫大量出现, 倒干净亲本。
4、3-4天后,观察F1成蝇的性状。 5、F1代果蝇羽化后,麻醉,挑 选雌雄果蝇3-5对换入新的培养瓶内 继续培养。
6、6-7天后,F2幼虫大量出现,除 干净亲本。
7、3-4天后,F2代成蝇出现,麻醉 后,倒在白磁板上观察性状,雌雄分 开进行统计,每隔1-2天统计一次,统 计6-7天。
小翅 m X
残翅 vg 匙 ⅡR67.0 状

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

班级:2014级生物(1)班学号:20140322142 姓名:王堽实验三果蝇的伴性遗传一、目的1、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2、了解伴性遗传并认识果蝇伴性遗传的特点;3、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及掌握统计处理的方法;4、正确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差别。

二、原理1910年,摩尔根在实验室中无数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蝇。

让这只白眼雄蝇与野生红眼雌蝇交配,F1全是红眼果蝇。

让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果蝇中有3/4为红眼,l/4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

这表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连系,外祖父的性状通过母亲遗传给儿子。

这种与性别相连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就是伴性遗传。

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如果这种解释是对的,那么白眼雄蝇就应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其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F1杂型合子(Ww)雌蝇则应产生两种卵子: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红眼基因(W);另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1/4红眼雌蝇,l/4红眼雄蝇,1/4白眼雌蝇,l/4白眼雄蝇。

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样,表明白眼基因(W)确在X染色体上。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 两种类型.雌蝇细胞内有2条X染色体,为同配性别(XX),雄蝇为XY是异配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其遗传过程中,其性状表达规律总是与性别有关.因此,把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性状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雄均为红眼果蝇,F1代相互交配,F2代则雌性均为红眼,雄性红眼:白眼=1:1;相反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都是白眼,F1相互交配得F2代,雌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亦为1:1。

果蝇杂交实验三大遗传规律

果蝇杂交实验三大遗传规律

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物基地61)
3.31 4.7 4.14 4.21 4.28 5.2 5.5 5.12
观察、配组合 倒亲本 F1自交(换新管,雌5,雄3只) 倒F1 统计1 统计2 统计3 交作业
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农学62)
4.10 4.17 4.24 5.1 5.8 5.12 5.15 5.22
21 F1自交(换新管,雌5,雄3只)
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3:1
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雌雄各占一半
果蝇性状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
果蝇性状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
伴性遗传:眼色、性别
正交:♀黑体(aaX+X+) x♂三隐性(AA XwY)
XwsnmXwsnm( 三隐性)× X+++Y(野生型)
连锁遗传: 眼色、刚毛、翅形
正交: ♀黑体(aaX+X+ )×♂三隐性(AAXWY)
F1 ♀♂ 灰体红眼 ( AaX+XW, AaX+Y )
F2
(灰红9:灰白3:黑红3:黑白1)
反交:
♀三隐性 (AAXWXW) × ♂黑体(aaX+Y )
F1: ♀灰体红眼:♂灰体白眼
( AaX+XW:AaXWY )
F2 : 灰红:灰白:黑红:黑白
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雌雄各占一半
隔代遗传
交叉遗传
伴性遗传的特征:
一、正交反交不一样 二、隐性基因在雌雄个体上的分配不同 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
连锁遗传(考察性状:眼色,刚毛,翅形)
眼色、刚毛、翅形(三点测验)
♀三隐性(XwsnmXwsnm) X ♂野生型(X+++Y)

