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

合集下载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近代资本主义革命家及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倡导民主自由的原则。

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蔡元培提出了以下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蔡元培认为教育就是“完全人格”或“养成健全之人格”,追求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融通。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时任教育总长,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体系。

五育包括:(1)军国民教育,要的目的是强体;(2)实利主义教育,即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能够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次目标是达到富国的目的;(3)公民道德教育,主要的内容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在批判的基础上,把西方的这些思想和中国传统的道德和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国民的道德感;(4)世界观教育,被蔡元培作为教的最高境界,目的在于培养人们一种既立足于现象又超越现实世界的观念和精神;(5)美育教育,美育与世界观的教育有密切的联系,美感教育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认为“五育”不可偏废。

这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3.北大改革实践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逐步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所,广集图书,引导学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原则;(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4)学科与教学体质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重术”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4.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阐述了他关于教育独立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见成效。

同时,他认为教育独立应包括:(1)教育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教育经费,不能移用;(2)教育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教育的人担任,不因政局而变动;(3)教育学术与内容独立,能自由标记、出版、采用教科书;(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以传教为主的人,不能参与教育事业;(5)教育思想独立,不必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方针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综合培养。

这一方针强调了全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养。

首先,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蔡元培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素质决定了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因此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通过德育,学生可以培养道德感、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从而成为有德行的社会成员。

其次,智育是培养学生智力和知识的方面。

蔡元培认为,知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智育是学生发展的核心。

通过智育,学生可以掌握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的方面。

蔡元培强调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的关系密切。

通过体育,学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方面。

蔡元培认为,美的感受和艺术修养对于一个人的心灵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美育,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艺术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面。

蔡元培认为,劳动是培养学生勤奋、纪律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实际动手工作,培养劳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方针强调了全面发展和综合培养,综合了道德、智力、体魄、艺术和劳动等方面的要素。

这一方针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同时,五育并举方针对于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了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素素质和能力。

浅析蔡元培“五育并举”

浅析蔡元培“五育并举”

浅析蔡元培“五育并举”浅析蔡元培“五育并举”摘要:“五育并举”是蔡元培对中西教育完美结合的伟大创举,适应了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势在必行,敢于打破成规,充分把学生从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圈”解放出来,顺应完美人格发展的需求,创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这一教育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五育并举;当今教育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蔡元培一生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确立我国新式教育制度。

为教育事业奋斗四十余年,十分重视教育的价值关怀和独立意义,追求“完美人格”,提倡“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一、“五育并举”提出的背景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宗旨。

蔡元培深知教育是关系国本的重大问题,他继承和发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形成的教育经验,顺应时代趋势,并积极汲取德法资产阶级教育学说,主张对清末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加以修正,因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

1912年2月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对“完全人格”教育作出了详尽的阐释,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五育并举”内容及当代教育改革(一)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体育者,循生理上自然发达之趋势,而以有规律之人工补助之,使不致有所偏倚。

又恐体操之诗人拘苦也,乃采取种种游戏之方法,以无违于体育之本义者为准。

”由此可以看出,蔡元培认为发展体育应顺应人的自身生长发展的规律,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当然也包括各种游戏。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这组归纳出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五育并举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五好教育思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思想、民主化教育思想、素质化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信息化教育思想等等。

具体看来如下:1)五育并举——五育是指:是蔡元培一九一二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的,有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这是有蔡元培提出来的主张教育思想自由并且兼容并包。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这是由张之洞提出来的,“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

“西学”为“中体”服务。

4)五好教育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写进了教育方针的基本表述,培养五好学生就是现今教育目标。

5)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思想——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

这一思想针对我国出现的崇洋媚外现象,主张对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7)素质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8)民主化教育思想——教育界和社会上将教育民主化归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自由、学制民主化、课堂生活民主化、学习机会民主化等几点。

主张教育的民主化。

9)终身教育思想——提倡建立以终生学习体系为主轴的新教育体系,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为基本大点。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

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 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

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摘要: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即:基础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行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基础教育;重要启示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核心概念界定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基础,在《辞海》的注释中,其本义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其比喻义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基础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般是指中、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充分肯定和突出强调,说明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也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

中小学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大军的“双重任务”。

从根本上说,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是为我们祖国繁荣富强、发达兴旺造就数以亿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基础。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蔡元培,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他所提出的“五育”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杰出成就,是中西教育思想融汇交流的产物。

