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的解释及成语故事
《三十六计》釜底抽薪的三国历史故事
《三十六计》釜底抽薪的三国历史故事釜底抽薪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所以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釜底抽薪的故事吧。
釜底抽薪——曹操乌巢烧粮草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这两场仗打下来,袁军将士被打得垂头丧气。
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
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
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用完了,他们自然就不战自败了。
”袁绍根本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
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衰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
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
但是,袁绍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运来。
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l万人马送运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兵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了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
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降他,高兴得光着脚板跑出来。
他拍手欢迎许攸,说:“哎呀,您肯来。
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您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了。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说假话!”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险,特地来给您报个信。
釜底抽薪成语解释
釜底抽薪成语解释
本文是关于釜底抽薪成语解释,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釜底抽薪
【拼音】:fǔdǐchōuxīn
【简拼】:fdcx
【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示例】:如今有个道理,是“~”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近义词】:抽薪止沸
【反义词】:火上浇油、沸汤沸止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釜底抽薪成语接龙
【顺接】:薪传有自薪储之费薪尽火传薪尽火灭薪桂米珠薪桂米金薪烬火传薪贵于桂
【顺接】:抱火卧薪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杯水舆薪杯水车薪不见舆薪尝胆卧薪尝胆眠薪
【逆接】:尘鱼甑釜沉舟破釜焚舟破釜黄钟瓦釜臼中无釜雷鸣瓦釜鱼游沸釜鱼游燋釜
【逆接】:釜中之鱼釜中游鱼釜中生尘釜中生鱼釜底抽薪釜底枯鱼釜底游魂釜底游鱼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釜底抽薪的成语故事
釜底抽薪的成语故事釜底抽薪的成语故事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编收集了釜底抽薪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成语】:釜底抽薪【拼音】:fǔ dǐ chōu xīn【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故事】:南北朝的时候,东魏大将军侯景举兵反叛,遭到朝廷军队的攻打。
侯景于是投降江南的梁武帝萧衍,请萧衍前来增援,结果又被慕容绍宗指挥的东魏军队打败。
侯景最后只得带着剩下的几百人投降梁朝。
东魏的魏收为这事写了篇奏章,他指出对侯景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然而梁武帝没有接受这一劝告。
后来侯景果然又叛变了梁朝。
釜:炊事用具,即锅。
薪:柴草。
这个成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造句】:(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2) 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3) 在节骨眼上,他釜底抽薪撤走了资金,造成工程停工。
(4) 调节信贷业务走出繁荣到崩溃的怪圈,从房地产泡沫中釜底抽薪,对于实现这些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两篇报告都表示,这不是监管的主要目的。
(5) 为澈底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精简人事倒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6) 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澈底解决。
(7) 惟有釜底抽薪的消灭脏乱,才能积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8) 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9) 忽然之间,扎克伯格不仅完成了一次釜底抽薪式的掠夺,更完成了一场漂亮的集权。
(10) 人们经常把"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比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十分生动形象。
(11) 上游厂商这一招釜底抽薪的办法,真把下游急需原料的客户搞惨了。
(12) 我现在怕的是银行突然来个釜底抽薪,到时候资金周转不灵,那就糟了。
(13) 与其留着他给自己制造麻烦,倒不如防患未然,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卢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卢
釜,锅子;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自《孟子·告子下》:“今日更顿其锅,明日更刮其炉,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者,众也。
”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中性词釜指旧时穷苦人家生活所需之物—锅,煤是做饭取暖之燃料,无可或缺,将两件都撤除便没有一样东西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计了.以后形容彻底消灭敌人.【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何况‘~’和‘借古讽今’呢?