果蝇的伴性遗传

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用品
材料 野生型果蝇(X+ X+, X+Y)、白眼果蝇 野生型果蝇( )、白眼果蝇 (XW X W , XWY) 显微镜、麻醉瓶、白纸、 用具 显微镜、麻醉瓶、白纸、毛笔 乙醚、 试剂 乙醚、培养基
实验步骤
1 、收集处女蝇 。 分别将用于杂交的两亲本果蝇麻醉,按正、 2 、杂交接种 分别将用于杂交的两亲本果蝇麻醉,按正、 反交设计,取所需雌、雄果蝇5 25℃ 反交设计,取所需雌、雄果蝇5-6对,置25℃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做好标记。 箱中培养,做好标记。 25℃ 天后,放去亲本蝇。 3、弃去亲本蝇 25℃条件下培养 7-8天后,放去亲本蝇。 4 、 观察F1 代雌、 雄蝇的性状表现 收集5 - 6 对 F1 代果蝇 观察 F 代雌 、 收集 5 注意:正反交不能混杂)放入一新培养瓶, ( 注意 : 正反交不能混杂 ) 放入一新培养瓶 , 用以观 代的性状表现。 察F2代的性状表现。 继续培养7 移去F 代亲本。 5、继续培养7-8d后,移去F1代亲本。 再培养4 代成蝇出现,开始观察并统计F 6、再培养4-5d,F2代成蝇出现,开始观察并统计F2代的 性状表现类型及数目,连续统计7 性状表现类型及数目,连续统计7-8d。
实验结果
设计表格将F2代各表型个体数填入表中,进行 设计表格将 代各表型个体数填入表中,进行X2 检验 代各表型个体数填入表中 解释性连锁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同的原因 解释性连锁遗传中,
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目的
了解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Fra bibliotek区别 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 锁交换定律
实验原理
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 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 称为伴性遗传(sexinheritance) 称为伴性遗传 ( sex-linked inheritance), 这是由于 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是指直 接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或一个染色体。果蝇属XY型生物, XY型生物 接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或一个染色体。果蝇属XY型生物, 共有四对染色体,雌果蝇的性性染色体构型为XX,、雄 XX,、 共有四对染色体,雌果蝇的性性染色体构型为XX,、雄 果蝇为XY。遗传上支配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称作X 果蝇为XY。遗传上支配性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称作X XY 连锁, 支配性状的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称作Y 连锁, 连锁 , 支配性状的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称作 Y 连锁 , 但 Y 染色体上基因极少, 故一般为X 连锁。 染色体上基因极少 , 故一般为 X 连锁 。 控制果蝇眼色的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则没有与之相应的等位 基因。将红眼( 果蝇和白眼( 果蝇杂交, 基因。将红眼(+)果蝇和白眼(w)果蝇杂交,其后代 眼色的表现与性别有关。而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眼色的表现与性别有关。而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果蝇的伴性遗传

果蝇的伴性遗传

果蝇的伴性遗传PB12207007王思雨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伴性遗传,认识伴性遗传正、反交的差别,同时熟悉雌雄果蝇的鉴别方法和掌握伴性遗传的实验和统计方法,该实验选取了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和突变型的白眼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通过观察F1代与F2代的红、白眼形状,进行性状分离的统计,用χ2检验法检验果蝇伴性遗传定律。

关键词:黑腹果蝇;伴性遗传;χ2检验生物体有些性状是伴随性别一起遗传的,他们遵循自身的遗传规律,由于和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方式。

在果蝇的身体中,眼色红白眼是一对伴随X染色体遗传的基因,他们的遗传和果蝇的性别有关,本实验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旨在验证伴性遗传的规律。

在很多生物中有性染色体,而性别与这些性染色体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那么在性染色体上也会有基因,这些基因的遗传方式就会与性别有关。

遗传学上,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1]。

伴性基因主要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决定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一对等位基因。

除了XY性别决定基因外,还有ZW性别决定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行为类似于X连锁基因的遗传[2]非伴性基因的F1代均表现显性性状,而伴性基因,在正交情况下,F1代和非伴性遗传相同,而在反交情况下,F1代会出现隐性性状。

由此可以看出,正交和反交后代(F1、F2)的性状表现是不同的,这反映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基因的遗传方式的差别,子代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均来自母本,而父本的X染色体总是传递给子代雌性个体,这是伴性遗传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验对象介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

成虫雌雄的鉴别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和仪器1.1.1 实验仪器和用具恒温培养箱,培养瓶,注射器,解剖针,镊子,双目解剖镜。

果蝇三点测交实验报告

果蝇三点测交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果蝇三点测交实验报告篇一:果蝇三点测交实验实验报告20XX年11月2日—20XX年11月27器编号___摘要:本实验通过白眼、小翅、焦刚毛三隐性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得到F1代后使其自交,统计F2代各类果蝇数目,进行连锁分析并验证连锁互换定律。

引言: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连锁和互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两对等位基因相距越远,发生交换的机会越大,即交换率越高;反之,相距越近,交换率越低。

因此,交换率可用来反映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

以基因重组率为1%时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记作1厘摩(centimorgan,cm)。

基因座位很近,只发生一次交换,重组值=交换率基因座位较远,可发生两次交换,重组值<交换率基因图距就是通过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