“五育”教育观包括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等五部分。

蔡氏“五育”观互为关联,以德育为中坚,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为基石,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为延展,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

“五育”观对近代教育的发展甚至国家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论文从蔡元培“五育”教育观提出的思想渊源、“五育”观的具体内涵、“五育”之间的关系与其精神旨归进行梳理,把握蔡元培“五育”观的精神脉络,结合其在北大之前、北大、北大之后三个时期的践行进行经验总结与分析,探寻“五育”观在近代教育中所起到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为当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总结历史经验。

蔡元培“五育”教育观的形成的个人历史渊源在于其受过深厚的中国传统教育,另外他思想开明,以开放眼光学习包括日语、德语、法语等在内的西方语言和文化,将在国外学习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回中国。

“五育”观中的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军国民教育作为近代体育教育的代名词有着特殊的时代含义。

蔡元培“五育”中的军国民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作为一切的基础之外,还有着军事训练和武力培训的特殊目的,他要求学生强兵自卫,在必要的时候捍卫真理、保卫国家。

二是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它不仅代表着科学文化知识,它还代表着与谋生息息相关的职业教育,这种智育观与中国传统的科举取士中的教育内容全然不同。

三是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提倡的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学习和吸收西方公民的德性教育。

四是世界观教育,这是蔡元培的首创,也是他的“五育”观中非常独到的部分。

首先他认为人类精神世界中存在一些共通性,如“为群伦不为小己”、“为将来不为现在”、“为精神偷快非体魄享受”,人们要追求这些共通性。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三、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 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 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 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涣 然一新。蔡元培先生从大 学教育的性质,到大学应 该遵循的教育方针,都作 了明确的规定与阐发。
(一)抱定宗旨 改变校风
第一,改变学生的求知观念--求学。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聘请教师以“学诣”为第一原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201307班张玲
一、人物生平
• 蔡元培(1868-1940年),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 兴山阴县人,革命家、教 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 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 校长,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 他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 巨大贡献。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
(一)“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提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是最早提 出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1912年4月,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针 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 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 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 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 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二军事化,培养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人 ⒉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培养人的职业技能,帮助国民改善生活,增强国家经济竞 争力 ⒊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自由 平等 博爱 ⒋世界观教育(最独到之处,是其首创) 超脱现象世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与境界 ⒌美感教育(美育,蔡元培愿出全力以提倡) 超越利害关系与人我之分
强调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第二,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文科和理科相互沟通、联系,并且把原来的科以学术研究 的范围设成系别和学院。
第三,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学生在修完本专业的学分后,可以跨系选科。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蔡元培,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战士,在教育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著名的“五育”教育观,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一观念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他对教育目标的全面思考和科学规划。

其中,德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智育则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培养的是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体育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他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美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劳动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培养。

在实践中,蔡元培以身作则,积极推动“五育”教育观的落实。

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积极推动体育、美育等课程的设置和开展。

同时,他倡导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

他还通过出国考察和撰写教育论著等方式,宣传和推广“五育”教育观,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全面的、科学的,它不仅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一观念的实践成果显著,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为全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在今天,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在学习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基石,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我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提高全民素质作出更大的贡献。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学者,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体育教育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健康和健全人格的追求,也融入了西方近代体育教育的理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启示作用。

论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学的启示

论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学的启示

论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蔡元培先生“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五育并举当代小学教育现实意义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从“军国民教育”理念看当代小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军国民教育”理念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外交内困”的局面,因此,“军国民教育”的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日益壮大的今天,这种教育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教育理念能使小学生具有危机意识。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是一种对外与内在保持一定的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感官意识。

有了危机意识,才能产生并期望提高应对能力。

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其思维模式不成熟,对外界意外反应的敏感度差;且长期以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危机意识”不强,“危机教育”、“灾难教育”或必不可少的“挫折教育”开展的还远远不够,由此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一些意外事件诸如:电击、溺水、火灾、交通事故、传染病、地震等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已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又一大威胁。

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绑架儿童等犯罪形式的出现,对学生进行应对和预人为犯罪的危机教育,提高安全保护意识亦不容忽视。

二、从“实利主义教育”理念看当代小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

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摘要:蔡元培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而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当时熠熠生辉,而且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也丝丝入扣。