- 1 -。
釜底抽薪的解释及成语故事
【成语】:釜底抽薪【拼音】:[fǔ dǐ chōu xīn]【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举例造句】:当电脑被病毒侵入时,他果断地切断电源,真可谓釜底抽薪啊。
【成语典故】: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
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
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
两军离河对峙。
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
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
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
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
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因为他不把小小的曹操放在眼里,于是没有安派重兵。
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
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疾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
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
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
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
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fu di chou xin。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事情。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释义:把锅底抽掉。
原来锅底有烟囱,从下面烧柴火,烟就从锅里冒出去了,现在从锅底抽掉了烟囱,就断绝了锅里冒烟的路子,想让它不冒烟都不可能。
后多用作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近义词:扬汤止沸,反义词:治标不治本这句话常被人们引申到教育孩子身上,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管理应该“严”字当头,但我却觉得如果仅靠“严厉”和“惩罚”并非长久之计,因此需要改变思维模式,找寻更好、更适合孩子发展的方法才行。
其实,“严格”与否只是相对而言的,没必要过分强调或者刻意回避。
所谓“严师出高徒”,说明老师的威信很重要,学生害怕老师,听老师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同样道理,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尤为关键,俗话说“慈母败儿”,这种观点虽然片面,但也值得深入探讨。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男性往往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女性则负起照顾家庭的职责,她们无疑付出了更多辛劳,希望获取丈夫的体谅和尊重,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男权主义的盛行,使得许多男士缺乏耐心,动辄指责妻子,甚至拳脚相加,导致婚姻破裂。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广大男士朋友,遇到矛盾时切勿冲动,首先冷静地处理问题,待双方平复心态再进行沟通交流,最终达成共识,携手走完漫漫人生路。
《三十六计》----第19计釜底抽薪(混战计)
《三十六计》----第19计釜底抽薪(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引申: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且莫迟,大夫献美验真知。
君王沉色娇娇女,孔子周游祸及池。
釜底抽薪计。
兵不血刃的人才离间战!结句斩绝,是为愤极语。
寓愤慨于无奈之中,个性中人。
既用美人计扼至了鲁国大治,又成功的气走了眼中钉孔圣人,不的不承认齐景公用美女“抽薪”的这一把火抽的漂亮!为圣人不值,鲁君自毁长城,标准的是那扶不起的阿斗!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度抽薪孙膑告诉田忌,只要揭穿假郊师的真实的身分,就如釜底抽薪一亲,马陵这股逆火不扑自灭。
田忌回到齐都,将马陵的情况上奏齐宣王,齐宣王请太后出面,揭穿假郊师。
太后一口咬定郊师不会有假。
钟离春微服来到魏国,找到钟离秋,请她打听假郊师的真实身份,并说她请齐王下旨,让孙膑娶钟离秋为妻,钟离秋同意帮助姐姐。
太后来到马陵城下,向城头的假郊师询问郊师儿时之事,假郊师无法回答,太后方知这个郊师是假。
假郊师见事败,射伤太后。
马陵的叛党,得知郊师是假,纷纷逃离马陵。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原文】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注释】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②而消其势:势,气势—。
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
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
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
此计正是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按语】古人按语说: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
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的故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的故事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釜底抽薪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注释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②而消其势:势,气势。
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
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
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
此计正是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釜底抽薪典故】:在官渡之战中,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夜袭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焚毁袁绍军粮,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性作战。