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祖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可以直接根据重组率的大小作为有关基因间的相对距离,把基因顺序地排列在染色体上,绘制出基因图。

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两个基因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这是如果简单的把重组率看作交换率,那么交换率就会被低估,图距就会偏小。

这时需要利用试验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正确估计图距。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确定除进行两个基因间的测交外,更常用的是三点测交法,三点测交法就是研究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如a、b、c三个基因是连锁的,要测定三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可以用野生型果蝇(+++,表示三个相应的野生型基因)与三隐性果蝇(abc,三个突变型基因)杂交,制成三因子杂种abc/+++,再用三隐性个体对雌性三因子杂种进行测交,以测出三因子杂种在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和相应数目。

由于基因间的交换,除产生亲本类型的两种配子外,还有六种重组型配子,因而在测交后代中有8种不同表型的果蝇出现,这样经过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一次试验就可以测出三个连锁基因的距离和顺序,这种方法,就叫三点测交或三点试验。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课件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课件

生命周期
果蝇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10~30天,具体时间取决 于温度和食物供应。
果蝇的繁殖方式
交配与产卵
雌蝇通常在腐烂的水果或蔬菜表 面产卵,一次可产数百个卵。雄 蝇通过交配将精子送入雌蝇体内 ,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再经过蛹
阶段最终变成果蝇。
性别比例
在正常的繁殖条件下,雌蝇的数 量通常多于雄蝇。
繁殖特点
实验材料
01
果蝇
为了进行伴性遗传杂 交实验,需要准备不 同性别的果蝇,以便 进行杂交。
02
培养基
用于培养果蝇,提供 适宜的生长环境。
03
显微镜
观察果蝇的性状和杂 交结果。
04
其他工具
如移液器、玻璃培养 皿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
准备好所需的果蝇、培养基和显微镜等实验 材料。
3. 观察杂交结果
详细描述
直毛和分叉毛的遗传规律与红眼和白眼的遗传规律类似,也是伴性遗传现象。 通过研究直毛和分叉毛果蝇的杂交后代,可以进一步揭示伴性遗传的奥秘。
其他伴性遗传现象
总结词
除了红眼与白眼、直毛与分叉毛外,果蝇还有其他伴性遗传 现象。
详细描述
除了红眼与白眼、直毛与分叉毛外,果蝇还有其他多种伴性 遗传现象,如长翅与短翅、橙色与黄色等。这些现象都可以 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
红眼与白眼
总结词
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之间的遗传规律 ,是研究果蝇伴性遗传的基础。
详细描述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典型的伴性遗传 现象,其中红眼对白眼为显性。通过 观察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后代,可 以深入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直毛与分叉毛
总结词
直毛和分叉毛果蝇之间的遗传规律,也是研究果蝇伴性遗传的重要内容。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学习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类型丰富等特点。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红眼(B)和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常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计数器。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2. 选择果蝇:在超净台上,分别挑选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3. 杂交:a. 正交:将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b. 反交: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4. 观察与记录:将杂交后的果蝇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果蝇的性别、眼色和翅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红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2. 反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白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蝇和雄蝇的眼色和翅型比例均为1: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 红眼和白眼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观察了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

果蝇的伴性遗传

果蝇的伴性遗传

果蝇的伴性遗传【摘要】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一定的差别,它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方式与性别有关。

非伴性遗传基因的杂种一代均表现显性性状,而伴性基因,在特定的杂交组合中,杂种一代则会表现出隐形性状。

如果用红眼果蝇作母本,白眼果蝇作父本,子一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

相反,用白眼果蝇作母本,红眼果蝇作父本,子一代中,雌蝇全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

由此可见,它的遗传与雌雄性别有关。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是同配性别;雄蝇为XY,是异配性别。

【关键词】果蝇正交反交伴性遗传遗传学统计处理方法【前言】果蝇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

至今仍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中最为成熟的模式生物。

遗传学研究材料经常用黑腹果蝇。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成本低廉,生活周期短(25°左右,约10d反之一代)。

(2)、繁殖能力较强,在适宜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约几百乃至上千粒,在短时间内可产生较多的子代供统计及遗传分析。

(3)、突变类型多,且多数为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异,易于观察。

(4)、染色体数目少(2n=8),具备唾腺染色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原理: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叫伴性遗传,因为这些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染色体的动态一致的所以又称性连锁。