本文通过重温蔡氏这一思想,廓清思路,从课程定位与编制、教师、学校、学生等方而入手,更好地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服务。

论文关键词:蔡元培r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一、〃五育〃并举与素质教育的契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中,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一)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蔡元培并非认为这是理想社会的教育形式,而是基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而提岀的,目的是加强国民体质,增强军事实力,御侮图强。

虽然现在我们处于和平时期,无需以武力对抗外敌,但健康的体魄依旧很重要。

蔡氏指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是〃健全国民的基础"。

〃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

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的观念不谋而合,目前的学生长期埋在书本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既助长了娇生惯养.意志薄弱的坏习惯,又滋生了如肥胖症、体质弱等问题,妨害了学习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增强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上的保养,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训练,它有利于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自觉履行纪律的良好作风。

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人而异,不可急于求成。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这是蔡元培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吸收。

杨松菊认为该思想是蔡氏在对封建教育弊病的深刻反思中形成的。

其实质是将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关于资木主义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教育不是孤立的,它须在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加以考虑,政治、经济、教育是密切联系的,通过实用主义教育,可以给人文化科学知识,可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政治地位,从而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论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论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论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一、概述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过程。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革新和超越。

它突破了以往单一强调知识学习的局限,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它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

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以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和人才的全面培养。

1. 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与五育并举的提出背景教育思想是教育实践的先导和灵魂,它关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教育思想家们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近代中国,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时代的进步,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胜利后的中国。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关头,封建统治被推翻,新的民主共和制度刚刚建立。

教育领域中的封建残余依然根深蒂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确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教育宗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蔡元培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的启示GAOJIAOYANJIU高研教究蔡■培元五并举育"教育思想对础教基的启育示樊晓彻摘要五育并:的举的目是养培学生的全人健格,提倡自的一展新代人。

实要《现纲要的》求,要现实础基育教培养的目由、等平博、相爱契合,培全面发展的人养。

本在对五育文举并,标必须持坚育并举五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劳是美“全基础教育和概念界定的、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用、作家对基面国展发”的不可缺少的成组部,分每一育既有其相独对性立,础教育的要的论述求基上础重点讨探五育举并我国基础对教特定,性又互联系相,互渗透相,构一个统成一体。

育重要的示启,即:础教基育应以生为学体主在,健全人格的、四育五并教举育思想对我于基础国教育启的示础上基促,进学生的面发展全,每个学让的生潜能得到都自一(基)础教育应以养培全面发展人为的目由、充分标全、、面和谐、持续发。

倡展教育要培导完养的整人,使第一,使学生体和力力同智获时得充分的由自的发展。

学生在体身、识知、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造创性等方第二,学使的才生和兴趣可以能获得充分、多方的面展。

发面都行发到展,成一个为正真的。

人第,三学生使道德的神和审精美情趣得到全面发展。

的关键词:“ 五育举” 教育并想;思基础育;教要重启(二)示改革现的行试应育教制五育体并的目的是举养培生学的健全人格,提倡由自平、国的教育方家政策针向是导学科、理合的,可是在具体育教、等爱相契博合,培全面发展养的人。

本在对文育五并和基举实践中质素育却教为成应试教育的遮了布羞,生要学绩成家长、础育概念教界定的我、国基教础育的要重用作、家对国础基教要成绩、学校成要绩,逼着师老不得也要不成绩,成绩代表切一,育的求的论述要基础上点探讨五重并育举我对国基础教育的分学生分的根时代并命没真正有结终。

如果不底改彻现变的行重要启示。

应该教体育制,那育并五并举可不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能核心概。

落实“五育并举”,实现“全面发展”

落实“五育并举”,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实践层面的学校,如何做好“五育并举”,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一、“五育并举”,重点在观念要落实“五育并举”,首先还是要在思想观念上做文章。

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误区:总认为学生的分数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家长、社会的刚需。

如果教育观念认识上较为成熟和深刻,那么学校就有底气、坐得住、静得下心,走出分数的窠臼,做真正的、有意思的教育。

教育是实现人的解放、发展最为重要的渠道。

社会生活是复杂而丰富的,人在前行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也是层出不穷的。

分数只能证明这个学生会读书,未必代表其他方面的素质优秀。

一个学生只会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创造精神的学生怎么能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何优雅地生活?没有美丑观念,怎么去判别生活的美丑,怎么去发现、创造美?没有劳动的意识与技能,怎么能适应独立的社会生活?对教育真正的验收,应该是学生走出校门后的二十年、三十年。