袁曹两军正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对峙,处于决战的关键时刻。
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率万余人护送军粮,集中于袁军大营后方40里的乌巢。
谋士沮授建议,增派将军蒋奇率一支军队,守护乌巢翼侧,以防曹军抄袭。
谋士许攸提出,曹操兵少,倾全力拒战,后方许昌空虚。
若派精骑轻装袭许,则可奉迎天子讨伐曹操,曹必被擒,即使不能生擒曹操,也必能将其击败。
袁绍皆不采纳。
会许攸家人犯法入狱,许攸怒而投奔曹操,向曹操献计说,袁军粮草辎重车,皆存放在乌巢,防备不严。
若派精兵奇袭,焚毁那里的粮秣军资,不出三天,袁军就会自行崩溃。
曹操欣然采纳其计,留将军曹洪、谋士荀攸守营,自率5000步骑兵,携带柴草,马衔枚人不语,打着袁军旗号,趁夜从小道疾驰,沿途诈称奉袁绍令前去加强守备,骗过袁军的盘问。
既抵乌巢,立即包围袁军营寨,从四面纵火围攻。
袁军毫无戒备,一片混乱,至拂晓时,淳于琼见曹军兵少,集结部队,出营布阵,企图反扑。
曹操率军迅猛冲击,淳于琼退回营中。
袁绍在此危急关头,坚持要先攻下曹军官渡大营,以断其归处。
部将张郃认为,曹营坚固,难以攻克,应全力救援乌巢,若那里粮草被焚,大家都将成为俘虏。
袁绍固执已见,置乌巢于不顾,只派少数兵力援助淳于琼,仍督率部众强攻曹营,不能攻克。
釜底抽薪的典故
釜底抽薪的典故
【锅底抽薪】
1. 成语解释
锅底抽薪,比喻发生重大变故时,有些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只有把
根源问题挖到深处解决掉才可以被解决,否则就无法结局,而且必须
彻底解决。
2. 典故由来
这个成语源自于春秋时期,蕃族南渡北上入侵商国。
商国内有一只兔子,它的调皮行为故意让商汤的众太监生气,令百姓受折磨,当时的
大夫哥舒,利用研究蕃族的事情,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办法:他使用了“锅底抽薪”的方法,用“热锅上的蚂蚁”(即商汤他的太监)诱出了兔子,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3. 成语典故的影响
“锅底抽薪”这个成语在今天仍深入人心,引申出许多深刻的成语。
由
此成语而引发出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就是,面对困难,人们要从根本上
出发,去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的解决困难。
而在重大事件
面前,我们不能将解决方案拖延,而是要迅速采取行动,将相关人物
一网打尽,达到最终的结果。
4. 成语的实际含义
“锅底抽薪”的实际含义是指在一个重大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发现并解
决潜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最终的结果。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先了解事
件的真相,并让底层问题得以解决,才能达到结果。
这就是“锅底抽薪”的重要含义。
釜底抽薪什么意思成语典故
釜底抽薪什么意思成语典故
【成语】:釜底抽薪
【拼音】: fu di chong xin【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草。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明主之国;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民之情;饥则求食;劳则求息;苦则索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近义词】:扬汤止沸、斩尽杀绝、杜渐防萌、杀鸡儆猴【反义词】:轻举妄动、姑息养奸、姑息养奸【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位时,太子的师傅客卿叫魏冉。
他主张进攻齐国,称霸天下。
他要昭襄王答应三件事:一是他自己去当人质,目的是得到齐国的相印;二是派一名将军带领二十万大军出发;三是把都城咸阳和人民百姓迁移到其他地方。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秦昭襄王表面上赞同他的看法,但暗地里却同意了另外两个大臣—穰侯魏冉、将军白起的建议,免去了魏冉的职务,把他和穰侯魏冉关在一起,不让他们再替别人出主意。
示例:这次打败了朱德、毛炳文等部,就从侧面揭露了蒋介石企图从广西抽兵,调往中原的阴谋,给予粉碎。
可谓釜底抽薪。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和原因》)
这一场空,无非借的是一碗假米酒,想骗李阿爹喝下肚去。
可是到了晚上,那装米酒的木桶一端来,父亲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天早上,老人家硬是不敢吃那大米饭,光啃那黄黄的玉米面窝窝头。
老父亲还说:“你娘到底是哪一伙儿的?……”李大哥直翻眼,差点
儿气昏过去。
儿子说:“爹,您这是既没理,也没气啊!。
釜底抽薪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釜底抽薪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
【成语】:釜底抽薪ﻭ
【拼音】:fǔ dǐ chōu xīnﻭ
【简拼】:fdcx
【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ﻭ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ﻭ
【示例】:如今有个道理,是“~”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近义词】:抽薪止沸
【反义词】:火上浇油、沸汤沸止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釜底抽薪成语接龙
【顺接】:薪传有自薪储之费薪尽火传薪尽火灭薪桂米珠薪桂米金薪烬火传薪贵于桂ﻭ
【顺接】:抱火卧薪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杯水舆薪杯水车薪不见舆薪尝胆卧薪尝胆眠薪
【逆接】:尘鱼甑釜沉舟破釜焚舟破釜黄钟瓦釜臼中无釜雷鸣瓦釜鱼游沸釜鱼游燋釜ﻭ
【逆接】:釜中之鱼釜中游鱼釜中生尘釜中生鱼釜底抽薪釜底枯鱼釜底游魂釜底游鱼ﻭ。
釜底抽薪成语的解释
釜底抽薪成语的解释釜底抽薪成语的解释【成语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成语简拼】:fdcx【成语字数】:4个字【感情色彩】:釜底抽薪是褒义词【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年代】:古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示例】: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近义词】:抽薪止沸【反义词】:火上浇油、沸汤沸止【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釜底抽薪的英文翻译及其它:【英文翻译】:1.to take away the firewood from under the caldron2.to remove the ultimate cause of trouble釜底抽薪成语造句1.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2.在节骨眼上,他釜底抽薪撤走了资金,造成工程停工。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4.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5.人们经常把"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比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十分生动形象。