依据:在一个物种中第一个有广泛实验证据的性连锁出自1910年Morgan所发现的白眼突变型果蝇。

一个基因发生了改变,导致了在果蝇的发育中引起终产物的变更。

结果,这种改变的本身表现为复眼呈白色而不是红色。

把白眼雄蝇和红颜雌蝇进行交配,F1代果蝇全为红眼,但F2代两种果蝇都有,其比例为3只红眼1只白眼。

更为细致的观察表明F2代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

F2代雄蝇大约半数为白眼,半数为红眼,可所有的雌蝇都是红眼。

那么白眼雌蝇有可能发生吗?Morgan以这基因又X染色体携带假说为基础,预言应产生基因型为w w的白眼雌蝇。

果蝇做实验报告

果蝇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2. 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3. 学习并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双翅目昆虫,属于果蝇属,是一种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果蝇具有以下优点:饲养容易、生长迅速、染色体数少、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突变性状多等。

本实验以果蝇为材料,研究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以及分离、连锁交换定律的验证。

本实验采用红眼和白眼作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完全显性。

当正交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反交时,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1. 实验材料:野生型雌蝇、野生型雄蝇、突变型雌蝇、突变型雄蝇;2. 实验器具:放大镜、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四、实验流程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培养基;2. 选处女蝇: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雄蝇雌蝇;3. 杂交:a. 正交:取红眼雌蝇5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b. 反交:取红眼雌蝇3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4. 观察并记录:将正反交的F1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的雌蝇和雄蝇,记录数据。

五、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培养基;2. 选处女蝇: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雄蝇雌蝇;3. 杂交:a. 正交:取红眼雌蝇5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b. 反交:取红眼雌蝇3个与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4. 观察并记录:将正反交的F1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的雌蝇和雄蝇,记录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F1代雌雄均为红眼;2. 反交实验结果: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

实验三 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三 果蝇的伴性遗传

化学诱变剂诱变机理
烷化剂 指具有烷化功能的化合物,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性 烷基,该烷基转移到一个电子密度较高的分子上, 可置换碱基中的氧原子,碱基被烷化后,DNA 在复制时会导致配对错误,产生突变。 叠氮化钠 一种动植物的呼吸抑制剂,可使复制中的DNA的 碱基发生替换,从而导致突变体的发生,是目 前诱变率高而安全的一种诱变剂。
实验步骤
1.分别收集野生型和突变型处女蝇(为什么?) 2 .按 A 、 B 组合类型,分别选 3-4 对相应的雌雄蝇 进行杂交培养 3.7-8天后,倒净亲本 4.3-4天后,F1代出现,挑选5对作杂交培养,并 观察其性状 5.7-8天后,倒净F1成虫 6.3-4天后,F2代成虫出现。6天后,统一观察并 统计。(每一类型的果蝇数不少于7只)
伴性实验图示
P
红眼♀ X 白眼♂
F1
染色体模式图
Y非同源区段:在X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Y同源区段: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X非同源区段:在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染色体
Y染色体
实验材料
1.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野生型(红眼)X+X+ X+Y 突变型(白眼)XwXw XwY 果蝇都在纯合系统中进行原种保存,实验前重 新接种,等幼虫化蛹后,赶走亲本,在一定 时间间隔内(8-12h)收集羽化后成虫,分开 雌雄,保证雌性个体皆为处女蝇用作今天的 实验。 2. 培养基、平皿、毛笔、乙醚、锥形瓶、双 筒解剖镜
三点测验的基因定位方法

原理
基因连锁现象中有少部分基因发生交 换重组,交换率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 成正比,基因图距就是通过重组值的测 定而得到的。 三点测验就是利用3对基因的杂合体, 进行一次测交而确定3个基因点的位置的 方法。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

姓名班级同组人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组别第五组一、研究背景果蝇(Drossphila)是遗传学试验中最常用的多年生物之一。

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

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四对,2n=8),具有许多自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世代周期短(25℃下10~12天一代,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费用低廉,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繁多,故被作为遗传学实验的典型模式生物。

后续实验要作果蝇的杂交实验,需要大量的果蝇,本次实验可以学会识别果蝇的各种形状、区分果蝇的性别以及基本的饲养方法,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昆虫。