学校不能功利,不能太注重眼前,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放眼望去,凡是优秀的学校,他们的校训、培养目标总是和“人”的发展紧紧相连,比如南开中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凡是优秀的教育大家,在论及教育的本质时有提到分数的吗?没有,他们眼中的教育让人文明、优雅、健康、大美。

要实现这些目标,仅靠文化课是难以实现的,仅靠学校是难以成就的,这就是为什么众多的教育大家都提倡学校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育与实践的联系。

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人上面,放在全面发展上面,就不会纠结文化课的课时是少了还是多了,就不会删掉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去刷题,就不会剥削学生的睡眠时间,就不会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

疏通了思想观念上的淤堵点,“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才有了基本的可能。

二、“五育并举”,抓手在“并举”“并举”何意?“并举”乃“同时举办、同时举起、同时列举”之意,也就是说,“并举”没有先后,没有主次,缺一不可,都一样重要,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摘要:一、引言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二、五育并举的具体内容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育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意义1.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正文:蔡元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于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育并举是指在教育中,要同时注重军事、实利、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五个方面的培养,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首先,军国民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要举国皆兵,进行军事训练。

同时,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以增强人民的体质和意志力。

其次,实利主义教育是五育并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它旨在给人以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

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是五育并举的核心。

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是五育的中坚”。

公民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使人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第四,世界观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观教育旨在培养人们的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价值观,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国际意识,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最后,美育是五育并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美育旨在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使人们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这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

总之,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及反思

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及反思

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及反思新中国时期著名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就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主张,他的五育是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大致相同。

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可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任之一。

一、培养有德行的接班人。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在《教育漫话》中就提出了绅士教育。

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缺少的。

它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有远虑,富有同情心或仁爱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养或礼仪。

洛克绅士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能按这些道德规范行事的有绅士风度的人。

洛克白板说指出,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刚刚踏上学习之路,德行的教育就更为重要了,学校承担着传授学生真、善、美的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区分好与坏、是与非,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

学生的品德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动态,包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遵守学校及班级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养成品行端正、诚实守信、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有礼貌的良好个人品质。

德行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前些年的高材生谋杀亲人,谋害同窗等恶性事件频频爆出,他们拥有高智商、高学历,在有名学府就读,但是他们的高智商犯罪不仅挑战了警察的侦查能力,还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略的影响。

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正是因为他们的个人道德品行教育的缺失。

随后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素养,将法治引入小学课本,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作奠基。

二、培养有知识的接班人。

“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及现实意义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及现实意义

,
尽 快地 制定
出一个 反映 资产 阶级 要求 的教 育宗
,



规 范资产 阶级对 于 人 才培 养 的 目标 和 要 求
1 9 1 2 年 7 月 10
日蔡元 培 在 北京 召开 的全 国 临时
教育 会议开 幕词 中指 出 “ 民 国 教 育与 君 主 时代 之 教 育 , 其不 同 之 点何 在 ? 君 主 时代之 教育 方
,
务顺应时 势
养成共 和 国民 健全
之 人 格 。 ” (2)
在 他看来
“ 当民 国成 立之 始 ,
而教 育家 欲尽 此 任务
,
,
不外乎五 种主 义
即军国 民教
绍兴 文理 学院学 报 哲 学社 会科学 版 )
(
第卷
·
口窟 ,劝



实利主 义

公 民道 德

世 界观

美育是 也 ,(3
,。
,
,
由此可 见 蔡 元培 是在 中 国教育 由君主 时代 向共和 时代转 变 的重要 历史关头 在深 刻分
DOI : 10. 16169 /j . i ssn. 1008 -293x. s. 1997. 02. 001
第 l? 卷第 2 期 1997 年6 月
绍兴 文理 学院学 报 J OU R N A L O F SH A O XIN G C OL L E G E OF A R T S A N D S C IE N CE S
V o l. 17
No. 2
蔡元培 五 育并举 思 想 及现 实意 义
上 .盆 于奋
J
录 户 J
张天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与素质教育之契合摘要:蔡元培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而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当时熠熠生辉,而且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也丝丝入扣。