6.与其留着他给自己制造麻烦,倒不如防患未然,釜底抽薪。
7.釜底抽薪?釜底抽薪!对啊我怎么会没有想到呢,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8.当然周亚夫之计更侧重于釜底抽薪,断掉七国叛军的粮草补给,计策狠稳。
9.与其扬汤以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10.釜底抽薪;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12.将军这是要釜底抽薪,断其后路!妙哉妙哉!1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直击太微垣星尊,才是消除危险的根本之道。
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大将吴汉受命镇守边境。
有一天晚上,敌人乘吴汉的军队没有防备,偷袭了他们的营地。
釜底抽薪的意思
釜底抽薪的意思釜底抽薪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中的故事。
指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肉眼可见地破坏或削弱对方的重要资源或根本基础,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
“釜底抽薪”一词源自于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典型策略,即攻打敌人的根据地,摧毁敌人的后方,使其失去后勤保障,士气低落,以获得战争胜利的目的。
这种策略在现代战争中也被广泛运用,比如破坏敌人的通讯系统、交通网络、气源、电源等关键的生产与交流设施。
在现实生活中,“釜底抽薪”通常是一种极端的手段,往往是在已经无法使用其他手段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会采取的。
其适用范围较为窄,涉及到的事物、对象多为极其重要的资源、资产、权力、地位等,尤其是人们所觉得无法忍受丧失的东西。
譬如说,在家庭中采取“釜底抽薪”手段主要是指采取激烈的措施,去削弱或消除可能导致家庭破裂、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以消除家庭危机,恢复家庭和谐。
又如在公司或企业中采取“釜底抽薪”主要是指,采用极端的措施,去除企业不良习气、不合法行为、腐败现象等,以维护企业形象,保障企业利益。
此外,政治界、社会界等领域也经常使用“釜底抽薪”这一策略,例如通过打击腐败、维护法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各种不良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促进国家、社会、企业等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釜底抽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其优势在于能将人们所觉得无法忍受的难题一次性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对各种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视野,同时还要慎之又慎,确保使用时合理、公正、合法,避免以解决问题的名义去进行个人攻击、报复等形式的非正当行为,从而保证“釜底抽薪”策略的正确使用和理论意义的得以充分体现。
《三十六计》感悟《三十六计》24——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感悟《三十六计》24——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指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烧开的水停止沸腾。
在军事层面上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从各个层面上削弱敌人,再乘机取胜的谋略。
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
春秋时的齐国与鲁国互为邻邦,齐景公在夹谷被孔子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时,齐国贤相晏婴也已去世,而鲁国在孔子等大臣的辅佐下,鲁国大治,齐景公深感忧虑和不安。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齐大夫黎弥给景公献计说:“鲁国国安民富,久无战事,鲁定公好女色,我们献一批美女给他,他就会怠于国事,而孔子等人肯定看不惯定公的行为,会离开鲁国的。
这样,鲁国就会衰败下去。
”齐景公很赞成黎弥的建议,派他从国内精选八十位美女,又教授美女们歌舞和妩媚仪态。
果然,齐国美女一到鲁国国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鲁国宰相季斯也为美女们的千姿百态而弄得神魂颠倒。
齐使者将美女敬献给鲁定公,定公又把其中的三十位美女赏给了季斯。
自此,鲁君臣敷衍一气,日夜沉湎于酒色中,一概不理朝政。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子路听说后,愤怒地说:“鲁君已无可救药,我们走吧!”孔子说:“国家的郊祭就要到了,定公如果连郊祭都忘了的话,我们再走。
”郊祭这天,鲁定公虽然去了,却只是草草走走过场,又匆匆回去同美女们享乐了。
孔子忍无可忍,带着弟子们愤然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了。
由此,齐国用美女“抽薪”的计谋成功。
南宋时,韩世忠奉命去讨伐占据蕲阳白面山的刘忠。
韩世忠赶到白面山下,并不急于发起进攻,而是先下棋饮酒,坚壁不动。
暗里却派出侦察员侦察,掌握了敌人的大量情报。
韩世忠雕像一天夜里,韩世忠令部将率精兵200人埋伏在白面山下,约定待刘军与官兵大部队交战时,攻进敌中军,夺下敌观察台。
伏兵开拔出去后,韩世忠即率全军向刘军发起了进攻。
由于战前官军没有透露出一点将进攻的迹象,刘忠遭到官军的突然袭击,如丧家之犬,将他的全部人马都调出去对付韩世忠。
这时,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伏兵见刘忠后方空虚,立即攻入中军,迅速地控制观察台,插上了官军的旗帜,并齐声呐喊。
釜底抽薪的故事
釜底抽薪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遭受了外敌的侵略,国王为了保卫国家,决定采取一种叫做“釜底抽薪”的计策。
这个计策的含义是从敌人的内部进行破坏,削弱敌人的力量。
国王派遣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去执行这个计策。
将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展开行动。
他深入敌人的内部,用各种方法渗透到敌人的核心地带。
他假装成敌人的士兵,混入敌人的军营,了解敌人的情报。
他还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挑拨离间,让敌人内部产生裂痕。
在敌人不经意之间,将军进行了一系列破坏行动,使得敌人内部出现了混乱和动荡。