因其生活史短(在25℃左右温度下十天左右繁殖一代),繁殖力强(雌性可一次产下400个0.5毫米大小的卵),相对性状明显且可遗传,易于培养,培养成本低(酵母和细菌,腐烂水果),符合上述遗传学实验研究要求,同时因其染色体仅4对,基因组仅约165Mb,并且基因组超过60%的片段同人类疾病基因相似。

故已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大量使用在遗传学(genetics)和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正确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并验证与加深理解三个的遗传规律。

2、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别,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重组值、遗传学图、双交换、并发率和干涉等概念的理解。

4、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的方法。

5、尝试设计实验,验证缺刻翅的遗传型三、实验原理本次设计实验就是利用果蝇进行一系列的遗传学验证实验和染色体基因相对顺序和距离的测定,下面简要介绍关于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的基本原理。

1、双因子杂交(dual factors hybridize):果蝇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为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ⅢR70.7位置,而长翅(Vg)与残翅(vg)为另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ⅡR67.0位置。

果蝇伴性遗传与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伴性遗传与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但是经过这次的实验我们从中知道了很多道理,比如,做这种实验要有耐心和毅力,不然坚持不下来,这次的锻炼为我们以后做更加复杂的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伴性遗传与单因子杂交实验
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
填报时间2017年6月2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九
实验名称
果蝇伴性遗传与单因子杂交实验
实验时间
实验室
1.实验目的
(1)了解果蝇生活史,观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学会辨认果蝇的雌、雄蝇。
(5)贺竹梅;《现代遗传学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二.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处理
由于单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有限(我们组为第三组),在统计上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因此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的观察值和预期值都是参考其他小组实验结果的总计数据。对单个小组进行数据分析意义不大。
伴性遗传的实验数据分析
伴性遗传正反交的表型不同。预期结果:正交时,F1均为红眼,F2代中红眼∶白眼=3∶1,但在雌果蝇中全为红眼,在♂中红眼∶白眼=1∶1。当反交时,F1代中的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却为白眼,F2代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1,在雌果蝇或雄果蝇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均为1∶1。下表对统计数据进行χ2测验,以确定观察值与预期结果的符合程度。
3.实验设备及材料
黑腹果蝇品系
野生型(红眼)wild type (+)
突变型(白眼)white eye(w)
毛笔,乙醚,三角瓶、果蝇培养基、放大镜、显微镜。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相距较远,两个基因间往往发生两 次以上的交换,这时重组值小于交换值, 需要利用实验数据校正,以便正确估计 图距。
染色体双交换
实验材料
? 野生型果蝇(+++): 红眼,长翅,直刚毛
? 三隐性果蝇(wmsn3): 白眼,小翅,焦刚毛
染色体交换 产生
八种配子
三点测验杂交组合
P
X
三隐性 ♀
野生♂
(O-C) 2
C