本文通过重温蔡氏这一思想,廓清思路,从课程定位与编制、教师、学校、学生等方面入手,更好地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服务。

论文关键词:蔡元培,“五育”并举,素质教育
一、“五育”并举与素质教育的契合
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中,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一)军国民教育
即体育,蔡元培并非认为这是理想社会的教育形式,而是基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而提出的,目的是加强国民体质,增强军事实力,御侮图强。

虽然现在我们处于和平时期,无需以武力对抗外敌,但健康的体魄依旧很重要。

蔡氏指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是“健全国民的基础”。

“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

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的观念不谋而合,目前的学生长期埋在书本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既助长了娇生惯养、意志薄弱的坏习惯,又滋生了如肥胖症、体质弱等问题,妨害了学习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增强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上的保养,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训练,它有利于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
质以及自觉履行纪律的良好作风。

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人而异,不可急于求成。

(二)实利主义教育
即智育,这是蔡元培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吸收。

杨松菊认为该思想是蔡氏在对封建教育弊病的深刻反思中形成的。

其实质是将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教育不是孤立的,它须在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加以考虑,政治、经济、教育是密切联系的,通过实用主义教育,可以给人文化科学知识,可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政治地位,从而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智育是根本、是基础,只有打下了夯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吸收人文素养,发展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广义上说,人的得当举止、高雅行为、宽广的胸襟、高尚的品德、高超的技艺等,无一不与知识相关。

(三)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曾疾呼,“国民人格的完善,事关国家的隆盛,而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

”他所提倡的教育目的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德育是核心,他多次强调“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

同样,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蔡氏指出,“五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他在教育方针中大力提倡德育,足见
他对公民道德之于国家兴亡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未来的国际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素质的竞争,而其核心就是道德,所以道德教育不应只是冰冷的文字,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增强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改进的习惯,同时也应将其贯穿于其他教育过程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道德素质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温馨融洽,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平衡友好将不是奢望。

(四)世界观教育
这是蔡元培独创的,且被看作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黄仁清认为世界观教育是蔡先生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光辉思想,其实质是为建立科学技术普及、人人富裕幸福的高度发达而无限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而献身的教育。

这一思想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摆脱现象世界的种种矛盾,实现意志的完全自由和人性的最大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的。

如果人人利欲熏心,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将精神的陶冶抛至九霄云外的话,这个社会将混乱一片。

所以说,世界观不仅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是素质教育的完美境界,精神纯净了,不被世俗的纷繁所诱惑,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修养。

(五)美感教育
它与世界观教育紧密相连,后者只是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而其实现的最有效方式是通过美感教育。

蔡元培认为美感“介乎现象
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蔡氏对美育的看法,同他“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是一致的,他提倡美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超越人我彼此的界限,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

美育作为实施“健全人格”的手段,极具人文教化之功能,具有促进人格完善、提升素质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开拓思维、促进创造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这也是学校开设美术课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美育不仅包括美术,还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大自然等可以熏陶修养的任何素材。

因此,当前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美育也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蔡元培之所以将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写进教育方针,是为了开阔国民的视野和胸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蔡氏这种全面的培养观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旨归,可见其思想的先进性。

二、启示及建议
(一)启示
“五育”虽然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完整的人格正是这几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是身心的平衡发展。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

”而蔡元培早已勾勒出素质教育的雏形,并给
予极大重视。

反观现实,很多人虽也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意义,但践行情况不容乐观——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杠杆。

在这种大环境下,从学生、家长、教师到学校,都为了提高分数而奋斗着,结果,学生体育锻炼匮乏,弱不禁风;知识只会机械地记忆,不会应用;道德素质低,冷漠无情;没有鉴别能力,缺乏自控能力……这些都是学生片面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鉴于此,素质教育应加大实施力度,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环节都应“动”起来,实现“多位一体”,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协调的运行机制。

否则,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再响,也换不来全面素质的提高,更换不来国力的增强。

只有将素质教育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二)建议
第一,课程定位和编制方面。

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四基”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搜集关键的内容,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创造性地思维,更重要的是学会生存。

所以说,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甚至是课程之外,渗透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所以,一方面,在课程编制上,不应把科目划分得过细,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割裂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要文理结合,知识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