最终,敌人内部的混乱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国王的军队趁机发动了进攻,成功击溃了敌人,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釜底抽薪的策略并不是一味地与敌人硬碰硬,而是要从敌人的内部入手,找准敌人的破绽,削弱敌人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策略,解决各种问题。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可以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找出问题的根源,从内部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在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策略,找出学习的瓶颈,从内部进行调整和提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釜底抽薪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内部入手,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这种策略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成就。
《三十六计-釜底抽薪》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十六计-釜底抽薪》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十六计-釜底抽薪》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三十六计混战计釜底抽薪【原文】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釜底抽薪的故事
釜底抽薪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鲁班的工匠,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擅长制作各种精美的家具和建筑。
有一天,有人向鲁班请教道,“鲁班大师,您的手艺何以如此精湛?”鲁班微笑着说道,“其实,我最擅长的并不是制作精美的家具,而是釜底抽薪。
”。
“釜底抽薪?”众人都觉得很奇怪,“这又是何意思呢?”鲁班解释道,“釜底抽薪,意思是说要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他接着讲起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百姓过得非常艰苦,因为他们的国家里有一条凶恶的大蛇,这条大蛇每年都要吃掉国家的一位少女,否则就会带来灾难。
国王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和国家的百姓,每年都会抽签选出一位少女,作为祭品献给大蛇。
有一年,轮到了国王的女儿被选中。
国王非常痛苦,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女儿被牺牲。
于是,他向全国征集解救的办法,但是没有人能够提出有效的办法。
直到有一位智者提出了一个办法,他说,“我们不妨从大蛇的巢穴里挖掘出它的巢穴,然后将大蛇一网打尽。
”。
国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派人去挖掘大蛇的巢穴。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大蛇的巢穴。
国王派出最勇敢的士兵,将大蛇一网打尽,终于解救了国家的百姓和国王的女儿。
鲁班讲完这个故事后,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釜底抽薪的道理就是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问题,要善于从根本上解决,不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故事结束后,众人都对鲁班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们纷纷表示,要向鲁班学习,善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鲁班也因此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楷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善于从根本上解决,不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让我们向鲁班大师学习,善于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创造美好的未来。
釜底抽薪比喻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比喻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意思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说的是水在沸腾时要吸热的物理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
釜底抽薪把釜底的燃烧物体薪抽出。
沸腾的液体就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液体温度就会降低,低于液体的沸点,液体也就不能沸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釜底抽薪的解释及成语故事
导读:【成语】:
釜底抽薪
【拼音】:
[fǔdǐchōuxīn]
【解释】: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出处】: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举例造句】:
当电脑被病毒侵入时,他果断地切断电源,真可谓釜底抽薪啊。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
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
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
两军离河对峙。
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
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
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
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
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因为他不把小小的曹操放在眼里,于是没有安派重兵。
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
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
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疾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
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
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
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
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