红眼 白眼
思考题
? 在果蝇中,白眼(white)、樱桃眼(cherry)、 朱红眼(vermilion)都是影响眼色的性连锁 突变。这三个突变对野生型红眼基因来说 都是隐形的。白眼雌蝇与朱红眼雄蝇杂交, 产生白眼雄蝇和野生型红眼雌蝇;白眼雌 蝇与樱桃眼雄蝇杂交,产生白眼雄蝇和淡 樱桃眼雌蝇。根据这些结果,能否判断这 三个影响眼色的突变是同一个基因的突变? 如果是,是哪个基因突变?
? 中子是不带电粒子,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中得到能量范围 极广的中子。252Cf自发裂变中子源可应用诱发突变。
? β射线是电子或正电子的射线束,由32P和35S等放射性同位 素直接发生的。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当 同位素溶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而产生诱变作用。
诱变机理
? X射线和r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 物质的电离。当物体的某些较易受辐射敏感的 部位受到射线的撞击时,而发生离子化,可以 引起DNA链断裂,当修复时不能恢复到原状就 会出现突变。如果射线击中染色体则可能导致 断裂,在修复时可能造成缺失、重复、倒位和 易位等染色体畸变。中子不带电,但当与生物 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使原子核变换产生 r射线 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 DNA和染色体的改变。
三点测验的基因定位方法
? 原理
基因连锁现象中有少部分基因发生交 换重组,交换率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 成正比,基因图距就是通过重组值的测 定而得到的。
三点测验就是利用3对基因的杂合体, 进行一次测交而确定3个基因点的位置的 方法。
交换率=?重组率
? 如果基因间距离很近,重组率和交换率 的值相等,可以直接根据重组率的大小 作为基因间的相对距离,把基因顺序排 列在染色体上,绘制出基因图。
化学诱变剂诱变机理
果蝇诱变实验设计
? 物理法 ? 化学法 ? 生物法
物理诱变剂的种类
? 典型的物理诱变剂是不同种类的射线,常见的有X射线,r 射线和中子,此外还有紫外线和β射线。
? X射线是种波长为1000-100埃的电离射线,是最早的诱 变射线。
? r射线是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射线,其波长0.1-1埃, 60CO和137C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r射线源。
化学诱变剂种类
? 早在1948年,Gustafsson 等曾用芥子气处理大 麦获得突变体。 1967年Nilan用硫酸二乙酯处 理大麦种子育成了矮秆、高产品种 Luther。此 后化学诱变剂的以及和应用就逐渐发展起来。 目前较公认的最有效和应用较多的是烷化剂和 叠氮化物两类。烷化剂中仍以甲基磺酸乙酯 (EMS)、硫酸二乙酯 (DES)和乙烯亚胺 (EI)等类 型的化合物应用较多,叠氮化合物则以叠氮化 钠(NaN3 )研究和应用较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诱变方法
? 一般采用r圃,以60CO源为中心种植多种处理材料, 并按材料材料与 60CO源中心距离和照射时间来控 制照射剂量。这种 r圃对于诱变育种的应用不是十 分合适的,但作为植物对辐照的效应以及辐射生 物学等理论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一般设设置较 小的60CO室进行处理。除了处理植株或植株的局 部,也可以处理种子以及花粉。处理花粉的优点 是产生突变不至于形成嵌合体,但花粉的存活时 间短暂不易进行处理。(目前,这个问题似乎可 以解决。根据赵永亮( 1998)年花粉离体培养结 果表明,玉米新鲜花粉可在常温下储存在液体石 蜡油中 2.5小时 ,而对其花粉活力没有影响。)
Y非同源区段:在X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Y同源区段: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X非同源区段:在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染色体 Y染色体
实验材料
1. 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野生型(红眼) X+X+ X+Y 突变型(白眼) XwXw XwY 果蝇都在纯合系统中进行原种保存,实验前 重新接种,等幼虫化蛹后,赶走亲本,在一 定时间间隔内( 8-12h)收集羽化后成虫,分 开雌雄,保证雌性个体皆为处女蝇用作今天 的实验。 2. 培养基、平皿、毛笔、乙醚、锥形瓶、双 筒解剖镜
实验步骤
1.分别收集野生型和突变型处女蝇(为什么?) 2.按A、B组合类型,分别选 3-4对相应的雌雄蝇
进行杂交培养 3.7-8天后,倒净亲本 4.3-4天后,F1代出现,挑选 5对作杂交培养,并
观察其性状 5.7-8天后,倒净 F1成虫 6.3-4天后,F2代成虫出现。 6天后,统一观察并
统计。(每一类型的果蝇数不少于 7只)
正反交(A、B)分组
纯合P ♀ X+X+ ╳ XwY ♂
♀ XwXw ╳ X+Y ♂
F1
X+Xw ╳ X+Y
XwX+ ╳ XwY
F2 X+X+ XwX+ X+Y XwY
X+Xw XwXw X+Y XwY
结果与分析 (正反交)
性状 数据

红眼 白眼
F1(有/无)
实验值( O)
F2 理论值( C)
偏 差 ( O-C )
实验三 果蝇的伴性遗传与三点测验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目的
? 了解性别决定的原理,正确认识伴性遗传 正、反交的差别,进一步认识伴性遗传的 特点,记录杂交结果,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 掌握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加深 对三点测验原理的理解。
伴性实验图示
P
X
红眼♀
白眼♂
F1


F2


♂ 白眼♂
X、Y染色体模式图
F1


F2
Wmsn3 +++ W++ Wm+ +msn3 W+sn3 +m+ ++sn3
470
464
149
10
131
71
112
14
思考题
? 确定正确的基因次序,计算3对基因间的 重组值和双交换值,并画出遗传学图。
? 假定三个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试设计三 点测交的程序,与本实验比较有何不同?
? 为何要以白眼、小翅、焦刚毛的个体为 母本?若以它为父本,能否进行三点测 验?如果可以,请设计杂交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