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消化性溃疡的诊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定植后的Hp通过其VacA 毒素及CagA毒素 导致细胞发生空泡变性、诱导一系列基因 表达,细胞因子增多(如IL-8),激活中性粒 细胞,发生炎症反应,损害黏膜,导致溃 疡。
1.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 2.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NSAID溃疡) 3.非Hp非NSAID溃疡,
1、HP相关性溃疡
• 自1982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Hp是胃炎的致病 菌之后,相继的研究又发现Hp与溃疡病、MALT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关系密 切。HP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检出率为95%~ 100%,胃溃疡为70%~85%。动物实验显示, Hp感染蒙古沙鼠可引起胃黏膜溃烂和溃疡。实践 证明,难治性溃疡在杀灭Hp后,溃疡愈合;杀灭 Hp后,即使不再用其它药,溃疡也会愈合;根除 Hp后溃疡的复发率可以大为降低,从过去的几乎 80%,降为10%以下。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西医病名: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中医病名:胃脘痛(又称胃痛)
一、概述
•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泛指胃 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消化液所消化而 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 粘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GU) 和十二指肠溃疡(DU)最常见,故一般所 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GU和DU。消化性溃 疡是常见病,估计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
极大的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被称为
消化性溃疡治疗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随后, 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和应用,进一
步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疗效。酸分泌抑制
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的成果,巩固了胃 酸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的认识。
• 但是,H2-RA或PPI治疗愈合的消化性 溃疡,停药后多数溃疡仍会复发,溃疡的 年复发率高达50%~70%,虽然维持治疗可 以降低溃疡的复发率,但停止维持治疗后 溃疡仍很快复发,维持治疗并不改变消化 性溃疡频繁复发的自然史。所以有“一旦 溃疡,终身溃疡”的说法。
•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人胃黏 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后,发现该 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密切相关。他们 的观察起初曾受到怀疑。大量资料表明, 根除Hp治疗不仅能够促进溃疡愈合,还能 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使绝大多数消化 性溃疡患者得以彻底治愈。
•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举行专家 论证会,达成了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 起重要作用、在抗酸分泌治疗的同时必须抗 Hp治疗的共识。根除Hp是消化性溃疡处理 策略的重大变革,因而被称为消化性溃疡治 疗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黏膜细胞高度更新旺盛
• 应激状态
胃肠壁的血供充沛
• 非甾体类抗炎药
碱性十二指肠液
• 胆盐、胆酸
肠抑胃激素等胃肠激素
• 饮食因素(化学性、机械性因素) 正常胃肠节律性运动
• 精神因素
食物对胃酸的中和作用
• 遗传因素
表皮生长因子
• 正常情况下,防御因素强于侵袭因素, 故不发生溃疡。当侵袭因素增强,防御因 素削弱并使前者超过后者时,溃疡就可发 生,这是溃疡发生的基本原理。

Hp的人群感染率在我国约为50%,而
溃疡病的发病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何 以感染Hp者,有的发生溃疡病,而有的只 发生慢性胃炎,有的甚至无症状?
• 现在认为,含有细胞基因相关毒素A (CagA)及空泡毒素A(VacA)的Hp是毒 性菌株,可以引起溃疡病。
• 研究发现,Hp所以能定植在胃黏膜上,原 因在于Hp表面有一系列黏膜附素,与宿主 胃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质中的相关特异 性受体结合。
• 胃酸是侵袭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的 分泌和调节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迷走神经
胃酸分泌示意图
PPI 抗胆碱能药
乙酰胆碱

G细胞
丙谷胺
+ Ca++
K+
胃泌素
来自百度文库
H2-RA
组织胺

肥大细胞 前列腺素
_ 阿斯匹林
cAMP 酶 ATP
壁细胞
质子泵
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是平行的
制酸剂 H+
• 现代研究将溃疡病按病因分为 三类:
•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 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因素 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这种失平衡可能是由 于侵袭因素增强,亦可能是防御因素减弱, 或两者兼之。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所致 的异质性疾病群,即患者之间的发病机制可 能不同,只是临床表现非常相似而已。
• 自1910年Schiwatz提出“无酸,便无溃 疡”的观点以来,抗酸或抑酸成了消化性 溃疡的主要治疗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期, H2-受体拮抗剂(H2-RA)的问世和应用,
• 现在认为,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病 因。Hp一方面损害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另 一方面又增强攻击因子对胃黏膜的破坏,造 成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失衡,引发溃疡病。
• 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 形。人的胃黏膜是它的自然定植部位。HP 能在酸性胃液中存活,是由于它具有尿素酶, 分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保护层。
• 随着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应用 的日益普遍,NSAID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 第二大病因。中国人中NSAID相关性溃疡 较西方国家少见。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
吸烟等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亦起一定作 用。随着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重要作用 的认识,遗传因素的地位已受到挑战。
消化性溃疡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 上腹痛为特点,属中医胃痛(又称胃脘痛) 范畴。中医胃痛的概念为:凡由于脾胃受损, 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痛。 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取得 了较大的进展,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有些研 究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揭示了中医药治疗消 化性溃疡的某些机理。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存在多种病因,它们通过
不同的发病机制加强对黏膜的侵袭因素,
减弱黏膜的防御因素,侵袭因素的加强和
防御因素的减弱往往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
当对胃肠道黏膜的侵袭因素超过防御因素
时,就会发生溃疡病。
黏膜的侵袭因素
黏膜的防御因素
•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粘液
• 胃酸
胃黏膜屏障
• 胃蛋白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